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的留学经历与其人生观之形成

合集下载

“老陕” 吴宓

“老陕” 吴宓

“老陕”吴宓成立笠陕西泾阳人吴宓,字雨僧,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开山鼻祖,也是著名文学评论家、教育家和诗人。

他的学问有多大?80 多年前有“清华园四大才子”之说,而这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四人,恰是时任清华大学研究院主任的吴宓慧眼聘入的。

作为杰出的教育家,在50多年教学生涯中,吴宓培养出了大批学术精英,其中钱钟书、季羡林、王力、吕叔湘、许国璋、曹禺等被人们誉为“国宝”。

吴宓1917年赴美留学,回国后任南京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开设“中西诗之比较”课,又办《学衡》杂志,提倡国学,兼介绍欧美学术。

1930年他赴欧洲旅游,先后到英、法、德、意和瑞士等国考察,访问了雪莱、司各特、卢梭等人遗迹,回国后按照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方案创办清华大学外文系,明确提出培养目标:“造就博雅之士”。

在其努力下,该系很快成为一流系科。

吴宓还是“红学”大师。

青年时代就在《民心周报》发表《“红楼梦”新谈》,其后又在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作《红楼梦》学术报告,回陕休假时还应邀在西北大学客席讲授红学。

他的《“红楼梦”之文学价值》、《“红楼梦”之人物典型》、《“红楼梦”之教训》、《贾宝玉之性格》、《王熙凤之性格》及《论紫鹃》等论文发表后,立时“振聋发聩”。

这种用“比较文学”方法研究《红楼梦》的做法,比以前的评点派、索隐派、考证派明显高了一个档次。

作为一位真诚的爱国知识分子,还在学生时代,吴宓就对日本帝国主义觊觎中华、攫取青岛十分愤慨,写有长诗《哀青岛》,以激励全民一致对外。

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作《感事八首》诗痛刺之,大快人心。

1927年吴宓返陕省亲时,作《西征杂诗》:国运中华想汉唐,文治武功两辉煌。

游经寰宇思中国,说尽新猷爱旧疆。

诗中缅怀汉唐灿烂的文化和祖国辉煌的过去,虽游历世界各地,接触了许多名流和新鲜事物,但最热爱者,依然是生养自己的伟大祖国。

934年日寇策动“冀东自治”,国民党当局拱手事敌,吴宓悲愤交集,送学生南迁时赋《鹧鸪天》词二首抒发爱国情怀,其中“君看今岁霜雪白,他年花开会有期”句,充分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初中作文-闲话吴宓

初中作文-闲话吴宓

闲话吴宓最初知道吴宓先生,是把他当作新文学的反面人物。

只知道这个人好抬杠喜欢吵架,保守得接近可笑,凡是胡适先生赞成的,他似乎都要反对。

反对胡适也算不了什么大错,可吴宓还反对鲁迅,反对一大堆本世纪初大家认为是新的事物。

他赞美文言文,反对白话文。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吴宓无疑是个老厌物一般的怪人。

如果吴宓是一位遗老遗少,这也罢了。

偏偏这位迂夫子是留洋学洋文的,是当年不多的几位部聘外国文学教授。

在野鸡大学里混一个教授头衔或许不太难,真要是由教育部特聘,这可有些像今日的学部委员了。

吴宓先生的学问用不着再介绍。

他的学问足以吓死人,他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鼻祖,我们今天外国文学方面的一些专家学者,有许多都是吴宓先生的受业弟子。

他的弟子如今没混到一个博士导师资格,就应该算不长进的。

吴宓是一位新派的古董。

有一位很著名的教授,形容吴宓的外貌,说他的脑袋像一颗炸弹,使人觉得随时随地都会爆炸一样,这是吴宓得意时的写照。

关于吴宓的梗直,确实流传下来许多笑话。

其中之一便是他如痴如醉地喜欢《红楼梦》,认为此书是古今中外的第一本好书,并且近乎肉麻地称自己为紫鹃,理由是紫鹃对林黛玉的爱护最纯粹。

战时昆明有家牛肉馆,老板忽发奇想,竟然取名为“潇湘馆”。

潇湘馆乃是林妹妹住的地方,岂能这番亵渎。

于是吴宓先生提着手杖跑去一顿乱砸。

一个社会名流大教授,这种做法颇有些像不讲理的国民党伤兵。

我一向怀疑,今日许多过去的笑话,全是当年的小报记者添油加醋渲染出来的。

吴宓显然是性情中人,他自称古典主义,却更加浪漫主义。

事实上,他不仅喜欢林妹妹,对世界上所有的女性,都有一种发乎情而止乎礼的爱戴。

吴宓本质上是一个对政治不感任何兴趣的人。

他的名言骇人听闻:除了学术和爱情问题,一概免谈。

他带着学生在街上走,迎面要是过来一辆车,他总是奋不顾身地举起手杖,让身边的女学生上了人行道,这才放车子过去。

他的作派很有些像西方的绅士,当然更像堂吉诃德。

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他口袋里的钱要比学生多几文,但是活在物价飞涨的年代里,仍然一样清苦。

吴宓的新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吴宓的新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吴宓的新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 李俊丽
·
吴宓 (1894—1978) 是我国近代一位 系。在 20 世纪初期中国处于救亡救国、寻求 汇通东西方之精神而互为介绍传布[3]154。
著名的学者、诗人、教育家和比较文学研究 实用主义的激进的思潮与运动中,这种思想
为培养“博雅之士”,清华大学外语系教
者,终生从教,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兼通中西 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相符合,但这种冷静 育方案中,课程设置完整而全面,除英语语
度来理解和把握“人文”概念。狭隘的人文主 研究国学者也。”[2]从研究方法上可以看出, 要,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发展迅速的
义者,则将“人文”仅仅局限在文化生活或精 吴宓并不排斥科学的方法。他主张中西比较 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这种思想和教育理
神生活的范围内,离开“现实的人”抽象地谈 的研究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 念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位。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吴宓先生师从哈
他逐步形成了“博雅教育”的教育思想。 在新人文主义影响下,吴宓主张“中西
会通”。在出任清华国学院主任时,他就明确 指出,办国学院的宗旨之一就是将西学融入
在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吴宓的教 育理念是重视人文教育的价值,特别是对中 外优秀文化教育遗产的承继和弘扬。“博雅 之士”的培养,就是强调人才综合素质的培
学回国后和梅光迪等人创办《学衡》杂志,倡 把王、梁、陈、赵四人都请到清华任导师。” 应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倡导新人文主义
点:一是“一、多”融合的认识;二是“善恶二
为培养中西兼备的人才,他出面诚聘四 养专门应用人才,却忽略了完整人格的造
元”的认识论;三是以理制欲的实践道德论。 大国学大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 就。这种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吴宓

吴宓

吴宓(1894-1978),字雨僧,又字雨生,陕西泾阳人,文学家,早期“红学”家。

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次年赴美留学,1921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回国,任南高师、东南大学英语兼英国文学教授,并与刘伯明、梅光迪、柳诒徵等创办《学衡》杂志,自任总编,是“学衡派”代表人物之一。

1924年8月离开南京,先后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四川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学院等校教授。

他是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第一人。

1894年1岁8月20日生于陕西泾阳县安吴堡。

1906年13岁考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中学部。

1908年15岁肄业于宏道学堂,开始作诗。

1909年16岁与宏道同学表兄胡文豹等创办《陕西杂志》,由西安公益书局印行,因经费不断,仅印行一期。

于该刊发表叙日俄战史之小说《军国民》第一回。

夏,裒钞诗作,编为《雨僧诗话》。

1910年17岁赴西安应游美肄学馆(清华学堂前身)入学考,考取。

夏,作剧本《陕西梦传奇》。

宏道学堂毕业。

1911年18岁赴北京入清华学堂,4月29日开学。

6月,编《雨僧诗稿》卷二。

1912年19岁肄业清华学堂。

1916年23岁清华学堂毕业,留校任文案处翻译及文牍职事。

在《清华周刊》第48—72期连载《余生随笔》,担任《清华周刊》编辑。

1917年24岁赴美留学,入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二年级。

1918年25岁暑假,经梅光迪介绍,转学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师从白璧德(Irving Babbitt)先生。

1919年26岁春,在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演讲《红楼梦新谈》,得陈寅恪题诗,后刊于上海《民心周报》第1卷,第17、18期(1920)。

在《中国留美学生月报》第7卷第3期发表《英文诗话》。

1920年27岁6月,哈佛大学本科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论文《中国之旧与新》刊于《中国留美学生月报》第8卷第3期。

1921年28岁6月,哈佛大学研究院毕业,获硕士学位。

7月19日离美,8月6日返国抵沪,应梅光迪邀,任南京东南大学英语系教授。

吴宓的生平事迹

吴宓的生平事迹

吴宓的生平事迹吴宓,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奠基人,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吴宓的生平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吴宓1911年考入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这所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所以吴宓也常被世人说是毕业于清华大学。

1916年在清华学校毕业后,就远赴美国,于1917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读书。

一年后即1918年,转入了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读书,于1920年取得了学士学位,1921年硕士毕业。

1930年到1931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吴宓在欧洲游学,先后在牛津大学、巴黎大学从事文学研究。

回国后担任了国内许多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多家著名大学。

1950年开始,在西南师范学院担任多个系的教授。

之后还担任了重庆市文联常务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等。

吴宓讲授过英语、英散文、外国文学、西洋批判文学、世界文学史、中国旧诗及旧小说研究等课程,还参与编写了《世界通史》、《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简明英文文法》、《拉丁文文法》等讲义和教材。

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期间,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包括钱钟书、季羡林等。

40年代,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始作红楼梦的演讲。

还用中英文发表论文《石头记评赞》、《红楼梦与世界文学》等等,为中国的红学研究事业的走向世界作出了许多贡献。

吴宓是干什么的吴宓在1921年回国后,就被东南大学聘请为文学院的教授,负责讲述世界文学史等课程。

吴宓讲课的内容十分的丰富,经常将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教文化还有中国的儒家文化这四种传统的文化学说结合在一起讲,然后互相对比应证。

这种讲课的方式就是我们最擅长的,因为他就是哈佛比较文学系毕业的。

1924年,吴宓又被聘请到沈阳,在东北大学外文系担任教授。

一年后,清华大学成立,吴宓担任清华大学研究院的主任,他还聘请了梁启超、陈寅恪等四位学者为研究院的导师。

这个研究院后来被人称为了“国学研究院”,为国内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国学人才。

我所知道的吴宓先生

我所知道的吴宓先生

我所知道的吴宓先生国学大师、教育家吴宓(1894-1978)早年留学哈佛,精研英国文学,回国后在清华等多所高校任教,学术研究成果斐然,桃李遍天下。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李永晖撰文,回忆与吴宓的交往片断,追慕先生的博古通今、独立自由的学问人格,思索时代风雨侵袭下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

本文选自《世纪》杂志2015年第一期。

1965年我考取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外语系。

离开家乡前,西师外语系毕业生、在我母校四川新都大丰中学任教的刘昌和先生前来道贺,并向我介绍说:西师校园很大,风景很美,师资力量很强,特别是著名学者、诗人、红学家、翻译家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之父吴宓先生在此执教,为西师这所名校平添了一线异色。

听了刘先生的这番讲述,我对吴宓先生肃然起敬,决意到校后一定要去拜访他,向他请益。

上门向恩师请教到了西师后,我打探到吴宓先生有一个几成定式的生活习惯,即每天晚饭后都要从居所文化村出来,沿着大操场到三教楼这条路散步,于是便邀约同班同学唐永齐与我一道到大操场边“候驾”,一睹这位泰斗级学者的风采。

到了大操场边约摸等候了半个多小时,吴宓先生果然现身了。

他七十多岁,个子瘦小,面目清癯,秃顶,戴了副极为普通的眼镜,身着灰色布衫,脚穿圆口布鞋,毫无一点大教授的派头,俨如四川人所称的“糯米老头”。

但若细心观察,也不难发现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散步时左臂挂着拐杖,显得有点洋气。

他散步不是慢悠悠的,而是一摇一晃地作细步,走得非常之快,酷似“神行太保”。

他走路时双眼直盯路面,决不左顾右盼,精神之专注,有如做学问一般。

入读西师外语系,教授我们汉语言文学的老师是中文系教授杨欣安先生。

由于我酷爱中国文学,习作成绩不赖,杨先生挺喜欢我。

当与杨先生混得较为熟络以后,我便向杨先生启齿,请他带我去拜访吴宓。

殊料杨先生以“教务忙”为由,拒绝了我的请求。

老夫子毕竟是老夫子,终究经不起我的死搅蛮缠,他最后还是应允了。

于是在没隔多久的一天晚上,杨先生便带我去到文化村一舍,见到了我心仪的吴宓。

论吴宓的道德观

论吴宓的道德观

论吴宓的道德观吴宓(1884-1978),字雨僧,陕西省泾阳县人。

早年留学美国,师从哈佛大学人文主义大师白璧德。

1921年归国后,先后任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并主编《学衡》杂志及《大公报》文学副刊,宣传人文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相颉顽,为其时“学衡派”著名的主帅人物。

也因是之故,吴宓长期被斥为守旧派人物,被人淡忘。

这种情况近年来才开始发生了变化。

本文拟集中探讨吴宓的道德观,是为其人文主义主张的核心思想。

一吴宓对于自己的道德观,曾作这样的表述:“予有一贯综合之人生观和道德观,……以古今东西圣贤哲士之著作教训为根据,以日常生活现今社会之事象为例证,就近取譬,深入浅出,其中根本之义有二:曰一多,曰两世界”。

何为“一多”?吴宓解释说,道德的本质是至善,“道德为一为本”,即它的本体是绝对的,永恒不变,“放诸四海而皆准”;但道德又须藉事象而显,则表现为“多”,即古今中外礼节风俗制度的多样化。

要言之,“一”是绝对的,“多”是相对的;“一”是“至理”,“多”是“浮象”。

而古今中外礼节风俗制度与时俱进,时时修改求变的必然性,又体现着人类对至善的道德目的日益自觉的追求。

何为“两世界”?吴宓说,宇宙及人生有两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真善美所在的观念的世界,第二世界是经验世界;第一世界是“价值的世界”,“为一为真”,第二世界是“事物的世界”,“为多为幻”。

第一世界是第二世界追求的目的。

吴宓视道德为超时空的绝对的观念,并强调观念世界与经验世界的分野,其道德观从根本上说属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是显而易见的。

这主要是受柏拉图唯心哲学的影响。

吴宓留学西方,熟悉欧洲典籍,尤其是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的学说。

在他主编的《学衡》杂志上,时常译载他们的著作。

吴宓说:“予最服膺柏拉图之哲学,以为可以包括一切事象,解决一切问题”。

其道德观的理论基础,实为柏拉图唯心主义的哲学。

柏拉图认为,任何特殊的东西都有它的“一般”,这就是“理念”。

吴宓:奇特而矛盾的一生

吴宓:奇特而矛盾的一生

所 以如此 痴迷 《 红楼 梦》 ,与他 的家 从 。这 样 ,除生父 外 ,吴 宓 的叔 父
庭 以及幼年生活有着密切 的联系 。 县 安 吴 堡 吴 氏家 族 又 添 一 个男 孩 , 和婶 婶 成 为他 的养 父 、养母 。而 等 后 ,雷孺 人 也 成 为吴 宓 的继母 。吴
1 8 9 4 年8 月2 0日,陕 西 省泾 阳 吴宓 的生父 后 来 又娶 了妻 子雷 孺 人
黪 人物述林
吴宓 :奇特而矛盾的 的冬天 ,中断了 1 O 西 南 师范 学 院等 校 教授 ,为 中 国培 年 的高考制度得 以恢复 ,中国 育 了无 数 的英 才 ,钱 钟 书 、季 羡
重新 迎 来 了尊 重 知识 、尊 重 人才 的 林 、李健 吾 、曹 禺 、 吕叔 湘 、李 赋
号称 “ 全省首 富” ,分 号遍 于汉 口至 爱 ,几 乎一 刻不 离地抚 养他 达 l 4 年
上 海沿 长 江各 码 头 。其 西 院吴 崇厚 之久 ,而且从 不 打 骂 。可是 ,这 一
堂 ,则 在 泾 阳县 有 祥义 和店 ,在 三 天深 夜 ,祖母 却 突 然将 吴宓 按 在炕 原 县 有 全 盛 益 药 店 、永 兴 厚 布 庄 ,
铺 上 痛 打 ,不仅 如 此 ,祖母 还 命令
数 代 积 累 ,其 富 贵 如 同 《 红楼梦 》 仆 人将 吴 宓 送 到井 边 ,让吴 宓 投井 中 的贾 府 。吴 宓 就 出 生 在 吴 崇 厚 自尽 。事 后 ,吴 宓 才 知道 ,这 件反 堂 ,虽 然 他 出 生后 6 年 便 赶 上庚 子 常 的事 ,其 实是 由于祖 母 与继 母 雷 国变 ,家 族 的商 号 一一 关 闭 ,财力 孺 人 发生 矛 盾造 成 的 。雷孺 人 曾带 大 减 ,但 整个 大 家族 仍 然长 尊 有序 吴 宓参 加 宴 席 ,并 亲手 给吴 宓 夹一 地 生 活 在 大 宅 院 内 ,府 中有 丫环 、 些 菜 ,而 吴 宓见 到 不合 自己 胃 口的 佣 人 ,而 吴宓 的身份 地 位则 极 像贾 菜 ,便会 皱 眉 、摇 头 ,雷孺 人认 为 宝 玉 ,其 祖 母 则 是 这 一 大 家 子 的 吴 宓 的这 些举 动 很 是无 礼 ,是 不尊

吴宓与梁漱溟的个性

吴宓与梁漱溟的个性

有一回,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一位老师向吴宓教授借了五元钱,说好一个星期以后还,但一个星期过去了,那位老师却
没有把钱还给吴宓。

于是,吴宓就亲自找上门去,要回了那五元钱。

那位老师很不高兴,跟别人说:“吴宓真是个小气鬼,借他五元钱还好意思上门来要!”有人把这话传给吴宓,吴宓说:我不是为了五元钱,我是在帮助他提高道德修养!”还有一回,是在20世纪30年代,吴宓的一位学生要去美国留学,但费用不够,向吴宓借钱,吴宓慷大师之大,不仅仅体现在学问的渊博方面,也体现在非同一般的个性方面。

坚持原则,又不拘泥于成规;棱角分明,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正是大师的个性所在,而正是这些卓尔不群的个性,向我们展示了大师们另类的风采,使他们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令人敬仰。

吴宓
梁漱溟
70
All Rights Reserved.。

日记志9吴宓日记

日记志9吴宓日记

日记志9吴宓日记
吴宓(1894-1978),字雨僧,又字雨生。

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17年赴美留学,初入弗吉尼亚大学,后转学哈佛大学。

回国后曾与刘伯明等人创办《学衡》杂志。

从1926年起,在清华大学讲学。

1906年开始记日记,直至文革后期。

吴宓的日记每一篇都是很好的散文,或者简洁明了,或者雍容大度,或者深刻尖锐,并伴有种种言之不尽、诉之不完的情趣充溢其间。

即使今天读到这些文字,我们仍然能够充分感受到整个时代的大气候和大环境,以及一个学者在这种处境中超然的品格和深邃的智识。

《吴宓日记》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个人际遇和在学界的活动与交往记录,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的珍贵记录。

《吴宓日记》共十册,收录了吴宓1910年至1948年所写的日记,1998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吴宓(1894-1978),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生,陕西省泾阳县人。

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

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1926-1928), 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

吴宓师从黄节:从直呼其名到真心服膺

吴宓师从黄节:从直呼其名到真心服膺

吴宓师从黄节:从直呼其名到真心服膺吴宓,字子华,又号醉珊瑚,福建建宁人。

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是明朝末年著名文学家。

他的文学造诣极高,作品留传至今,被后人称颂为“吴宓文集”。

而他的师从黄节更是备受人敬仰,而从最初的直呼其名到最终真心服膺,是一个历史久远却又深刻的故事。

黄节,名家豪。

明代著名文学家,是吴宓的师傅。

黄节以纯文学为其代表作,他的作品风格刚健豪迈,令人耳目一新。

他精通经学、儒学和史学,被尊称为“万世宗师”,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宓是黄节的得意门生。

早年,吴宓投笔从戎,参加明朝农民起义军,因其革命情怀而受到黄节的赞扬和提拔。

在接触黄节的过程中,吴宓深深地被黄节的学识和风采所吸引。

于是,他毅然决定以黄节为师,向他学习文学和思想。

最初,吴宓师从黄节,也只是出于一种外在的尊敬和崇拜。

他虽然学习了不少黄节的文学作品,却并没有真正地理解黄节的思想和艺术创作的精髓。

在黄节的教导下,吴宓开始逐渐领悟到文学的内涵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但仍未到达真正理解的境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宓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之所以成为黄节得意门生,与黄节的悉心教导和引领密不可分。

黄节对吴宓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文学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人生态度上的引领和塑造。

正是因为有了黄节的耐心教导和学生的不懈努力,吴宓在文学创作上才收获了如此丰硕的成果。

终于,吴宓从黄节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不仅仅是文学技法,更是人生哲学。

吴宓从最初的只是尊敬黄节到最后的真心服膺,实际上是他对师傅言传身教的理解和领会的一个过程。

在创作中,吴宓将黄节的所思、所学融汇进自己的作品,使自己的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当吴宓真正领悟到黄节的内心世界,他对师傅产生了深厚的敬意。

不再只是在作品中受其影响,更是在生活中不断借鉴黄节的人格魅力。

他学习黄节的谦虚、宽容和克己抑欲的品质,让自己有了更加高尚的人格,也使他的文学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黄节一生居处不易,家道中落,但他却兢兢业业,一心向学。

情僧吴宓书生行事痴愚甚

情僧吴宓书生行事痴愚甚

情僧吴宓:书生行事痴愚甚\鑛:文I魏邦良吴范宓对爱情的态度可谓热烈而真诚。

为了 i追求真爱,他付出了真情,至于真金白 银更是在所不惜。

然而满怀热望的他总是竹篮 打水一场空,到头来还是形影相吊,孤身一 人。

浪漫多情,却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陈心一:“恐贻负心之讥”吴宓在美国留学时,同学陈烈勋把妹妹 陈心一介绍给他。

远在美国的吴宓就委托昔日 同窗、好友朱君毅的未婚妻毛彦文代为“调 查”陈心一。

毛彦文调查后将结论寄给了朱君毅,朱 再转给吴宓。

对陈心一,毛彦文在信中有这样 的介绍:“陈女士外面观之,颇老实。

在校中 与别班同学,不甚往来,似不喜与他人交际。

对于校课,有中等成绩。

除课务外,未见有何 发展,其貌平常。

”毛彦文在信中问吴宓:是希望未来的妻 子具有世界知识呢,还是仅通晓中国知识就 可?是要求妻子“善于交际”还是“仅能在家 为一贤主妇”?毛彦文提醒吴宓:以上二端,要先做决定。

而她则认为,“陈女士似适应于 第二种”。

另外,毛彦文也坦承,一个人的性情很 难调查,所以吴宓最好能与陈心一通信交往,然后再行订婚,较有把握。

这封信让吴宓左右为难,他也知道,不 了解一个人的性情就订婚非常不妥,但身在美 国的他,要想知晓对方的性情谈何容易。

在H 记中,他写道:“拒之,则恐贻负心之讥;允 之,则虑性情未必如何和善。

”于是他请毛彦文重新做一次详细考察,供他最后的决断参考。

不久,朱君毅转来毛彦 文的调查。

这一次,毛彦文的用语非常注意分 寸,她说陈心一 “不十分活泼,然亦不板滞。

不十分美丽,然亦不丑。

不十分善于交际,然 亦不过于静默”。

所以,若吴宓想找一个贤良 主妇,料理家务,陈心一是理想人选;但若想 找一位能与西方人士交往、堪当沙龙女主人的 人选,“或虑不足”。

当然,事关婚姻大事,毛彦文提醒吴宓 不能相信别人的目光,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先和 陈心一交友,等回国看到本人后再行决定。

毛彦文讲的道理吴宓何尝不懂,但一则,陈烈勋催得紧;二则吴宓的父亲得知此事后也 命儿子尽早订婚。

【优质】阅读训练:吴宓的1944含答案解析-word范文 (3页)

【优质】阅读训练:吴宓的1944含答案解析-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阅读训练:吴宓的1944含答案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吴宓的1944①对吴宓先生而言。

1944年是他生命里最逍遥的一个年度——这一年的夏天,他获得了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的国内带薪一年假期,他接到这个消息是在1944年的9月初,而在此之前的8月20日,恰恰是他50岁的生日。

[来源:学#科#网Z#X#X#K]②这一年的春天,和所有颠沛流离到大后方的大学教授一样,吴宓先生在昆明的清华大学(西南联大)艰难而且庄严地为华夏土壤培养“知识的种子”。

这个时候的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日本军队的飞机已经没有能力轰炸昆明,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正在对日伪展开反击,原来的西南联合大学也悄悄地分裂,几所顶尖学府虽然名义上还在联大的招牌下,暗地里却各自为政,各自发展。

这一年是昊宓先生在清华任教的第三十个年头,也是最后一年。

③1944年的春天,吴宓先生在艰苦的环境里写成了三部英文版著作:《世界文学史大纲》、《欧洲文学史大纲》和那部见解独到的《文学与人生》。

也正是为了校订修改和翻译成中文,以培育桃李为己任的吴宓先生才接受了校长梅贻琦的休假建议。

也有人说,吴宓先生之所以接受休假是因为和当时的系主任陈福田发生了激烈争执,二人矛盾重重,无法共事,天性率真的吴宓教授才动了离开清华的念头,于是,1944年的9月23日吴宓先生离开了风景如画的昆明,经过贵阳来到遵义的浙江大学,会见他的哈佛同窗竺可桢、梅光迪。

10月13日,吴宓先生从遵义出发去重庆,和茅以升、潘伯鹰会面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成都的燕京大学,去见他亦师亦友、寤寐思之的陈寅恪。

④关于吴宓、陈寅恪二先生的友情,实在是中国学界的一段佳话。

在“文人相轻”、动辄诋毁诽谤的新文化以降的学者圈子里,吴陈二人的友情堪做万世楷模。

吴宓的一条座右铭

吴宓的一条座右铭

吴宓的一条座右铭抗战期间,吴宓应邀到乐山武汉大学讲学,引起轰动。

吴宓是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这种教授名额很少,乐山工商界的陕西同乡会非常敬重这位老乡的学问,决定举行宴会招待他。

席中有人请吴宓讲讲做人的道理,吴宓说:“我想就是‘不苟’二字。

”“不苟”,就是为人处事认真、诚信,一切以客观的是非为是非,不苟且,不敷衍。

它既是吴宓对在乐山做生意的老乡们的希望,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吴宓一生都在大学里度过,他的第一身份是老师。

从上课的生动形象和号召力来讲,他确实赶不上胡适、钱玄同等人,但他教课的认真态度却是一般老师无法比的。

早年的学生温源宁说他“讲起课来就像罗马舰船上的划桨奴隶在做工”,讲课涉及的引文,别人都是照着参考书朗读,或抄在黑板上,而他总是背诵出来;讲解什么问题,他会像军训教官一样,有条不紊。

虽然有些枯燥,但不会言不及义。

他上课很有个人见解,也有可能说得不对,但不会言之无物。

他不绕着问题走,而是直截了当把脚踩到问题上去。

吴宓也曾当过领导。

他做官跟教书一样踏踏实实。

1925年初,吴宓应母校清华学校之召主持筹备研究院(通称国学研究院),任研究院筹备处主任。

一上任,吴宓就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

当年6月,他请来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任研究院四大导师,其中陈寅恪是吴宓向曹云祥校长力荐而聘的。

他写了《研究院缘起》,主持拟定了《研究院章程》,明确研究院的宗旨,并对其组织、科目、教员、学员及研究方法等做出细致规定。

清华国学研究院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

1926年吴宓又受命代理清华西洋文学系主任,他立足本国现状,参考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的有关做法,制定出完整的课程设置计划和培养方案,为后来全国外语院系的设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当初,吴宓从清华学校毕业后,曾赴弗吉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留学,回国后就在国内教书。

十几年后,又曾游学西欧,脑子里有很强的规则意识。

某年,吴宓买了三等火车票去宝鸡访友,车厢里一片乌烟瘴气,而且没有座位,他只能挤在过道上。

文史我记忆中的吴宓教授

文史我记忆中的吴宓教授

文史我记忆中的吴宓教授口述/谢守亿整理/颜坤琰1960年春,我在重庆南桐鱼田堡煤矿干部科工作。

当时,中共重庆市委工业部,准备在大型工矿企业开办业余大学,以期提高职工的知识和业务水平,但师资缺乏,于是便筹划在西南师范学院开办业余大学师资班。

因为我是高中毕业生,且工作表现不错,便被推荐到西师业余大学师资班物理专业学习。

在“西师”校园,从同学口中我听到一个响亮的名字——吴宓教授:他曾留学欧美,学贯中西,精通多国语言;解放前曾在清华、北大、东南大学、西南联大等著名高等学府任教,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鼻祖,是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齐名的融通古今的硕学鸿儒。

全国解放前夕,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杭立武,亲自出面动员他去台湾大学任文学院长,他不为所动;友人力劝他去美国任教,他说:“生为中国人,死在中国土!”“我的根在中国、在大陆。

”于是,他没有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园,留在了国内,留在了重庆,并在这里落地生根;先后任教于重庆几所大学——如“相辉学院”“勉仁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学院”等。

在重庆生活工作了整整29年,他把人生的黄金岁月,奉献给了重庆的高等教育事业。

吴宓在西南师范学院图书馆查阅资料1949年前,我父亲是荣昌县盘龙镇石田村远近闻名的私塾教师,因此,我有较为深厚的家学渊源。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熟读诗书,用心习字,十来岁就把《幼学琼林》《春秋左传》《四书》等古文典籍中的大部分章节读得滚瓜烂熟,对唐诗宋词中的名篇,我能倒背如流。

念高中时,我的狼毫小楷在班级是数一数二的,得到同学们的赞赏,所以我从小就喜爱古文和书法。

听说吴宓教授是国学大师,我便从心里产生了对他的崇敬和关注。

我们寝室在桃园6舍,距坡脚下的中文系食堂不远。

傍晚时分,我时常看见吴宓教授孤身一人,站在中文系食堂后面的堡坎上远眺,看西天的云舒云卷,看霞光的变幻莫测,看缙云山脉的层林尽染……有时又见他喃喃自语,可能是在酝酿诗篇吧。

那段时间,每逢节日,吴宓教授就要去学校的广播站吟诵他自己写的古体诗,抑扬顿挫,舒缓有致,韵味无穷,深受同学们的赞誉。

志业与职业兼得

志业与职业兼得

志业与职业兼得作者:袁尔纯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02期摘要:针对吴宓的职业生涯特点寻根问底,递进式地剖析吴宓在职业准备期何以确立“志业”,到职业选择期如何进行“志业”与“职业”的博弈,在职业适应期何以顺理成章地构建“职业锚”的过程。

关键词:吴宓;志业;职业;职业锚吴宓(1894—1978),字雨僧,陕西省泾阳县人,1921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

回国后先后任职于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西南师范学院等十二所高校,并曾在十余所高校兼职过。

纵观吴宓的职业生涯,尽管属于反复型择业①,但经初次择业进入高校场域后,多次再就业也无非是在高校场域内流动,未曾因跳槽而跳出高校场域。

那么,吴宓的职业生涯为何会呈现如此特点呢?笔者认为,归根结底在于吴宓的“职业锚”。

“职业锚”,这一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指的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那种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1]且,“由于每个人有各自的动机、追求、需要和价值观,故所寻求的职业锚会有所不同。

”[2]更透彻地说,彰显个体独特生存法则的“职业锚”,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思想的沉淀才能成型并内化为精神素养,承载着自我管理的功能。

吴宓经过了职业准备期②志业的确立、到职业选择期志业与职业的博弈,到职业适应期进行有力度、很到位的自我剖析,终于在“三十而立”之年构建了“由读书阅历、又经几多之变化之痛苦而得”[3]的“职业锚”,并嵌入其精神结构中,“愿终身奉行之”[3]。

一、志業何立何谓“志业”?笔者试图从吴宓本人的概念体系入手,用吴宓自己的话语来解答这一问题。

在《吴宓日记》第一册中,吴宓于1910年反思到,虽然人生从开始写日记至今已有五年,但“无一年能完毕者”[4]3,既自责又自我激励道:“如所日月催人急,过眼云烟感概多。

2020版二轮复习历史通史版:课时跟踪检测(十六)第四板块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二轮复习历史通史版:课时跟踪检测(十六)第四板块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解析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猛(325~375年),字景略,汉族人,氐族政权前秦的著名重臣。

王猛出身贫寒,愤动乱之世而隐于华山,“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

前秦氐族贵胄苻坚好读经史典籍,恳请王猛出山,两人谈及兴废大事,“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苻坚即位后,王猛受到重用,官至丞相。

时前秦行胡汉分治,氐汉之间、氐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

王猛以“黎元应抚,夷狄应和”为基本国策,劝课农桑,兴修关中水利,汉族、匈奴、鲜卑等族有才干者皆被委以要职。

在王猛的劝导下,前秦还恢复太学等各级学校,宣扬儒教,考核任用孝悌、廉直、文学之士,“宗室外戚,无才能者皆弃不用”。

于是前秦大治,仓库充实,百姓丰乐,“四夷宾服,凑集关中”。

376年,前秦灭前凉和代国,统一北方。

前一年,王猛病逝,苻坚极其哀痛道:“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耶?何夺吾景略之速也?”——摘编自贾俊菊《乱中求治——试论前秦治国贤相王猛》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猛出仕前秦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猛的治国之策。

(9分)解析:第(1)问,可以从王猛个人才能、君主苻坚和时代环境方面来分析。

第(2)问,结合材料“夷狄应和”“劝课农桑,兴修关中水利”“宣扬儒教”得出王猛的治国之策。

答案:(1)原因:王猛才学兵略出众,有经世之志;前秦君主苻坚有统一天下的雄心,赏识和重用王猛;东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寒门子弟受到压制(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2)评价:在群雄竞争的形势下,王猛的治国举措卓有成效,壮大了前秦国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推行儒学教育,以才任官,扩大了儒学的影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夷狄”政策顺应了民族融合趋势,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2018·洛阳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贾思勰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贾思勰的影响巨大。

吴宓先生讲外国文学

吴宓先生讲外国文学

吴宓先生讲外国文学吴宓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学识极为渊博精深。

1933年他为《吴宓诗集》作的自序里,谈到平生著述方案说:“我今生只作三部书:〔1〕诗集。

〔2〕长篇章回体小说《新旧因缘》或改名。

〔3〕《人生要义》或名《道德哲学》,系由直接感觉体验综合而成之人生哲学。

取东西古今圣贤之言,触发阐释其确义,而以日常实际公私事物为之例证。

”自《吴宓诗集》于193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后,世事蹉跎,以致后两种著述方案未能实现。

我们纵观其一生的学术成就,应是在欧洲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成就与影响最显著。

先生于1917年留学美国,初在弗吉尼亚大学英国文学系,后转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

1921年回国后任南京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讲欧洲文学史;1926年任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继任西南联大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教授,继又在中文系讲外国文学。

先生早年翻译过英国萨克雷的小说《名利场》和《钮康氏家传》。

先生晚年为我们讲外国文学时编著的《外国文学讲义》,应是他研究欧洲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成果,亦是先生未出版的一部珍贵的学术著作。

努力使用新观点和新方法我是1956年入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的,有幸于1959—1960学年亲聆先生为我们讲授外国文学。

先生儒雅斯文,腰身挺直,手扶拐杖,着灰布长袍,步履沉稳,一口清晰的北京语音,讲课时条分缕析,板书端正。

凡此皆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印象。

我们从先生获得系统而完整的外国文学,并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当时系上印发的《外国文学讲义》是先生随讲随编写的,分假设干次发给我们。

虽然人世沧桑几度,历史背景已经转换,但这部讲义的学术光辉未因尘封蠹损而消失。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一译开明运动〕是全欧洲范围内的学术、、文化、政治中之革新运动;起源于英国,极盛于法国,而流传到德国及其他各国。

这运动的领导者和参加者,是资产阶级进步人士:他们为反对封建主义和教会专横的斗争,作出了思想的准备,而不是要起来推翻封建制度,自身采取革命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宓的留学经历与其人生观之形成摘要:青年时期的吴宓留学美国,在校期间他接受了白璧德教授的主张,认为人文主义才是社会正确的选择。

他接触到的美国社会有很多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相悖的地方,这令他大失所望。

并将其视为近代西方启蒙思想所带来的恶果。

他既迫切希望为国家重新寻找重心,又想追寻内心的宁静。

最后,他选择兼顾“救世”和“自救”来实现人生理想。

总之,吴宓的留学经历促成了他人文主义人生观的形成,为他回国后进行的一系列学术活动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吴宓;人文主义;人生观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34-02吴宓(1884-1978年),字雨僧,陕西省泾阳县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诗人、教育家,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

早年曾留学美国,回国后先后在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主编了《学衡》杂志和《大公报》的文学副刊。

改革开放后,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又开始强调精神归属、文化根基,这一社会形势更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

作为该思潮的重要部分,“学衡派”及其核心人物吴宓自然也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

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日益丰富。

可谓掀起了一股“吴宓热”。

吴宓一直被看作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而这种“保守”,笔者认为其实质是一种“人文主义”。

若要研究吴宓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那么他在美国的留学经历不容忽视。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这段时期的关注并不多。

留学时的吴宓正值青年,各方面都正由稚嫩变得成熟,这短短几年是他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

所以,本文期望通过对他的留学经历进行深入挖掘,进而来探讨他的人文主义人生观是如何逐渐形成的。

一、白璧德的思想引领吴宓,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的思想主要继承自哈佛导师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1865-1933年)。

可以说白璧德对吴宓人生观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他引领吴宓走上了人文主义的道路。

在师从白璧德的过程中,吴宓选修过他的《卢梭及其影响》、《法国文学批评》等课程。

在这一过程中,他比较充分地领会了白璧德的思想。

吴宓对白璧德的选择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吴宓一直相信东西方文化可以相互贯通。

因为他自幼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也学习西方经典文化。

这使吴宓很早便有了中西结合的思想根源。

白璧德认为东西方的文化精华是相通的,这更为吴宓的人文主义理想寻得了不同土壤文化的共同支持。

白璧德的主张中的儒家文化元素大大拉近了吴宓与白璧德在思想上的距离,促使他开始正式走上“人文主义”的道路。

首先,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强调“适度”。

这一点在儒家思想中对应的是“中庸之道”。

白璧德反对西方自培根、卢梭以下,19世纪以来的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

前者过度重视物的法则,忽略人性;后者则主张人性应不受任何限制,完全自由。

白璧德认为这两种极端的思想都将对社会造成混乱。

“人之成为人文的,只在于他能战胜自身本性中的这个命定之事,也只取决于他所达到的调和自身相反美德的程度。

”[1]16人不应该走极端,而应时刻保持一种适中的状态。

这与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极为相似。

“中庸之道”便要求人们做事情不能偏激,掌握好“度”才能达到和谐的境界。

他从白璧德导师那里重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所在,于是对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推崇备至。

此时,以西方启蒙思想为指导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正蓬勃开展。

他们将传统文化不问价值一概视为糟粕,同时全盘吸收西方文化的做法严重违背了“适度”的原则。

在这种情况下,白璧德的学说为吴宓反对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其次,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强调“道德”。

他将道德视为政治的根本。

这又对应着儒家“仁”的思想。

与人性的提升相比,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等均属于外力的改变,不能持久也无法触碰到问题的根本。

唯有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去完善改变,才是长远之计。

吴宓的理解为:“无论个人或社会,苟除‘物质之律’而外,不另思求一种‘人事之律’,以为此乃可有可无者,则必日趋衰颓,万劫不复矣。

”[2]79-80此处的“人事之律”即为白璧德强调的节制、适度的人性,也就是良好的道德。

道德救国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吴宓。

他写过《孔子之价值及孔教之精义》一文,认为国民应尊崇孔子。

因为孔子的学说是教人发挥“仁”的本性,“而人格以立,道德以成”[2]114,这样一来无论是教育还是政治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水到渠成。

可见,白璧德将道德视为政治根本的这一主张也正合儒家精义。

进而,吴宓更加的信服白璧德的思想,其人文主义的态度也愈发明晰。

二、美国印象的道德冲击白璧德人文主义的一个核心是“内在制约”,他认为理想的社会应是一个有“节制”的社会。

儒家“克己复礼”的思想也强调人约束自身的重要性,只有行为举止合乎一定的道德标准才称得上是君子。

因此,初来乍到的吴宓,首先站在了道德的角度上审视美国社会。

这样一来,他不但没有羡慕美国社会经济的一片繁荣,反而对其与中国迥异的社会风气大加批判。

吴宓认为美国社会“利己”、“纵欲”之风盛行,道德沦丧,提倡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即节制之道德。

这些在他的日记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1919年3月27日条记:“是夕,因见衣肆玻璃橱上裸体美人之招牌,因共论西洋风俗之坏。

”[3]251919年9月7日条记:“故极美之女,常见嫁一六十而上、将就木之老人,则坐盼老人之死,己身为寡妇,坐享厚产……”[3]65同时离婚诉讼案繁多,报上刊登的谋杀、诱拐、强奸等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吴宓看到生活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也有很多人沾染了这种不良风气,将其总结为“大率皆逐利求财。

领有官费,而不事读书”[3]147。

在吴宓生长的环境中,这些社会现象十分罕见。

面对美国社会的迥异风俗和社会问题,吴宓在震撼之余产生了自己的思考。

他说:“人欲日盛,货利是趋。

”[3]65人们不节制自己的欲望,任意妄为,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和睦,而且造成不正当婚嫁的不良风俗,进而扰乱了整个社会的秩序。

吴宓将道德看成一个民族兴亡的关键因素。

他倡导以理治欲、中庸、节制之道德以趋利避害、修善去恶、改善世道人心。

而他的导师白璧德主张以“纪律来节制我们的私欲”,以道德的自我完善实现人与兽的区别。

吴宓彻底拜倒在白璧德人文主义理论之下。

三、人文主义人生观的现实实践,即“救世”与“自救”此时吴宓的人文主义人生观已经初步形成。

对未来道路的选择是他第一次在重大事情上实践人文主义人生观。

留学时期的吴宓面临着“救世”还是“自救”的难题。

对于吴宓来说,“救世”即回国后宣传白璧德思想,与大行其道的新文化运动抗衡,给国民带去正确的思想;“自救”就是不断学习知识、丰富精神,以求得内心的宁静。

面对二者,他的心路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吴宓初步思索“救世”与“自救”的关系,并认为自己找到了两全之法。

据1919年7月24日从印度某教《薄伽梵歌》的规训中找到了答案。

该宗教的规训可以概括为“日日做事,但须无所附丽”[3]42。

吴宓由此想到自己应当“不问收获,但问耕耘”[3]44;所学不要求其实用性。

这样一来,客观上可以“救世”,主观上又不至于被外界所干扰,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宁静。

不过这种方法要求人去除所有负面情绪,修炼到达无比宁静的境界。

这本身与救世的情怀便相互矛盾。

吴宓找的所谓解决办法,只是理论上成立而已,实际无法做到。

第二阶段,吴宓认识到了兼顾两者的困难,开始希望选择“自救”来逃避。

据1919年9月8日,有人讥讽吴宓等人不响应新文化运动。

吴宓回应道,能够独善其身已十分不易,要兼济天下,“非无此志,实无此力。

境与时与遇,皆限制之。

”[3]68他认识到以一己之力与主流的“新文化”思潮抗衡犹如螳臂当车,成功的机会少之又少。

回国后甚至可能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令吴宓陷入苦闷,因此他开始选择“自救”来暂时逃避。

第三阶段,吴宓最终决定通过从事报业来实现二者的兼顾。

1919年11月13日,因“择业”一事,吴宓不得不再一次做出抉择。

吴宓本人的意愿是从事编辑出版业,他认为这是知识分子为国效力的有效途径。

但吴宓的导师白璧德和好友陈寅恪却都劝他“专学文学”,做一个“评文者”。

吴宓内心经历了一次痛苦的挣扎。

他觉得文学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长时期的、缓慢的影响。

而报业则能在短期内使自己的思想影响到国民,遏制新文化运动的嚣张气焰。

因此,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从事报业,并以此作为兼顾“救世”与“自救”的手段。

四、结语吴宓回国后创办了杂志《学衡》,在第十六期中有一篇他自己的文章,题目即为《我之人生观》。

其中他已明确表示在以天为本、以人为本,以物为本三种人生观中,“以人为本”最合适。

以人文本便要重视道德,如何实践道德之法,他认为应“克己复礼”、“行忠恕”及“守中庸”[2]96-101。

关于自己对待事业的态度,他认为“行而无著”[2]104是最佳状态,摒除一切功利、嫉妒之心,无欲无求自然没有烦恼。

吴宓人生观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

早期系统的国学教育和西方文化的接触,是对他心理状态的引发。

随后留学哈佛,看到美国社会的“世风日下”,这种外界的刺激促成他形成心理定势,并不断反思社会,反思自身。

之后,吴宓进一步的师从白璧德等老师,学习知识、自我思考,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态度,并最终树立了自己的人文主义人生观。

吴宓回国后办报刊、授学业,积极地活跃于思想界,努力为国民带去与新文化运动截然不同的文化潮流。

他进行的各种学术活动的指导思想都基于这种人文主义的人生观,这也是他作为一个学者所持有的终生信条。

参考文献:[1][美]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吴宓.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吴宓.吴宓日记:第2册(1917-1924)[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