黄土高原教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地图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

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设问: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

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对应地名全年降雨量气候特征3、教师活动: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学生读图回答: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1一、课标分析根据中图版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本节需要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地貌景观等知识。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实验法、读图法等多种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本节作为区域地理分析的常用实例,在历年历版本的初高中教材中均有涉及。

在本书中,黄土高原作为第一个区域分析的实例,为后面几节的区域分析做好了铺垫。

同时本节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在历次考试中均占有重要位置。

三、学情分析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对城市、对省份的分析,本节是区域分析的第一节,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区域知识。

对于本节的具体知识,由于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上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容达到学习目的。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文字背诵通过率达到85%以上;在无教师指导前提下对给出的地图能够进行黄土高原的辨认以及黄土高原四至的判断。

2、对于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景观的名称及其特点识记率达到80%以上;达到能够自主分析相关地貌形成的原因的高级理解程度。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提高自身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因,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培养自身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3、通过实验分析法,模拟黄土高原三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模板1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黄土高原初中地理教案优秀范文

黄土高原初中地理教案优秀范文

黄土高原初中地理教案优秀范文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地图分析,初步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和意义;2.结合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3.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4.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阅读、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2.利用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并认识应对措施;4.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

增强学习兴趣、落实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落实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地理差异观;通过了解黄土风情,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区域环境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激活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热情,并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2.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播放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视频,让学生感受黄土风情,通过视频简单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状况。

讲述:歌词以及视频画面有简单介绍了当地的一些景观,今天我们就一齐走进黄土高原地区,了解该地的位置范围、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地貌特征、环境问题以及措施等,学习任务比较多,希望我们能通过图片结合自己拥有的地理知识,分析学习地理现象。

[讲授新课]板书:一、文明的摇篮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23-25页的内容,文本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共同归纳主要的知识点。

教师:请小组在黑板上把小组的探讨结果板书出来。

剩下的同学完成25页活动题。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评价小组板书,纠正、归纳、整理,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板书:一、文明的摇篮1.位置范围:2.地形:高原3.河流:黄河(黄河流域)4.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5.对历史文明、风俗的影响: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小组学习,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历史文明、民俗风情等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面我们通过25页的活动题,认识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看看这些“黄土风情”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黄土高原教案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其环境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3. 黄土高原的特点4. 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5. 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及环境问题。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土高原的地貌、生态环境等画面,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对黄土高原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授知识点:2.1 讲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2 阐述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2.3 介绍黄土高原的特点。

3. 分析环境问题:3.1 让学生观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环境问题。

3.2 讲解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4. 讲解治理措施:4.1 介绍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政策。

4.2 分析治理措施的作用及其效果。

5. 小组讨论:5.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黄土高原治理的成功案例及其启示。

5.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课程:6.1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的特点、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6.2 强调黄土高原治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7. 布置作业:7.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黄土高原的地形图。

六、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源,收集有关黄土高原治理的案例,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水土保持展览馆或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黄土高原治理工作的理解。

3. 开展黄土高原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如植树造林、清洁河流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后果4、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导入一、导入(以黄土高原的图片来导入本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师出示,生代表朗读,生明确目标。

教学过程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过渡语句:学习一个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师出示图片,生读图找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主要跨越的省区,小组派代表回答,师出示答案)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2、主要跨越的省区: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3、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过渡语句:这么多的黄土是怎么形成的?)(师布置学生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说法)4、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师出示出示图片,生思考“刮得风的方向”师提问,生代表回答)(过渡语句:专家们到底找到了什么证据证明“风成说”说呢?)(师布置学生从课本上找到证据,并理解这些证据的所证明的东西)5、证据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第三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第四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黄土高原教案

黄土高原教案

黄土高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和地理特征。

2.掌握黄土高原的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情况。

3.了解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二、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和地理特征。

2.黄土高原的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情况。

3.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三、教学内容:1.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a.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b.黄土高原的地质特征和地形地貌。

c.黄土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2.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a.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b.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

c.黄土高原的河流和湖泊。

3.黄土高原的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a.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和变化。

b.黄土高原的植被分布和特点。

c.黄土高原的动物资源和保护情况。

4.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a.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问题及其影响。

b.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影响。

c.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成效。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口头讲解介绍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和地理特征。

2.示范法: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黄土高原的地理情况。

3.讨论法:开展讨论,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4.实验法:进行黄土土壤侵蚀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

五、教学资源:1.教材:黄土高原地理教材。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和音响设备。

3.教学工具:地图、图片和实验设备。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黄土高原形成过程和地理特征的理解程度。

2.检查学生书面作业,评估学生对黄土高原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的掌握情况。

3.评估学生对黄土高原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黄土高原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

2.开展黄土高原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3.鼓励学生展开研究项目,探索黄土高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价值。

黄土高原教案

黄土高原教案

黄土高原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以及生态环境;2.了解黄土高原的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3.了解黄土高原的防治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4.了解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和环境保护工作。

二、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和生态环境;2.黄土高原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黄土高原的防治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4.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和环境保护工作。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Step 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1. 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有哪些地貌类型?黄土高原属于哪种地貌类型?2.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地貌类型,与黄土高原进行对比。

Step 2:学习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1. 展示地图,指导学生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介绍其地理位置和范围;2. 介绍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如丘陵起伏、土壤贫瘠等。

Step 3:了解黄土高原的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1. 分组讨论黄土高原的资源特点;2. 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参考教材等途径,了解黄土高原的资源利用现状。

Step 4:探究黄土高原的防治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1. 分组讨论黄土高原面临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2. 探究黄土高原的防治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并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

Step 5:了解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和环境保护工作1. 学生自主学习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资料;2. 分组进行讨论,总结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Step 6: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点内容;2. 提问学生关于黄土高原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巩固知识。

四、教学拓展1. 设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亲自走进黄土高原,深入感受其地貌特点和生态环境;2. 分析黄土高原的发展前景,促使学生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黄土高原资源。

五、课堂作业1. 组织学生展开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对黄土高原的看法和保护意识;2. 设计作文题目:“如何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撰写。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1 一、课标分析根据中图版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本节需要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地貌景观等知识。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实验法、读图法等多种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本节作为区域地理分析的常用实例,在历年历版本的初高中教材中均有涉及。

在本书中,黄土高原作为第一个区域分析的实例,为后面几节的区域分析做好了铺垫。

同时本节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在历次考试中均占有重要位置。

三、学情分析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对城市、对省份的分析,本节是区域分析的第一节,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区域知识。

对于本节的具体知识,由于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上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容达到学习目的。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文字背诵通过率达到85%以上;在无教师指导前提下对给出的地图能够进行黄土高原的辨认以及黄土高原四至的判断。

2、对于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景观的名称及其特点识记率达到80%以上;达到能够自主分析相关地貌形成的原因的高级理解程度。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提高自身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因,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培养自身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3、通过实验分析法,模拟黄土高原三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2、黄土高原三种地貌景观及其分析。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教案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形成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2.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案、相关案例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1 展示黄土高原地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的特点。

1.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黄土高原吗?谁来说说黄土高原在哪里?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

3. 课堂讨论3.1 提问: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4. 案例分析4.1 教师展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原因。

5. 课堂小结5.2 学生分享学习感悟,提出保护环境的决心。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1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到的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吗?2. 课堂讨论2.1 提问: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3. 防治措施学习3.1 教师讲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3.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实践活动4.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5. 课堂小结5.2 学生分享学习感悟,提出保护环境的决心。

第三课时:1. 复习导入1.1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吗?2. 课堂讨论2.1 提问: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解决?3. 案例分析3.1 教师展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原因。

4. 实践活动4.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完整word版)《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二)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实验演示法、讲述法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位置和范围:2、成因:“风成说”3、景观特征: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 自然因素:地形、植被、土壤、降雨2. 人为原因:(1)毁林、毁草、陡坡开荒(2)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3. 造成的危害:[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发运用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学习,自己动手、读图、分析、归纳探究等多种能力得到培养,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学生的潜在能力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引导与开发。

让学生多一些自由学习的空间,让我们一起在课改实践的摸索中,勇敢地迈出你每一次教法尝试的第一步,走过去,前面是个天,相信我们一定会迎来素质教育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荐]黄土高原教案精选

[荐]黄土高原教案精选

[荐]黄土高原教案精选黄土高原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地图分析,初步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和意义;2.结合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3.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4.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阅读、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2.利用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并认识应对措施;4.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

增强学习兴趣、落实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落实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地理差异观;通过了解黄土风情,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区域环境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激活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热情,并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2.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播放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视频,让学生感受黄土风情,通过视频简单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状况。

讲述:歌词以及视频画面有简单介绍了当地的一些景观,今天我们就一齐走进黄土高原地区,了解该地的位置范围、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地貌特征、环境问题以及措施等,学习任务比较多,希望我们能通过图片结合自己拥有的地理知识,分析学习地理现象。

[讲授新课]板书:一、文明的摇篮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23-25页的内容,文本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共同归纳主要的知识点。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巡堂并检查学生讨论情况,适当给予指导。

教师:请小组在黑板上把小组的探讨结果板书出来。

剩下的同学完成25页活动题。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黄土高原教案

黄土高原教案

黄土高原教案主题:黄土高原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了解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3.了解黄土高原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教学内容: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特点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3.黄土的形成原因2.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2.生态系统退化问题3.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3.黄土高原的保护与治理措施1.植树造林与草地恢复措施2.水土保持措施3.生态畜牧与农业技术改进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并激发学生对这片土地的兴趣。

2.讲解(15分钟)分步骤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黄土的形成原因,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特点与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联。

3.讨论(20分钟)分小组展开讨论,让学生就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并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4.呈现(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交流,了解不同小组之间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5.总结(10分钟)教师对黄土高原的保护与治理措施进行总结,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黄土高原的未来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6.讨论与反思(10分钟)让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并进行讨论与反思。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呈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保护与治理措施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并促使学生发散思维。

3.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同学进行展示与交流,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启发。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是否参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2.评估学生的表现根据课堂讨论的结果和学生的展示,评估学生对黄土高原的了解与认识。

第5课《黄土高原》教案

第5课《黄土高原》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5课《黄土高原》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
技能目标:了解黄土高原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黄土高原吗?它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黄土高原》;
二、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
师:课件出示黄土高原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黄土高原有哪些地理特征?为什么会出现水土流失?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黄土高原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我们如何实现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1一、课标分析根据中图版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本节需要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地貌景观等知识。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实验法、读图法等多种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本节作为区域地理分析的常用实例,在历年历版本的初高中教材中均有涉及。

在本书中,黄土高原作为第一个区域分析的实例,为后面几节的区域分析做好了铺垫。

同时本节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在历次考试中均占有重要位置。

三、学情分析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对城市、对省份的分析,本节是区域分析的第一节,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区域知识。

对于本节的具体知识,由于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上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容达到学习目的。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文字背诵通过率达到85%以上;在无教师指导前提下对给出的地图能够进行黄土高原的辨认以及黄土高原四至的判断。

2、对于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景观的名称及其特点识记率达到80%以上;达到能够自主分析相关地貌形成的原因的高级理解程度。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提高自身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因,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培养自身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3、通过实验分析法,模拟黄土高原三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人教版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篇一: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人教版教案示例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设计思路利用cai课件提供较大容量的图表文字资料拓展学习空间,围绕教材的内容设计能激活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深刻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通过辩论、角色扮演等积极参与的课堂实践活动形式,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资料学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策略采用“课堂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具准备 cai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篇二: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人教版[1]教案示例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设计思路利用cai课件提供较大容量的图表文字资料拓展学习空间,围绕教材的内容设计能激活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深刻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通过辩论、角色扮演等积极参与的课堂实践活动形式,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资料学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教学设计
2.撰写一篇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文章中需包括以下内容: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介绍至少三种水土保持措施,并分析其效果;
-论述生态环境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提出自己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建议。
3.设计一份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调查问卷,不少于10个问题,旨在了解人和调查结果。
3.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围绕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展开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实践体验:结合学校周边环境,设计水土保持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直观感受。
5.反思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使用地图、地形图等工具,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5.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思考如何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的理解,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学习内容,绘制一幅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形图,标注出主要的地貌类型和地理位置,并简要说明各类地貌的形成原因。

(完整word版)《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地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由,认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点,剖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由。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点 , 描绘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育学生的读图、剖析图的能力。

2、经过读图剖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由,并议论由此致使的严重的结果,进一步培育训练学生的读图剖析及概括整理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经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复杂关系,进而培育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连续发展观。

二、教课要点与难点(一)教课要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由。

(二)教课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由。

三、教课方法:导学法、讲话法、实验演示法、叙述法相联合。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课过程教课步骤师生活动设计企图播放《黄土高原》的着感情走入入新一段无声像,同配放歌曲“我“黄土高恋的故”.原”。

今日我一同来学跨省地区,也是我生活的地区—黄土高原一、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区(板)活一:同学合屏幕上的片及文 P66 及文培育学生的字,达成,①在地上找出黄土高察、剖析、原的地点和范:黄土高原起太能力授新行山,西至鞘岭,南至秦岭,北抵城。

包含:西省、山西省、甘省部和宁夏自治区大多数地域;②认识黄土高原的形成原由,“ 成”;③描绘黄土高原的景特点:“黄土”黄土覆盖得厚的平川,又称“黄土平台”。

周围流水切割,面广平,面一般在数平方千米以上,侵作用轻微,是优秀的耕种地域。

“黄土梁” 条状的黄土高地,⋯⋯面一般比平展。

“黄土” 部⋯⋯。

依据“ 成”黄土是平均覆盖在在的黄土高原地域,却又什么形成沟壑横的情景?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二、重的水土流失(板)支离破裂、沟壑横是黄土高原的最真的写照。

水土利用自手流失,世界上最重的地域之践去一。

《黄土高原》教案1

《黄土高原》教案1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水平。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黄土的形成原因,初步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及成因,培养学生探究和综合分析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特征教学难点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成因和黄土层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以阿宝的家乡黄土高原导入本节课。

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三、前置学习:请同学们欣赏图片,然后谈谈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媒体出示图片)四、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1、找出黄土高原的四至点;2、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3、找出黄土高原附近的主要地形区。

合作探究二黄土高原有哪些特征呢?合作探究三黄土高原有哪些地貌景观?这些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借助图片讲解四种地貌的成因合作探究四这么多的黄土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⑴让学生读课本P26阅读材料“风成说”的内容。

⑵教师借助黄土形成示意图讲解黄土高原黄土层的形成过程。

⑶出示“风成说”的证据,让学生讨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学生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出示板书设计并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理解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明白了黄土高原的特征及地貌景观和成因;理解了黄土高原黄土层的形成过程。

板书设计:华夏文明的摇篮位置、范围地貌类型及成因黄土的形成过程六、当堂检测:1 . 黄土高原东起______西至_______ 南至_____北至_______,跨越了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省级行政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当堂达标练习:
将下面文字前的字母填入框图中,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A、土质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侵袭
B、地形破碎,交通不便
C、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植被破坏
D、土壤流失,环境恶化
E、修路、采矿等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活动
F、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河床抬高
G、开发历史久,人口增长快
H、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
I、降水集中多暴雨
板书设计
2、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水土流失的原因
综合治理的措施
煤炭资源的开发
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中,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体现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课标要求,与生活相联系,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环境的观念。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缺少教师的指导,练习的设计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