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的本质以及互联网发展中的三个关键性节点
中央电大计算机网络(本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计算机网络(本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2.5作业1第一章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 A )。
A.资源共享B.病毒管理C.用户管理D.站点管理2.下列选项中是网络软件的是( B )。
A.DBMS B.操作系统C.office软件D.计算机主机3.计算机网络硬件包含有(C ).A.网管B.复活卡C.交换机D.代理节点4.网络资源子网负责( C )。
A.数据通信B.数字认证机制C.信息处理D.路由5.通常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局域网、( A )和广域网三种。
A.城域网B.有线网C.无线网D.星型网络6.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 A ).A.通信子网B.有线网C.无线网D.资源子网7.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把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 D )。
A.通信子网B.有线网C.无线网D.资源子网8.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通信方式分类可以分为:( D )和广播式传输网络两种.A.星型网络B.总线型网络C.树型网络D.点对点传输网络二、填空题1.(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两大功能。
2.网络资源包括有( 硬件如服务器工作站等)、(软件)、(数据)和(信息)四种类型.3.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通信)子网和( 资源)子网组成的。
4.计算机网络主要解决(资源共享)和(资源安全)的矛盾.5.“通信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通信),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转换等通信处理工作.6.“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 资源共享)功能等。
7.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两种.三、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功能有哪些?资源共享、数据通信、集中管理、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安全功能。
从BAT到TMD——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崛起
从BAT到TMD——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崛起中国互联网的崛起,与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崛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家公司以其强大的技术储备和用户基础,成功打造了一条通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道路。
而如今,中国互联网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更多的公司正在崛起,其中包括:TMD(头条、美团、滴滴)。
本文将从BAT到TMD展开描述、剖析、分析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一、BAT的巨大影响力BAT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不仅在国内拥有众多的用户,也在国际上广受关注。
它们分别代表了搜索、电商、社交媒体三个领域的龙头企业。
1999年,百度成立,腾讯也在同年成立了QQ。
阿里巴巴则在2000年创立了淘宝,发展为如今的天猫和淘宝。
这三家公司的崛起,奠定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基础,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中的重要节点。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崛起,BAT也不断扩展自己的业务,不仅是在原有的领域中保持竞争力,还在搜索引擎领域、支付领域、视频领域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动作。
BAT加上京东、网易等公司,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主要阵营,且这些公司对中国互联网的格局产生着巨大影响。
BAT对中国互联网及整个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将离不开BAT的参与。
二、TMD的崛起从BAT到TMD,这段时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TMD代表头条、美团、滴滴三家公司,在短时间内崛起,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势力。
1. 头条2012年,今日头条,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中无人知晓,但是几年后,这家公司迅速成长为一个拥有2.24亿月活活跃用户的平台,其精准的推荐算法,让用户在里面可以看到最适合自己的信息。
今日头条尤其擅长的是信息资讯推荐,在短时间内占据了用户心智,是比百度新闻、网易新闻更直观丰富的新闻源,而在播客转型后,头条的内容涵盖:短视频绿片、原创文章、直播、音频等众多元素。
因此,头条正在成为一个内容多样化的平台,更加适应于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2. 美团2018年9月20日,美团点评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成为继阿里巴巴、百度之后,中国又一家互联网巨头。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一章笔记(彭兰)
第一章新媒体发展的三条线索与用户的“节点化”第一节从门户时代到泛媒体时代:新媒体传播的演变一、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扩张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之初,最先出现的传播渠道是门户网站。
它的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的角色。
之后,随着搜索引擎以及此后兴起的各种新类型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分发平台,逐步打破了门户网站的垄断地位。
各种类型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分发平台的聚合和分发特点:(一)门户网站、资讯客户端:编辑把关+大众化推送(二)搜索引擎:多元搜索+算法调度(三)社会化媒体: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四)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五)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六)专业化服务平台:生活场景+资讯推送二、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变化(一)Web 1.0时代的“大众门户”模式1、模式特点:Web1.0时代以万维网为主要平台,以网站的内容为核心的传播模式,可称为大众门户模式。
大众门户模式是传统大众传播的点对面模式的延伸,在这样的模式下,网站扮演着互联网传播中心的角色,而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心,是依靠丰富的内容,网站以内容聚集起用户,由此带来流量。
2、用户特点:该模式中,用户仍然是线性传播的一端,与网站的地位是天然不平等的。
网民在获取信息方面仍然是被动的。
即使有一定的反馈手段,如留言跟帖,但反馈功能的开关控制在网站编辑手上。
(二)Web 2.0时代的“个人门户”模式1、模式特点:在Web2.0及其他技术的推动下,个人门户的模式逐渐浮出水面。
它的传播网络是有无数的网络节点,用户及它们之间的多元连接共同构成的人的关系网络,其特点有:1)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2)关系成为传播渠道;3)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4)社交关系网络成为信息的个性化筛选;5)网络传播多层次,且传播路径易于观察。
在这样的网络中,信息传播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复制过程,而是信息的不断再生产过程。
从传播格局上看,个人化门户模式带来了一个“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过程。
《云计算导论》—章节习题
《云计算导论》章节习题第一章1.“饿了吗”外卖为了实现优化的送餐路径规划,使用了()服务。
云计算2.云计算大大加快了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和物理世界走向()三元融合的进程。
“人-机-物”3.“摩尔定律”:()时间内每单位面积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会翻倍。
18-24个月4.吉尔德定律: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将每()个月增加一倍,而且认为每比特币的费用将会()。
65.通信网络的本质是()。
交互6.通过云计算平台,将一个或多个计算中心中的()整合,形成一种虚拟的计算资源池,并提供()、存储的通信能力,用以支撑各种应用创新的云计算服务的实现。
软硬件资源可动态调配和平滑扩展的计算7.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与商业模式,云计算具有虚拟化、服务化、()、个性化和()等基本特征。
柔性化社会化8.云计算作为一种将“计算力”变为公用设备的技术手段和实现模式,正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之一。
产业革命9.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将更好地满足信息社会中人的高层次需求,另一方面也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率10.云计算正成为互联网创新的引擎以及全社会的()。
主要基础设施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大众按需、()的新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与能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以服务的方式提供。
随时随地获取计算资源与能力进行计算11.云计算涵盖了服务和平台两个方面,这二者即可(),又可()。
相互独立、紧密结合云计算平台支撑的云计算服务不仅可以()、还可以充分发挥()。
提高服务的效率平台的能力和优势12.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更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云计算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通过云计算,人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极大的延伸和增强,一方面挣脱了时间和距离的束缚,另一方面从大数据处理得到新知识获取的阶梯上迅速跃升。
随着互联网应用向社交空间与物理空间的延伸,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质量和沟通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云计算大大加快了人类信息社会、信息系统和物理世界走向“人-机-物”三元融合的进程。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
三、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 术、移动通信技术是互联网与 新媒体发展的三大关键性支撑 技术。
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数据 化、智能化、移动化。
1、数据化:数字技术走向大数据时代
基于数据给人物画像
GPS实时位置追踪
数字化是互联网的关键支撑技术,也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基于现有数据进
1988年初,中国第一个X.25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当时 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南 京、深圳等城市。同年底,清华大学开通电子邮件应用。
1990年11月28日,中国正式注册登记中国的顶级域名CN。 1994年4月20日,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
现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Web 3.0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创 建出综合化的服务平台,提供基于 用户偏好的个性化聚合信息服务, 走向智能网络和智能应用的层次。
2、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从Web 1.0到Web 3.0
Web 3.0时代来袭,带来的改变是什么?
3、移动化: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5G
1G
2G
3G
4G
5G
年代 业务支持 主要制式
【视频】AI合成主播|一分钟看2019数博会上的新奇“玩意”
2、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从Web 1.0到Web 3.0
Web 1.0时代沿袭了传统媒体大众传 播的模式,是一个用户完全被动接 受信息的时代。
Web 2.0将互动传播提升到重要位置 ,以博客、微博、在线流媒体为代 表,开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
(1)起步建设阶段:1986年-1994年。 (2)普及应用阶段:
①第一次互联网大浪潮:1995年-2000年。 ②第二次互联网大浪潮:2001年-2008年。 ③第三次互联网大浪潮:2009年至今。
2019公需科目学习智慧健康医疗七科满分答案
两像素位置分别为(x,y)和(s,t),则两像素间的棋盘距离是()
下列各项中为工业界更关注的评测指标的是()点击率
从商家角度看,推荐系统受欢迎的原因有()可以增加用户信任度和粘性,增加营收
下列选项中是显性反馈数据的是()用户对某个视频的评分
下列关于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相对于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来说更个性化,反映了用户自己的兴趣传承
在分析方法上更注重相关分析而不是因果分析
下列对大数据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数据价值密度高
当前社会中,最为突出的大数据环境是()互联网
下列关于大数据中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容纳一个英文字符需要2个字节
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换算中,错误的是()1MB=1024KB
大数据时代,数据使用的关键是()数据再利用
一个图表示为G = (V, E),其中V是指?()点集合
局部信息相似性链路预测的优势是什么?()速度快
下面哪个是全局信息预测算法?()PAgeRAnk
谷歌搜索引擎的算法基本框架是?()PAgeRAnk
PAgeRAnk中,参数Oj是指()从网页引出去的链接的数量
一个好的学习训练模型应该是?()全选
正则化是为了什么?防止过拟合
给定一个数据集,对于某一个待分类数据点,找出距离该点最近的K个样本,若它们当中大多数属于A类,则把该数据点也归类为A,这种方法称为K-means算法()错误
对互联网的认知
对互联网的认知互联网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互联网的认知不仅仅局限于它的表象,更应该深入了解它的本质、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互联网进行认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一、互联网的定义与发展互联网是由多个网络互相连接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它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军事应用到如今的普及,全球范围内连通亿万用户并实现信息的自由传递。
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包括TCP/IP协议、域名系统、万维网等,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的进一步演进。
二、互联网的基本功能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具有多种基本功能。
首先是信息检索和传递功能,通过搜索引擎和网页浏览器等工具,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其次是在线交流和社交功能,互联网提供了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即时通讯等工具,使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方便地进行交流。
此外,互联网还具备在线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丰富的应用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三、互联网的特点互联网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去中心化。
互联网的设计初衷是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网络系统,它没有中心控制节点,任何节点的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
其次是开放性,互联网为所有的用户提供了平等的网络接入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知识。
此外,互联网具有高速传输、信息丰富、跨越时空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信息平台。
四、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经济领域,互联网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购物和在线支付。
在教育领域,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的机会,使得教育信息更加全面和多样化。
在社交方面,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社交媒体成为人们分享生活、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互联网的本质及影响
互联网的本质及影响互联网,作为现代科技和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的本质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由许多互联的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
它采用了TCP/IP协议,通过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实现信息的传输、存储和共享。
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互联网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共享,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获取和发布信息。
这种开放性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发展。
其次,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
传统的通信网络通常采用集中式的架构,而互联网则采用了分布式的架构。
这种去中心化的结构使得互联网具有高度的韧性和灵活性,即使网络中的某一节点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
第三,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网络。
互联网不受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人们在网络上可以很方便地与世界各地的其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种全球性的特点使得互联网成为了全球化时代的重要工具。
二、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影响,下面将从信息获取、社交交流和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信息获取方面,互联网改变了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
以前,人们获取信息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和图书馆等渠道,而现在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形式的信息,如新闻、电子书籍、学术研究等。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更加丰富多样,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世界。
社交交流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我们可以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实时联系,随时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观点。
互联网的出现也推动了虚拟社区的形成,人们可以在网上结识新朋友,并参与到各种兴趣群体中。
互联网的社交交流功能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交流的机会。
经济发展方面,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在家里就能购物和销售商品,打破了传统零售业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互联网还带动了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网络支付、在线教育、共享经济等。
第三代互联网是什么意思啊
第三代互联网是什么意思啊
第三代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阶段之一,也被称为Web 3.0。
它代表了互
联网发展的新时代,将带来许多新的变革和机遇。
第三代互联网主要是基于分布式计算、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等新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分布式计算
分布式计算是第三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分布式计算,可以实现去中
心化的网络架构,使数据和计算任务能够在多个节点上进行分布和处理。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单点故障,并提高数据的隐私性和保护。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第三代互联网的另一项重要技术。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
库技术,通过不断增加的数据块形成链条,每个数据块之间通过密码学算法进行连接,实现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
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数字货币、智能合约、供应链管理等领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便利。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种自动化合约,通过编码执行的方式将合约条
款转换为计算机程序,使得合约的执行自动化、透明和不可篡改。
智能合约可以用于自动化执行各种交易和合约,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合约执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第三代互联网的到来,将带来更加开放、自由、安全和高效的网络环境。
未来,在第三代互联网的发展中,更多的新技术和应用将不断涌现,推动着数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互联网参考答案
《“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线考试时间限制:90分钟离考试结束还剩 6分 16秒 (到时间后将自动交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本讲提到,除了3“V”,大数据还有一个隐含的特征,称之为()。
A.?价值洼地B.?价值增值C.?数据总量?D.?数据更新2.流通型电子商务产业生态的核心是()A.?互联网金融B.?电子商务平台C.?网上支付和网上物流环节的完善?D.?线上和线下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3.2015年6月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
A.?《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B.?《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C.?《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D.?《“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4.数据的()是跨越部门障碍的基础。
A.?差异性B.?一致性?D.?单一性5.本讲提到,美式全球化是以()为核心的国际传播。
A.?文化和价值观霸权B.?帝国传播C.?赋权?D.?人类命运共同体6.本讲提到,Hive是基于Hadoop的一个(),它可以将结构化的数据文件映射为一张数据库表,并提供查询功能。
A.?储存工具B.?数据优化工具C.?数据仓库工具?D.?数据查询工具7.本讲提到,美国国务卿赖斯有两张不同的面孔,是媒体塑造出来的,是媒体的()效应的体现。
A.?即时化B.?全息共景C.?反常放大?D.?框架8.本讲提到,“互联网+”使企业价值链以()为中心。
A.?服务B.?制造C.?生产?D.?增值9.新技术、新业态是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
B.?内涵C.?核心?D.?根本10.本讲认为,信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扩散储备后,21世纪的前()年可能是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率的黄A.10B.20C.30?D.3511.()成为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
A.?信息B.?科技C.?能源?D.?政策12.()是以信息物理系统为核心,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数据互连互通为主线,以产品生产管理与服务周期的智能化为标志,以定制化、分散化生产方式为主要特征。
区块链技术助力互联网可信基础设施建设
20世纪中叶,一场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结合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实现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极大推动了信息互联网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使得每一个人、组织和政府既可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将世界带入了信息大爆炸时代。
互联网为现实世界的人开启了虚拟世界的大门,延伸了彼此间互动联系的空间,丰富了信息交流的手段,引发了一系列人类社会数字化大迁徙活动,区块链技术助力互联网可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专家 苏恒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专家 苏恒技术进步已然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现阶段,互联网呈现出“无界、无价、无序”的信息互联网“三无”特征,给传统社会治理体系带来严峻挑战。
自区块链被提出之日起,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就成为从业者的“初心使命”,主导着区块链技术的演进和发展。
如何发挥区块链安全、可信的价值,助力信息互联网向基于规则的价值互联网和秩序互联网形态演进,建设基于安全可编程的分布式信任互联网基础设施,打造技术信任基础,满足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需要,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
一、区块链安全机制构建数据安全解决方案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区块链技术融合了分布式存储、共识机制、点对点通信、密码学、智能合约等技术,呈现出数据公开透明、不易篡改、可追溯和集体维护的技术特点。
工信部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指出:区块链技术在广义上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区块链强调数据安全保护,依托其特有的由共识机制、去信任机制、防篡改机制、共同监管机制和可溯源机制组成的安全机制,提供对数据在流通(传输)环节、存储环节、计算环节和开放记账的完整数据安全应用解决方案。
1.安全机制提供数据保护能力,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区块链依托其安全机制实施对交易数据、交易信息和系统处理信息的存证、溯源和保护。
2024届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信息时代的问题与答案”解读与范文
2024年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信息时代的问题与答案”解读与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读:新高考一卷作文采用了近几年最常用的命题方式:一个时新背景+核心关键词。
20年“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21年“体育中的强与弱”,都是这种命题方式的典型考法。
这次关注的时代背景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和23年全国卷关注的“技术”带给人们的影响,内涵方面契合度比较高。
这类命题方式有很多优点,可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还能防止套作,不在审题立意上难为考生,让考生能有话可说。
本次命题的第一句话提出背景,“互联网普及、人工智能应用”,后两句话提出思考的核心关键词“问题、答案”,先指出在当下时代“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然后出题人向考生发出了一个问句:“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最后的这个问句需要考生解答,也是这次作文立意核心所在。
技术迅速发展,常常引发人们对“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讨论,得益于众多科幻题材的小说、影视剧影响,人工智能一直在大众里保持高热度。
那么在这样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又该有怎样的思考呢?审题立意试题聚焦新科技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问题的多与少这一热门话题,引导学生由材料中的“问题”和“答案”出发,得出自己写作的中心论题。
试题的开放性较强,可以就问题的“多与少”“浅与深”“得与失”“真与假”进行思考和写作。
值得注意的是,试题并不是简单让学生作“是”与“否”的判断,而是希望他们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对社会的观察,在认真思考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试题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
新课标I卷以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拟题材料,抓住人与科技的关系来拟题。
[互联网基础知识]互联网基础
[互联网基础知识]互联网基础互联网基础互联网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个人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而,对于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很多人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的概念或者误解。
本文将就互联网的基础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互联网。
一、互联网的定义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无数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组成。
它通过TCP/IP协议来实现各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互联网的本质是互相连接,使得信息可以在各个节点之间自由流动,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二、互联网的运作原理互联网的运作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客户端是用户使用的设备,如电脑、手机等,而服务器则是存储和提供信息的计算机。
当用户在客户端上请求信息时,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将相应的信息返回给客户端。
这一过程通过TCP/IP协议和URL地址来实现。
三、互联网的协议与标准互联网依靠一系列的协议与标准来实现各项功能。
其中,TCP/IP协议是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之一,它负责将数据分割成小块并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HTTP协议则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是现代万维网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SM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传输,FTP协议用于文件的传输等。
四、互联网的应用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在信息获取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各种知识和资讯;在社交方面,社交媒体让我们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在商业领域,电子商务使得在线购物成为可能。
此外,互联网还催生了在线教育、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领域。
五、互联网的发展与挑战互联网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网络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黑客、病毒等网络威胁也不断增加;其次是信息泄露和隐私保护问题,人们的个人信息往往在互联网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此外,还存在着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的问题,如何筛选出真实可信的信息成为一个难题。
六、未来互联网的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将继续发展壮大。
2023年公需科目培训判断题
判断: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出现安全问题影响的是局部。
()答案:错误判断:“IPv6+”是面向5G和云时代的IP网络创新体系。
()答案:正确判断:“党管青年”原则是对历史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第一次提出的新原则。
()答案:正确判断:“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是推进互联网与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模式。
()答案:正确判断:“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没有区别,其主体相同,发展相同。
()答案:错误判断:“快递+公共服务”平台是以部门联网、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实现行政事项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答案:错误判断:“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实施时间契合、政策导向一致。
()答案:正确判断:“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
()答案:正确判断:“酸狐狸平台”是美国NSA下属计算机网络入侵行动队的主战装备,攻击范围覆盖全球,重点攻击目标指向中国和俄罗斯。
()答案:正确判断:“一号申请”是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成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
()答案:正确判断:“一号申请”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成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
()答案:正确判断:《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要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
()答案:正确判断:《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对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原则、目标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答案:正确判断:《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是迄今为止国家层面有关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最权威的顶层设计。
()答案:正确判断:《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是在过去积累的有关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互联网安全问题的起因及复杂性分析
一、互联网安全问题的起因近几年来互联网安全逐渐成为热点,已从一个产业问题上升为事关国家稳定、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的全局性问题。
这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看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经过梳理后可以发现,从社会、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可以比较合理地分析和思考出产生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原因。
1.社会原因互联网和社会之间如此紧密的联系是如今互联网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目前的情况是,不但网络使用者众多,且在互联网上可以进行的活动也足够丰富。
既然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投资、交易、征婚等活动,且网络本身还具有天然的信息隐藏性和欺骗性,那么互联网必将面临比现实社会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互联网安全说到底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由网络使用者主导的问题。
从互联网的社会性根源出发寻找并分析安全问题的起因,才能正确指导互联网安全保障工作。
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通过技术和管理等角度深入剖析产生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原因。
2.技术原因除了深刻的社会根源,互联网(特别是我国互联网)的安全问题还有其技术层面的原因。
首先,从互联网的起源上来看,由于其概念和原型来自美国,因此无论是互联网协议地址管理还是有关重要资源管理都基本处于美国的单方控制之下,缺乏一个能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解决全球互联网相关问题的机制。
此外,由于我国的技术实力目前尚有欠缺,因此在互联网相关的安全技术领域缺乏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
其次,从互联网基本理念来看,与封闭的传统电信网相比,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全球性、开放性、透明性的无边界网络。
互联网面对包括病毒、木马、网络攻击、网络欺诈、不良信息传播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威胁。
在互联网这样一个虚拟社会里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且很难对各种行为进行溯源。
因此既不能达到鼓励行为自律,也不能对不良行为形成足够的威慑力,客观上纵容了网络犯罪。
网络溯源与分析技术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思路,但与网络攻击相比成本太高,且实现起来还有很多技术问题目前无法解决。
第三,从互联网体系结构来看,互联网更多地将网络应用的实现推向终端,其自身的安全保护能力有限,许多应用系统处于不设防或很少设防的状态。
互联网发展历程
互联网发展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由一个简单的传输工具逐渐演变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ARPANET时代、Web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ARPANET时代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
当时,美国国防部希望建立一个实现国防信息共享的网络。
为此,美国国防部成立了阿帕网研究计划,研究了互联网的技术和架构。
1969年,ARPA(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建立了第一个多节点计算机网络,称为ARPANET。
ARPANET最初有四个节点,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圣巴巴拉加州大学和犹他大学。
ARPANET实现了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标志着互联网的起源。
在ARPANET时代,互联网还非常简单,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但是,这个简单的系统为后来的Web时代奠定了基础。
Web时代1990年代初期,一位名叫蒂姆·伯纳斯-李的物理学家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
万维网简称Web,是一个面向全球的分布式信息系统。
Web的出现改变了互联网的本质,从一个简单的互联网传输方式变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数据交换系统和信息发布平台。
Web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推广和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
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巨头企业,例如谷歌、雅虎、微软等,它们在互联网上崭露头角。
移动互联网时代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个iPhone,随后发布了第一版的iOS操作系统。
iPhone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的移动化提供了最好的基础。
随之而来的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
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成为了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社交、购物、娱乐、旅游等行业领域都得到了改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似乎走向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状态。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获取并共享信息。
网络生态学的理论
网络生态学的理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生态学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概念。
网络生态学是研究网络中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从个体行为到社会互动的多个层面,包括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生态学的理论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并且在未来会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网络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了两个方面:生态学和网络学。
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学说是网络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学研究的是环境因素与生物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来解释生物群落的变化。
网络学则主要研究互联网的整体结构,包括网络架构、网络规模、连接和拓扑等。
而网络生态学则是把生态学和网络学的知识整合起来,来研究网络世界的动态演化、生态相互依存关系和系统结构。
在网络生态学理论中,网络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它能够自我适应和自我组织,并且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着自身的稳定。
网络生态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是“网络生态系统”,即由相互依存的网络节点和它们的关系所形成的系统。
网络生态系统有一个基本功能,即保证网络中信息交流的正常运行。
网络中的信息传递是由节点之间的连接所实现的,每个节点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应用程序或一个机器,他们在网络中不断地交换信息。
网络生态学的另一个概念是“生态技术学”,它是一种探索网络世界的人类行为影响因素的学科。
在数字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已经多种多样,需要更好地理解人类在网络中的行为,以便优化我们的网络生态系统。
生态技术学着眼于互联网的社交化发展,包括社交网络和在线社区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它还研究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如在线广告和销售,以及在线金融交易等。
网络生态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网络生态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不断地出现新的应用和技术。
然而,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领域中,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网络安全问题、隐私保护和网络诈骗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网络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 联 网 作 为 人 类 最 伟 大 的 发 明 之 一 ,几 十 年 来 不 断被 人 们 从 技 术 、结 构 、 内 容 、应 用 以 及 发 展 趋
网是 开 放 的 。互 联 网 的 基 本 结 构 是 一 种 典 型 的 拓 扑
结 构 。任 何 一 个 计 算 机 只 要 遵 从 T C P / I P协 议 并 拥 有一个 I P地 址 就 可 以 通 过 网 络 端 口接 人 到 互 联 网 中 ,实 现 全 球 性 的信 息 资 源 共 享 。 在 无 线 网 络 和 卫 星 通 讯 高 度 发 达 的 今 天 ,这 种 接 入 几 乎 不 受 时 间 、 地 点 的限 制 ,使 全 世 界 的 人 们 足 不 出 户 便 实 现 互 联 互 通 。二 是 从 信 息 内 容 上 看 互 联 网 是 开 放 的 。它 可 以 容 纳 不 同观 点 、不 同 信 息 的 碰 撞 与 交 锋 , 同 时 对 来 自各 方 的信 息 内 容 进 行 筛 选 、 整 合 与 再 创 造 ,从
一
、
互联 网的传播 特 点 和 运 行规 律 是 “ 去 中心 化” 。
因此 ,在 网 络 上 ,不 存 在 所 谓 的 “ 中心” 或 权 威 ,每
“ 自组 织 系 统 ” 是 指 一 类 在 与 外 界 环 境 的 相 互 作 用 下 ,在 没 有 外 在 组 织 者 以 特 定 的 方 式 对 其 干 预 的
上述分析都证 明 :互 联网是 一个 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
互 作 用
互联 网的传 播 主体 借 助 于 网络 结 构传 递 信 息 。
从 本 质 上 看 ,互 联 网 是 一 种 耗 散 结 构 ,因 此 , 它 无 疑 属 于 自组 织 系 统 的 范 畴 。得 出 该 结 论 的 主 要 依 据在于 : 1 . 互 联 网是 一 个 开 放 的 系统 这 主 要 表 现 在 两 个 方 面 :一 是 从 结 构 上 看 互 联
“
一
必须开放 。( 2 ) 系统远 离平 衡 态 。( 3 ) 系统 内部各 组
成要 素间存 在 非线 性 相互 作 用 。( 4 ) 系 统 存 在 随 机
涨落 。 二 、 互 联 网 的 本 质 —— 自 组 织 系 统
统天下” ,而大 多 数 冷 门 网 站则 无 人 问 津 的局 面 。 3 . 互 联 网 系 统 内部 各 组 成 要 素 间 存 在 非 线 性 相
・
2 0 1 3 . 6 理 论学 习与探 索
8 】、 ・
差异和共识会借助 网络 的特有 结构 和“ 级 联效 应” 获 得 进 一 步 放 大 ,进 而 引 发 更 大 范 围 内 和 更 大 层 面 上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个可 以在军 队内部 的计算 机之间传输数 据和信 息 ,
并且在遭受核 打击 等各 种复 杂条件 下 ,数据 能够 绕
展 中 的三 个 关 键 性 节 点 ,试 图从 互 联 网 的 本 质 人 手 把 握 互 联 网进 化 的 整 个 过 程 ,同 时 为 预 测 互 联 网未 来 的发 展 趋 势 奠 定 基 础 。
自组 织 系统 的 定 义 和 形 成 条 件
而实现信息传播 的最佳效率 。
2 .互 联 网是 一 个 远 离 平衡 态 的 系 统
一
种 观点和声 音 几 乎都 能 得 到 平 等、 自 由的表 达 ,
这 就 构 成 了 不 同 网络 用 户 或 群 体 之 间 的 博 弈 。这 种
情况下 ,其 自身 通过 内部各 组成 要素 间复 杂 的相 互
作 用 而 自行 走 向有 序 化 , 自行 演 化 生 成 特 定 结 构 和 功 能并 能 维 持 这 种 结 构 和 功 能 的 相 对 稳 定 性 的一 类 系统 。 根 据 普 利 高 津 的 耗 散 结 构 理 论 ,一 个 系 统 实 现 自组 织 并 形 成 耗 散 结 构 必 须 满 足 四个 条 件 : ( 1 ) 系 统
博弈是 一种动态 博弈 ,博 弈 的态势 每时每 刻都 在发
生 微 妙 的 变 化 ,博 弈 的 结 果 也 存 在 着 诸 多 变 数 。对 于互 联 网来 说 ,永 恒 不 变 的就 是 变 ,它 推 动 着 互 联 网不 断 向着 远 离 平 衡 态 的方 向发 展 。 同 时 ,互 联 网 作为一种“ 无 标 度 网络 n 在 运 行 的 过 程 中 常 常 呈 现 出“ 马 太 效 应 ] , ’ ,这 说 明 互 联 网 节 点 的 连 接 数 目在 空 间上 是 不 均 衡 分 布 的 , 因 而 出 现 了少 数 主 流 网 站
势等角度研究 和认识 ,取得的研究成果 也堪称 丰富 ,
但 少 有 人 从 自组 织 系 统 的 角 度 对 互 联 网 的 本 质 进 行
深入思考 。本文 将结 合 自组织 系统 的定 义与形 成条
件 ,论 证 互 联 网 的 本 质 是 自组 织 系 统 这 一 事 实 ,并
按照互联 网演化 发展 的纵 向历 史顺 序探讨 互联 网发
【 理 论 探 索】
论 互联 网的本质 以及互联 网发 展 中的 三个关键 性节点
— 局 = 冗 — — L
( 中 国传 媒 大 学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北 京 1 0 0 0 2 4 )
[ 中图分类号]T P 3 9 3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6 — 8 2 7 9 ( 2 0 1 3 ) 0 6 — 0 0 8 1 - 0 3
由于传播主体 的行 为具 有复 杂性 ,加 之 网络 节点 的
不 均 衡 分 布 ,从 而 导 致 不 同 的 传 播 主 体 间 产 生 错 综
复杂的非线性 相互 作用 ,即博弈 行为 。博 弈行 为 引 发 了不 同主体 间 的竞 争 与协 同 ,这种竞 争与 协 同集 中表现在 网络 传播 的个体 差异 和集 体共识 上 。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