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第一节社会互动概述一、社会互动的涵义社会互动:人发生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社会互动是相互依赖性的行为;•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媒介;•社会互动并不是非要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能发生;•社会互动包括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1.合作: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相互配合的互动方式。
2.竞争: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
3.冲突: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等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
冲突的特点:•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冲突双方是直接对立关系•冲突的双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质;又有不同性质;•冲突在形式上要比竞争激烈得多;•冲突双方的利益、态度及意见是根本对立的。
三、集体行为1.含义:也叫集群行为、大众行为,是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2.特点:群体性;自发性;突发性3.具体表现:情绪;感染时尚;骚动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理论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1.交往:既包括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既包括物质交往,叉包括精神交往。
2.主要内容①揭示了社会互动的物质条件;②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③分析了社会互动层次,指出经济互动是其他一切互动的基础。
3.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二、符号互动论1.代表人主要是米德、布鲁默等人。
2.该理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强调人类交往中的象征、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
3.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是符号。
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得的、表达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
4.基本观点①人们是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对他所采取的行动的。
社会角色的名词解释
社会角色的名词解释社会角色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所扮演的特定角色或身份,其对个人行为、社会期望和社会交往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角色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期望和责任,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个人在社会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社会角色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个体角色、家庭角色、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等。
个体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儿子、女儿、朋友、配偶等。
在不同的个体角色中,个人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规范和期望,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家庭角色是指个人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父亲、母亲、孩子等。
家庭角色的特点是亲密、稳定和互相依赖,个人在家庭角色中承担着照顾、教育和支持家庭成员的责任,以维持家庭的和谐和幸福。
职业角色是指个人在职业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医生、教师、工人等。
职业角色的特点是专业化、有针对性和利益导向,个人在职业角色中需要具备特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达到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的目标。
社会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例如公民、志愿者、领导者等。
社会角色的特点是广泛性、多样性和交互性,个人在社会角色中承担着促进社会进步和公益事业的责任,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良好运行。
不同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和关联,共同构成了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社会角色的存在和扮演有助于个人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适应环境,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多样性、分工和合作的基础。
通过积极扮演和履行社会角色,个人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发挥,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然而,社会角色也可能带来限制和压力,个人可能被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规范束缚,难以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变革和个体意识的觉醒,对社会角色的重新思考和个体选择的权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02人的社会化与社会互动
二、人的社会化与社会互动(一)人的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的概念。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化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
社会化关系到个体人格的健全和完善、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以及社会结构的维系和发展,因此,它对个人和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十分必要:(1)从个人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①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因为人需要通过社会化来学习社会生活技能,了解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社会各种制度、习俗传统等行为规范,以获得社会成员的资格,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生存发展。
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需的途径。
人类社会总是处于变迁之中,这种社会变迁会造成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人需要继续社会化,以便于重新适应和发展了的社会。
(2)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人类社会运行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①人的社会化是实现社会延续的需要。
一个社会要延续,就必然要求新加入的成员了解已有的文化遗产,认同社会的主导价值,遵循社会的行为规范;②人的社会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一个社会要发展,就必然要求其成员有较高素质,而要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就必须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一切只有通过人的社会化才能实现。
3.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人的社会化贯穿人生始终,但主要指从出生到青年阶段的社会化,在这一阶段,人的社会化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
作为一个人,其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这些方面的基本技能并不是简单的动作,而是一种文化,在这些活动中包含了某种意义。
(2)学会谋生的基本手段。
人不但要通过生产而自食其力,而且还要向家庭成员中的非生产者提供消费资源,还要为社会作贡献。
社会互动名词解释
社会互动名词解释社会互动是指人们在社会中进行的相互交流、合作或冲突的活动。
这些互动可以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例如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社区等。
1. 合作(Cooperation):指多个个体或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调行动,共同努力。
合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互动形式,它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发展。
2. 沟通(Communication):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涉及到信息的发送、接收、理解和回应。
沟通是社会互动的基础,通过有效的沟通,人们能够交流思想、分享信息、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意图。
3. 协商(Negotiation):是指人们在达成共识、解决分歧或解决问题时进行的互动过程。
协商的目标是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案,通过双方或多方的讨论、交流和妥协,达到共同的利益。
4. 竞争(Competition):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有限的资源、权力或地位而展开的互动。
竞争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但竞争也可能引发冲突和不平等。
5. 社交(Socializing):是为了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而进行的社会互动。
社交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聚会、活动、聊天等。
社交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紧密度,增进了解和信任。
6. 合群(Group Formation):是以个体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群体。
个体以某种共同的需求、兴趣或目标为基础,互相吸引,形成群体。
7. 同理心(Empathy):指在人际互动中能够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和经历的能力。
同理心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促进合作和解决冲突。
8.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得到的情感、认知和物质上的支持。
社会支持可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9. 角色(Role):是指在社会互动中个体所扮演的特定位置或身份。
角色决定了个体在互动中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期望。
10. 影响力(Influence):指个体对他人或群体的想法、行为和决策产生的改变。
影响力可以通过说服、模仿、权威等方式实现,对社会互动产生重要影响。
现代社会学第六章 社会互动
3
(一)符号互动论对互动的产生及其实质的解释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类互动与社会体系的构成是相 辅相成的,人们在互动中的相互参与,从而构成了社会 体系;同时,没有社会体系,人类的发展也不复存在。 米德把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组 织与制度的建立,看作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 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
4
(二)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原理与主要观点 符号互动论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原理:第一,人们对 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总是依据自己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 进行的;第二,人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 第三,不论什么情况下,当人们在应对某事物而决定采 取行动时,人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自我交流”的阐 释过程,以解释、修改自己所赋予事物的特殊意义。
第六章 社会互动
任何社会角色或社会群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 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就是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所谓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 体与群体之间通过接近、接触或手势、语言等信息的传 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行为的过程。通俗地讲,社会互 动就是指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互动是社会学研究中由个 人走向群体乃至更大的社会组织的转折点。
6
(4)处于社会的个体往往以同样的方式解释和定 义多数同样的情境,这种情境定义(或解释)是通过社 会互动得以发展,并为群体所共识的,也是社会互动得 以进行的关键。 (5)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 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 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6)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 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社会角色与社会阶级的设臵是 由于存在人类行为与互动,但并非完全取决于二者。
10
(二)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又称戏剧 模型(dramaturgy model),指的是人们控制他人对于 自己观感的过程。我们会借助修正自我的呈现 (presentation of self),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响应。印 象管理不只是正式的场合,比如求职应征。我们日常生 活中,一直在进行印象管理,比如,学生上课穿衣服打 扮,中午决定吃什么,如何跟同学说话等。印象管理的 一个基本假设是:日常社会生活就是一个戏剧的舞台, 人们有如舞台上的演员(也同时是观众)。角色是面对 特定环境中的表演,用各种语言与其他符号,来呈现自 己的身份与意图。
社会互动中的身份认同与社会角色研究
社会互动中的身份认同与社会角色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的研究逐渐增多。
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中通过对自己的认同而形成的对自己的定义和认识。
而社会角色则是指在社会互动中个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这些角色通常是基于个体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期望而确定的。
首先,身份认同与社会互动密切相关。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这种认同是在个体与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人们在社会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了解,逐渐建立对自己的认同。
例如,在一个家庭中,一个人可能是父亲、儿子、丈夫等多个社会角色的扮演者,而这些角色的身份认同则是通过与家庭成员的互动和交流中逐渐形成的。
其次,社会角色在身份认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社会角色能够帮助个体认识自己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为个体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的基础。
例如,在工作场所中,一个人可能是一名管理者、一名员工或一名实习生,而这些不同的角色标识了他们在组织中的地位和职责。
通过扮演这些社会角色,个体可以更好地认同自己在组织中的身份和角色。
此外,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塑造的关系。
个体的身份认同往往会影响他们在社会互动中扮演的角色,同时,社会角色的扮演也会对个体的身份认同产生影响。
例如,在一个团队中,一个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经验而被认定为领导者,在这个角色的影响下,他的身份认同也会逐渐与领导者的特质相契合。
然而,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尽管社会角色给予个体明确的身份标识,但个体的身份认同并不仅限于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个体的身份认同也受到自身经历、性格特点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一个人可能在工作场所中扮演一名员工的角色,但他的身份认同可能更倾向于他的个人爱好和兴趣,例如音乐、艺术等。
在社会互动中,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
通过对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中的认同感和角色扮演,从而为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体成长提供参考和指导。
社会学第七章 社会互动
参照群体有两个基本的作用,一是规范作用,二是 比较作用。
(六)自我实现预言理论
托马斯“情境定义”概念: 如 果人们认为情境是真实的,这些 情境就会变成真的。
默顿认为,在人类活动的每一领 [美]威廉.I.托马斯(1863-1947) 域,不管是社会或公共领域,还 是个体或私人领域,都有自我实 现预言作用的痕迹。
[美]默顿 (1910-2003)
(七)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G.Homans)、布劳 (P.Blau)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行动者 之间的资源交换关系,社会互动 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指个人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 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 从等)和惩罚的过程。
[美]霍曼斯(1910-1989)
使用“破坏情境假定”或“蓄意 破坏规则”的实验
揭示了社会互动大量地依赖于隐 含规则或情境假设
[美]加芬克尔(1917--)
(四)人际互动论 社会心理学对人际互动社会心理机制的研究 人际吸引 非语言沟通 刻板印象 人际空间
(五)参照群体理论
海曼(Herbert H. Hyman) 认为个体往往将参照群体(即个体在心理上所认同
一、经典社会学家对社会互动的分析 二、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一)涂尔干的社 会互动思想
社会团结得以形成和延 续的基本行为机制在于 通过仪式设定来集中人 们的注意力、刺激其感 情并塑造团结感。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 式》)
[法]涂尔干 (迪尔凯姆) (1858~1917)
(二)韦伯的社会互动 思想
第三阶段: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即对此情 境做些什么。
(二)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角色理论在社会互动中的应用
角色理论在社会互动中的应用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互动是我们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而角色理论作为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理论,对于解释和理解社会互动中的行为和角色扮演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角色理论在社会互动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首先,角色理论对于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识别和定位起着重要作用。
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比如父母、子女、朋友、同事等。
在不同的场景和环境中,我们需要根据角色的不同来展示不同的行为和态度。
角色理论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特定的角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行为规范和参考。
例如,当一个人在工作环境中作为经理担任一定的角色时,他需要展现出权威和领导能力;而在与朋友相处时,他则可能更倾向于友善和幽默。
通过角色理论,个体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认知到自己的角色,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处理社会互动。
其次,角色理论对于社会互动中的角色冲突和角色转换起着重要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经历到因为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而产生的困惑和矛盾。
比如,一个人既是某个机构的雇员,又是某个社群的成员,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面临着工作利益和社群责任之间的矛盾选择。
角色理论帮助我们意识到不同角色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进而提供了解决冲突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角色理论还可以帮助个体进行角色转换,即根据不同场景和角色需求,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
这种角色转换能力对于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
再次,角色理论对于社会互动中的信息传递和影响起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互动中,个体的行为和话语往往承载着特定角色的期待和要求。
通过角色理论,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话语,并根据对方扮演的角色做出相应的反应。
同时,角色理论还强调了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自我表现和形象建构。
个体可以通过扮演特定的角色来管理和调整自己的形象,以达到影响他人和得到他人认同的目的。
例如,一个销售员可以通过扮演友好和专业的角色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和信任。
社会角色与社会关系
社会角色与社会关系1.引言社会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各种角色,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公民等等。
而社会关系则是由这些角色所形成的互动关系网络。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角色与社会关系对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2.个人层面的社会角色在个人层面,社会角色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孩子、一个学生、一个员工、一个父母等等。
每个角色都要求我们具备相应的责任和行为。
例如,作为父母,我们要照顾孩子的成长;作为员工,我们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通过扮演这些角色,我们可以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中建立起各种社会关系。
3.家庭角色与亲子关系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角色对于个人发展和家庭稳定至关重要。
父母角色在家庭中扮演着领导者和照顾者的角色,他们负责管理家务、教育孩子,并为家庭成员提供支持。
而子女角色则要尊重父母权威,接受教育和指导。
这种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家庭成员间的信任与共享,提高家庭的凝聚力。
4.友谊角色与友情关系在社会交往中,友谊角色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朋友是我们生活中的伴侣和支持者。
通过与朋友的交往,我们可以分享喜悦和困扰,并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友情关系也能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提供机会,分享资源和知识。
5.职业角色与职业关系在职场中,人们扮演着各种职业角色,包括经理、员工、专业人士等。
职业角色不仅要求我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我们展示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与同事和上下级的良好合作,建立起积极的职业关系是成功职业发展的关键。
6.公民角色与社会关系作为公民,我们有责任参与社会事务并履行公民义务。
我们的社会角色不仅仅是投票、守法和纳税,还包括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为弱势群体发声。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活动,我们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与其他公民建立起更加深入的社会关系。
7.社会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关系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减少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感。
社会角色与社会关系
社会角色与社会关系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复杂网络,每个个体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中所担任的身份和职责,它们不仅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也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角色与社会关系的互动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稳定而和谐的社会。
首先,家庭是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最为直观的展现。
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
父母的角色是供给物质和精神支持,子女的角色是接受教育和尊重父母的权威。
这种互动帮助家庭维持了一种秩序和和谐的基调。
社会角色决定了个体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社会关系则通过这些角色的交互来塑造家庭的发展。
其次,职业是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责和期望,而社会关系则是通过工作中的互动与协作而建立起来。
在一个组织或企业中,不同的职位和岗位根据他们的职责进行分工。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经理、员工、顾客等。
这些角色通过合作交流来实现组织目标,同时也为个体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此外,社会角色也可通过群体和社区来定义。
群体是一组具有共同特征和共同目标的个体的集合,而社会关系则是群体内各个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社区则是一个更广泛而复杂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的体现。
在社区中,每个成员都具有各自的身份和责任,如居民、商家、志愿者等。
这些角色的互动和合作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社区网络,为社区的繁荣和共同利益做出贡献。
最后,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还可以通过社会参与和公共事务来体现。
社会参与是个体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表现。
每个个体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个公民的角色,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公共事务也需要个体的持续关注和支持,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平正义。
总之,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社会角色通过互动和合作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共同塑造了一个稳定而和谐的社会。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互动与社交行为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互动与社交行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学科,经常关注社会互动与社交行为,这些行为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与合作的重要体现。
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我们能够深入理解社会互动与社交行为的本质、原因和影响。
一、社会互动的本质社会互动是指个体之间通过交流、合作和冲突等方式相互影响和交往的过程。
在社会中,人们通过语言、姿势、面部表情等渠道进行非言语交流;通过合作、竞争和冲突等方式展现出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身份。
社会互动的本质是个体之间信息的传递和相互影响,是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关注、互相依赖的结果。
社会互动的本质还体现在人们通过交流和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在社会中,个体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社会互动可以促进个体之间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和达成共识。
二、社交行为的类型社交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涵盖了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冲突等各种行为。
在社会学中,我们常常关注的社交行为包括合作、竞争、互助、排斥和冲突等。
合作是社交行为的重要形式,个体之间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合作是社会互动的基础,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竞争是社交行为中的另一种重要形式,个体在争夺有限资源时展现出的行为。
竞争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和创造力,但也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和冲突。
互助是社交行为中的一种积极形式,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相互支持、互助合作。
互助有助于建立和加强社会关系,提升社会凝聚力。
排斥是社交行为中的一种消极形式,个体通过拒绝交流或剥夺资源等方式,排斥与其不同的个体。
排斥可能导致社会的分裂和不和谐,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冲突是社交行为中的一种反映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形式,个体之间因为资源、权力等问题产生对抗和斗争。
冲突既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也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三、社会互动与社交行为的影响社会互动和社交行为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阶层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分析
社会阶层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阶层的存在和社会互动关系的形成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等级差异,而社会互动关系则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社会阶层对社会互动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阶层的不同等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
不同阶层的人们往往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他们在社会互动中的目标和行为也会有所区别。
比如,在经济上,社会的底层人群可能更注重生计和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而中上层人群则更注重社交和文化消费。
这种差异导致了社会互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其次,社会互动关系对社会阶层也有一定的影响。
社会互动是人们相互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方式,通过社会互动,人们可以互相了解、信任、合作,并形成各种群体和组织。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阶层的人们有机会相互接触和交流,这有助于消除阶层间的隔阂和理解差异。
同时,社会互动也可以促进社会流动和阶层变动。
通过积极的社会互动,个体可以借助各种资源和机会,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层。
然而,社会阶层和社会互动关系之间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可能导致社会互动的不平等。
在社会互动中,拥有更高地位和资源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权力,而底层人群则可能受到排挤和边缘化。
这可能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和紧张局势的产生。
其次,某些社会阶层可能面临着互动资源的匮乏。
例如,贫困地区的人们可能缺乏良好的教育和社交机会,这限制了他们通过社会互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和阶层地位。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为了促进社会阶层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良好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教育和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底层人群。
只有通过教育,个体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在社会互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社会公平和正义,减少不平等现象的存在。
心理学中的人类社会互动和社会认知
心理学中的人类社会互动和社会认知人类社会互动和社会认知在心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无法脱离社交和互动。
同时,社会认知也与人类自身的思维和认知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人类社会互动和社会认知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应用。
一、社会互动的定义社会互动是指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社会互动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社会互动中,人们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与他人相互作用并互相交流。
二、社会互动的影响因素1.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指人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背景。
社会环境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互动方式等。
例如,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和社会规范等都会影响人们的社会互动。
2. 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则是指影响人们社会互动的个人属性和差异。
这包括性格、认知特点、能力、经验、情绪等。
这些个体差异会影响人们对社交情境的理解和反应,从而影响社交的质量和结果。
三、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在社会情境中进行分析、理解、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在社会认知中,个体需要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态度和情感进行判断和推理。
社会认知是人们进行社会互动和适应社会情境的关键认知过程。
四、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1.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对社会认知产生了影响。
社会因素如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社会经验等,会影响个体对社会情境的理解和判断。
不同的社会背景会塑造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认知风格。
2. 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包括认知特点、经验、性格、情绪等,会影响社会认知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情感稳定性高的人更容易理性地分析问题,而情感不稳定的人更容易受情绪影响。
认知能力高的人更善于解决复杂问题,而认知能力低的人则更容易受社会情境影响。
五、社会互动和社会认知的应用社会互动和社会认知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实践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1. 人际沟通和协商社会互动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交情境和他人行为的意图,从而更好地进行人际沟通和协商。
社会认知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交情境和他人思想以及行为,并根据这些理解进行更好的决策和行动。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互动与社交行为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互动与社交行为社会互动和社交行为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社会互动和社交行为不仅反映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还揭示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社会互动和社交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其对社会的作用。
首先,社会互动和社交行为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无论是友好的交往还是冲突的冲突,人类都是社交性的动物。
社会互动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是虚拟空间中的网络互动。
无论形式如何,人们通过社交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其次,社会互动和社交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交行为是个体受到社会化过程、文化背景和社会角色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的表现。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学习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在社交互动中根据不同的情境作出相应的行为选择。
文化背景也会影响社交行为的模式和方式,不同文化对于社交行为的重视程度、表达方式和个人隐私的认定有所不同。
此外,不同的社会角色也会影响人们的社交行为,如职业身份、家庭地位和社区成员等。
然后,社会互动和社交行为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社会互动和社交行为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凝聚力的基石。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个体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社会互动和社交行为是信息传递和知识共享的重要渠道。
人们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获取来自不同领域的信息和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和经验。
此外,社交行为还可以帮助个体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人际关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帮助。
最后,社会互动和社交行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社交平台的普及和使用,人们在进行社交互动时面临着隐私泄露、网络暴力和信息过载等问题。
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
虚拟社交的便利性虽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但也引发了有关网络尊严和真实身份的担忧。
社会身份认同与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
社会身份认同与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社会身份认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他们对自己在这个位置上的认同感。
社会身份认同与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角色和行为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社会身份认同与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并讨论这种关系的影响。
首先,社会身份认同对于个体的社会互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常常通过标签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如性别、职业、家庭地位等。
社会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在这些标签上的认知和感受。
这种认知和感受会影响一个人与他人的互动方式和沟通方式。
例如,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可能会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自信和权威感,而一个环保活动家可能会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价值观。
因此,社会身份认同可以塑造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行为方式。
其次,社会互动也可以影响个体的社会身份认同。
社会互动是个体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感受到来自他人的肯定或否定,这也会影响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和感受。
例如,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赞扬和支持,他可能会对自己的职业身份有更强的认同感。
相反,如果一个人遭受到歧视或排斥,他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质疑和失望。
因此,社会互动可以塑造一个人的身份认知和感受。
此外,社会身份认同和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个体的社会身份认同会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互动方式,而同时社会互动也会通过反馈机制影响个体的身份认同。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个身份认同的循环,促进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表现。
例如,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身份有很强的认同感,他在与同事和上级的互动中可能更积极主动,并且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从而加强他的身份认同。
因此,身份认同和社会互动相互作用,影响和塑造着个体在社会中的发展和表现。
最后,社会身份认同和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也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社会不断变化和发展,个体的身份认同和社会互动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例如,女性在社会地位和事业发展方面的进步,导致了她们对于自己性别身份的认同感增强,并且在社会互动中更加自信和坚定。
角色理论在社会互动中的应用
角色理论在社会互动中的应用社会互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角色理论作为解释和理解社会互动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
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互动中都会扮演特定的角色,这些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观念。
本文将探讨角色理论在社会互动中的应用,并深入研究角色的性质、角色冲突以及角色转换。
首先,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互动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这些角色可以是确定的,如父母、老师、医生等,也可以是模糊的,如朋友、同事等。
每个角色都对应着特定的行为和期望。
例如,作为一个父亲,你需要关心孩子的成长,同时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而作为一个朋友,你可以给予对方安慰,分享快乐和困扰。
通过扮演这些角色,我们能够适应和融入社会,并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然而,角色的性质并不总是固定的,有时会出现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当一个人需要同时履行两个或多个角色时,所产生的压力和矛盾。
比如,一个职业妇女既要在家庭中充当慈母的角色,又要在职场中追求事业成功。
这种冲突可能会导致她在两个角色之间进行取舍,产生内心的纠结和矛盾。
解决角色冲突的关键在于平衡不同角色之间的需求和要求。
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合理的资源分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角色冲突,实现不同角色之间的和谐。
在社会互动中,角色的转换是非常常见的。
角色转换指的是从一个角色向另一个角色的转变过程。
比如,一个学生在校园中扮演学习者的角色,但当他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时,会转换为志愿者的角色。
角色转换既是一种适应能力,也是一种对社会互动的要求。
通过角色的转换,我们能够拓展自己的认知和经验,丰富自身的人际关系。
角色理论的应用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涉及到社会层面。
在组织和团体中,角色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理解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角色分配。
比如,在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通过协同合作,达到共同目标。
角色理论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职责,从而提高团队的效率和凝聚力。
社会群体行为与社会互动
社会群体行为与社会互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群体行为与社会互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会群体行为是指一群人在特定环境下的集体行为,而社会互动则是社会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流。
这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
社会群体行为通常是社会中个体的某种行为模式在集体中的表现。
这种行为模式可能源自个体对特定情境的反应,也可能是由社会的共同价值观、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所塑造的。
举个例子,当一个球场上观众欢呼队伍的胜利时,个体的行为与情绪会在大规模互动中迅速扩散。
这种欢呼和鼓舞将形成一种社会群体行为,强化了集体认同感和凝聚力。
社会行为与社会互动密切相关,因为个体在社会中是相互交织的,不同个体之间的互动将影响他们的行为。
当人们面对社会的挑战时,他们通常会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寻求支持和帮助。
这不仅会改变个体的行为,还会影响群体的行为。
例如,在自然灾害时,人们通常会组织起来,共同行动,提供援助,并通过互动建立起社会网络和合作关系。
社会互动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社会互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无数陌生人交流,分享信息和观点。
这种虚拟社会互动也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会群体行为。
然而,科技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信息泛滥和个人隐私的威胁,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规范。
社会群体行为与社会互动不仅仅局限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也与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密切相关。
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中各种角色和组织的相互关系,包括家庭、学校、公司等。
社会规范则是社会对个体行为的期望和规定,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社会群体行为和社会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
通过观察社会群体行为和社会互动,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的运作方式和社会规则。
在社会群体行为与互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们常常会受到群体行为和集体思维的影响。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第四章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第一节社会角色、社会角色的含义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是人们的多种社会属性与多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 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 社会角色是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3. 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4. 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 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3.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4. 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三、社会角色的理论1.米德关于儿童角色意识形成过程的理论米德在运用社会角色这一概念时,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他认为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游戏阶段;博弈阶段米德认为角色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的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
2.林顿关于文化与角色的理论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 ,1893-1953 )认为社会角色可以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 。
林顿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 个人则必须接受和遵循这些规范, 越轨将受到惩罚。
在每一次高度结构化的社会互动中,社会都为其提供了一个“剧本” ,用以指导分配给不同社会成员的不同角色的扮演。
角色的学习就是要领会某一特定身份被期待的或是必需的行为, 换而言之, 即把握好对具有某种身份的人的“规范” 。
可见,林顿特别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塑造社会角色中的显著作用。
3.莫雷诺与戈夫曼的戏剧理论雅各布?莫雷诺认为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角色扮演具有社会性。
莫雷诺把角色划分为两类:身心角色——扮演这种角色完全是无意识的, 是与基本的生理需求相关并受文化制约的;心理戏剧角色一一指个体遵循的普遍的社会期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第一节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的含义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是人们的多种社会属性与多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社会角色是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4.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三、社会角色的理论1.米德关于儿童角色意识形成过程的理论米德在运用社会角色这一概念时,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他认为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游戏阶段;博弈阶段米德认为角色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的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
2.林顿关于文化与角色的理论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1893-1953)认为社会角色可以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
林顿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则必须接受和遵循这些规范,越轨将受到惩罚。
在每一次高度结构化的社会互动中,社会都为其提供了一个“剧本”,用以指导分配给不同社会成员的不同角色的扮演。
角色的学习就是要领会某一特定身份被期待的或是必需的行为,换而言之,即把握好对具有某种身份的人的“规范”。
可见,林顿特别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塑造社会角色中的显着作用。
3.莫雷诺与戈夫曼的戏剧理论雅各布·莫雷诺认为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角色扮演具有社会性。
莫雷诺把角色划分为两类:身心角色——扮演这种角色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与基本的生理需求相关并受文化制约的;心理戏剧角色——指个体遵循的普遍的社会期望。
欧文·戈夫曼详细地研究了人们制造印象以及别人根据自己的印象做出反应的过程。
戈夫曼把人类的互动比做剧院,人们按照社会剧本的需要扮演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对可能表露演员真实性格的疏忽十分警觉的观众的鉴定。
在他看来,人类互动的主要特点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即如何表现自己,使得人们能按自己的愿望看待我们。
戈夫曼认为一些规则决定着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的方式,强调了个人经验结构在角色扮演中的作用。
四、社会角色的扮演1.社会角色扮演的一般过程角色期待即社会对某一角色的期望和要求,为了扮演某种角色,人们首先得努力了解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与要求。
角色期待是一种外在力量,制约着角色扮演者的角色行为。
角色领悟或称为角色认识,即角色扮演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相对于角色期待而言,角色领悟是一种内在力量。
角色实践即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或活动,它是角色扮演者角色领悟的具体表现。
2.社会角色扮演的失调角色冲突是指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的不同要求,引起人们某一具体角色扮演的矛盾和冲突。
角色不清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该角色的行为规范不清楚,不知道如何进行角色实践。
角色混同是指人们在其角色扮演中,将不同的角色规范或行为模式混淆了。
角色中断是指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者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方式直接冲突。
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角色,实践角色行为,这是一种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
第二节社会互动一、什么是社会互动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社会互动塑造着整个社会的面貌。
在社会学家看来,社会互动是观察、分析、认识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出发点,是研究社会的重要方面。
一般而言,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拟剧论(Social Dramatic Theory )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 )1.符号互动论,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流派,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
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后来,布鲁默和库恩等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并形成了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依阿华学派,他们在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
除此之外,托马斯、库利也对符号互动论作出了贡献。
(1)人与人的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
(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
(4)互动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指导自己的行为。
(5)互动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2.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他把社会比做舞台,把社会成员比做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
3.常人方法学也称本土方法论或俗民方法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方法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
该理论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互动的主观方面,研究大家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隐含规则。
常人方法学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具有权宜性,即行动并不是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场景条件,并依赖自身的努力去完成的。
规范只是行动者理解与说明实践行动的参照。
场景本身是行动的一部分,它与行动一样是社会成员通过努力构建的“成果”。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和社会行动具有“索引性”(indexability),即当事人的实践活动运用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进行。
比如加芬克尔发现,在日常谈话中人们之间的互相理解不仅基于当事人说出来的东西,而且根据大量谈话中未提到的因素,即言外之意。
对这些言外之意的理解要依赖于谈话所涉及的当事人最近的互动发展过程及前景预期,依赖于对话发展的一系列时间上连贯的表达,依赖于谈话过程等。
常人方法学认为,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思性(reflexivity)。
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地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
4.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G·霍曼斯、P·布劳等。
该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交往关系,认为社会交换是人们交换报酬和惩罚的互动过程。
它是指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回报,并且一般也确实得到了回报的人们的自愿行动。
这种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经济活动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诸多社会关系之中。
霍曼斯把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观点结合在一起,阐述了他的理论目标:“把社会行为视为一种至少在两个人之间发生的、或多或少要获得报酬和付出成本的、有形或无形的交换活动。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开始于他对功能学派的不满。
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单位是人,而不是功能学派所说的社会角色或社会结构。
他说社会学中所研究的制度、组织以及社会都可以分析成人的行动,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这种交换包括情感、报酬、资源、公正性等等。
(1)成功命题:在一个人所做过的所有行动中,若其中某一特定行动经常得到酬赏,那么这个人就越愿意重复该行动。
(2)刺激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做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报酬,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做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
(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动带来的结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则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做出该种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则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的价值也就越低。
(5)侵犯——赞同命题:这一命题包括两个副命题:第一,若以个人之行动没有得到预期酬赏或甚至受到没有预期的惩罚时,此人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第二,若一个人的行动获得了预期的酬赏或得到的酬赏比预期的还多,或此人的行动没得到预期的惩罚,则这个人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并可能做出别人赞同的行动。
(6)理性命题:在面对各种行动方案时,行动者总是选择价值最大和获得成功的概率最高的行动。
布劳的社会交换论被称为结构交换论。
他比霍曼斯更狭义地解释社会交换。
他认为人类行为成为交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
”布劳认识到霍曼斯式理论只适合于解释小群体内成员面对面的互动。
而在布劳看来,面对面互动的小群体内的交换与大型和复杂社会群体内的交换是不同的。
于是,布劳在霍曼斯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型复杂组织中的交换与权力。
在大型复杂组织中普遍存在着权力分层。
权力既可以是合法化的(权威),也可以是强制性的。
在这种权力分层体系中,只有当这种关系无论是对下层成员还是对上层成员都有好处是才是交换关系。
但实际上,这种对等关系可以被强制性的权力所取代,地位较低的成员只能取得较少的报酬。
强制性的权力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换关系,这种关系是用消极的惩罚手段来维持的。
这种复杂群体内的分层体系一旦建立,它就是用权力关系而不是用社会交换来维持的。
三、社会互动的类型社会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依据不同的参照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不同行动主体的特点进行分类,主要有:人际互动,群体互动;根据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特点进行分类,可分为:合作性的社会互动,对立性的社会互动。
其中,合作性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合作、适应、模仿、同化、暗示;对立性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冲突、竞争、强制、顺从等。
互动的形式十分丰富多样,在这里我们只研究合作与竞争、互助与冲突以及掠夺与交换这三对最基本的互动方式。
1.合作与竞争合作合作是互动双方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社会互动形式。
合作必须是两个以上的互相配合的活动,一个人无所谓合作。
当然合作并不只限于两个人,参与合作的可以是一群人、一帮人或几个社会单位。
合作的各方必须有共同的目的,这是合作的基础。
人们之所以要进行合作,就是因为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某种目的,必须靠集体的力量才能达到目标,取得某种社会资源。
竞争竞争是与合作相对立的一个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