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材料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

第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能力1.位于甘肃的哪个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 年的铜镜( )A.半坡遗址B.良渚文化遗址C.齐家文化遗址D.二里头遗址2.(2019 山东潍坊潍城开发区中学期中)关于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B.商代后期的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C.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生产方面用得较少D.有不少青铜器上刻着甲骨文3.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4.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指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它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状况D.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等5.识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1 是哪一朝代青铜器的代表?该文物反映了当时哪一行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两幅图片,指出青铜器在这一时期有何特点。
(3)观察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到什么认识?三年模拟1.(2019 广西桂林灌阳期中,9,★★☆)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B.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C.它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D.经过文字学家的努力,所有的甲骨文我们都已经释读2.(2019 山东滨州六校联考期中改编,10,★★☆)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③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周朝历史的重要资料④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3.(2018 北京丰台期末,6,★☆☆)文物遗存能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测试题

第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测试时间:20 分钟一、选择题1.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相比拟。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完全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它主要的原料是( )①铜②铅③锡④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如图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 )A.四羊方尊B.青铜利簋C.司母戊鼎D.毛公鼎3.绝世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体现了哪个朝代的成就(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北京的“簋街”得名和古代青铜器“簋”的用途有关,据此判断“簋街”最有可能是( )A.美食一条街B.古玩一条街C.土特产一条街D.小商品批发一条街5.青铜工艺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成就之一,下列关于青铜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出现了“泥范铸造法”B.夏朝是我国青铜器的鼎盛灿烂时期C.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D.商朝以后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7.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目前所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8.“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9.考古发现是了解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甲骨文是在殷墟等地发现的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C.它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D.它记载了一些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10.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C.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D.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11.我们现在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 )A.夏朝距离现在比商朝更久远B.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C.迄今商代的遗址发现比较多D.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12.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下列属于甲骨文造字法的有( )①象形②会意③指事④形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3.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与考古学上“青铜时代”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史前时代B.夏、商、西周时代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19:30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让“文物活起来”,下列古代器物中,出土于湖南境内且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23.《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可见鼎( )A.在商朝开始出现B.成为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C.只能由国家最高统治者使用D.制作工艺十分精湛4.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
这种文字被称为( )A.金文 B.拉丁文 C.小篆 D.甲骨文5.学了本课后,小明想亲自参观一下出土甲骨文的遗址,他应该去河南的哪个地方( ) A.南阳 B.安阳 C.洛阳 D.濮阳6.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 B.青铜或铁器上 C.竹简或木犊上 D.丝帛或麻布上7.“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这里的“典册”中的文字应该是()A.金文 B.大篆 C.小篆 D.甲骨文8.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法。
其中,使用“最多”和“最进步”的分别是( )A.形声、会意B.假借、象形C.象形、形声D.指事、会意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0.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①早期国家的产生②出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③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④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精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后练习题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
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先秦时代的青铜器是哪三种金属的合金()A.铜、铁、锡B.金、银、铜C.铜、锡、铅D. 铁、锡、铅3.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铜器。
距今4 000多年的甘肃出土了铜镜(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二里头遗址D.齐家文化遗址4.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
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A.权力与地位B.吉祥美好C.显赫富贵D.人口众多5.鼎在我国古代主要的主要作用是用于()A.祭祀器B.食器C.盛水器皿D.装饰品6.《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
”这反映了( )A.治病的一种配方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盛药的一种器具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7. 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这说明我国商周时期()A.奴隶制的高度发展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8.是农历丁酉年(鸡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鸡”字( )9.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让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麻纸或宣纸上10.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11.下列有关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B.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C.一经发现的甲骨文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D.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单一,主要用于战争、卜卦12.甲骨文的主要造字方法是( )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13.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它盛行于什么时期?(2)这种文字一般刻写在什么材料上?有何特点?(3)图中文字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我国青铜时代是指A.夏、商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B.西周、东周时期 D.夏、商、西周时期2、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是()。
A.铅 B.锡 C.铁 D.铜3、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司母戊鼎通高133厘米,重832.84千克,充分体现了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水平。
这件青铜器制造于()。
A.夏朝B.周朝C.秦朝D.商朝4、下列有关青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青铜因呈青灰色而得名B.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C.我们的祖先用青铜制造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在世界青铜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D.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青铜制造业被铁器制造业所代替5、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相比拟,它完全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它主要的原料是()①铜②铅③锡④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今天的汉字起源于()。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7、我国有可靠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于()。
A.夏B.商C.西周D.秦8、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它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B.甲骨文是一种不成熟和不完备的文字C.甲骨卜辞真实地记录了商王的活动 D.西周也使用甲骨文,但不如商朝普遍9、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10、“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书法艺术B.绘画艺术C.音乐艺术D.舞蹈艺术11、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A.装饰品B.食器C.乐器D.盛水器皿12、司母戊鼎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重832.84千克,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基础知识】知识点 1 青铜器的高明工艺1.出现:在__________前期,我国就出现了铜器,如甘肃__________遗址出土了铜镜。
2.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厚,主要用于饮食、________及军事等方面,功用也由________等开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利的大小和严厉的________界限。
3.工艺及代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只种类丰厚,数量众多,而且制造工艺高明。
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知识点 2 甲骨文记事1.含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________和牛、羊等________上的文字。
2.发现:1899年,清朝人________初次发现甲骨文。
3.位置: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现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__________的构成与开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末尾。
知识点 3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方法:甲骨文运用____________、指事、________、形声、________等多种造字方法。
2.特点:曾经具有了汉字的__________,很多字体至今仍在运用,是汉字构成与开展的重要阶段。
【达标练习】1.以下图是出土于甘肃齐家文明遗址的一面铜镜,这面铜镜证明我国早在什么时期就曾经出现了铜器( )A.原始社会前期B.夏朝B.商朝D.西周2.«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琢技巧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C.金文的构成与开展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3.司母戊鼎现收藏于中国国度博物馆,重832.84千克,享有〝镇国之宝〞的佳誉。
铸造如此庞大的方鼎,可以证明我国事先( )A.原始农耕文明的出现B.畜牧业兴旺C.青铜器制造工艺高明D.陶器制造业兴盛4.文字是一种文明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统编(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材料题新人教版部编

材料题:青铜器与甲骨文1.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说出三幅图中青铜器的名称。
并说出这些青铜器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合金?(2)请你对以上三件器物分别做一简单介绍。
(3)根据三幅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铜器物的特点。
2.鼎是中国悠久历史及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世界文明史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材料一古书记载:铸造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必须具备“典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几个条件。
下面是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材料二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种类繁多,而数量最多的是青铜礼器。
青铜礼器大多数是王室与贵族祭祀时使用的器皿。
夏、商、西周时代的青铜器上有复杂的纹饰,这些纹饰或与贵族的祖先、神灵崇拜有关,或与他们的权力、财产有关。
有的青铜器上还刻有文字,纪念祖先、记录赏赐或王命。
请回答:(1)计算一道跟铸造司母戊鼎有关的应用题:商代一个用来熔化青铜的坩埚的容积是0.001 4立方米,现在要铸造一个高1.33米,长1.1米,宽0.8米,重832.84千克的大鼎,一次浇铸成功,请计算:需要多少个坩埚(每立方米的铜重8 900千克)?如果一个坩埚需要4个人操作的话,至少需要多少人合作铸造司母戊鼎?(2)通过计算,你对司母戊鼎的制作有何认识?(3)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青铜器的综合认识。
3.识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它盛行于哪个朝代?(2)这种文字一般的刻写材料是什么?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3)图中文字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参考答案1.答案:(1)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青铜立人像。
铜、锡、铅。
(2)图一: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图二: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图三: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3)种类繁多、工艺高超、生产规模大。
2.答案:(1)8 900×0.001 4=12.46(千克)832.84÷12.46=66.841(个) 67×4=268(人) 故需要坩埚约67个。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解析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一、青铜器的高妙工艺(共 6 题;)1.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质量的精神,造就了图1这件绝世青铜优选。
它铸造于 ( )A.夏朝B.商代C.周朝D.秦朝图 12.实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以下列图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能够佐证的是()A. 第一个国家政权的产生B. 商周青铜器水平的发达C. 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D. 一致多民族国家的牢固3.小明从网上收集到了一些以青铜器为题材的邮票,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A. B. C. D.4.《周礼》记录:“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响了()A.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B. 金属乐器的制作技巧C. 铁农具的制造技巧D. 金文的形成与发展5.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器鸮卣( xi āo yǒu)西周叔夨(yú)方鼎内铭文西周乐器曹侯酥钟春秋舀水器A. 青铜铸造业规模弘大组织严实B. 青铜器种类众多,用途广泛C. 青铜器物拥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妙6.稀世珍宝四羊方的发现地是()A. 宁乡B. 澧县C. 龙山D. 慈利二、甲骨文记事(共 3 题;)7.有一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记录了商代的史事,这种文字是()A. 隶书B. 小篆C. 金文D. 甲骨文8.从简单的刻画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能够追想到()A. 夏朝B. 商代C. 西周D. 秦朝9.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以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A. 澄湖陶罐符号B. 甲骨文C. 利簋金文D. 居延汉简文字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共 4 题;)10.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但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系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共3套有答案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叙述错误的是()A. 出土于殷墟,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B.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C.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D. 这种文字被大量刻在商朝的青铜器上2.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3.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时期D. 战国时期4. 《尚书》中说“先人有册有典”。
这个说法依据甲骨文,甲骨文“册”字,作绳索穿绕竹木简之形,而“典”字作双手捧册之形。
请你判断,这里的“先人”所处朝代应是()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西汉5. 下面三幅图片所示均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1 春秋莲鹤方壶图2 司母戊鼎图3 大盂鼎①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只用于祭祀②这些文物的出土,佐证了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③把它们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体现了我国对国宝级文物的重视和保护④它们都是商周时期高超青铜工艺的代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④D. ①②6. 2017年3月17日发布三千年前青铜器竟刻有中国二字,震动考古界引起轰动,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A. 夏朝时期B. 商周时期C. 春秋时期D. 秦朝时期7. 2017年是我国农历丁酉“鸡”年。
从文字发展历史看,最早的“鸡”字为()A. B. C. D.8.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
下列考古发现的实物是在殷墟发现的刻有文字的龟甲。
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 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 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C. 它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D. 它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一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五课练习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1.我们现在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 ( )A.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B.夏朝离我们太久远了C.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大D.商代的遗址发现多2.下图青铜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3.关于下图,解释错误的是A.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C.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可信资料4.纪录片《文明》于2018年3月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惊艳亮相。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 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5.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下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战国 B.西周 C.春秋 D.商朝6.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和来源是 ( )①文物和文字记录②古迹和遗址③历史故事④历史传说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下列哪一种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A.“女娲造人”的传说 B.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物C.电影《荆轲刺秦王》 D.小说《封神榜》8.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9.2013年,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1播出,至今已举办六期。
它使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
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黄帝发明的文字使用至今 B.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C.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秦朝的“书同文”对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有重要意义10.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 B.C.D.11.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同步测试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单项选择题1. 文物是最鲜活的历史,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
下列文物中,能反映商朝文化的是()A. 司母戊鼎B. 兵马俑C. 唐三彩D. 青花瓷2.从简单的刻画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3.了解历史的途径很多,通过下列图片中哪一途径了解商朝历史的可信度相对较低()A. 殷墟B. 后母戊鼎C. 《史记》D. 甲骨文4..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B.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C. 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D. 它出现于商朝5.下图的“明”字采取的造字法是( )A.象形B. 会意C. 形声D. 假借6.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夏朝的兴衰B. 商周青铜文明C. 周朝的兴衰D. 夏商周的更替7.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面符合商朝历史的是(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8.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如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B. 商朝B.秦朝 D. 汉朝9.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0.20 世纪70 年代,在我国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震惊世界。
被称为( )A. “殷墟”文化B. 世界“第八大奇迹”C. “三星堆”文化D. “钟鼓之乐”11..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从商代中晚期开始出现,数量较少;周代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明显增加。
文字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习题(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习题(人教版)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题1.欣赏以下几个甲骨文字后,说说中国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A.象形B.方块C.字母D.刻画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
青铜器是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A.铜、铁、锡B.金、银、铜C.铜、锡、铅D.铁、锡、铅3.四羊方尊结构精巧、制作精细,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它出土于()。
A.四川广汉B.河南安阳C.陕西西安D.湖南宁乡C.铁刃铜钺D.四羊方尊5.将下列画线的部分改正过来。
中国文字起源很早,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人们把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司母戊鼎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A2.答案:C3.答案:D4.答案:A5.答案:错误:夏朝,改正:商朝;错误:甲骨文,改正:金文或铭文;错误:司母戊鼎,改正:青铜立人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 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1.如图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此中的文字被称为(A)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2.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很多相关鼎的成语。
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A)A.权利与地位B.祥瑞美好C.显赫荣华D.人口众多3.清代官员王懿荣在购置中药的时候,无心中看到此中的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边刻画着一些符号。
这些符号就是(A )A. 甲骨文B.草书C.楷书D.行书4.“韩国试图申请汉字为该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事曾闹得满城风雨,且不论该信息能否真实,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是中国使用汉字已逾三千年。
今日的汉字最早源于( A )A.甲骨文B.金文C.铭文D.钟鼎文5.西周期间 ,周王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 ,侯七鼎 ,医生五鼎 ,元士三鼎或一鼎”。
它反应的本是(C )A.西周社会腐象重B.西周各地展不均衡C.力的大小和格的等界线D.西周青造落伍6.余秋雨:“ 字是第一中文明寿的奥密⋯⋯它是活着的,永久的星斗。
”以下文字出最早的是(A)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行7..中文明源流,延不只,成就煌,有文字可考的史是从________开始的 ( B )A.夏代B.商代C.西周D.国8.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季 ,北方境生争 ,好自告勇 ,要求率兵前去 ,商王举棋不定 ,占卜后才决定派好起兵 ,果大。
个故事最早可能在( A )A. 甲或骨上B.竹或木上C.帛或麻布上D.宣上9.西周期,周王墓葬用品的定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定“天子九鼎,侯七鼎,卿医生五鼎⋯⋯”资料反应的本是( A )A.力的大小和格的等界线B.西周社会的腐象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伍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10.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文字 ,就没法全面认识过去的文化和文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练习题

A. 竹简或木牍
B. 龟甲或兽骨
C. 丝帛或麻布
D. 宣纸
13. 下列关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叙述错误的是(
)
A. 出土于殷墟,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B.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C.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D. 这种文字被大量刻在商朝的青铜器上
14. 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超过 16 万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
)
A. 后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青铜立人
D. 青铜面具
第 2 页,共 6 页
10.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反映了
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山西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约 4000 年的铜镜 B. 商代后期的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C. 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D. 不少青铜器上面铭刻着甲骨文
坑出土文物。面具双眼眼球呈柱状外凸,向前伸出约
10 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
额铸高约 70 厘米的夔龙形额饰。该面具出土时,尚见眼、眉描黛色,口唇涂朱砂。其
整体造型意象神秘诡谲,风格雄奇华美,在三星堆各类人物形象中颇显突出。
图三: 青铜立人像通高 262 厘米, 是已发现的形体最大的青铜人像。 1986 年于四川广汉 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立人像的双手极为夸张,呈抱握状。他代表的是国王 兼巫师一类的人物,在下民眼中,他同时也是“神”,是集神、巫、王于一身的最具权 威性的领袖人物。它是中国,也是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代文物群中最早、最大、最 奇特、最神秘的青铜立人雕像,被誉为“铜像之王”。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时练《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时练一、选择题1.如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卣(yǒu)。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A.铸造业方面B.制瓷业方面 C.造船业方面 D.纺织业方面2.考古学研究不仅在补史、证史方面具有功用,而且在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时,也具有它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观察下列考古图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礼器印证了青铜器有维护等级的作用B.铭文印证了青铜器是承载文字的工具C.编铙印证了商代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D.兵器印证了商代战争规模大且次数多3.如图图片具有的共同历史价值是()A.研究青铜文明时期的青铜器特征B.研究古代花鸟虫鱼的生物进化过程C.研究古代历史文物所蕴含的艺术价值D.研究二里头遗址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4.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而作。
重832.84千克,至少需要1000千克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
这反映出商代青铜铸造业()①规模宏大②组织严密③分工细致④种类单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如图为青铜器“卫盉”。
其铭文记载了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裘卫用礼器和礼服换取了矩伯大片耕地。
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
材料说明当时的西周()A.青铜铸造技术高超B.自然经济开始形成C.出现了土地转让情况D.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6.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
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
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A.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B.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C.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D.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7.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但对各级王公贵族在祭祀时使用青铜器的规则非常严格,史书记载:“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卷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答案】A2.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的是〔)A.小篆B.大篆C.甲骨文D.金文【答案】C3.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
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1 )A.权力与地位B.桔祥美好C.显赫富贵D.人口众多【答案】A4.以下对以下图实物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多为占卜记录B. 一种比拟成熟的文字[来源:学。
科。
网]C.反映了夏朝的历史D.河南安阳大量出土【答案】C5.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利篦D.编钟【答案】A6.?尚书•多士?中说“先人有册有典〃。
这个说法依据甲骨文,甲骨文“册〃字,作绳索穿绕竹木简之行,而“典〃字作双手捧册之形。
这里所说的“先人〃所处朝代最早应该是()A.原始社会后期B.商朝时期C.西周晚期D.春秋时期【答案】B7.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其中的文字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答案】A8.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以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答案】B9.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某博物馆要举办商周青铜器展览,下面不能入展的是()Bc.【答案】D二、非选择题10.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商朝时期,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都要占卜以问吉凶,然后将占卜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
材料二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先后出土了刻有文字的甲骨10余万片,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个,已识别的有1500多字。
材料三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朝的文字叫什么。
因何而得名?(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朝文字的发现地点。
(3)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朝文字的出土和研究的现实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习题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体验·夯实】1.商朝时期工业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的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是()A.青铜冶炼 B.制陶 C.丝织 D.冶铁2.“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1986年震惊世界的四川三星堆遗址,时隔三十多年重启发掘,到2021年辉煌的新发现再惊天下。
3号祭祀坑发现器物最多,其中的一些独特造型青铜器也初露尊容,引发人们无限的想象。
湖南也是青铜器出土的高产地区,在湖南出土的现存最大的青铜酒樽,属稀世珍宝。
该青铜器是指()A.皿方罍 B.四羊方尊 C.鎏金铜酒樽 D.司母戊鼎3.西周建立后,充斥着神话幻想色彩的商代兽面纹已不再是青铜器纹饰的主题,纹饰艺术以朴实无华、简洁明快为趋势,其形状所表现的神话式宗教力量也在明显递减。
这种变化()A.反映出商周文化的断层 B.推动了器物功能的完善C.适应了政治变革的需要 D.体现了宗教力量的衰退4.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其中商朝的文字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A.甲骨文B.金文 C.小篆D.隶书5.“仅凭文献记载,很难了解到商代对外关系的详情。
所幸商代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资料,……可以了解到商自武丁以后与周围数十个邦方发生交往的情况。
”这里的“资料”是()A.大量的甲骨文 B.精美的青铜器C.化石和陶器 D.早期的竹简6.甲骨文虽是商王占卜所用,但是关于商代的农牧业、货币、战争、官制、刑法、天文历法、祭祀、宗教、医药卫生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有关资料。
这反映了甲骨文()A.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B.是体系完备的成熟文字C.记载的内容很丰富 D.主要出现于商周时期7.《大美中国》丛书在介绍甲骨文时说道:“有如此丰富的文字档案做‘资本’,殷商从此结束了只在史载和传说中被感知的历史。
”这主要强调甲骨文()A.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B.使商朝历史有文字可考C.是体系较完整的文字 D.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8.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题:青铜器与甲骨文
1.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三幅图中青铜器的名称。
并说出这些青铜器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合金?
(2)请你对以上三件器物分别做一简单介绍。
(3)根据三幅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铜器物的特点。
2.鼎是中国悠久历史及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世界文明史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材料一古书记载:铸造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必须具备“典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几个条件。
下面是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材料二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种类繁多,而数量最多的是青铜礼器。
青铜礼器大多数是王室与贵族祭祀时使用的器皿。
夏、商、西周时代的青铜器上有复杂的纹饰,这些纹饰或与贵族的祖先、神灵崇拜有关,或与他们的权力、财产有关。
有的青铜器上还刻有文字,纪念祖先、记录赏赐或王命。
请回答:
(1)计算一道跟铸造司母戊鼎有关的应用题:商代一个用来熔化青铜的坩埚的容积是0.001 4立方米,现在要铸造一个高1.33米,长1.1米,宽0.8米,重832.84千克的大鼎,一次浇铸成功,请计算:需要多少个坩埚(每立方米的铜重8 900千克)?如果一个坩埚需要4个人操作的话,至少需要多少人合作铸造司母戊鼎?
(2)通过计算,你对司母戊鼎的制作有何认识?
(3)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青铜器的综合认识。
3.识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它盛行于哪个朝代?
(2)这种文字一般的刻写材料是什么?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3)图中文字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
1.答案:(1)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青铜立人像。
铜、锡、铅。
(2)图一: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图二: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图三: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3)种类繁多、工艺高超、生产规模大。
2.答案:(1)8 900×0.001 4=12.46(千克)
832.84÷12.46=66.841(个) 67×4=268(人) 故需要坩埚约67个。
至少需要268人合作铸造。
(先计算出一个坩埚可以熔化多少千克青铜,就可推算出需要的总坩埚的数量。
由此可知,光熔铜浇铸就需要268人,再加上制模、翻范、拆范后的修饰以及运输管理等,总计至少需要300人)
(2)司母戊鼎制作规模宏大、工艺高超。
体现了祖先的勤劳智慧和密切协作的精神。
(3)青铜器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它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
3.答案:(1)甲骨文。
商朝。
(2)龟甲或兽骨。
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意义: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3)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和甲骨文有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