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支点”

合集下载

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

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
生间的协作与讨论 , 充分利用集 体的力量 , 共 同发现问题 , 解 决 问题。有利于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 、 协作 能力 、 评价能力及创新 素质的提 高。小组 内可 由不 同性别 , 不同成绩 , 不同能力的学生
教师要热爱 、 尊重 、 理解的信任学生 , 和学生建立起 和谐 、 朋 友式的师生关系 ,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老师这个大朋友 的位
从新 的角度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 。 因此教师在教学 中要解决学生的嘴 , 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 , 鼓励他们提 出 问题 ,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欲望 , 点燃创新 的
火花 。
五、 发挥合作优势 , 是开发学生创新潜 能的得力措施
合作研讨 , 即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 , 突出学
@ @ 凰 鹞 铈 @
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
程秀 梅
( 婺源县紫阳镇第一小学, 江西 婺源
3 3 3 2 0 0 )


学生创新 的支点在于真正确立学生 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
主动发展 。“ 孩子 的大脑不是需要被填充的机器 , 而是一把需要 被点燃 的火把” 。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 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 , 促进学生 主动发展 , 挖 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 培养学生 的创
三、 注重实践活动 , 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 波利亚说 : “ 学 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 自己的实践活 动去发现 , 因为这种发 现理解 最深 , 也最容易掌握 内在 的规 律 、 性质和联 系。 ” 现代教育理论 主张“ 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 , 而不是 用耳朵听科学 。 ” 因此 , 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 的实践活动空间 , 让每个学生都 有参 与活动 的机会 , 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 , 在 动手 中思维在思维 中动手 , 在动手 、 思维的过程 中探究 、 创新 。 例如 : 教学“ 圆的认识” 一课 时 , 我是先让学生用粉笔在 黑板 上画 圆, 在学 生只用一支粉笔不能成 功的情况下 , 适时给一袋装

孩子如何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孩子如何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孩子如何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变得愈发重要。

而自主学习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孩子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 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灵活应对、提出新颖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而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其个人竞争力,还可以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自主学习的定义与意义自主学习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相比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 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自主学习3.1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引导孩子进行自主学习时,首先需要帮助他们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相符合。

通过设定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规划学习路径,增强学习动力。

3.2 提供资源和指导为了让孩子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家长和老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这包括书籍、网络资源、实践机会等,帮助孩子扩展知识面,拓宽视野。

同时,在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3 鼓励尝试与实践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孩子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孩子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4. 利用科技手段促进自主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在线教育平台和教育App层出不穷,为孩子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家长可以借助这些科技手段,让孩子在游戏化、趣味化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除了知识技能外,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给孩子一个创新支点论文

给孩子一个创新支点论文

给孩子一个创新的支点摘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点,我们要给孩子空间,想象的自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求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当意大利伟大的天文学家伽俐略说出此话时,着实让世人大跌眼镜。

到如今我们还在为这大胆的设想和伟大的气魄而激动不已。

可是你发现了吗·在我们身边实际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小伽俐略”,就是那群天真无邪、充满幻想的孩子们。

给他们一个创新的支点,他们可以创造出一切让你意想不到的奇迹;给他们一片晴空,他们就会展开稚嫩的翅膀去远空翱翔!我国大教育家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

所以,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更应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诸要素之中的重中之重。

在新课改的大好春光里,到底该如何去撒播创新的种子,以期待秋后的硕果呢·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

为此,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给孩子空间,让课堂变为舞台。

自古以来,教师就是拥有知识的权威角色的代表,课堂就是教师的一亩三分地。

教师只是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简单机械的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是盛放知识的“容器”。

这种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模式,极大的束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手脚,极大的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从满堂灌的课堂上走出来,便淹没在书山题海之中。

被学习搞得筋疲力尽的学生,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开拓创新呢·所以,我认为在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彻底改变自身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眼光放在学生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发展”上。

2、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变主宰者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变表演为导演。

3、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空间还给学生,变课堂为舞台。

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新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方法自己解决问题。

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 指出: “ 要利用语 文教学 的个个环 节有意识 地培 养
能相得益彰。比如. 教学《 坐井观天》 这篇课 文, 在课 文最 后是这样 写的: 小 们在教育 教学过程 中, 就可 以让学生 以小 组为单位分 别戴上小兔 、 小 熊、 兔 鸟飞走以后 , 青蛙会不会跳 出来呢?如果跳 出来的话 。 它会 看到些什么 昵? 妈妈的头饰进行 表演 , 以“ 谁 运 回南 瓜 。 怎 么运 回来”为话题 , 展开 讨论 交
1 '
1 '
r r
1 '
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 王亚莉
( 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 中心校 )
【 关 键 词1创 新 能 力 “ 创新素质” 学 生
小 学语 文作 为基 础 学 科 , 在听 、 说、 读、 写 的要求 中, 都 含 有 大 量 思 维 能 过 程 中 , 凡 是 学 生 能解 决 的 问 题 。 尽 量 让 学 生 通 过 讨 论 交 流 来 解 决 。 让 学 力和创造 力培养的因素 。所 以。 作 为一名小 学语文教 师. 在教 学过程 中, 不 生们在 学习过程 中看一 看、 想一想 、 议一议 、 做 一做 。 变接 受学 习为主动 学 仅 要努力培养学 生运用语 文知识 的能 力。 还 要注意培养学 生不断 自我完善 习。在 学习感知领悟过程 中, 使 我们 的学生 会变得 越来越 聪 明, 通 过学 习 的 能 力 和 适应 社 会 发展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那 么 , 在语 文教育 教学 中, 如 何 培 也可以使 学生开阔视野 。 互相 启发 , 共 同进步。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素 质 呢?


在 语 文教 学 过 程 中 。 做到“ 创新素质” 与“ 双基教学” 同 步 进 行

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法

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法

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法创新思维是当今社会所需的重要素养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创新思维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一、启发式问题引导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力进行思考和解答。

比如,给学生出题:“如何解决早上上学的路上拥堵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跨学科学习创新思维往往需要跨界学习和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让他们了解和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并通过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通过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教师和家长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教师也要灵活运用多种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潜能。

四、开展创新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和班级可以开展各种创新活动。

例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创意设计,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举办创新比赛和创业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倡导积极思维创新思维需要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乐观态度。

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面对困难时勇敢尝试、不怕失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给学生一个自主创新的支点[论文]

给学生一个自主创新的支点[论文]

给学生一个自主创新的支点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素质,而人才的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其智慧上,即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的支点在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

孩子的大脑不是被填充的机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下面我从激发兴趣;营造氛围;注重实践;留有空间等方面来谈谈如何给学生一个自主创新的支点。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创新的一个起点。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因素。

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便会孜孜不倦地去探索和研究,兴趣更浓的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无意识中形成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

如何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

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我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

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分米小。

此刻,我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

通过创设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二、营造创新氛围是自主创新的切入点。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灵感。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指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并运用独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创新思维能力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它不仅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化,还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

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则是教育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小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应该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好奇心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它能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促使他们自发地进行探索和实验。

为此,教师和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机会,比如实地考察、科学实验等,以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他们寻找答案的欲望。

其次,创新思维需要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能力,它可以帮助孩子辨别真伪、辩证思考。

为了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学会质疑和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教授一些信息素养和科学方法论,让孩子学会辨别和利用有用的信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创新往往是一个团队的努力,而不是个体的成果。

为了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如小组探究、角色扮演等,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孩子们可以相互启发,共同创造,从而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创新思维的培养也需要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

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资源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孩子们提出各种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一些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以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

最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素质。

小学生创新思维拓展

小学生创新思维拓展

小学生创新思维拓展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也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要求。

小学是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拓展创新思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

1. 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而想象力则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寓教于乐的游戏,如齐头足跟、眼前快照等,锻炼小学生的观察力。

此外,可以鼓励孩子进行口头或图像描述,引导他们依据事物的特点进行联想和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通过丰富的知识储备进行支撑。

学校和家庭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科普类节目、实地考察等,帮助孩子拓宽知识面,丰富思维内涵。

同时,也可以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科普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3. 引导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小学生思考和分析,并培养他们提出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讨论不同观点,进行辩论或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多元化问题,并培养他们在思考中综合运用不同的知识。

4. 鼓励探索性学习创新思维需要勇于尝试和探索。

我们可以提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并允许他们在实践中犯错。

鼓励小学生进行实践性项目,如小发明、小实验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5. 提供合作学习环境创新思维往往需要团队的合作。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合作等形式,为小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同时,需要教师提供指导和引导,让每位小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从团队协作中获得成就感。

总之,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家庭和社区都应当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引导孩子培养观察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进行探索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相信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将不断拓展,为未来的社会发展贡献出更多的才华。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知识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可见,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灵魂,创新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才素质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

换句话说:创新也就成为人才素质的核心。

按照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教育就要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现代化的人才。

创新教育是时代创新的支点,时代创新需要人才,而创新人才主要由创新教育来培养。

时代创新需要新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来支撑,而新的思想观念和理论需要创新教育来产生和传播,时代创新需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来武装,而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又是由创新教育普及的,所以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新教育和创新人才。

然而,当今的教育往往重于传授知识,只是训练学生“识记、保持、再现”把人的大脑功能看作是“仓库理论”式的教育,过分侧重于集中思维性认识,以及分析等能力的训练,从而忽视了扩散思维感性认识用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出大批“左半球学习者”所以有人称这种教育为“大脑教育”,这是在两半球不平衡方式下进行的教育,其效果犹如只用一条腿走路。

这是教育本身造成的弊端。

另外,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部门用竞赛选人才,用分数评价人才,导致部分老师和家长思想观念转变不够,使创新教育推进过程中阻力重重,几乎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置之不理,甚至打入冷宫。

每一位正常的儿童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人才,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是使学生想创造,敢于创造;创新能力就是使学生掌握创造的’具体本领,能够动手创造。

创新教育要遵循一定的创造活动规律,寻找有效的途径。

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创新教育”一进入教学领域,必然会遇到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这个关系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改革的质量,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改造和发展,创造性教学为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重视基础教学,强化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及思想品德的培养。

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型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的教学体系。

这种教学重视学习过程,尤其是思维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创新型教学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而主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在教学中,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新型教学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但不以此为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型教学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揣摩、探究,自己去获得知识的结论,从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作为一们小学基础学科,无论是教材的设置,还是大纲的要求,都含有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挖掘,通过系统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促使学生由原来的“学会”达到“会学”,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于归宿的统一和学生独立探索与创新意识的形成。

还能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完善,适应社会的能力,创新是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现代人才所必备的素质。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适应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人才发展的根本需要。

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行之有效,笔者认为:一、积累必须的基础知识,是实现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法国有为作家曾经这样说过:“从虚无中是创造不出信东西的。

只有构思中渗透着别人的东西,才能创造出某些有价值的信东西。

”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继承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语文基础知识是人们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支撑点和有效工具。

我们提倡的创新,提倡的素质教育,没有基础知识是不行的。

实践证明没有充实的知识营养,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例如:小学语文阅读课文《詹天佑》一文中,在教学开凿隧道一段时要想让学生想出题高开凿速度的方法,培养其求异思维,必须让学生动原文,归纳,比较詹天右的开凿方法为前提,反之则达不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现代社会中,创新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它对于个人的成功以及国家的进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培养创新力的过程中,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来引导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问题导向、启发式教学和拓展实践等方面讨论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问题导向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时,问题导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并提供解决方案,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一道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难题,让学生自行思考解决方法。

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给予学生一些启示,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课上,老师可以给出一道有关物理或化学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并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实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思维。

三、拓展实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环节。

在课堂之外,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拓展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创意科技展览,鼓励学生设计和展示自己的科技作品。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能够体验实践创新的全过程。

这些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总结起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采取问题导向、启发式教学和拓展实践等多种方式。

通过设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给予启示和引导,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供学生创新的平台和机会。

这样的教育方式将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潜力和激情,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三个支撑点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三个支撑点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三个支撑点作者:蒋险峰来源:《活力》2012年第18期[关键词]自主创新;提高方法;支撑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深化体制改革、积极利用外资并发挥国内劳动力充裕的优势,抓住了世界性产业转移与升级的机遇,实现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仅用了30年的时间,便成为世界制造大国。

“中国制造”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等因素,“中国制造”的一系列问题也开始显现。

尤其是2007年以来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消费需求萎缩,导致以出口为导向、以低价为优势、以低端产品为主体的“中国制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这充分暴露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不强、对外部技术与市场高度依赖的问题。

危机在冲击中国制造的同时,也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那就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中国制造由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为主体转变,由以生产为主向研发—生产—服务的一体化转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当前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之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以物质资源消耗、劳动密集生产为特征的中国制造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只有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改变经济增长的驱动方式。

进行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理顺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也就是提高劳动报酬,合理确定资源价格等,这势必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挤压制造业的利润空间。

面对这样的情况,唯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消化新增成本,实现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既需要积极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加强对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并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拓展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更需要优化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新时代的需求。

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扩展学科知识、提供实践机会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

创新是指在某个领域或问题上提出全新的想法或方法。

而要培养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和追求,教育者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这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来实现,例如学生研究课题、参与实验和观察、开展社会调查等等。

此外,教育者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观点,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只有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他们才会愿意尝试更多的创新思考。

其次,扩展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创新不仅仅依赖于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还需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作为支撑。

因此,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首先,教育者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来促使学生跨学科思考。

例如,在学习一门科学课程时,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创新课程,包括创意思维、问题解决和项目管理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创新能力。

最后,提供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需要实践的支持和验证,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

首先,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新思想付诸实践,并从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另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社区和科研机构等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新项目和实践机会。

这些合作项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者应该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扩展学科知识和提供实践机会三个方面入手。

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长远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以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更多创造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新颖的教学材料、提供有趣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索活动,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二、开展团队合作,促进交流与合作创新思维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和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分享思考,激发彼此的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学术角逐、科学展示等活动,提倡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促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提升。

三、鼓励多样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观点,并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不同的任务和角色来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组织辩论赛、讲故事比赛等。

四、提供自主学习环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提供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学习角落,放置各种参考书籍和学习资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解决问题的任务,鼓励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运用科技手段,拓展学习资源科技手段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教具、多媒体资源等科技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分享,以培养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鼓励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思维需要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支持。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际中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教学篇•经验交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杨榕(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小学)一、教学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六年级学生科学课堂听讲、作业完成情况等做了调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教师教学和学生方面总结如下:(一)家长对科学意识层面不同辅导学生学习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还需要家长的了解和配合。

在学生科学学科教学中存在两种家长,一种家长有这种培养科学创新能力的意识,他们跟得上现代人才要求,明白在孩子文化课培养过程中同时应当重视孩子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孩子以科学理论为前提的情况下让孩子全方面发展;另一种家长科学创新意识淡,忽视了孩子对创新的探索,认为孩子很多研究和创新都是不务正业,比如,孩子在家完成教师布置的动手作业时觉得孩子是在玩,要求他们赶快完成作业,然后做练习,这些家长意识弱,影响阻碍孩子对科学课的学习。

(二)学生层次区分明显六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和性格方面已经有了基本的格式,他们知识基础和学习掌握程度已经有所区分,所以在科学课堂中听讲程度、吸收程度也有所区分。

有的学习能力强,文化课知识基础掌握较强的学生在科学课堂学习中较能积极配合教师讲课内容,和教师课堂互动较好;而那些基础较弱的学生由于对学习兴趣弱,对自己学业不自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这些学生往往沉默不语,被教师督促着学习。

学生学习掌握程度不同,听课效率不同,导致教师在上课时不好掌握难易。

(三)教师教学模式有待提高在新课改施行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是阻碍教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障碍。

很多教师习惯了传统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但是科学课与传统文化科不同,科学课本身目的就是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所以,传统方式往往存在着千篇一律、刻板陈旧的弊端,教师上课灌输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科学课的教学,如何进行科学课科学创新是学校和教师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教师自身的科学创新能力,巩固教师的科学创新方面的基础专业知识,培养教师科学创新能力,让教师自身科学创新能力提高,从而进行科学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

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

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需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我的一点看法。

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创新的氛围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与文本,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以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角色出现,和学生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样才能营造出愉快、和谐、平等、宽容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没有差距感,只有成功的喜悦以及创新的快乐,使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敏锐的发现所谓“差生”的闪光点,以独特眼光来理解、关怀“怪才”。

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甚至能超越老师和文本。

2 鼓励质疑问难,勇于创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

创新意识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

教师要善于设疑、疑问,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去创造、探索。

如语文《桥》一文,文中为什么老汉在大桥快淹没时,先让村民先走?为什么让小伙子留下?这又说明了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但也有个别同学接近答案的。

这时教师作了适当的提示后,学生很快答完整了。

又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学习时有学生提出,五壮士既然光荣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呢?通过质疑,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浅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点、起点与支点

浅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点、起点与支点
0 企业家天地 ・21 0 0年 4月号
浅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 ’起 与支点 /、 点 占 l l
田 美玲
( 阳市第 十 中学 ; 邵 湖南 , 阳 ,2 0 0 邵 420 )
“ 新是 一 个 民族 的灵 魂 , 一 个 国 家 兴 旺 发 达 的不 竭 动 创 是
创造力的影响 、 开发和培育活动 ; 狭义 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 育 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培养 。如果我们把 创新教育仅仅理解为脱离教材的小发 明、 小创造等活动 , 或对某
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 、 发展 能力的 巨大动力 。它 可以使
学生创新意识 、 创新精神 的培养上做 了一些尝试 , 觉得恰 当地理
解和处理好创新精神 中的基点 、 起点 和支点甚 为重要 满 自信 , 充 主动探索 , 于创新 。著 勇 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 激发孩子 的学习兴趣 , 精心保护 和
不 仅做 好 自己的 工 作 , 而且 要 思 考 如 何 为 团 队作 出更 大 的贡 献 ,
严格执行“ 差异化” 的绩效考核办法 , 通过树立典型 、 重奖优秀并 宣传其业绩 的方法 , 让榜样 的力 量去触动 和激发执行力低下者 ; 让执行力低下者 明白, 企业真正需 要和器 重什么样 的中层管理 者。通过科学有效 的“ 岗位分析评价 ” 工作 , 结合企业发展实际 , 建立健全企业各级 岗位任 职资格模 型、 岗位 说 明书以及与之 匹
康成 长鼓 劲加 油
绩效考核是激发 中层管理者队伍 能力水平 的“ 动力机” 。建 立“ 岗位分析评价” 基础 上 的科 学量 化薪 资绩 效考 核 和激励体
系 , 新 形 势 下 企 业 人 力 资源 管 理 工 作 的 重 点 。企 业 要 建 立 和 是

以科技幻想画为支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科技幻想画为支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科技幻想画为支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留坝县火烧店镇中心小学张宏民)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到时代的前列就需要创新,而新形势下,教学实践也需要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技幻想画是在一定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畅想,运用艺术手段,把自己的创造意图画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本身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为此以科技幻想画的为支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学来说很有必要。

科技与艺术的交融,是科技幻想画的精髓。

它要求学生既要对前沿的科技,未来的变化做出判断,又要经过大脑的加工,将广阔的时间,空间,器物以自己的认知表现出来,去编制一副未来科技的美好画卷。

科技幻想画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科技幻想画的学习来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对素材的感知力。

感知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书籍,画册,网络,凭空幻想等方面获取,教师可以就某一专题,如对未来交通工具的畅想,让学生就问题搜集材料,让学生通过多方查找,或单纯的想象等方式,自己去感知问题,对未来交通工具有一定的思考。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去描绘自己心中的未来交通方式,教师应积极且及时的给出正面点评。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大胆想象的充分肯定,可以让学生信心倍增,这对下一步的教学实践有着积极的推促作用。

二是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知晓如何去表达。

学生在脑海中对未来交通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但如何付诸笔上,学生还稍显稚嫩,为此需要教师的引导。

山区教学条件有限,带学生去科技馆等地可行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网络等高科技媒介,通过一些图片,视频,优秀画作让学生知道科技发展的动态,科技发展的表现形式。

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

三是以绘画的形式将未来科技展现出来。

学生通过自己的构思,教师的引导对科技幻想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将思维中的东西变为具象化的东西就需要付诸实际,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这就需要教师多加观察与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通过线条,形状,结构,色彩把自己对时空的认识,转化到纸上,对于学生大胆的画作,教师要多多给予鼓励,适时的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这对于架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很有必要,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也能了然于心。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能力的三大支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能力的三大支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能力的三大支点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共同生活、相互合作的精神。

“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是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能力的三个坚实的支柱。

一、学会求知“学会求知”是培养学习能力的第一支柱,其支撑点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和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意识。

“学会求知”就是使学生获取理解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纯粹系统的知识,开发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能力则是学会求知的重要条件。

学会求知包括学会了解知识,学会理解、掌握知识,以及学会运用知识。

以“已知”探求“未知”是学会求知的基本思想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是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因为学生获取了理解的手段。

当学生得出某种新结论时,其得到的不是纯粹的数学知识,而是发展性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学会求知的关键是:(1)教师科学地示范,正确巧妙地引导;(2)不要过早下结论,留给学生思索的空间与时间;(3)善于启迪和培养学生的思维修养以及思维的广阔性、严谨性、灵活性、简捷性等。

二、学会合作“学会合作”是培养学习能力的第二支柱,其支撑点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增强共同努力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际间的交往与合作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

当前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特征和基本走势。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的时代,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任何一个伟大的发明创举,没有集体的力量,很难有结晶。

这就是为什么在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把“学会合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柱。

合作交往的意识和竞争的意识是让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做人的重要基本条件。

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他人,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多样性和依存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认识他人的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而在强化培养学习能力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

因为,无论是数学知识的获取、数学问题的解决,只要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就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支点”
【摘要】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打牢想象力、观察力和实践力这三个支点,保持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好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时代呼唤创新意识,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和环境,结合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从小学时期就打下良好的基础。

异想天开、好奇、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遵循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打牢想象力、观察力和实践力这三个支点,保持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好小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想象力的培养,放飞翱翔的心灵
想象能力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自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注重知识的情景创设,放飞他们想象的心灵,就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如学生在读有情景的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既能用画帮助理解内容,又能培养想象力。

教学中的寓言故事、诗歌也可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来描绘故事、场景,并让学生自己陈述图画细节,教师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内容,鼓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展开想象有如放飞风筝,要能让想象的心灵在天空翱翔,又要能
收放自如,关键是紧紧抓住风筝的线。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精力集中的时间短,教师教学过程中可借助现代教学手段,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的奇思妙想,对于学生提出的看似荒诞的问题,教师不能不予理睬,也不能嘲笑制止,应正确应对回答的策略,对与教科书和个人观点不一致的意见时,要冷静对待,慎重回答,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最好延迟作出判断,而不要马上下定论。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在间隔相应的时间点上通过提问,解答、操作等手段及时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自主围绕教学目标,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散想象的纵横空间,放飞自由的翱翔的心灵。

二、注重观察力的培养,擦亮锐利的眼睛
观察能力是创新的眼睛,小学生感知正处在发展阶段,容易被周围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因此要让小学生保持住好奇心,主动、自觉地观察就要激起他们发现事物、探索事物的兴趣。

教师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具,利用课外活动时机,精心考虑,周密设计,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的差异,明确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更加能集中注意力,达成观察的目标。

由于小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很明显,对事物的感知通常是笼统的、不精确的,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而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等多种观察方法,有条理地进行观察,擦亮他们探索事物本质的锐利眼睛。

如课文中讲到的稻子与小麦,可以运用实物、幻灯、挂图进行直观教学,有条件还可课外活动时间到田地
中去观察,并结合生活的所接触和所看到的,有目的和重点区分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注重实践力的培养,练就灵巧的双手
实践能力是创新的源泉,学生通过实践能形象直观地了解过程、理解理论、掌握技能,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创新的浪花。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联系。

然而,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无论教育的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

而形象思维恰恰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的因素,是右脑的重要功能。

因此,创新能力培养要从学生的生理潜能出发,在持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注重开发右脑的潜能,加大音乐、美术和体育等的教学比重,同时在人文课程、自然课程中,通过实验、制作、绘画等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方法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学习规则图形时,教师可发给每一个学生一条细铁丝或细绳,学生动手分别围成长方形、图形、三角形等,在实践过程中形象直观地区分各种规则图形及量算周长等。

也可让理论课走出“课堂”,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如语文课与美术课相结合,数学课与体育课相结合,品德课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等。

创新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小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应抓住小学生的心智特点,以想象力、观察力、实践力的培养为支点,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为打开学生扬帆远航的灯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