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作用及创设策略
问题情境的作用及创设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是发现问题的先行组织者,学习者可通过情境使新旧知识产生,使所学知识保持迁移,是引导性的材料,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提供背景,情境素材能帮助学习者提供支架,通过问题体验实际问题的数学化,体验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一、问题情境的作用1、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儿童进入中学后,思维能力迅速得到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到主要地位,他们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够从多角度来分析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时能提出独特、发散、新颖的观点,思维的发展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和前提,没有问题的思维只能是一种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创设问题情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教师在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能成为求知向导,而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能成为一种内动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与探索欲望,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激发他们“再创造”的动机。
3、创设问题情境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在当今社会中,数学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它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们和学习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拥有极大的潜力来帮助人们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力。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之美,体验数学的乐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同时,数学在问题情境中得到发展.在学生熟悉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概念就从实物事件及其关系中产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发展了知识框架,这种知识框架在将来仍能显现,到那时、法则、定理可能忘记、但情境结构却作为重建构的基础被牢牢印在记忆中。
(完整word版)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解决实际问题【摘要】本文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实例,剖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分析,同时根据本人平时的工作实践阐述了一些思考:创设情境应真实、自然、合理;要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且能够凸显“数学味”,追求实效性.【关键词】情境创设;问题;分析;思考.“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好的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数学。
反观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有时不尽人意,往往出现东施效颦、弄巧成拙的尴尬,学生对于当前情境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情境创设过于讲究作秀,欠缺合理性.案例一: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第三册《观察物体》,课堂导入,教师如此设计:首先多媒体播放“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为什么每个盲人摸的都是大象,但说出的大象的样子却都不一呢?生:因为每个盲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摸的大象的部位也不一样.”由此引人新课,并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分析:许多听课教师都感慨这位教师新颖的设计,我却不这样认为.诚然,“观察物体”与“盲人摸象"有某些类似之处,那就是: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站在不同的位置摸大象,摸到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
但二者有截然不同之处:一个是用手“摸”,一个是用眼睛“看",二者的行为方式完全不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观察物体”,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观察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强调的是“观察”。
试问:盲人怎么去观察?情境目标与教学目标不一致。
这里教者教把公开课当成舞台,一味追求新颖,过分讲究作秀,这样创设出来的学情境往往欠缺合理性,而且会影响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情境创设舍本逐末,毫无“数学味”。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创设情境实践应用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创设情境实践应用发布时间:2021-03-29T09:02:52.070Z 来源:《教育学》2021年2月总第241期作者:张文龙[导读] 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
辽宁省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中心小学122000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
一、数学源于生活,重视生活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
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视角思考问题,优化解题策略。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前,我思考: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换钱、购物活动,就像计算机的学习离不开上机操作一样。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少是肯定的。
那么,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呢?这节课,我多处创设了换钱、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换钱、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
在教学元、角、分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1元=10角”,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模拟情境:“小兔贝贝要买一块1元钱的橡皮,可他手里都是角币,有几个1角的、几个2角的,还有几个5角的,他该怎样付钱呢?谁能帮帮他?”学生通过个体的思考,小组的交流,对多种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了元、角的换算关系。
在课的结束部分,创设一个模拟商店购物的情境,对所学知识得以检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东昌府区第二实验小学崔延菊“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愿望,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投入数学学习。
要切实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
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坐在教室里,硬性的把一个个知识点灌输给他们,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建设性、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出适合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问题情境,并和儿童中心的“趣”很好的结合起来。
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出新知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依赖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其原型,学生身边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数学知识,是数学的“活”教材,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引导学生发现、组织、提炼、转化,为教学所用。
新授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加深对新知的学习。
在教学《锐角和钝角》这一课,我先是出示海南世纪大桥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世纪大桥上无数条拉索与桥面形成许许多多的角,并抽象出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再让学生从图中找出相似的角从而复习角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认识、辨别锐角和钝角。
在学生掌握锐角和钝角后,又放手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
及时地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加深了学生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趣味化的目的。
收获精彩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始
收获精彩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始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理解并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具体做法:一、创设问题情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一位教师在教学“100以内数连加”时,练习是这样设计的:课件显示几只小鸟飞来衔着几道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一道100以内数连加的算式,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一道或几道完成。
当老师说完要求后,大部分学生却没有动笔,只是双目盯着荧幕。
于是老师奇怪的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经老师这么一问,大部分学生才开始回过神来做练习,但有个别学生还是聚精会神的看着荧幕,老师为此有些犯愁,疑惑的问那个别学生,这时学生1:“老师,这幅画真是太漂亮了!”调皮的学生2:“老师,小鸟一直飞不累吗?”听了他俩的话,这位老师一时不知说些什么才好,只是让这两位学生先坐下。
从这儿可以看出,这位老师片面追求情境的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而放弃了情境应有的数学思考。
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没有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反而“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要讲究实效性情境创设的目的就是“吸引学生,服务学生,提高效益”,因而创设具有实效的教学情境就很重要。
比如,在“集合现象”教学中,教师可设计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形:“最近,我们学校参加市运动会,参加跳高有16人,参加跳远有10人,其中有6人两项都参加,请你算算这两个项目共有多少人参加?”然后,立足于此,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排列,最后得出集合图。
这样的情境创设虽然没有什么“花哨”的东西,但很有效,让学生清晰地找到“其中6人”的位置,理解集合图的交集。
在课堂教学中,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经历、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8篇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8篇第1篇示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来引入物理知识。
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中发现物理规律。
为什么水壶里的水会烧开?为什么冬天的电灯会发出光亮?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践,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物理规律。
通过实验研究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等。
通过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体问题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它在什么条件下会停下来?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情境模拟来创设问题情境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模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模拟操作和实践。
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实验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进行物理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情境模拟的问题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第2篇示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老师经常需要通过一些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物理知识贴近生活,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立足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立足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立足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置身于陌生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将这一概念运用于初中科学教学,让学生立足于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来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新的科学知识,并总结相应的科学方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1生活化问题情境的教学功能研究要具体研究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就必须深入研究其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功能.1.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理解并运用知识初中生的科学学习往往止步于事物的表象,在理论深度上存在较大缺失,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习惯于加快教学节奏,以便让学生尽快进入深层次的问题探讨,而学生的状态却未曾及时跟上,这将导致其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初中科学知识本身就较为基础,大多能在学生生活周边找到相应的原型,教师选择这些原型来创设问题情境,则能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对应的科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发掘素材,这样来进行情境创设:寒冬腊月,我们早上上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人们将两手捂在嘴边,吹口气,再相互搓搓,这样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为了让手暖和一点.教师继续问道:温度升高,即表明物体的内能变大,上述两个动作改变内能的方式原理一样吗?学生在教师进一步的引导下,开始思考和分析,并最终明确两种内能改变方式的差别:吹口气属于热传递过程,其对内能的改变是一种能量的转移过程;摩擦手掌发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过程,其本质在于能量的相互转化.1.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性之中本身就隐含着固有的自我存在需要,即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探索者和发现者.初中生本身就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结合科学学科特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发掘与科学知识相对应的素材,将相应的生活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视角来审视生活现象,进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引导学生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铁块在水中会下沉,而木块却能够漂浮于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学生回答:“这是因为铁块比木块重.”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将重量均为10 N的木块和铁块放在水中,为什么还是铁块下沉,木块漂浮呢?”这一提问直接否决了学生此前的观点,并产生了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木块漂浮于水面肯定是浮力的原因,那么铁块会受到浮力作用吗?浮力和哪些因素相关呢?这样,一些生活中非常熟悉而理论上却捉摸不透的问题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迫切需要探求答案,并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规律的探索之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1.3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当代教育理论认为,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初中科学教学要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结合上述目的,教师首先要启发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正如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而就科学的教学过程而言,教师更要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进而鼓励学生将问题表述出来,然后再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行至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还要向前冲一段再停止;汽车拐弯的时候,乘客总要不由自主地往外侧倒;磨刀为何不误砍柴功;酒香为何不怕巷子深等等.学生在生活中留有很多的疑问,课堂上,只要教师适当的提醒,他们的问题自然就涌现出来,相应的思维活动也就开始运转起来.2问题情境创设的分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情境创设,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常规方式.2.1“悬念性”问题情境创设所谓“悬念性”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辅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以恰当的形式呈现出来,营造出令学生急于探求究竟的问题意境,这就对应着悬念的生成,这也能有效地促成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求知欲望的激发.案例1在引导学生探索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以这样的情境创设来进行新课导入:在火车站候车时,我们会发现站台上划出的黄线,火车进站时,要求旅客要站在黄线之外的区域,否则会存在严重的危险隐患.那么这其中有什么危险呢?学生心中产生这份悬念之后,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规律的探索过程.2.2“探究性”问题情境创设新课标强调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完成科学知识的构建,因此我们也要重视“探究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实际教学中,教师研究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和能力水平,通过一系列彼此关联而又循序渐进的问题引领学生逐步进行规律的探究,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会继续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并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建构认知,形成相关能力.案例2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工作原理时,教师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剪刀图片呈现给学生:园艺工人修剪花木的剪刀;理发师用的专用剪刀;家用剪刀.结合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剪刀的形状有所差别,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结合问题,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中发现其中的不同:园艺剪刀的把手较长而刀口较短;理发剪恰好相反,把手较短而刀口较长;家用剪刀两头长短相当.结合学生的发现,教师继续用问题来启发学生:不同类别的剪刀为什么会有结构上的差别?他们在使用上各有怎样的特点?逐渐地学生开始对比剪刀的动力臂、阻力臂的长短差别,探究活动已经成功过渡到杠杆模型上,学生因为有具体情境的影响,规律的发现过程非常顺利.2.3“辐射性” 问题情境创设初中科学教学强调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创设“辐射性” 问题情境就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具体操作可以这样来进行:教师围绕某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在尽量有限的时间内发现并探寻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从而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这将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案例3当学生已经在实验中探究出杠杆平衡的原理之后,教师可以借助“撬棒撬石头”这一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用撬棒撬石头时,如果在同一点沿着不同方向施力,所需力的大小有差别吗?(2)用撬棒撬石头时,可以用力将撬棒往上抬,也可以将撬棒用力向下压,两种方法哪一个更好呢?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可以将撬棒和石头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其中的差别.在体验中,他们会发现相同的器材,却因为情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支点,他们进而会结合力臂图的绘制,并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具体的省力情形,并在对比中进行结论的归纳.上述过程中,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他们的思路会更加开阔.2.4“活动性”问题情境创设所谓“活动性”问题情境创设,就是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匹配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能力也会在他们的实践活动得到显著提升.案例4在对浮力的深层次理解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同一物体在形状发生调整时,可以改变其所受的浮力.教师可以这样来创设情境:(1)生活经验再现:一枚铁钉丢到水中会立刻下沉;万吨巨轮却能稳稳漂浮于水面,都是钢铁铸造,为什么浮沉结果不一样?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进行思考和讨论;(2)活动情境渲染:为学生提供一块橡皮泥,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让橡皮泥漂浮于水面上?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在实践操作中进行探索,最终发现只需将橡皮泥捏成船的形式,或是将其设计为空心,即可使其漂浮于水面.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始思考质量、体积与浮沉关系的对比,最终将视线集中于密度,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浮沉条件.密切联系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再由科学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此情境中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和理解,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有效提高,能力稳步提升.。
巧设问题情境增强课堂活力
巧设问题情境增强课堂活力中图分类号:g623.5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增强课堂活力,已成为广大教师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结合自己实践中的教学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一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巧设问题情境创设现实生活情景,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把”大课堂”变为”小课堂”。
如何因课制宜,创设学生或喜爱或惊喜的具体”情境”,是数学课堂设计的”切入点”。
如在教《统计》一课,教材上创设的情境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兴趣可能不高,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情况,出示小干部选举数来进行统计。
这一改变学生不仅觉得数学离自己生活更进了,而且也能切身体会,增强课堂活力。
除了学生平常无意识的观察、感受以外,有意识的生活体验的积累也很必要。
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多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情景,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感受中学习数学。
二、巧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增强课堂活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诱发学生”入境”,使学生产生”入境始入亲”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趣味性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活力。
例如这样的一道趣味题:一个人唱一首歌要5分钟,10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大部分学生不加思索地说:”50分钟”。
但有少数几个学生却说只需要5分钟。
于是全班就有了热烈地争论气氛。
这时我并没有直接判断学生说法的对与错,而是给足时间,让他们尽情讨论,在学生争论声渐渐停止时,问题的解决思路也逐步开朗。
学生在总结结论的同时,也给出了明确的理由:”歌曲的长度是确定的,不会因为人数的多少而发生改变。
如果是这样的话,全国的人们共同唱这一首歌,岂不是要成天成夜地唱个没完了。
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概念之浅见
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概念之浅见作者:林春阳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1年第09期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对图形方面的知识,学生很难在教师的讲授中领会数学思维方法,获取空间概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枯燥、无味,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学习。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思考。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可见,学习的最佳动力就是对所学的材料有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如何激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学习活动本身相连的学习兴趣,从而吸引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些情境,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目标,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我就把它与生活中的住房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了解住房的建设、装饰都是以面积来进行设计的,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帮助,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让学生动手体验,建立空间概念小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知识属于直观阶段,教学中,教师如能适当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使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认识。
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我根据课本中出示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图,让学生自主判断哪个体积大。
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是很强,我便给学生创设操作探究的机会,用现实的东西让学生去感知,直观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根据“做一做”的要求,分组让学生在教室墙角处用木棒分别搭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探究体积的大小。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
3、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
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 强化感性认识,从而打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一个“购 物商店”,由几位小组长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 客”,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元、 角、分的知识,而且也发展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开放性问题情境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最近发展区”原则。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以“ 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利用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 关知识之间的矛盾,提出学生力所能及又富于挑战性的问 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预期 的效果。 2.目标性原则。即所提问题要目的明确,紧紧围绕当 前的教学目标有序展开.问题要提在点子上,要能直接反 映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要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指向教学目 标。
3.趣味性原则。设置问题应从生动有趣的具体问题入 手,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容易产生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成为启发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力求生 动而有趣味性。
4、一定的新颖性。创设的“问题情境”内容要新、 形式要新,处处给人以新感,力求新颖而有时代性;创设 的“问题情境”纵可说古到今,横可跨越国洲,小到寓言 故事,大至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力求灵活而有多样性。
36[1128] 360…10× 768 720…20× 48 36…1× 12
36[1128] 1080…30×
48 36…1× 12
4、利用生活的盲点或错觉创设情境 数学是对事物本质和概括的反映。生活中我们观察到的 现象和本质是有一定差异的。教学中要利用这些差异,引 导学生去探索发现。 例 圆的认识 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拉)
为此,在创设情境时,先要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 学习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再来寻 找一个合适的、有价值的、生活性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 促进主动等二则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探究等二则《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寻找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加工,灵活、合理、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数学知识。
一、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们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里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科学。
兴趣根据起因不同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直接兴趣是由于某些事物或活动带来情绪感染而引人入胜所直接引起的,间接兴趣是由于事物所导致的结果具有意义而生的。
在学习中两种兴趣缺一不可,缺乏直接兴趣,学习就枯燥无味,没有间接兴趣,学习无法持续长久。
这两种兴趣达到有机结合,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创设轻松、愉悦、富有趣昧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如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我利用课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白兔在买面包的路上被猴子三兄弟的面包广告弄糊涂了。
广告分别是:猴老大的12个一角币可买一个面包,猴老二的两张五角、一张二角币可买一个面包,猴老三的一张一元、一张二角币可买一个面包。
小白兔到底买哪家的面包最合算呢?请小朋友帮助小白兔解释一下,好吗?通过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后,得出无论买谁家的一个面包,付出的人民币都一样多,并从中发现拿1张一元和1张二角钱去买面包,这种付钱方法最方便。
这样的引人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创设可操作性的问题情境,搭建探究的桥梁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适时提出问题,提供探索、操作、合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活起来、动起来,从操作中获得正确的认知。
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郑云萍“情境教学”这个概念自提出以来,就颇受人们的重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沦为“花架子”,或缺乏目的性,或缺乏启发性,又或缺乏延续性。
在教学中,如何避开这些坑,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我们需要用心探索的。
本文就目前课堂情境创设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强调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几点原则,融合了身边生活、生产、社会实践的案例,来探讨关于“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1 课堂情境创设的现状创设“生活化”情境,是目前我们地理教学所提倡的。
因为它能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贴近学生的认知,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不过是“花架子”。
或缺乏目的性,或缺乏典型性,又或者缺乏思考性。
有的情节过于复杂或有趣,导致学生陶醉于情境之中而忽视其他;有的情境滥用多媒体,片面追求音响、视觉带给学生的感受,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热闹过后,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有效的东西。
这些貌合而神离的“情境设计”,实际上是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上的偏差。
我们应走出为情境而情境的误区,让情境真正服务于教学。
求真、求实、求简,创设有效的的问题情境,实现高效的地理课堂。
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学呢?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怎样的问题情境是有效的呢?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同时,这些具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这样的问题情境谓之。
基于上述观点,要使课堂创设的情境有效,我们必须秉持一定的原则,去达成我们的目标。
怎样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怎样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怎样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呢?
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寻找与生活的联系点。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因此,教师在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时,要深入挖掘教材,找到教材与生活的联系点,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也是问题的源泉。
因此,教师在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找生活中的问题,并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第三,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
创设生活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注重情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设计
情境时,要注重情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总之,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在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时,要深入挖掘教材,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以及情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解决数学教学难题论文
创设情境解决数学教学难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开端,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常见的问题情境有两种。
一种是明确的问题情境,问题是给定的,条件是明了的,答案是确定的。
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是已知的,所以这种问题情境是封闭的,过去的应用题大量的是这类题型。
另一种是需要学生发现和选择信息的问题情境。
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出来,或者问题已给出,但其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需要学生去创设或补充,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学生去探索,所以这种问题情境是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其教育价值和意义是重大的。
例如,“小兰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她想用自己的零用钱20元给妈妈买一束鲜花作为生日礼物。
现了解到:大丽花5支10元,海棠花3支12元,夜来香2支6元,小兰用这20元钱买花有几种不同的买法?”有的学生设计出了一两种方法,有的则有数十种,他们不知不觉地利用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体验到了学习的满足感,很好地弥补了学生能力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让全体学生领会到成功的愉悦,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兴趣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
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从自行车、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而偏要做成圆形的来导入,学生被熟悉的现象所吸引,为找寻答案,他们动手进行了实验,自学了课本,很快找到了理论依据,掌握了圆的特征。
此时,我没有就此罢休,继续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做成了圆形,联系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
又如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把100公顷土地平均分给花园村1至5组村民耕种公不公平?把土地等分成5份,分别种上葱、姜、蒜、青菜、稻谷等合不合理?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熟知土地要根据人数多少来分,农作物要根据需求来播种,从而懂得了等分有时是不合理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新的分配方法,这样,自然就引出了“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内涵也不言而喻了。
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
二、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
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
同时,教师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教师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
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的数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情境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这样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一、借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比较活泼,老师利用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将数学知识融人到小游戏之中,必定会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分数”的时候,学生无法明白什么是“分数”,老师可以利用“分梨子”这样的游戏,来讲解分数这个知识。
老师抽两个同学到讲台上参加游戏,老师叙述:"2个梨子,每个同学分一个,请用手指将自己分到的梨子个数表示出来。
”这时学生能够正确地伸出一个手指来表示所得个数。
老师又说:“有1个梨子,两个同学分,请用手指表示分得数。
”这时候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才好。
所有的学生都在积极思考如何来表示“半个”,这时老师可以很自然地将分数的概念引进,不但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还使得他们充满了求知的欲望。
再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可拿出标有价格的钢笔、文具盒、玩具飞机、排球等物品,让学生模拟生活情境,扮演营业员、顾客进行买卖,在游戏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知,体验成功的快乐。
需注意的是,游戏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活动的安排都应该充分考虑到趣味性和学生的生活背景,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有趣并富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清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经历一个艰难、无奈、成功、喜悦的心路历程,感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感兴趣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二、利用新旧科学知识的联系去创设问题情境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新旧知识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能够相互关联的。
而新的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
老师在教学生新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引人旧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老师在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可以创设出问题情境:“除法和分数之间有没有关联?”学生回答老师:“在分数中,分母相当于除数,而分子是被除数。
”在这样层层推进的数学教学问题设置中,学生很自然地就掌握了分数的基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问”与“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蓬莱市实验二中孙雪莲以生活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平行四边形,引入这节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开场白:同学们喜欢春游吗?在一个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天,我带领学生去广阔的世纪广场春游)春游时遇到一个问题:新世纪广场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花园,
(1)需要分开种植两种不同颜色的花(要求所占面积相等),你能帮管理员设计一个划分方案吗?
(2)若要种植四种颜色的花呢?
问题(1)的提出,马上激起了学生研究的热情,学生在纸上画着,不多时,每个学生的纸上都呈现着各种各样的分法。
研究问题(2),有些同学皱起了眉头,看着自己纸上的分法,却不能证明自己的猜想,于是教室里产生了讨论声。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向学生抛出特定情境下的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其中,既有外显的行为操作活动,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
学生能获得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一体的数学活动
经验。
这类探究活动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而非获取第一手直观体验。
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有体验,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都经历着数学思考。
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体验数学。
我们应该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去评价、体验研究发现的“过程”。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自主研究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教具:两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大头针,刻度尺。
设计两个活动:活动1 设计实验探索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
活动2 说一说探究活动中你的发现,并给出证明过程。
同学们积极研究,小组合作,设计了多种方案:测量;对折重合,旋转重合。
通过活动的设计,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空去探索、思考和交流。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探索、创新。
亲自动手试一试的操作活动让他获得了直观感受。
这类直接经验的获得,是构建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