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4 整式及其加减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加减》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3.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整式的加减运算。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式的概念、同类项的定义以及有理数的加减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为后续学习函数、方程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式、同类项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整式的加减运算,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正确合并同类项、如何判断同类项的系数等问题存在疑惑,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掌握同类项的加减法。

2.能够正确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同类项的加减法。

2.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同类项的系数,如何合并同类项。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疑惑。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整式加减运算的例题和练习题的PPT。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整式加减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付款、温度变化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引出整式的加减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定义和运算法则,让学生初步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基本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例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重点讲解如何判断同类项的系数,如何合并同类项。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3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3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加减》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3.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整式的加减运算。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整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入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代数式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不够熟练,对于复杂的式子缺乏运算技巧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的知识,提供适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加减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能够运用整式加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式加减的概念和意义,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特别是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定义、方法和例子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整式的加减运算的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回顾整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引导学生思考整式的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必要性。

2.呈现(15分钟)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整式的加减运算的过程和结果。

引导学生总结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一些整式的加减运算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整式的加减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3.4整式的加减(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3.4整式的加减(教案)
难点举例:解决类似于“小明买了3个苹果和5个橘子,小华买了2个苹果和4个橘子,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将其转化为整式模型进行求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整式的加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多个物品的价格总和或差价的情况?”(例如:购物时计算商品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整式的加减的奥秘。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整式的加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整式的加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整式的加减,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1)合并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够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和相同指数的项;
(2)整式的加减运算: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顺序,能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应用举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整式加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整式的加减运算,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严谨性;
(2)整式加减运算中的符号处理:学生在处理整式加减运算时,常出现符号错误,如括号前的负号处理不当等;
难点举例:讲解表达式(2x-3y)-(-x+4y)时,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计算为2x-3y+x-4y,而忽略了负号的作用;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式模型:学生往往在理解实际问题情境时存在困炼出整式加减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教案】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合并同类项教材分析:《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合并同类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其运用,它是学生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而整式的加减运算既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最基本的运算,又是今后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分式、根式运算、方程及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合并同类项的必要性,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能力目标:通过具体情境导入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经历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等能力。

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分类、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合并。

【教学难点】准确合并同类项。

课前准备:学习工具、自己家的内部图片、PPT、智慧课堂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昨天我们请同学们拍一拍自己的家,现在我们来看一看。

(图例)教师出示图片:这是不是你心目中的家的一部分呢?它之所以这么美,是因为分类摆放。

在数学学习中有时候我们也要将一些单项式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交流,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习兴趣,并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二、思考交流、理解概念1.同类项的思考和认识观察下列单项式,你觉得它们中哪些是同类?-a ; 2b ; ab ; 3a ; -7ba ; 5b2abc通过学生猜测,讨论,说出分类和分类标准,得到同类项的定义。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游戏:找朋友a²mn xy 2-3pq³a³xy/2 pq-8pq³-nm 3q³p -4分析思考:两个单项式是否为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单项式中字母的顺序无关。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优秀教学案例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解题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中,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互相倾听、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去括号法则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会设计一个有趣的情景,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水果,其中有苹果和香蕉,苹果每斤3元,香蕉每斤2元,妈妈一共花了20元,请问妈妈买了多少斤苹果和香蕉?”让学生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通过这个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去括号法则的内涵。在导入环节,我会设计一个有趣的情景,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水果,其中有苹果和香蕉,苹果每斤3元,香蕉每斤2元,妈妈一共花了20元,请问妈妈买了多少斤苹果和香蕉?”让学生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通过这个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让学生在互动中收获更多,提高课堂效果。此外,我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3.4 整式的加减(1)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3.4 整式的加减(1)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节一
1、代数式 -4a 与3 都含字母,并且都是一次,都是 二次,因此 与3 是
2、下列各组中,两个代数式是同类项的是()
A. 与 B.18ab与abc C. 与 D. 与
课中作业
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 ;(2) (3) ;
(C)5 .(1)如果 是 同类项,那么 .
(2)如果 是同类项,那么 . .



课中作业
若 与 是同类项,则n与m的值分别是( )
A、n=2,m=4 B、n=3, m=-2 C、n=4, m=2 D、n=4,m=3



课中作业
如果—4xaya+1与mx5yb—1的和是3x5yn,求(m—n)(2a—b)的值.
课后作业设计:
1、习题3.1
2、பைடு நூலகம்步学案
(修改人:)
板书设计:
标题
目标
知识点
课件
演板
教学反思:
同类项的识别,系数的加减
3.4整式的加减
课题
3.4整式的加减(1)
课时安排
共(3)课时
课程标准
27
学习 目标
1、能说出同类项的定义,能识别同类项
2、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教学重点
同类项的合并
教学难点
同类项的合并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小组合作
教学 准备
课前作业
同类项概念:,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满足两个条件(两同):①,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3.4 整式的加减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4 整式的加减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本节课的重点是整式的加减运算方法和规则,难点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式加减问题,并正确运用运算规则解决。
为了解决这一重点,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则,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加以巩固。对于难点,我会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设计,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实际问题与整式加减之间的联系,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规则来解决问题。同时,我会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提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理解并掌握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式加减问题。通过这些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例题4:
计算下列整式的除法:
a) \(\frac{2x^2 - 5x + 2}{x - 2}\)
b) \(\frac{3a^3 - 4a^2 + a}{a - 1}\)
解答:
a)分子分母同时除以\(x - 2\),得到\(2x - 5 + \frac{4}{x - 2}\)
b)分子分母同时除以\(a - 1\),得到\(3a^2 - 4a + 1\)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为主,辅以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讲授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则,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则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一些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解决这些问题。此外,还会组织一些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式加减问题,并分享各自的解题策略。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整式加减的实际应用,提高参与度和互动性。
例题1:
计算下列整式的和:
a) 3x^2 + 2x - 5 + 2x^2 - 4x + 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3.4 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3.4 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优质教案

3.4 整式的加减
第3课时整式的加减
【教学目标】
1.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2.能说明整式加、减中每一步运算的算理,逐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述的能力. 【重、难点】
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操作:
(1
(2)思考:
用它们拼成各种形状不同的四边形,并计算拼成的四边形的周长.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
1.整式的加减运算要进行哪些步骤?
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
三、例题教学
例1.(1)求1
4
22+
-a
a与5
2
32-
+
-a
a的差;
(2)求多项式2x-3y+7与6x-5y-2的和.
例2 求)
3
(4
)
3(52
2
2
2b
a
ab
ab
b
a+
-
-
-的值,其中3
,2=
-
=b
a.
四、反馈练习
1.课本 P87 练一练
2.计算:(1)a
b
a6
)
5(+
+(2))5
4(
)7
2(-
-
-x
x
b
b
(3))865()133(22-+---a a a a
(4)(4))23(25)38(22m mn mn m mn ----
3.求)3()2(32222y x y x x y +---+-的值,其中x =1、 y =-2.
★4.化简求值:()()222222222y x x
y x y x +--++-,其中3,31==y x .。

2024整式及其加减北师大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2024整式及其加减北师大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2024整式及其加减北师大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

2.能够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整式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整式加减运算中的合并同类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小学阶段学习的多项式,如2x+3、4x^2-5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多项式有什么共同特征?2.教学整式的概念(1)展示几个整式的例子,如3x、4x^2、5x^3等。

(2)引导学生观察整式的特征:整式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字母表示未知数。

(3)讲解整式的分类:单项式、多项式。

3.教学整式的加减运算(1)讲解整式加减运算的规则:整式相加,系数相加,字母不变;整式相减,系数相减,字母不变。

(2)举例讲解整式加减运算,如:2x+3x=5x4x^22x^2=2x^25x3x=2x6x+4x3x^22x^27x5x4.讲解合并同类项的方法(1)展示几个含有同类项的整式,如3x+2x、4x^23x^2等。

(2)引导学生观察:同类项是指字母和指数都相同的项。

(3)讲解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指数保持不变。

(4)举例讲解合并同类项,如:3x+2x=5x4x^23x^2=x^26x+4x3x^22x^27x5x5.解决实际问题(1)展示一道实际问题:小明买了3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4x 元,他还买了2支笔,每支笔的价格是2x元。

求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x+2×2x=12x+4x。

(3)讲解算式的求解过程:合并同类项,得到16x。

小红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3x元,她还买了2个香蕉,每个香蕉的价格是2x元。

求小红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小华买了4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格是5x元,他还买了3个足球,每个足球的价格是3x元。

求小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6.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整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运算、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回整式及其加减回顾与思考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回整式及其加减回顾与思考优秀教学案例
2.通过复习已学的整式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引导学生回顾整式的定义、加减运算法则,并简要回顾一下具体例子。
3.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整式的运算过程,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体验中理解知识。例如,播放一个动画小故事,展示两个整式的加减运算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二)讲授新知
1.通过讲解和示例,详细讲解整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注意事项。例如,讲解整式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同类项的合并方法等,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演示。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整式及其加减法进行解决。例如,设计一道购物问题,要求学生计算商品的原价、折扣价和节省的金额。
2.故事情境: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古代商贩的故事,引导学生运用整式加减法计算商品的售价和利润。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让学生轮流解释自己的运算过程和方法,共同讨论和比较不同的解题思路。
3.引导学生从小组合作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小组合作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四)反思与评价
3.引导学生从小组讨论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小组讨论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四)总结归纳
1.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例如,梳理整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注意事项,总结同类项的合并方法等。
2.强调整式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举例说明整式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财务管理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3.4 整式的加减(1)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3.4 整式的加减(1)教案

3
2
例 3 求 代 数 式 4x2 y 3xy2 5x 2xy2 2x2 y 7x 的 值 , 其 中 x 1 ,y 4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
求代数式的值时,如果代数式能化简,则要先化简,再求值;
四、归纳总结
五、反应练习 1.合并同类项
13 f 2 f 7 f
23pq 7 pq 4 pq pq
2.以下各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指出错误的地方.
13x 3y 6xy
27x 5x 2x2
3 y2 y2 0
419a2b 9ab2 10
3.求代数式 8 p2 7q 6q 7 p2 7的值,其中 p 3, q 4.
辩一辩:以下几组是不是同类项?
(1)x与y (2)3ab与 4ba
(3)abc与ab
写一写:你能写出一些同类项吗?
活动 2:如图长方形是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如何表示大长方形的面积?
8
5
n


S大正方形 S S 8n 5n 13n
S大正方形 8 5n 13n 8n 5n 8 5n 13n
像这样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例 1: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1 xy2 3xy2
24m2n2 7m2n2
观察合并同类项过程中系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三、典型例题 例 2b 1 b2

二、探究新知
活动 1:多项式 4x2 y 3xy2 5x 2xy2 2x2 y 7x
学 问题 1:上面的多项式是由哪些单项式组成?

问题 2:如果对这些单项式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类?
问题 3:归为同一类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整式运算的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整式的概念、加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应用。

内容上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整式的运算规律。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整式运算这类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可能刚开始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整式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整式运算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能够运用整式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整式的概念及其理解。

2.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整式的运算规律。

2.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整式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练习题及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整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已知小明身高1.6米,小华比小明高0.5米,请问小华的身高?2.呈现(10分钟)讲解整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展示整式的加减法运算。

引导学生理解整式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简单的整式加减法运算。

4.巩固(10分钟)讲解练习题,引导学生总结整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5.拓展(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复杂的整式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整式的概念和整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整式加减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家庭中完成。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 教案

3.4整式的加减(1)(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合并同类项的必要性,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所依据的运算律;2.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3.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经验。

4.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分类、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概念.教学难点:合并同类项.教学过程:一、预习:看书P90-91,勾出重点的地方,标出理解不到的地方。

1. 说出下列各代数式的系数和项:-2xy ; πR 2, ; -x 2 ; xy 2 ; -3y 3 ;x ;3.2. 指出多项式5253432222+++--xy y x xy y x 的项。

3. 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否是同类项: (1)y x 23和23xy ;(2)b a 24和c a 24;(3)y x 331和325yx ;(4)3x 和35. 二.引入:求代数式2224374x x x x x +-++-的值,请一位学生说出任意一个一至两位整数,教师和另一位学生比赛,结果教师很快说出答案.在学生的惊讶声中教师说:“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学了这节课后你们也可以像老师一样算得那么快了.”再如:小明家里有三口人和二头猪,他们家有多少人?多少头猪呀?你能回答吗?老师总结发言:说明不是一类的不能相加!只有同类的才能相加,那么什么是同类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什么是同类项。

二:探究:1.同类项的概念:观察以下各单项式:(1)2ab 和-9ba,(2)3xy 和34xy,(3)100a 和200a ,(4)-x 2 和 2x 2,(5)3ab 和3ba 它们的系数分别是多少?相同吗?它们各自的字母相同吗?哪些字母的指数是相同的?(学生分组讨论再发言)以上每两项的系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所含字母是相同的,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是相同的,这就是同类项!那么什么叫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思考以下问题:1) 识别同类项的条件有几个?哪几个?2) 同类项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3) 常数项是否也是同类项?2.合并同类项思考:能否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7a 2b +2a 2b .合并同类项的概念:下列各式中的两项是否是同类项,如果是请将其合并成一项_____57=-a a ; _____422x x +;_____13522=-ab ab ;_____593232=+-y x y x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三:应用:1.例1:判断下列各项是否同类项?为什么?(1)3xy 和6xy (2)abc 和ac (3)-7 和9 (4)-3pq 和3pq (5)x 和y (6) a 2和a 3(7) 5πabc 与 -7abc (8)6×32 与2×32 (9)a 2 b 和 ab 2 (10)2πx 和6x分析:识别同类项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序无关,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加减》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3.4节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整式的加减运算。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以及多项式的概念。

本节内容是这些知识的进一步扩展和应用,为学生今后的代数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整式的加减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整式的加减运算中,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整式加减运算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定义和规则。

2.能够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定义和规则。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以及如何进行复杂的整式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定义和规则,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案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有理数和整数的加减法,以及多项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课件,介绍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定义和规则。

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实际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的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整式的加减运算的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整式的加减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应用价值。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定义和规则,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加减》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整式加减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总结整式加减的法则,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加减法,具备一定的运算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整式的加减运算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总结整式加减的法则,培养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解答。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合作交流法和练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如:“某商店同时卖出两台同样的洗衣机,第一台洗衣机售价为1200元,第二台洗衣机售价为1500元,请问两台洗衣机共卖出多少钱?”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在PPT上展示整式的加减运算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总结整式加减的法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整式的加减运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解答案。

4.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布置一些整式的加减运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对答案进行讨论。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何将一个复杂的整式加减问题分解为简单的运算步骤?”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是学生在学习了实数、代数式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的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整式的概念、加减运算、以及整式的应用。

整式作为初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不仅在学习后续章节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章内容分为7个小节,分别是:1. 整式的概念;2. 整式的加减运算;3. 同类项;4. 整式的乘法;5. 整式的除法;6. 整式的应用;7. 复习与总结。

其中,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本章的重点,而整式的乘除法则是对整式加减运算的进一步拓展。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实数、代数式等基础知识,对于整式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在整式的加减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同类项的理解、对整式加减运算的规则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式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整式的加减运算。

其中,同类项的识别和整式加减运算的规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将以引导探究法为主,辅以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和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是学生在掌握了整式的概念、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整式的加减运算,包括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整式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正确找出同类项、如何合并同类项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引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够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整式的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找出同类项,如何合并同类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同类项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例和步骤,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享思路,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两个整式进行加减运算。

2.新课导入:介绍同类项的定义,让学生找出实例中的同类项。

3.讲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整式的加减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应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4整式及其加减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4整式及其加减

3.4 整式加减(第1 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在第二章学习了有理数加减运算,在本章学习了“字母表示数” . “代数式” . “整式”等有关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应启导学生:整式也是有加减运算,该怎样计算,这种求知欲应该是水到渠成事.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计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看法,以从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相信学生学习本节内容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重要任务是整式加减法(即合并同类项),这既是非常基础知识,又是非常重要知识,它将为今后整式混合运算等服务,它也是本章重点学习内容.本节课旨在通过学生解决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感受分类. 整理等思想. 方法在数学学习中重要作用.本节课教材设计了大量练习. 习题等巩固所学知识,突出本节课重要性.教学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主动学习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等. 还要充分利用PPt ,可以使情境引入更自然实际,使重要知识. 学习经验更加突出.(一)教学目的标知识与技能目的标1.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合并同类项必要性,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所依据运算律;2. 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合并;过程与方法目的标1. 通过具体情境导入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概念,经历合并同类项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等能力.2. 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分类. 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 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从交流中获益.(二)教学重点正确合并同类项(三)教学难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合并(四)教学准备见配套PPt(五)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等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由四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情境引入,导出定义;②领悟法则,正确合并;③小结归纳,随堂练习;④巩固拓展,分层评价.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导出定义.活动内容:教材【图3---6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议一议…… a2与a3是不是同类项?】活动目的:旨在由情境自然引入,导出同类项定义,为整式加减(实质就是合并同类项)做好准备.注意问题:1、本部分内容以学生自己探究为主;2、同类项识别是重点,在合并上这里不要过分展开,因为后面第二环节有详细研究;3、可用PPt 分别展示教材中“矩形图”,“合并同类项”,“同类项”寺;如:同类项要点:①字母相同;②所含字母指数也相同.这样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帮学生理解概念实质,为后续学习扫清障碍.第二环节:领悟法则,正确合并.活动内容:教材【例1……,做一做……说说你是怎么做•】活动目的:旨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方法.步骤,正确合并同类项. 注意问题:1、本部分内容以师生合作共同探究为主,尤其方法.步骤应以教师引导归纳为主;2、可用PPt强化法则要点:①同类项系数相加;②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3、可用PPt强化解题方法:记号分类(用不同下划线或不同字体颜色等),括号分组(这里括号前统一为正号);4、可用PPt强化解题一般步骤:①观察记号;②括号分组;③正确合并;④处理结论(按某字母升幕或降幕排列)如:例1 (2) 7a+3a2+2a-a2+3; 观察记号2 2=(7a+2a)+(3a -a )+3 ;括号分组=9a+2a2+3;正确合并=2a2+9a+3.处理结论第二环节:小结归纳,随堂练习.活动内容:教材【随堂练习……】活动目的:旨在学会归纳.梳理.掌握学习要点,女口:定义.法则.方法.步骤等,考查所学知识掌握情况.注意问题:1、本部分内容应以学生独立+合作相结合学习方式;2、 可用PPt 展示小结重要内容.如:定义.法则.方法(观察记号, 括号分组).步骤注意点(结果处理)等.第四环节:巩固拓展,分层评价活动内容:【习题3.5……]活动目的:旨在(1) 巩固所学知识等;(2)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解决数学问题能力;(3) 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与评价.注意问题:1、 对习题3.5可分3个层次要求与评价.能完成1——4题为C 等,能完成1 5题为B 等,能完成1 6题为A 等(最咼等次).2、 习题第5题要鼓励“学困生”都能说与做,给他们搭建一个成 功平台,即使不会学生也不批评.而第6题只要求学优生做.3、 按学生实际层次及完成情况及时予以肯定.附:板书设计 同类项:①……, 例1 (2) 7a+3d+2a-a 2+3;②…….=(7a+2a)+(3a 2-a 2)+3 ; 整式加减实质:合并同类项 =9a+2a 2+3; 正确合并=2a 2+9a+3.处理结论 ) 法则:①……, ②……. 四. 教学反思1、 注重相关知识形象化,提咼学生兴趣充分利用教材中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 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学习兴趣2、 注重归纳.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灵魂,数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观察.分类.找 出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学生演板:练习 观察记号 括号分组正确合并同类项,同时在合并同类项时师生共同总结出:“记号分类+括号分组”方法以及四个合并基本步骤,便于学生积累学习经验.3、注重及时,分层评价这节课知识对于各个层次学生来说或能全部掌握或能部分掌握,所以“学困生”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喜悦,因此要对他们及时给与肯定,要充分抓住习题最后一个题,对学优生进行评价,总之要让每个学生有所获.3.4 整式加减(第2 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已经在小学里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在前一课时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对于这节课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学生容易建立起含有括号整式如何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情境引入用了“火柴棒摆正方形”数学实践活动,由于本章第1 节“字母表示数”中已有小明. 小彬摆火柴棒活动结论与经验,为这里小明. 小颖. 小刚三种摆法顺利接受是顺理成章事了,为这节课创设了充满活力情境——多种摆法,又突出了主题思想——去括号,还从中渗透了一些有价值数学方法与思想:化繁为简,殊途同归(化归思想).总之,学生一定能顺利学好这节课,为后续学习整式加减混合运算等奠定基础.二.教学任务分析“去括号”是在“摆火柴棒”这个问题情境中导出,通过小明. 小颖. 小刚3中不同过程结果,最后化简结果都为“ 3x+1 ”,从中体现出“去括号”这种化繁为简必要性,然后通过比较化简前后结论得出了“去括号” 法则.然后应用. 巩固其法则.正确符号变化是计算基础与前提条件,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反复在联系习题中巩固法则,尤其是注重符合正确变化,圆满完成本节课任务.(一)教学目的标1.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必要性,了解去括号法则依据;2. 归纳去括号法则,能利用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二)教学重点识记法则,并应用其正确解题(三)教学难点理解法则含义(尤其是括号前是“一”号)(四)教具准备见配套ppt(五)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等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由四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情境引入,导出主题;②自主探究,明晰法则;③法则应用,归纳步骤;④巩固练习,分层评价.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导出主题.活动内容:教材【还记得用火柴棒摆正方形时,……,这三个代数式是相等. 】活动目的:旨在让学生明白小明. 小颖. 小刚3 个同学答案都是正确,但小刚结论是最简化,小明. 小颖结论可以利用运算律去括号变成小刚简化结论,点明主题“去括号”必要性,它可以把一些式子化繁为简. 注意问题:1. 这里不要去追求“摆火柴棒”规律来历,否则重点被转移了.2. 让学生自己比较3个结论,去发现一些有关结论. 如:3个结果相等,去括号可以化繁为简或去括号必要性等.3. 教师为了比较方便形象引导学生比较这些式子,可设计PPt 一张,展示小明. 小颖. 小刚三种结论等.第二环节:自主探究,明晰法则.活动内容:教材【议一议,……,原括号里符号都要改变】活动目的:旨在比较“去括号”前后变化情况,即括号里各项符号有什么变化,这样较自然地得到去括号法则.注意问题:1. 要鼓励学生去发现,探究得出其结论.2. 要学生识记到位.重点是括号前面是“ - ”号去括号法则.3. 可设计ppt两张:①将小明.小颖化简比较后展示关键部分,如:小明4+3(X-1)=4+3X-3;小颖4X-( X-1) =4X-X+1.②强化法则:把法则用PPt 再现一次,并将一些关键词做上记号或字体变形.第三环节:法则应用,归纳步骤.活动内容:【例1: (1)……;(2)……;(3)……;(4)…….] 活动目的:旨在应用法则,化简整式(合并同类项)注意问题:1. 充分让学生独立自学阅读几个例题,让学生归纳一般解题步骤.2. 教师完善解题一般步骤①乘系数,②去括号,③合并同类项.本人认为这里教师要着重强调括号前有系数,如:-3(x-y ) . 先将它乘系数得:- (3x-3y ),再去括号得:-3x+3y ,这样才不容易出错. 所以可补进PPt:如:例1(1)……;(2)……;直接去括号一一括号前系数为士1. 步骤2步:(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例1 (3) ; (4) 间接去括号——括号前系数不为士1. 步骤3 步:(1)乘系数,(2)去括号,(3)合并同类项.第四环节:巩固练习,分层评价.活动内容:【随堂练习:……;习题3.6…….]活动目的: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反馈学习掌握情况活动注意:1. 对于“学困生”要注重鼓励,因为他(她)们在做题时可能有一定小颖:4x- (x-1) =5a-b. 合并同类项 困难或丢三落四2. 习题中“数学理解”要鼓励所有学生去做,因为这些题难度也不是 很大.3. 可分别就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据做对题目的多少分层给予肯定.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活动内容:归纳本节课教学知识等,布置1-2个思考题.活动目的:旨在使学生归纳梳理知识并养成这样好习惯,通过思考题, 让学有余力学生有更大收获.注意问题:1. 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去归纳.这里设计pptl 张:知识归纳:(1)法 则……;(2)步骤:①直接去括号(二步法),②间接去括号(三步法).2. 本人认为学有余力学生应该有些吃不饱,所以建议增加1-2个配套思考题,以充分挖掘学优生潜能,正因如此设计 Ppt1张---思考题:(1)有这样一道题:已知 A=2^+26-3C 2, B=3a-b 2-2c 2, C=C+2a 2-3b 2. 当a=1, b=2, c=3时,求A-B+C 值.有一个学生指出,题目的中给出 b=2, C =3是多余.他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附:板书设计去括号=3X +1. =a+5a-3b-a+2b ;去括号⑵已知实数a 、b 与C 大小关系如图所示a 、 求 2ab 3(C a) 2bC .小明:4+3(x-1 )法则: 直接去括号(括号前系数为士 1) =4+3x-3; 1. 例 1( 2): a+(5a-3b)-(a-2b);间接去括号(括号前系数不为± 1) 2. 例 1 (4): 5x-y-2(x-y ); =4x-x+1; =5x-y-(2x-2y );乘系数 =3x+1.=5x-y-2x+2y ; 去括号小刚: 3x+1.=3x+y. 合并同类项四. 教学反思 1 .始终关注学生发展无论从引入小明 . 小颖 . 小刚摆火柴棒三种结论比较, 还是从中抽象出 去括号法则,以及练习 . 习题 . 思考题完成,都由学生主体完成,充分体 现学生是学习主人;2. 始终关注提高学习效率在设计中精心设计了配套 PPt , —方面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突出重点;另一方面增大了课堂密度,从而在单位时间内提高了学习有效性 .3. 始终关注每位学生设计突出了既关注“学困生” (如:分层评价 )同时,也体现了关注学 优生(如: 2 个思考题) . 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获 .3.4 整式加减(第 3 课时)一 . 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本节课是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中第四节内容第三个课时 .这一章 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钥匙,而这一节又是本章重要内容, 它起了一个承上启下作用,是“合并同类项”与“去括号”延续,更是 整式混合运算基础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抽象 . 归纳. 概括.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力,从认知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 . 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 操作活动有着浓厚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 维逐步过渡阶段,要鼓励他们大胆=4x+(-1)(x-1)=4x+(-1)x+(-1)(-1)尝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 活动.猜想. 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讨论和交流.激发学习热情.二. 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旨在通过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 归纳.类比. 概括等能力,提高有条理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活动中通过相互间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了解数学价值,增强“用数学” 信心.教学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主动学习原则,通过丰富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思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规范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参照教科书创设实际情境意图,结合学习生活中实际创设新学生更为熟悉情境.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标如下:1. 进一步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过程,发展符号感;2. 经历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 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3. 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算理,发展有条理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4. 通过整式加减运算,体验化繁为简数学思想.本节课重点是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算理. 本节课难点是灵活准确运用整式加减步骤进行运算.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由六个教学环节组成:① 复习引入牛刀小试② 情景活动合作交流③ 思辨求真归纳探究④ 当堂演练巩固提高⑤师生合作小结反思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牛刀小试内容:教师对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基本概念进行复习提问,安排一组同类项辨析.合并同类项练习和去括号法则练习目的:和学生共同回忆以前知识,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兴趣,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节知识内容,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注意事项与效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复习整理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口头设问,可以以简单练习形式呈现,本环节开始就有效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充分有效复习了前面所学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顺利观察归纳出整式加减实质:整式加减运算是“合并同类项”与“去括号”.第二环节情景活动合作交流活动1:全班分成多个四人小组,小组内每名学生任写一个两位数,将两数字交换位置后得到结果与原数相加,写出自己得到结果,小组内交流结果,根据以下问题进行讨论.讨论1:这些和有什么规律?讨论2:这个规律对任何一个两位数都成立吗?为什么?如果用a .b分别表示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那么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换这个两位数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后得到两位数为__________ 这两个两位数和为__________________活动2:每名学生任写一个三位数,交换它百位与个位数字,又得一个数与原数相减,思考结果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何一个三位数都成立吗?为什么?目的:利用教材提供两个数字游戏,使学生通过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过程,发展符号感,体会整式加减运算必要性,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视点去观察.归纳.自然地认识到整式化简实质上就是整式加减.注意事项与效果:涉及到应用整式加减运算解决问题情境很多,所以教学中还可以因地制宜选择不同情境,但务必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观察.发现•探索•交流时间和空间.第三环节思辨求真归纳探究内容:议一议:在上面两个问题中,分别涉及到了整式什么运算?说说你是如何运算?整式加减运算实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算结果是一个__________ 或—.归纳: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目的:通过上面两个数字游戏,学生实际上已经经历了整式加减运算两个步骤,新问题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总结整式加减运算法则.发展有条理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注意事项与效果:一是给学生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习惯.二是给学生交流表达机会,让学生明确说理方法和技巧,并能对简单规律进行解释和归纳.实践表明,给了学生充分活动空间,学生会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学生踊跃发言,不时闪现智慧火花.第四环节当堂演练巩固提高内容:例1. 计算(1)2X2-3X+1与-3X2+5X-7和(2)-x2+3xy-0.5y 2与-0.5X2+4xy-1.5y 2差当堂演练1 :2 2 2 2(1)(3a2b+1/4ab2)-(3/4ab 2+a2b)3 2 3(2)7(p3+p2-p-1)-2(p 3+p)当堂演练1 :完成“随堂练习” . 目的:该题是先列式再按照整式加减运算法则解题. 对本节法则进行巩固练习,训练学生运算技能,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整式加减步骤进行运算. 注意事项与效果:例1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随堂练习由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针对性进行板书,训练学生熟练规范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完成情况很好. 第五环节师生合作小结反思内容:1 .知识小结( 1 )整式加减运算法则( 2)数学思想——由特殊到一般2. 方法. 技巧与规律小结本课时先通过对具体问题解决总结出整式加减运算基本方法,然后解决单纯去括号. 合并同类项即可完成整式加减运算. 在求整式和或差时,应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计算,列式时注意要把每个多项式看作整体用括号括起来,以防出错. 去括号时,一定严格按照去括号法则进行,准确判断括号内各项是变号还是不变号. 合并同类项是最后一步,要做到找对同类项,结果没有同类项可以合并.3. 作业本节习题1.2 知识技能1.2 及问题解决目的: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及时反思和总结. 注意事项与效果: 学生在小结过程中,可能会有畏难情绪,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适时恰当评价,特别要关注平时表现不积极不勇跃同学,多给他们以帮助,鼓励和发言机会,提高他们自信. 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切身感受和实际收获,在愉快氛围中结束本节课学习.教学反思1、要让学生数学思维活动成为课堂活动主要内容:教材提供素材. 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教师传授知识,更重要是给学生创造思维空间,数学课堂知识传授应该在学生各种思维活动进行过程中自然完成,教师教学设计也应以怎样创设合适思维情境,更好激发学生思维热情,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为核心目的展开.2、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思维热情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除了教师课前准备以外,教师应注意适当使用激励.讨论. 合作交流等手段,要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为目的来综合使用这些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求知态度,不要肤浅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和不分对错言过其实表扬,要用适当方式帮助暴露其思维过程中问题,促进其思维能力提高. 另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时机促进学生思维纵深发散.3、注意改进方面学生小组讨论过程教师要参与,在给学生思维自由和空间同时,教师应作为积极参与者和指导者,保持和学生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把握时机促进思维活跃学生思维向更高层次提升,同时关注困难学生思维问题答疑解惑,提高其思维效率帮助其保持学习热情.。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3.4 整式的加减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3.4 整式的加减

nn n n 13)58(58=+=+课题:3.4整式的加减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在第二章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在本章学习了“字母表示数”、“代数式”、“整式”等有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应启导学生:整式也是有加减运算,该怎样计算,这种求知欲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计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相信学生学习本节内容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同类项并且对同类项进行合并的探索、研究。

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知识重点,其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应用是整式加减的重点,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重要纽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熟练地求多项式的值。

能力目标: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难点: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熟练地合并同类项和求多项式的值。

难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的合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导出定义图3---6的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 ,求这个长方形面积。

325a a 与)(8125-6与)(2332357s t t s 与)(223)1(xyxy +-3237)2(22+-++a a a a 二、导出同类项定义: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1、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2、“两相同,两无关”: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与系数大小无关,与字母顺序无关练习1、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并说明为什么?练习2、填空 (1)如果y x y x k 23-与是同类项,那么=k ;(2)如果y x b a b a 232173-+与是同类项,那么=x ,=y ;(3)已知单项式531263-2y x y x n m 与+的差仍是单项式,则=n m .三、探究“合并同类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和法则,帮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的实质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

2024整式及其加减北师大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2024整式及其加减北师大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2024整式及其加减北师大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很抱歉,我无法提供具体的教案内容,因为这需要非常详细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然而,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帮助你制定教案。

2024整式指的是代数学中对于整数系数的多项式。

在初一上册的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通常会涉及到整式的定义、展开、合并、系数比较、加减、乘法等基本运算。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教案大纲供参考:
1. 掌握整式的定义:整式是由一些项组成的代数表达式,每个项由系数和字母的幂次
组成。

2. 学习整式的展开与合并:将括号展开成单项式,并合并同类项。

3. 理解系数的意义与比较:比较整式中同类项的系数,了解系数的意义和大小关系。

4. 学习整式的加减法:学习整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注意运算规则和步骤。

5. 进一步练习应用:通过练习题,巩固对整式的加减练习,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让他
们设计并解决整式运算问题。

同时,可以结合实例和示意图等图像表达方式帮助学生
理解和记忆整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教案概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安排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你的
教学风格进行调整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整式加减(第1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在第二章学习了有理数加减运算,在本章学习了“字母表示数”.“代数式”.“整式”等有关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相应启导学生:整式也是有加减运算,该怎样计算,这种求知欲应该是水到渠成事.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计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看法,以从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相信学生学习本节内容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重要任务是整式加减法(即合并同类项),这既是非常基础知识,又是非常重要知识,它将为今后整式混合运算等服务,它也是本章重点学习内容.本节课旨在通过学生解决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感受分类.整理等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重要作用.本节课教材设计了大量练习.习题等巩固所学知识,突出本节课重要性.教学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主动学习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还要充分利用PPt,可以使情境引入更自然实际,使重要知识.学习经验更加突出. (一)教学目的标知识与技能目的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合并同类项必要性,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所依据运算律;2.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合并;过程与方法目的标1.通过具体情境导入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概念,经历合并同类项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等能力.2.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分类.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从交流中获益.(二)教学重点正确合并同类项(三)教学难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合并(四)教学准备见配套PPt(五)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等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由四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情境引入,导出定义;②领悟法则,正确合并;③小结归纳,随堂练习;④巩固拓展,分层评价.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导出定义.活动内容:教材【图3---6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议一议……a2与a3是不是同类项?】活动目的:旨在由情境自然引入,导出同类项定义,为整式加减(实质就是合并同类项)做好准备.注意问题:1、本部分内容以学生自己探究为主;2、同类项识别是重点,在合并上这里不要过分展开,因为后面第二环节有详细研究;3、可用PPt分别展示教材中“矩形图”,“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等;如:同类项要点:①字母相同;②所含字母指数也相同.这样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帮学生理解概念实质,为后续学习扫清障碍.第二环节:领悟法则,正确合并.活动内容:教材【例1……,做一做……说说你是怎么做.】活动目的:旨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方法.步骤,正确合并同类项. 注意问题:1、本部分内容以师生合作共同探究为主,尤其方法.步骤应以教师引导归纳为主;2、可用PPt强化法则要点:①同类项系数相加;②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3、可用PPt强化解题方法:记号分类(用不同下划线或不同字体颜色等),括号分组(这里括号前统一为正号);4、可用PPt强化解题一般步骤:①观察记号;②括号分组;③正确合并;④处理结论(按某字母升幂或降幂排列).如:例1(2)7a+3a2+2a-a2+3;观察记号=(7a+2a)+(3a2-a2)+3;括号分组=9a+2a2+3;正确合并=2a2+9a+3. 处理结论第三环节:小结归纳,随堂练习.活动内容:教材【随堂练习……】活动目的:旨在学会归纳.梳理.掌握学习要点,如:定义.法则.方法.步骤等,考查所学知识掌握情况.注意问题:1、本部分内容应以学生独立+合作相结合学习方式;2、 可用PPt 展示小结重要内容.如:定义.法则.方法(观察记号,括号分组).步骤注意点(结果处理)等.第四环节:巩固拓展,分层评价活动内容:【习题3.5……】活动目的:旨在(1)巩固所学知识等;(2)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解决数学问题能力;(3)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与评价.注意问题:1、 对习题3.5可分3个层次要求与评价.能完成1——4题为C 等,能完成1——5题为B 等,能完成1——6题为A 等(最高等次).2、 习题第5题要鼓励“学困生”都能说与做,给他们搭建一个成功平台,即使不会学生也不批评.而第6题只要求学优生做.3、 按学生实际层次及完成情况及时予以肯定.附:板书设计 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 例1(2)7a+3a 2+2a-a 2+3; 观察记号 =(7a+2a)+(3a 2-a 2)+3; 括号分组 整式加减实质:合并同类项 =9a+2a 2+3; 正确合并 =2a 2+9a+3. 处理结论 法则: 四.教学反思1、 注重相关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兴趣.充分利用教材中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学习兴趣.2、 注重归纳.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灵魂,数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观察.分类.找①……,②……. ①……,②……. 学生演板:练习1(4)出同类项并正确合并同类项,同时在合并同类项时师生共同总结出:“记号分类+括号分组”方法以及四个合并基本步骤,便于学生积累学习经验.3、注重及时,分层评价这节课知识对于各个层次学生来说或能全部掌握或能部分掌握,所以“学困生”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喜悦,因此要对他们及时给与肯定,要充分抓住习题最后一个题,对学优生进行评价,总之要让每个学生有所获.3.4 整式加减(第2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已经在小学里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在前一课时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对于这节课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学生容易建立起含有括号整式如何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情境引入用了“火柴棒摆正方形”数学实践活动,由于本章第1节“字母表示数”中已有小明.小彬摆火柴棒活动结论与经验,为这里小明.小颖.小刚三种摆法顺利接受是顺理成章事了,为这节课创设了充满活力情境——多种摆法,又突出了主题思想——去括号,还从中渗透了一些有价值数学方法与思想:化繁为简,殊途同归(化归思想).总之,学生一定能顺利学好这节课,为后续学习整式加减混合运算等奠定基础.二.教学任务分析“去括号”是在“摆火柴棒”这个问题情境中导出,通过小明.小颖.小刚3中不同过程结果,最后化简结果都为“3x+1”,从中体现出“去括号”这种化繁为简必要性,然后通过比较化简前后结论得出了“去括号”法则.然后应用.巩固其法则.正确符号变化是计算基础与前提条件,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反复在联系习题中巩固法则,尤其是注重符合正确变化,圆满完成本节课任务.(一)教学目的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必要性,了解去括号法则依据;2.归纳去括号法则,能利用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二)教学重点识记法则,并应用其正确解题(三)教学难点理解法则含义(尤其是括号前是“一”号)(四)教具准备见配套ppt(五)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等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由四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情境引入,导出主题;②自主探究,明晰法则;③法则应用,归纳步骤;④巩固练习,分层评价.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导出主题.活动内容:教材【还记得用火柴棒摆正方形时,……,这三个代数式是相等.】活动目的:旨在让学生明白小明.小颖.小刚3个同学答案都是正确,但小刚结论是最简化,小明.小颖结论可以利用运算律去括号变成小刚简化结论,点明主题“去括号”必要性,它可以把一些式子化繁为简.注意问题:1.这里不要去追求“摆火柴棒”规律来历,否则重点被转移了.2.让学生自己比较3个结论,去发现一些有关结论.如:3个结果相等,去括号可以化繁为简或去括号必要性等.3.教师为了比较方便形象引导学生比较这些式子,可设计PPt一张,展示小明.小颖.小刚三种结论等.第二环节:自主探究,明晰法则.活动内容:教材【议一议,……,原括号里符号都要改变】活动目的:旨在比较“去括号”前后变化情况,即括号里各项符号有什么变化,这样较自然地得到去括号法则.注意问题:1.要鼓励学生去发现,探究得出其结论.2.要学生识记到位.重点是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法则.3.可设计ppt两张:①将小明.小颖化简比较后展示关键部分,如:小明4+3(X-1)=4+3X-3;小颖4X-(X-1)=4X-X+1.②强化法则:把法则用PPt再现一次,并将一些关键词做上记号或字体变形.第三环节:法则应用,归纳步骤.活动内容:【例1:(1)……;(2)……;(3)……;(4)…….】活动目的:旨在应用法则,化简整式(合并同类项)注意问题:1.充分让学生独立自学阅读几个例题,让学生归纳一般解题步骤.2.教师完善解题一般步骤①乘系数,②去括号,③合并同类项.本人认为这里教师要着重强调括号前有系数,如:-3(x-y).先将它乘系数得:-(3x-3y),再去括号得:-3x+3y,这样才不容易出错.所以可补进PPt:如:例1 (1)……;(2)……;直接去括号——括号前系数为±1.步骤2步:(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例1(3)……;(4)……. 间接去括号——括号前系数不为±1.步骤3步:(1)乘系数,(2)去括号,(3)合并同类项.第四环节:巩固练习,分层评价.活动内容:【随堂练习:……;习题3.6…….】活动目的: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反馈学习掌握情况活动注意:1.对于“学困生”要注重鼓励,因为他(她)们在做题时可能有一定困难或丢三落四.2.习题中“数学理解”要鼓励所有学生去做,因为这些题难度也不是很大.3.可分别就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据做对题目的多少分层给予肯定.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活动内容:归纳本节课教学知识等,布置1-2个思考题.活动目的:旨在使学生归纳梳理知识并养成这样好习惯,通过思考题,让学有余力学生有更大收获.注意问题:1.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去归纳.这里设计ppt1张:知识归纳:(1)法则……;(2)步骤:①直接去括号(二步法),②间接去括号(三步法).2.本人认为学有余力学生应该有些吃不饱,所以建议增加1-2个配套思考题,以充分挖掘学优生潜能,正因如此设计Ppt1张---思考题:(1)有这样一道题:已知A=2a2+2b2-3c2,B=3a2-b2-2c2,C=c2+2a2-3b2.当a=1,b=2,c=3时,求A-B+C值.有一个学生指出,题目的中给出b=2,c=3是多余.他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2)已知实数ba、与c大小关系如图所示:求c-2+b(32.-)acba--附:板书设计去括号小明:4+3(x-1)法则:直接去括号(括号前系数为±1)=4+3x-3; 1.……例1(2):a+(5a-3b)-(a-2b);=3x+1.=a+5a-3b-a+2b;去括号小颖:4x- (x-1) =5a-b. 合并同类项=4x+(-1)(x-1);间接去括号(括号前系数不为±1) =4x+(-1)x+(-1)(-1); 2.……例1(4):5x-y-2(x-y);=4x-x+1; =5x-y-(2x-2y);乘系数=3x+1.=5x-y-2x+2y;去括号小刚:3x+1. =3x+y. 合并同类项四.教学反思1.始终关注学生发展无论从引入小明.小颖.小刚摆火柴棒三种结论比较,还是从中抽象出去括号法则,以及练习.习题.思考题完成,都由学生主体完成,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2.始终关注提高学习效率在设计中精心设计了配套PPt,一方面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突出重点;另一方面增大了课堂密度,从而在单位时间内提高了学习有效性.3.始终关注每位学生设计突出了既关注“学困生”(如:分层评价)同时,也体现了关注学优生(如:2个思考题).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获.3.4 整式加减(第3课时)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本节课是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中第四节内容第三个课时.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钥匙,而这一节又是本章重要内容,它起了一个承上启下作用,是“合并同类项”与“去括号”延续,更是整式混合运算基础.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抽象.归纳.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认知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阶段,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讨论和交流.激发学习热情.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旨在通过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提高有条理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活动中通过相互间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了解数学价值,增强“用数学”信心.教学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主动学习原则,通过丰富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思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规范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参照教科书创设实际情境意图,结合学习生活中实际创设新学生更为熟悉情境.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标如下:1.进一步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过程,发展符号感;2.经历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3.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算理,发展有条理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整式加减运算,体验化繁为简数学思想.本节课重点是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算理.本节课难点是灵活准确运用整式加减步骤进行运算.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由六个教学环节组成:①复习引入牛刀小试②情景活动合作交流③思辨求真归纳探究④当堂演练巩固提高⑤师生合作小结反思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牛刀小试内容:教师对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基本概念进行复习提问,安排一组同类项辨析.合并同类项练习和去括号法则练习目的:和学生共同回忆以前知识,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兴趣,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节知识内容,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注意事项与效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复习整理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口头设问,可以以简单练习形式呈现,本环节开始就有效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充分有效复习了前面所学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顺利观察归纳出整式加减实质:整式加减运算是“合并同类项”与“去括号”.第二环节情景活动合作交流活动1:全班分成多个四人小组,小组内每名学生任写一个两位数,将两数字交换位置后得到结果与原数相加,写出自己得到结果,小组内交流结果,根据以下问题进行讨论.讨论1:这些和有什么规律?讨论2:这个规律对任何一个两位数都成立吗?为什么?如果用a .b分别表示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那么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交换这个两位数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后得到两位数为这两个两位数和为活动2:每名学生任写一个三位数,交换它百位与个位数字,又得一个数与原数相减,思考结果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何一个三位数都成立吗?为什么?目的:利用教材提供两个数字游戏,使学生通过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过程,发展符号感,体会整式加减运算必要性,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视点去观察.归纳.自然地认识到整式化简实质上就是整式加减.注意事项与效果:涉及到应用整式加减运算解决问题情境很多,所以教学中还可以因地制宜选择不同情境,但务必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观察.发现.探索.交流时间和空间.第三环节思辨求真归纳探究内容:议一议:在上面两个问题中,分别涉及到了整式什么运算?说说你是如何运算?整式加减运算实质就是运算结果是一个或 .归纳: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目的:通过上面两个数字游戏,学生实际上已经经历了整式加减运算两个步骤,新问题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总结整式加减运算法则.发展有条理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注意事项与效果:一是给学生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习惯.二是给学生交流表达机会,让学生明确说理方法和技巧,并能对简单规律进行解释和归纳.实践表明,给了学生充分活动空间,学生会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学生踊跃发言,不时闪现智慧火花.第四环节当堂演练巩固提高内容:例1.计算(1)2x2-3x+1与-3x2+5x-7和(2)-x2+3xy-0.5y2与-0.5x2+4xy-1.5y2差当堂演练1:(1)(3a2b+1/4ab2)-(3/4ab2+a2b)(2)7(p3+p2-p-1)-2(p3+p)当堂演练1:完成“随堂练习”.目的:该题是先列式再按照整式加减运算法则解题.对本节法则进行巩固练习,训练学生运算技能,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整式加减步骤进行运算. 注意事项与效果:例1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随堂练习由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针对性进行板书,训练学生熟练规范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完成情况很好.第五环节师生合作小结反思内容:1.知识小结(1)整式加减运算法则(2)数学思想——由特殊到一般2.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本课时先通过对具体问题解决总结出整式加减运算基本方法,然后解决单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完成整式加减运算.在求整式和或差时,应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计算,列式时注意要把每个多项式看作整体用括号括起来,以防出错.去括号时,一定严格按照去括号法则进行,准确判断括号内各项是变号还是不变号.合并同类项是最后一步,要做到找对同类项,结果没有同类项可以合并.3.作业本节习题1.2 知识技能1.2及问题解决目的: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及时反思和总结.注意事项与效果:学生在小结过程中,可能会有畏难情绪,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适时恰当评价,特别要关注平时表现不积极不勇跃同学,多给他们以帮助,鼓励和发言机会,提高他们自信.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切身感受和实际收获,在愉快氛围中结束本节课学习.教学反思1、要让学生数学思维活动成为课堂活动主要内容:教材提供素材.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教师传授知识,更重要是给学生创造思维空间,数学课堂知识传授应该在学生各种思维活动进行过程中自然完成,教师教学设计也应以怎样创设合适思维情境,更好激发学生思维热情,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为核心目的展开.2、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思维热情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除了教师课前准备以外,教师应注意适当使用激励.讨论.合作交流等手段,要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为目的来综合使用这些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求知态度,不要肤浅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和不分对错言过其实表扬,要用适当方式帮助暴露其思维过程中问题,促进其思维能力提高.另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时机促进学生思维纵深发散.3、注意改进方面学生小组讨论过程教师要参与,在给学生思维自由和空间同时,教师应作为积极参与者和指导者,保持和学生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把握时机促进思维活跃学生思维向更高层次提升,同时关注困难学生思维问题答疑解惑,提高其思维效率帮助其保持学习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