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古代坛庙建筑艺术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史课件-第六讲坛庙

中国建筑史课件-第六讲坛庙
源于原始社会的自然神崇拜和祖先崇拜,至封建 社会结束迄未少衰,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有的现 象,也是张光直谓中国是“连续性的文明”的主要依 据。它的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有很大的连续性,一直 保持着“巫”的传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祭祀这些神祗、祖先的建筑称为坛庙,建筑史家 又称其为礼制建筑。它们既不同于宗教建筑的寺观, 也不同于直接服务于人的宫殿、官署、园林和住宅。
象数之法
方圆之法
对比之法
色彩之法
象数之法——象法 位置
象数之法——象法
象数之法——数法
• 方圆之法——
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 于矩。……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 方。……是故知地者智,知天者圣。智 出于句,句出于矩。 ——《周髀算经》
矩、圭表与通天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巨,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巨或从木矢。 矢者,其中正也。——《说文》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说文》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
与工同意。——《说文》 巫是通天地鬼神之语的人,先公先王则有资格“宾
帝”,在上帝的左右,为天神与人间勾通的鬼。两者皆以 “工”(矩)为表征,这似乎是说人(巫)、鬼皆可籍诸 “工”(矩)上下于天地之间。“工”(矩)何以有如此 法力?
先农坛的位置在南郊西偏,与天坛相对
古祀代上男;耕皇女帝织亲的耕社,会皇分后工则,亲也饲蚕反桑从映于在先祭
蚕坛,其位置自汉以后皆位于北郊,或 在西郊 以与先农坛相对而立为原则。北 京的先蚕坛巳泯灭不存。“社” “稷”, 反映我国古代以农 立国的社会性质。
亡国之社盖掩之,掩其上而柴其 下。——《公羊传 ·哀公四年》
• 明堂者大朝诸侯,讲礼之处;宗庙,享鬼神,岁觐之宫;辟雍大 射养孤之处;大学,众学之居;灵台,望气之观;清庙,训俭之 室。各有所为,非体一也。——《礼记·明堂位》孔颖达疏引袁准《正论》

坛庙建筑

坛庙建筑

• 克罗地亚的普拉,也是古罗马名城,保存 有一座奥古斯都神庙
• 突尼斯的杜加遗址 也有很多古罗马神庙
• 在意大利蒂沃利有座圆庙,也是祭祀灶神 的,美国白宫就是仿照它的
• 罗马的古广场原本是各种神庙最多的地方, 但无一座完整留下来,只有农神庙的前廊 尚存,农神是宙斯的父亲,祭祀农神的节 日后来演化为狂欢节
关岳庙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寺庙古建筑。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北侧。原为 清醇亲王宅地依例改建的醇亲王庙, • 1914年改祀关羽、岳飞,遂称关岳庙,又 称武庙。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院有宰牲 亭、神库、神厨,后院有正殿、后寝殿及 东西庑殿。
“坛”、“庙”的释义
• • 一般而言,祭祀自然神多为坛祭(一部分次要的自然神,人格化后亦用庙 祭),人文神祗多用庙祭。 东汉许慎《说文》:“坛,祭场也。”即封土为祭祀的场所。为了与天地、 日月、星辰、山川诸神沟通,祭祀活动在露天进行,这种仪式从先秦一直持 续到明清。在先秦,凡属重大仪典,如诸侯会盟、誓师、封禅、拜将等,都 在坛上举行,汉代以后礼制完备,坛不再用于祭祀天地以外的其他用途。 《说文》:“庙,尊先祖貌也。”可见庙是专为尊崇祖先的建筑。但先秦时 代,按宗法制的要求,帝王重大事件亦多在庙中举行,故从广从朝。(佛教 寺庙的“寺”,来源于汉代的高级官署——鸿胪寺,“庙”也是由祖庙之庙 借用移来。) 祭祀自然神多以牌位(木主、石主)作为祭祀对象,“坛而不屋”,露天而 祭;太庙、祖庙,古代设尸而祭,以后仍用木主,宋元以后亦用“神御” (画像);而一般名人祠,以立偶像者居多。
• 早期神庙的模型,出土于Argos的赫拉圣地
• 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东南的帕埃斯图姆, 是古希腊人的殖民地,保留了三座神庙, 其中二号殿,又称波塞冬神苗,保存最为 完好

中国建筑赏析_坛庙

中国建筑赏析_坛庙

廊廊方,
,下形面
此。宽
为敞殿七
现。身间

曲阜孔庙座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 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 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这就是孔庙最早的雏形。
曲阜孔庙
此建火 中 屡汉
次,焚 叶 毁代
重现烧 弘 屡以
建在后 治 建后
后的, 十 ,历
形孔孔 二 规朝
环丘外墙及棂星门
环 丘 石 阶
天坛皇穹宇
祈年殿:皇帝每年夏季祈求丰年的地方,初建
时为一方形大殿,实行天地合祭,明嘉靖时天 地分祭,才改为圆形。
明嘉靖改建时三檐颜色分别为青.黄.绿三色,清改为一色
坛 中 轴 线
稷 坛 、 拜
百 六 十 余
左 祖 右 社
社 稷 坛
上 。
殿 与 戟 门 组 成 , 居 于 全
坛。
坛就是没有房屋的台基。中国很早就在 郊外设坛,用来祭祀天地。
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 ----广雅
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农 星,先王皆与食。----周书
夏至祭地于泽中之方丘。----周礼 苍壁礼天,黄琮礼地。----周官
圜丘坛面
是举行祭天大礼的场所,它全部由青 石铺成,中央一块圆石为心,围绕中 心石的四周皆用扇面石,一层一层逐 渐展开,共有九层
第六讲 坛庙
一、坛庙概说
1.坛庙的源起:
坛庙是指祭祀建筑,它起源于祭祀。祭祀 是人们向自然、鬼魂、祖先、繁殖等表示一 种意向的活动仪式的统称。
它起源的时间很早,在远古时期已有早期 的祭祀活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2. 祭祀的种类: 1)祭祀自然; 2)祭祀祖先; 3)祭祀先贤。

6中国古代宫殿新

6中国古代宫殿新

(3)吉祥缸(门海):置于宫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水缸。
(4)嘉量: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5)日晷:我国发明最早、秦汉时期已广为应用的一种计时器,又称日 影。它利用太阳的投影与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 示时间。
(6)铜龟、铜鹤:象征长寿(龙头龟、仙鹤)
(7)鼎式香炉:用来燃檀香和松枝(有盖为鼎,无盖为炉)
1、屋顶的等级 有关术语
2、屋顶形式
重 檐 歇 山
3、屋顶等级
辨别:以下建筑属于什么形式的屋顶?
重 檐 庑 殿 重 檐 歇 山
歇 山 卷 棚
单檐庑殿
辨别:以下建筑属于什么形式的屋顶?
攒 尖 顶 硬 山 顶
悬 山 顶
攒 尖 顶
4、屋顶吻兽
隆 兴 寺 摩 尼 殿 鸱 吻
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 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
斗 拱
斗拱
斗拱
二、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以若干单座建筑围成的院落为单元,以主体建筑物中线为轴,前 后或左右均衡对称,串联或并联成为建筑组群。 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大屋顶”和“飞檐”是我国古典建筑最具特色的外观特征。
大屋顶
四、等级森严的建筑制度
屋顶形式以庑殿式等级最高,依次是歇 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另外, 重檐屋顶的等级高于单檐。
狎(xia2)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san1)猊都是 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狻猊,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 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是兴云作雨,灭火 防灾的神。
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 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 中国古建筑篇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 中国古建筑篇

2.坛庙建筑
1.概况
2.中国现存著名坛庙
FILL IN THE TITLE HERE
填 写
太庙

社稷坛
字 天坛
皇穹宇
地坛
郊祭
左祖 右社
圜丘坛、祈年殿、斋宫、
岱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阜孔庙“孤例”“世界文化遗产”
陵墓、古城、古长城 与古镇古村建筑
了解古陵墓、城、镇村的基本特点 与代表 掌握古长城结构特点
台基 Tai Ji
定义: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又称基座。 主要作用:防潮防腐,承托建筑物,增强建筑的 高大雄伟。 分类: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类。
开间 Kai Jian
“间”为四柱围成的空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 本单元。建筑的迎面间数称“开间”,或称“面 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建筑 的纵深间数称“进深”。古人以奇数为吉祥数, 面阔进深多为单数。开间越多,建筑等级越高。
大梁 Da liang
即横梁,是架于木头圆柱(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 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为底的台上)上的一根最 主要的木头,用以形成屋脊。
斗拱 Dou Gong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 形短木叫拱, 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 置于柱头和额访、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 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
3 的地方,称社稷坛。
布局 特点
前朝后寝:“前朝” 帝王上朝理政、举行大典的地方, 建筑群的前部。“后寝”帝王、妃子及其子女生活起
4 居的地方,建筑群的后部。
三朝五门:“三朝”是指大朝、内朝、外朝:奉天殿(太和殿)、
5 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五门制”沿中轴线以五
道门。内向外以此为奉天门或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大 清门。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

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一、宫殿宫殿为帝王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

根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宫殿。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两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基址,其中第一号宫殿基址是一个长、宽各约100米的夯土台基,周围有墙,南面有门,台基上有一座东西长30.4米、南北宽l1.4米、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建筑。

安阳殷墟的宫殿规模更大,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丙组共有基址17座,排列有序,左右对称,显示了建筑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东周时期,列国宫殿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财力和建筑的技术力量,以及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秦汉以来,宫殿规模更为宏大,如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未央、长乐、建章诸宫,唐代的大明宫、兴庆宫等。

宫殿虽豪华壮丽,但大多数都在王朝更替或是争夺皇位时,毁于战火或被拆毁。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得完好的宫殿主要有两处,即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

(一)宫殿的布局与陈设1.宫殿的布局(l)严格的中轴对称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

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2)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

有土地才有粮食,“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喜气洋洋,手中无粮慌慌张张”“有粮则安,无粮则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人所共知的天经地义。

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

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

(3)前朝后寝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

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一、宫殿宫殿为帝王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

依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宫殿。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觉两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基址,其中第一号宫殿基址是一个长、宽各约100米的夯土台基,周围有墙,南面有门,台基上有一座东西长30.4米、南北宽l1.4米、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建筑。

安阳殷墟的宫殿规模更大,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丙组共有基址17座,排列有序,左右对称,显示了建筑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东周时期,列国宫殿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财力和建筑的技术力量,以及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秦汉以来,宫殿规模更为宏大,如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未央、长乐、建章诸宫,唐代的大明宫、兴庆宫等。

宫殿虽豪华壮丽,但大多数都在王朝更替或是争夺皇位时,毁于战火或被拆毁。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得完好的宫殿主要有两处,即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

1.宫殿的布局(l)严格的中轴对称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

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长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2)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

有土地才有粮食,“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喜气洋洋,手中无粮慌慌张张”“有粮则安,无粮则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人所共知的天经地义。

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

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

(3)前朝后寝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

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六章明清时期的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六章明清时期的建筑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建筑
太和殿平面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建筑
太和殿立面
太和殿立面
北京故宫太和殿内景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建筑
二、建筑概况
•坛庙 “坛”,古指平地上以土堆起的高台,是神之场所。《礼记·祭法》 称“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筑台而祭是显示隆重和神圣。 “庙”是古代祭祀祖宗和土地的建筑。 北京天坛是坛庙的代表作。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一 个包括圜丘、祈年殿、皇穹宇等在内的建筑群。天坛的主题是“崇 天”。建筑群面积比紫禁城大几倍,密度却小很多,且大都掩映在苍 松翠柏之下。这无非是让进入坛区之人,感到离尘世已远,距天神已 近。祈年殿是天坛的重要建筑,平面呈圆形,寓有“天圆”之意。它 作为祈谷丰收的场所,多处使用与农业节历有关的数字,如用12根 外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用12根内柱,象征一年12个月;用 内外共24根柱子,象征一年24个节气;用4根“龙金柱”代表一年四 季。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建筑
二、建筑概况
“一颗印”住宅剖视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建筑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建筑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建筑
二、建筑概况
•住宅 2北京四合院 这是北方院落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北京四合院有大有小, 最小的只有一个院。典型的四合院平面为正方形,四周建房,以 房之后墙为院墙。正房坐北朝南,尺度最大,地位最显。左右为 东西两厢,正房与厢房间的庭院是交通、绿化用地和家人活动场 所。庭院南端正中有垂花门,出垂花门为一东西向狭长小院,其 南的房子称“倒座”,是客房、男佣住房和堆放杂物的地方。院 子的大门开在东南角,在明清人看来,此乃吉利的方向。
第六章 明清时的建筑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建筑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史——坛庙

中国古代建筑史——坛庙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圜丘的 形象极 力创造 出一种 与天接 近的感 觉,烘 托出祭 天的主 题。
坛பைடு நூலகம்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在圜丘以北是一组小型的圆形建筑——皇穹 宇。单檐攒尖,内供“昊天上帝”的牌位。 皇穹宇以及神厨,宰牲亭,神库等构成了圜 丘的配套建筑。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圜丘外院墙和棂星门
由外院墙棂星门内望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嘉靖9年 (1530年)初 建时,坛的尺 寸偏小,坛面、 栏板都用兰色 琉璃。乾隆14 年(1749年) 扩建,坛身加 大,坛面、栏 板全部改用石 材,坛身取得 洁白、高雅、 端庄的效果。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圜丘的设计极具象征性,它以圆象天,以方 象地,以“阳数”象征“天数”,以九象征 “极阳数”。坛体层数用3,坛面直径为9丈, 15丈,21丈,全部符合阳数。坛面的环形铺 面石,除圆心用1块圆石外,每层都铺9环, 每环用石从1*9,2*9,一直到最外环的27*9, 都是9的倍数,三层栏板的数目为36,72, 108,也全是9的倍数。
实例:北京太庙
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祖 先的宗庙,位于故宫 前方御道东侧,与西 侧的社稷坛形成“左 祖右社”的对称格局。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始建于明永乐18年 (1420年),嘉靖24年 (1544年)重建,后经 清代增修。有内外三重 围墙。主体建筑由在第 三层围墙内的正殿,寝 殿和祧庙组成。
太庙正门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外坛墙东西相距1703米,南北相距1657米, 实测周长为6553米,占地约273公顷,相当 于故宫的3.7倍。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天坛的正门在西侧,在位于两道坛墙之间的 主路南侧,是神乐署和牺牲所,负责演习礼 乐以及饲养祭祀用牲畜。

中国建筑史讲义资料----6坛庙

中国建筑史讲义资料----6坛庙

坛坛庙庙
四、其它
社稷坛(现中山公园)
太庙(现在劳动人民文化宫)
黛庙、孔庙(放生池、“万仞宫墙”、 棂星门、牌枋、大成门、大成殿、明伦 堂、真经阁)
曲阜孔庙建筑. 潘谷西. 北京 中国建筑出 版社 1987.
孔庙、孔府、孔林. 山东省曲阜县文物管 理委员会. 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2.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第六章 坛庙
自发宗教、人为宗教
一、坛庙建筑的类别
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坛、稷坛、 先农坛、先蚕坛 “五岳”、“五镇”、“四海”、“四 渎”。 祖先崇拜——太庙、祠堂、家庙 “左 祖右社”
坛坛庙庙
二、礼与坛庙
吉礼、家礼——坛庙, 凶礼——陵墓
纪念性
三、天坛
1、 背景: 2、布局:位置、坛墙、圜丘组群、祈年 殿组群、斋宫、神乐署、牺牲所、丹陛桥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坛坛庙庙
1.3、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满足祭天的功 能、表现“天”的意境
(1) 宏大的用地规模(280公顷)
(2) 漫长的洗礼 (3) 建筑形象——以圆象天、用矮墙衬 托、高台基、重檐屋顶、纯净的色彩

中国古建筑那些事儿——坛庙建筑

中国古建筑那些事儿——坛庙建筑

中国古建筑那些事儿——坛庙建筑庙坛是中国古代的祭祀建筑。

中国古代的祭祀并不是宗教,是起源于原始时代人们对于天地,自然和祖先的敬畏。

中国是农业国,当时天地自然决定了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圣贤祖宗等前辈先人创造了文化,生养教育子孙,所以人们对于天地神灵、自然万物、祖先前人充满敬畏和感激之情,自古就形成了在特定的时节祭祀天地祖宗的传统。

北京天坛鸟瞰天坛是中国古代祭天的场所,是最高等级的祭祀礼仪,只有皇帝才能祭。

天坛的占地面积是故宫的三倍,可见其地位和重要性。

祭祀分为两类,一类是祭祀天、地、日、月、社稷以及风云雷电山川河流等自然神灵,这类祭祀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中祭天是最高等级的仪式,只有皇帝才能祭天,因为皇帝是“天子”,上天之子。

成都武侯祠另一类是祭祀人物,国家级的,最高级别是祭孔子,全国各地都有孔庙、文庙。

数量最多,最普及的是老百姓祭祖宗,即家庙、祠堂。

还有各地祭祀的著名人物、历史功臣等,例如祭屈原的屈子祠、祭诸葛亮的武侯祠等等,这类祭祀表达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天坛圜丘坛天坛建筑群中最重要的是这个没有建筑的圜丘坛,皇帝祭天大典就在这个坛台上进行,由三层汉白玉砌筑,工艺极其精美。

祭祀自然神灵的建筑叫“坛”例如天坛、地坛、社稷坛等等;祭祀人物的建筑叫。

“庙“”或者“祠“”。

例如孔庙、关帝庙、家庙、祠堂等。

天坛是坛类建筑的典型代表。

天坛建筑的象征手法主要表现在“形”的象征、“色“”的象征、“数“”的象征三个方面。

在建筑形象上,天坛做成圆形以象天,地坛做成方形以象地。

天坛另一个是“色”的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中,黄色是最高等级,其次是红色,再次是绿色。

而天坛是个特例,这里最重要的颜色是蓝色,因为这是天的颜色。

天坛中最重要的建筑都是蓝色屋顶,在这里蓝色的地位高过了皇帝专用的黄色。

天坛建筑蓝色屋顶天坛建筑中还有一种象征手法“数”的象征,在中国的建筑文化中“数”是有特殊含义的,其中有信仰层面,也有哲学层面的,即所谓“术数”。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宋代的琉璃瓦,现存的实物为 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祐国寺的 琉璃塔。
下 华 严 寺 薄 伽 教 藏 殿 (辽代)
蓟 县 独 乐 寺 观 音 阁(辽代)
辽开始的减柱、移柱作法,在金代遗物中屡见不鲜。如五台山佛光寺文 殊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等。


善 化 寺
五 台 山 佛 光 寺
开元寺双塔(南宋)
从宋、辽、金时期的砖塔结 构可以看到当时砖结构技术有了 很大进步。
避 暑 山 庄
除了汉族建筑以外,少数民族的建筑也在不断发展。 北海九龙壁(局部)
公元1645年重建和扩建的布达拉宫
明、清两代琉璃瓦的生产,无论 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以往任何朝代, 不过瓦的颜色和装饰受到封建社 会等级制度的限制,黄琉璃瓦只 能用于宫殿、陵寝和高级的祠庙。
明清时期的楼阁建筑,都将内柱直接升 向上层,而去掉了辽金楼阁建筑常见的上下 层间的斗拱。这种结构方式在楼阁结构的整 体性上具有更大的优点,承德普宁寺的大乘 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较高级台基
更高级台基
—须弥座
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 ,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 中的次要建筑。
采用须弥座形式,建有汉白玉栏杆,常 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的主要殿堂建筑。
最 高级台基
高几 级个 建须 筑弥 。座 相 叠 而 成 , 常 用 于 最
(二)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 制成的圆柱形木 头,置于石头 (或铜器)为底 的台上。多根木 头圆柱,用于支 撑屋面檀条,形 成梁架。
天 坛 鸟 瞰
在造型艺术方面,各地区、各民族的建筑比官式建筑更为生动 活泼、富于变化,尤以各民族建筑经过密切交流以后,出现的一批 新风格的建筑为最,如承德的“外八庙”就是很成功的作品。

中国建筑艺术 PPT课件

中国建筑艺术 PPT课件

江南园林建筑
5、衰退阶段
从清代1840年至1911年,大量外国文化、 建筑、技术涌入,这股外来势力动摇了中 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根基。在强大的外来冲 击、挑战下,固有的体系开始解体。
清 华 学 堂
圆明园
二、建筑结构与造型工艺
1、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
主要结构形式:木构架结构,有三种不同形式:抬梁式、 穿斗式和井干式。 抬梁式:又称“叠梁式”,古代应用最广的一种框架形 式,多用于宫殿、庙宇、府邸、住宅等。 穿斗式:往往与“抬梁式”混合使用,根据需要有“减 柱”、“移柱”等灵活做法。 井干式:消耗木材较多,主要见于盛产树木的地区。 除主体构架之外,最重要的当推屋顶结构形式,又称 “举架”或“举折”,实际上是指屋顶坡面曲线的处 理。
脊瓦便有下滑的可能,故在交梁上需用多个铁钉加以固定,为掩饰铁钉不美观的痕迹 并保护其免受雨淋,匠师们便在钉帽上加饰了这些琉璃小兽。
孔廟屋簷上的龍形走獸
龙,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凤,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它是一种仁 鸟,是祥瑞的象征,它的出现预兆天下太平,人们生活幸福美满。 狮子,在佛教中为护法王,是勇猛威严的象征。《传灯录》记载:“……-狮子吼 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天马、海马,前者追风逐日,凌空照地,后者入海入渊,逢凶化吉,在我国古代神话 中都是忠勇之兽。 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小 雁 塔
5、宋辽金时期:
宋代注重房屋形式的装饰性和园林化效果,并 通过家具在室内布置方面所形成的对称与不对 称格局来丰富家具在建筑物种的装饰性。 辽金西夏建筑装饰风格与宋差别不大,都十分 注意装饰与结构的统一。
永乐宫 藻井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史——坛庙

中国古代建筑史——坛庙

斋宫正门
斋宫侧门
斋宫内的前殿—“无梁殿”有利于防卫和防火
斋宫前 殿月台 上的斋 戒铜人 亭
斋宫外的防卫沟和护卫房以及回廊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天坛的南北主轴线位于坛院的偏东位置,轴 线上最南端为祭天用的圜丘。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圜丘是皇帝在 冬至日祭天的 场所,其主体 为“坛而无屋” 的三层露天圆 台,周边环绕 着两重低矮的 院墙。
杏坛 奎文阁
圣时门
弘道门及门前石桥
大中门
同文门
奎文阁
奎 文 阁 斗 拱
碑亭
寝殿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北京社稷 坛建于明 永乐19年 (1421 年),按 照“左祖 右社”的 礼制,设 于故宫前 方御道西 侧。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社属阴,所以 北京社稷坛内 建筑采取坐南 朝北的格局。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主体建筑为三层 方坛,上层坛面 铺五色土,坛四 周围以方形院墙。 五色土依照五行 方位铺成东青, 西白,南赤,北 黑,中黄,象征 “普天之下莫非 王土”。
圜丘外院墙和棂星门
由外院墙棂星门内望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嘉靖9年 (1530年)初 建时,坛的尺 寸偏小,坛面、 栏板都用兰色 琉璃。乾隆14 年(1749年) 扩建,坛身加 大,坛面、栏 板全部改用石 材,坛身取得 洁白、高雅、 端庄的效果。
坛庙建筑的种类以及实例
圜丘的设计极具象征性,它以圆象天,以方 象地,以“阳数”象征“天数”,以九象征 “极阳数”。坛体层数用3,坛面直径为9丈, 15丈,21丈,全部符合阳数。坛面的环形铺 面石,除圆心用1块圆石外,每层都铺9环, 每环用石从1*9,2*9,一直到最外环的27*9, 都是9的倍数,三层栏板的数目为36,72, 108,也全是9的倍数。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03
看图区分封土的形式
PART 03 \ \ \
二、陵墓建筑的结构
| 陵墓建筑
(一)地面部分
1. 封土 自产生灵魂观念以后,人们开始 产生筑坟的念头。大约从周代开 始,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
2. 陵园建筑 陵墓前还有一大片建筑园林和 “石像生”仪仗队,所以陵园 范围极大,陵园建筑也很多。
PART 03 \ \ \
中国古代按建筑所有者的社会地位规定建筑的规模和形制。
| 概述
PART 01 \ \ \
五、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 概述
(一)台基
台基也称基座,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 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 腐,同时可弥补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 的欠缺。台基根据材料、层数和结构的 不同来区分等级。
PART 01 \ \ \
| 概述
PART 01 \ \ \
| 概述
PART 01 \ \ \
| 概述
PART 01 \ \ \
| 概述
PART 01 \ \ \
二、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一)敬天祀祖
| 概述
中国古代帝王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 乎祖”,万物由天而生,人类由祖宗而 发展,所以对天、对祖先必须进行祭祀, 这样可以得到上天的恩施,得到祖先神 灵的荫庇。
| 概述
造型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庑殿顶 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 得稳重、协调。
【拓展阅读】 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陛石
PART 01 \ \ \
装饰主要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 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雕饰 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上的石雕、 金银铜铁等建筑物。
| 概述
PART 01 \ \ \

第六章 古代坛庙建筑艺术

第六章   古代坛庙建筑艺术

4、建筑特点
天坛的建筑主要设计思想就 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 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 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 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 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 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 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 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 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 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 小。
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 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 邑姜而兴建。位于山西太原 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
祠区内中轴线上的建筑,由 东向西,依次是:水镜台、 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 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 和圣母殿。这组建筑和它北 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 文昌宫,及南面的水母楼、 难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 组成了一个综合建筑群。
5、艺术成就 (1)象征手法的成熟运用。
1)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坛两重围墙近似方形, 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
2)天象数字的运用。如圜丘的石板数量,圜丘最上层是举 行祭天大礼的场所,坛面全部用青石铺砌,以中央一块石 为心,围绕中心石的四周皆用扇面石,逐层展开。第一层 为9块扇面石,第二层共18块扇面石,第三层为27块,直 至第九层共81块。
弟子传授“六艺” 。
杏坛藻井大成殿来自大成殿孔庙内宫殿式主体建筑,正殿。全庙最
高建筑,瓦色、开间、彩画均采用最高规格。清雍正 二年(公元1724年)重建,殿内供奉孔子,双重飞檐 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 字。殿基须弥座。

• 檐柱 大成殿的石檐柱最具有代表性。殿 周28根独石雕成的擎檐高达6米,直径0.8米, 下饰莲花柱础。左、右、后檐下18根石柱, 皆为八棱形水磨浅雕团龙,每柱雕龙72条。 前檐10柱,为深浮雕双龙戏珠,衬以波涛, 缀以山石。10根龙柱两两相对。造型精美, 雕刻剔透,为域内罕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命于天”、“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祭地之礼,
夏至在北郊方丘举行。
社稷坛祭土地之神。 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 神,古代以农立国,社稷象
征国土和政权。
先农坛是皇帝祭祀神农和行 籍田礼之处。为了表示鼓励 耕作,天子有籍田千亩,仲 春举行耕籍田礼,并祭神农 于此。
五岳、五镇是山神,四 海、四渎是水神。五岳 一以东岳泰山为首,自
(六)岱庙
岱庙,又称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 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 山神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采用 帝王宫城式建筑,是祠庙建筑中规格最高的。它位于 泰山南麓泰城中部,恰在南起旧泰城南门,北到岱顶 南天门的中轴线上。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建于 北宋,采用的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规格的“九五” 制及重檐庑殿顶的制度建造的,供奉的是道教的泰山 神。殿内三面墙壁上绘有《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相 传是宋朝作品。
《周礼.大司乐》:“冬至日,地上圜丘,则曰礼天神, 夏至日。泽中方丘之制,则曰礼地神。天地分祀,从来久矣。 合祭之说,实自莽始,汉之前皆主分祭。而汉之后亦间而有 之。由汉历唐,千余年间,皆因之合祭......”
(二)由“一组多庙”向“多组一庙”集约发展
早期采取“一组多庙”制。一组分别建立七所或九所建 筑,每所奉一祖先,如汉长安城南王莽九庙。 晚期采取“多庙一组”制。一庙多室,一室一祖。在
道冠古今坊
“德俟天地、道冠古今” 是赞美孔子之德与 天地齐,他的学说古今无二 。
奎文阁
始名藏书楼, 孔庙三大主体建 筑之一。乾隆十 三年高宗弘历题 匾。古代奎星为 二十八星宿之一, 主文章,古人把 孔子比作天上奎 星,故以此为名 之。奎文阁为历 代帝王赐书、墨 迹收藏之处 。
“保 十 御存 三 碑封 碑 亭建 ”皇 亭 ,帝 南御 位 八制 于 北石 奎 五碑 文 ,而 阁 东建 后 西, , 专 习 排 列称 为 。
一座建筑中设有七室或九室,每室奉一神主,其余的迁至
东西夹室供奉。
(三)由单一帝王坛庙祭祀向庶民祭祀系列发展
概括来说,坛庙主要有三类: (1)祭祀自然神。 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 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等。其中天地、日月、社稷、 先农等由皇帝亲祭,其余的遣官致祭。 历代皇帝把祭天之礼列为朝廷大事,祀典极其隆重,强调
坛庙建筑美学特征:
加深环境层次。
坛庙建筑占地很大,但相对建筑较少。 主体建筑布置在中心部分,外面游很多层 围墙,并植满松柏。
组织空间序列
建筑依纵轴线布置,在轴线上安排若干 空间,主体建筑前面至少有2-3个空间作 前导,到主体时空间突然放大,最后又以
小空间结束,使得多层次的环境空间更富
有序列性、节奏感。
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 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 “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 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 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商周非常注重祭祀,祭祀 是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工记》记载,夏有世室, 商有重屋。周有明堂,都是 礼制祭祀建筑。 秦时称“口”,可能是坛, 也可能是庙,也可能是坛上 建庙的混合建筑。 汉代坛庙分开,开始确立 祭祀礼仪等级。 到以后各代,坛庙数量日 益增加,制度日益完善。
第二节
坛庙发展规律
(一)从原始社会至封建社会末期,合祭分祭各领 风骚。

• 檐柱 大成殿的石檐柱最具有代表性。殿 周28根独石雕成的擎檐高达6米,直径0.8米, 下饰莲花柱础。左、右、后檐下18根石柱, 皆为八棱形水磨浅雕团龙,每柱雕龙72条。 前檐10柱,为深浮雕双龙戏珠,衬以波涛, 缀以山石。10根龙柱两两相对。造型精美, 雕刻剔透,为域内罕见 。
勾 心 斗 角
突出主体形象 主体如果是殿宇,它的体量、形式、色彩等级别很 高。明显与众不同;如果是祭坛,则重点处理周围环境 陪衬,使他的形象引人注目。
显示等级规格 坛庙是体现王朝礼制典章的重要场所,不但每一类 每一等坛庙要按照制度建造,而且每一组之内每个建筑 的体量、形式、装饰、色彩、用料等也必须符合等级规
5、艺术成就 (1)象征手法的成熟运用。 1)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坛两重围墙近似方形, 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
2)天象数字的运用。如圜丘的石板数量,圜丘最上层是举
行祭天大礼的场所,坛面全部用青石铺砌,以中央一块石 为心,围绕中心石的四周皆用扇面石,逐层展开。第一层 为9块扇面石,第二层共18块扇面石,第三层为27块,直至 第九层共81块。
(2)祭祀祖先
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明制庶人无家庙,
仅在祭祀中设父,祖二代神主,且不能设安放神主的椟。 帝王宗庙仿宫殿前朝后寝之制:前设庙,供神主,四时致 祭;后有寝,设衣冠几杖,以存时鲜新品。 官员家庙明代定制:三品以上可建五间九架,奉五代祖先;
三品以下建三间九架,奉四代祖先。
(3)先贤祠庙
帝王祭祀社稷由来已久, 《周礼.考工记》中的“左 祖右社”制,反映了古代把 祭社稷放在与祭祖先同样重 要的位臵。何为社稷,《考 经纬》称:“社,土地之主 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 土为社,以报功也。稷,五 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 故立稷神以祭之”。
社稷坛台为三层方台,总高1米。 每层用白石栏杆圈围,中间填 足三合土。最上层每边长为16 米,中层每边长为16.8米,下 层每边长为17.8米。祭台的地 基全部用的是汉白玉。坛的最 上层铺垫五色土。依据天干地 支和五行的学说,金木水火土 是日常生活中的最基本的五种 物质,它们代表五方五色:东为 青色土,南为红色土,西为白 色土,北为黑色土,中间为黄 色土,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 寓含了全国的疆土。象征着全 国的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 王土"。
4、建筑特点 天坛的建筑主要设计思想就 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 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 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 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 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 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 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 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 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 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 小。
(四)通过建筑空间体现礼的精神内容的艺术手法 应用越来越完备
祭祀活动的本意在于 观念性的诉求、宣示 与表达,它的活动程 序复杂,这种行为活 动需要的“场所”以 及相关“场所”的连
带要求,主要通过广
义的建筑空间组合形 式的概念表达来体现。
第三节
坛庙建筑艺术特征
坛庙建筑的艺术形式都是以 满足精神功能为主,要求充 分体现出祭祀对象的崇高伟 大,祭祀礼仪的严肃神圣, 具有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 其特点是: 1、群体组合简明肯定 2、主体形象突出 3、富有象征含义 4、整个的建筑尺度、造型和 含义内容都有一定的特殊规 定。
汉武帝后,历代皇帝都
以泰山封禅为盛典。 “封禅”是告帝业成功 于天地,所以泰山之庙 规模宏大,仿帝王宫城 制度。
• 五岳五镇 •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 五镇:东镇沂山, 在今山东临朐;西镇岳山(又名 吴山),在今陕西陇县;中镇霍山,在今山西霍 县;南镇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北镇医巫闾 山,在今辽宁北镇县。 • 四海四渎 • 四海: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 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矩。
运用象征手法 为了启示人们对祭祀 对象的认识,增加它的神 圣性,坛庙建筑中常用形
和数来象征某种政治的和
理论的涵义。如天坛以圆 形、蓝色象征天,社稷以
五色土象征天下统一。天
为阳,天坛建筑中都含有 阳数,地为阴,地坛建筑 中都含有阴数。
第四节
坛庙建筑艺术鉴赏
(一)北京天坛
1、历史沿革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 年(1420年),用工14 年,设祭的地方为大祭、 祀殿,是方形11间的建 筑物。清乾隆、光绪时 曾重修改建,天坛为明、 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 祈五谷丰登的场所。
3)与四季天时相联系。如祈年殿的柱子等,圆形大殿的柱子分 里外三层,最里层为4根大立柱,象征一年四季,中间12根立柱 象征一年12个月,外檐12根柱象征一天12个时辰;中外两层24
根柱又象征一年24个节气。三层相加共28根柱子,表示周天的
28星宿,再加上柱顶的八根童柱就象征36天罡。 (2)色彩的天物合一。 琉璃瓦的蓝色象征青天,天坛很多建筑上用了蓝色。 (3)对比手法的综合运用,主次分明,相得益彰。 坛台祭祀规制“露天而祭,坛而不屋”是与上天对话中中国哲 学的创造性成就,与西方教堂高松升腾的追求异曲同工。
圣母殿
(五)曲阜孔庙
曲阜孔庙,是祭祀中国春秋 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本庙,位于孔子故里、 山东曲阜城内,又称"阙里 至圣庙",与南京夫子庙、 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 中国四大文庙。始建于鲁哀 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 历代增修扩建,与相邻的孔 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
孔庙共有建筑100余座 460余间,建筑面积约 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 有:金元碑亭、明代奎文 阁、杏坛、德祥天地坊、 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寝殿 等。金牌亭大木做法具有 不少宋式特点,斗栱疏朗, 瓜子栱、令栱、慢拱长度 依次递增,六铺作里跳减 二铺,柱头铺作与补间铺 作外观相同等。
2、地理位置和基本构成
天坛位于正阳门外东侧。 天坛的正门位于西面居中 位置,与北京城中轴线永 定门内大街相连。天坛的
基本构成有:圜丘及其附
属建筑、祈年殿及其附属 建筑、斋宫、神乐署和牺 牲所四大部分。
3、规划布局 北京天坛平面近似方形,占 地面积达4184亩,约是紫禁 城面积天坛分为内、外两坛, 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 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 内坛南部是圜丘坛,一条360 米长的丹陛桥连缀两坛,两 坛的主要建筑就集中在丹陛 桥两端,丹陛桥南端有圜丘、 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 乾殿。丹陛桥也称海攫大道, 是一条巨大的砖砌高台商道, 也是天坛建筑的主轴线的四 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