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藤野先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读课文,研读赏析(一)
1.出示问题,自学指导(约2分钟)
要求:阅读“在仙台”部分,研读如下问题。 (1)用笔勾画出对藤野先生进行描写的语句, 看看作者刻画人物时抓住怎样的特征? (2)这部分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
要求给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说说分别表现了藤野
先生怎样的品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
文中还有一种情况,借助于副词,增 强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试结合下列 问题作品析。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只不过”的意思 ——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 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似有此事, 但不完全肯定 ——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以诙谐的口 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 国民的辛酸。
藤 野 先 鲁 生 迅
[学习目标]
(1)通过几件典型的事来突出人物的品质;抓住人物的特 征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2)学习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和鲁迅先生的强烈的爱国主 义精神; (3)掌握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 顺序来记叙的方法,从而把握课文脉络、结构。 学习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难点: (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2)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
3.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思想家和文学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
兴人。《藤野先生》与《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都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 花夕拾》。
作者简介及背景 材料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举止) (衣着)
生活俭朴,不修边幅, 治学严谨的学者。
小结:运用白描的手法,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 勾勒其形象,突出人物品质。
(2)找出作者在仙台与藤野交往的几件事,要求给 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说说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 品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添改讲义——正直热忱,认真负责 改解剖图——严格要求,治学严谨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询问裹脚——科学兴趣,求实精神
正直热忱,治
学严谨,没有
狭隘的民族偏 见的学者。
小结: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 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3) 用一句话来评价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一个生活俭朴、不修边幅、正直热忱、认真负 责、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学者形象。
(二)三读课文,研读赏析(二) 1.出示问题,自学指导(约2分钟) 要求:跳读课文“在东京”和“离仙台”两部分, 研读如下问题: (1)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 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大概 是物以希为贵罢”来解释? (3)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作者为什 么又要告别藤野离开仙台? (4)作者为什么要写离开仙台、怀念先生这部分 内容? 2.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约5分钟)。
第三课时
一.揭示目标:(约1分钟)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2.品味本文语言的感情色彩 (一)四读课文,研讨品味(包括 解题、文章主题、语言品味等方面)
1.出示问题,自学指导(约2分钟) (1)关于课文,有几种不同理解,讨论一下,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①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 生的高贵品质。 ②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 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③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 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2)本文的语言耐人咀嚼,很富有感情色彩, 请结合下面的题目作简要赏析。 ①“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 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3.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约8-10分钟) (1)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 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去仙台的途中,“日暮里”令作者想到了风雨飘 摇中的祖国,“水户”是反清志士客死之地,这两个 地方触发作者的忧国之情。 (2)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大概 是物以希为贵罢”来解释? 作者感到受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只不过 是“大概是物以希为贵”,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 的辛酸,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 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 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 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绯红(fēi) 宛如(wǎn) 驿站 (yì ) 解剖(pōu) 油光可鉴(jiàn) 毫不介意(jiè) 畸形(jī) 不逊 (xùn) 匿名(nì ) 杳无消息(yǎo)诘责(jié) 教诲(huì ) 瞥见(piē) 抑扬顿挫 (cuò) 深恶痛疾(wǜ)
2.解释下列词语 绯红:鲜红。绯,红色。 不逊:无礼。逊,谦逊。 诘责:质问并责备。诘,质问。 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畸,不正常 的。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 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二)
本文的语言耐人咀嚼,很富有感 情色彩,请结合下面的题目作简要 赏析。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
血管学、神经学。”
——对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表示钦佩。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
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 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 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深切地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
(3)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作者为什么 又要告别藤野离开仙台? 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 是因为在东 京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逛公园,赏樱花,盘辫子, 学跳舞——不学无术,思想腐朽。 作者是怀抱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东渡日本的, 看到这里也是这样,对之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队, 失望、痛苦、忿恨之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情使他百感交 集,远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 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 所以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 呢?”这是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
2.解释下列词语
瞥见:指很快地看了一下,有些许无意(不经意 不小心,不在意的)中看到某事的意思。一 下子看见。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 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节奏分明、和谐悦耳。 深恶痛疾:恶,厌恶。疾,痛恨。厌恶、痛恨 到极点。 美名其曰: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名称)叫做。 模胡:马虎不讲究。
(3)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作
者为什么又要告别藤野离开仙台?
作者又为什么要毅然决然告别恩师而离开
仙台呢?这是因为“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
事件”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地体会到弱
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更深刻地认识到国人
的麻木,进而认识到要想救国,首先要拯救国
民的灵魂,于是他告别恩师,弃医从文。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行
程
东京-仙台-离开仙台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二)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问题,自学指导(约2分钟) 要求:快速阅读,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问题组:(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是围绕什么线索, 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2)鲁迅先生求学变换了几个地点,课文中记叙了哪几件 主要事情?分别对应哪些段落?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2.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约5-8分钟)。 3.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约8-10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是围绕什么线索,按照什 么顺序来记叙的? 线索: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经过。顺序:按照时间的推 移、地点的转换以及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来记叙的。
[学习难点]
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2、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
[第一课时 ] 一.揭示目标:(约 1分钟) 学习目标: (1)认读并识记重要词的音形义。 (2)掌握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 先后顺序来记叙的方法,从而把握课文脉络,把握课文的结 构。 二.学习过程 (一)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预习测试: 1.给下列加点注音并注意其字形。
(2)本文的语言耐人咀嚼,很富有感情色彩, 请结合下面的题目作简要赏析。 ①“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 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②“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 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 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3)文中还有一种情况,借助于副词,增强表 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请结合下面的题目作品析。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②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③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④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与“不”连用,以反 诘的语气加强肯定
——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 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 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表明事实并未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 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就强烈 的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从以上例子能看出,调动一些语 言因素,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是大有益处的。
(4)作者为什么要写离开仙台、怀念先生这部分内 容? 之所以要写此部分内容,是为了直抒对藤野先生的 热情赞颂和怀念之情,并将怀念付诸行动,收藏讲义, 悬挂照片,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 量。这也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感。 小结:以上四个方面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强烈的爱国 主义思想感情。 (三)当堂训练(10分钟) 做课时达标《藤野先生》第二课时作业。
(2)鲁迅先生求学变换了几个地点,课文中记叙 了哪几件主要事情?分别对应哪些段落?并说说各部 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在东京,交往缘起。 (1-3) 途中见闻(3-5)
明线 与先生 的交往
第二部分:在仙台, 交往经过 (4-35)
相识相交(6-23) 离别原因(24-31)
暗线: 作者爱 依依惜别(32-35)国情感
(3) 用一句话来评价藤野先生。
2.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约5-8分钟)
3.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约8-10分钟) (1)用笔勾画出对藤野先生进行描写的语句,看看作者刻
画人物时抓住怎样的特征? 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来评价藤野先
生。 黑瘦、八字须 (容貌)
缓慢而抑扬顿挫
戴眼镜、挟着书 衣着模胡旧外套
(声调)
著名作品集有《野 草》、《朝花夕拾》 《呐喊》、《彷徨》 《华盖集》、《坟》 等。本文选自散文 集《朝花夕拾》。
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
2、阅读课文提示及 注释,了解文章写作 年代及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回 忆了1902—1906年留 学日本的片段。鲁迅 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 民,但后来却弃医从 文了,我们在本课的 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 思想变化的原因。
结合课文及下图,试谈谈你对鲁迅 弃医从文、爱国主义思想的认识。
俯 首 甘 为 儒 子 牛
横 眉 冷 对 千 夫 指
复述: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 名 信 事 件
看 电 影 事 件
学生自读课文第24至3L语 段,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 疑惑”这句话? (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 明呢? (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 思? (4)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 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第三部分:离仙台,别后怀念。 (36-38)
(三)当堂训练(15分钟)
做课时达标《藤野先生》第一课时作业。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课时]
一.揭示目标:(约1分钟)
学习目标: 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1)通过几件典型的事来突出人物的品质; (2)学习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和鲁迅先生
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习过程
1.出示问题,自学指导(约2分钟)
要求:阅读“在仙台”部分,研读如下问题。 (1)用笔勾画出对藤野先生进行描写的语句, 看看作者刻画人物时抓住怎样的特征? (2)这部分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
要求给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说说分别表现了藤野
先生怎样的品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
文中还有一种情况,借助于副词,增 强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试结合下列 问题作品析。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只不过”的意思 ——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 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似有此事, 但不完全肯定 ——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以诙谐的口 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 国民的辛酸。
藤 野 先 鲁 生 迅
[学习目标]
(1)通过几件典型的事来突出人物的品质;抓住人物的特 征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2)学习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和鲁迅先生的强烈的爱国主 义精神; (3)掌握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 顺序来记叙的方法,从而把握课文脉络、结构。 学习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难点: (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2)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
3.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思想家和文学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
兴人。《藤野先生》与《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都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 花夕拾》。
作者简介及背景 材料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举止) (衣着)
生活俭朴,不修边幅, 治学严谨的学者。
小结:运用白描的手法,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 勾勒其形象,突出人物品质。
(2)找出作者在仙台与藤野交往的几件事,要求给 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说说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 品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添改讲义——正直热忱,认真负责 改解剖图——严格要求,治学严谨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询问裹脚——科学兴趣,求实精神
正直热忱,治
学严谨,没有
狭隘的民族偏 见的学者。
小结: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 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3) 用一句话来评价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一个生活俭朴、不修边幅、正直热忱、认真负 责、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学者形象。
(二)三读课文,研读赏析(二) 1.出示问题,自学指导(约2分钟) 要求:跳读课文“在东京”和“离仙台”两部分, 研读如下问题: (1)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 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大概 是物以希为贵罢”来解释? (3)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作者为什 么又要告别藤野离开仙台? (4)作者为什么要写离开仙台、怀念先生这部分 内容? 2.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约5分钟)。
第三课时
一.揭示目标:(约1分钟)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2.品味本文语言的感情色彩 (一)四读课文,研讨品味(包括 解题、文章主题、语言品味等方面)
1.出示问题,自学指导(约2分钟) (1)关于课文,有几种不同理解,讨论一下,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①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 生的高贵品质。 ②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 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③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 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2)本文的语言耐人咀嚼,很富有感情色彩, 请结合下面的题目作简要赏析。 ①“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 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3.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约8-10分钟) (1)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 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去仙台的途中,“日暮里”令作者想到了风雨飘 摇中的祖国,“水户”是反清志士客死之地,这两个 地方触发作者的忧国之情。 (2)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大概 是物以希为贵罢”来解释? 作者感到受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只不过 是“大概是物以希为贵”,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 的辛酸,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 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 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 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绯红(fēi) 宛如(wǎn) 驿站 (yì ) 解剖(pōu) 油光可鉴(jiàn) 毫不介意(jiè) 畸形(jī) 不逊 (xùn) 匿名(nì ) 杳无消息(yǎo)诘责(jié) 教诲(huì ) 瞥见(piē) 抑扬顿挫 (cuò) 深恶痛疾(wǜ)
2.解释下列词语 绯红:鲜红。绯,红色。 不逊:无礼。逊,谦逊。 诘责:质问并责备。诘,质问。 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畸,不正常 的。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 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二)
本文的语言耐人咀嚼,很富有感 情色彩,请结合下面的题目作简要 赏析。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
血管学、神经学。”
——对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表示钦佩。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
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 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 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深切地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
(3)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作者为什么 又要告别藤野离开仙台? 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 是因为在东 京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逛公园,赏樱花,盘辫子, 学跳舞——不学无术,思想腐朽。 作者是怀抱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东渡日本的, 看到这里也是这样,对之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队, 失望、痛苦、忿恨之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情使他百感交 集,远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 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 所以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 呢?”这是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
2.解释下列词语
瞥见:指很快地看了一下,有些许无意(不经意 不小心,不在意的)中看到某事的意思。一 下子看见。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 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节奏分明、和谐悦耳。 深恶痛疾:恶,厌恶。疾,痛恨。厌恶、痛恨 到极点。 美名其曰: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名称)叫做。 模胡:马虎不讲究。
(3)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作
者为什么又要告别藤野离开仙台?
作者又为什么要毅然决然告别恩师而离开
仙台呢?这是因为“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
事件”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地体会到弱
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更深刻地认识到国人
的麻木,进而认识到要想救国,首先要拯救国
民的灵魂,于是他告别恩师,弃医从文。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行
程
东京-仙台-离开仙台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二)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问题,自学指导(约2分钟) 要求:快速阅读,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问题组:(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是围绕什么线索, 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2)鲁迅先生求学变换了几个地点,课文中记叙了哪几件 主要事情?分别对应哪些段落?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2.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约5-8分钟)。 3.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约8-10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是围绕什么线索,按照什 么顺序来记叙的? 线索: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经过。顺序:按照时间的推 移、地点的转换以及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来记叙的。
[学习难点]
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2、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
[第一课时 ] 一.揭示目标:(约 1分钟) 学习目标: (1)认读并识记重要词的音形义。 (2)掌握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 先后顺序来记叙的方法,从而把握课文脉络,把握课文的结 构。 二.学习过程 (一)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预习测试: 1.给下列加点注音并注意其字形。
(2)本文的语言耐人咀嚼,很富有感情色彩, 请结合下面的题目作简要赏析。 ①“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 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②“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 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 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3)文中还有一种情况,借助于副词,增强表 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请结合下面的题目作品析。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②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③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④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与“不”连用,以反 诘的语气加强肯定
——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 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 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表明事实并未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 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就强烈 的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从以上例子能看出,调动一些语 言因素,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是大有益处的。
(4)作者为什么要写离开仙台、怀念先生这部分内 容? 之所以要写此部分内容,是为了直抒对藤野先生的 热情赞颂和怀念之情,并将怀念付诸行动,收藏讲义, 悬挂照片,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 量。这也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感。 小结:以上四个方面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强烈的爱国 主义思想感情。 (三)当堂训练(10分钟) 做课时达标《藤野先生》第二课时作业。
(2)鲁迅先生求学变换了几个地点,课文中记叙 了哪几件主要事情?分别对应哪些段落?并说说各部 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在东京,交往缘起。 (1-3) 途中见闻(3-5)
明线 与先生 的交往
第二部分:在仙台, 交往经过 (4-35)
相识相交(6-23) 离别原因(24-31)
暗线: 作者爱 依依惜别(32-35)国情感
(3) 用一句话来评价藤野先生。
2.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约5-8分钟)
3.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约8-10分钟) (1)用笔勾画出对藤野先生进行描写的语句,看看作者刻
画人物时抓住怎样的特征? 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来评价藤野先
生。 黑瘦、八字须 (容貌)
缓慢而抑扬顿挫
戴眼镜、挟着书 衣着模胡旧外套
(声调)
著名作品集有《野 草》、《朝花夕拾》 《呐喊》、《彷徨》 《华盖集》、《坟》 等。本文选自散文 集《朝花夕拾》。
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
2、阅读课文提示及 注释,了解文章写作 年代及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回 忆了1902—1906年留 学日本的片段。鲁迅 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 民,但后来却弃医从 文了,我们在本课的 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 思想变化的原因。
结合课文及下图,试谈谈你对鲁迅 弃医从文、爱国主义思想的认识。
俯 首 甘 为 儒 子 牛
横 眉 冷 对 千 夫 指
复述: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 名 信 事 件
看 电 影 事 件
学生自读课文第24至3L语 段,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 疑惑”这句话? (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 明呢? (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 思? (4)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 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第三部分:离仙台,别后怀念。 (36-38)
(三)当堂训练(15分钟)
做课时达标《藤野先生》第一课时作业。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课时]
一.揭示目标:(约1分钟)
学习目标: 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1)通过几件典型的事来突出人物的品质; (2)学习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和鲁迅先生
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