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集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试题#(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试题#(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年,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列宁提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规律。

5、《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

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

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首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2分)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

(2分)最后,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具体的历史的。

(1分)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1分)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1分)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分)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1分)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1分)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

这句话是说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市民社会是指将私人利益关系作为总和的社会。

(1分)旧唯物主义以它为基础,用关于个人功利的观点来说明结成政治社会的必要。

(1分)新唯物主义不仅承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且认为人既在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过着社会生活,又在社会关系中生活。

(1分)因此,“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1分)其涵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或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1分)4、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以未展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1分)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1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1分)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分)贯穿《提纲》的中心线索是实践观点,它是《提纲》的核心思想和灵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相关试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相关试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相关试题1、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的。

2、对比分析《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两大发现的论述。

3、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质体现在哪些方面?马克思是如何批判现代性的?这一批判对于理解和领会中国的社会现实有怎样的意义?4、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是如何评价伊壁鸠鲁哲学的?重新解释“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哲学立场是什么?这种解释具有怎样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5、马克思是如何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的?应当怎样来理解“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6、费尔巴哈是如何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的?这一批判对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具有怎样的提示作用和推动作用?7、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是什么?应当如何来理解异化劳动学说在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中的作用?马克思是如何由此开展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8、如何在存在论的高度上来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原则?为什么说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走的是同一条道路?9、马克思是如何对待黑格尔辩证法的?他在黑尔格的辩证法中发现了哪些积极因素?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在何种程度上超越了费尔巴哈?10、怎样来理解“生活决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历史的现实前提”是什么?应当怎样来理解“现实的个人”?11、马克思是如何通过“对象性的活动”来洞穿意识的内在性,从而实现哲学上的革命性变革的?12、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以“实证”的历史科学来取代传统哲学,这将是一门怎样的科学?A卷(课堂开卷)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上)试题及答案(山东大学哲学系2005级)一、简释概念(30分):1、原子偏斜:答:①伊壁鸠鲁认为原子的运动方式有三种:在重量作用下的直线下落,偏离直线和多个原子的碰撞。

第二种运动为伊氏的独创。

②直线运动体现了物质性的原则,而偏斜运动是原子的形式规定。

③直线下落是强制运动,表示必然性原则;而偏斜则体现了偶然性和能动性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

考查围或考试容概要(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马克思是如何提出和阐述科学实践观的,其重要意义是什么2.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涵义及其意义(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2.《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3.《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阐述4.《共产党宣言》关于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问题的理解(三)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恩格斯是怎样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核”和根本缺陷的2.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3. 恩格斯是怎样分析和评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4.恩格斯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的5.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阐明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中,论述了那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是如何说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的(五)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特点的论述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阐述(六):《实践论》1、正确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涵3、根据《实践论》,具体分析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七):《矛盾论》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如何理解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3、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八):《在武昌、、、等地的谈话要点》1、在南方谈话中是如何论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改革开放的2、“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有何重大意义3、如何理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十):《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许庆朴、祥福等选编,高等教育,1999年10月第1版(也可使用其它教材)四、样卷:题型举例一、概念题如:人的自由发展二、简答题如: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阐述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三、材料分析题如:“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 题目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  题目

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前坚持这一标准有何意义?1、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真理是对客观的正确反映。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符合客观。

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合起来加以比较,对照。

实践是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就是说,人们抱着一定的理论目的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吧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

这样,人们就可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物质成果与原来的客观直观现实性的事物本身相比较、对照,从而检验出认识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以及其符合程度。

所以,把实践的直观现实性的特点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3、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

实践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人在实践能够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们所利用,从而去改造世界。

实践是由人发动而指定一定对象的。

它把人从以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人支配物。

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类刚刚出现的时候,人类的力量是非常脆弱的,人的认识能力也不高,他们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那么渺小。

大自然可以为所欲为,而人类束手无策。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了自然规律,并且能够创造条件来利用自然规律,从而改造自然。

如汉代张衡发明地动仪,它能够准确地测到地震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这是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主 义经典著作选读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 义经典著作选读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答案:A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古希腊罗马哲学B 德国古典哲学C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答案:B3、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A 剩余价值学说和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C 科学社会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D 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答案:B4、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剩余价值学说D 劳动价值论答案:B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实现共产主义C 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答案:A二、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

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实践和实证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其次,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

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在它毫不妥协地批判旧世界,鲜明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他们的解放而斗争。

再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内在统一的。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确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科学理论必须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__题目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__题目

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前坚持这一标准有何意义?1、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真理是对客观的正确反映。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符合客观。

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合起来加以比较,对照。

实践是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就是说,人们抱着一定的理论目的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

这样,人们就可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物质成果与原来的客观直观现实性的事物本身相比较、对照,从而检验出认识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以及其符合程度。

所以,把实践的直观现实性的特点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3、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

实践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人在实践能够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们所利用,从而去改造世界。

实践是由人发动而指定一定对象的。

它把人从以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人支配物。

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类刚刚出现的时候,人类的力量是非常脆弱的,人的认识能力也不高,他们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那么渺小。

大自然可以为所欲为,而人类束手无策。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了自然规律,并且能够创造条件来利用自然规律,从而改造自然。

如汉代张衡发明地动仪,它能够准确地测到地震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这是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共五篇)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共五篇)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共五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马克思是如何提出和阐述科学实践观的,其重要意义是什么2.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涵义及其意义(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2.《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3.《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阐述4.《共产党宣言》关于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问题的理解(三)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恩格斯是怎样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根本缺陷的2.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3.恩格斯是怎样分析和评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4.恩格斯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的5.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阐明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中,论述了那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是如何说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的(五)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特点的论述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阐述(六)毛泽东:《实践论》1、正确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涵3、根据《实践论》,具体分析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七)毛泽东:《矛盾论》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如何理解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3、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八)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是如何论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改革开放的2、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有何重大意义3、如何理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九)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十)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许庆朴、郑祥福等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也可使用其它教材)四、样卷:题型举例一、概念题如:人的自由发展二、简答题如: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阐述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三、材料分析题如:“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题库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题库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卷姓名____学号____成绩_____一、填空题(每空一分)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

写作原因:一是为了______心愿;二是为了______的需要;三是为了科学评价_____哲学。

2、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是______。

3、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中的革命的因素,不为人民政府或自由派都没有看到,只有德国诗人______看到了。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内部,公元十一世纪到十四世纪,发生过______和______的斗争。

争论的焦点是个别事物在先,还是一般概念在先的问题。

5、恩格斯指出:“对这些(不可知论)以及其它一些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______________,即实验和工业。

”费尔巴哈的思想发展经过了_______、______和_____阶段6、费尔巴哈的哲学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出发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点是用“_______”的方法进行批判地吸收的。

10、19世纪30——40年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的的基础。

11、恩格斯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经过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阶段。

从而对哲学思维方法产生影响。

12、从哲学发展史来看,唯物主义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13、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和_______两大阶段。

8、三大发现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集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异化劳动的,如何正确的评价马克思这一思想?论述: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对自己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成就的哲学概括,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三种主要的分配形式——工资、利润和地租,归结为异化劳动以及由异化劳动所决定的私有制。

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

马克思首先揭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接下来,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具体表现: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

④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进一步考察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认为私有财产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由于劳动与资本的分离,才使劳动成为异化劳动,才使劳动的外化得以实现。

马克思在研究异化劳动理论的过程中证明,人类全部奴役制的根源就是这种客观的、物质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

在此,马克思以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为基础,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

正确评价:1。

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的客服和超越。

2.从当时理论界在异化问题上的思想水平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深度也是很突出的。

3.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依然是其理论的主题。

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解析依然是前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习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习题

1.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①《提纲》首次第一次提出了新世界观的根本观点——科学的实践观点。

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找到了解开困扰他思想的疙瘩的钥匙。

②《提纲》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从根本上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③《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同唯心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已经彻底摆脱了资产阶级哲学的影响,标志着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已经产生。

2.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的根本缺陷是什么?马克思是如何批判的?费尔巴哈所看到的只是人的生物本性,是生物学上的、自然的人。

他对人的本质的这种理解只是简单地区分了人与动物。

这种理论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抹杀了人的社会性,否认了人与人的阶级差别,是抽象的人性论。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同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观点:“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就是说费尔巴哈脱离人的社会性,从单个人中抽象出人的共性,如理性、意志、情感、欲望、爱等,以为这就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这样只能够把人与动物开来,而无法对人与人进行区分。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随着规定他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3.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如何提出和回答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以往历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认为以往历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都是意识。

点明了唯物史观的前提。

包括二个层次:(1)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是现实的个人;(2)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他们从科学的实践观点出发,阐述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社会历史观区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首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2分)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其中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

(2分)最后,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具体的历史的。

(1分)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1分)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1分)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分)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1分)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1分)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

这句话是说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市民社会是指将私人利益关系作为总和的社会。

(1分)旧唯物主义以它为基础,用关于个人功利的观点来说明结成政治社会的必要。

(1分)新唯物主义不仅承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且认为人既在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过着社会生活,又在社会关系中生活。

(1分)因此,“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1分)其涵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或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1分)4、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以未展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1分)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1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1分)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题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⑴打开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六个缺口:①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1755年,康德:《自然通史与天体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太阳系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从天体演化的历史批驳了“宇宙不变论”。

康德认为,太阳系是从同一团尘埃微粒组成的弥漫星云中,通过吸引与排斥的矛盾运动,逐渐发展成为有秩序的天体系统;他阐明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

恩格斯评价说:“康德关于所有现在的天体都从旋转的星云团产生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

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

”②地质渐变论1830年,赖尔:《地质学原理》;提出地质“渐变论”,将“理性”带进了地质学,与居维叶貌似革命的理论——“激变论”相对抗。

赖尔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的表层以及地表上的植物和动物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它们“也都有时间上的历史”,这个学说既是与有机物种不变这个假说不能相容,也是对居维叶的“灾变说”的一个有力批判。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最初把理性带进地质学的是赖尔,因为他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些渐进的作用,取代了由于造物主的一时兴起而引起的突然变革。

”③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840年,迈尔、焦耳等: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揭示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当量的关系上揭示了存在于自然界的热、光、电、磁、机械的和化学的等等这些当时被称之为“物理力”,而实际上是能量的特殊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

因此,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

④人工合成有机物1828年,维勒:“论尿素的人工合成”;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成功地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的观念,动摇了生命力论的基础,“证明了适用于无机物的化学定律对有机物是同样适用的,而且把康德还认为是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大部分填平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相关试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相关试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相关试题1、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的。

2、对比分析《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两大发现的论述。

3、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质体现在哪些方面?马克思是如何批判现代性的?这一批判对于理解和领会中国的社会现实有怎样的意义?4、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是如何评价伊壁鸠鲁哲学的?重新解释“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哲学立场是什么?这种解释具有怎样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5、马克思是如何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的?应当怎样来理解“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6、费尔巴哈是如何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的?这一批判对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具有怎样的提示作用和推动作用?7、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是什么?应当如何来理解异化劳动学说在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中的作用?马克思是如何由此开展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8、如何在存在论的高度上来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原则?为什么说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走的是同一条道路?9、马克思是如何对待黑格尔辩证法的?他在黑尔格的辩证法中发现了哪些积极因素?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在何种程度上超越了费尔巴哈?10、怎样来理解“生活决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历史的现实前提”是什么?应当怎样来理解“现实的个人”?11、马克思是如何通过“对象性的活动”来洞穿意识的内在性,从而实现哲学上的革命性变革的?12、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以“实证”的历史科学来取代传统哲学,这将是一门怎样的科学?A卷(课堂开卷)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上)试题及答案(山东大学哲学系2005级)一、简释概念(30分):1、原子偏斜:答:①伊壁鸠鲁认为原子的运动方式有三种:在重量作用下的直线下落,偏离直线和多个原子的碰撞。

第二种运动为伊氏的独创。

②直线运动体现了物质性的原则,而偏斜运动是原子的形式规定。

③直线下落是强制运动,表示必然性原则;而偏斜则体现了偶然性和能动性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对于费尔巴哈的纲要?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的实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第一,人的实质是详细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成立在实践根基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2分〕其次,人的实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此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

〔2分〕最后,人的实质也不是凝结不变的,而是不停睁开变化着的,是详细的历史的。

〔1分〕2、以前的全部唯物主义〔包含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弊端是什么?以前的全部唯物主义〔包含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弊端是:对对象、现实、感性,〔1分〕不过从客体的或许直观的形式去理解,〔1分〕而不是把它们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看作实践去理解,〔1分〕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1分〕唯物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动的方面被唯物主义抽象地睁开了,他们不认识革命的、实践批评的活动的意义。

〔1分〕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

这句话是说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市民社会是指将个人利益关系作为总和的社会。

〔1分〕旧唯物主义以它为根基,用对于个人功利的看法来说明结成政治社会的必需。

〔1分〕新唯物主义不单成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并且以为人既在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过着社会生活,又在社会关系中生活。

〔1分〕所以,“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那么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1分〕其涵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建的社会,或是必定社会关系所限制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1分〕4、简述?对于费尔巴哈的纲要?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以未睁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根本范围,〔1分〕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根本看法,〔1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全部旧哲学的根本差别,〔1分〕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改革。

〔1分〕贯串?纲要?的中心线索是实践看法,它是?纲要?的核心思想和灵魂。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试题一、简答题1、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是怎样阐述生产和消费的统一性的。

a生产和消费的直接统一b生产和消费互为媒介互为依存c生产和消费互相创造对方d消费从两方面创造生产e生产从三方面创造消费f生产和消费互相转化2、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对帝国主义下的定义分别是哪些?(1)列宁给帝国主义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但列宁认为这个定义虽然概括了帝国主义最主要的内容,却不能明显地指出帝国主义的各种极重要的特点。

(2)因此,列宁又下了另一个包括了五大特征的定义,即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分割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但是,列宁认为,上述定义只注意到纯经济上的主要现象,如果还注意到帝国主义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中所占的历史地位和帝国主义同工人运动中两个主要派别的关系,那就应给它另下一个更完备的定义。

(3)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

这个特点可分三方面来谈:(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怎样理解这一观点(1)政治斗争是各阶级、阶层、政党、民族、国家和政治力量之间围绕着政治权力所进行的斗争。

(2)它是阶级斗争的高级形式。

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即统治阶级要保持统治地位。

(3)政治斗争通常与经济斗争、思想斗争结合进行,是各种斗争的中心环节。

一个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只有通过政治斗争才能最终实现。

4、何谓“先验主义”?为什么恩格斯把杜林的体系定义为先验主义?(1)先验主义: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

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首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2分)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

(2分)最后,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具体的历史的。

(1分)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1分)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1分)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分)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1分)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1分)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

这句话是说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市民社会是指将私人利益关系作为总和的社会。

(1分)旧唯物主义以它为基础,用关于个人功利的观点来说明结成政治社会的必要。

(1分)新唯物主义不仅承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且认为人既在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过着社会生活,又在社会关系中生活。

(1分)因此,“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1分)其涵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或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1分)4、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以未展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1分)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1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1分)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分)贯穿《提纲》的中心线索是实践观点,它是《提纲》的核心思想和灵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试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试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试题(1888年单行本序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反杜林论)1888年单行本序言(填空题)一、填空题.1.马克思的(世界观)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

2.我们越来越觉得我们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即我们怎样从这一哲学出发并且怎样同它脱离,作为一个简要而系统的(说明)是很必要的了。

3.我认为我们还欠着一笔(信誉债),就是要完全承认,在我们那个狂风暴雨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它哲学家都大。

4.但是,这些笔记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1888年单行本序言(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1.辩证法希腊文词源是谈话、论战的技艺的意思。

在欧洲哲学史上,辩证法这一术语曾在不同意义上被使用过。

古希腊辩证法的最初含义是论辩的方法,苏格拉底把辩证法看作对意见的争论而发现真理的艺术。

中世纪经院哲学运用的辩证法往往被人们看作是烦琐论证、荒唐提问和诡辩的代名词。

黑格尔对辩证法作了两种规定:一是指概念思维的矛盾进展,一是指揭露对象本质自身的矛盾。

黑格尔关于辩证法是普遍联系和发展思想、观念是在对立面的争论中获取自身规定的思想,已成为辩证法的通常涵义。

今天人们认为辩证法是同现象学方法、分析哲学方法并列的三大哲学研究方法之一。

2.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以前资产阶级思想家用来表示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的用语。

一般指资本主义社会,有时指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资产阶级思想家常用这个名称来表示社会生活中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并把它用来表示国家的政治法律关系和“政治社会”这个名称相对应,但他们并不了解市民社会对生产方式发展的依赖关系,而是用人的本性、政治和道德等原因来说明它的形成。

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现代世界中形成的是伦理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

马克思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的,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高级形式就是市民社会。

3.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一书提出的命题,他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有两个方面的涵义:第一个方面的涵义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它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第二方面的涵义是我们的思维对世界的关系怎样,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这个世界,对它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考试题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考试题

论述题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异化劳动的,如何正确的评价马克思这一思想?论述: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对自己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成就的哲学概括,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三种主要的分配形式——工资、利润和地租,归结为异化劳动以及由异化劳动所决定的私有制。

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

马克思首先揭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接下来,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具体表现: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

④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进一步考察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认为私有财产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由于劳动与资本的分离,才使劳动成为异化劳动,才使劳动的外化得以实现。

马克思在研究异化劳动理论的过程中证明,人类全部奴役制的根源就是这种客观的、物质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

在此,马克思以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为基础,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

正确评价:1。

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的客服和超越。

2.从当时理论界在异化问题上的思想水平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深度也是很突出的。

3.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依然是其理论的主题。

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解析依然是前科学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集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异化劳动的,如何正确的评价马克思这一思想?论述: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对自己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成就的哲学概括,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三种主要的分配形式——工资、利润和地租,归结为异化劳动以及由异化劳动所决定的私有制。

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

马克思首先揭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接下来,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具体表现: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

④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进一步考察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认为私有财产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由于劳动与资本的分离,才使劳动成为异化劳动,才使劳动的外化得以实现。

马克思在研究异化劳动理论的过程中证明,人类全部奴役制的根源就是这种客观的、物质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

在此,马克思以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为基础,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

正确评价:1。

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的客服和超越。

2.从当时理论界在异化问题上的思想水平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深度也是很突出的。

3.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依然是其理论的主题。

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解析依然是前科学的。

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造成以上三点理论缺陷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此时还没有彻底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

《手稿》只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而不是一部已经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著作。

2、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共产主义的,如何正确的评价马克思这一思想?马克思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共产主义观的:第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在《手稿》中,“共产主义”是作为异化劳动的对立面来设定的。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的手段及其必然结果,因此作为异化劳动消除的共产主义当然应当把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其核心内容。

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

第二,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只抛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而不抛弃物质财产本身。

第三,共产主义是任何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彻底扬弃,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到了共产主义时,“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人道主义是价值根据,自然主义是事实根据,价值根据必须立于事实根据之上,价值根据是事实根据的意义所在。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一物两体的关系。

第四,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的运动之中。

另外马克思还的两种尚未完成的共产主义观进行了批判。

分别是:粗陋的平均主义共产主义的观点;政治的共产主义观点。

正确评价:首先,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点带有无法抹去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维色彩。

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之所以应当被扬弃,不是因为它和历史的现实发展规律相矛盾,而是因为它和人的本质要求相矛盾。

马克思此时的理论建构所达到的知识一种伦理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思维成果。

它跟从现实历史中得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还是有根本的区别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观的理解中,也包含一种从现实经济事实出发的科学的思维逻辑。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对现实的劳动的客观作用的重视。

(2)在认识论的角度上对客观对象在人的感觉形成中的作用的重视。

(3)对经济因素在社会形态中的作用的重视。

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中还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在区别其内容和形式的前提下进行的,共产主义不抛弃财产的物质内容,只抛弃财产的异化形式,这就是对内容和形式的辩证法的很好把握。

在对现实劳动的分析上也是如此。

3、根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为什么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是自古希腊哲学以柏拉图的“理型论”为代表开始的客观唯心主义对人“本质”的解释。

此类客观唯心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不依附于个体、社会甚至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特殊形态,而现实中的人,是这种形态的变化、完善、物化(现象化)的产物。

而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

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性爱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因此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如何理解:所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基本的哲学命题,一个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另一个是“处在同一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相互联系”。

前者从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来界定人的本质,而后者强调人实际上所参与的社会关系,要远远超过直观所能掌握的有限数量,即一个社会中的任何一种关系,都会对其中任意个体的人发生作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以下几方面涵义:首先,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

如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地主还是农民、资本家还是工人等,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其次,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应该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把握人。

社会关系简单地说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进一步说可以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

再进一步,还可以分为若干方面,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生产关系、业缘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以及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法律关系,等等。

要全面地了解一个人,就应该从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入手。

最后,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有主次之分。

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起着基础的支配的作用,它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人在生产活动、交换活动、分配活动以及消费活动中所处地位和相互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

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的集团实际上就是不同的阶级。

政治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中重要的关系,它是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

人的社会地位不仅与人的经济地位有关,而且更与人的政治地位有关。

在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但是,不能仅仅从人际关系角度来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科学结论作庸俗化的理解,不能把这个科学结论看作是一些人大搞“关系学”的根据。

社会关系当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能归结为人们平常所理解的那种狭隘的“人际关系”。

4、根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为什么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作为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特征?马克思说以前的哲学家的做法是错的,只把哲学停留在理论上。

以前的哲学都只是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就把改造世界作为己任,即提出哲学在改造世界上的指导功能。

也就是讲,哲学要靠人的实体来把它表现出来,不然就像是船放在陆地上一样成了摆设,而没有被真正的释放出它应有的价值。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只是消极被动地解释世界,不懂得实践活动在改变世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提不出用实践去改造世界的主张,不懂得实践的观点对于哲学理论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决定性意义。

传统哲学以实体本体论的方式追求关于世界的绝对真理,试图达到对世界的终极解释。

在这里,传统哲学对待世界的基本态度是静观式的知识论态度。

在传统哲学看来,静观高于行动,理性高于实践,哲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解释世界”的问题,在于把握世界的终极存在和本体根据的问题。

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唯物性,历史性,辩证性,和斗争性。

而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不仅是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认为这样,就从根本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区别开来了,旗帜鲜明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蕴含两个最为基本的维度:哲学范式和思维范式,只有从这两个维度入手,才可以展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义。

具体而言,这一革命蕴含了两个根本性的范式转换:就哲学范式而言,从思辨哲学转向实践哲学;就思维范式而言,从现成论转向生成论。

从实质上看,哲学范式的转换与思维范式的转换并非比肩并立的两个转换,亦非前后相继的两次转换,而是同一转换的两个方面,即它们乃是两种视野下的同一个转换。

要认识到马克思哲革命的实质需要理解这一转换。

第二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1.马克思在《手稿》中是怎样论述“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对此应作怎样的评价?答案:“异化劳动”概念是以对人的真正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认可为其思想前提的。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当是自由、自觉地,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真正的人的劳动,关于劳动的学说也必须要以这种劳动为核心。

这是关于人的科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现实中的以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就是对这种劳动的“异化”。

在内容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也就是说,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自身就变为越廉价的商品。

第二,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决定了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过程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是异化的。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中,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也就成了一种外在的东西,一种不属于他自身的东西。

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无法肯定自己的生存意义,相反,只能否定自己。

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就是要劳动,要自由自觉的劳动。

不允许人进行自由自觉的劳动,这是违反人的类本质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情况恰恰就发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