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课告别“雅尔塔”达标检测(含解析)北师大版(新)-课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16告别“雅尔塔”教案北师大版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 在课堂上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 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 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找老师交流,及时反馈学习中的问题和对教学的建议。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历史教材、课外阅读材料、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2. 课程平台:无需使用特定的课程平台,但需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3. 信息化资源: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强调美苏冷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鼓励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美苏冷战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书籍:《冷战史》、《美苏冷战内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等。
(2)论文和研究报告:关于美苏冷战期间重要事件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如《雅尔塔体系的历史影响》、《冷战对欧洲格局的影响》等。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他们可以通过了解美苏冷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同时,通过学习冷战对和平与发展的影响,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世界的影响。通过分析美苏冷战的过程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学生能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本节课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历史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此外,通过了解冷战对和平与发展的影响,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北师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请回答: ⑴柏林墙从修建到拆除反映了怎样的国际 格局的变化趋势? ⑵根据材料二分析东欧剧变的实质。 ⑶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多极化格局中, 我们该怎样应对?
测评 1.小明曾经于1992年给在他远莫斯科工作的爸 爸写过一封信,那么他当时写在收信人地址一 栏中的国名应该是( ) A 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 B 沙皇俄国 C俄罗斯 D 苏维埃俄国 2. 在互联网上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能快速 的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如输入“一战中诞 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91年12月解体”三个关键词,能找பைடு நூலகம்最贴 切的国家是( ) A 捷克斯洛伐克 B前苏联 C 匈牙利 D罗马尼亚
3.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 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最终苏 联解体,东欧巨变,其实质是( ) A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 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 两极格局发生变化 4.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其解体 的直接原因是( ) A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弊端 B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 C 西方的“和平演变” D 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1985年,戈尔 巴乔夫担任新一代 苏共中央总书记。
经济上:
加速发展战略
苏联食品短缺,人 们排长队购买食品。
政治上:
直接导致 苏联解体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思想界混乱
“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苏共领导地位及 中央政府的控制 力被弱化
戈尔巴乔夫改革有 哪些经验教训?
阅读课文相关内容,结合课后搜集的材 料,说一说苏联解体的进程。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
一 导入新课 : 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 幅度地提高。我们国家正在逐步走向 繁荣昌盛,作为中国人,我们由衷地 感到欣慰和自豪。在我国实行改革的 时候,我们的近邻苏联也进行了戈尔 巴乔夫改革。他的改革给苏联乃至世 界带来了哪些影响呢?现在,让我们 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告别“雅尔塔”》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告别“雅尔塔”》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告别“雅尔塔”》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告别“雅尔塔”》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六课告别“雅尔塔”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1991年12月25日,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红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
至此,存在了约70年之久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逐渐僵化,这种体制被称为()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制B.新经济政策体制C.资本主义体制D.斯大林模式答案:D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逐渐僵化, 斯大林模式给经济与政治带来了危机。
点评:掌握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2.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走近古稀之际,终于宣告了它的解体,此时,执政的苏共党中央书记是( )A.戈尔巴乔夫 B.列宁C.斯大林 D.赫鲁晓夫.答案:A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点评:掌握苏联解体。
3.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希望在下列哪一领域取得突破()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C.军事领域 D.思想领域答案:A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_告别“雅尔塔”课件
2021/8/4
北约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邵
云
驻化 南做 斯废 拉墟 夫的 使中 馆国
环 ( 解 放 日 报 记 者
)
许杏虎、朱颖夫妇(光明日报记者)
2021/8/4
2021/8/4
抗议北约轰炸南联盟
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 说明了什么?
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 的原因是什么?
2021/8/4
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战争(1948—1949)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2021/8第/4 一次中东战争中的阿拉伯联军
第四次中东战争 ——赎罪日战争(1973)
2021/8/4
战争能否解决阿以冲突?你认为 解决阿以冲突的途径是什么?
和平谈判是解决 阿以冲突的唯一
途径
2021/8/4
埃及总统萨达特
2021/8/4
在埃及1981年10月6日举行的阅兵典 礼萨上达,特武、装卡分特子和用贝冲京锋在枪白向宫主度席过台 上一的个萨历达史特性总的统时疯刻狂。扫射。
历史性的握手
2021/8/4
苏联解体对 世界局势产生了 哪些影响?
“冷战”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 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出现。
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的打击是严重 的,使之面临更大的困难。
2021/8/4
• 东欧巨变原因: • 1、经济发展缓慢;(照搬苏联模式) • 2、西方和平演变; • 3、戈尔巴乔夫的松绑政策和对斯大林的
2、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 主义”纲领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A、引起苏联人民思想混乱 B、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C、苏联经济大滑坡 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告别“雅尔塔”教案北师大版
然而,我也注意到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讲解雅尔塔会议的基本概念时,我可能讲解得过于繁琐,导致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简洁明了地讲解知识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在讲解柏林墙的建立原因时,我可能没有讲得足够清晰,导致一些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不深。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清晰地讲解关键概念和事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最后,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雅尔塔会议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6.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将能够在课后自主学习,通过撰写短文或报告,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7.跨文化理解:通过学习雅尔塔会议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关系,学生将增强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8.历史价值观:学生将通过对雅尔塔会议的学习,培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认识到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板书设计
①美国、苏联、英国三国领导人
②分区占领德国
③建立联合国
2.冷战政策
①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_告别“雅尔塔”课件
政治上:
直接导致 苏联解体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思想界混乱
“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苏共领导地位及中央政 府的控制力被弱化 后果:国内经济持续下滑,党 实质:从根本上否 内矛盾尖锐化,民族矛盾日益 定社会主义。 激化,催化了东欧各国的巨变。
戈尔巴乔夫 改革对我国有哪 些经验教训?
要始终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维护社会的安 定团结,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等。
8.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 ①十月革命 ② 赫鲁晓夫改革 ③ 新经济政策 ④ 戈尔巴乔夫改革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②① 9、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A、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年久日深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C
B
3.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 家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最终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其实质是( ) A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 国家名称发生变 化 C 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 两极格局发生变 化 4.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其解 体的直接原因是( ) A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弊端 B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 C 西方的“和平演变” D 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10.苏东剧变的最主要教训 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 合 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 会主义的优越性 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 变 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 列主义为指导
11、本世纪初到90年代,红 旗从克里姆林宫升起又降落。 这一升一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升(即十月革命的胜利) 降(即苏联解体)
历史九年级下北师大版第16课告别“雅尔塔课件(19张)
3、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4、认识: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 挫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苏联解体的原因
1、长期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得不到纠正,导 致国家严重的危机 ——根本原因
2、戈尔巴乔夫所实行的错误的路线、方针和
政策
——直接原因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
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地位
供不应求经现济象改严革:重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改革
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
通货膨胀现象严重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生活水平主张下由降“一党政治”向“未领多党建导政立机治起构”过能渡实现平稳过渡的
社会混乱,旧体制压制下的民族矛盾激化
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
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1991年)
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 ①十月革命② 赫鲁晓夫改革
③ 新经济政策 ④ 戈尔巴乔夫改革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②① 2、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A、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年久日深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统一,为了挽救社会主义而采取的一 场政变运动 影响:改变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国家政权发生
根本质变。各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
《阿拉木图宣言》
1991.12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 等11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 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独联体)
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
东欧国家剧变
1、原因: (1)、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根本) (2)、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 (3)、戈尔巴乔夫的松绑(直接)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_告别“雅尔塔”课件
9· 11事件
中东、科索沃等地区爆发的局部战争 对世界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该作哪些努 力? (提示:可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方面回答)
戈尔巴乔夫 改革对我国有哪 些经验教训?
要始终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维护社会的安 定团结,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等。源自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
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1991年) “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21日) 叶利钦掌权 苏联解体 独联体成立(1991年12月)
1991年10月23日,戈尔巴乔夫和叶 利钦在议会中祝贺挫败八一九事件
但这种政 这一事件 变在西方国家 实质是苏联“传 的强大压力和 统派”为了挽救 叶利钦等人的 国家的完整和 猛烈反扑下, 统一,为了挽 最后只能以失 救社会主义而 败告终。因此 采取的一场政 反而加速了苏 变行动。 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
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 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战争(1948—1949)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阿拉伯联军
第四次中东战争 ——赎罪日战争(1973)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 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 开始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十 月战争、斋月战争。
经济上:
加速发展战略
苏联食品短缺, 人们排长队购买 食品。
政治上:
直接导致 苏联解体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思想界混乱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告别“雅尔塔”》名师课件 北师大版
1990年11月 1991年4月 1992年4月
空想——科学
实践:
一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多国: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挫折: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巩固练习:
(1)导致苏联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经济基础
D 日益衰弱是因为苏联(
)
A.注重解决农业问题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注重发展工商业 D.片面发展重工业
C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初期主要集中在( )
19世纪初:维也纳体系 一战后:凡——华 体系 二战后:雅尔塔体系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阅读课本p97
战 新斯
时 经大
共 济林 产 政模 主 策式
义
政
策
列 宁
斯 大 林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 解体
赫 鲁 晓 夫
勃 列 日 涅 夫
戈 尔 巴 乔 夫
1917年
二、苏东剧变
1.苏联解体
经过 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 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八一九事件”(1991.8.19)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掌权 《阿拉木图宣言》签署,独联体正式成立
二、苏东剧变
1.苏联解体(1991年12月)
过程 标志:《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原因
1991年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背景:
经济基础日趋衰弱 军事负担非常沉重 综合国力逐渐衰退 社会矛盾不断积聚
2.时间:1985年 3.内容:
经济改革: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改革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16告别“雅尔塔” (共23张PPT)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1991年〕
“八一九事件〞〔1991、8、19—21〕
叶利钦掌权
苏联解体, 独联体成立〔1991年12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想一想: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
“冷战〞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根本 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两极格局 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开展趋势出现。
C 、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 、两极格局发生变化
4.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其解体的直接原因是〔D〕
A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弊端
B、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
C 、 西方的“和平演变〞
D 、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阅读探究
材料一:读以下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屹立的柏林墙
倒塌的柏林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阅读上述图文,答复以下问题: ⑴柏林墙从修建到撤除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的变化趋势?
变化指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开展。 ⑵根据材料二分析东欧剧变的实质。
实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⑶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多极化格局中,我们该怎样应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国力;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实 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 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抓住机遇,全力 开展;抵抗和反对西方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平安与独立。
年12月解体〞三个关键词,能找到最贴切的国家是〔 B 〕
A 、 捷克斯洛伐克
B、前苏联
C 、匈牙利
D、罗马尼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3.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危机,社会
动乱,风云骤起,最终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其实质是( A )
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16告别“雅尔塔”课件北师大版
A
答案
12345
3.下图是苏联和它的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图案,其中首先宣布独 立的是( )。 A.俄罗斯联邦 B.立陶宛 C.白俄罗斯 D.乌克兰
关闭
B
答案
12345
4.1991年8月19日,苏联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动了“八一九事 件”。他们发动该事件的目的是( )。 A.阻止联盟解体 B.策划分裂苏联 C.实行多党制 D.建立“独联体”
《 阿拉木图宣言
》,正式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苏联 完全解体。
(2)影响:以 美苏 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 雅尔塔
体系宣告结束。
2.东欧剧变:从1989年下半年到1991年, 东欧 各国的社会制
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问题1
问题2
【问题1】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探究(1)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国际 政治新思维”是苏联解体的最直接原因。 (2)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3)西方国家的干预、压力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解体的外 部原因。
”向
上
“ 多党政治
”过渡
结果
(1)导致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 (2)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弱化
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1.苏联解体
(1)过程: 1991 年,戈尔巴乔夫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条约》,导致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动了
“ 八一九事件
”。之后国家大权转移到了叶利钦
及其支持者手中。同年12月,俄罗斯等国签署了
问题2
(2)不同点:①苏联的改革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应急性,有些改革 并不适应国情;而中国的改革是在尊重国情的基础之上循序渐进地 进行,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苏联改革使党的 领导地位逐渐弱化,导致无政府主义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而中国的 改革使党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③ 面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苏联领导人提出了“新思维”,误 导了人民的思想;而中国在改革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资产阶级 腐朽思想进行了有效的抵制。④苏联的改革是不成功的,最终导致 了国家的解体;而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
九年级历史下册 4.16 告别“雅尔塔”课件 北师大版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苏联政治经济面临困境,社会矛盾不断积聚。 1985 年。 2.时间:_____
3.内容和结果:
内容 结果
经 济 上
政 治 上
加速 提出社会经济“_____ 发展战略 _________”
并未收到预期效果,经济发展每况 供不 愈下,市场出现了极为严重的_____ 应求 状况 _____
的社会主义道路。
戈尔巴乔夫改革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商品
【探究思考】 (1)材料一的人物是谁?他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改革的?其改革 涉及哪些领域? 【参考答案】人物:戈尔巴乔夫。背景: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综合国力衰退,社会 矛盾积聚。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苏东剧变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姆林宫升起俄罗斯国旗
材料二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更多地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 会经济发展……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 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 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提问时的发言 【探究思考】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并未收到预期效果,经济发展每况愈下,市场出现了 极为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 力被弱化。
(3)材料一中的人物的改革给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 哪些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坚 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 路,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告别“雅尔塔”
一、选择题
1.俄共(布)打着给人民“土地、面包、和平、自由”的旗帜走上了历史前台,到1930年,这个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并实行工业化的国家却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A.斯大林体制
B.开展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
D.西方国家封锁
2.“(他)充其量就是最后给苏联做手术的那个人,结果它上了手术台就没下来,但这病并不是他给的。
”判断文中的“他”应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3.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过“谁不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谁就没有良心”。
为挽救苏联解体,苏共曾做过一次最后的努力( )
A.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B.签署明斯克协定
C.发动“八一九事件”
D.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4.1991年8月19日,一群强硬的保守派“软禁”了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试图夺取对苏联的控制权,结果失败。
此后,掌握苏联国家大权的是( )
A.戈尔巴乔夫
B.叶利钦
C.赫鲁晓夫
D.斯大林
5.“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作者是在抨击苏联的( )
A.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运动
C.工业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
6.“1991年岁末,莫斯科风雪弥漫,克里姆林宫屋顶上已不见印有锤子和镰刀的鲜艳红旗。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宪章运动失败
B.巴黎公社失败
C.苏联解体
D.赫鲁晓夫改革失败
7.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
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8.戈尔巴乔夫在“人类改变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人类”的讲座上表示:单纯地把苏联解体归罪于他,是“不负责任”。
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C.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D.美苏对峙
9.请你分析下表中的信息,与其最符合的一个主题应该是( )
原名新名更改时间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罗马尼亚1989年12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90年10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共和国1990年11月
A.美国竞选
B.中东动荡
C.苏联解体
D.东欧剧变
10.22年前,矗立在欧洲东方的一个“巨人”倒下了。
22年后再来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
①社会主义的失败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抚今追昔,往事还是历历在目,22年前的今天,那时候我还在俄罗斯一家报社工作,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星陨落了。
那一天,莫斯科风雪弥漫,在圣诞节的钟声中,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①,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
当天傍晚,在克里姆林宫屋顶上飘扬的镶有镰刀和锤子图案的苏联国旗徐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②的白、蓝、红三色国旗,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③周年即将来临之际,苏联的历史宣告终结。
(1)根据所学内容,把材料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并写出文中“那一天”所在的年份。
(2)空白①处人物先把哪一领域作为改革重点?后又转向什么领域?后期的改革导致了什么结果?
(3)他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4)从苏联解体的过程中,你有哪些认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由于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阻碍了经济持续发展。
2.【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最后给苏联做手术”“它上了手术台就没下来”等,链接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个给苏联最后做手术的人是戈尔巴乔夫。
3.【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91年8月19日,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动了旨在挽救苏联解体的“八一九事件”,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最后失败了。
4.【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
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
5.【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从题干中的有效信息“俄罗斯”“毁灭”,可判断与苏联解体有关。
A是列宁实行的使苏俄经济得以恢复的政策,B、C是斯大林实行的使苏联崛起的措施,D导致苏联的政局混乱,最终解体。
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6.【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91年岁末”“克里姆林宫屋顶上已不见印有锤子和镰刀的鲜艳红旗”等,链接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苏联解体有关。
7.【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
苏联解体,不仅是指国家四分五裂,国家名称改变,共产党丧失执政权,更重要的是社会制度的改变,A、B、D都是表层现象,C才是问题的实质,要注意透过现象看实质。
8.【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A、B、C都是苏联解体的原因,A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B是外部因素,C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D属于间接的外部原因。
9.【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史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表格中的国家名称判断是东欧国家,根据国家名称更改时间判断表格反映了东欧剧变。
10.【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遭遇到重大挫折,
但不是失败。
这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不能按固定的模式发展,也说明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题干中的有效信息“苏联的历史宣告终结”可判断①处人物应为戈尔巴乔夫,结合所学内容,可解答第(1)(2)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导致苏联最终解体,可解答第(3)题。
第(4)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苏联的解体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①戈尔巴乔夫②俄罗斯③69 1991年。
(2)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在政治方面,他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导致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
他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导致苏共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被弱化。
(3)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4)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复杂性;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不断地改革来逐步完善;苏联解体仅仅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