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说明
涵洞说明
涵洞说明1、概述南木切村面拉自然村公路改建工程,路线全长8.368公里。
全线共设涵洞7道,平均每公里0.837道,其中钢波纹管涵4道,新建4道;盖板明涵3道,新建3道。
2、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
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6、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7、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8、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设计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3.1 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包括以下内容:钢波纹管涵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明涵3.2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Ⅱ级2、宽度:与路基同宽3、设计洪水频率:1/254、地基容许承载力:钢波纹管涵200KPa、跨径2m盖板涵250KPa.5、地震动峰加速度系数:0.15g 4、主要材料1、混凝土涵洞盖板 C30混凝土铺装 C30混凝土台帽 C25混凝土2、石料涵台身 M10浆砌块石墙身、基础、涵底铺砌及洞口等圬工体积 M10浆砌片石3、钢材HPB300、HRB400钢筋应分别符合GB13013-91和GB1499-98的规定。
凡钢筋直径为22mm、16mm及12mm者,均采用HRB400(20mnSi)热轧螺纹钢(吊环钢筋除外);凡钢筋直径为10mm、8mm 者,采用HPB300光圆钢筋。
波纹涵管法兰连接采用普通螺栓、螺母连接;采用45号钢材料制做,钢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符合GB/T699的规定,螺母的性能指标符合GB/T1231中性能等级为8H的规定。
涵洞说明书2
一、设计标准根据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设计手册》(1991年编印)以及《公路桥涵标准图》(JT/GQB003-2003, JT/GQB004 -2003)。
全线桥涵技术标准采用如下: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2、小桥、涵洞设计洪水频率为1/25。
二、涵洞设计说明本项目共设涵洞6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6米/1道,钢筋混凝土圆管涵33.5米/2道,详见圆管涵一览表(S4—2—2)、盖板涵一览表(S4—2—1)。
三、设计理论(一)钢筋砼盖板涵设计㈠结构基本假定①盖板两端为铰接支承在上端,台身下端与基础固接,盖板内力计算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②盖板按简支板计算;台墙按简支梁计算,并按弹性地基梁进行验算。
㈡设计中的计算假定①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上部盖板与台墙顶紧,下部基础河床铺砌与支承梁作为支撑成为四铰刚构系统,按四铰刚构计算。
②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按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作30度角分布。
③荷载引起的台后土压力按换算土柱高计算。
④涵洞泄水能力按无压力计算,全部为自由出流,出水口流速不大于4.5米/秒。
(三)钢筋砼圆管涵设计㈠设计计算理论①分别采用容许应力和极限应力对截面进行应力与裂缝分析及计算。
②活载计算理论:按刚性管节计算即不考虑管节的变形,也不考虑洞顶土柱和周围填土间的摩擦力,采用角度分布法计算,半无限性体理论核算。
③管节钢筋按纯弯板截面分析,采用双向配筋管壁设置内外圈两层钢筋,管节钢筋由裂缝控制设计。
④当填土厚≤6米时,考虑活载影响;大于6米时,不考虑活载影响。
⑤土重:按土柱重理论计算,内摩擦角φ=35°,土容重为18KN/m3。
涵洞说明
涵洞、通道涵、涵式小桥设计说明涵洞、通道涵、涵式小桥设计说明一、技术标准及规范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63-2007。
5、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
6、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7、钢筋混凝土箱涵参考:JT/GQB 016-2000。
8、其它相关标准及规范二、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荷载:公路-I级。
2、设计洪水频率:1/100。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1g。
三、主要材料1、圆管涵:管节采用C40混凝土,钢筋采用R235、HRB335钢筋,管基采用C20混凝土;帽石、端墙墙身及基础采用C25混凝土;八字墙墙身及基础采用C20片石砼;洞口铺砌、隔水墙采用M7.5砂浆砌片石,片石标号不小于30号。
2、盖板涵(用于跨径不大于4m,且填土高小于8m的盖板涵):3、盖板涵及涵式小桥(除跨径不大于4m,且填土高小于8m的盖板涵外):4、箱涵:涵身及翼墙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II级钢筋;涵身基础采用C20混凝土;洞口河床铺砌、隔水墙、锥形护坡均采用M7.5砂浆砌片石及M7.5砂浆勾缝。
四、设计要点根据实地调查的有关资料及地方要求,结合桥梁兼排水通道的设置情况,综合考虑布设涵洞、通道。
根据地基承载力、路基填土高度、设计流量及材料来源分别选用了圆管涵、盖板涵、箱涵、涵式小桥。
其中箱涵涵顶填土高度<0.5m时视为明涵。
明涵需要设置搭板,在箱涵涵身设置牛腿。
箱涵温度应力按±10°C考虑,并考虑了底板、侧墙与顶板分期浇筑时的混凝土的收缩影响,故施工时按降温10°C处理。
涵洞设计说明c.doc
桥 梁 涵 洞一、桥涵设计依据、标准及采用情况1.桥涵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1)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JTG C30——2002)。
3) 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4) 交通部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2005)。
5) 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6) 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7)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程》(JTJ004——89)。
8) 省交通厅颁《安徽省改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2-12-20发布,2003-01-01实施。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根据《XX 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确定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4.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100。
5.涵洞宽度:涵洞与路基同宽.6.主要结构形式为:钢筋砼盖板涵和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二、沿线桥梁、涵洞分布情况全线无桥梁,共设置涵洞四处,K0+140为1-4X4m 盖板涵, K0+286处为φ1.0m 的圆管涵,K1+006处为1-4X3m 的盖板涵,K1+143处为1-4X4m 的盖板涵。
三、涵洞1. 主要材料:材料规格以设计图纸中标明为准,一般材料规格如下:盖板涵:盖板采用C30砼,钢筋为R235钢筋和HRB335钢筋,台身采用M10浆砌片石,基础及洞口构造采用M7.5浆砌片石。
圆管涵:管身混凝土为C25;螺旋形主钢筋为R235,直径为6.5mm ,纵向钢筋为R235,直径为8mm ;管基为C10砼和砂砾垫层;帽石为C20混凝土;端墙、端墙基础、洞口铺砌、隔水墙、锥坡为M7.5浆砌片石;M7.5砂浆勾缝。
2.施工要点:盖板涵:(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每块板宽采用99cm 、74cm ,涵洞的中间部分均采用每块宽为99cm 的正交板,涵洞两端采用预制盖板74cm 进行调整涵长,板的块数取整数。
涵洞设计说明
涵洞设计说明4.1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2007)。
4.2 技术指标1)净跨径: 1.0m2)斜度:0°(涵洞轴线与路线法线之夹角)3)荷载等级:公路-Ⅰ级4)涵洞类型:圆管涵5)地基容许承载力:250KPa6)本设计段共1道圆管涵4.3 主要材料1)圆管涵:C30钢筋混凝土2)帽石:C25混凝土3)管涵基础:C15混凝土3)基础垫层:砂砾石4.4 设计要点1)圆管涵管节配筋按纯弯板断面分析。
2)活载计算理论:按刚性管节计算,即不考虑管节的变形,也不考虑涵洞顶土柱和周围填土间的摩擦力。
3)在涵底地基容许承载力较低而不满足相应图纸中容许承载力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符合设计要求。
4)涵洞过水流量按无压力式涵洞设计。
5)涵顶填土高度控制范围:0~4m。
4.5 施工要点1)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的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
管节分段长度,分别为1.0m和0.5m(调整涵长用)。
管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才能脱模、堆放和运输。
脱模时应在管壁上注明适用的填土高度。
2)管节接头采用热沥青浸炼的麻絮填塞,管内和管外各填一半,不得从管外一次填满,最后用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围裹两道。
3)管涵基础、垫层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必须注意平整,砂砾垫层必须均匀、密实。
4)沿涵长每隔4~6米设一道沉降缝。
另外在涵洞基础襟边以上,沿接缝、沉降缝周围设置20厘米,顶宽25厘米的粘土保护层。
涵洞通用图说明
涵洞通⽤图说明涵洞通⽤图1 本图适应范围1、钢筋砼圆管涵:孔径0.75m、1.0m、1.25m , 管顶填⼟⾼度0.5-10.0m。
2、钢筋砼盖板涵(通道):跨径1.5、2.0、2.5、3.0、3.5、4.0、5.0、6.0m。
3、倒虹吸:竖井式倒虹吸管中圆管采⽤1.0m,斜倒虹吸管中圆管采⽤1.0m。
4、洞⼝形式:井字洞⼝、⼋字洞⼝5、路基边坡:1:1.5,1:1.75。
2 设计说明及施⼯注意事项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钢筋砼圆管涵:1)管节分段长度分别为1.0m和0.5m;2)各种斜交及正交⾓度的涵洞长度,可通过基本管节,斜管节和端墙调整以适⽤各种情况。
3)涵洞顶上及涵⾝两侧在不⼩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须分层对称夯实,压实度达到96%。
4)涵⾝每隔4~6 m应设沉降缝⼀道,对于地基⼟质发⽣变化,基础埋置深度不⼀或基础对地基的压⼒发⽣变化,以及基础填挖交界处,也应设置沉降缝。
3、钢筋砼盖板涵1)预制盖板按99cm和74cm两种宽度绘制,若需变更盖板宽度,可参照本图的配筋根数,按实际板宽进⾏折算。
2)当为斜交涵洞时,洞⼝两端盖板设计为梯形盖板,可预制安装或现场浇筑。
3)必须在预制盖板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能脱模吊运。
4)盖板块件堆放时采⽤两点搁置,可⽤钢丝绳捆绑吊装。
5)当涵洞的基底⼟承载⼒⼩于本图所拟定的容许范围时,此时可在基底铺砌⼲砌⽚⽯、设置砂砾⽯、碎⽯或砂垫层,提⾼基底⼟承载⼒。
6)台后在不⼩于两倍孔径范围内,选⽤透⽔性能良好的砂质⼟或砂砾⼟等对称分层夯实。
7)分离式基础涵洞铺砌采⽤7.5号砂浆砌40cm厚度双层⽚⽯,砌筑时应保证砂浆填满,以起到⽀撑及承受冲刷的作⽤。
8)整体式基础钢筋混凝⼟盖板涵涵台及基础采⽤C20混凝⼟,以提⾼整体强度。
9)⾼填⼟钢筋混凝⼟盖板涵涵台采⽤C30混凝⼟,基础材料对于1.5×2.0m采⽤C20混凝⼟,其余孔径采⽤C25混凝⼟。
4、倒虹吸1)竖井式倒虹吸管中圆管的配筋参见钢筋混凝⼟圆管涵的配筋。
某一级公路涵洞设计说明
桥涵设计说明十二、涵洞工程1、设计标准(1)设计结构工作年限:50年;(2)结构安全等级:二级(3)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公路—Ⅰ级;(4)设计洪水频率:1/100;(5)环境类别:Ⅰ类环境。
2、现状涵洞概况本路段位于仙公山西侧,现状共分布有四座涵洞。
其中石拱涵一座,圆管涵一座,盖板涵两座。
由于受改造后平面及纵断面影响,本段现状管涵及盖板涵均无法继续使用,均需拆除。
K0+278拱涵检测评价为五类涵洞,需拆除重建。
本段四座涵洞作用均为排水,典型现状涵洞图片如下图所示:K0+278 石拱涵K0+530 圆管涵K0+700 盖板涵K1+020 盖板涵现状涵洞一览表中心桩号孔数-孔径-台高(孔-m)类型交角(度) 备注K0+278.00 4.0×4.0 拱涵90 检测五类涵洞,拆除K0+530.00 1-φ1.0 钢筋砼圆管涵90 道路挖方,涵洞被挖除K0+700.00 1-1.3×1.5 钢筋砼盖板涵90 道路挖方,涵洞被挖除K1+020.00 1-2.0×2.1 钢筋砼盖板涵90 道路挖方,涵洞被挖除3、涵洞布设概况根据沿线现状排水,并结合道路平面及纵断面,本段共设置四座排水涵洞。
涵洞中心位置及孔径如下:涵洞设置一览表中心桩号孔数-孔径-台高(孔-m)类型交角(度) 备注K0+268.00 1-3.0×3.0 箱涵60 拱涵拆除还建K0+530.00 1-2.0×2.0 钢筋砼盖板涵90 圆管涵挖除还建K0+700.00 1-2.0×2.0 钢筋砼盖板涵90 盖板涵挖除还建K1+020.00 1-2.0×2.0 钢筋砼盖板涵90 盖板涵挖除还建4、涵洞布设概况(1)结构设计荷载等级取公路-Ⅰ级,重要性系数取1.0。
环境类别为Ⅰ类环境,最外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2cm。
(2)涵洞水位计算本项目排洪涵洞水文计算方法:流域面积在≤30km2采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径流简化公式为:()βγδφ5423FZhQ-=结合形态调查法等水文计算的有关规定推求设计流量,设计流速,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河流、水系、沟渠、地形地貌、上下游桥涵设置、规划、近远期等情况,确定涵洞的孔径、孔数,以满足排洪、灌溉的要求。
涵洞说明
肥西县滨河路(方兴大道~金寨路)工程 涵洞施工图设计说明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 ·涵洞一、涵洞设计依据、标准及采用情况1、桥涵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⑴ 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⑵ 部颁《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⑶ 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⑷ 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⑸ 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⑹ 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⑺ 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⑻ 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⑼ 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二 、管涵、倒虹吸1、技术指标(1)孔径:单孔100cm 、75cm 。
(2)管顶填土:0.5m-5.0m 。
(3)管涵斜交角: 0°、5°、20°、40°、45°。
(4)洞口形式:八字式、竖井。
(5)汽车荷载等级:城—B 级。
(6)地基要求承载力100Kpa ~120Kpa 。
2、主要材料:圆管涵洞口翼墙、端墙、帽石及其基础均为C20砼,洞口铺砌及隔水墙为M7.5水泥砂浆砌片石。
倒虹吸圆管涵井身及洞口翼墙采用C25砼,隔水墙及渠底铺砌采用M7.5浆砌片石。
3、注意事项:(1)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工艺,工厂集中预制可向水泥制管厂订制,管节段长度分别为2.0米和0.5米(调整涵长用)的正管节及斜管节,并应在端面标注型号,如φ125、斜φ125、30°等字样,斜管节也可在现场浇筑,倒虹吸圆管涵采用带企口管节,管节长度为2.0米及1.5米两种,倒虹吸洞口正布,无需设臵斜管节。
(2)管基基底应力按120KPa 设计,如开挖后发现实际地基土质较差,应采取换土措施,换土深度1.5~2.0米。
涵洞
3 涵洞的构造
b)端墙式 特点:洞口建筑为垂直涵洞纵轴线、部分挡住路堤边坡的矮 墙,涵身高度由涵前雍水高度或路肩高度决定。构造简单, 但水力性能不好,仅适用于小流速、低冲刷的渠道。
3 涵洞的构造
c)锥坡式 特点:是在端墙式的基础上将侧向伸出的锥形填土表面予以 铺砌。圬工体积较大,不够经济,但稳定性好,适用于较高 大的涵洞,也是较常用的形式。
涵身:由钢筋混凝土构成,洞口断面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箱涵常用的跨径有200cm、250cm、300cm、400cm、450cm等,
壁厚一般为22~35cm。
基础 :箱涵基础一般为双层结构。上层为混凝土结构,厚 10cm;
下层为砂砾垫层,厚度为40~70cm。 变形缝 :一般设在洞身中部,连同基础变形缝设置一道通缝。 设于顶、底板的上面和侧墙的外面。
4 涵洞施工
单孔无圬工基础管涵洞身安装程序 注:砂垫层底宽,非严重冰冻地区为b,严重冰冻地区为a,即上下同宽
4 涵洞施工
夯实机
⑶ 涵底陡坡台阶式基础管涵
4 涵洞施工
施工特点
沟底纵坡很陡时,为防止涵 洞基础和管节向下滑移,每 段长度一般为3~5m,台阶 高差一般不超过相邻涵节最 小壁厚的3/4。如破度较大 可按2~3m分段或加大台阶 高度,但不应大于0.34m, 且台阶处的净空高度不小于 1.0m此时在低处的涵顶上 应设挡墙,以掩盖可能产生 的缝隙。 无圬工基础的陡坡管涵,只可采用 管节斜置的办法,斜置的坡度不得 大于5%。
涵洞
目录
1 2 概述
分类 3
4 构造形式及识读方法
工程施工
1 涵洞的概述
定义:涵洞:是公路或铁
路与沟渠、道路相交的地方 ,使水、人流、车流从路下 通过的小型构造物。
22标涵洞说明书
说明一、设计依据(一)、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本施工图设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公路发〔1999〕363号”文件“关于金华至丽水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执行。
(二)、设计规范设计部分采用的技术规范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024-85);二、涵洞设计说明本标段共设置圆管涵洞5道,倒虹吸圆管涵1道, 石拱涵3道,暗盖板涵3道, 明盖板涵1道,根据已有道路情况,在所设置的通道内设置部分排灌涵洞。
1. 结构型式: 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倒虹吸圆管涵及石拱涵。
..2.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管径为1.5m,倒虹吸圆管涵的管径为1.2m,盖板涵的跨径有2.0m..2.5m、3.0m及4.0m,拱涵的跨径有2.0m,3.0m,4.0m。
3.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管节长度主要有1.0m和0.5m两种, 前者为基本管节, 后者为调整4.管节, 倒虹吸圆管涵的基本管节长度为5.0m。
5.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基础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100Kpa,盖板涵及拱涵地基容许承载力祥见相应布置图。
主要材料: 管节混凝土采用25号, 中节基底采用砂砾石, 端节基底采用浆砌片石;螺旋形主钢筋采用Ⅰ级钢筋。
倒虹吸圆管涵管节混凝土采用50号, 管枕及管节基座采用20号混凝土, 螺旋主筋采用Φ5的高强丝。
钢筋混凝土暗盖板涵盖板采用40号混凝土, 台身混凝土采用20号, 基础及涵洞铺砌采用15号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明盖板涵盖板采用40号混凝土, 涵台、基础、支撑梁采用20号混凝土。
说 明(涵洞)
涵洞设计说明一、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本设计图编制主要依据交通部标准进行编制。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二、设计内容及主要技术标准(一)设计内容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二)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2、构造物所处环境类别:Ⅰ类;3、结构物安全等级:三级三、主要材料1、盖板:C30砼;2、帽石、台帽、涵台身、基础、支撑梁:C25砼;3、涵身铺砌、八(一)字墙身及基础、跌水井、排水沟、急流槽、洞口截水墙、铺砌等:M7.5浆砌片石;4、基础底换填:水泥石灰稳定土(6:4:90)。
四、设计要点:(一)、上部构造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按简支板计算内力,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计算和验算;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2、盖板设计为变厚度板,根据内力计算分别确定跨中与板端的厚度。
3、计算涵洞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向下作30°角分布,当几个车轮的扩散线相重叠时,以最外边扩散线为准。
4、盖板顶最小填土高度不小于0.5m。
5、预制盖板按99cm和74cm两种宽度绘制,若需变更盖板宽度,可参照本图的配筋率按实际板宽进行折算。
6、当为斜交涵洞时,洞口两端盖板按实际设计为梯形盖板,可预制拼装,也可就地现浇。
(二)、下部构造1、计算涵台内力时,分离式基础盖板涵洞假定盖板与涵底铺砌及支撑梁为支撑,涵台作为上下端铰支的竖梁,承受台后的水平压力;整体式基础盖板涵洞,按一端铰支,一端固定的竖梁计算。
2、涵底基底承载力要求详见每道涵洞布置图说明。
3、台后活载换算成土柱高度,计算台后土压力。
4、部分涵顶填土厚度较小的涵洞,在活载作用下台身产生较大的偏心距,设计时适当加大了台身宽度,并且在涵台台帽上设置了抗剪锚栓,抗剪锚栓设置详见通用图。
涵洞说明
本图参照《沪宁高速公路桥涵通用图》HNGG/QT-09,HNGG/QT-10和HNQQ/QT-11进行设计。
一、设计依据1.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97。
2. 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3. 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4. 交通部部颁《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5. 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二、技术标准三、主要材料四、设计要点(一) 圆管涵1. 管壁各断面的弯矩计算采用公路设计手册《涵洞》第六章第二节介绍的刚性圆管涵计算方法计算;管壁厚度与孔径比采用1∶10。
2. 管身荷载:管身所受恒载包括管身自重、管身侧面及顶面土压力。
管身所承受的活载即车辆荷载通过填土按30°扩散角分布于管顶假定的水平面上,当分布宽度小于计算孔径时,按局部均布荷载计算;基底竖向反力假定通过基础均匀分布;圆管的侧压力强度按管顶水平面以上土柱引起的水平荷载计算;填土容重为18kn/m3,内摩擦角为35°。
3. 根据管顶及管侧内力计算结果,按单筋截面砼配置管壁内、外两层受力钢筋。
4. 内径为1.5m的圆管涵用于主线上,内径为1.0m的圆管涵用于填土高度小于4.0m的互通匝道上。
(二) 箱涵1. 箱身按闭合箱形截面,取1m箱长进行内力计算。
顶、底板按压弯或拉弯构件配筋,侧墙按压弯构件配筋。
2. 箱身荷载箱身所受恒载包括箱身自重、箱身侧面及顶面土压力,搭板重(填土高度小于0.5m时),而不计箱内底板上面的铺装、车辆(含流水)等荷载。
箱身所受活载,当箱顶填土高度小于0.5m按45°角扩散车轮荷载,并计入冲击力;当箱顶填土高度等于或大于0.5m时按30°角扩散车轮荷载,不计冲击力。
活载通过填土引起的侧压力,按箱身全长范围内的箱后填土破坏棱体上的活载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
涵洞说明
涵洞说明一、设计方法本路涵洞填土高度大于0.5米的按交通部颁布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JT/GQB 003-2003)》规范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I级。
对于相同类型相同跨径的涵洞,作一套标准图,工程数量,已分别作了计算。
具体各结构部位主要材料按以下要求进行:盖板涵:盖板采用C30混凝土预制,非整块板可用相同配筋现浇或预制;台帽采用C25混凝土;暗涵台基采用M7.5浆砌片石;暗涵台身采用C25混凝土;涵底铺砌采用M5.0浆砌片石;侧墙、一字墙采用M7.5浆砌片石;帽石采用C25混凝土;支撑梁采用C25混凝土,涵顶矮墙和错台梯步采用C15混凝土,截水墙采用M7.5浆砌块石;沟槽池、边沟跌井采用M7.5浆砌片石,洞口采用M7.5浆砌片石;片石标号应大于30号。
盖板涵的盖板配筋按设计跨径、交角、板厚分别在“暗涵盖板构造图”中查取。
全线分离式基础暗涵跨径大于2米的均设有支撑梁。
工程数量表中已计入Ф12和Ф8钢筋数量,请在施工时注意参照相应的标准图二、采用类型本合同段共有27道涵洞,(重)新建5道涵洞,均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
接长1道,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
原涵利用包括4道拱涵和17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
三、施工注意事项:a)全线新建涵洞,部分涵洞因进出水困难的,为保证流水畅通,进、出口可做适当开挖,发生的工程量按实际计。
b)涵洞施工时,应考虑边沟水或其它沟渠水的引入,并应注意接顺,如:加长排水沟接顺原沟等,所发生的工程数量由现场监理据实确定。
c)全线涵洞,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0.25MPa或0.3MPa,否则应进行换填或其它加固措施。
d)在进出口有挡墙的地段,注意与挡墙配合施工,挡墙应向后错开,若是挖方地段,应注意放坡与路垫边坡一致。
为满足涵洞设计要求,可将挡墙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移动位置或错台处理,出口跌水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作调整。
e)若涵洞图上的路基设计高与路基设计表中不符,请注意核对后据实处理,可对一字墙高度等作微小调整,但不宜调整涵底标高。
涵洞说明——精选推荐
涵 洞 设 计 说 明一、主要技术标准1、四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20km/h ,路基宽6.5m 。
2、汽车荷载:新建涵洞公路-II 级。
3、设计洪水频率:1/25。
4、地震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10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二、主要技术标准备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顶填土高度包括路面厚度。
三、主要技术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 -04-2007)。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四、主要材料1.水泥:盖板及企口缝混凝土宜采用不小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其它部位可不受限制。
2.钢筋:采用R235、HRB335钢筋。
其技术条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9.1-2008、GB1499.2-2007的规定。
3.砂、石的质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办理。
五、涵洞概况该段线路共有涵洞13道,其中拆除重建7道,新建6道。
均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六、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1.涵顶填土对涵洞的竖向压力按土柱重力计算,车辆荷载以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30°角度分布,填土容重γ=21KN /m3。
2.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暗涵)板块间无横向联系,按单板受力计算,且按不同填土高度计算盖板厚度和配筋。
3.涵台利用盖板及涵底铺砌(或支撑梁)作为上下端的支撑,构成四铰框架体系。
涵台作为上、下端简支承受台背水平土压力的竖梁进行计算。
4.台帽或涵台顶面,盖板与涵身搁置部分应铺设厚度不小于1cm 的油毛毡垫层。
5、对于分离式基础,为了对涵洞下端起支撑作用,涵底必须铺切,跨径大于等于2m 须每间隔2m 砌筑40х40cm 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梁。
说明(涵洞)
说明(涵洞)说明⼀、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本设计图编制主要依据交通部标准进⾏编制。
1、《公路⼯程技术标准》JTJ001-972、《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021-893、《公路钢筋混凝⼟与预应⼒钢筋混凝⼟桥涵设计规范》JT023-85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024-855、《公路砖⽯及混凝⼟桥涵设计规范》JT022-85⼆、设计内容及主要技术标准(⼀)设计内容1、钢筋混凝⼟圆管涵2、钢筋混凝⼟盖板暗3、钢筋混凝⼟盖板明涵4、洞⼝⼯程通⽤图洞⼝⼯程包括:(1)⼋字翼墙式洞⼝(2)⼀字翼墙式洞⼝(3)跌井式进⽔⼝5、钢筋混凝⼟拱涵(⼆)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2、涵洞跨径、净空及地基⼟的容许承载⼒(1(2)钢筋混凝⼟盖板暗涵(4三、其他(⼀)本设计图按涵底坡度为平坡时绘制,设计时应按实际地形及设计流量,选择合适的涵底坡度,如涵底纵坡⼩于5%时,则基础及涵底铺砌可倾斜布置,涵底纵坡⼤于5%时,涵治基础底部宜每隔3~5⽶设置防滑横隔墙或把基础做成阶梯形,涵底纵坡⼤于10%时,涵洞洞⾝及基础应分段做成阶梯形。
(⼆)本设计图未考虑涵洞预留拱度,施⼯时可参考施⼯技术规范办理。
说明(⼀)⼀、主要材料:1、管⾝砼:30号砼。
2、管⾝钢筋:纵向钢筋采⽤I级钢筋;螺旋主筋采⽤II级钢筋。
3、基础:管⾝基础采⽤20号砼,⼋字墙、⼀字墙基础均采⽤15号砼。
4,洞⼝:1)⼋字墙⾝和⼀字墙⾝及帽⽯采⽤20号砼。
2)洞⼝铺砌、⼀字墙护坡、隔⽔墙均采⽤7.5号浆砌⽚⽯,⽚⽯标号不⼩于30号。
3)勾缝材料⽤7.5号砂浆。
⼆、设计要点:(⼀)设计计算:1、采⽤容许应⼒、极限应⼒两种⽅法分别对截⾯进⾏了应⼒与裂缝计算。
2、活载计算理论:按刚性管节计算即不考虑管节的变形,也不考虑涵洞顶⼟柱和周围填⼟间的摩擦⼒,采⽤⾓度分布法计算,半⽆限弹性体理论核算。
3、管节配筋按纯弯板断⾯分析,采⽤双向配筋管壁设置内外圈两层钢筋,并根据管径⼤⼩区别配⽤不同等级的钢筋,管节配筋由裂缝控制设计。
S4-1 涵洞说明(D标)
巴中至重庆二级公路营山县西桥至蓼叶段改扩建工程 D 标段 S4-1 桥梁、涵洞设计说明- 1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说明1 涵洞设计1.1 设计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5)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交通部部颁标准《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1.2 设计指标及材料设计荷载: 公路-I 级 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50。
盖板:C30钢筋混凝土。
帽石:C20混凝土。
支撑梁:C20钢筋混凝土。
洞口结合部、台身、涵台基础:C20卵石混凝土。
八字墙、跌水井、排水槽及跌水等洞口:M7.5砂浆砌卵石。
基底回填:M7.5砂浆砌卵石。
勾 缝:M10砂浆。
基底换填和台背回填:砂砾石。
1.3 涵洞设置情况结合沿线水系,在有明显的沟渠处设涵;凹型曲线的最低处设涵;路基靠山一侧积水的低洼地段结合边沟设涵;路线纵坡较大且位于曲线内,在曲线下坡处的曲线起点前后增设涵洞。
D 标段共设涵洞67道,平均每公里4.47道。
1.4 设计要点(1)盖板的两端为铰结支承在台身上端,涵台的下端与基础固结,盖板的内力计算不考虑涵台传递的水平力。
(2)钢筋混凝土盖板间无横向联系,按单块简支单向板计算受力,且根据不同填高计算盖板厚度和 配筋。
(3)整个涵身断面由盖板、涵台及涵底铺砌相互顶紧构成四铰框架结构。
涵台作为上端铰结、下端固结的竖梁,承受竖直荷载及水平压力,其截面强度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4)将涵台及基础视为弹性地基上的短梁,验算涵台在横向竖直平面内的弯曲强度。
涵洞说明.doc
涵洞说明涵洞说明?以下带来关于涵洞说明的主要涵洞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相关内容供以参考。
涵洞设计原因涵洞的形式,如压力涵和无压力涵的断面型式选择不当;涵洞设计时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不合理;涵节与涵节之间的平直对接形式,中间缝隙用沥青麻袋填塞,其侧向抗剪力相对来说很小,当涵两侧路基土在填筑或夯实不均匀时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使某些涵节与涵节之间发生侧向位移而产生错台;洞口铺砌面短,特别是出水洞口,一般都没有超过翼墙尾端,而且隔水墙外也没对沟渠底进行有效加固,造成涵洞的底部冲刷由此处发生;翼墙、端墙厚度偏小,墙背面坡比小,墙体自重轻,抗倾覆能力低,在墙外填土压力作用下,特别是当涵洞偏短,路基边坡较陡,路面上有车辆行驶时,致使墙体向外倾斜,直至倒塌;墙体基础埋深浅,对最大冲刷和最大冻深考虑不周,从而造成墙体的破坏。
材料原因涵洞防水材料通常有防水混凝土、沥青、油毡等,这些防水材料不能满足要求,导致防水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渗漏的发生;所采用的砌石或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施工原因不按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施工。
突出表现在:没有采用渗透性材料回填;回填时未采取洞身两侧对称均衡分层填筑压实,并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盲目赶进度而过早通车或单向单侧通车;施工时偷工减料,使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标号低于设计要求,基础埋深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等;对护坡、洞口铺砌及隔水墙等附属结构施工不重视,施工质量差;施工时不重视对混凝土的后期养护,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过大最终导致混凝土开裂;对基础开挖后的地基承载力未进行检测,造成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为节省费用加快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对已破损的涵管不予更换,对涵洞安全使用留下隐患。
养护与运营原因管养单位和人员忽视规范的日常检查工作,不能及时发现病害和隐患,以致产生不良后果。
在运营中汽车的超速、超载造成并加剧病害发展、恶化。
环境影响由于涵洞都处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难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砼盖板暗涵说明
说明:
1.图中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厘米计。
2.洞身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
3.进出口为排水通畅可作适当开挖。
4.本涵洞桩号$z,本涵洞为$h,涵洞轴线与路中线法向夹角为$f。
5.本涵洞采用《JT/GQB003-2003》进行设计。
5.本涵洞采用《河北省小桥涵手册》进行参考设计。
斜交涵说明(盖板涵)
说明:
1.图中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厘米计。
2.洞身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
3.进出口为排水通畅可作适当开挖。
4.本涵洞桩号$z,本涵洞为$h,涵洞轴线与路中线法向夹角为$f。
2.洞身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
3.进出口为排水通畅可作适当开挖。
4.本涵洞桩号$z,本涵洞为$h,涵洞轴线
与路中线法向夹角为$f。
5.本涵洞采用《JT/GQB004-73》和《JT/GQB007-73》进行设计。
6.本涵洞的设计标高为中心断面标高,施工时应按路线纵坡对左右
钢筋砼盖板明涵说明
说明:
1.图中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厘米计。
2.洞身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
3.进出口为排水通畅可作适当开挖。
4.本涵洞桩
5.本涵洞采用《JT/GQB004-73》和《JT/GQB007-73》进行设计。
5.本涵洞采用《JT/GQB004-91》进行设计。
斜交涵说明(圆管涵)
说明:
1.图中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厘米计。
2.洞身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
3.进出口为排水通畅可作适当开挖。
4.本涵洞桩号$z,本涵洞为$h,涵洞轴线与路中线法向夹角为$f。
5.本涵洞采用《JT/GQB030-75》进行设计。
波纹管涵说明
说明:
1.图中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厘米计。
2.为便于制造、存放、运输、使用安装方便,中间管节每节为0.5m~3.5m,端头管节根据涵长确定。
3.本涵内径为1.5米,壁厚4.0mm、波高65mm,波距145mm。
4.基础材料采用有一定级配的天然砂砾,含土量小于5%,最大粒径不宜超过50mm,0.074mm以下粉粘粒含量不得超过3%,同时满足施工的压实度要求、填料最小强度要求。
5.管身要热喷锌复合防腐,现场安装前内外
涂上或喷上含有石棉纤维的厚沥青。
6.连接方式:法兰盘连接,镀锌螺丝、石棉盘根密封条。
7.每节波纹管必须为一个整体,焊接表面不应有气孔、裂纹、夹渣及溅物等缺陷。
8.各管节间连接强度必须满足施工中路基填土有压实机械作业荷载压力的要求,不得有变形、错位现象。
9.洞口部分和端墙基础以下换填0.50米厚的天然砂砾。
10.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0.25MPa。
11.进出水口为排水顺畅可作适当开挖。
接长利用涵说明
说明:
1.图中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厘米计。
倒虹吸说明
说明:
1.图中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厘米计。
2.进出口为排水通畅可作适当开挖。
3.本涵洞桩号$z,涵洞轴线与路中线法向夹角为$f。
4.本涵洞采用河北省公路小桥涵手册进行参考设计。
6.本涵洞的设计标高为中心断面标高,施工时应按路线纵坡对左右
涵台进行调整。
石拱涵说明
说明:
1.图中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厘米计。
2.洞身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
3.进出口为排水通畅可作适当开挖。
4.本涵洞桩号$z,本涵洞为$h,涵洞轴线与路中线法向夹角为$f。
涵台进行调整。
7.本涵为接长利用涵洞,原涵结构完好,不接长部分为虚拟结构,
不计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