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好的教案

合集下载

如何修改和完善教案

如何修改和完善教案

如何修改和完善教案教案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如同导演要拍好戏需要一个好的剧本一样,教师要上好课也必须有一个好的教案。

不断修改完善,特别是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之后的修改完善,是提高教案水平的重要途径。

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修改和完善教案,不断地提高教案水平,进而提高授课水平。

一般说来,修改和完善教案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纠正错误的。

纠正错误的是指纠正教学过程中讲授错了的问题。

在备课中,由于抄写错误、理解水平的限制、依据参考资料版本的陈旧等原因,出现失误是难以避免的。

小到一个字的写法和词语的运用,大到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课后思考题的答案,凡是有错误的地方,一旦发现,无论错误大小,都必须在教案中马上纠正过来,以便在今后的讲授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否则传授了错误知识,贻误了学员,责任是难以推卸的。

二、补充不足的。

补充不足的是指补充必要的应该讲授而没有讲授到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会有“文尽意末尽”的感觉。

课后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把课堂教学内容延伸下去,进入“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在教案中体现出来。

对于教学互动过程中发现教学难点、疑点和重点没有讲足、讲够甚至没有讲到的地方,特别是大部分学员理解困难的问题,课后应该马上补充相关内容,使教案更加完整、全面。

对于应该联系实际讲授,而没有联系的问题也应该添加合适的事例来帮助对所学观点和原理的理解。

三、删除多余的。

删除多余的是指删除没有必要讲授或者简化没有必要下大力气讲授的内容。

由于教学对象的年龄、职业、学历和理解能力等不同,不同班次的教学难点、疑点和重点也会不同,每一次授课之后,都应该及时总结。

对学员能够很容易理解而自己在备课中下了很大工夫、用了很多笔墨的、想象的“难点、疑点和重点”问题,应该删繁就简,适应学员需要。

对于在讲授过程中,学员不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发现对学员工作、生活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指导意义不大的问题,也应该适当删节。

四、改进不当的。

改进不当的是指改进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教案修改后李桂红

教学设计(教案修改后李桂红

教学设计(教案修改后李桂红)第一章: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教学目标的确立方法和原则。

2. 学会制定具体、明确、可衡量的教学目标。

3. 能够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策略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媒体与资源1.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教学内容。

2.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3. 利用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4. 利用教学软件,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2. 采用总结性评价,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3.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4.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五、教学计划与实施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2. 按照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 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章:课程内容与教学顺序一、课程内容1. 系统介绍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结合实际情况,展示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3. 介绍课程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

二、教学顺序1. 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 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

3. 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三、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1. 设计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拓展与延伸1. 结合课程内容,拓展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修改文章教案

初中修改文章教案

初中修改文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修改文章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勤于修改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修改的原则:忠实原意、尽量不改动原文、保持文章风格一致。

2. 文章修改的方法:查找并修改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错误,优化词句,调整句子顺序,修正语病,使文章通顺、合理、有逻辑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修改文章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文章修改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明确修改文章的目标和路径。

3. 示范:教师选取一篇学生习作,进行现场修改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修改过程和效果。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修改原则和方法,自行修改一篇习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反馈:教师收集学生的修改成果,进行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要点,强调修改文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认真修改,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修改文章,提高写作水平。

3. 学生养成了认真细致、勤于修改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资源:1. 教师示范修改的文章。

2. 学生习作。

3. 修改文章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指导,让学生充分理解修改文章的原则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文章,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写作和修改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不断改进。

4. 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将所学修改方法应用于实际写作中,提高写作效果。

5.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写作比赛,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修改)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修改)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修改)教学设计(教案)模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教学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教学设计的兴趣,提高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设计概述介绍教学设计的定义、意义和基本原则。

2.2 教学设计流程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编写教学计划等。

2.3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的教学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教学策略3.1 教学策略概述介绍教学策略的定义、类型和选择依据。

3.2 教学策略设计讲解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3.3 教学策略实施与评价探讨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教学评价概述介绍教学评价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4.2 教学评价设计讲解如何制定教学评价标准、选择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

4.3 教学评价实施与反馈探讨教学评价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及其结果反馈。

第五章:教学设计实践5.1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教学中的成功教学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设计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5.2 教学设计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实践,提高其教学设计能力。

5.3 教学设计反思与改进培养学生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意识,使其能够不断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资源概述介绍教学资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强调教学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

6.2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讲解如何根据教学需求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等。

6.3 教学资源管理探讨如何有效管理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七章: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7.1 信息技术概述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类型和应用领域,强调其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教案以及修改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以及修改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以及修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定律。

2.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应用光的折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

2.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折射定律及应用。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眼镜等,引出光的折射现象。

2.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注意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

3. 讲解折射定律:讲解折射定律的内容,即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正弦定理。

4. 应用练习: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彩虹、透镜成像等,运用折射定律解释这些现象。

5. 解决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放大镜、计算光纤通信的传输效率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复习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做好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论文。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

教案修改:1. 在导入环节,增加一个互动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折射现象,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在实验演示环节,增加学生自主实验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在讲解折射定律环节,结合示意图,更直观地展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折射定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修改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修改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修改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朗读课文,感悟其中的情感表达。

2.能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能够正确回答问题。

3.能运用所学词语和语法进行简短的表达。

4.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会,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准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短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辅助教材: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利用图片或课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子。

4.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展开讨论。

第二课时1. 复习课文•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互相复述。

2. 句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句型结构,让学生理解语法知识。

3. 表达训练•练习使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短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感悟分享•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感悟,引导深层次思考与交流。

五、课堂作业1.背诵课文并准备朗读。

2.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感体会和语言表达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情感表达理解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修改后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修改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修改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修改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模板。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教学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解释教学设计的定义,介绍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作用。

2.2 教学设计的原则讲解教学设计的原则,包括目标明确、内容适中、方法灵活、评价有效等。

2.3 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介绍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如分析学习需求、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资源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

3.2 教学设计模板的修改示范如何修改教学设计模板,包括完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

3.3 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根据教学设计模板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讲解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等。

4.2 教学评价的修改示范如何根据教学评价结果进行修改,提高教学效果。

4.3 学生评价和反馈第五章:教学设计案例分析5.1 教学设计案例介绍介绍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5.2 教学设计案例修改根据分析结果,示范如何对教学设计案例进行修改。

5.3 学生案例分析和修改让学生分析给定的教学设计案例,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6.1 教学设计的新趋势介绍当前教学设计领域的新趋势,如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

6.2 教学设计的创新方法讲解教学设计的创新方法,包括运用新技术、设计新颖教学活动等。

6.3 学生创新实践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种教学设计的创新方法,并在小组内进行实践。

第七章:教学设计的人文关怀7.1 教学设计与学生心理讲解教学设计中如何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教学的吸引力。

修改后的教案及修改说明

修改后的教案及修改说明

好大一个家教材分析祖国有多大。

它包括祖国的疆域、领土面积、行政区划等教学内容,融合了热爱祖国的教育,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教材以中国行政区图和文字介绍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教材所提供的每一组材料:(中国行政区图、两段文字资料、地图周边的四幅小图和右下角小男孩的话),都是意在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的海域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进而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

教学目标1. 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划分,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 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性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3.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辽阔疆域和多民族统一大家庭的情感。

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伟大祖国的幅员辽阔和民族的多样性。

教师准备: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2.准备与祖国面积辽阔和民族多样性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制作成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主题,初步了解“家”。

1、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馨、甜蜜的家,家里有舒适的房间、有可口的饭菜,更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充满了关爱。

看,这是王老师的幸福甜蜜三口之家。

你有一个怎样的家?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生: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家庭。

2、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的家,它有960万平方公里,位于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你知道她的名字吗?生:中国3、整体观察,初步感知“家”的形状。

课件出示“中国政区图”,师:“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你们看,它的形状像什么?”生:大公鸡师:“是的,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立的大公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教师改进教案范文初中

教师改进教案范文初中

教师改进教案范文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文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某某课文》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文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和段落。

3. 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自主学习的结果,其他组成员进行补充和评价。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点拨。

4. 课堂讲解: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结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

2. 学生参与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潜能。

3.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课堂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5. 课后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以上教学改进,我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会更加生动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修改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修改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修改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词语“正是”、“踏实”的意思。

2.能够理解幼儿园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3.能够通过“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摸、用嘴尝”的方式来感知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词语“正是”、“踏实”的意思。

•难点:通过感知事物的五种方式来进行表达和描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温故而知新。

2. 学习词语1.讲解词语“正是”、“踏实”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2.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和理解这两个词语的用法。

3. 阅读课文1.带领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分段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与情感表达。

4. 情感体验1.提议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从感官的角度来感知周围的事物。

2.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感知的过程和体验的感受。

5.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互动游戏和情感体验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有所收获。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中的一段内容。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个感知事物的过程。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挑选一件小物品,用“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摸、用嘴尝”的方式来感知并描述。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课文中学习到的词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结束,期待学生在这堂课的启发下,能够更加主动地感知生活中的美好,用心体会语文的魅力。

修改病句的教案

修改病句的教案

修改病句的教案
教案:修改病句
目标:通过修改病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时间:1课时
教材准备:
1. 打印或准备黑板上的病句
2. 提供学生练习修改的纸张
3. 准备批改错误的答案
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复习已学过的语法知识,如主谓一致、时态转换等。

2. 引入病句:向学生展示或板书一些病句,让学生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

3. 修改练习:提供一些病句,要求学生在纸上修改为正确的句子。

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修改要求,如改正主谓不一致、改正句子结构等。

4. 检查答案:让学生互相交换纸张,检查彼此的答案,并进行讨论。

教师也可以随机点名学生回答并评价答案是否正确。

5. 错误解析:对于常见错误或学生出现集中错误的地方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语法用法。

6. 扩展练习:提供更多的病句让学生进行修改,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 小结: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修改病句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已学过的语法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注重错误的解析,让学生明白错误之所以是错误,并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修改病句教案

修改病句教案

修改病句教案第一篇:修改病句教案修改病句教案小学毕业班语文复习研究课——“修改病句”教案复习内容:修改病句复习要求:①让学生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

②让学生掌握修改的方法。

③让学生会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④让学生懂得修改病句的原则。

复习重点: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方法修改病句。

复习难点:分析病句的病因。

复习时间:一课时复习过程:一、教师讲故事引入:有一个外出读书的女孩子,因为没有钱了,就写了一封信寄回给母亲说:“妈妈,我的线(钱)已经用完了,请快点寄点线来。

……现在,经过几年的锻炼,我的肚子(胆子)越来越大了。

……”二、学生听完故事后,说说那个女孩子的信有什么毛病,然后结合自己实际(比如写信、写作文、写日记)说说出现过什么样的语病,最后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说说平常常见的病句类型都有哪些。

(学生先同桌讨论,然后组长汇报,老师板书:)常见的病句类型有:①误用错别② 用词不当③词序颠倒④前后矛盾⑤成分残缺⑥ 答配不当⑦误用标点⑧分类不当⑨重复啰嗦⑩不合事理三、老师出示小黑板,学生分析小黑板上病句,找出不当之处应用自己学过的修改符号(删、补、调、换)进行修改,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修改的。

小黑板练习题:①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贯彻推广普通话的号召。

②在文娱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③这道题最后终于被解答出来了。

④数学作业他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题还没算出得数来。

学生说了之后,老师帮助学生归纳修改病句的方法:①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②查:查出病因。

③改: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

④检查:检查句子是否改通顺,看看还有没有其它语病,是还改了句子原意。

老师总结出方法之后,再出示一道练习题给学生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修改。

四、老师出示小黑板已经修改好的病句,让学生说说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①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把脏衣服脱下来。

(修改为: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

)②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修改为:大家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幼儿园教案目标修改例题案例

幼儿园教案目标修改例题案例

幼儿园教案目标修改例题案例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教学中,编写教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案中的目标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的质量。

因此,及时对教案目标进行修改和调整是必要的。

本文将给出一个针对幼儿园教案目标的修改例题案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案目标的修改技巧。

二、原教案目标教案名称:《认识颜色》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红色、蓝色和黄色三种基本颜色。

•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品,如红苹果、蓝天、黄花等。

•通过游戏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颜色并进行简单的配对。

2. 教学重点•学习红色、蓝色和黄色三种基本颜色。

•培养学生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和区分能力。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和区分能力。

三、修改后的教案目标教案名称:《颜色认知与区分》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红色、蓝色和黄色三种基本颜色,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和实物展示,培养学生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和区分能力。

•能够将所学颜色与具体物品进行简单的配对。

2. 教学重点•学习红色、蓝色和黄色三种基本颜色,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培养学生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和区分能力。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和区分能力,能够将所学颜色与具体物品进行简单的配对。

四、修改理由和说明对教案目标进行修改的理由如下:首先,原教案目标中的目标表述比较笼统,没有具体说明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和要达到的水平。

修改后的目标将学生需要认识到红色、蓝色和黄色三种基本颜色以及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作为目标之一,使目标更加具体明确。

其次,原教案目标中以游戏和实物展示为手段,让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颜色并进行简单的配对。

修改后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强调培养学生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和区分能力,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最后,原教案目标中未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颜色与具体物品进行配对。

在修改后的目标中,增加了这一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将颜色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年级教案修改好的

一年级教案修改好的

一年级教案(修改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正确拼读音节。

(2)学生能够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了解汉字的结构。

(3)学生能够运用汉语拼音和汉字进行简单的阅读和书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学习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拼读方法。

2. 汉字:学习一些常用的简单汉字,了解汉字的结构,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3. 词语:学习一些常用的词语,培养学生的词汇量。

4. 句子:学习一些简单的句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汉语拼音的拼读、汉字的书写、词语的学习、句子的表达。

2. 教学难点:汉语拼音的准确拼读、汉字的正确书写、句子的表达。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游戏教学法: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作业、展示等形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自我认知。

4. 他人评价:教师、同学、家长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周:汉语拼音学习,声母、韵母、声调的掌握。

2. 第二周:汉字学习,基本笔画和简单汉字的认识。

3. 第三周:词语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简单词语的记忆。

幼儿园教育教学教案修改

幼儿园教育教学教案修改

幼儿园教育教学教案修改作为一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成效。

教案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教案修改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教育教学教案修改篇1活动目标:1、会找玩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能将具有相同特点的玩具摆放在一起。

2、有参与活动的爱好,并愿意用语言讲述。

活动准备:1、玩具柜1-2个。

2、玩具若干(长毛绒玩具、汽车玩具、娃娃、积木等)或幼儿自带的玩具若干。

活动进程:(一)引发幼儿活动爱好。

1、展现玩具,认识玩具。

教师:园长老师知道我们班小朋友特别爱好玩玩具,今天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玩具,看看有些什么玩具?(请幼儿说出玩具名称)2、玩玩具,体验快乐。

教师鼓励幼儿分组自选玩具,自由地和玩耍或和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二)引导讨论,尝试摆放玩具——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视察摆放的玩具。

2、讨论怎样摆放玩具。

3、探索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请幼儿自主尝试将同样的玩具放在同一层玩具柜上(或玩具篓)。

(2)让幼儿边摆放玩具边学说:我把“__”和“__”放在一起。

4、分享共同摆放玩具的快乐。

教师引导幼儿观赏整齐的玩具柜,分享一起摆放玩具的乐趣。

活动延伸:区域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分类摆放。

幼儿园教育教学教案修改篇2活动目标:1、了解寒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过新年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公道地过寒假。

3、培养幼儿完全、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定能力。

活动准备:《平安系列》安全教育视频。

活动进程:一、使幼儿了解寒假的含义,丰富幼儿的知识体会,激发幼儿过新年的爱好。

1、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由于立刻就要过年了,这个假期叫做寒假。

”2、教师告知幼儿寒假的含义:这个寒期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寒假,寒:就是冷的意思。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公道地过寒假,培养幼儿完全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定能力。

修改教案记录

修改教案记录

修改教案记录标题:修改教案记录一、教学目标1. 确定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 修订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对原有的学习目标进行调整和修改。

二、教学内容1. 评估现有教学内容:对当前教案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估,确认是否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相符。

2. 调整教学内容: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确保其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

三、教学方法1. 评估现有教学方法:对当前教案中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估,确认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 修改教学方法: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资源1. 评估现有教学资源:对当前教案中使用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估,确认其是否能够有效地支持学生的学习。

2. 更新教学资源: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更新和调整,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教学步骤1. 评估现有教学步骤:对当前教案中的教学步骤进行评估,确认其是否能够顺利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 调整教学步骤: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步骤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确保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评估1. 评估现有教学评估方式:对当前教案中的教学评估方式进行评估,确认其是否能够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修改教学评估方式: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评估方式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确保其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分析现有教学反思:对当前教案中的教学反思部分进行分析,确认其是否能够全面地反思教学过程和结果。

2. 完善教学反思: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学反思部分进行必要的完善和修改,确保其能够全面地反思教学过程和结果。

八、教学扩展1. 分析现有教学扩展:对当前教案中的教学扩展部分进行分析,确认其是否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能力。

2. 优化教学扩展: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学扩展部分进行必要的优化和调整,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能力。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教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教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教案
【教案】
目标:能够正确修改小学语文中的病句,提高语文写作水平。

步骤:
1.引入
- 导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写一篇周末活动的作文,提醒
学生们要注意病句的修改。

2.示范
- 给出一篇带有病句的作文,并在黑板上将其中的病句标出。

- 请一个学生来到黑板前面修改病句,经过讨论和答案核对,
找出正确的修改方法并解释原因。

3.练习
- 发放练习题册,让学生们自行修改其中的病句。

要求学生自
己找出病句,并给出改正建议。

- 鼓励积极参与讨论,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病句的修改方法,老师提供指导。

4.收集
- 收集学生修改过的病句,将其写在黑板上,然后逐条进行讲
解和讨论。

- 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并简要解释修改的原则。

5.实践
- 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自行修改一篇原创作文中的病句,
并交给老师检查。

6.总结
- 综合总结学习到的病句修改方法和经验,强调合适修改对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修改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参考。

备注:教案中提到的病句可以根据具体的作文内容而定,但需避免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初中语文修改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修改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修改教案模板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修改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作文修改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 作文修改方法的学习。

2. 学生作文互评、自评。

3. 教师总结讲评。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二、讲解作文修改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作文修改的基本方法,如:修改错别字、病句,调整句子结构,修改标点符号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示例,现场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学生作文互评、自评(10分钟)1. 学生分组,互相交换作文。

2. 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修改方法,对他人作文进行修改。

3. 学生自评自己的作文,总结写作收获。

四、教师总结讲评(10分钟)1. 教师收集学生修改后的作文,进行讲评。

2. 教师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

2. 写一篇关于本次作文修改活动的感悟。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掌握作文修改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学生互评、自评,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作文优点和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文修改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注:本教案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三年级语文《金子》修改后教案

三年级语文《金子》修改后教案

三年级语文《金子》修改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勤奋、机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提炼出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中心思想。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情境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境表演:(1)学生分组进行情境表演,体现课文内容。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劳动路小学孟翘翘一、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实验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它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

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二、设计理念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画、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的构造特点,领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范例。

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上力图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人们生活的关系。

2、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五、教学前的准备:让学生读通课文,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弄懂生字词的意思,上网查找有关威尼斯和小艇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威尼斯这座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水上小城,有着这样几个特点,那就是:河道多、名胜古迹多、桥梁多、小艇多。

威尼斯始建于公元5世纪,是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城了,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是城内的“公共汽车”。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

来感受威尼斯的小艇那别样的风情。

(生:齐读课题)(二)感受小艇构造之奇特师:威尼斯是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作者马克吐温是在慕名前往,游览之后,写下的这篇文章。

那作者在众多事物中为什么只选择小艇来进行描写,那是一只怎样的小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大家翻开语文书,自由朗读课文。

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

(初步认识小艇)师:谁来说一下。

预设学生的答案:学生会把整个第二自然段读下来。

师:首先,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长度,那长度是二三十英尺。

英尺是英美制长度单位。

一英尺等于0.3048米。

换算一下就是。

大概十米左右。

比我们的教室还长。

师:像独木舟,里面的空间也是很大的,就像课文里说的一样,又窄又深。

(此刻板书:又窄又深)师:那船头和船艄又是什么样的?生:向上翘起,就像那挂在天边的新月。

师: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的外形。

那这样的小艇行动起来又是怎样的呢?生:轻快灵活,就像田沟里的水蛇。

师:是啊,作者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上轻快灵活的特点。

(此刻板书:行动上:轻快灵活)师:那同学们,每种事物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具备它自己自身的特点,描写事物,要想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就得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那就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来说吧。

作者抓住了小艇的长、又窄又深,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那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来写清楚小艇特点的呢?生: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写小艇长、窄、深特点的时候,把小艇比作了“独木舟”,写小艇两头上翘的时候,把小艇比作了新月。

写小艇的轻巧灵活的时候,把小艇比作“水蛇”。

师:可见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巧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小艇独特的构造和特点,清晰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朗读的方式再一次去感受小艇外形和行动上的特点吧。

学生齐读。

对着课件齐读、直接写特点的句子用黑色、打比方的部分用蓝色。

师小结:那今后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抓住事物的特点,巧妙的运用修辞手法,把事物的特点清楚生动的描写出来的方法,相信你的文章一定会增色不少。

设计意图: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悟,了解课文写了小艇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比喻的。

这是学生“得意”的过程;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比喻的作用,感受文字的美。

这是学生“得言”的过程。

3.在品读中逐步形成对小艇形象的完善。

学生脑海中的小艇,是通过内化文字一步步形成的,也许不如画面美,也许比画面更美。

但这是学生个人感悟,是学生品文析句,思维想象的结果。

师过渡:那同学们这样独特的小艇大家想不想坐上去感受一番呢?下面呢,我们来进行表演朗读。

提问:刘晓涵你来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马金畅你根据刘晓涵的朗读,可以做出相应的动作吗?假设我们现在正顺流而下,两旁是古老的石桥,高大的建筑,波光粼粼的水面。

学生作相应的“摸摸柔软的垫子”、“穿过小桥,仰望小桥”“推开船”,“远眺”,“打招呼”等动作。

师衔接过渡:虽然这两位同学表演的不是那么到位,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

那现在老师要采访一下坐在小艇当中的这位游客:初次坐在这个小艇上,感觉如何?学生回答:(三)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灵活自如师:其实威尼斯的小艇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仅因为它外形的独特有趣,更是因为船夫的驾驶技术也是一绝。

那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也是特别好的呢?同学们请默读课文,有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预设学生读句子,然后老师这时再出示填空题(提示:行船速度极快的时候——操纵自如,不手忙脚乱;人多船多拥挤的时候——能够左拐右拐挤进挤出;极险极窄的地方——能够平稳的穿过去。

师:说明什么?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那很明显,这一段都是围绕着“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来进行的。

很显然这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是总分、概括和具体的构段形式。

师:那么同学们哪个词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是那样的高超?生:操纵自如。

预设:(学生有可能找不到,提醒最能体现的)师:其实文中有几个动词就体现了船夫驾驶技术的操纵自如,你发现了吗?生:挤、穿过、急转弯……(抓住动词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师:挤字用的特别好,你再来读一读。

师:不管多窄,他总能用尽办法挤过去,一个挤字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师:是啊,来往船只非常多,速度又是那样的快,河道十分狭窄,但船夫却能平稳的穿过,这样高超的技术!怎能不让我们佩服呢?谁再来读读。

指名读。

(训练有感情的读)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动词,想象画面,体会船夫的“操纵自如”,在品读中表达对船夫的敬佩之情;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及构段的形式。

师:那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操纵自如的意思吗?预设生的答案:控制或开动机械、仪器等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师:其实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那么像这样带有“自如”二字,表示熟练,张弛有度的词语还有:运用自如,进退自如,伸缩自如,挥洒自如等等。

师:小艇时而快时而慢,快时犹如一支轻灵的燕子掠过水面,飞速向前;慢时则悠然的荡漾在碧波上,有着说不完的情趣让我们尽情欣赏着异国的风光。

此时此刻假如你就坐在小艇里,你就面对着驾驶技术这样高超的船夫,你想对他说点什么?来表达你内心当中对他驾驶技术的赞美?预设学生答案:(四)品味人艇之和谐、密不可分师:课文一开始就说“威尼斯的小艇相当于大街上的汽车”。

那么都有哪些人离不开汽车,他们乘坐小艇去干什么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并填写下表。

师:那通过这张表格,我们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小艇和威尼斯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无论是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小艇。

难怪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说“威尼斯的小艇相当于大街上的汽车”。

师:白天,威尼斯因小艇而变得热闹富有生气,那夜幕下的威尼斯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指名读第六自然段,并点击课件(提问汪永欣,王江源等都可以)师:读完之后,你读出了什么?生:师:作者写的是威尼斯的小艇,可为什么又写夜晚的威尼斯呢?生:师:是的,在水城威尼斯,白天非常热闹,当威尼斯的小艇一出动,城市就怎么样?生:喧闹,充满生机和活力;动了起来。

师: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生:静寂、沉静,入睡了。

静了下来。

师:这一静一动,更加反衬出了小艇与小城的密切关系,突出了小艇的作用之大。

下面就让我们和着音乐,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来体味一下这座美丽而古老的水上城市吧。

(五)课外拓展,对比阅读师:朦胧的月光、残破的桥梁、古老的建筑、还有那一艘艘停泊不动的如新月一般的小艇,构成了一幅独特而迷人的水城画卷。

自古至今,人们从不吝惜笔墨去赞美威尼斯。

那么课后的阅读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篇描写《威尼斯之夜》的文章。

作者是法国作家乔治桑。

请同学们课下自主阅读,并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六)课堂小结《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西宁市劳动路小学孟翘翘《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介绍异国风情的散文,其结构十分严谨,语言的功力十分深厚,值得大家去品味与欣赏。

因此,在设计这一堂课时,我有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去领悟、去感受这独特的异国风情,并在读中悟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这篇课文围绕着小艇写了三部分,如果逐个部分来讲,就又落入了俗套,不符合新课标精神,因此,学习新课时我提出问题:“能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吗?”学生不受老师的限制,自由发言,大胆展示自我。

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决定教学思路,整个教学过程不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教学中,我还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比如教学小艇的样子这一部分,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读,可以画,激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

学生纷纷动手、动口、动脑,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中感受到小艇的独特美,尤其是末了,我出示小艇的纸模,让大家看着模型去回忆小艇的样子,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达到能背诵,摆脱了“要我学”的精神的枷锁,读起来轻松,背起来愉快。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部分,我让学生通过想象、表演去感受、去领会,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领略到小艇的独特,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本课教学中,我感觉教学过程还算比较顺畅,但也有些方面不尽人意。

如:学生收集的资料有限,对课文背景的理解还不深不透。

又如:教学小艇的样子时,对比喻句的分析不够到位,使学生对小艇的结构领会得不够准确清晰。

这些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