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型---德国鲁尔工业区

合集下载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策分析——德国鲁尔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策分析——德国鲁尔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随着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而兴起并逐步壮大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此外,长期以来资源能源的高强度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寻找接续和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改变过度依赖资源能源的状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资源型城市现状及特点 目前,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处于成长期的84座,鼎盛期的291座,衰退期的5l座。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会同财政部等单位在2007年底完成的《我国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界定1 112徐慧娟刘娜 何云 王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策分析——德国鲁尔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在剖析德国鲁尔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及主要特点,提出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研究》,国务院公布了首批12家资源枯竭城市,2008年和2009年又分两批公布了44个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区)。

随着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走进公众的视线,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

资源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一般具有四大共性特点: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四是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因此,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每一个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典08城市规划0841502014 杨青青为了应对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导致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北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鲁尔区的经济转型和产业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改造传统工业,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新兴产业投资,充实区域产业结构。

○1对传统的老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关、停、并、转那些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煤矿企业,集中到盈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业中去,更新设备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对其他大型企业采取了稳定改造的政策,以避免社会动荡。

○2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优化发展这些新兴工业加入的有利条件:劳力充足,交通便利,及巨大的消费市场。

鲁尔区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扶持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科研和开发的支持力度。

政府制定了鼓励向中小科技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计划以及联合研究和创新网络计划,促进和加强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中小企业凭借自身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安置鲁尔区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失业人员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80%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被称为德国经济的“脊梁”。

2、完善交通运输网,推动区域综合开发鲁尔区煤管协会在1968-1973年进行了交通规划中提出,有计划地对现有的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区内快车线。

依照规划修建了鲁尔区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科隆-伍佩尔塔尔-多特蒙德两条高速公路。

区内架起了高架铁道,为解决了铁路公路交叉引起的矛盾,发挥了很高的效能。

鲁尔区在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组成统一的运输系统,把全区彼此分隔的工业区和城市紧密地衔接起来,对全区的综合开发起了极其重要的先行作用。

3、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1加强科研界与经济界的合作。

德国鲁尔工业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
杜伊斯堡大学
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水源充足 三条河流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
煤 矿
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迚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辉煌期鲁尔区的工业部门 运入铁矿石
钢铁 工业 机械工业
丰富的煤 炭资源
煤炭工业
电力工业
丰富的水源
化学工业
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
有利的区位催生了鲁尔区的大量城市
德 国 鲁 尔 工 业 区 的 蜕 变
鲁尔工业区位置
鲁尔工业区是 德国,也是世 界重要的工业 区。位于德国 西部、莱茵河 下游支流鲁尔 河不利珀河之 间的地区。其 面积4593平斱 公里,占全国 面积的1.3%。
鲁尔工业区概况
工业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 口密度超过每平斱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 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不埃姆舍河之 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 传统上鲁尔区是一个老工业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展,其显著特点一直 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幵是该国的能源基地、 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机械制造基地,这三大部门的产值曾一度占全区总产值 的60%。
• 内河交织成网,且不海洋相通,水运便利;有德国最稠密 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发达的河运使之成为东、 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吐中欧、南欧的捷径。 • 靠近水源,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 丰富的煤炭资源为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 鲁尔区本身铁矿资源较为困乏,离铁矿区较近。利用便利 的交通主要依靠从法国东北部著名铁矿区的迚口。 也正是交通、能源、资源、水源、市场等这些有利的条件 促使城市的产生,并且使城市成为有机整体——鲁尔区。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的现实问题。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地区特点各异,其转型模式与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

这里介绍几个具有典型特点的国外成功转型发展城市案例。

1、德国鲁尔区德国鲁尔区是世界经济史教科书中必提的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典型。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80年代问题越来越突出,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鲁尔区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

二是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

市政府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规划,向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土地。

三是建立技术园区。

从1985年起,分5个阶段投资1.3亿马克,建设了一个技术园。

四是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

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

政府保护原有企业向新的生产行业转变,并积极资助建立新的生产性企业。

六是大力发展服务业。

在替代产业方面,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

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填充废井和环境整治提供资金,由不同,匹兹堡的保护组织突破以往的作法,不仅设法让中产阶级搬进来,而且还为本市的贫穷居民提供廉价住房,在吸引富裕的年轻专业人员搬进空房的同时,帮助许多贫困家庭留下来。

3、法国洛林洛林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类似于中国现在的辽宁。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

第一,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如煤炭虽有资源,但因井深开采,吨煤成本高于世界市场煤炭价格345法郎,而采取逐步放弃的政策。

钢铁工业也由于成本高,吨钢售价比进口高457法郎,尽管铁矿资源丰富,采矿、炼铁、炼钢企业也已全部关闭;二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转型与国际接轨。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作者:————————————————————————————————日期:本科学生课程作业课程名称: 环境规划学院系:旅游学院专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年级: 13级规划姓名: 王妍学号: 1306040117成绩:评阅教师:刘晓霞时间: 2016年12月28日德国鲁尔工业区经济振兴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域,也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鲁尔区因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蜿蜒穿过而得名。

德语中对“鲁尔区”一词有许多用法,最简单的一个用法就是“饭锅”。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个地区经济发展对德国的重要性。

一、情况简介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号称“德国的心脏”。

它属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行政区划内,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积为4593平方公里,占德国面积的1.3%。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

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

以鲁尔区为中心,方圆100公里内集中了5个50~100万人和24个10~50万人的城市,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

二、发展优势2.1、优越的区位条件鲁尔区自古处于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是欧洲的交通路口。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西边与法、荷、比、卢的工业区呼应;北边与丹麦以及瑞典南部工业区相距不远;东北、南面又邻近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

这样优越的区位便于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本国工业区间联系合作。

德国鲁尔区转型的成功案例

德国鲁尔区转型的成功案例

德国鲁尔区转型的成功案例德国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煤炭和钢铁生产基地,是德国经济的支柱。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和环境问题的凸显,鲁尔区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

然而,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鲁尔区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鲁尔区的成功转型得益于政府的积极介入和支持。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型政策和措施,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资金。

政府还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

同时,政府还推动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发展,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支持。

这些政府的举措为鲁尔区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鲁尔区的成功转型还得益于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创新。

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鲁尔区的企业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

许多传统的煤炭和钢铁企业开始转型为清洁能源和高科技企业,积极参与绿色经济的发展。

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企业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力。

这些企业的努力为鲁尔区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动力和支持。

此外,鲁尔区的成功转型还得益于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鲁尔区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转型的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社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同时,鲁尔区的居民也积极响应转型的号召,逐渐改变了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为转型的成功提供了社会基础和动力。

这种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为鲁尔区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德国鲁尔区的转型成功得益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的政策支持为转型提供了环境和条件,企业的创新和合作为转型提供了动力,社会各界的参与为转型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鲁尔区的转型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在全球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鲁尔区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需要共同努力,积极推动转型,才能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鲁尔区的整治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启示

德国鲁尔区的整治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启示

德国鲁尔区的整治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启示摘要: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

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

但是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工业区经济迅速走出了低谷由此想到,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对于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东北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机械、冶金、化工和能源基地,建国以来,东北三省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了老的夕阳产业,加之长期过度的开发使得能源基地资源枯竭,大批国营企业工人下岗失业,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东北经济的发展。

如何重振东北工业的雄风,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作用,是摆在东北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我们从鲁尔工业区建设经验中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寻找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以促进东北工业的发展。

一、鲁尔区的发展鲁尔区正是经历了兴——衰——兴的周期过程。

其经济衰落,归根到底是以煤炭、钢铁为主的单一性经济结构造成的。

(一)鲁尔区衰落的表现资源递减与产业经济增长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产业结构单一与综合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与人居环境改善的滞后相抵触;失业人口的增加与社会稳定相矛盾等。

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已成为鲁尔工业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重整经济的措施制定规划,统一整治。

因地制宜,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在转型改造的同时,注意保持本地区传统历史文化。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煤炭和钢铁生产基地,当资源枯竭以后,当地政府不是简单地拆毁工厂,回填煤矿,而是政府投资,将工厂和矿山改造成为风格独特的工业博物馆,变成旅游资源,成为当地的著名风景线,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减少了拆迁所带来的工业垃圾的污染,而且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丰富的资源,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四大工业区归纳总结分析

四大工业区归纳总结分析

四大工业区归纳总结分析工业区是指为工业发展而划定的特定区域,它通过集中化的方式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范围内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工业区。

其中,四大工业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经济条件而脱颖而出。

本文将对这四大工业区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发展和影响。

一、德国鲁尔区德国鲁尔区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工业区之一。

该区域以其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而闻名,并在19世纪末迅速崛起。

鲁尔区的发展与德国的工业化密切相关,促进了钢铁、化工和重工业的迅速发展。

鲁尔区的成功还得益于其良好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这使得鲁尔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物流和供应链中心。

同时,该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吸引了许多技术和研发公司前来投资。

二、美国东北地区美国东北地区是美国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地区之一。

它包括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等州,以其发达的制造业、运输业和金融业而著名。

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始于19世纪末,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交通系统。

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从纺织业起步,并逐渐发展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

该地区的制造业一度占据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份额,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地区的工业逐渐衰落。

这主要归因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环保压力的增加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变化。

尽管如此,东北地区的工业基础仍然雄厚,它正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来推动经济转型。

三、日本关东地区日本关东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东部,以东京为核心。

作为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关东地区以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科技创新而闻名于世。

关东地区的工业化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国内外投资的涌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关东地区快速恢复并迅速崛起为世界级的工业中心。

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在该地区得到了迅猛发展,为日本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教学文案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教学文案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摘要: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上积极探索,同时借鉴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为我们改造、建设老工业基地服务。

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整治为改造传统老工业作了有益的尝试,其成功转型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鲁尔工业区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一、鲁尔区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发展情况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鲁尔区位于德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的中部,是北威州5个区之一,包括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得,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

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二战后德国对这一地区进行了重建。

目标仍是把它建成德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鲁尔区产煤量约占德国西部总产煤量的90%。

钢产量占德国西部总量的70%。

鲁尔区集中了炼钢、轧钢、冶铁、炼油、汽车、造船、机器和电器设备制造厂等。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

从60年代起,鲁尔区的煤开采量逐年下降。

由于技术的发展。

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人才减少,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钢铁产量也开始收缩。

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衰落,煤矿和钢铁厂逐个关闭。

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开始下降,到1996年已减至7万人。

炼钢业失去了4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的就业人数减少了2/3。

70年代末期,鲁尔区已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1] 。

二、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成功经验1、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充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鲁尔区是德国许多大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业产业结构的性质和变动的影响。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煤、钢两大部门一直是鲁尔区发展的两大支柱,因此这两大部门陷于危机便直接导致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老化,并使鲁尔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的启示

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的启示

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的启示在德国学习研修期间,我们考察了曾经支持德国二战的著名工业区———鲁尔工业区。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总面积4400平方公里,人口530万,是欧洲现在最大的经济区。

鲁尔区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是由北威州中部的11个直辖市和4个县级市的总计54个镇组成,因坐落于鲁尔河两岸而得名,其中较为著名的城市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波鸿、格尔森基尔欣等。

鲁尔区富有煤炭、铁矿等资源,著名的克虏伯家族创造的钢铁神话迄今仍是鲁尔人的骄傲。

鲁尔区的概念首次进入官方文件是出现在一战结束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中。

根据该条约,战败国德国用鲁尔区的煤向法国进行战争赔偿。

庞大的移民计划和煤炭开采业为鲁尔区带来了第一次经济飞跃。

二战后,欧洲重建和经济振兴带动了鲁尔区再度繁荣。

煤炭、钢铁和能源工业使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其钢铁产量占全国70%,煤炭产量更高达80%以上,经济总量曾占到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为战后德国的“经济奇迹”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随着世界煤炭产量迅速增长、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鲁尔区煤炭储量急剧下降、开采成本日益昂贵、环保压力加大,百年不衰的鲁尔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和钢铁危机。

原有的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基础的重化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煤矿关闭,冶炼厂停产,大量工人失业,鲁尔区陷入了低谷。

鲁尔区原本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这里先后遭遇“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使鲁尔区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矿区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

主导产业衰落,失业率上升,大量人口外流,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负债增加等,使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对此,德国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经济政策,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对老工业区的改造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鲁尔工业区的研究报告

鲁尔工业区的研究报告

鲁尔工业区的研究报告鲁尔工业区(Ruhr Industrial Region)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该工业区自18世纪末起逐渐发展,经历了从煤炭和钢铁生产为主的传统重工业时期,到现在以高科技产业和创新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结构。

本次研究报告旨在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城市规划以及未来前景。

1. 发展状况:鲁尔工业区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艰难的转型期,从传统重工业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

由于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力下降,传统重工业逐渐减少,但该地区的企业逐渐涌现新的发展机遇。

在过去二十年中,鲁尔工业区经济持续增长,并且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2. 产业结构:鲁尔工业区的产业结构经过转型和调整,目前涵盖了高科技产业、研发中心、创新型企业以及文化和旅游业等多个领域。

鲁尔工业区发展了一系列优势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电子、能源、环保技术、物流和金融服务等。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鲁尔工业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为其经济带来了稳定增长。

3. 城市规划:为了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型,鲁尔工业区进行了全面的城市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一地区的城市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并且成为了众多企业和创新者的宜居之地。

4. 未来前景:鲁尔工业区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表明,该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

政府和企业方面不断加大对创新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力度,加强与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以保持鲁尔工业区的竞争力。

此外,该地区还积极推动创业文化的发展,培育创新人才,吸引更多的创新项目和投资,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总之,鲁尔工业区在经历了多年的转型和调整后,通过发展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优化城市规划,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鲁尔工业区有望在创新科技、可持续发展和创业文化方面继续取得突破。

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

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

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一、鲁尔区的历史背景与经济转型二、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选择三、鲁尔区的城市化与环境治理四、鲁尔区的国际化发展与对外开放策略五、鲁尔区的未来发展与战略规划一、鲁尔区的历史背景与经济转型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一直是德国的经济中心。

但是,在20世纪末,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鲁尔区的经济遭遇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鲁尔区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转型和区域政策的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共同推动了鲁尔区经济的复苏。

二、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选择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鲁尔区的政府和企业积极探索新的产业方向,并加强了对传统产业的调整和改造。

鲁尔区的经济结构逐渐从单一的重工业向多元化的产业转型,其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

此外,在政策选择方面,鲁尔区也不断加强与外国的经贸合作,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

三、鲁尔区的城市化与环境治理城市化和环境治理是德国经济转型中的两大重要问题。

鲁尔区在城市化和环境治理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

在城市化方面,鲁尔区政府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城市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城市犯罪、城市环境等问题的管控。

在环境治理方面,鲁尔区政府积极推行绿色能源和环保产业,减少污染和能源浪费,为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四、鲁尔区的国际化发展与对外开放策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国际化发展和对外开放成为了鲁尔区重点关注的问题。

鲁尔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吸引外资和人才的到来,并积极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欧盟和国际机构的投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鲁尔区的国际声誉和地位。

五、鲁尔区的未来发展与战略规划未来发展和战略规划是鲁尔区重点关注的问题。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长远的规划和措施,以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其中包括:加强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与国际的合作、加强城市化和环境治理等。

鲁尔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的优越条件

地理位置 煤炭资源 水陆交通便利 生产消费中心
鲁尔工业区的成立与发展

莱茵河纵贯全区南北,从莱茵河口上溯的7000吨级海轮和 8000吨的顶推船队,可直抵杜伊斯堡港。从杜伊斯堡到荷兰 边界的莱茵河段,年均运输量达1亿吨,并可通过河口的鹿 特丹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 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 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 的经济阵痛。但是通过清理改造 和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工业区经 济迅速走出了低谷。 德国鲁尔工业区是以煤炭和 钢铁为基础、以重化工业见长的 重工业区,二战前由于煤炭资源 丰富,钢铁市场需求强劲,就业 情况良好,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 高。 此外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老 工业城市还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 染、地陷区职工住宅转移安置、 贫困下岗职工子女教育、就业等 一系列问题。
鲁尔工业区改造带给我们的启示(一) 采用就地取材的设计方式 遵循大自然自然排水原则 对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考虑
鲁尔工业区改造带给我们的启示(二) 避免了不必要资金的投入 以保留未来任何的可能性 引进大量的植物任其自然生长
鲁尔工业区在处理资源枯竭型城市 经济转型时十分重视矿区的环境修 复。把煤炭转型同国土整治结合起 来,列入整个地区发展规划,并为 此专门成立整治部门,负责处理老 矿区遗留下来的土地破坏和环境污 染问题。当一个企业关闭后,他们 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关闭后的企业 进行科学的环境评估,制定出周密 的整改规划,科学地对环境进行整 体改造,以期迅速抹掉老工业区的 痕迹,并在企业原址上建设城市居 民住宅小区、娱乐中心、栽树种草 在这里,完善的保险制度起到了关 键的作用。德国保险业的基本 险种分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补贴)、以及公职 人员退休金和职工病假工资等。 在这个福利网中开销最大的项 目是养老金,年支出额达750 亿欧元左右,占直接支出总额 的1/3。支出占第二位的医疗 保险,占支出总额的1/5。目 前德国国民中大约有88%都处 在法定的医疗保险系统之中。 等。

鲁尔工业区的改造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初中地理知识

鲁尔工业区的改造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初中地理知识

鲁尔工业区的改造与环保产业的发展【知识点的认识】德国鲁尔工业区经过多年的改造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目前,鲁尔工业区已经从德国的煤炭及钢铁制造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老企业的改造先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加大开放力度,努力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在加快老企业改造的同时,大力扶持新兴产业.第三,筑起“社会保障”的大堤.鲁尔工业区另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经验是政府为每一个公民都筑起了“社会保障”的大堤,使得生活在那里的居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第四,实施矿区生态恢复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失业职工创造再就业机会.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鲁尔工业区的资源型城市在采矿开发过程中,对城市的地形、地貌、植被和大气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地质环境破坏诱发的各类问题日渐突出,因此一些矿区的环境修复已成为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首要任务.今日的鲁尔已成为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同时大量增加了就业.【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鲁尔工业区的改造与环保产业的发展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为简单题型.例:有“德国工业的心脏”之称的工业区是()A.鲁尔区B.汉堡区C.柏林区D.慕尼黑区分析: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为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地处欧洲的交通路口.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该工业区有“德国工业的心脏”之称.解答:有“德国工业的心脏”之称的工业区是鲁尔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鲁尔区的重要性,较简单.【解题思路点拔】理解鲁尔工业区的改造与环保产业的发展概况.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现已成功转型为新经济区.。

鲁尔区成功转型背后的区域政策

鲁尔区成功转型背后的区域政策

鲁尔区成功转型背后的区域政策张柏辉 20132501076(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摘要: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老工业基地成功转型的典范,结构转型之前的特征是,产业结构单一,技术结构简单,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鲁尔工业区通过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培植有竞争力的新兴替代产业拉动了产业结构转型,解决了由大规模工业衰退带来的难题,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由单一的煤钢结构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些列有爆发力的新产业体系,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对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鲁尔区;产业结构转型;区域政策举世闻名的鲁尔区位于从意大利北部延伸到英国的欧洲工业大动脉的中东部地区,在德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上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同西欧其他的重要工业区相比,它同东欧国家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随着欧洲进一步加大的东扩力度,它的重要性则会更加突出。

因此,德国政府一直着力在促进鲁尔区的经济转型,致力于使其从消耗资源为主的重工业主导型转变为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

一、鲁尔区转型前经济结构鲁尔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端,其显著特点便是以煤、钢、化工、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作为德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以及重型机械制造基地,长期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动机”,而其在转型之前的经济结构有如下三个特点:1、产业结构单一鲁尔区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质量好、品种全,鲁尔区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煤炭资源产业。

同时,鲁尔区不仅拥有占德国西部总量70%,更是积极利用欧洲煤钢共同体,长期以低廉价格进口优质钢材。

进而利用短短30年的时间便建立起的典型的重型化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具有强烈的资源依赖性。

2、技术含量低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结构转型前的鲁尔区的产业模式主要是采掘业、钢铁工业,由于技术需求低,其产品技术含量低、成本高、质量差、附加值低。

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看东北改革

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看东北改革

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看东北改革摘要: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

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

但是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工业区经济迅速走出了低谷,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煤炭和钢铁生产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由此笔者想到,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对于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老工业区;结构调整;资源枯竭;资金;技术东北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机械、冶金、化工和能源基地,建国以来,东北三省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了老的夕阳产业,加之长期过度的开发使得能源基地资源枯竭,大批国营企业工人下岗失业,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东北经济的发展。

如何重振东北工业的雄风,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作用,是摆在东北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此笔者利用在欧洲留学的机会,重访了德国鲁尔工业区,希望从鲁尔工业区建设经验中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寻找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从而为东北工业的振兴尽薄棉之力。

一、鲁尔工业区的成功经验及弊端鲁尔工业区是位于德国西部北威斯特法伦州境内的一个区,面积4434平方公里,人口540万,目前仍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

鲁尔工业区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从地理概念上讲,现在的鲁尔工业区是指“鲁尔区城市联盟”(KommunalverbandRuhrgebiet)所属北威州11个直辖市和4个县级市的总计54个镇的所辖区域。

鲁尔工业区面积占到北威州总面积的1/10。

1.鲁尔工业区的衰落与振兴。

与其他资源型城市和地区一样,鲁尔工业区也经历了由兴盛到衰竭的全过程。

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一)

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一)

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一)内容提要:鲁尔区是德国一个以煤炭、钢铁、煤化等产业为基础的老工业区,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约束,鲁尔区从1960年代力图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本文分析了转型中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概述了区域政策和地方政府的作用,总结性提出了七项建议,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及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区域一、德国鲁尔区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鲁尔区是德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区,它正处于从意大利北部一直延伸到英国的欧洲工业产业带的中东部地区(不过从德国的行政区划规定来看,通常所说的鲁尔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而是德国最大的一个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一部分)。

由于其所处的地理和行政区划位置,所以同其他重要工业区相比较,它同东欧国家的联系更为密切。

随着欧盟的东扩,它的重要性则会更加突出。

鲁尔区的矛盾表现为:(1)在1950年代,它是战后德国经济恢复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从而也是成就德国经济奇迹的发动机,即使到今天,以能源工业为主的鲁尔区仍然是德国重要的重工业区。

但是从1950年代末以来,一系列结构转型期的尖锐矛盾迫使政府对这一地区给予财政补贴,这已经成为政府的长期负担。

(2)从1980年代以来的近20年以来,这种结构转型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

尽管重工业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鲁尔区的第三产业今天也显示出它的价值,其增加值占当地地方国民经济总增加值的65%,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不过,鲁尔区的结构转型仍没有解决这一地区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鲁尔区的失业率一直处于14%的高点,如果把实际上的隐性失业,这个比率可能还要更高一些。

(3)在鲁尔区,对结构转型作出重要贡献的是高校和技术中心,但新企业创业方面鲁尔区却长期存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的缺陷。

(4)尽管从19世纪中叶以来外国移民的大量涌入,以及结构性转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鲁尔区已成为德国值得关注的敏感的国际政治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PART ONE 区位概况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消费量逐渐增加,鲁尔区的炼油业和石油化工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70年代以后,电气、电子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7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衰退,鲁尔区与世界其它老工业区一样面临着结构 性危机,使鲁尔区在德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下降,现在其工业产值仅占全国不足 1/6。为此鲁尔区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开展了区域整治,首先发展新兴工业和轻工业,促进区内经济结构多样化;第二调整区内生产布 局,开发原来相对落后的莱茵河左岸和鲁尔区北部,与此同时拓展南北向交通网,以利新区开发;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第三大力发展文教科研,推进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同时整治环境,消除污染。 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 鲁尔工业区不像其他工业区,它风景如画,被人们誉为花园工业区。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 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PART ONE 区位概况
主要结构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生产中心
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 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机械制造业,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氮肥工业、建材 工业等。同时,为大量产业工人服务的轻工业,如服装、纺织、啤酒工业等也有了 很大发展。
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PART ONE 区位概况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消费中心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这里集中了5个50万~100万和24个10万~50万人口的城市。鲁 尔区生产的70%以上的煤炭和钢铁在此范围内加工、消费。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鲁尔区的变革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其转型大致分为3个阶段:
PART TWO 鲁尔工业区的历史兴衰
4、鲁尔工业区的振兴
第一阶段为上世纪60年代。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制订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方案,通过提供优惠 政策和财政补贴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并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善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兴建和 扩建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整治土地,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为70年代。在继续加大第一阶段改善基础设施和矿冶工业现代化的同时,重点通过 提供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援助,逐步在当地发展新兴产业,以掌握结构调整的主动权。
PART TWO 鲁尔工业区的历史兴衰
3、鲁尔工业区的衰退
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 由于廉价的石油, 天然气和进口煤(煤矿开采深度加大, 导致人工成 本过高, 从国外进口原煤甚至要比当地采煤更便宜)的冲击, 加之国际市场对重工业产品需求量 的下降, 鲁尔工业区的煤钢工业受到严重挑战, 也严重影响到许多关联工业部门。大量的冶炼厂 纷纷关闭, 成千上万的钢铁工人失业, 因为没有其他就业选择, 只好背井离乡, 鲁尔区人口急剧 下降。
随之从东部来的外籍劳工蜂拥而至。鲁尔区的人口数量从 1850 年的 40 万猛增到 1925 年的380 万。著名的钢铁公司如克虏伯公司(Thyssen Krupp) 正是在此其间纷纷在鲁尔区安家落户, 繁荣辉煌。 鲁尔工业区开始沸腾起来, 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工厂, 但也伴随着喧闹, 臭气熏天, 粉尘飞扬。在丰富的 煤炭资源、先进的工业技术基础以及创业精神的基础上, 鲁尔区的煤矿、钢铁、机械工业得到全面发展, 形成强大的“采矿冶炼生产综合体”,并成为德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03
PART FOUR
经验教训
PART FOUR 经验教训
1、调整产业结构
2、社会保障
3、再就业机会
PART FOUR 经验教训
1、调整产业结构
PART ONE 区位概况
煤炭资源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 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 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 亿吨,占全国90%。鲁尔区的煤炭煤 质好,煤种全,品位高,为优质硬 煤田,露天煤矿丰富,可炼优质焦 炭的肥煤占储量的3/5,煤炭所含的 灰分(为3~18%)和硫分(为 0.5%~1.5%)都低,发热量高,其 中肥煤的发热量高达8600大卡/公斤。
PART TWO 鲁尔工业区的历史兴衰
1、鲁尔工业区的兴起
2、鲁尔工业区的腾飞
3、鲁尔工业区的衰退
4、鲁尔工业区的振兴
PART TWO 鲁尔工业区的历史兴衰
1.鲁尔工业区的兴起
鲁尔工业区的形成是与“黑色金子”煤炭资源分不开的, 这里大约蕴藏着 500 亿吨煤炭储量。 从 14 世纪就有煤炭开采的记录, 但主要是对鲁尔区南部煤层露出地面的地区进行简单原始的挖掘。 直到 19 世纪初, 鲁尔区的煤炭开采产量在德国仍是无足轻重。 19 世纪中叶之后, 史无前例的工业革命使鲁尔区像淘金热一样在很短时间内便成了产业工人们的追 梦之地。“鲁尔区”一词首次进入官方文件是在一战结束后的《凡尔赛条约》。根据此条约, 战败国德国 要用鲁尔的煤向法国进行战争赔偿, 鲁尔区因此引进 15 万矿工和 45 万家属, 庞大的移民计划给鲁尔区 带来了第一次经济飞跃。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 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PART ONE 区位概况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 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PART TWO
鲁尔工业区的历史兴衰
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德国联邦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鲁尔区内不同地区的区域优势, 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PART TWO 鲁尔工业区的历史兴衰
4、鲁尔工业区的振兴
整治后:
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工业布局趋于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 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环境优美地区。 鲁尔工业区的振兴计划为全世界的旧工业区改造提供了范本。它的策略不是废旧立新, 而是旧物再利用。 通过改变原有建筑、设施及场地的功能,既再现了工业区的历史,又为人们提供了文 化、娱乐生活的园地。整个鲁尔工业区已变成了一个博物馆和休闲区。 经过多年的不断调整与改造,鲁尔区早已不是一个衰落的工业区,而恰恰相反正保持 继续发展的势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是资源型城市成功改造转型的经典案例。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 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PART ONE 区位概况
交通运输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水运
纵贯全区南北,莱茵河口上的7000吨级海 轮和8000吨的顶推船队,可直抵杜伊斯堡港。 从杜伊斯堡港到荷兰边界的莱茵河段,鲁尔 区年均运输量达1亿吨,还可通过河口的鹿 特丹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区内有沟 通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和埃姆斯河的4 条运河网,总长达425公里(包括通往埃姆 斯河下游河段) 鲁尔区有大小河港74个,这里的河道与港 口均已标准化,可通行1350吨的欧洲标准货 轮的航运。同时,鲁尔区东部可利用多特蒙 德—埃姆斯运河航运,经埃姆登港与海外运 输联系。所以,虽然鲁尔区地处内陆地区,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但由于它有着方便的水运条件,特别是莱茵 河通海航运,使得它与沿海地区样具有廉价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运费条件。 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
据统计, 1957 年, 鲁尔区有 141 个煤矿, 49 万煤矿工人, 年产量达 1.2 亿吨; 到 1995 年, 仅剩 13 个矿井, 煤矿工人不足 7 万, 煤产量紧缩到 4000 万吨。曾经辉煌一 时的大工业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鲁尔工业区开始被称为德国经济发展的衰落地区。
PART TWO 鲁尔工业区的历史兴衰
PART THREE
鲁尔区转型借鉴意义
PART THREE 鲁尔区转型借鉴意义
借鉴意义
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 造的重大决策。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能 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 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 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工 业区经济迅速走出了低谷,从以煤炭和 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
《经济转型型-德国鲁尔工业区》
01 02 03 04 05
PART ONE
区位概况
PART TWO 鲁尔区历史兴衰 PART THREE 借鉴意义 PART FOUR PART FIVE 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区位概况
PART ONE 区位概况
地理位置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 间的地区。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的地域界限,其面积 4593平方公 里,占全国面积的1.3%。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 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 超过50万。 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 片的城市带。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为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 欧、南欧的捷径,地处欧洲的交通路口。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 角”内,西距共同体成员国法、荷、比、卢的工业区很近,北距共同体成员国丹麦以及瑞典南部工 业区不远,东北、南面又邻近本国下萨克森的经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 业区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便于工业区间以 及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德国的鲁尔工
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
01 02
变为以煤炭和钢铁生产为基础,以电子
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 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产业结构调 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