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素材:关于鲁迅的挽联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 他是在开玩笑。
笑——白薇《我对鲁
会心的笑。
迅先生的回忆和感想》
文章主旨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 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 、养病、去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 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 ,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 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 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自题小像
①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 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例如平 静的叙述中饱含的深刻的情感,尤其是“悲”感。
②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 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
③写许广平,是更典型的侧面烘托。例如她对鲁迅先生 工作的支持,尽管整天为家庭琐事忙忙碌碌,但却能让鲁迅 先生有更多的时间忙于工作。她的坚强也反映了鲁迅的坚强。
阖( hé ) 碟( dié )
轻捷:轻快敏捷。 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不济:不好,不顶用。 揩:擦,抹。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细节描写的魅力:细节,即细
小的动作或情节;文艺作品中描绘 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 社会环境等最小的单位组成;细节 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 思想的表达。
拓展延伸
鲁迅的名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
工作上了。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
这两条路。
布置作业
1.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 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 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 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 花苑。成为中国 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本⽂通过对鲁迅先⽣的笑声、⾛路姿态、待⼈接物、读书写作等⽇常⽣活细节的描述,展⽰了伟⼤的鲁迅先⽣的平凡⽣活,表现了鲁迅先⽣的情趣、⽓质以及⾼尚品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3课《回忆鲁迅先⽣》课⽂原⽂ 鲁迅先⽣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的欢喜。
若有⼈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鲁迅先⽣⾛路很轻捷,尤其使⼈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来往头上⼀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切地⾛去。
在鲁迅先⽣家⾥做客⼈,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个钟头的⼯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较少。
还记得有⼀次谈到半夜了,⼀过⼗⼆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个段落就看看旁边⼩长桌上的圆钟,⼗⼀点半了,⼗⼀点四⼗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反正已⼗⼆点,电车也没有,那么再坐⼀会⼉。
”许先⽣如此劝着。
鲁迅先⽣好象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烟嘴在沉思着。
⼀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外边下着⼩⾬,弄堂⾥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嘱咐许先⽣⼀定让坐⼩汽车回去,并且⼀定嘱咐许先⽣付钱。
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的天,⼏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鲁迅先⽣很喜欢北⽅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病的时候,也不⼤吃⽜奶。
鸡汤端到旁边⽤调羹舀了⼀⼆下就算了事。
有⼀天约好我去包饺⼦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绞⾁机绞成的⽜⾁,就和许先⽣站在客厅后边的⽅桌边包起来。
海婴公⼦围着闹得起劲,⼀会⼉把按成圆饼的⾯拿去了,他说做了⼀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看它,转⾝他⼜做了⼀只⼩鸡。
许先⽣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避免加以赞美,若⼀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客厅后没到黄昏就先⿊了,背上感到些微的寒凉,知道⾐裳不够了,但为着忙,没有加⾐裳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素材:关于鲁迅的挽联
关于鲁迅的挽联方悬四月,悬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郭沫若)(“双星”指高尔基和鲁迅两位文坛伟人,先后去世仅隔4个月)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郭沫若)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郭沫若)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侠骨柔肠,横眉俯首;胸中海岳,笔底风雷。
(钱昌照)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徐懋庸)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孙伏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爱。
新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⑸细节描写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 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 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 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 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通过神情、语言、动作的描写, 把一个伟大的人物回忆得有血有肉, 可知可感,令人亲近。
目标导学三:合作讨论,疑难探究
1、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哪些人? 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都一样吗? 2、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 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 好写的?”但就是这样一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 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字,却成为描 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你喜欢这样的写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 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 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 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 忧虑和敌意”。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 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 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这只是鲁迅 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 千夫指”这一方面,不是他的全部。在鲁 迅先生活着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 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 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因此,他的周 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 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要来 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让我 们一起来走进鲁迅,感受鲁迅。
校对: 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 错误。 眼睛不济: 眼睛不顶用、不发挥作用。 揩: 擦,抹。 深恶痛绝: 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深:很,十分。恶:厌恶。 痛:痛恨。 绝:极点。 安顿: 安稳 存心: 心里怀有的念头
阖:闭合
探究准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 点
链 接
【考点】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作用 1. 明确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肖像描 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 写。 2. 明确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角度或途径:正面 描写和侧面描写。 3. 人物的各种描写方法中都可能存在细节描 写。 4. 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依次分析,有一个 答一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 现了人物的(要结合文章具体化)……(精神/品 质/心理);表达了作者(有时是“我”)的…… (情感);为下文……作铺垫。如果是侧面描写, 应回答:从侧面烘托了……。
郭沫若悼念鲁迅先生写的挽联-挽联大全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郭沫若悼念鲁迅先生写的挽联-挽联大全
为了纪念鲁迅先生逝世的四周年,郭沫若于当年创作了《写在菜油灯下》一文。
在此文末尾郭沫若写了一副对联作为结束语,以此纪念鲁迅先生: 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
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上联的前半部分,用激流奔腾而又曲折奋进的景象,形象地比喻鲁迅先生生前的不妥协的倔强性格与明快的文风;下联前半部基本上是上联前半部的映衬、加深,以霜雪、冰雹、恒寒,含蓄地说明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恶势力的斗争,像秋冬那样地肃杀而又酷冷,是鲁迅先生的人格的写照,是鲁迅精神的体现。
挽联的上下两联的后半部,相承相衬,预示着鲁迅的再当时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而又深远,后继者必然日增。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课文原文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
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也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
”许先生如此劝着。
鲁迅先生好象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
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用绞肉机绞成的牛肉,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来。
海婴公子围着闹得起劲,一会儿把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了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看它,转身他又做了一只小鸡。
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客厅后没到黄昏就先黑了,背上感到些微的寒凉,知道衣裳不够了,但为着忙,没有加衣裳去。
等把饺子包完了看看那数目并不多,这才知道许先生我们谈话谈得太多,误了工作。
许先生怎样离开家的,怎样到天津读书的,在女师大读书时怎样做了家庭教师,她去考家庭教师的那一段描写,非常有趣,只取一名,可是考了好几十名,她之能够当选算是难的了。
悼念鲁迅先生挽联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追悼会上,各界人士同声哀悼,所送挽联多得不可胜数。
其中有这样几副,最能帮助我们认识鲁迅的价值。
其一,郭沫若的两副挽联。
鲁迅逝世时,郭沫若远在日本,惊悉鲁迅离去,立即写了三副挽联。
一副是:“方悬四月,迭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上联头两句,是指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九日高尔基逝世和同年鲁迅逝世的十月十九日,刚好相隔四个月。
鲁迅当时有“中国高尔基”之誉,故称“双星”。
下联的头两句,意在说明作者与鲁迅的关系。
“二心”,指鲁迅参加“左联”后的作品《二心集》;“憾无一面”,指作者将自己一生未能与鲁迅相晤引为不能弥补的憾事。
另一联是:“孔子之前。
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此联看似简单,实则深刻。
虽将鲁迅与孔子相提并论,却指出了二者的截然不同。
因为“孔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鲁迅语),而鲁迅却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传人,其一生的业绩,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既前无古人,又会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二,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所送的挽联:“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中国小说史”,指的是鲁迅1920年起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的讲义。
下联中,对鲁迅在遗嘱中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的见解,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赞许。
其三,国际友人斯诺和姚克联名写的一联:“译著尚未成书。
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此联情深意切,语带双关,将鲁迅的《彷徨》、《呐喊》两书,分嵌联中,但却不着一丝雕饰痕迹,可谓自然妥帖,精妙奇绝。
上联的“译著尚未成书”,指当时姚克与斯诺译编的《活的中国》。
其四,著名文学家唐弢为哀悼鲁迅写下的挽联:“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诚何年,四个月前流过两行泪,又谁料,这番重为先生湿;言可传、行可传、牙眼可传。
七年级下语文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自主学习
2.了解作者以及鲁迅。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 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 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 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 三月》。
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 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 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 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是萧红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 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自主学习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 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 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 《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自主学习
3.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思考: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写作手法
1.写作特点:描写具体而生动; 2.语言朴实无华; 3.人物神态等描写生动。
精段研读
海婴每晚临睡时必向爸爸妈妈说:“明朝会!” 有一天他站在走上三楼去的楼梯口上喊着:“爸爸,明朝会!” 鲁迅先生那时正病得沉重,喉咙里边似乎有痰,那回答的声音很小,海婴 没有听到,于是他又喊:“爸爸,明朝会”他等一等,听不到回答的声音,他就 大声地连串地喊起来:“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 他的保姆在前边往楼上拖他,说是爸爸睡下了,不要喊了。可是他怎么 能够听呢,仍旧喊。 这时鲁迅先生说“明朝会”,还没有说出来喉咙里边就像有东西在那里 堵塞着,声音无论如何放不大。到后来,鲁迅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很大 声地说出:“明朝会,明朝会。”说完了就咳嗽起来。 许先生被惊动得从楼下跑上来了,不住地训斥着海婴。 海婴一边笑着一边上楼去了,嘴里唠叨着:“爸爸是个聋人哪!” 鲁迅先生没有听到海婴的话,还在那里咳嗽着。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回忆鲁迅先生(节选)》PPT习题PPT优秀课件.
【点拨】B项,搭配不当,可将“石碑上的刻文”改为“石碑”;C项,语 序不当,“干预”“发现”互换位置;D项,搭配不当,可将“描写”改为“ 展现”。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C)
背景部分了;先描绘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
,内就容贵不 安会排重产主的生次这分生样明的,日艺因礼术正效面物果是。雕,至刻杨于品后的先写主船体生尾部要,分那,我两而个背们舟面在子则显为她然雕是刻身用品后来的烘附归托属船部还头分送的。三礼位游的者人的。。而将其船背他放许在最多后写物,件则体,现了一文章
A.“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B.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 C.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D.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 亮的。
【点拨】C项中“一、二”表概数,应去掉顿号。
5.下面各句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8.批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请自选角度,为文中第③段画线句作一份 批注(从句子内容、表达情感或个人见解、心得体会等角度皆可)。 示例:画线句子交代了杨绛先生送“我”的《英诗荟萃》对她的重要性,是 她思念女儿的情感寄托物,以此侧面表现杨绛先生了解“我”的走人,那是回家”的含义及其作用。 杨绛先生认为自己的离世是与死去的家人团聚,表现她乐观面对生死的平静 从容。句子总结全文,突出她的人生态度,表现她的高贵人格,点明文章的 中心。 10.请简要概括选文中杨绛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淡泊名利,心系国家;为人细心,关心了解他人,并善于鼓励他人;乐观平 静地面对生死。
《回忆鲁迅先生》(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面阿累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一天中午,我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离接班的时间还有半个钟头。
我心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后面柜台旁边的两个人在谈笑。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我站在书架前,开始翻书。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
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后记,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儿分敬意叫“先生”的。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
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红了脸说:“贵了。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放下,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了。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悼念鲁迅的几副挽联
悼念鲁迅的几副挽联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当时海内外人士纷纷撰联以示哀悼。
蔡元培的挽联是:“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鲁迅逝世时,郭沫若身在扶桑,他送了两副挽联,其中一副是:“方悬四月,悬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双星”指高尔基和鲁迅两位文坛伟人,先后去世仅隔4个月。
另一幅挽联是:“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正当姚克与埃德加·斯诺在鲁迅指导下致力于编译《活的中国》时,得知鲁迅逝世噩耗,二人十分悲痛,共撰挽联以寄哀思:“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联语用词生动贴切,且赞且叹,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当时担任《晨报》副总编辑的孙伏园以鲁迅译著书名及所主编之刊名缀成一副挽联,别有特色:“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
”日本友人佐藤村夫的挽联是:“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
”孔祥熙的挽联是:“一代高文树新帜;千秋孤痛托遗言。
”著名人士陈峥宇撰写172字长联,其上联是:“拯溺是前锋,才德兼备,群乃勇逾义者。
冲拓荒霾,拥护自由,开辟光明途径,阐文化而驱驰,做民众之导师;那料,半世冷宦青毡宏业忽中阻,则感到彷徨故室,白发,红颜,黄口,共衔悲哀,招魂何处,归鹤几时,气魄非常生无敌。
”下联是:“著述称巨擘,知识先觉,人固莫如命也。
抗衡环境,砥柱中流,散布伟大种子,概社会将沉沦,挽国难于狂澜;太息,当兹凄风苦雨鲁殿又圮灵,只留得呐喊余声,断稿,残编,遗迹,同资纪念,盖棺定论,下笔千秋,学术卓荦殁为神。
”1950年,陈毅在鲁迅逝世14周年进也撰挽联一副:“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做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高效突破
课外读写拓展
第一单元
课堂高效突破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高效突破
课外读写拓展
第一单元
[结构图示]
待人接物:①__留___客__吃__饭___,先生陪客,
回 迅节忆 先选鲁 生 读饮 休看书食 闲写电起 娱作影居 乐:路: :阅上走③读路__来轻 _调_信_捷侃__,,玩__④吃笑__鱼___,_丸对_感_,待_染_②包__快_纸__乐__先__,_生__休__息___风 职热 可趣 业情 敬的 的的 的智 伟主 长者 人人 者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_幽__默__谦__逊__乐__在__付__出_____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高效突破
课外读写拓展
第一单元
(2)阅读下列关于鲁迅的两则挽联,写出它们所表达的共同主题。 ①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②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 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答案】示例:赞颂鲁迅的丰功伟绩,对鲁迅的逝世感到无比痛 心。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高效突破
课外读写拓展
第一单元
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 前浮露出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 大家抬起头来,见到了鲁迅先生的苍白冷静的面孔上浮动着慈祥亲切的 光辉,像是严冬的太阳。但是教室里又忽然异常静默了,可以听见脉搏 的击动声。鲁迅先生的冷静苍白的脸上始终不曾露出过一丝的微笑。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 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高效突破
课外读写拓展
第一单元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抹杀 抹 抹布
( mǒ ) ( mā )
恶心 ( ě ) 恶 凶恶 ( è )
深恶痛绝( wù )
拐弯抹角( mò )
一读:感知文本,了解鲁迅
简要概括14个片段的内容 提示:人物+事件
速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二品:见微知著,发现鲁迅
. 勾画文中与这些身份相关的细节描写,谈谈其形象特点。
又过了三个月。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 十七日,一夜未眠。 十八日,终日喘着。 十九日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 生就像他平日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崇敬、感激、怀念
三说:总结提升,学习写法
1.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鲁迅。 我感受到萧红对鲁迅先生_______的感情。
问题:
1.文章开篇从鲁迅先生的笑写起,有何作用? 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
鲁迅先生形象,一下子拉近了读者与鲁迅先生的距离。
2.第2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分析其妙处。 动作描写,“抓”“扣”“伸”“走”等一系列动词,
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鲁迅先生走路轻捷的姿态,表现了鲁迅先 生的干练敏捷和勇往直前的果敢精神。
4. 写海婴,写许先生,跟写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见教材 P14)
侧面描写, 从侧面表现出鲁迅先生家庭生活的和谐温馨、琐碎繁 忙。
问题:
5. 第22段中,“我”的回答是否有所暗示?说说你的理解。(见教材P15)
有所暗示。这句话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指天气放晴,另 一方面暗指当时时局的明朗,隐含着作者对新生活的期待。 6.一边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展读每封来信,这反映鲁迅 先生对待青年怎样的态度?(见教材P16)
《回忆鲁迅先生》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优秀课件
拓展阅读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 不像夜里那样黑大了。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 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 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深夜工作:敬业与辛苦 吃鱼丸:做事认真的严谨 包书:认真细致 病中工作:惧死亡的淡然和争分夺秒工作的勤奋。
2.以上这些内容,看似没有什么联系,比较杂乱。你能否对 它们进行归类?
神情姿态:“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乐观开朗、平易 近人。 饮食起居:“喜欢北方饭”“对萧红做的韭菜合子吃地开心”, 简单随和、体恤他人。 待人接物:“读青年来信”’“不在意自己的原稿和校样”,陪 客人”严格、宽容、和蔼、热情。 休闲娱乐:“开玩笑”“看电影”“翻书休息”幽默风趣,为他 人着想,珍惜时间。
回忆性散文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部编版语文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有改动。鲁迅是萧红精神上和文学上的导师,萧红也是鲁迅作品的 忠实读者。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 鲁迅甘为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36 年,鲁迅去世。从悲痛中振奋起来后,1939年10月,萧红在重庆 完成了两万四千字的长篇回忆录——《回忆鲁迅先生》,作为她纪 念鲁迅逝世三周年的一片心意。
新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chà ) 差不多、差生 (chā)差别 差 出差 .(chāi) (cī) 参差 (chà i) 病愈。 后作“瘥”
(sè)堵塞 塞 边塞 ( sài ) . (sāi)活塞
xià o (学校) 校 ji ào (校对) 转
zhuàn (转椅) • zhuǎn (转移)
识词解意 调羹: 南方方言,普通话叫勺子或汤匙。
⑸细节描写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 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 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 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 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通过神情、语言、动作的描写, 把一个伟大的人物回忆得有血有肉, 可知可感,令人亲近。
目标导学三:合作讨论,疑难探究
1、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哪些人? 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都一样吗? 2、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 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 好写的?”但就是这样一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 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字,却成为描 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你喜欢这样的写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⑶神态描写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 笑着 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 心的笑。 笑
出神地勾画先生冲破忧郁 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容。
⑷侧面描写
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 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 许先生说 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 那怕一点点小事。” 从许先生的角度表现 了鲁迅的求真、务实。
细读感悟
目标导学二:分析形象,把握性格
1.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 四件小事,这十四件小事,你认为分别表 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特性?
【提示】 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摘读法,抓住关 键词句来分析概括人物的品质和特性。 示例——鲁迅的笑:突出“明朗”,发自内 心的“欢喜”,可见其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鲁迅的挽联
方悬四月,悬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郭沫若)
(“双星”指高尔基和鲁迅两位文坛伟人,先后去世仅隔4个月)
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
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郭沫若)
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
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郭沫若)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
侠骨柔肠,横眉俯首;胸中海岳,笔底风雷。
(钱昌照)
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徐懋庸)
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
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孙伏园)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周晔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爱。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
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
爸爸妈妈拉着我手,到伯父家去。
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
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
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
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
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
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
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拥阿三。
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
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
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
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
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注释】周晔,是鲁迅的侄女——周建人的女儿。
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