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二章 曲艺音乐 第一节 概论
小学音乐课件 曲艺
▪ 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 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 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 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在中国 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有 40的艺术表现手段。说的如相 声、评书、唱的如京韵大鼓、大鼓、湖北大鼓等等鼓曲; 似说似唱的如山东快书;又说又唱的如山东琴书;又说又 唱又舞的如二人转.
▪
▪ (二)曲艺以“一人多角”(一个曲艺演员可以模仿多种人 物)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各种各 样的故事,表演出来,告诉给听众。只要有一两个人, 一两件伴奏的乐器,或一个人带一块醒木,一把扇子 (评书艺人所用),一副竹板儿(快板书艺人所用),甚至 什么也不带(如相声艺人),走到哪儿,说唱到哪儿.
▪
▪ (三) 曲目、书目的内容多以短小精悍为主,因而 曲艺演员通常能自编,自导,自演。
第六课曲艺音乐
• 京韵大鼓即“怯大鼓”。 • 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叫过很多名称:在 北京曾称“京调大鼓”、“小口大鼓”、 “音韵大鼓”、“文明大鼓”、“平韵大 鼓”,在天津曾称“卫调”、“卫调大 鼓”、“文武大鼓”、“京音大鼓”。民 国三十五年(1946)北京成立曲艺公会后,遂 正式统一名称为“京韵大鼓”。
• 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与四胡,有时佐以 琵琶。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 • 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 《博望坡》等数十段,以及由刘宝全、白 云鹏等人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 《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数十段。
第六课 曲艺音乐
第一节 概述
• 概念 •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 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 合的中国传统艺术。 • 音乐是曲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 • • • •
二、基本特征 (一)曲艺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 1、曲艺的基本表现方法是叙事 2、曲艺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口语 3、曲艺的主要呈现方式是综合
•
河南坠子从酝酿到形成,一直在民间流传, 保持着朴素的乡土风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长期以来从道情、三弦书、山东大鼓、琴 书等曲种移植、继承了大量优秀书目,以 后又创编、积累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书目, 有长篇、中篇、短篇 200余种,保存了不少 流传悠久的艺术精品,如《借髢髢》、 《偷石榴》、《王庆卖艺》、《梁祝下山》 等。
• 1、曲艺的基本表现方法是叙事 • 曲艺以说或唱故事的方式进行表演,通过 对事物发展、演变过程的讲述,书法感情, 阐述事例,给群众以娱乐和审美的享受。 • 注:“曲艺不是演故事而是讲故事”,是 区别戏曲艺术的主要标准。
• 2、曲艺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口语 • 曲艺的语言,是人们说话的口头语言。是 以声音的形式存在的。
5第二章 曲艺音乐 第一节 概论
(三)快板快书类
• 快板、快书是介于说和唱之间的曲艺形式,也被称作韵颂类。
• 它有三个特征:
• 1、唱词以七字句为基本句式,是讲究合辙押韵的韵文体;
• 2、唱词不陪唱腔,而是带节奏的说;
• 3、表演者手里拿着竹板或金属板或锣鼓,一边有节奏的敲击一边诵 说,通常不用弦乐伴奏(天津方言快板除外)。
• 三说认为打鼓是为招揽观众,把大家聚集起来,即"打鼓说书",后 被讹传成"大鼓书"。总之,无论怎样解释,大鼓都是从中国民间土 生土长起来的,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全国二十几种大鼓,多按地 域起名。如西河大鼓、山东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北板大鼓、 京东大鼓、奉调大鼓,以及平谷、唐山、南阳、上党、东北、安徽、 河洛、湖北、太原、广西、长沙、江西、胶东、淮南大鼓等。按乐 器分有铁片大鼓、木板大鼓、梅花大鼓、梨花大鼓、清音大鼓等。
• 体裁有长篇、中篇、短段、书帽(小段)四种。
• 为什么叫"大鼓"呢?有几种不同说法。
• 一说大鼓是从农民的秧歌发展来的,农民们有时敲着大鼓来引歌、 送歌。秧歌鼓本来是很大的,后来参照和尚道土所用的扁鼓,把它 改成小鼓了。
• 二说是,从前鼓词,擅演大部头书,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 等等,所以管大部头的鼓词就叫"大鼓书",简称大鼓。
(八)渔鼓道情类
• 道情源于道教的“道家唱情”,最初是为宣讲教义而进行 的一种通俗性说唱形式,因道士用道曲说唱道教故事而 得名。
• 渔鼓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共同特点是以唱为主, 以说为辅,有的只唱不说。表演时,用右手手指敲击渔 鼓。渔鼓是用八节竹筒,在顶端蒙上羊皮或猪护心皮制 成的。传统节目中有很大一部分宣扬道教的出世思想, 所以又名"唱道情的"。湖南、湖北、广西、江西、四川 等地区都有这个曲种。独唱的较多,也有对唱的。流行 在华北地区的河南坠子也是由"道情"与河南民歌融合后, 添上坠琴伴奏而发展起来的。
曲艺音乐 PPT
• 河南坠子从酝酿到形成,一直在民间流传, 保持着朴素的乡土风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长期以来从道情、三弦书、山东大鼓、琴 书等曲种移植、继承了大量优秀书目,以 后又创编、积累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书目, 有长篇、中篇、短篇 200余种,保存了不少 流传悠久的艺术精品,如《借髢髢》、 《偷石榴》、《王庆卖艺》、《梁祝下山》 等。
• 3、曲艺的主要呈现方式是综合
• 曲艺所综合的艺术门类很多,主要有文学、 音乐、表演三种,有时还包括舞蹈、口技、 杂耍等
• 三、曲艺音乐的三个基本特征: • 1、说与唱的巧妙结合 • 2、叙述者思想感情的生动体现 • 3、与民俗文化的密切联系
• 说与唱的巧妙结合 • (1)唱中有说 • (2)似说似唱 • (3)半说半唱 • (4)说唱交替
曲艺音乐Βιβλιοθήκη • 一、概念•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 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 合的中国传统艺术。
• 音乐是曲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 二、基本特征 • (一)曲艺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 • 1、曲艺的基本表现方法是叙事 • 2、曲艺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口语 • 3、曲艺的主要呈现方式是综合
• 梅花大鼓的主要特点:
• 梅花大鼓各个艺术流派的共同特点,是长于在叙 事中抒情。
• 梅花大鼓多为一人演唱,有的传统节目如《湘子 上寿》,新编节目《秋江》、《张羽煮海》等也 可以二人对唱。
• 演员自击鼓板,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以 及扬琴等。梅花大鼓传统曲目中有不少取材于 《红楼梦》,如《探晴雯》、《劝黛玉》、《黛 玉悲秋》、《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
• 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 《博望坡》等数十段,以及由刘宝全、白 云鹏等人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 《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数十段。
音乐欣赏之曲艺与戏曲
曲艺音乐的唱腔,按说 与唱的两种成分相结合 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半 说半唱、唱中夹说和似 唱似说三种情况。
曲艺则常常是一人身兼 数角,在演唱中既可以 第三人称描叙情节、剖 析人物,也可以第一人 称来说唱故事。因此, 曲艺演员在刻画不同人 物时,主要是通过不同 声音的造型来表现。
曲艺与戏曲
二、曲艺音乐的基本特征
作品
欣赏
布谷鸟儿咕咕叫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曲艺与戏曲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 20 —
曲艺与戏曲
一、戏曲音乐概述
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它是 戏曲艺术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烘托舞 台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也是区别不同剧种的重要 标志。
戏曲作为一种包含音乐、舞蹈、戏剧因素的综合 艺术,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乐舞和俳优,汉代的 歌舞戏、角觝戏,隋唐的《拔头》、《代面》、《踏摇 娘》等。
欣赏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曲艺与戏曲
第二节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唱段欣赏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赏析:这段唱腔是由豫西调的慢二八板及二八板组成,前慢后快,中 间插入散板性的“飞板”,生动地讲述了当年“边关紧,军情急”替 父从军的事实经过,表现了花木兰乐观、豪爽而又羞怯、温柔的性格。 特别是末尾两句衬腔的运用,形象地刻画了花木兰有口难言的神态, 极富生活情趣。
第二节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唱段欣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赏析:唱段在优美、明快的笛声中开始,而后是七仙女与董永的上下 句对唱,采用传统唱腔中一人一句的花腔对板,情调欢快,表达了两 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结尾处以自由模仿、复调手法发展而成 的男女声二重唱,音乐清晰爽健,充分发挥了黄梅戏音乐的独特风格。
体裁研究民歌资料
汉族民歌体裁特征纵览表
特征\类别
号子
山歌
小调
座落场合 劳动场合
山野劳动生活场合
1.生活场合
2.集体娱乐或其它表演场 合
功用特征
表现方法 和
音乐性格
音乐形态 特征
1. 实用性队表现性有较强 的制约作用 2.表现性的增长体现着艺 术性的成熟
1.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
2.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
1.节奏的律动性 2.音乐材料的重复性 3.领和结合的演唱方式 4.曲式结构的回返性
湖南山歌
特性羽调式的衡山山歌。 欣赏:〈一塘清水一塘莲〉
云南山歌
欣赏: 1、小河淌水 2、赶马调 3、放马山歌 4、弥渡山歌 5、大河涨水沙浪沙 6、耍山调
江西山歌
1、兴国山歌 2、我们山歌牛毛多 3、翻身卖余粮
福建山歌
1、闽西山歌
按音调分为客家山歌、龙岩山歌和连城山 歌。
2)谣曲——艺术形式发展得比吟唱调成熟, 篇幅不大,乐段结构完整,节拍比较规范。 谣曲包括诉苦歌、情歌、生活歌和嬉游歌等。
3)时 调
在小调类民歌中,时调的艺术形式发展得最为规范 和成熟。它具有严谨规整的结构,变化丰富的节奏 和音调,以及细致讲究的润腔方式。这些小调不仅 由一般群众在休息、娱乐时传唱,并且常常由职业 或半职业的艺人在街头巷尾、酒楼茶馆、游览胜地 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演唱,供人们消遣并为演唱者换 取报酬。
15、沂蒙山小调 16、五哥放羊 17、四大对 18、思想起
福建小调
1、苏武牧羊 2、长工歌 3、榨茶子 4、灯红歌 5、王大姐 6、哥哥当红军 7、烟波烟波灯 8、落雨大
9、一只鸟仔 10、丢丢铜 11、天黑黑
曲艺概述
曲艺概述曲艺的历史与发展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
曲艺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是以“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表演艺术门类。
曲艺作为说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前期却一直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
在中华艺术发展史上,说唱艺术曾归于“宋代百戏”中,在瓦舍、勾栏中表演。
在近代,则归于“什样杂耍”中,大多在诸如天桥、夫子庙、庙会等民间娱乐场地进行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给发展成熟的众多说唱艺术确定了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名称,统称为“曲艺”,并进入了剧场进行表演,使曲艺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曲艺的历史渊源曲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古代,我国民间的说故事、讲笑话就比较流行。
在宫廷中,有专为供奉宫廷演出的民间艺术能手叫俳优,他们弹唱的歌舞和滑稽的表演,都含有曲艺的艺术因素。
到了唐代,讲说市人小说和向人们宣讲佛经故事的俗讲的出现,大曲和民间曲调的流行,使说话伎艺、歌唱伎艺兴盛起来,自此,曲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
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场所,也有了职业艺人和说话伎艺,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演唱形式极其昌盛。
在明清两代及近代,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城市数量猛增,大大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发展,即一方面是城市周边地带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说唱纷纷流向城市,它们在演出实践中日臻成熟,如道情、莲花落、凤阳花鼓、霸王鞭等;另一方面,一些老曲种在流传过程中,结合各地地域和方言的特点发生着变化,如散韵相间的元、明词话,逐渐演变为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
这一时期新的曲艺品种,新的曲目不断涌现,不少曲种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
曲艺的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曲艺艺术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迅速地发展和繁荣起来,并自立于民族文艺之林了。
党和政府向戏曲、曲艺界发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号召,为曲艺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针、任务和要求,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
多彩的华夏之音---曲艺篇1
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一节多彩的华夏之音----曲艺篇【课题】多彩的华夏之音---曲艺篇【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目标】1、对我国曲艺音乐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2、能主动搜集并学唱本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一段曲艺音乐。
3、聆听对比《丑末寅初》和《蝶恋花.答李淑一》,感受南、北有代表性的说唱音乐的特点。
4、能辨别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和粤曲小调。
【重点难点】掌握曲艺音乐的基本内容,了解、认识、掌握京韵大鼓与苏州弹词的有关知识【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案导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1、课前播放音乐《曲苑杂谈》(片头曲)创造课堂气氛.在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之前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
提问:请同学们选择一下,这段表演是属于下面哪一种类型的音乐?A、爵士B、说唱C、布鲁斯D、摇滚2、播放视频《前门情思大碗茶》或《四世同堂》主题音乐《重整山河待后生》生回答:师:刚才大家都看了这段说唱,说说这段说唱中包含了哪些表演形式?学生回答:师:(1)什么叫说唱音乐呢?“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说唱音乐”继承了传统声乐的以字行腔,字正腔圆;腔随字转,字领腔行;以字行腔,寻声达意等艺术成就,各种说唱艺术统称为“曲艺”。
(2)请同学们说一下自己所知道的曲艺表演形式?三、新授课:(一)欣赏曲目:《丑末寅初》京韵大鼓【欣赏】【思考题】1、表演者使用了什么伴奏乐器?【演唱者手持鼓板】2、这种曲艺艺术的表演形式:【手持鼓板边说边唱】3、唱段中述说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清晨三、四点钟】在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旅客、渔翁、樵夫、农民、学生、青年女子、牧童等】通过这些人物的行为要展现出一幅什么样的风景?【共九段,仿佛展现一幅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民俗风情图画】【学生活动】试模仿京韵大鼓的演唱,简单唱几句;(注意节奏、尽量模仿京韵大鼓演唱的韵味)。
(歌词见课本)【小结】【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
曲艺音乐是指曲艺中的唱腔与伴奏部分,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有说有唱;一是只唱不说。
6第二章 曲艺音乐 第二节曲艺音乐的艺术特征与唱腔类别
第二节 曲艺音乐的艺术特征与唱腔类别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马文
第二节 曲艺音乐的艺术特征与唱腔类别
一、曲艺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以叙述性见长,保持口语化的说唱风格 (二)音乐与语言紧密结合,突出唱腔的音韵美 (三)独特的演唱方法与润腔技巧
• 二、唱腔分类及其特点:
• 曲艺音乐的主体是唱腔。
第一,侧重于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表达人物的自我 咏叹。 第二,侧重于叙事,可以是第三者的叙述,也可以是 人物的述说或对话。 第三,具有独特的润腔方法。
(三)说书调与唱书调的相互关系 说书调与唱书调的结合形式常见的有: 1、板式、曲牌的灵活运用。 2、片段的互相插入。 3、句子内部的对种。
• (一)说书调:
• 第一,似说似唱,吐字发音更接近于口语
• 第二,善用短腔,节奏较为紧凑,尾腔一般不拖长
• 第三,主要运用语言、语调、语气的各种夸张了的动态和 节奏的缓、急与声音力度的强、弱等手法,使唱腔在这些 对比因素的相互调整中得到流动与发展。
(二)唱书调 特点:
曲艺音乐学习教育课件PPT
链接
骆玉笙简介
骆玉笙,1914年生,艺名小彩舞,她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 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 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她在几十 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 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 其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 京韵大鼓。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 被誉为“金嗓鼓王”。骆玉笙代表作《剑阁闻铃》、《伯牙摔 琴》、《红梅阁》等,让听众百听不厌。 骆玉笙演唱了多半个 世纪的《剑阁闻铃》,如今已成为一代绝唱。所录制的唱片, 销售量超过了50万张。为此,骆玉笙于1989年获得了中国唱片 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大奖。2002年5月10日因病去世。
说唱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与音乐相 结合的表演艺术的总称。它以带有表演动 作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 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具有音乐性, 称说唱音乐,又称曲艺音乐。它是我国民 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歌、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传 统形式中,都是以歌唱为主的。在历史发展长 河中,三者既是各具有特色的、独立的体裁, 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唱音乐 (曲艺音乐)
图片
又称曲艺音乐,它主要是以说和唱相结合、以唱 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段来进行刻画人物、叙述故事 的。
历史悠久,远在战国、汉代已出现文体形式。到了汉魏六朝,产 生乐府长篇叙事诗,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说唱结合、表 现完整故事。中唐后,内容题材扩大,出现以唱为主民间艺人。宋、 元时期,说唱音乐成为城镇居民喜爱的艺术形式。明、清以来,形 成有浓郁民族色彩和地方风格的众多乐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曲艺音乐有了更显著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劳动号子概念及分类。 1、重点复习:”工程号子”、“搬运号子” 及“行船号子”。 2、抽唱:《打夯歌》、《扁担歌》、《天下 黄河》、《崔咚崔》、《秋收》、《哈腰挂》、 《打硪歌》。
二、儿歌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1、旧中国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唱山歌?
42
2、山歌的演唱内容及特点。 3、“爬山调”、“信天游”、“晨歌”、 “山曲”、“牧歌”、“慢赶牛”、“花 儿”。 4、抽唱:《康定情歌》、《想亲亲》、 《牧歌》、《槐花几时开》、《弥渡山 歌》、《放马山歌》、《拔根芦柴花》。
18
第四节 ——山歌(一)
.;
19
一、 抽查作业: 1.号子的理论知识。 2.抽唱歌曲。 3.教师总结、评分。
20
二、导入新课
❖ 1.山歌:劳动号子以外的山野歌曲。 ❖ 2.山歌和号子的区别: 与号子相比山歌更
具艺术性。 ❖ 3.山歌演唱的地点: 山冈、草原、牧场、
田野、池塘。 ❖ 4.山歌演唱的内容:以爱情歌曲为主,兼有
46
3、“里巷小曲”——由来及意义。
4、小调所演唱的范围及特点。 ①社会小调。 ②里巷小曲。 ③家庭小曲。
5、小调的分类(按演唱特点分类) ①吟唱调 ②语曲 ③时调
47
6、小调的分类(按歌曲的表现内容)(见 材料16页) 7、中国历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唱民间小曲? ①社会发展的必然。 ②人民生活的必要。 ③学习和工作的必要。
第五节 ——山 歌(二)
.;
25
[教学目的] 学会“山曲”、“爬山调”、 “信天游”
[教学重点] 理论、学(背)唱
26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课:
山歌的演唱地点和特点
山歌的分类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学曲艺》第一课时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学曲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说演弹唱》、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过程】
导入
1.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
(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随录音学唱,注意其中的韵味。
(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是《四世同堂》。
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
(2)听录音。
(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曲艺音乐
琴书类
曲艺音乐以扬(洋)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在我国各地都有流传,如:四川扬琴,山西的翼城琴书、曲沃 琴书,山东琴书,江苏的徐州琴书,安徽琴书,湖北的恩施扬琴,贵州洋琴,云南扬琴等。这类曲种的唱腔有的 源于本地民间音乐,有的虽为外地传入却在本土扎根。琴书类唱腔以优美婉转见长,各自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风 格的特点。琴书类曲种音乐的结构既有曲牌联缀,也有曲牌与板腔的混合体。演唱形式有的为一人站唱、有的为 双人和多人坐唱,还有的为分角拆唱(清唱)。
道情类
因源于道歌(即道士说唱道情故事)而得名。起源可追溯到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又因多采用渔鼓、 简板为伴奏乐器,故亦叫渔鼓、竹琴或道情渔鼓。流传地域甚广,在我国南北各地流传的此类曲种达几十种。其 中较有代表性的如淮北道情、晋北道情、长安道情、陇东道情、湖北渔鼓、湖南渔鼓、四川竹琴等。道情类曲种 的唱腔及伴奏音乐相当丰富,大多以一支上下句或四乐句的基本曲调反复演唱,有的还具有了简单的板式变化, 也有单曲或曲牌联缀的。初为徒歌声节演唱,近几十年来逐渐引入了二胡、琵琶、钹等乐器,演唱人数也有所增 加。在长期流穿过程中各地道情不断吸收当地民歌、戏曲,与当地方言结合而派生出曲趣各异的唱腔来,但大多 体现出很强的吟诵性风格和十分注重唱「情」的特点。
少数民族曲艺
少数民族曲艺
我国民族众多,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曲艺音乐因发展历史、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语言声韵、民风民俗的不 同而呈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的特色。如白族大本曲,藏族的格萨尔仲、喇嘛嘛呢、折嘎,蒙古族的乌力格尔、 好来宝,维吾满族的达斯坦、库夏克、莱派尔,哈萨克族的克萨、阿依特斯,朝鲜族的盘索裹,壮族的末伦、唱 师、卜牙,赫哲族的依玛堪,侗族的君琵琶,苗族的嘎百福、果哈,傣族的甘哈甘派,彝族的甲苏等等。在众多 的曲种中,有的历史悠久,具有古老的传统;有的是受汉族或其它民族曲种的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曲种。
曲艺音乐欣赏教材
课
题
作 者 简 介
赵开生(1936~ ) 弹词演员。江苏常熟人。 所谱《蝶恋花· 答李淑一》尤为成功,影 响很大,还配以大型交响乐队伴奏及合 唱队伴唱,创曲艺演唱之先例。
背 景 材 料
这首词为毛泽东(1893~1976) 于1957年写成。他用革命的现实主义 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 富的想象追思杨开慧、柳直荀二位烈士, 表达了革命者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 1958年弹词演员赵开生为这首词谱曲。
曲艺音乐泛指说唱音乐,有说有唱,以 唱为主。大致可分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 曲和琴书五类。 今天我们主要欣赏苏州弹词和京韵大鼓。
弹词开篇
Hale Waihona Puke 弹词又名“小书”,由唐代的“变文”或由 苏州弹词以说、噱、弹、唱等艺 宋朝的“诸宫调”发展而来。历史悠久, 术手段描绘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 从明、清流行至今约四百余年。弹词包 苏州弹词唱腔丰富,流派纷呈。由于唱 括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四明南词、绍 腔中使用苏州方言,形成了特有的曲调。 兴平湖调、长沙弹词等,流行于江南, 如入声字读音短促,常在字出口后立即 用以吴语为中心的方言演唱,并吸收吴 停顿,然后使用拖腔或者接唱下面的字。 歌的曲调,具有轻歌慢捻、秀丽委婉的 风格。
演形式。以说为主,说中夹唱。 掌握节奏、速度。伴奏乐器 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 以三弦、四胡为主。
听几首曲艺片段,完成填空:
序号
1
曲种
曲名
京韵大鼓
《丑末寅初》
2
苏州弹词
东北二人转
《姑苏风光 》
《过河》
3
曲种:A 东北二人转 B 京韵大鼓 C 苏州弹词 曲名:A 《丑末寅初》 B 《姑苏风光 》 C《过河》
作 品 赏 析
第十讲 曲艺音乐概述
器乐大部分是唱腔的伴奏,也有作为闹场(板头曲)独立演奏 的。伴奏手法有:以简衬繁、以繁衬简、衬垫补充、呼应模仿 等。
二、曲种分类
根据音乐特点分道情类 (四)、牌子曲 (五)、走唱类 (六)、琴书类 (七)、杂曲类 (八)、数唱类
主要曲种有:
河南坠子、河北渔鼓、常州道情、温州龙船、安徽渔鼓、江 西道情、晋北道情、右玉道情、简板书、陕北道情、陕南渔 鼓、浙江宣卷、福建龙舟、湖北渔鼓、天门渔鼓、沔阳渔鼓、 四川宣卷、晋南道情、陇东道情、江苏宣卷、晋中道情、广 东龙舟、洪湖渔鼓、四川竹琴、温州莲花、山东渔鼓、青海 道情、浙江道情、广东木鱼、湖南渔鼓、广西渔鼓等。
第四章
曲艺音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北方主要曲种 第三节 南方主要曲种
第一节 概述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 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合的中 国传统艺术。 包括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中国传统曲艺有200多个曲种,大致有三种类型: 1、只说不唱或只念不唱,其语言表现有很强的 音乐性。如相声、快板之类。 2、有说有唱,如苏州评弹、陕北说书之类。 3、只唱不说,如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之类。
发展脉络
萌发期:隋唐以前 发展期:隋唐以后 远祖: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 汉乐府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 正式形成:唐代的变文(说话) 成熟时期:宋朝的诸宫调、唱赚、鼓子词、涯词、
陶真、说话。 元明时期:货郎儿、道情、莲花落、弹词 清朝:牌子曲、鼓词(大鼓书)(北方)、弹词
调、四句推子、四川盘子、四川车灯、丰城 花鼓、来凤花鼓、太平鼓、天沔花鼓等。
(六)、琴书类
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者兼奏)而得 名。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曲艺音乐:又叫说唱,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及文学作品作品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音乐以叙述的功能为主,兼有抒情的功能。
按照艺术风格,汉族的曲艺种类分评话,鼓曲,快板,相声;说唱音乐部分根据主奏器乐、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特点,归纳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
宋元时期,曲艺艺术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曲艺音乐的特点:1在唱词与曲调方面,说与唱相结合,形成口语化的说唱风格。
(以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半说半唱、数唱、数板等多种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
2在表演形式方面,表演形式分为:单口唱(峡北说书、浙江道情)、对口唱(河南坠子)、帮唱、拆唱(广东粤曲)、群唱、走唱(二人转)。
3在唱腔结构方面,分为板式变化体,曲牌连套体、单曲体和主插体四种类型结构。
板式变化体以上下句结构为基础,采用板式变化的手段来组织唱腔结构。
它具有对比鲜明而丰富的节奏、板眼速度和腔调的变化,能够表现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变化。
曲牌连套体有多种不同的唱腔组成。
单曲体的唱段由一个基本曲调无限变化反复构成。
主插体是在板式变化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腔调形成。
4在调性结构方面,大多数作品为单一调式或同宫系统转调,也有移宫犯调现象。
5在伴奏乐器方面数量一般较少,多数为弦乐器与节奏性乐器,而且由演唱者自己掌握。
曲艺音乐的类型:1鼓词类,俗称大鼓,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
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
大鼓以演唱者自击鼓极为特点。
其他伴奏乐器还有三弦,四胡。
琵琶等。
2弹词类,是明清时期流行的说唱形式,原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后主要流行在江苏,浙江一带。
如苏州弹词。
伴奏以琵琶,三弦多弹拨乐器为主,有演唱者兼操。
其音乐曲调性很强,擅长表现长篇故事,也有抒情的“开篇”小段。
3道情类,又叫渔鼓道情,源于唐代。
后流布于南方的道情多成为说唱曲种,流布与北方的道情则多发展为戏曲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传至今的道教,传道诵经的形式对后来的民间说唱艺 术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文化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 通高91年陕西
一百多年。
西安市灞桥 区新筑乡于
说 唱 艺 术 进 入 成 熟 期 , 标 志 有 二 : 家砖厂
• 各种牌子曲的曲牌数量多少不一,有些曲牌如 <银纽丝 >、<寄生草>、<剪剪花>、<叠断桥>、<满江红>等, 往往为各地牌子曲所共有。
(六)弹词类
• 弹词是明清以来颇为盛行的民间说唱,主要分布在江南 一带。
• 弹词盛行于我国南方。一般是由两个人弹唱,一人弹三 弦,一人弹琵琶,有说有唱,称为双挡。也有一个人自 弹自唱的。苏州弹词和扬州弹词,演出形式完全相同, 讲究"说噱弹唱"。开书前所唱的"书帽儿"叫"开篇"。苏 州弹词在创腔上流派纷呈,各有特色。当前主要的流派 有蒋月泉的蒋调、朱雪琴的琴调、徐丽仙的丽调、侯莉 君的候调、杨振雄的杨调等。
• 三说认为打鼓是为招揽观众,把大家聚集起来,即"打鼓说书",后 被讹传成"大鼓书"。总之,无论怎样解释,大鼓都是从中国民间土 生土长起来的,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全国二十几种大鼓,多按地 域起名。如西河大鼓、山东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北板大鼓、 京东大鼓、奉调大鼓,以及平谷、唐山、南阳、上党、东北、安徽、 河洛、湖北、太原、广西、长沙、江西、胶东、淮南大鼓等。按乐 器分有铁片大鼓、木板大鼓、梅花大鼓、梨花大鼓、清音大鼓等。
• 宋代,把说唱艺术推向第一个繁荣期。 • 1、只说不唱的说话 • 2、说唱相间的鼓子词、陶真 • 3、以唱为主的唱赚、诸宫调 • 4、只唱不说的令曲小词--小唱、嘌唱等 • 内容包括历史遗闻、才子佳人、民间风情、宗教故事等 • 瓦舍、勾栏、路岐人
• 元初,政府明令禁止“演唱词话,教习杂戏” • 诸宫调
梦 境
第二章 曲艺音乐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马 文
第一节 概述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曲艺从萌发→生成→发展→变化→再发展的 曲折经历。
2、掌握各曲种的主要艺术特征、体裁类别及每一种类 别的具体分类及代表曲目。
3、了解我国主要曲艺品种的分布情况。 4、培养对曲艺的兴趣。
一、曲艺的形成和发展。
•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 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 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 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
(五)牌子曲
• 牌子,即曲牌。是曲艺的一个类别。凡将各种曲牌连串 演唱,用以叙事、抒情、说理的曲种都属这一类。
• 在曲式结构上通常取由曲头、曲尾, 中间插入许多曲 牌联缀而成的联曲体结构。 包括单弦、大调曲子、四 川清音、湖南丝弦、广西文场等。
• 一般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的。 伴奏乐器不 一,流行在北方的牌子曲多以三弦为主,南方的牌子曲 则多以扬琴、琵琶、二胡等为主。
(二)相声类
• 相声是曲艺中的喜剧艺术。 • 相声是从民间说笑话发展成的,具有轻松、活泼、滑稽、
风趣的特点,又能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和表演,增长 群众的知识,满足群众文化娱乐的要求。
• 它的主要特点是寓庄于谐。就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说 明事理,使人在轻松和愉悦中感其深刻的蕴含。
• 相声的主要艺术手段是“说”、“学”、“逗”、“唱”。 • 最常见的表演形式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甲乙二人捧逗
1、说唱形式与结构的独立性。
唐玄宗开元 十二年
2、表演者的职业化特征。
(724)金 乡县主墓出
• 讲说市人小说和向俗众宣讲 土
佛经故事的俗讲的出现,大曲和 西安博物院
民间曲调的流行,使说话伎艺、
歌唱伎艺兴盛起来,自此,曲艺 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 成。
盛唐俳优俑,墓室中出土两件当为一对。皆戴黑色幞 头,穿白色圆领窄袖袍,腰束黑色革带,足蹬黑色高 靿靴。左侧的一位右手握拳伸出,左手臂已残。双腿 自然开立。缩颈歪头,表情憨厚可爱,留有髯,为胡 人形象。右侧的一位与左侧的胡人相对,表情机智而 滑稽,双臂已残失,为汉人形象。这一对俑,当属唐 代乐舞百戏中的排优之类,有人称之为“戏弄俑”, 也可能是唐代非常流行的参军戏中的两个角色。
• 曲艺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礼记·文王世子》“曲艺 皆誓之,以待又语”。
• 曲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 • 先秦:有了古代神话故事、寓言、笑话、叙事民间歌曲
等,孕育了一定的说唱因素。
• 春秋:宫廷中,一、俳优(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 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二、瞽矇优人(盲人乐师)以 说唱的方式献诗、献曲。这两种都含有曲艺的艺术因素。
• 快板、快书基本是同意不同名,但具体曲种名称上是不能混用的。
• 快板包括快板书、对口快板(数来宝)、山东快书、天津快板、竹板书 等曲种。它由一两个演员韵诵,演出时用竹板、节子板、铜板(鸳鸯 板)击打伴奏。快板原是单纯叙事的,没有故事情节,干板垛字,节 奏较快。增添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后,发展成快板书。山东快书 则是从竹快板书演变成的。
(四)鼓曲类
• 鼓曲类也称鼓词或大鼓书。
• 大鼓流行于华北、东北等地区。它是黄河流域的产物, 盛行于清末,是从民歌小调发展变化来的。北方大鼓最 早的一种是犁铧大鼓(即山东大鼓、梨花大鼓),它的曲 调唱腔是从鲁北农村中一种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民歌发 展成的,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健康的乡土气息。
• 鼓曲的显著特点是演员演唱的时候要左手拿板(木板或 金属板) ,右手敲击圆形小鼓(也称书鼓);唱腔音 乐以板腔体为主体结构。一般用三弦伴奏,伴奏乐器可 增可减,但作为主要标志的鼓和板是必备乐器。演员打 鼓演唱。也有的不用乐器伴奏,只打鼓演唱。
争哏的对口、三人以上的群口。 • 南方的独角戏(滑稽)、四川的相书都属于这一类。
(三)快板快书类
• 快板、快书是介于说和唱之间的曲艺形式,也被称作韵颂类。
• 它有三个特征:
• 1、唱词以七字句为基本句式,是讲究合辙押韵的韵文体;
• 2、唱词不陪唱腔,而是带节奏的说;
• 3、表演者手里拿着竹板或金属板或锣鼓,一边有节奏的敲击一边诵 说,通常不用弦乐伴奏(天津方言快板除外)。
说唱艺术进入第二个繁荣期。
• 明清两代及至民国初年,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城市数 量猛增,大大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发展,即一方面是城市周 边地带赋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说唱纷纷流向城市,它们 在演出实践中日臻成熟,如道情、莲花落、凤阳花鼓、霸 王鞭等;一方面一些老曲种在流布过程中,结合各地地域 和方言的特点发生着变化,如散韵相间的元、明词话逐渐 演变为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这一时期新的曲艺品种, 新的曲目不断涌现,不少曲种已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
• 秦汉至南北朝,历经八百余年。此阶段的说唱艺术处于 幼年期。
• 1957、1963、至1981年--先后四次在四川成都天回镇 、郫县、忠县出土三个陶制“说唱俑”
文学方面: 出现了司马迁叙事体长篇通史《史记》等,还兴起了志 怪小说等文学样式。
• 汉代 乐府收集大量叙事民歌。如《孔雀东南飞》、 《木兰辞》。
• 说唱相间的词话,以唱为主的货郎儿以及散曲中的小令 一直流传。
• 明代,经过长期实践,说唱艺术得到了锤炼和提高。 • 影响较大的有说唱形式的平话、词话、陶真、弹词、宝
卷、道情、莲花落等。它们为清代曲艺的进一步发展奠 定了基础。
• 清代,一部分古老曲种仍显示旺盛的生命力,同时,在 新旧交替的自然进化中,还有的由盛而衰,名存实亡, 或衍变为新的曲种。
• 评书、评话是一种表演形式(即一类曲种)的不同称谓。 北方多称“评书”(东北也有称“评词”的),南方则称“评话”者居多。 评书特点是只说不唱,由一个演员讲故事。"评"是用评语评论的意思。 评书一般都用普通话讲述,也有使用地方方言的,如四川评书、湖北 评书等。
体裁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并以长篇居多。 长篇也称大书。 常用小道具:醒木、扇子、手帕" 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做到老书新说,旧书新评,爱听众之昕爱,恨 听众之所恨。一个演员,一块醒木,一把扇子,就产生了"全凭一张口, 满台风雷吼"的艺术魅力。
(八)渔鼓道情类
• 道情源于道教的“道家唱情”,最初是为宣讲教义而进行 的一种通俗性说唱形式,因道士用道曲说唱道教故事而 得名。
• 渔鼓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共同特点是以唱为主, 以说为辅,有的只唱不说。表演时,用右手手指敲击渔 鼓。渔鼓是用八节竹筒,在顶端蒙上羊皮或猪护心皮制 成的。传统节目中有很大一部分宣扬道教的出世思想, 所以又名"唱道情的"。湖南、湖北、广西、江西、四川 等地区都有这个曲种。独唱的较多,也有对唱的。流行 在华北地区的河南坠子也是由"道情"与河南民歌融合后, 添上坠琴伴奏而发展起来的。
•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曲艺品种,大多为清代至民初曲种的流 传。
二、曲种的分类
• 我国曲艺曲种,目前已知的有三百多种,其中用 汉语表演的约占80%以上。
(一)评书评话类
(二)相声类
(三)快板快书类
(四)鼓曲类
(五)牌子曲
(六)弹词类
(七)琴书类
(八)渔鼓道情类
(九)走唱类
(十)时调小曲类
(一)评书评话类
(十)时调小曲类
• 时调,即时兴的曲调;
• 小曲,即民间曲调。
• 时调、小曲为同一类曲种的不同称谓。都具有说唱特点 的小型曲艺形式。
(九)走唱类
• 走唱类的突出特点是将说唱舞融为一体,带有很强的综 合性和舞蹈性。
• 走唱边舞边唱,音乐性和动作性都较强。如二人转由一 男一女扮作一旦一丑,虽然化妆,却仍以演唱者的身份 叙述故事,摹拟角色。演唱时,一人耍扇子,一人耍手 绢,边耍边舞边唱。二人转最初是农民的"庄稼耍",包 头的擦粉戴花,穿花衣服拿扇子、手绢儿;扮丑的手持 霸王鞭,在平地边扭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