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琴书音乐研究
浅谈柳琴戏《矿湖情缘》的音乐创作
浅谈柳琴戏《矿湖情缘》的音乐创作发布时间:2022-01-13T09:10:35.55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0期作者:刘笑[导读] 对于在戏曲音乐创作中所产生的设想与思考进行阐述,主要从记谱的角度;音乐创作的角度;配器的角度三个方面进行举例分析。
刘笑江苏柳琴剧院关键词:唱腔记谱音乐创作配器摘要:对于在戏曲音乐创作中所产生的设想与思考进行阐述,主要从记谱的角度;音乐创作的角度;配器的角度三个方面进行举例分析。
我国地方戏曲剧种繁多,历史悠远,虽同归为戏曲,但音乐、曲调各不相同。
柳琴戏是徐州本土剧种,因曲调优美动听,尤其以女腔的上行七度大跳而独具听觉魅力。
柳琴戏《矿湖情缘》以轻喜剧的创作手法,围绕“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和主题创作呈现。
在此,我对于柳琴戏《矿湖情缘》音乐创作中的设想与产生的一些思考和建议进行阐述。
在数年的工作中,对戏曲剧团的各位前辈、老师,外请的各位专家的交流与学习中,让我受益匪浅,对于柳琴戏《矿湖情缘》的创作与设想,阐述以下三个方面:一、从记谱的角度一直以来柳琴戏没有细化的板腔体,没有完全固定的节拍、结构和模式。
在创作的工作中,我通过与各位专家的交流,在很多典型剧种中,存在一拍子,两拍子(一板一眼),四拍子(一板三眼)等结构形式,而柳琴戏对于两拍子大都是在记谱后二次创作拼凑规整的阶段,代表着我们有很大的规整空间和发展方向。
从这次《矿湖情缘》排练中的沟通与交流,发现了此类问题的存在,原因并非在于我们戏曲本身的旋律上,而是在长期以来记谱的规整上。
举个例子,在《矿湖情缘》中红粉干唱段《眼望渔场》以及征世虎《你与儿多少年相依为命》等部分唱段,是否可以改变之前传统的记谱方式。
比如:我们传统的记谱方式是:二四拍如果修改成四四拍:一板三眼,也就是谱面慢一倍,速度快一倍的记谱方式是否会出现更多的配器与创作的可能性,而且司鼓完全可以在打抽板和打直板之间进行情绪上的处理。
徐州民俗文化
民俗博物馆从古民居、民间工艺品、地方 戏曲、曲艺、传统生产生活、婚育习俗、 民间艺术表演等六个方面展示了徐州地区 的民俗民风,馆内还设有茶社、棋牌等休 闲场所,并提供传统的婚嫁、做寿等服务。 民俗馆下辖的民间艺术团,随时可对外提 供传统戏曲、曲艺演出以及喜庆乐舞庆典 服务等。
邳州纸塑狮子头
是一种集雕塑、裱糊、扎制、绘画于一体 的综合造型艺术,极具苏北地方特色和民 间工艺特色,据史料记载已有500多年历史。 纸塑狮子头造型夸张,形象活泼,色彩鲜 艳、对比强烈,有着北方塑艺的粗犷豪放, 且兼具诙谐幽默,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 值。
香包
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制作和佩 戴香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徐州香包 从造型上看,以新、奇、美、真为特色, 形状敦实淳朴,色彩对比强烈,立体造型 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观赏、收藏价值。它 造型多样,有:心形、圆形、菱形、元宝 形、蝴蝶形、花瓶形(保平安)、水滴形、 长方形、人物娃娃形等。
东坡肉
东坡肉的原型是徐州回赠肉, 为徐州 “东坡四珍”之一。
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秋,黄河决口, 七十余日大水未退。徐州知州苏轼亲率全 城吏民抗洪,终于战胜洪水,并于次年修 筑“苏堤”。百姓感谢苏东坡为民造福, 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送至州府感谢苏 公。苏公推辞不掉,将这些肉加工成熟后
糖人贡,俗称“供品”,主要用于传统丧葬祭祀活动。其 工艺特点为模具注塑。主要原料为优质白糖、食用色素 (包括胭脂红、食用绿、食用黄),主要生产工具及设施 为木质模具(祖传)、铝锅、水缸、火炉子、木头案子。 简单生产过程为:先将模具用清水泡湿,用束子将模具扣 好放在案子上,将白糖加水、化浆,熬至170—180摄氏 度,迅速倒入模具中,冷却后拆模、冷却、上色即为成品。 作品色泽鲜艳、造型优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糖人贡题 材多取自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由于受道教影响,略带 一些迷信色彩。
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510项,以下是其中部分:
1.自贡灯会:自贡灯会具有鲜明的民间民俗特色,它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灯会活动之一。
2.高邮民歌:高邮民歌是江苏省高邮市的地方传统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陕北民歌:陕北民歌是流传于陕西省北部地区的一种民间歌唱形式,以其独特的音乐风
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著名。
4.南京白局: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地方特色
而著称。
5.徐州琴书:徐州琴书是江苏省徐州市的地方曲艺,以其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表演而受到
观众的喜爱。
6.孟姜女传说:孟姜女传说是一个中国民间传说故事,讲述了孟姜女为寻找丈夫而历经千
辛万苦的故事。
7.董永传说:董永传说是一个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民间传说故事,讲述了董永卖身葬父的故
事。
8.梁山竹帘:梁山竹帘是山东省梁山县的传统手工艺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地域特
色而著称。
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申报
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申报摘要:一、引言二、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简介三、古琴艺术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四、古琴艺术在徐州古楼区的传承与发展五、古琴艺术面临的挑战与保护措施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徐州古楼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古琴艺术项目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介绍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传承与发展等方面。
二、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简介徐州古楼区的古琴艺术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生活,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古琴艺术。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拨弦乐器,具有七弦,音色清幽悠扬,被古人称为“八音之首”。
三、古琴艺术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古琴艺术起源于上古时期,据史书记载,古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古琴艺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古代文人雅士把古琴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工具,因此古琴艺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四、古琴艺术在徐州古楼区的传承与发展徐州古楼区的古琴艺术传承有序,历代都有琴家致力于古琴的演奏、研究和传承。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古琴艺术的保护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古琴比赛、演出等活动,提高了古琴艺术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一些古琴教育机构也应运而生,为培养新一代古琴艺术家提供了平台。
五、古琴艺术面临的挑战与保护措施尽管古琴艺术在徐州古楼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承和发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技艺的流失、传承人的减少等。
为了保护古琴艺术,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对传承人进行补贴、建立古琴艺术传习所、开展非遗普查等,以确保古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
六、结论徐州古楼区的非遗古琴艺术项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
音乐欣赏之曲艺与戏曲
曲艺音乐的唱腔,按说 与唱的两种成分相结合 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半 说半唱、唱中夹说和似 唱似说三种情况。
曲艺则常常是一人身兼 数角,在演唱中既可以 第三人称描叙情节、剖 析人物,也可以第一人 称来说唱故事。因此, 曲艺演员在刻画不同人 物时,主要是通过不同 声音的造型来表现。
曲艺与戏曲
二、曲艺音乐的基本特征
作品
欣赏
布谷鸟儿咕咕叫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曲艺与戏曲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 20 —
曲艺与戏曲
一、戏曲音乐概述
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它是 戏曲艺术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烘托舞 台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也是区别不同剧种的重要 标志。
戏曲作为一种包含音乐、舞蹈、戏剧因素的综合 艺术,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乐舞和俳优,汉代的 歌舞戏、角觝戏,隋唐的《拔头》、《代面》、《踏摇 娘》等。
欣赏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曲艺与戏曲
第二节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唱段欣赏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赏析:这段唱腔是由豫西调的慢二八板及二八板组成,前慢后快,中 间插入散板性的“飞板”,生动地讲述了当年“边关紧,军情急”替 父从军的事实经过,表现了花木兰乐观、豪爽而又羞怯、温柔的性格。 特别是末尾两句衬腔的运用,形象地刻画了花木兰有口难言的神态, 极富生活情趣。
第二节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唱段欣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赏析:唱段在优美、明快的笛声中开始,而后是七仙女与董永的上下 句对唱,采用传统唱腔中一人一句的花腔对板,情调欢快,表达了两 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结尾处以自由模仿、复调手法发展而成 的男女声二重唱,音乐清晰爽健,充分发挥了黄梅戏音乐的独特风格。
徐州地方优秀戏曲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徐州地方优秀戏曲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作者:朱锦程来源:《唯实》2023年第11期作为流行于徐州地区的地方传统戏剧,徐州梆子戏、柳琴戏和琴书等戏曲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着一方百姓的乡情乡愁。
徐州地方优秀戏曲文化不仅对本地戏迷、票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且对身处异乡的徐州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地方戏曲特有的方言、历史、民俗等区域特色文化元素,是连结传统与现代、家乡与异乡、文化与民俗、专业演员与票友之间的情感纽带和文化桥梁。
一、徐州梆子戏:既有北方戏曲的刚硬有力,又不乏南方戏曲的婉转柔和徐州梆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俗称“大戏”,又名“梆子戏”,是豫剧流入徐州地区后与当地方言结合,并吸收当地曲艺、民歌等音调发展而成。
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曲调快慢节奏由一副鼓板和梆子来指挥而得名,至今已流行于徐州等江苏北部地区三四百年。
清代,梆子戏在沛县与其他剧种交融汇合,故又称“沛县梆子”。
关于它的起源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其前身就是豫剧,后来受到当地剧种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今天徐州梆子的雏形。
2008年,徐州梆子入选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曲类别,保护单位为徐州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徐州梆子表演强调感情真实、节奏强烈,形式上规范严谨、技巧性高,多采用“文戏武唱”,生、旦、净、末、丑分工更为精细,体现出激昂、淳厚、高亢等艺术表演特色。
尤其是地方上的梆子戏,多有早期的豫東调特点,男腔用真假嗓结合,花腔多,沿用豫东调唱法,兼有祥符调、沙河调风格,听起来非常过瘾,有些类似于今天的摇滚乐。
特别是生角戏,多为“黑脸、红脸”戏。
最早见诸记载的徐州梆子戏班社,有“蒋门”(蒋花架子)、“殷门”(殷凤哲)、“滕贡生班”“戴金山班”等,现江苏省梆子剧院著名演员蒋云霞即系“蒋门”第八代传人。
在调式、旋律节奏、语言、演唱风格上,徐州梆子既具备刚硬有力的北方戏曲特质,又具备南方戏曲婉转柔和的韵味,其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以“慢板、流水、二八、非板”四大板式为主,进而派生出“跺子、栽板、迎风、金挂钩、倒三拨”等板式。
中职教育-《音乐欣赏》课件: 第二十章 曲艺与戏曲(白雪洁、成莉、吴小丽 主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ppt
3. 黄梅戏 黄梅戏是流行于安徽和江西、湖北部分地区的戏曲剧种。它也运用民间小 曲,属于板腔体、曲牌体二者综合的体式。 曲调: “花腔”、“彩腔”、“主调”
(2)念白 戏曲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除了通过唱腔的形式唱出之外,就是念白。 “念”和“白”在戏曲中是有区别的。
2. 器乐部分 器乐在戏曲中除了用作唱腔的伴奏,还有配合舞蹈、武打表演,并有控制舞台 节奏、渲染戏剧环境气氛的作用,同时它还影响到一出戏结构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1)文场 文场是指乐队的管弦乐曲部分。它除为唱腔伴奏外,还演奏器乐曲牌、过 门等过场音乐。在文场中,许多剧种都用拉弦乐器为主奏乐器。 (2)武场 武场是指乐队的打击乐器部分。武场所使用的乐器,通常由不同类型的鼓、 板、大锣、小锣、铙钹构成主体,有时加用堂鼓、星子、云锣等。在武场中, 以鼓、板为领奏乐器。
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乐舞和俳优,汉代的歌舞戏、角觝戏,隋唐的 《拔头》、《代面》、《踏摇娘》等。
发展历程:(1)宋代,我国的戏曲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2)杂剧在元代达到了鼎盛。 (3)16世纪末出现了四大声腔争奇斗妍的场面,促进了戏曲音乐的发展。 (4) 到了清代,以梆子腔和皮黄腔影响最大,一直流传至今,为许多剧种所采 用。
(3)“泪飞顿作倾盆雨”句中的“顿作倾盆雨”作了强音处理,使字音铿 锵有力,表现出难以抑制的激情。
3. 山东琴书《梁祝下山》
山东琴书发源于鲁西南的曹县,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华北、东 北、西北等地。。
徐州红色旋律音乐教案
徐州红色旋律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徐州红色旋律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徐州红色旋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学会演唱和演奏徐州红色旋律歌曲;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红色旋律的概念,并了解徐州红色旋律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知识准备(10分钟):介绍徐州红色旋律的来源和背景,例如《东方红》、《我爱你,中国》等歌曲的诞生和演唱者等。
3. 学习徐州红色旋律歌曲(20分钟):分发歌曲歌词和乐谱,逐句讲解歌词的含义和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口头演唱。
同时,教授歌曲的伴奏乐器部分,并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奏练习。
4. 分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徐州红色旋律歌曲,自行编排合唱动作和表演形式。
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并提升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5. 欣赏和评价(10分钟):各小组轮流表演他们创作的合唱动作和表演形式,并进行互相欣赏和互评。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突出徐州红色旋律的意义和价值,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的红色文化。
教学资源准备:1. 徐州红色旋律歌曲的歌词和乐谱;2.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3. 合唱动作和表演形式的示范视频;4. 小组合作评价表。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合作精神;2. 学生对徐州红色旋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小组合作评价表的填写和互评结果。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红色文化遗址或纪念馆,加深对徐州红色旋律的感受;2. 组织学生进行徐州红色旋律歌曲的合唱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和教学资源,学生将对徐州红色旋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合作中培养音乐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以上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徐州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经验与存在问题探究
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 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中心被文化部 徐
授予 “ 非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工 作 先进 集 体 ” 。 在 21 0 0年 6月 第五 个 “ 化 遗 产 日” 的 开幕 式 上 ,江 文 苏 省文 化 厅 对 全 省 非 物 质 文 化遗 产 保 护 先 进 集 体 和 先 进个 人进 行 了通 报 表 彰 , 为 第 三批 国 家级 、 二批 省 级 非 物 质 并 第
利 的 交通 条 件 , 州 曾荟 萃 了 五湖 海 的 民间 艺 术 品类 及精 徐
英 , 《 阳歌 》 、 《 凤 苏州 歌 》在 这 里 流 传 ,皮影 戏 、 河 南坠
、
花 鼓 戏 、 吹 歌 在这 里 表 演 ,郭 文 秋 、 徐 玉 、谭 金 秋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问组织机 构健全 二
出版 了 《 苏 省 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保 护 论 文 集 》 。2 1 江 0 0年 笔
20 年 开始 ,徐 州 市 正 式 启 动 非 物质 文 化 遗 产 资 源 普 06
小黑姑娘等于二十世纪上半叶在这里搭班游 岂……。 这些丰
富 的音 乐 文 化 遗产 虽 然 当地 致 力 于 文 化遗 保 护 的音 乐 T 作 者 及 相 关 部 门作 了许 多有 益 的 工 作 , 仍 有 许 多 音乐 种 类 但 在 逐 步 失 传 , 文 旨在 探 讨 有 关 徐 州 地 区 音 乐类 非 物 质 文 化 本 遗 产 保 护 的成 功 经 验 及 存 在 问题 ,提 出进 一 步 的保 护 措 施 ,
产保护政 策法规也逐步建立。 本丈就徐 州地 区音 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过程 中所取得的成果经验 和存在 的问题进行 了深入
徐州琴书腔词关系探讨
统一 内容范 围内,唱腔 自行规律 与唱词 自行规律 的结合关系 。 ” 徐州琴 书的腔与词是紧密结合的,有时 以腔配 词,有时 以词 入腔 ,一般是依字行腔,腔随字改,以唱腔音调服从方言唱词为总的原则。徐州琴书是 北方琴书 的代表性 曲种 之一,从徐州
琴书 的腔词关系的构成方法和原则 的分析 中,可 以探讨 琴书 曲调之所 以如此的原因,进而分析和 归纳说唱音乐的生成规律 。
本 文 中 的徐 州 方 言均 为 国 际音 标 标 注 。 。见 栾桂 娟 中 国 曲 艺 与 曲 艺音 乐 , 第 3 9页
・
1 6 8・
于雅琳
《 徐州琴书腔词关系探讨》
字为 阳平 ,因此行腔 时又出现一个上行八度 的宫音;后面的 “ 几 ”字是上声 ,由于是速度较快的 [ 垛子板] ,不宜用更 多的音 符 ,所 以,创腔者仅在羽音上使用 了~个上波音 ,与上声 的运动方 向相吻合。从下面 的调值运动进行图与唱腔 的旋律起伏可 以看 出两者运动的方 向基本一致。
1 、腔 从 于 词
这是曲艺创腔 的主要手法之一,即要求唱腔音调服从唱词的规律 。唱腔的 曲调并不要求完全与唱词 的调值吻合,但大致 上运行线条保持一致 ,这就是腔从于词。如下谱中,第 一乐句唱词为 “ 小八戒来回拱 了 ( 那个)好 几遍 , ”其中 “ 戒”字为 去声,在创腔时有一个 下行 的线条方 能符合 “ 戒”字 的发音规律,因此行腔时有一个从徵音 到宫音 的五度下行 ; 其后 的 “ 来” ’于会泳.腔词 关 系 ( M ] .北京 :中央音 乐学院出版 社,2 0 0 8 ,5 ,第 1页
一
、
徐州 方言简介
徐 州 方 言 属 于 北 方 方 言 、 华 北 东 北 次 方 言 , 语 音 与 北 京 音 比较 相 似 ,但 在 声 、韵 、调 上存 在 差 异 。 徐 州 方 言 的声 母 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部分考点
说唱音乐定义:说唱音乐是说、唱、表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它由民间口头文学与歌唱表演艺术长期结合、演变而成。
以“说中夹唱”和“唱中夹说”的形式叙述故事,故称“说唱”,又称为“曲艺”。
说唱音乐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与民歌不同的是,说明音乐为了适应“以词叙事”文体的需要,因此,其音乐要以叙述性为主。
说唱音乐也追求形式美,所以也要具有抒情性,说唱音乐处于说话和唱歌之间,根据说与唱的不同含量来区分曲种类型。
由于说唱音乐涉及戏剧情节,装扮角色,所以与戏剧音乐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说唱音乐的特征表现在它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其表演是模拟和写意性的,是“说法中的现身”,说唱的表演,不需要宽大的舞台和复杂的道具,“装文装武我一人”说唱音乐的种类:共有341个曲种,按照“说”和“唱”在具体曲种中所占的比例,暂且把说唱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说为主”的说唱,包括评书、相声、快板和快书等。
二是“以唱为主”的说唱,包括弹词、鼓曲、牌子曲、渔鼓道情、琴书和杂曲等。
而作为民间音乐的部分,本书主要论及后者,即大致按照弹词类、鼓曲类、牌子曲类、渔鼓道情类、琴书类和杂曲类等六大类进行介绍。
1、弹词类:弹词源于宋代的“陶真”和元明的“词话”,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包括杭州的“南词”、苏州扬州的“弹词”、广东的“木鱼”和广西的“摸鱼歌”。
2、牌子曲类:指以曲牌为手段来叙述或抒发感情的说唱品种。
“牌子”即“曲牌”,是历史形成的、并相对固定的曲调,有单曲牌反复说唱或多曲牌联缀成套两种使用形式。
与宋、元时的“唱赚”、“诸宫调”及明、清“小曲”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属于牌子曲的曲种有:北京单弦、聊城八角鼓、河南大调曲子、广西文场、兰州鼓子、青海平弦、四川清音、天津时调等。
牌子曲类的唱词结构,除有五言、七言的整齐句式外,大部分为长短句。
演唱时唱者或执手鼓、或持檀板,伴奏乐器南北有所不同,北方一般以大三弦为主,南方以琵琶、二胡为主。
3、渔鼓、道情类:指所有以渔鼓和简板为主要伴奏乐器的说唱曲种。
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申报
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申报【原创实用版】目录1.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简介2.古琴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3.徐州古楼区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4.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的申报意义和目标5.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实施正文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申报1.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简介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古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该项目旨在保护和传承古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古琴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2.古琴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古琴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古琴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精神。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观念,还与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密切相关,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3.徐州古楼区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在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该项目通过举办各类古琴演奏会、讲座、培训班等活动,推广古琴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古琴。
同时,项目还注重对古琴艺术传承人的培养,以确保古琴艺术得以薪火相传。
4.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的申报意义和目标申报非遗古琴艺术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古琴艺术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其次,申报成功后,可以获得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有利于古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最后,通过申报非遗古琴艺术项目,可以推动古琴艺术在国际间的交流与传播,增进中外文化交流。
5.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实施为了成功申报非遗古琴艺术项目,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搜集古琴艺术的历史资料、整理古琴艺术的传承谱系、拍摄古琴艺术相关的影音资料等。
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按照国家非遗项目的申报要求,提交完整的申报材料,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申报成功。
总之,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申报对于保护和传承古琴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清朝“洋琴”在扬州的发展
82钱 旸:清朝“洋琴”在扬州的发展扬州和扬琴的关系,从“扬”字就可以看出。
从明代洋琴传入中国后,是怎样从“洋琴”变成“扬琴”的,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洋琴在扬州流行,因此“洋琴”就改成了“扬琴”。
而这种说法并没有史料证实。
在现存的扬州历代的诗词中,只有一首《续扬州竹枝词》提到了洋琴,证实了清朝乾隆年间洋琴在扬州的受欢迎状况。
一、《续扬州竹枝词》中的“洋琴”《续扬州竹枝词》是作者林苏门因仰慕扬州董耻夫,即董伟业的《扬州竹枝词》而写的,同样也是99九首诗作。
现很多文章中写到清朝“洋琴”出现在董伟业的《扬州竹枝词》中,都是以讹传讹,并被不断错误重复,而没有确实去搜集文献资料进行考证。
由笔者的老师张翠兰教授于2007年所作的《“续扬州竹枝词”扬琴史料考释》中首次纠正前人的错误,提出林苏门的《续扬州竹枝词》,其中第77首记述了清代扬琴在扬州地区打洋琴、唱网调的情况。
[1]诗作如下。
成群三五少年狂,抱得洋琴只一床。
但借闲游寻夜乐,声声网调唱吾乡。
[2]在董伟业所写的《扬州竹枝词》中,并没有一首诗作提到过“洋琴”,而上述这首诗作也确实由林苏门所写。
林苏门(1748-1809),博学多才,生性磊落,名声为乡里所钟。
乾隆间,曾助校《七阁全书》,又辟为衍圣公府六品官,嘉庆二年辞职归。
尝入其甥阮元幕。
有《续扬州竹枝词》《邗江三百吟》行世。
[3]这首诗作写的是三五成群的少年郎,在床上抱着洋琴,借着闲游在夜里作乐,用声声的网调唱着家乡。
所谓网调,是扬州清曲曲牌之一,这首诗也佐证了扬州清曲中扬琴伴奏的地位。
此外,乾隆年间郎世宁所作的《塞宴四事图》中,皇帝正坐中央兴致勃勃地观赏着歌舞表演,而右上角描绘的手持各种乐器的十人演奏者中,就有数人演奏洋琴。
据记载,康熙年间,为皇帝演奏的《百戏竹枝词》是 “四宜轩子半吴音,茗战何妨听夜深。
近日‘平湖’ 弦索冷,丝胡争唱打洋琴。
”乾隆年间,为皇帝演奏的《竹枝词》就是上述所说的《续扬州竹枝词》。
“徐州琴书”的音乐概述共6页word资料
“徐州琴书”的音乐概述一、徐州琴书的音乐结构及主要唱腔“徐州琴书的音乐结构模式为:起板――慢四板――大八板(或花八板)――过板――入活儿唱[凤阳歌]、[垛子板]或说白――尾声――煞板•结束。
”[1]其主要唱腔是以[凤阳歌]和[垛子板]两首曲牌通过板腔变化组腔。
[凤阳歌]又称[四句腔],是由安徽凤阳的小调衍变而成。
“曲调优美柔和,既适合抒发人物情感,又适合平缓的叙述,也能表现人物之间的对话。
”[2]几代琴书艺人在继承了各个时期传统[凤阳歌]精华的基础上,又吸纳了地方民歌、戏曲、姊妹曲中的音乐元素,并关照现代人们欣赏习惯、审美情趣,经过不断加工和长时间的创作,在演出实践中将[凤阳歌]作为音乐“母曲”(所谓“母曲”,指“某些民间音乐种类、曲目在传承过程中变异所依据的最初曲调或原版曲调,其余变异曲调都由这种曲调衍生、变异而来”(见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
经过几代艺人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由曲牌体向板腔体的过渡。
最终形成了现代风格。
[垛子板]:又称“快板”、“二板”。
徐州琴书的[垛子板],是从[干板]、[数板]演变而来。
”[6]五声音阶,宫调式,采用上下句构成,分2/4拍的慢垛子和1/4拍的快垛子两种。
上句落音在3或6上,下句落在1上。
节奏明快,适于叙事,吟诵性强,唱中带说、说中带唱。
“演唱时强调唱词中的主语,突出重音,注意四声,尽量口语化,演唱犹如促膝谈心,受众听来十分亲切。
”[3][凤阳歌]和[垛子板],表现性能各有所长,构成有对比、有变化又统一。
[凤阳歌]通常用于开始和铺垫,[垛子板]通常运用在故事发展到高潮或结尾处,采用半说半唱的形式,唱中有说、说中带唱、节奏明朗、吐字清晰,与[凤阳歌]形成显明的对比,取得刚柔相济、互为辉映的艺术效果。
牌子曲联唱,除以上两种主要唱腔外,有时为了渲染特定情绪,徐州琴书还将徐州丝弦中的许多曲牌组合起来演唱,称为“徐州琴书牌子曲联唱”。
二、徐州琴书的伴奏音乐及演出形式1.伴奏音乐徐州琴书的伴奏音乐,即唱腔前后的过门。
徐州琴书经典节目音乐分析
徐州琴书经典节目音乐分析作者:于雅琳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内容提要]地方曲种徐州琴书由明末清初时调小曲一路走来,目前发展成为一个综合体,从音乐体制上来看,徐州琴书实际上是一个单曲、曲牌体、板腔体并存的曲种,在音乐上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从中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徐州琴书发展的各个阶段,由此也可见徐州琴书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为徐州琴书的生存赢得空间。
本文意在选取部分徐州琴书经典节目对其音乐进行分析。
[关键词]徐州琴书/经典节目/音乐分析中图分类号: J6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2)04-0107-5经典一词有四解,[2]第四解为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
徐州琴书经典节目主要有当前在演出中采用频率比较高,具有典型意义的节目;它主要指徐州演艺集团曲艺队的保留节目《水漫金山》和民间艺人常用的《马前泼水》、《郭举孝母》、《白海棠割肝孝母》、《王天宝下苏州》等传统节目。
徐州琴书音乐主要由唱腔音乐、唱腔伴奏音乐、器乐前奏音乐三个组成部分。
三部分音乐各有特色,相辅相成,共同打造了徐州琴书音乐的形象,为徐州琴书的表演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本文意在选取部分徐州琴书经典节目来阐述徐州琴书的音乐。
一、唱腔音乐分析徐州琴书音乐大致经历了单曲、联曲体(丝弦阶段)、板腔体(唱扬琴阶段)、混合体(混称琴书)。
从审美形态上来看,徐州琴书目前是一个综合体,既有抒情的短篇小曲演唱,也有以叙述故事为主的长篇说唱,偶见单曲反复演唱。
单曲演唱是徐州琴书的萌芽状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程式化,后以曲牌论称了,迄今仍可见此种艺术形式。
徐州琴书的艺人在学艺初期,往往先学习单个曲牌,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再进行曲牌的连缀与板式变化。
2010年夏秋之际,笔者曾在徐州东区见一盲艺人,以【孟姜女调】装词演唱,虽不够字正腔圆,但也别有情趣,自说是“琴书”,由此看来,徐州琴书是数种形态并存的曲种。
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探讨
爱乐手记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探讨吴燕菊苏北琴书,作为江苏著名的地方戏曲广泛流传于江苏北部宿迁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和徐州市等地区,因其在江苏北部地区尤为流传,因此被称为“苏北琴书”。
该曲艺自明末清初以来发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受到了民众的一致欢迎,目前已经被列入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之中。
本文主要针对苏北琴书的发展现状和传承发扬展开了研究,希望能够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苏北琴书的来源和演唱风格(一)苏北琴书的来源苏北琴书最早诞生于明末清初时期,是在苏北地区的民间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苏北琴书又名宿迁琴书,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苏北琴书最早出现于江苏宿迁地区,苏北琴书也被当地人称为“打扬琴”。
随着扬琴的盛行,苏北琴书迅速向苏北周边地区发展,同时融入了北方评书的元素,开始唱一些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长篇书目,因此又被称之为“扬琴书”。
对苏北琴书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艺人李义成。
据史料记载,李义成幼年时一直定居在宿迁的皂河地区,对于这一地区的民间小调颇有研究。
一直以来,李义成在江苏、河南和山东三省交界处演出,因为唱功极为突出,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使得“打扬琴”(苏北琴书)在当地有了较大的名气。
因此,民间艺人李义成对早期苏北琴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后来苏北琴书逐渐分化为两大门派,我们称之为柴门和陆门:其中柴门继承了李义成的衣钵,在清光绪初年出现并发展至今;而陆门的代表人物是陆成金和陆成银兄弟,陆氏兄弟本来是苏北泗洪县人,是李义成的众多弟子表现比较突出的两个人,他们来自柴门,后来脱离自成门派,又因为宿迁和泗洪分别位于淮河的南北两岸,因此苏北琴书南、北门就来源于这里,如今的苏北琴书艺人都是这两个门派的弟子,而且各自流派都对苏北琴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琴书的演唱风格苏北琴书是地方性的曲艺品种,以“站”唱琴书的风格比较明显,艺人们为了提高其观赏性,在唱腔融入了地方戏曲的元素,因此唱腔婉转,可以很好地表达喜怒哀乐,因琴定腔是苏北琴书的另一特色,不同的故事情节的唱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第三章说唱及戏曲音乐
2、豫剧《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 豫剧《花木兰》中“花木兰羞羞答答施礼
拜上”这一段说的是花木兰荣归故里,在 家中向贺元帅和众将士讲述自己的女扮男 装替父从军的过程。此时的她已经恢复了 女儿妆扮,不仅唱腔优美、柔和、动人, 就是身段动作的表演也是一会儿男儿架式, 一会儿女儿姿态,生动有趣。通过唱腔与 动作的巧妙配合、传情达意,把一身闺秀 装束的花木兰拜见贺元帅的羞涩之情表现 得恰如其分,一个羞答答又透着朴实的女 孩形象跃然台上。
•
戏曲音乐的组成及其功用
• 3、器乐:器乐在戏曲中不仅用于唱腔的伴
奏,还要配合舞蹈、武打表演,并有控制 舞台节奏、渲染戏剧环境气氛的重要作用。 一出戏的前后连贯,也与器乐有直接的关 系。 • 在传统戏曲乐队中,文场,一般用2、3件 或6、7件乐器;武场,一般用4、5件乐器 (有的剧种乐器多达20余件,如川剧)。 乐队一般由7、8人组成;许多乐师兼司2、 3种乐器,司鼓者是乐队指挥。
•
5、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
• 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成都在30
年代成立“清音职业工会”,后更名为 “清音曲改会”,即得现名“清音”。四 川清音于清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 属于歌唱体牌子曲类的曲艺说唱艺术形式, 曲调丰富,唱腔优美 。 • 李月秋系四川清音的著名演员 。她的演唱 风格独特,对清音演唱的改革与发展有很 大的贡献,特别是她将前辈的“呵呵腔” 发展为“哈哈腔”自创体列,如这段《布 谷鸟儿咕咕叫》中的“哈哈腔”特点十分 突出,唱段脍炙人口,影响广泛。
二、 说唱音乐(曲艺) 的分类
• 5、牌子曲类:如北京的“单弦”,甘肃
“赋子腔”,青海“平弦”,山东“聊城 八角鼓”,河南“鼓子曲”,四川“清 音”,广东“粤曲清唱”等 • 6、杂曲类 :如广西“零零落”,山东“四 平调”等,天津“靠山调”、北京“拉合 调” 等 • 7、走唱类。载歌载舞。如东北二人转,西 北二人台、云南花鼓灯、西南车灯等。 • 8、快板快书、 9、相声、 10、评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逐渐创立 了以 【 阳歌 】 【 凤 、垛子 板 】 曲牌为 主并 采用板 腔变化
手 法 来 说 唱 较 长 故 事 情 节 的 徐 州 琴 书 。徐 州 琴 书 的 声 腔 源 于
群众熟悉的民歌 , 它那质朴精巧 、 源自快流畅 的曲调 , 乐化 、 美化
的语言 , 再加上 曲折动人 、 谐趣 横生 的故事情 节 , 以及 世代 琴
( 江苏教 育学 院 南京 学前教 育分 院 , 苏 南京 2 00 ) 江 104
摘 要 : 州琴 书是 国 家 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过 对 徐 州琴 书音 乐 的起 源 、 体 结 构 、 徐 通 曲 曲
牌 形式 、 律 形 态、 曲结合 、 奏音 乐、 演风 格 、 旋 词 伴 表 内容 和 审 关 等 诸 多方 面 的 研 究 , 以充 分 可
发、 、 、 、 、 、 、 、 、 、 、 ” 兴 为 修 正 仁 义 喜 威 衍 志 宁 等二十字 。从 上可
以看出徐州琴书 的渊源 。此外 , 州琴 书与 山东琴 书有千 丝 徐 万缕的联系 , 风格上也有相 同和相近之处 。 ” 二、 徐州琴书的音乐起源 徐州琴 书音乐是 在徐 州琴 书 自身 的不 断发展 中完 善的 。 “ 徐州琴书是在明清小 曲 的基 础上 , 过小 曲、 唱儿 、 经 小 瞎腔 、
人滕维善的带动 下徐 州丝 弦 皆用 扬琴 ( 当时也 称蝴 蝶琴 ) 伴
中心迅速在苏 、 、 、 鲁 豫 皖接壤的广大区域 流传 , 并波及全 国。 徐州琴书的门派多 依据 姓氏命 名。“ 从有 艺谱 可考 的徐
州琴书( 前身唱扬琴的) 的几大 门户 , 曾、 、 、 四大 姓大 如 柴 杨 张
种恰是雨后春笋般 地相续 出现 。‘ 徐州 琴 书 ’ 原 称丝 弦 ) ( 大 约 就 在 这 个 时 期诞 生 了 。 ” ” 清康 熙年间 , 徐州建立了“ 婴堂” “ 育 、 清洁 堂” “ 、 养济堂 ” 等慈善机 构 , 所收容的人员均要习一技谋生 , 多数 盲人则学 唱
丝 弦 ( 州 琴 书 的 前 身 ) 因此 , 琴 书 兴 起 之 初 , 唱 徐 州 丝 徐 , 在 说
基金项 目: 本论文为 20 09年度江苏省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徐州琴书的历 史沿革 与现状研究” 项 目编号 :9 S 0 9 阶段性成果之一。 ( 0Y C0 ) 作者简介 : 任超平( 93 16 一 ) 汉, 男, 安徽砀 山人 , 江苏教 育学院南京学前教 育分院艺术 系副教授 , 南京市第五届学科教 学带头人 , 南京艺 术学院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 向: 音乐学, 艺术教育研 究。
23l 2
全 国中文核心 期刊 艺术百 家 21 00年 第 3期 总第 1 1 4期
HUN DRE S H00L N AR S D C SI T
口
文 章 编号 :0 3—90 2 1 0 10 14(00)3—0 2 0 23— 6
徐 州 琴 书 音 乐 研 究
任 超 平
书艺人的演绎使琴 书艺术逐 步成 熟起来 。至清末 便 以徐 州为
演奏员 )并 “ , 延曲阜乐师教习其乐器 , 悉如 曲阜 圣庙制 ” 《 ( 徐 州府铜山县乡土 志 ・政绩 录 》 光版 ) 道 。民 国十 三年 ( 公元 12 ) 9 4年 河南 艺人鲁好善来徐州演 出用扬琴伴奏 , 在育 婴堂 艺
弦者除忙 时务农 、 闲时从 艺的半 职业艺人及 部分 自娱者 外 , 便
有了以此为业 的职业盲人群体 , 即所谓 的“ 瞎堂 ” 。清末 , 上述
慈善机构先后解体 , 因此 , 盲艺人从 此 以艺 ( 州琴 书 ) 生 , 徐 谋
丝 弦、 扬琴等几个阶段 , 演变发 展而成 的。 … ”康熙 三十五 ” 年成书 的《 百戏竹枝词》 中这样记载“ 徐沛伎妇以竹鞭缀 金线 ,
展 示 徐 州 琴 书 音 乐 的 整 体 风 貌 和 内涵 意 蕴 。
关键 词 : 书音 乐; 琴 曲体 结 构 ; 牌 形 式 ; 律 形 态 ; 曲结 合 ; 奏 音 乐 曲 旋 词 伴
中 图 分 类 号 :6 7 JO 文献标 识 码 : A
Su yo z o nh sc td nXu h u Qis uMu i
击之节歌 , 其名 为叠 断桥 , 甚动听。 ” 清代初期 , 丝弦小 《 曲》 无 名氏记 ・ ( 苏州王 君甫 ) 面世 。稍 后 , 徐州 的“ 断桥 ” 叠 在北京城唱响 , 这成 为徐州琴 书 的推广普 及 的巨大动 力。康 熙 四十年( 公元 10 年 ) 徐 州文庙 于清初增 添 了佾 生( 队 71 , 乐
REN a - i g Ch o—p n
( p r n fA t 。C l g rsh o u ain。Ja g uIsi t o d a in。Najn Dea t to r me s ol eo ec o l e fP Ed c t o in s nt ue fE u t t c o nig。Ja g u 2 0 0 in s 10 4) 都经过 了二 十五辈 , 若按十五年一辈来算 , 徐州琴 书在这里也
一
玄 、 、 常 、 、 、 、 阳、 、 、 、 、 、 、 、 庆 曾、 守 太 清 阴、 来 福 本 何 教 永 元 明” 等二十字 , 后不 够用 , 又排出 了: 智 、 、 、 、 、 、 、 、 “ 礼 忠 长 信 崇 商 世
个新的巅峰 , 进入 了一个全 面发 展的时期 。这 时 , 多的 曲 众
一
、
徐 州 琴 书 概 述
流传 了近四百年 。过 去 唱扬琴 的艺人不 论何 姓 , 们都 用统 他
一
排 出的班辈 , 以分尊长和承传 。徐州地 区排 出 : 道 、 、 、 “ 德 通
“ 在金元 明时期 曾一度 萧条 的曲艺艺术 , 了清代 , 到 特别 是伴随着康乾盛世 的到来 , 仅再度 复苏 、 不 繁荣 , 且登 上 了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