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孝公既没(没,通“殁”,死)2.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4.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二、古今异义1.铸以为金人十二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2.宽厚而爱人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3.以为桂林、象郡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4.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5.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6.流血漂橹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因河为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8.迁徙之徒也古义:征发;今义:迁移搬家9.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0.皆明智而忠信古义:聪明智慧;今义:通达事理11.秦人开关延敌古义:打开函谷关;今义:开启和关闭,电子元件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一样)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南,向南)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⑥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内,对内;外,对外)⑦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2.名词作动词①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③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④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⑤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⑥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⑦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2.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相斗)②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灭亡)④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⑤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⑥约从离衡(离,使……离散)(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势)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利,有利的形势)③自以为关中之固(固,险固的地势)④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贤才)⑥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险固的地势)2.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变小;弱,削弱)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昧)③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④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四、一词多义1.制①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制作、缝制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⑤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⑦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2.亡①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③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④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⑤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⑥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⑦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3.固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巩固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④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一定、必⑤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既、已⑦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4.利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⑤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⑥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胜利⑧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冯婉贞》有利于5.遗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丢失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④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给予,赠送6.度①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尺码、尺度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程度、限度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规章、制度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⑤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次、回、量词⑥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谱写、创制⑦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考虑、思虑⑧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量、计算⑨理有未安,妄以臆度《问说》推测、猜测⑩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通“渡”,过7.因①因遗策《过秦论》沿袭,动词②因利乘便《过秦论》趁着,介词③因河为池《过秦论》凭借,依据,介词五、特殊句式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表判断)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定语后置;……也,表判断)4.余威震于殊俗(状语后置)5.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6.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7.锄櫌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整理归
《过秦论》梳理一、通假字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约从离衡.(衡,通“横”)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⑨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二、古今异义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黄河以西一带今:河的西面②赢粮而景从古:担负今:输赢的“赢”③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即东方今:指山东省④流血漂橹古:盾牌今:使船前进的工具⑤以致天下之士古:以,来;致,招纳今:连词,表结果⑥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古:以(之)为,把它设立为今:认为⑦才能不及中人古:一般的人今:中间介绍人,公证人三、一词多义1.固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形容词用作名词,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形容词,牢固,顽强③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名词,固守的据点,屏障,④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名词,险固(地方)⑤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形容词,险固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动词,巩固⑦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形容词,固执⑧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副词,本来⑨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副词,一定⑩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副词,坚持、坚决吾固知公子之还也副词,本来、原来2.因①因遗策(动词。
沿袭)②因利乘便(介词,趁着)③因河为池(介词,凭借,依据)3.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②追亡逐北(动词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④河曲智叟亡以应(副词,通“无”,没有)⑤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动词,逃跑)⑥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动词,死亡)⑦燕虽小国而后亡(动词,灭亡)4.制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动词,统率)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制服)③履至尊而制六合(动词,统治、控制)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名词,规模)⑤终岁不制衣则寒(动词,制作)5.兵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行军用兵之道(名词,军队)②收天下之兵/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斩木为兵(名词,兵器)6.策①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计策)②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马鞭子)7.致①以致天下之士(动词,招引、招纳)②致万乘之势(动词,达到、获得)③而致千里(动词,到达)8.之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9.及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10.北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③将军战河北(名词,北方)11.度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动词,通“渡”,越过)④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⑤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名词,限度)⑥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名词,风度/常态)⑦一年一度秋风劲(量词,次、回)⑧宁信度,无自信也(名词,尺码)12.遗①因遗策(动词,遗留下来)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遗失,丢失)③路不拾遗(名词,遗失的东西)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动词, wèi,送给)13.爱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一路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⑥倔起阡陌当中〔倔,通"崛",崛起〕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二、古今异义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1.固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巩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巩固,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结实,顽强,形容词〕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意外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2.因①因遗策〔沿袭,动词〕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3.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丧失,损失,动词〕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衰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衰亡〕4.制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5.兵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②收天下之兵/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6.策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谋,名词〕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7.致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②致万乘之势〔抵达、取得,动词〕8.之①不爱保重视宝肥沃之地〔的,构造助词〕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9.及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10.北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②追亡逐北〔失利的军队,动词作名词〕11.度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12.遗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丧失,动词〕13.爱①不爱保重视宝肥沃之地〔吝惜,动词〕②宽厚而爱人〔保护,尊重,动词。
必修三《过秦论》文言现象
《过秦论》文言现象一.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连衡”通“连横”: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合从.缔交“从”通“纵”:相与,共同、一道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问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锄櫌.棘矜“櫌”通“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乏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百有.余年矣“有”通“又”:还有召.滑“召”通“邵”:姓氏二.一词多义1.固○1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3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2.因○1因遗策:沿袭○2因利乘便:趁着○3因河为池:凭借,依据○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2追亡逐北:逃亡○3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4.制○1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3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制服5.兵○1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2收天下之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6.策○1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2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7.致○1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2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8.之○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结构助词,的○2赵奢之伦制其兵:指示代词,这○3商君佐之:代词,他,指秦孝公○4聚之咸阳:代词,指“天下之兵”○1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2及至始皇:到,等到10.北○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2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11.度○1内立法度:制度○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12.遗○1因遗策:遗留下来○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13.爱○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2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三.古今异义1.铸以为..金人十二∕以为桂林,象郡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2.宽厚而爱人..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3.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4.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5.流血漂橹.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一种工具6.因河为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7.而迁.徙之徒也古义:征发今义:迁移搬家8.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9.皆明智..而忠信古义:聪明智慧今义:通达事理10.秦人开关..延敌古义:打开函谷关今义:开启和关闭,电子元件四.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包裹一样;囊:像口袋一样○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那样;景:像影子一样○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6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对内;外:对外○7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2.名词作动词○1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当做窗户;枢:当做门轴○2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3外连衡..而斗诸侯连衡: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4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5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6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7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二)动词活用1.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亡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2.动词的使动用法○1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相斗○2流血漂.橹漂:使······漂浮○3吞二周而亡.诸侯○4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5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6约从离.衡离:使······离散(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崤函之固.∕自以为关中之固.∕以为固.固:险固的地势○2因利.乘便利:有利的形势○3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贤才2.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变小;弱:削弱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削弱○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弯:使······弯五.特殊句式判断句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人,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倒装句1.定语后置伏尸百万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城千里2.宾语前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崤函之固,自若也3.介词短语后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余威震于殊俗省略句委命(于)下吏身死(于)人手威振(于)四海士不敢弯弓(射箭)而抱怨聚之(于)咸阳以(之)为桂林、象郡蹑足(于)行伍之中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被动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2、制其弊(“弊”通“敝”,困乏,疲惫)3、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4、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5、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6、百有余年(“有”通“又”)7、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8、始皇既没(“没”通“殁”,死)【词类活用】A. 名词作状语1、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 (像回声一样)2、赢粮而景从( 像影子一样)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用席子) (像用包布) (像用口袋)4、内立法度(对内)5. 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6、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 (向西) (向东) (向北)B.名词作动词1、过秦论(指出过失)2、瓮牖绳枢(用破瓮作,用草绳系)3、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鞭子打,用竹杖打)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5、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6、序八州而朝同列(引,招致)C.动词作名词1、追亡逐北(逃亡的敌兵,败北的敌兵)D.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E.形容词作名词1、自以为关中之固(险固的地方)2、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F.使动用法1、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2、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3、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4、外连横而斗诸侯使……争斗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6、会盟而谋弱秦使……弱7、以弱天下之民使……弱8、以愚黔首使……愚蠢【一词多义】①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②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失去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的敌兵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③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牢固的屏障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④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锐利、锋利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⑤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丢失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⑥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⑦因因遗策(沿袭,动词)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⑧及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及至秦始皇(到,介词)⑨兵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整理《过秦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之一,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篇章。
下面是《过秦论》的知识点整理:1.内容概括:《过秦论》主要探讨了秦国崛起的原因、君主制度的优劣以及君臣关系等政治问题,旨在告诫当时诸侯国君主,引导他们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
2.秦国崛起原因:通过分析历史,荀子认为秦国能够崛起主要原因是其推行法治,实行君主集权,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体制。
3.君主制度的优劣:荀子认为君主制度的优劣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在于君主个人的品德和才能。
他主张君主要具备仁德、明智、明辨是非、遵循道德法则,而不是任性妄为、专横无道。
4.君臣关系:荀子提出了儒家以外的一种君臣关系观,认为君臣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君主应该履行主宰责任,臣子则应该忠诚、尽责,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
5.政治理想:荀子在《过秦论》中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理想,认为只有通过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他主张建立法治国家,以法律原则来规范君主和臣民的行为。
6.人性的本恶论:荀子在《过秦论》中阐述了他的人性观,主张“人性恶”,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贪婪的,只有通过教育和法律的引导才能约束人性的恶,使之符合道德标准。
7.政治手段与权术:荀子在《过秦论》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政治手段和权术,如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善用间谍情报、巧妙运用奸计等,以达到巩固君主权力和稳定国家的目的。
8.对于他国的批评:荀子在《过秦论》中对于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和风俗做出了一些批评,他批评了部分国家君主任性妄为、无法无天,导致政治混乱以及社会道德的败坏。
总结起来,《过秦论》主要包括秦国崛起的原因、君主制度的优劣、君臣关系、政治理想、人性的本恶论、政治手段与权术以及对其他国家的批评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以及荀子的政治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过秦论知识点归纳《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
过秦论》是中国古代一篇著名的政治文章,主要讲述了秦国崛起的历史和背后的原因。
文章中出现了许多通假字,如“崛”代表突然兴起,“亢”代表强,以及“殁”代表死等。
此外,
还有一些古今异义的词汇,如“国”在古代代表诸侯国,在现代则代表整个国家区域;“山东”在古代指崤山以东的地区,在现代则指山东省西河之外等。
文章中也有一些词类的活用,如名词作状语,如“席卷”、“包举”、“囊括”等;名词作动词,如“”、“称王”;动词作名词,如“追亡逐北”等;形容词作名词,如“崤函之固”等。
此外,文章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和倒装句。
判断句可以用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判断,如“此四君者,皆明
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___而重士”;倒装句可以用来强调某个词汇或者表达特殊的语气,如“余威震于殊俗”。
总的来说,《过秦论》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它不仅揭示了秦国崛起的历史和背后的原因,也为后世的政治思想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过秦论文言知识复习总结【WORD】
过秦论文言知识总结通假字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战国时六国联合抗秦的策略。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突出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百有余年(通“又”)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呵问、盘问。
孝公既没(通“殁”)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威振四海(通“震”)一词多义北追亡逐北名词败逃的人北收要害之郡名词作状语向北将军战河北名词北方因因力乘便介词趁着因遗策动词沿袭因河为池介词凭借致以致天下之动词招纳致万乘之势动词达到而致千里动词到达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名词险固的地势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形容词牢固人固有一死副词本来延延及孝文王动词延续秦人开关延敌动词引进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动词邀请策因遗策名词策略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鞭子弱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的使动削弱弱国入朝形容词弱小不若孀妻弱子形容词年少举包举宇内动词夺取西举巴蜀动词攻取举国欢庆形容词全杀人如不能举形容词尽爱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动词吝惜吴广素爱人动词爱护爱莫能助动词隐而不露、心理愿意兵收天下之兵名词兵器行军用兵之道名词战争沛公兵十万名词军队向非及向时之地名词先前向吾不为斯役连词假使秋天漠漠向昏黑动词将近乘因利乘便介词趁着、凭借致万乘之势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李白乘舟将欲行动词乘坐之有席卷天下……之意结构助词,的当是时也,商君佐之代词,代秦孝公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结构助词,的东割膏腴之地结构助词,的收天下之兵结构助词,的聚之咸阳代词,代天下之兵有宁越……之属为之谋指示代词,这类的有田忌……之伦制其兵指示代词,这类的而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转折连词,却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修饰连词,地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转折连词,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果连词,因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递进连词,地古今异义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古:黄河今:泛指河流赢粮而景从古:担负今:输赢的“赢”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流血漂橹古:盾牌今:划船的工具九国之师古:军队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名词活用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作动词招致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作动词登上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作动词用破瓮作用草绳系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作动词称帝当王将数百之众名词作动词率领动词活用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外连横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吞二周而亡诸侯矣)使动用法使……灭亡流血漂橹使动用法使……漂起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跑的人/溃败的军队争割地而赂秦动词作状语争着形容词活用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词的使动使……弱,削弱以愚黔首形容词的使动使……愚蠢废先王之道形容词的使动使……作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尊贤而重士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形容词做名词坚固的地势因利乘便形容词作名词有利的形势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梳理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梳理《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文章论述了秦王朝的过失,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过秦论文言文知识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 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合从缔交通,(2)而倔起阡陌之中通,(3)赢粮而景从通,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2)氓隶之人(3)然秦以区区之地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以致天下之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山东省。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
(4)国家无事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北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____________②追亡逐北____________(2)乘①至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_____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____________③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____________(3)爱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____________②宽厚而爱人____________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____________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3)天下云集响应(4)履至尊而制六合(5)序八州而朝同列(6)外连衡而斗诸侯(7)吞二周而亡诸侯(8)却匈奴七百余里(9)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0)会盟而谋弱秦(1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12)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3)以愚黔首(14)赢粮而景从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从→纵,合纵,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2、景→影,影子3、振→震,震动,震撼4、没→殁,死5、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6、何→呵,大声呵斥7、倔→崛,突出二、词(一)古今异义1、橹:古义:盾牌今义:船桨2、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3、赢:古义:担负今义:胜,获得;与“输”相对4、师:古义:军队今义:隶属于军或集团的一个编制单位5、家:古义:大夫统治的地方叫“家”今义:家庭6、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7、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8、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后一事承接前一事9、以致:古义:用来招致今义:连接分句,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10、中人:古义:平常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节纠纷等并做出见证的人(二)一词多义1、制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2、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吞二周而亡诸侯3、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人固有一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5、遗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蒙故业,因遗策6、度内立法度,务耕织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7、策蒙故业,因遗策振长策而御宇内8、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宽厚而爱人9、致以致天下之士致万乘之势10、从合从缔交赢粮而景从10、约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11、兵赵奢之伦制其兵收天下之兵行军用兵之道12、及才能不及中人及至始皇13、至及至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14、信皆明智而忠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5、延秦人开关延敌延及孝文王、庄襄王16、因蒙故业,因遗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17、势致万乘之势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8、振振长策而御宇内威震四海19、重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尊贤而重士20、北北收要害之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追亡逐北(三)词类活用1、序八州而朝同列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3、履至尊而制六合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5、陈涉瓮牖绳枢之子6、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7、天下云集响应8、赢粮而景从9、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10、南取汉中1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1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13、尊贤而重士1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5、追亡逐北16、外连衡而斗诸侯17、吞二周而亡诸侯18、却匈奴七百余里19、序八州而朝同列20、会盟而谋弱秦21、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22、士不敢弯弓而报怨23、流血漂橹24、宰割天下,分裂河山25、约从离衡26、过秦论三、句(一)判断句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二)省略句1、威震四海2、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间3、身死人手4、委命下吏(三)被动句为天下笑者,何也(四)倒装句1、宾语前置:陈利兵而谁何2、状语后置: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过秦论》文言知识、句式整理
1、合从缔交 (通:“纵”:
战国时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孝公既没 (通:“殁”,死)
3、约从离衡 (通“横”)
4、倔起阡陌之中(通“崛”,突起)
5、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 样)
72、021/6/陈7 利兵而谁何(通“呵”)
3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有席卷天下 像席子一样
(2)包举宇内 像包裹一样
(3)囊括四海之意 像口袋一样
(4)天下云集响应 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5)赢粮而景从 像影子一样
2021/6/7
4
6、南取汉中
向南
7、西举巴、蜀
向西
8、东割膏腴之地 向东
9、北收要害之郡
向北
10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
2021/6/7
5
2、名词活用为动词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称帝称王)
2021/6/7
12
5、亡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2)追亡逐北(逃亡的士兵,名词) (3)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
2021/6/7
13
6、及
(1)才能不及中人 (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2)延及孝文帝
(到,介词)
2021/6/7
14
文言句式
• 一、判断句 1、……, ……, ……也
2021/6/7
9
• 2、因
(1)因遗策(沿袭,动词) (2)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3)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2021/6/7
10
3、之
(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2)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3)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过秦论》文言知识整理
《过秦论》文言知识整理:一、词法(结合具体语句)1、一词多义以、因、爱、延、制、亡、遗、利、度、区区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目的的连词,来)以致天下之士(目的的连词,来)以弱天下之民(目的的连词,来)尝以十倍之地(介词,凭借)然秦以区区之地(介词,凭借)以为桂林、象郡(介词,把)然后以六合为家(介词,把)因——因遗策(沿袭)因利乘便(趁着)于今无会因(机会)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晋陶渊明独爱菊(喜爱)延——秦人开关延敌(迎战)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邀请)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帅)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跑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使…灭亡)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遗失)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赠送)利——金就砺则利(锋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快的)因利乘便(便利的形式)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度——度长絜大(衡量)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内立法度(制度)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估计)臵之度外(考虑)区区——然秦以区区之地(小小的)何乃太区区(见识浅薄)感君区区怀(诚恳)★(其他重要词:举、之、属、徒、伦、北、藩篱、黔首、兵、向时、隳)2、词类活用(1)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做状语:像席子一样;想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词做状语:像云一样;像响声一样;同“影”,像影子一样。
)(3)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名词做状语:在国内、在国外)(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名词做状语:往东、往西、往东、往北)(5)外连衡而斗诸侯(使动,使……相斗)(6)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使……退却)(7)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使……朝见)(8)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作动,用破瓮当作;用绳子当作)(9)过秦论(名作动,指责……的过失)(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3、通假字(1)孝公既没(通“殁”,死)(2)约从离衡(通“纵”,合纵政策)(通“横”,连横政策)(3)而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4)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5)百有余年矣(通“又”,连接整数和余数的词)4、古今异义因河为池古义:黄河今义:河流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殽山以东,今义:我国的一个省份二、句法(判断句式特点并翻成现代汉语)1、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然而陈涉是用破瓮当作窗用绳子当作户枢的穷困人家的子弟,是耕田的人,是被征发的人。
《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
《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
《过秦论》是先秦的重要文献,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氛围,以及反抗秦政权的
思想势力。
这部著作全部采用文言文表达,传递出许多宝贵信息。
《过秦论》表达了阻抗暴政、寻求自由自主的渴望,其中敏锐而刻薄的文字咬合着历
史矛盾,甚至影响了后世社会发展。
《过秦论》以“天子之上,天下莫明”开宗,深刻反映了当时天子无助、苍生无处可
容的社会现实,藉此向人们唤起对封建制度的反思并预见未来的变革。
“释放苍生,民不动”对比着秦王的霸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自由追求的认可和肯定。
作者着重提出,民意能够催生君上,公正天下,而非采取昏庸暴政、抑制人民追求自由的
方式。
余则曰:“今之国家,值君何在?备以委伯,坐积累酹”提出了建立和谐的统治机制,强调服从官僚制度,对知识、勤劳等民众展示礼仪,让老百姓追求自己的幸福心愿。
“大以弗刑,民不若病;惟以应诏,易节无擅”提出,应当以政令、行礼、法令的实施,建立限制人民层面的执政机制,以保证民众有自己的运动自由,又不影响秩序稳定。
总而论之,《过秦论》表达出当时敢于反抗苛政猛制的民众的心声,直接反映出封建
统治下苍生所经历的压迫,号召民众抗争暴政,实现自由自主的渴望。
过秦论(文言现象归纳)
过秦论(文言现象归纳)
秦论是中国古代文言讲论文体之一,表达严肃、古拙,其特点体现在语言文字上,旨在表达礼教观念,给出道德指南。
一种文言形式,秦论博大含蓄,用以表达崇尚礼法、主张正气的文字表征,既有自身的说理表达结构,也有道德范畴的丰富内容,用以回应时代的社会变革。
一如秦论,其言谈是首要的,强调“礼让正义”的建议,清明朴实的文字讲解,给出正义的掂率,启迪古代式的智慧,并拘守行礼传统,在当时最受到崇尚,被传诵而传宗派给今天。
秦论受《礼记》影响深远,开拓“道义文体”,内容以宣扬礼义与主持正道为主,严肃深沉,夸张加斜体,以图成虚假暗示,让议论叶叶其兴,当今古学家为之赞叹不已。
秦论将平易近人、励志感激、礼法和义天要法相结合,完全叙述,而礼仪的内容也反映出思想境界,关于古代礼制的遵循。
秦论的特点在于它有一种强烈的道德倡导意味,既把法规视为公义真理的发掘,又将正义建立在礼节基础上,令人深思。
在道德上,秦论有其古老的智慧,勉励之以行善、以克己礼三者正义,自告奋勇,ID呼吸之。
(完整版)《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
《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连衡”同“连横”,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策略。
2.合从缔交“合从”同“合纵”,联合六国,共同抗秦的策略。
3.孝公既没“没”同“殁",死。
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同“敝”,困乏.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同“呵”,呵斥盘问。
6.而倔起阡陌之中“倔”同“崛”,崛起。
7.赢粮而景从“景”同“影”,像影子一样.8.百有余年矣“有”同“又",还有。
9.召滑“召”同“邵”,姓氏.二.古今异义:1.以窥周室伺机夺取 2、务耕织致力于3、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承接4、因遗策沿袭5、因利乘便趁着6、因河为池依凭7、修守战之具兵器 8、孝公既没已经9、西举巴、蜀攻占 10、北收要害之郡占据,城邑1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12、以致天下之士招纳13、合从缔交盟约 14、相与为一援助15、宽厚而爱人爱惜人民 16、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一类人17、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一类人,宣传,主张18、赵奢之伦制其兵一类人,军队19、叩关而攻秦攻打20、秦人开关延敌打开函谷关,迎击 2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22、于是从散约败在这种情况下 23、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溃败的军队24、分裂山河划分 25、享国之日浅统治26、国家无事国家和家族,没有战争 27、奋六世之余烈发扬,功业28、振长策而御宇内举起,鞭子29、以为桂林、象郡把(它)划为30、铸以为金人十二把(它铸)成 31、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把(它)作为32、百越之君部落首领3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六国的遗民34、于是废先王之道思想体系 35、焚百家之言著作36、铸以为金人十二铜 37、金城千里坚固的38、然后践华为城依仗 39、因河为池黄河40、因河为池护城河 41、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华山,黄河42、而迁徙之徒也……的人 43、才能不及中人平常的人44、赢粮而景从担着 4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46、行军用兵之道指挥,战术 47、则不可同年而语矣不能48、致万乘之势四匹马拉一辆车 49、序八州而朝同列统辖5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普通百姓三、一词多义:外连衡而斗诸侯表承接,来转而攻秦表承接,就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表修饰,地1.而赢粮而景从表修饰,可不译逡巡而不敢进表转折,却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表转折,可是皆明智而忠信表递进,并且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以便尝以十倍之地凭借2.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来然后以六合为家把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关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3.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自以为关中之固险固的相与为一成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替4.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划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因遗策沿袭5.因因利乘便趁着因河为池凭借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6.亡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7.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多余的8.余余威震于殊俗余存的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因遗策前代的9.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珍贵的10.重尊贤而重士重用北收要害之郡向北11.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在北方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内立法度制度12.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13.爱宽厚而爱人爱惜致万乘之势权势14.势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形势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15.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兵器因遗策策略16.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鞭子以致天下之士招纳17.致致万乘之势获得然后践华为城这18.然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然而秦人开关延敌迎击19.延延及孝文王延续拥雍州之地的20.之杜赫之属为之谋这杜赫之属为之谋他们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弱21.弱弱国入朝弱小的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弱弱国入朝朝拜22.朝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聘囊括四海之意意愿23.意乐毅之徒通其意主张振长策而御宇内举起24.振威震四海使……震动北收要害之郡占据25.收收天下之兵收缴三.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过秦论指责……过失 2、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进军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瓮作,用绳子系6、将数百之众带领7、序八州而朝同列统辖(二)名词活用作状语: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般,像包裹般,像口袋般2.内立法度对内 3、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向南,向西5、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东,向北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7、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回声、影子)一样(三)使动用法:1.外连衡而斗诸侯使……争斗 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使……倒下,使……漂浮。
《过秦论》文言知识整理
二、古今异义 • • • • • • 1、于是 古:在这时 今:合用为连词 2、山东 古:殽山以东 今:一个省份名称 3、以为 古:把……作为 今:认为 4、河 古:黄河以西一带 今:河的西面 5、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 今:输赢的“赢” 6、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使船前进 的工具
三、活用
• 1.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席,像席子 一样;包,像包裹一样;囊,像口袋一样 • 2. 内立法度 内-对内 • 3. 外连衡而斗诸侯 外-对外,斗,使……斗 • 4.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 之郡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 5. 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 6. 约从离衡 离,使……离散 • 7. 追亡逐北 亡,北,动词作名词,逃亡的人,败北 的人 • 8. 流血漂橹 漂,使……漂浮 • 9. 因利乘便 利、便,形容词作名词,便利的形势, 有利的形势 • 10. 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 使……灭亡
• ⑦身死(于)人手 • ⑧威振(于)四海
• 4、 定语后置句
• 铸以为金人十二 • 5、 宾语前置句
• ①殽函之固,自若也
•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互文句
•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 ②亡矢遗镞(遗失一支箭) • ③从散约败(合纵盟约解散失败)
四、一词多义
• • • • • 遗 因遗策: 遗留下来的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遗失之物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给与,给予
四、一词多义
• • • • 过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过失、过错 责备 拜访、探望
《过秦论》文言知识、句式整理 PPT
3、之
(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 结构助词)
(2)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 代词)
4、制 (1)……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 (3)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动词)
5、亡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
掉,动词) (2)追亡逐北(逃亡的士兵,名词)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四、一词多义
1、固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
势,名) (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坚定、
坚决,形)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坚固
• 2、因 • (1)因遗策(沿袭,动词) • (2)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 (3)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迁徙之徒也 • 2、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 • 3、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被动句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三、定语后置 1、铸以为金人十二
2、金城千里
四、介词结构后置
• 1、余威震于殊俗 • 2、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
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 3、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3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动词2铸以之为金人十二3省略介词2子孙帝王于万世之业也3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2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 文言知识整理
一、古今异义 1、因河为池 古:黄河;今:泛 指河流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山东省 3、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 象郡 古:把… …作为: 今:认为 4、铸以为金人十二 古:把… …做成 今:认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连衡”同“连横”,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策略。
2.合从缔交“合从”同“合纵”,联合六国,共同抗秦的策略。
3.孝公既没“没”同“殁”,死。
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同“敝”,困乏。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同“呵”,呵斥盘问。
6.而倔起阡陌之中“倔”同“崛”,崛起。
7.赢粮而景从“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8.百有余年矣“有”同“又”,还有。
9.召滑“召”同“邵”,姓氏。
二.古今异义:1.以窥周室伺机夺取 2、务耕织致力于3、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承接4、因遗策沿袭5、因利乘便趁着6、因河为池依凭7、修守战之具兵器 8、孝公既没已经9、西举巴、蜀攻占 10、北收要害之郡占据,城邑1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12、以致天下之士招纳13、合从缔交盟约 14、相与为一援助15、宽厚而爱人爱惜人民 16、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一类人17、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一类人,宣传,主张18、赵奢之伦制其兵一类人,军队19、叩关而攻秦攻打20、秦人开关延敌打开函谷关,迎击 2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22、于是从散约败在这种情况下 23、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溃败的军队24、分裂山河划分 25、享国之日浅统治26、国家无事国家和家族,没有战争 27、奋六世之余烈发扬,功业28、振长策而御宇内举起,鞭子29、以为桂林、象郡把(它)划为30、铸以为金人十二把(它铸)成 31、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把(它)作为32、百越之君部落首领3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六国的遗民34、于是废先王之道思想体系 35、焚百家之言著作36、铸以为金人十二铜 37、金城千里坚固的38、然后践华为城依仗 39、因河为池黄河40、因河为池护城河 41、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华山,黄河42、而迁徙之徒也……的人 43、才能不及中人平常的人44、赢粮而景从担着 4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46、行军用兵之道指挥,战术 47、则不可同年而语矣不能48、致万乘之势四匹马拉一辆车 49、序八州而朝同列统辖5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普通百姓三、一词多义:外连衡而斗诸侯表承接,来转而攻秦表承接,就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表修饰,地1.而赢粮而景从表修饰,可不译逡巡而不敢进表转折,却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表转折,可是皆明智而忠信表递进,并且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以便尝以十倍之地凭借2.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来然后以六合为家把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关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3.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自以为关中之固险固的相与为一成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替4.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划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因遗策沿袭5.因因利乘便趁着因河为池凭借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6.亡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7.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多余的8.余余威震于殊俗余存的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因遗策前代的9.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珍贵的10.重尊贤而重士重用11.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在北方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内立法度制度12.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13.爱宽厚而爱人爱惜致万乘之势权势14.势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形势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15.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兵器因遗策策略16.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鞭子以致天下之士招纳17.致致万乘之势获得然后践华为城这18.然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然而秦人开关延敌迎击19.延延及孝文王延续拥雍州之地的20.之杜赫之属为之谋这杜赫之属为之谋他们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弱21.弱弱国入朝弱小的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弱弱国入朝朝拜22.朝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聘囊括四海之意意愿23.意乐毅之徒通其意主张振长策而御宇内举起24.振威震四海使……震动25.收收天下之兵收缴三.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过秦论指责……过失 2、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进军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瓮作,用绳子系6、将数百之众带领7、序八州而朝同列统辖(二)名词活用作状语: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般,像包裹般,像口袋般2.内立法度对内 3、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向南,向西5、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东,向北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7、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回声、影子)一样(三)使动用法:1.外连衡而斗诸侯使……争斗 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使……倒下,使……漂浮3、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 4、威振四海使……震动(震撼)5、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6、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聘7、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弱(削弱) 8、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使……弯(拉开)9、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愚弄)(四)动词活用作名词:1.合从缔交盟约 2、从散约败盟约2.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五)动词活用作状语:争割地而赂秦争着(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秦孝公据殽函之固险固的关隘 2、尊贤而重士贤才3、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4、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5、威振四海威名6、杀豪杰豪迈杰出的仁人志士(七)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尊贤而重士重用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八)形容词活用作状语: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 2、深谋远虑深深地,长远地四.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这四(位)公子都是贤明聪慧并且忠诚守信(的人)。
2.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自认为险固的关中(地势),千里坚固的城池,(正)是子孙万代称帝称王的基业。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作窗户、用绳子系户枢的(贫穷人家的)子弟,是耕田的农奴,并且是被征发(戍边)的人。
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再说那(秦朝的)天下不是变小变弱了。
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是(由于)不施行仁义(的政策),并且(秦王朝建立前后)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二)被动句:1.而迁徙之徒也。
并且是被征发(戍边)的人。
2.谪戍之众。
(他们的那些)被征发守(边防)的部队。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然而)一(个)普通百姓(带头)起义,却(让)秦朝宗庙被毁坏。
4.为天下笑者,何也?被天下人嘲笑的原因(是)什么呢?(三)省略句:1.约从离横。
(省略主语、定语)(他们)约定合纵之盟(来)离散(秦国的)连横之策。
2.然而成败异变。
(省略谓语、连词)然而成功(和)失败(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3.外连衡而斗诸侯。
(省略谓语、宾语)对外(施行)连衡(政策)来使诸侯自相争斗。
4.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省略动宾)君臣牢固地守卫着(这些地盘)以便伺机夺取周王室(的权力)。
5.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省略介宾)(又)面对深不见底的黄河,把(它)作为固守的据点。
6.尝以十倍之地。
(省略主语、介词结构)(他们)曾经凭借(比秦国多)十倍的土地。
7.委命下吏。
(省略介词)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
8.天下云集而响应。
(省略补语、状语)天下人像云一样汇集(在他们身边),像(山中)回声般(立即)应和。
(四)介词结构后置:1.余威震于殊俗。
(于殊俗震)(他)余存的威力(还)震慑着边远地区。
2.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于钩戟长铩銛)(他们一伙人的)农具木棍(并)不是比兵器长矛(等更)锋利。
(五)宾语前置: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不施仁义)(这)是(由于)不施行仁义(的政策),并且(秦帝国建立前后)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2.秦无亡失遗镞之费。
(费镞)秦国人没有损失耗费(一支)箭(和)(一只)箭头。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谁)(派)可靠的大臣(和)精锐的士卒手握着锋利的兵器来呵斥盘问(来往行人是)谁。
(六)定语后置:1.铸以为金人十二。
(十二金人)把(它们)铸成十二(尊)铜人。
2.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固之关中、千里金城)自认为险固的关中(地势),千里坚固的城池,(正)是子孙万代称帝称王的基业。
(七)固定句式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再说那(秦朝的)天下不是变小变弱了。
《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2、合从缔交3、孝公既没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6、而倔起阡陌之中7、赢粮而景从8、百有余年矣9、召滑二、古今异义:1、以窥周室2、务耕织3、惠文、武、昭襄蒙故业4、因遗策5、因利乘便6、因河为池7、修守战之具 8、孝公既没9、西举巴、蜀 10、北收要害之郡1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12、以致天下之士13、合从缔交 14、相与为一15、宽厚而爱人 16、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17、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 18、赵奢之伦制其兵19、叩关而攻秦 20、秦人开关延敌2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22、于是从散约败23、追亡逐北24、分裂山河25、享国之日浅26、国家无事27、奋六世之余烈28、振长策而御宇内29、以为桂林、象郡 30、铸以为金人十二31、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32、百越之君3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4、于是废先王之道35、焚百家之言 36、铸以为金人十二37、金城千里 38、然后践华为城39、因河为池 40、因河为池41、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42、而迁徙之徒也43、才能不及中人44、赢粮而景从4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46、行军用兵之道47、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48、致万乘之势49、序八州而朝同列 5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三、一词多义:外连衡而斗诸侯转而攻秦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1.而赢粮而景从逡巡而不敢进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皆明智而忠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尝以十倍之地2.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然后以六合为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3.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自以为关中之固相与为一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4.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因遗策5.因因利乘便因河为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6.亡追亡逐北吞二周而亡诸侯赵奢之伦制其兵7.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履至尊而制六合秦有余力而制其弊8.余余威震于殊俗奋六世之余烈因遗策9.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10.重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尊贤而重士北收要害之郡11.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追亡逐北内立法度12.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13.爱宽厚而爱人致万乘之势14.势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赵奢之伦制其兵15.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因遗策16.策振长策而御宇内以致天下之士17.致致万乘之势然后践华为城18.然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秦人开关延敌19.延延及孝文王拥雍州之地20.之杜赫之属为之谋杜赫之属为之谋会盟而谋弱秦21.弱弱国入朝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弱国入朝22.朝序八州而朝同列囊括四海之意23.意乐毅之徒通其意振长策而御宇内24.振威震四海北收要害之郡25.收收天下之兵四、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过秦论2、履至尊而制六合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6、将数百之众7、序八州而朝同列(二)名词活用作状语: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2、内立法度3、外连衡而斗诸侯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5、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7、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三)使动用法:1、外连衡而斗诸侯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3、吞二周而亡诸侯4、威振四海5、却匈奴七百余里6、序八州而朝同列7、会盟而谋弱秦 8、士不敢弯弓而报怨9、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四)动词活用作名词:1、合从缔交2、从散约败3、追亡逐北(五)动词活用作状语:争割地而赂秦(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秦孝公据殽函之固2、尊贤而重士3、因利乘便4、临不测之渊以为固5、威振四海6、杀豪杰(七)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尊贤而重士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八)形容词活用作状语: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2、深谋远虑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