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课堂笔记34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
管理的出发点
“行为举止要符合所承担的角色”
第二节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
人性观念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年代
人性
观念
管理
理论
代表
人物
管理措施
管理重点
管理职能
奖惩措施
领导体制
20世纪
20年代之前
经纪人
X理论
泰勒等
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或任务为中心
传统管理职能
外部,胡萝卜加大棒式
专制集权式
20世纪30年代
2、管理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对员工进行管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形象建设、社会心理气氛建设,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推动政治文明与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树立参管意识)。
封建制度的长期影响是中国人的服从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创新意识和参管意识
第四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目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4、不讲人情;赏罚分明。
5、支薪用人;
6、书面案卷;档案资料收集。
7、资源控制;合理使用资源。
(四)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管理原则
三、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1、人与机器的关系;考虑人使用机器的特点,人及匹配工程心理学,研究人及匹配
2、人与事的关系;让合适的人从事合适的工作认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3、人与人的关系;管理心理学
(一)什么是“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也叫“唯利人”和“实利人”。
1、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及其指导下的管理理论概括为X理论。其要点如下:
⑴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
⑵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任责任。
管理心理学--学习笔记
管理心理学学习笔记:1.心理由哪几部分构成?人的心理基础分为生理基础和社会基础,其中的自然属性指的是由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进而形成一个人的中枢系统;其中的社会基础指的是社会属性,它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社会影响决定着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属性影响和制约着自然属性。
答案要点:心理构成包括三部分内容:动力系统、指向系统和特征系统,动力系统和指向系统属于个性倾向性特征,特征系统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个性倾向性特征包括个人的动机、需要、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内容;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
气质的概念与类型及各类气质的行为特征。
能力的概念和能力差异与类型。
性格的概念、性格差异与类型。
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的不同,其次是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2.如何评价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模式?"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 理论曾风行于20 世纪初到30 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 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这对我国目前的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但"经济人"假设及X 理论,也有很大局限性.1、"经济人" 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这是20 世纪初个人主义价值观点统治思想的反映,泰勒从企业家与工人都有的营利心来录求提高效率的根源,把人看成机器.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相对立的.2、"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他们认为由于人是天性懒惰的,因此必须用强迫、控制、奖励与惩罚等措施, 以便促使他们达到组织目标.3、"经济"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 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答案要点:“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 理论曾风行于20 世纪初到30 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
管理心理学 笔记 (2012年10月9日)
管理心里学笔记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与意义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一、关于组织管理核心的基本观点1、人是组织的主体,要靠人来实现组织目标;2、科学技术越发展,就越要重视人的因素;3、在组织中要建立已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二、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1、研究组织中人-----人系统;2、研究组织中人的心里因素;3、研究组织中的内环境系统。
第二节管理心里学的任务一、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二、研究个体心里与管理三、研究群体心里与管理四、研究领导心里与管理五、研究组织心里与管理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以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行为,并通过对外在的分析去推测人们的心里状态。
优点:目的明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取得一套系统的材料,在心理学研究汇总广泛应用。
缺点:用这种方法取得的材料比较肤浅,研究中期过长,最好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2、谈话法:研究者通过与他人个别交谈,采用人际口传信息沟通的途径来探索他人心里状态的研究方法。
根据谈话的目的不同分为:通用谈话法专题谈话法优点:简单易行,可以及时获得第一手材料。
缺点:面对面谈话增加心里负担,使人产生防御心理,要求研究者具备一定的谈话技巧。
3、实验法:研究者在认为的、严格控制的环境中,通过有效的因素变化来分析被试心里现象的研究方法。
①实验室实验:在具有特殊设备的实验室内进行实验。
优点:实验条件控制严格,程序设计科学,记录系统完善,主试有诱发反应的主动权。
缺点:具有很大的认为性,往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实验所得的结果很难在实际中应用。
②现场实验:在实际工作场所进行实验。
优点: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条件严格,可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
缺点: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4、问卷法:运用经严格设计的量表对大量被试者进行纸笔式调查研究的方法。
常用的问卷形式:①选择法:要求被试者从诸多的可供选择方案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方案的问卷形式。
②是否法:要求被试者对问卷中提出的每个问题,根据个人的主观判断进行“是”或“否”的简单选择的问卷形式。
管理心理学笔记,绝对考点!
管理心理学笔记,绝对考点!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1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是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原则、方法,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管理过程:生存过程(技术管理):物质资料、设备、技术、劳力等社会过程(心理管理):管理制与被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管理心理学主演研究管理过程中的社会过程,即心理管理。
2、与管理心理学相近的学科名称工业社会心理学(闵斯特伯格)、组织心理学(薛恩)、组织行为学(卢盛忠)二、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是多门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是管理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
2、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人性假设与管理A、经纪人假设与x理论B、社会人假设与人群关系理论C、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D、复杂人假设与超Y理论E、全面自由发展人假设与Z理论F、自我超越人假设与学习型组织理论2、个体心理行为与管理A、个性与管理(能力、气质、性格与管理)B、社会知觉理论与管理C、需要动机与管理(激励理论)50分D、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与管理3、群体心理与管理A、群体规模与规范B、群体决策与群体凝聚力C、群体中的人际关系D、群体的沟通与冲突4、组织心理与管理:组织与组织结构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文化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一、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联系性原则二、研究的方法1、观察发2、谈话法3、实验法4、问卷法5、测验法6、个案法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管理学基础一、古典管理理论对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影响1、科学管理理论A、该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1911年著有《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选择B:泰勒的成长过程:学徒—工人—领班—车间工长—车间主任—总机械师—总工程师C:泰勒的实验:搬铁块—时间动作分析实验D、泰勒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劳动定额制工时定额制计件工资制工作流程图等E、泰勒科学管理四原则a、劳动要有科学的方法以代替仅凭经验的方法b、对员工要进行挑选、教育和训练c、管理者要真心的与员工们合作d、管理者要与工人有严格的责任分工F、与泰勒同时代科学管理的代表人物:甘地—计划图表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分析研究2、计划管理理论A、代表人物:法国亨利.法约尔。
管理心理学笔记参考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一、管理和管理学(一)管理:1、定义:管理是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标,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活动。
又:管理是管理者应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来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例析:美国著名汽车制造商福特的用人之道;美国柯达公司的用人之道。
其含义:(1)管理的主体,既包括企业或组织,也包括个体的自我管理。
(2)管理的客体也是丰富多彩的,既包括个体心理的自我控制与调节,也包括个体和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知识、信息、时间等有形和无形资源。
其中人是管理的最主要对象,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核心,时间(速度)是最特殊的管理。
(3)管理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有限资源与相互竞争的多目标之间的矛盾。
(4)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它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5)管理的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预测和激励等。
2、定义(狭义):指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即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调节、预测和激励等3、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
(二)管理学1、定义:研究管理过程中一般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讨论管理中一些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管理的一般性质,管理基本原则和方法,管理职能与过程等。
(又: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的普通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和艺术)。
2、特点:综合性、一般性、模糊性、实践性。
二、管理心理学1、发展历程:工业心理学(1912年,闵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工业社会心理学(1933年,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管理心理学(1958年,黎维特《管理心理学》)。
2、定义: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
又:《社会心理学词典》:是二十世纪3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应用心理学。
它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现代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个体到群体的心理活动出发,研究人们需要、动机、行为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的一门综合学科。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1、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管理心理学是未来管理学科的核心内容(2)管理心理学有助于个体的自我完善(3)管理心理学有助于企业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经济效益2、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启发“经济人”假设基本观点:(1)大多数人天性懒惰,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的逃避工作(2)由于大多数人不喜欢工作,必须对其施以强迫、控制、甚至是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其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
(3)大多数人天性缺乏进取心,不愿意承担风险,并甘愿接受人的领导,接受指挥。
(4)人天性习惯于明哲保身,反对变革,把自身的安全看的高于一切(5)人缺乏理性,易受外界影响作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启示(1)以“任务管理”为重点(2)“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即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法(3)少数人参与管理“社会人”假设基本观点(1)人们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不是来源于金钱,而是来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成就等(2)人们从工作中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乐趣和意义(3)人在所处群体的社会力量中所受的影响,比管理中的激励和控制对他的影响更大(4)工人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启示:(1)管理者除了应该注意工作,完成生产任务外,更应该注意关心人,满足人在从事某项工作的各种社会需要(2)管理者不应只注意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而应该更重视员工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形成他们的归属关和整体感(3)管理者应该重视团体对个人的影响和团体的奖惩制度,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4)管理者不应局限于自上而下的活动方面,而应在上级和下级之间起到联络员的作用(5)让员工参与管理满足其社会性需要“自我实现人”假设(1)人们总是勤奋的,人们乐于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2)人们对于自己参与的目标,能够实现自我知道与自我控制,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3)人们投身于组织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成就感(4)人们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接受而且追求责任(5)人们大多有解决问题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1)管理重点的改变,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2)管理职能的改变,工作的设计师和服务者(3)奖励方式的改变,主张内在的激励来满足人的成就需要(4)管理制度的改变,保证员工充分变现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的制度“复杂人”假设(1)人的需要是丰富而复杂的(2)人们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3)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变化,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4)不同的工作单位会产生不同的需要(5)没有一套适用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人烦人普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启发: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千篇一律3、气质、性格、能力在管理中的应用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1)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2)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一个人的高低(3)气质类型对工作的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影响(4)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5)在人员优化组合上要注意气质类型的互补性(6)在人员培训时要注意气质类型的顺应性性格在管理中的应用:(1)了解员工的性格(2)不同性格的人任命不同工作(3)组织团队时,要注重将不同性格的人组合一起能力在管理中的应用:(1)做到人尽其才(2)在招聘员工时注意工作对能力的阔限性避免能力过高火过低(3)在优化组合时,注意员工能力的互补性4、性格的概念: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以及在这种态度的支配下习惯的行为方式5、能力的概念: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的所具备的心理特征6、气质的概念:是一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变现为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强度及稳定性7、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对此食物的整体反应8、感觉:是人脑对于当前客观事物个别性的直接反应9、感觉与知觉的差别(1)知觉是对整体事物的反应(2)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在感觉上进一步深化直觉是在感觉上形成的10、社会知觉:即个人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管理心理学笔记完整版WORD版下载下来可以随意编辑
WORD版下载下来可以随意编辑《管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管理的含义管理是协作劳动的产物。
狭义的管理主要指生产与经营活动中的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
广义的管理即一般管理,泛指一切单位或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管理职能,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应重理轻管-----张新平1条理 2法理 3道理 4情理管理的最高境界----激发会鼓动别人,会服务别人,会成就别人,就是会管理.法国管理学家---赫尔茨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统。
(见教材P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着重是企业内部社会心理系统(即人际关系系统,主要指企业内环境因素中的个体、团体、组织与领导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强调人的个性特征、人的需要、动机、人际关系、领导水平、团体风气及组织结构与气氛等心理因素在管理上的作用。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人性假设是对人的本性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它是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
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与经济人假设相对应的是X理论。
与社会人的假设相对应的是人际关系理论。
与自动人的假设相对应的是Y理论。
与复杂人的假设相对应的是超Y理论。
(二)个体心理和行为其核心内容为激励理论,即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
此外还涉及个体的知觉,需要、动机、态度和个性等问题。
(三)群体心理和行为。
主要研究群体的形成与作用、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与制约群体规范与冲突等问题。
(四)组织心理和行为。
主要研究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如组织结构与设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特点,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考虑的心理因素,绩效考核过程及组织变革与发展过程表现出的心理现象。
范逢春-管理心理学-重点笔记
.四川大学考研重点笔记管理心理学范逢春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导论1、管理心理学: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一定组织体系中的人或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积极性,借以解释、预测和激励组织中的人的行为,以达到提高工效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个体管理心理(知觉与信息加工;能力、技能、个性和工作价值取向;工作激励的内容理论和过程理论;工作态度)群体管理心理(群体动态发展;群体间动力学;团队管理;群体沟通和协调)组织管理心理(领导行为与管理决策;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发展和战略管理)3、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是人的一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见课件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区别:研究的侧重点、理论基础、形成背景联系: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上的联系。
4、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工业心理学—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理论—关系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管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未来趋势:组织变革和发展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国家目标.5、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相关研究、试验和发展研究)P19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测验法(罗夏氏、主题统觉)、问卷法、个案法第二章个体心理的原理个体认知原理个体情绪与感觉原理个体意志原理1、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首先,它是一种直接反映,其次,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的一般规律:1)感觉的适应性—指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觉器官的感受性的变化,表现在感受性的提高和降低。
感觉对刺激强度的依赖性:感受性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即感觉灵敏程度。
感觉阈值是指2)能引起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节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治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别心理:处在组织治理过程中的小我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感化互相阻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籄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治理心理学与相干学科的关系。
1、治理心理学与通俗心理学。
通俗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样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畴包含: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治理心理学与通俗心理学的接洽与差别。
①治理心理学要应用通俗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样规律,并使之在治理活动中具体化,明白得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俗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常识都邑在治理中发挥感化。
②通俗心理学与治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差不多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治理心理学以通俗心理学为差不多,并在此差不多上研究治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专门规律。
2、治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eB5 4接洽与差别①治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械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械、情形互相感化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治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互相感化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成长偏素来看,必定涉及治理心理学的研究,治理心理学也须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偿。
3、治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接洽与差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产生互相感化的情形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重要包含:1、小我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阻碍2、群体心理活动对小我心理活动的阻碍3、小我与小我之间心理活动的互相感化、互相阻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互相感化、互相阻碍这些内容在企业治理范畴中的具体化也确实是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常识在企事业治理中的应用也确实是治理心理学的全然内容。
范逢春-管理心理学-重点笔记
四川大学考研重点笔记管理心理学范逢春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导论1、管理心理学: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一定组织体系中的人或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积极性,借以解释、预测和激励组织中的人的行为,以达到提高工效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个体管理心理(知觉与信息加工;能力、技能、个性和工作价值取向;工作激励的内容理论和过程理论;工作态度)群体管理心理(群体动态发展;群体间动力学;团队管理;群体沟通和协调)组织管理心理(领导行为与管理决策;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发展和战略管理)3、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是人的一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见课件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区别:研究的侧重点、理论基础、形成背景联系: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上的联系。
4、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工业心理学—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理论—关系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管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未来趋势:组织变革和发展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国家目标.5、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相关研究、试验和发展研究)P19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测验法(罗夏氏、主题统觉)、问卷法、个案法第二章个体心理的原理个体认知原理个体情绪与感觉原理个体意志原理1、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首先,它是一种直接反映,其次,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的一般规律:1)感觉的适应性—指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觉器官的感受性的变化,表现在感受性的提高和降低。
2)感觉对刺激强度的依赖性:感受性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即感觉灵敏程度。
感觉阈值是指能引起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①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②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eB5 4联系与区别①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主要包括: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利制度、工作环境、生产设备与内部修缮、废弃
物处理与公害对策等;
对外含市场策略、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公共
关系活动、公益性活动、促销活动、沟通对策、流 通与代理商、金融与股市对策、文化性活动等。
ⅲ)企业视觉识别(VI)是(CIS)的第三
大因素,即指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的统一。 ①视觉识别基本系统 ②视觉识别应用系统 ③视觉识别辅助应用系统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应强调以物质文化建设
为载体,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的精神文化建设;
以主旋律为核心的精英与大众文化建设;以理论 文化为导向的应用与经营文化建设;以科技知识、 教育、学习、管理为基础的创新文化建设。
①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方针、②效率与效益、 ③服务(水平、质量、技术、诚信与态度)、④ 创新程度、⑤名气大小、⑥美誉程度、⑦规模大 小等。
以上形象要素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对内外
公众采用3级、5级、7级评估方式进行。
日本公共关系学者八卷俊雄曾经设计了24项企业形
象要素:包括(1)技术优良、(2)传统性、(3)善于 广告宣传、(4)未来性、(5)合乎时代潮流、(6)研 究开发力旺盛、(7)积极性、(8)具有现代感、(9) 企业规模大、(10)认真考虑消费者问题、(11)希望 在此公司就业、(12)对防治公害热心、(13)对新产 品开放热心、(14)新鲜感、(15)信赖感、(16)稳 定性高、(17)具有清洁的形象、(18)国际竞争力强、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特征与作用
1、企业文化的结构及特征(迪尔和肯尼迪)
(1)企业组织环境;
(2)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
(3)英雄人物(这是价值观的人格化象征);
(4)礼仪(指礼节与仪式,一些表达尊敬、祝颂、 哀悼的惯用形式和典礼); (5)文化网络(企业组织内部的非正式交流和沟 通手段)。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以组织气氛为核心要素,以塑造良 好组织形象为目标的,在长期经营管理中形成的共 同思想、价值观念、作风和行为准则,是一种使企 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念和行为风格。
广义而言,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总和;
具体而言是依据社会民族文化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
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与个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 行为方式。
企业识别系统(CIS)是企业对自身的理念
文化、行为活动方式以及视觉识别进行系统地革 新、统一地传播、以塑造出富有个性化的企业形 象,从而获得内外公众认同,并提高企业管理效 能的经营战略。
(4)CI的功能
①CI具有塑造企业形象的战略功能;
②CI的内部功能; ③CI的外部功能: ④CIS的整体功能:
三、企业文化建设
气氛”。
3、组织气氛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气候因素可以改变团体成员外在行为模式, 其影响作用往往大于以前所获得的行为倾向。 组织气氛代表一种新的工具,是用来描述 组织内部行为模式的一种整体性的观念。它处在
组织系统因素与动机因素之间,占有很重要的位
置。
构成并影响组织气氛的因素
领导质量、公平奖酬、适当的信任、合理的工
(19)公司风气良好、(20)经营者优秀、(21)对顾
客服务周到、(22)销售网相当完善、(23)想购买公 司的股票、(24)对社会有贡献等。
其调查项目举例: 企业认知度问题(含对该公司的商品和服 务非常了解;大致了解;略有所知;只知道该公 司的名称;一无所知5等级);广告接触度(含 对该公司的广告经常看;时常看;偶然看;从未 看4等级);企业评价度问题,例如如果想购买 股票是否会选择该公司的股票(含一定选择、可 以选择、选择、不知道)?如果您打算就业,您 会选择去该公司吗?(含一定去、可以去、不去、 不知道);综合评价(含一流企业、二流企业、 三流企业、不知道)。
罗宾斯(S· P· Robbins)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
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体系,它使企业组织独具特色, 区别于其他企业组织。而这种共同的价值体系实际 上是企业组织所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 ①创新与冒险;②注意细节(善于分析,做事
慎密);③结果定向;④人际导向;⑤团队定向;
⑥进取心;⑦稳定性等是企业文化的本质所在。
中国学者刘庆龙提出了另一种企业文化的
层次分类法: 最外层是物质文化层(即精神文化的物质 载体和外部表现,如厂容、厂貌、环境的美化与 绿化、机器设备和技术的现代化、产品形态与质
量等);
中间层是制度文化层(含领导体制、人际
关系、企业体制与规章制度);
最内层是精神文化层(即行为规范、价值 观念、企业团队意识与员工素质等)。
(二)组织形象评估与与CI战略
1、组织形象评估
(1)组织(企业)形象是建立在良好的组
织气氛基础上的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含领导者
与管理层)对整个组织(企业)的总体评价与社
会印象。
具体包括:①产品(商品)形象、②服务
形象、③领导者形象、④员工形象、⑤理想的形 象、⑥实际形象、⑦公关形象等。
(2)企业形象的评估的要素
(2)关于CI的几种观点与学说
Hale Waihona Puke ①个性形象说强调塑造与强化企业良好的自身
形象,将企业的各种要素化作一个典型的具有鲜明
个性色彩的视觉形象符号,CI也被称为个性识别; ②形象传播说强调良好形象设计、大众传播与 公众形象的形成及影响作用。 ③企业革新说强调企业形象的变革与创新活动。
“简单的说,为企业改头换面,换血强身,就是
CI”。 ④文化战略说强调CI不仅仅是企形象战略,而 且更是深层次的文化战略。
(3)创建企业识别体系---CIS的构成
CIS是在CI整体实施基础上构成的企业形象识
别系统,即指一个企业在理论上、视觉形象上、行
为上完善与整体的CI设计与执行。
①企业理念识别(Mind-Identity,简称MI);
②企业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简称
2、CI战略
(1)什么是CI战略--CI(CorporateIdentity) 即指企业识别。它是由美国企业最早开发出 来的一种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一种借助改变 与创新企业的形象,注入生命活力与新鲜感,促 使企业更能引起内部员工与外部公众的注意,并 取得大家的认同,进而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一种 技法。
作压力、上下沟通、成长与发展机会、工作使命感、
合理的控制机制与行政管理、责任心及员工参与等。 例如,启发员工的创造力采取开放式沟通(意 见、信息及讨论公开)手段;组织成员在行动、思 想、意见、知识与技术上,相互支援与协作;研究
与参谋部门同实际操作部门应适当分离,各施其职;
以及工作范围要有弹性和允许出错误、勿早下结论 与公开批评等都有利于形成创造性的组织气氛。
气氛的研究》中,曾经用“校长与教师的关
系”“教师事业信守”“团体心理:亲切、士气、 离心、阻碍”“个体心理:学校投入感、工作挑战 感、工作意义、工作承担、外在满足感、内在满足 感、角色冲突、角色过重、角色清晰、离职意图、
影响满足感、整体满足感、自报努力程度、内在动
机、社交满足感等”项目来调查与描述学校的组织
BI);
③企业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简称VI)。
ⅰ)企业中的理念识别(MI)是企业战略
形象设计的灵魂与核心成分,主要包括经营哲学
理念、精神信条、座右铭与标语口号、企业风格 与特性、经营策略、CIS手册等。
ⅱ)企业行为识别(BI)是(CIS)的第二大
因素,即指企业经营理念的贯彻与执行过程。它包 括了整个企业对内、对外所有的经营管理行为活动 的规范化、协调化、统一化过程。 对内含管理者与员工的教育培训、研究开发、
哈尔品和克洛福特在60年代研究了学校组织气
氛的特征变量,提出领导者与组织成员各有四种。
领导者的四种特征变量是:
(1)疏远;(2)监管; (3)带动;(4)关怀。 组织成员行为特征变量是: (1)离心;(2)妨碍; (3)士气;(4)亲切。
本人在国家教委(教育部)“八五”人文社科 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小学校长领导类型与学校组织
(三)企业文化建设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 础。主要包括厂容、厂貌等厂内及周边环境的化 绿建设;机器与仪器设备、工具和技术的造型特 色的先进、整洁、秩序;原材料存放规则有序;
产品造型及包装美观、漂亮、有特色,性能质优、
先进等。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 障。包括组织与领导体制的建设,管理制度及员 工的各种操作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 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 魂与核心。包括经营理念与经营文化;管理、教 育与科技创新文化;团队意识、情感与精神文化; 价值观、行为规范与员工素质文化建设等。
企业文化的外延包括:经营文化、管理文 化、教育文化、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娱乐文化 以及各种文化活动。 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企业的经营观念、 企业精神、价值观、企业文化行为、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素质以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 誉感、归属感等。 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强化CI中深 层次的MI部分,即指企业精神理念、企业文化 行为、企业形象的塑造与评估,以及企业文化素 质(员工素质)的提高与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