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风成说”微课教学设计21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地图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

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设问: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

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对应地名全年降雨量气候特征3、教师活动: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学生读图回答: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共21页)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共21页)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篇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但也有不少学生没兴趣,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希望能通过各种方法改善这种情况。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

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

【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和。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播放黄土高原视频)看一看这是哪个地区?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讲授新课]教师播放——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除了流水的侵蚀,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呢?
播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视频,并结合课本P90讨论,请同学们思考并总结填写表格。

(小组讨论:8人一小组,共6组。


【学生回答】
引起水土流失的条件还有降水、植被、土质和坡度。

【教师总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
(1)降水特征: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2)植被因素:地表裸露,缺乏植被的保护;
(3)土质特征: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4)地形特征:地形坡度大,地面破碎,流水的侵蚀作用强。

【教师补充】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过垦、过牧、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植被。

【中考演练】
(2019年连云港中考)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地形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有()
①土质疏松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茂密④河道淤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初中地理黄土高坡教案15篇

初中地理黄土高坡教案15篇

初中地理黄土高坡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地理黄土高坡教案15篇初中地理黄土高坡教案模板15篇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6.3《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6.3《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6.3《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以及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在地理实践力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黄土高原或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亲身体验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人地协调观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区域认知方面,通过对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对黄土高原区域的整体认识。

在综合思维方面,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措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综合认知水平。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前几章的内容后,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了基本的了解,掌握了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地理素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地理学科充满好奇,特别是对于黄土高原这样的特殊地理区域,他们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等方式获取信息。

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来学习,喜欢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时,学生可能会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感到困惑,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

黄土高原教案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其环境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3. 黄土高原的特点4. 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5. 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及环境问题。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土高原的地貌、生态环境等画面,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对黄土高原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授知识点:2.1 讲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2 阐述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2.3 介绍黄土高原的特点。

3. 分析环境问题:3.1 让学生观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环境问题。

3.2 讲解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4. 讲解治理措施:4.1 介绍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政策。

4.2 分析治理措施的作用及其效果。

5. 小组讨论:5.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黄土高原治理的成功案例及其启示。

5.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课程:6.1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的特点、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6.2 强调黄土高原治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7. 布置作业:7.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黄土高原的地形图。

六、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源,收集有关黄土高原治理的案例,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水土保持展览馆或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黄土高原治理工作的理解。

3. 开展黄土高原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如植树造林、清洁河流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黄土高原教案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形成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2.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案、相关案例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1 展示黄土高原地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的特点。

1.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黄土高原吗?谁来说说黄土高原在哪里?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

3. 课堂讨论3.1 提问: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4. 案例分析4.1 教师展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原因。

5. 课堂小结5.2 学生分享学习感悟,提出保护环境的决心。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1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到的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吗?2. 课堂讨论2.1 提问: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3. 防治措施学习3.1 教师讲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3.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实践活动4.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5. 课堂小结5.2 学生分享学习感悟,提出保护环境的决心。

第三课时:1. 复习导入1.1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吗?2. 课堂讨论2.1 提问: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解决?3. 案例分析3.1 教师展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原因。

4. 实践活动4.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年级地理⻩⼟⾼原教案 ⻩⼟⾼原东⻄千余公⾥,南北750千⽶。

包括太⾏⼭以⻄、⻘海省⽇⽉⼭以东,秦岭以北、⻓城以南⼲⼤地区。

⼋年级地理⻩⼟⾼原的教案该怎么设计呢?下⾯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年级地理⻩⼟⾼原的教案,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年级地理⻩⼟⾼原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步的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和相互影响,使学⽣认识区域发展与⽣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正确的⼈地观念。

【学习⺫标】 (⼀)知识⺫标 1、⻩⼟⾼原的地理位置 2、⻩⼟⾼原上⻩⼟物质的形成原因 3、⻩⼟⾼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后果 4、⻩⼟⾼原⽣态建设 (⼆)能⼒⺫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原的位置,描述⻩⼟⾼原所跨的省级⾏政区,培养学⽣的读图、分析图的能⼒。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步培养训练学⽣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

(三)德育⺫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认识到⾃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相互影响的杂关系,从⽽培养学⽣正确的⼈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导⼊】 ⼀、导⼊(以⻩⼟⾼原的图⽚来导⼊本节内容,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学习⺫标及重难点 师出⽰,⽣代表朗读,⽣明确⺫标。

【教学过程】 ⼀、世界最⼤的⻩⼟堆积区 (过渡语句:学习⼀个地⽅我们⾸先要知道它的位置) (师出⽰图⽚,⽣读图找到⻩⼟⾼原的位置和主要跨越的省区,⼩组派代表回答,师出⽰答案) 1、位置:东起太⾏⼭,⻄⾄乌鞘岭,南⾄秦岭,北抵⻓城 2、主要跨越的省区:跨越了晋、陕、宁、⽢等四省 3、⻩⼟的厚度:⼀般超过100⽶ (过渡语句:这么多的⻩⼟是怎么形成的?) (师布置学⽣关于⻩⼟⾼原形成的说法) 4、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成说”得到了⼲泛的⽀持,即认为⻩⼟⾼原的⻩⼟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壁吹来的。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1一、课标分析根据中图版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本节需要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地貌景观等知识。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实验法、读图法等多种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本节作为区域地理分析的常用实例,在历年历版本的初高中教材中均有涉及。

在本书中,黄土高原作为第一个区域分析的实例,为后面几节的区域分析做好了铺垫。

同时本节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在历次考试中均占有重要位置。

三、学情分析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对城市、对省份的分析,本节是区域分析的第一节,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区域知识。

对于本节的具体知识,由于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上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容达到学习目的。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文字背诵通过率达到85%以上;在无教师指导前提下对给出的地图能够进行黄土高原的辨认以及黄土高原四至的判断。

2、对于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景观的名称及其特点识记率达到80%以上;达到能够自主分析相关地貌形成的原因的高级理解程度。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提高自身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因,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培养自身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3、通过实验分析法,模拟黄土高原三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高中必修第一册地理《第二节 风成地貌》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第一册地理《第二节 风成地貌》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
(1)说出风沙对青藏铁路的危害。
(2)议一议,石方格和高立式沙障各主要起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
开放式答案,启发学生综合思维,初步形成人地协调观,呼应主题。
课本、PPT
4分钟
板书设计
讲授风力堆积地貌概念,并出示沙丘图片
学生思考
配合案例材料,讨论分析归纳风力堆积地貌的特点,
PPT
5分钟
分享交流
小组讨论风力堆积问题:
1、观看视频,讨论沙丘的形状(缓坡和陡坡)与风向的关系。
2、根据图片(不同形态的沙丘)分析风向对沙丘移动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训练综合思维。
PPT
5分钟
新课讲解
过渡:现代的人类生活会受到风沙的影响吗?
问题:
1. 黄土颗粒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规律性的变化?
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还会出现哪些与风力作用相关的地表形态?
学生思考
案例引入新课,形成区域认知,激发学生兴趣;
PPT视频
3分钟
温故知新
新课讲解
结合魔鬼城案例,观看视频脚本
讲解不同粒径岩石碎屑如何在风力作用下运动。
学生听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激发学生兴趣;获取解读能力训练;
结合塞罕坝案例
风沙危害和防治问题:
1、风沙的危害有哪些?
2、结合材料,说出风沙治理措施。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分析风沙危害和治理措施,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形成人地协调观念。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PPT
10分钟
归纳总结
归纳知识要点:学生Fra bibliotek考回答建立知识体系
PPT
3分钟
拓展提高
教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完整word版)《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二)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实验演示法、讲述法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位置和范围:2、成因:“风成说”3、景观特征: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 自然因素:地形、植被、土壤、降雨2. 人为原因:(1)毁林、毁草、陡坡开荒(2)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3. 造成的危害:[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发运用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学习,自己动手、读图、分析、归纳探究等多种能力得到培养,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学生的潜在能力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引导与开发。

让学生多一些自由学习的空间,让我们一起在课改实践的摸索中,勇敢地迈出你每一次教法尝试的第一步,走过去,前面是个天,相信我们一定会迎来素质教育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黄土高原》介绍:教案名称:《黄土高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地貌特征以及对农业和环境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一、背景知识介绍(300字)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地域辽阔,地势较为平坦,土壤呈现黄褐色,故得名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古老的黄土堆积有关,主要形成于新生代晚期,在漫长的地质作用下呈现出独特的地貌特征。

二、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500字)1. 地理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横跨中国多个省份,包括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甘肃等。

占地面积广泛,地理位置独特。

2. 地势特征:黄土高原整体呈平坦状,相对海拔高度较低,地势逐渐下降呈带状。

地形平缓,山脉不多,以丘陵和台地为主。

3. 地貌特征:黄土高原地貌丰富多样,包括丘陵、峡谷、沟壑等。

洪积平原和古土壤遗迹等也是黄土高原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气候条件: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较少。

三、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500字)1. 植被分布:黄土高原植被类型丰富,包括草原、灌丛和林区等。

然而,受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退化现象普遍存在。

2. 土壤特点:黄土高原土壤肥力较低,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黄土特殊的结构和成分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深远影响。

3. 水资源和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缺乏地表水资源,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大量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农田产量,也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四、黄土高原对农业和环境的影响(200字)1. 农业: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主要种植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土豆等。

然而,黄土高原的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给农业生产带来困扰,如水土流失的加剧和土地质量下降等。

2. 环境: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1一、课标分析根据中图版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本节需要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地貌景观等知识。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实验法、读图法等多种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本节作为区域地理分析的常用实例,在历年历版本的初高中教材中均有涉及。

在本书中,黄土高原作为第一个区域分析的实例,为后面几节的区域分析做好了铺垫。

同时本节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在历次考试中均占有重要位置。

三、学情分析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对城市、对省份的分析,本节是区域分析的第一节,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区域知识。

对于本节的具体知识,由于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上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容达到学习目的。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文字背诵通过率达到85%以上;在无教师指导前提下对给出的地图能够进行黄土高原的辨认以及黄土高原四至的判断。

2、对于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景观的名称及其特点识记率达到80%以上;达到能够自主分析相关地貌形成的原因的高级理解程度。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提高自身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因,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培养自身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3、通过实验分析法,模拟黄土高原三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范文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范文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范文《黄土高原》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土高原》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教学难点: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读图1、读图6、25,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找出: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2)在图中找出: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黄土高原东起山脉,西至,北连高原(大致以为界),南抵(4)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而得名,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2、古代文明(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

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原因是黄土具有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开挖(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课本P27页活动: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完整word版)《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地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由,认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点,剖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由。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点 , 描绘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育学生的读图、剖析图的能力。

2、经过读图剖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由,并议论由此致使的严重的结果,进一步培育训练学生的读图剖析及概括整理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经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复杂关系,进而培育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连续发展观。

二、教课要点与难点(一)教课要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由。

(二)教课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由。

三、教课方法:导学法、讲话法、实验演示法、叙述法相联合。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课过程教课步骤师生活动设计企图播放《黄土高原》的着感情走入入新一段无声像,同配放歌曲“我“黄土高恋的故”.原”。

今日我一同来学跨省地区,也是我生活的地区—黄土高原一、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区(板)活一:同学合屏幕上的片及文 P66 及文培育学生的字,达成,①在地上找出黄土高察、剖析、原的地点和范:黄土高原起太能力授新行山,西至鞘岭,南至秦岭,北抵城。

包含:西省、山西省、甘省部和宁夏自治区大多数地域;②认识黄土高原的形成原由,“ 成”;③描绘黄土高原的景特点:“黄土”黄土覆盖得厚的平川,又称“黄土平台”。

周围流水切割,面广平,面一般在数平方千米以上,侵作用轻微,是优秀的耕种地域。

“黄土梁” 条状的黄土高地,⋯⋯面一般比平展。

“黄土” 部⋯⋯。

依据“ 成”黄土是平均覆盖在在的黄土高原地域,却又什么形成沟壑横的情景?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二、重的水土流失(板)支离破裂、沟壑横是黄土高原的最真的写照。

水土利用自手流失,世界上最重的地域之践去一。

八年级地理下册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认识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2、通过阅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特征,知道塬、墚、峁、川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

3、能利用图文资料,解释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

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及治理措施。

二、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三、教学难点1、造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实验验证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配乐朗诵黄土高原的介绍,同时配以图片展示。

提出问题:老师刚刚描述了我国哪个地形区?由此导入本课——黄土高原。

(设计意图: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现了黄土高原自古至今的生态环境变化以及风土人情,并配上本地区所特有民歌——信天游。

一方面是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初步感知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为本节课学习其成因、水土流失严重打下基础)【讲授新课】一、全球最大的黄土区同学们朗读屏幕展示的学习目标。

1、认识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出示图片)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图(1)请学生到讲台前,边指图边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总结归纳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2)老师在屏幕上出示黄土高原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学生说出名称及简称。

师生总结归纳:黄土高原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南省等7省。

(3)(出示图片)干湿地区分布图、农耕区和牧区分布图。

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展示的图片,通过问题的引导总结出黄土高原地处湿润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过渡、农耕区向牧区过渡的地带。

(设计意图: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通过独立完成读图、指图的练习,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学到了总结归纳方法)【承转】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教案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教案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的教学设计授课老师:梁艳葵上课地点:电教室上课时间:第17周二第2节课时:1节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围绕着“黄土的形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及其危害——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这一主线来编写的,每一个专题之间有着密切因果联系,疏松的黄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生态建设。

本节内容分2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主要学习黄土的形成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下节课学习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哪条河黄河中大量的泥沙是从哪来的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呢出示黄土高原的景观图,说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出示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形成原因。

3、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理解区域内的各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学生活动] 结合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黄土高原的范围,说出四面的界线。

(让一学生在课件上拖动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2、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区。

[教师小结]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接秦岭。

所跨的省区有7个。

[承转过渡] 观察黄土高原的一张景观图片,设问:黄土高原给你的印象有哪些得出黄土高原的两方面的特殊性:1、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黄土高原面上沟壑纵横。

[教师设问] 观看黄土景观图设问:黄土高原的黄土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的(1)小题,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出示图片小结] 大多数人认同“风成说”,即黄土物质是西北风将蒙古和中亚的黄沙吹来。

并寻找了不少的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结合PPT对“风成说”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自然现象来为其寻找有力的证据。进而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总结黄土高原的成因。
创新点
利用图片和动画,使地理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黄土高原“风成说”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学科
地理
微课名称
黄土高原“风成说”
长度
5分钟左右
时间
2019年3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地理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学类型
讲授型
教学目标
1、理解黄土高原“风成说”的主要内容及科学依据。
2、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设计思路
由一些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表景观及黄土风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黄土高原成因的求知欲。进而展示一些图片和动画来解释“风成说”的主要内容并为其寻找科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