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和环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知识网络】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中国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3.人口素质与环境: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4.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考点透视】1.人口再生产(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概念: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延续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死亡率很高,出生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传统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较高 过渡型:死亡率降低,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现代型:出生率很低,死亡率有所回升,自然增长率低(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分世界: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大洋洲除澳、新外)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2.人口素质与环境(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人口身休素质的概念: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是主要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且影响越来越大自然环境因素:原生环境因素: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次生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生物方面对环境的污染(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着特殊的影响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发展观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典例精析】例1:下图是“世界人口增长图”,读后回答(1)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的增长发生的变化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习题
17.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17.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A.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 A.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 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 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 C.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 C.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 D. 人口迁移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 千米以上 18.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18.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强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 A.自然环境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B.政治因素 B.政治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9.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9.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①日本 ④巴西 A.①②③ A.①②③ ②新加坡 ⑤德国 B.④⑤⑥ B.④⑤⑥ ③印度 ⑥埃及 C.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 D.①②⑤
10.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 10.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 人口普查表明 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 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13.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13.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A.科技水平提高 A.科技水平提高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 资源过度使用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14.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14.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①洞庭湖围湖造田 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 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 为改善交通, 汽车等交通工具 A.①③ A.①③ B.①④ B.①④ C.②③ C.②③ D.②④ D.②④
环境保护法概述
因此,为保护生态系统,必须使其供养的生物不超 过生物生产能力,确保排入生态系统的污染物量不超 过自净能力。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13
演示课件
(五)地时制宜律
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有各自特有的自然组 合和社会经济组合,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开发 利用自然环境时,必须考虑其特点,因地制宜。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12
演示课件
(三)能流物复律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中,能量有一部分会逸散流失到环境中去;物质 一旦进入环境,便会在环境中循环往复。
这就是环境保护法规定鼓励综合开发、综合利用、 废物回收、发展生态农业和严格控制危险废物的原因。
(四)负载有额律 任何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包
2、恶性影响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6
演示课件
第二节 生态学基本知识
一、生态系统基本概念
种群: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 的总和。 群落: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类的 生物种群的总和。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组 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ⅰ 突发性重大污染频频发生
ⅱ 出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法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过程中, 凡有地方标准的地区执行地方标准,就体现 了这一精神。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14
演示课件
第三节 环境问题
一、基本概念:
环
原生环境问题 (自然界自身原因造成)
境
环境破坏
问
(过量向环境索取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
2.(2014·全国卷Ⅰ)右图显示某国移 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 化。读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国家
日本 美国 中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
平均年龄中位数 44.9 37.2 34.8
17
(1)四个国家中 A.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B.刚果民主共和国男性年轻人最多 C.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 D.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 (2)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 B.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C.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 D.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 )
A.2010 年~2020 年
B.2020 年~2030 年
C.2030 年~2040 年
D.2040 年~2050 年
解析:第(1)题,依据概念可知,总人口数量=65 岁以上老
年人数量/65 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①曲
线符合。第(2)题,在上题基础上,分析①曲线反映的人口
与劳动年龄(15~64 岁)人口数之 比。如图示意 1980~2030 年我国 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
趋势。读图回答(1)~(2)题。
(1)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 年后可能出现 ( )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整理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 1.图1和图2各 是什么细胞?请说 出细胞的名称. • 2.它们分别生活 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两者的生活环境有 何异同?
血细胞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 讨论 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 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 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 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 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C 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 D 通过体液进行交换。
5. 人由于长期饥饿而导致身体浮肿是由于细胞外 液中的哪一部分增加引起的( B)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质
第一关:
细胞外 细胞外液 细胞内 1 、体液包括 _______ 液和 ________ 液;其中的 _______ 就是内 环境。
2、下列不是内环境的是: A 血浆; B 血液; C 组织液 ; D 淋巴
1.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生 活内环境分别是( C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A、 ① ④ C、 ② ④
④淋巴和组织液
B、 ② ③ D、 ① ③
2.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 实例的是( D )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中
B、牛奶被引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 D、胰岛素被注射入皮下组织中
二、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成分
血浆的化学组成 水:在血浆中占90-92%.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 维生素等. 无机离子:Na+.K+.Cl-的量较多. 气体:以O2和CO2最为重要。 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细胞代谢废物:除CO2外,还有尿素.尿酸等.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概念: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法中的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环境问题:指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原因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二章大气环境概念:干结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主要成分是氮气(78.09%)和氧气(20.94%)。
其次是氩气(0.934%体积)和二氧化碳(0.033%体积)。
空气中水的体积百分含量在0.1-0.5%之间,其余的大气成分为稀有气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包括:天然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入污染物的污染源。
中图版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环境影响人类生活
环境质量直接影响造成危害。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01
02
03
资源过度开发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导 致生态环境破坏,如森林 砍伐、过度捕捞等。
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 大量废弃物,对环境造成 严重污染,如废水、废气、 固体废弃物等。
生态恢复与重建
01
02
03
04
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 复和重建,恢复其生态功能。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 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推广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促 进生态产业的发展。
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生物多 样性和自然景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过度开发
总结词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滥用,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
详细描述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过度开发导致森 林覆盖率降低、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枯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环 境质量。
环境污染
总结词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能源资源短缺
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它们的储量和开采量都是有限的。能源资源短缺不仅会 影响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还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影响。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资源的供给越来越紧张。土地资源短缺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发 展,还会对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影响。
地震发生时,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给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02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绪言一、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生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基本知识;2、心理学: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警觉、拥护、领域、私密性、向光性等概念;3、环境心理学:研究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刺激与效应,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环境行为特征和规律等知识;4、人体测学: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知识。
第一章1、神经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2、视觉的生理基本:眼睛,外部环境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来感知的。
3、听觉的生理基本: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4、皮肤具有散热和保温的作用,具有“呼吸”功能。
5、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人体有206块骨头,占人体重量的60%。
6、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7、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人的认识活动;二是人的情绪活动;三是人的意志活动8、感觉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感觉:是反映外界各种事物个别特性的感觉(与室内设计的感觉最为密切)二是内部感觉,是反映我们自身各个部分内在现象的感觉。
9、在建筑环境设计时,应加强环境的刺激量,常用的方法:一是加强环境刺激量,二是加强环境刺激的变化性,三是采用新异突出的形象刺激。
10、知觉暂留:当刺激物已停止作用于人的感官后,人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这种现象称之为知觉暂留。
11、视觉暂留:指当视觉的刺激物已停止发生作用的时候,人的视觉并不随之立即消失。
12、错觉:是指和客觉事物不相符合的错误的感觉。
人们研究最多的是几何图形错觉。
13、私密性:是指个人或群体控制自身与他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在什么程度上与他人交换信息的需要。
14、秘密性有四种基本状态:独居、亲密、匿名、保留。
15、秘密性在人际关系中形成了人际距离,即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
16、人际距离包括:(1)亲密距离(0—50cm)(2)个人距离(50—130cm)(3)社交距离(130—400cm)(4)公共距离(400cm以上)17、领域:是指人为了某种需要而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18、个人空间:是指存在于个体周围的最小空间范围。
环境学原理复习内容
qV 1
m
qVm
解:假设完全混合意味着湖泊中的污染物质量浓度等于流出水中的污染物质 量浓度
输入速率
qV 2
输出速率
qm1 qV 11 qV 2 2
qm 2 qV m m (qV 1 qV 2 )
降解速率
qm r k V
qV 1
m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环境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物之
间,存在着丰富的信息联系,这些信息对调节生
态系统各种生物组分的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 生物而言,生态系统的信息有: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营养信息
4.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维持系统内生物生存与演替的前提条件,所以生态 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前提和基础。 一、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 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 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 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二、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 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 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 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 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件下的瞬时增长率。它是恒定的、最大的。
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 当环境是无限制的情况,如空间、
2.种群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4.生物群落 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 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5.群落结构--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 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 ①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 即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 ②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 的明暗、湿度的高低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生物 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 6.生态系统 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素之间通过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发生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稳定的自然系统,称为生 态系统 。
由于地球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而使当地水土壤或食物中某些
第一章人和环境A型题1.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是:A 生活“三废”B 工业企业C 交通运输D 自然灾害E 农业生产2.温室效应主要是因大气中何种物质含量增高所至A SO2B NO XC CO2D COE 光化学烟雾3.生物圈的范围大致包括A.11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B.1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1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C.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D.20km深的地壳、海洋及3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E.1km深的地壳、海洋及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4.对原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B.其中存在有许多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有利的因素C.其中良好的微小气候和优美的绿化等对健康都起促进作用D.有些原生环境中存在某些异常现象E.原生环境中不会存在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5.由于地球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而使当地水、土壤或食物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该元素的量,使出现居民体内该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并引起疾病。
该病被称为A.地方病B.传染病C.职业病D.流行病E.公害病6.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B.与原生环境相比,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C.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D.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E.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7.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体之间关系为A.相互依存B.相互依存、相互制约C.相互制约D.相互对抗E.相互独立8.生物体之间通过食物链可传递A.能量B.物质C.物质和能量D.有机物E.无机物9.对食物链描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食物链的关键是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B.可传递物质和能量C.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无机界向有机界转移D.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有机界向无机界转移E.食物链只传递物质和能量,不传递疾病10.人类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A.新陈代谢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化学反应E.以上都不是11.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A.自然灾害B.环境污染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12.下列哪项是属于次生环境问题A.地方病B.自然灾害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13.对生态系统描述错误的是A.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B.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C.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局部范围,甚至一座山一个池塘D.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E.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所组成14.生态系统中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有机界和无机界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C.生产者、消费者、合成者和无机界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有机界E.生产者、合成者、分解者和无机界15.对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A.可由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引起B.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C.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D.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16.关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无害的简单化合物B.大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危害较小的简单化合物C.污染物在环境中不会转化成为毒性更大的新物质D.污染物在环境中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E.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是有限的17.环境的物理自净作用不包括B.逸散C.中和D.凝聚E.挥发18.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自净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生物作用净化B.净化能力的大小受环境物理条件的影响C.环境的自净作用是有限的D.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污染物较易通过环境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E.一些性质稳定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很难通过环境自身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19.下列何种物质在环境中较易自净A.有机氯农药B.镉C.多氯联苯D.碳氢化物E.汞20.下列何种物质在环境中不易自净A.多氯联苯B.碳氧化物C.氮氧化物D.光气E.漂尘21.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被称为A.吸收B.分布C.转移D.蓄积E.代谢22.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汗腺X型题1.生物圈含有A.空气B.水C.日光D.土壤E.岩石2环境可分为A.原生环境B.次生环境C.自然环境D.社会环境E.污染环境3.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A.生物因素B.社会心理因素C.人文因素D.化学因素E.物理因素4.自然环境中包括A.大气圈B.社会圈C.岩石圈D.水圈E生物圈5.生态系统四要素中的无机界包括A.空气B.水C.绿色植物D.土壤E.太阳辐射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全面的考虑应包括A.互相联系B.互相制约C.互相作用D.互相依存E.互相适应7.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A.大气污染B.酸雨C.水污染与淡水资源危机D.土壤资源破坏与生态恶化E.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锐减8.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有A.水俣病事件B.痛痛病事件C.米糠油中毒事件D.四日市工业废气污染引起哮喘病事件E.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9.生态系统由下述哪些要素组成A.生产者B.消费者C.有机界D.分解者E.无机界10.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之间进行着广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A.流动B.传递C.交换D.消耗E.循环11.工业“三废”是指A.废气B.废烟C.废水D.废尘E.废渣12.环境污染物可来源于A.工业生产“三废”B.日常生活“三废”C.农业生产D.交通运输E.自然灾害名词解释1.原生环境2.次生环境3.一次污染物4.二次污染物5.生物圈6.生态系统7.生态平衡8.半数致死剂量9.最大无作用剂量10.剂量-效应关系11.环境污染12.公害病13.食物链14.物质蓄积15.功能蓄积16.生物解毒作用17.生物活化作用18.靶器官19.储存库20.水体富营养化。
卫生学(第9版)PPT课件 人类和环境
(2)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 进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经环境中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
新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素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称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 ➢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人为活动影响所形成的环境,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环境污染导 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称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
2. 社会环境(由上层建筑、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因素等构成)
卫生学(第9版)
卫生学(第9版)
1. 大气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 向下风侧更远的方向转移 ➢ 向平流层转移 ➢ 向其他环境介质中转移
2. 水体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 扩散、弥散和水体流动迁移 ➢ 生物富集作用和生物放大作用
3. 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 借助水通过土壤颗粒间空隙的移动 ➢ 扩散 ➢ 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卫生学(第9版)
(三)物理性因素
主要包括小气候(microclimate)、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物理因素在环境中强度过高或过低均有可能对机体造成危害。
(四)社会心理行为因素
经济状况、政治体制 社会保障、文化教育 科学技术、卫生服务 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家庭 人口
心理
人类健康
卫生学(第9版)
但有的组织器官中化学物含量虽然很高,却未显示出该部位明显的毒作用,此部位被称为贮存库 (storage depot)。
卫生学(第9版)
3. 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转化
卫生学(第六版)
环境变化大:环境污染
膳食结构
—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植物性 —动物性 —高脂 —高能量
—生物多样性 —高蛋白
生产环境 —有害因素
从相互作用分类疾病
——遗传因素为主:遗传性疾病 物理因素:辐射
——环境因素为主: 化学因素:中毒 生物因素:传染病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慢性病 控制环境因素,对预防疾病:有效性、可行性
环境质量优劣影响人类生死存亡、人类健康水平
环境(environment):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所包含的各种因素 WHO: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
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 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
环境
自然环境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1.什么是公共卫生事件 2.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
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 或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事件具有突发性。它是突然发生的,是突如其来的, 一般来讲是不易预测的事件
事件具有公共卫生的属性。它针对的不是特定的人, 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其范围包括:重大传染病疫 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春秋左传》: 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浅,其恶易觏
《易经》: 君子以思患而豫(同预)防之
《千金要方》: 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7): 医生不仅要治疗疾病,还要注意研究气候、空气、土 壤、 水质及居住条件等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医生 应树立预防疾病思想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预防医学》(⼆)3200 学习参考资料绪论1、预防医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体健康的关系。
2、我国新时期的卫⽣⼯作⽅针不包括保护环境。
3、我国卫⽣发展战略在卫⽣事业重点选择上,要把农村作为卫⽣⼯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4、病因学预防是指针对⽆病期。
5、属于⼆级预防措施的是防⽌疾病复发。
6、第三级预防⼜称病残预防。
7、WHO提出的卫⽣保健⽬标是2000年⼈⼈享有卫⽣保健。
8、初级卫⽣保健⼜称基层卫⽣保健。
9、不属于初级卫⽣保健任务的是恢复劳动能⼒。
10、⽬前,我国初级卫⽣保健⼯作已总结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由于其⾃⾝特点及我国现实条件的制药使得它的全⾯实施还⾯临许多挑战,国际援助不是其顺徙实施的关键。
11、在过去的⼏年⾥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的卫⽣成就。
其中,三级医疗卫⽣保健⽹发挥了重要作⽤。
其设⽴的三级机构是县、乡、村。
12、在过去的⼏年⾥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的卫⽣成就。
其中,三级医疗卫⽣保健⽹发挥了重要作⽤。
其设⽴的三条系统是医疗康复、卫⽣防疫、妇幼保健。
13、在过去的⼏年⾥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的卫⽣成就。
其中,三级医疗卫⽣保健⽹发挥了重要作⽤。
其设⽴的三种组织是卫⽣⾏政、卫⽣业务、群众卫⽣组织。
14、实施初级卫⽣保健是实现“⼈⼈享有卫⽣保健”的战略⽬标最关键的措施。
15、Lalonde和Dever提出的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环境因素是起主要作⽤的。
16、积极的健康观,是在⽣物-⼼理-社会医学模式基础上产⽣的。
17、学习预防医学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疾病是怎样在⼈群中流⾏的,应当怎样预防。
18、2010年卫⽣发展的总⽬标中,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发达地区是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平。
19、⽤于评价⼈群健康状况为敏感的指标是婴⼉死亡率。
20、当今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全社会的⼈群。
21、属于⼀级预防的有:遗传咨询;计划免疫。
22、以下各项中不以第⼀级预防为主的有:⼼⾎管疾病;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糖尿病。
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害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群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2、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其三中物质形态(气、液、固)不会以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前者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后者如人类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及相关环境因素。
4、人和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2)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3)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5、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6.、(见后)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如光化学烟雾、无机汞化合物。
7、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认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
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8、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皮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及特征,可将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
2、三个基本圈带: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
大气圈可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外大气层),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量的0.2%左右。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1.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事物,它们组成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们和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我们每天都要呼吸新鲜空气,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少砍树、多种树,少扔垃圾、多做环保。
不保护环境,空气会变脏,树也会没了,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我们与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在影响环境。
我们生活的地方、娱乐的地方、学习的地方都会受到我们的影响。
我们要做到有序地生活,不乱扔垃圾,不随意破坏环境。
因为我们对环境的不良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自己。
我们的行为会引起环境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对我们造成威胁。
3.我们与环境的互动和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和环境互动。
环境的好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
我们要珍爱环境。
在生活中,从我们能做的小事做起,少破坏自然环境,多关心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小河湖泊。
要做到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做到节约用水,少用纸,多利用废弃物品等等。
总结回顾我们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应该主动去保护环境,做到环境友好,争做环保小卫士。
只有我们自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好我们自己。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我们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我们与环境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环境中,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我们要珍爱环境,保护环境意味着保护我们自己。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环保意识,少破坏环境,多关心自然界,这样才能为我们自己的未来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我们与环境的关系,我们与环境的影响,以及我们与环境的互动和保护。
通过深入的探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们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大家都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我们与环境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
第三节人口容量一、人口增长1.概况:(1)总趋势:人口不断增长。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1)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2)根本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指标:(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增加,表现为正增长②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下降,表现为负增长(2)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迁入率>迁出率:总人口增加,表现为正增长②迁入率<迁出率:总人口下降,表现为负增长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1.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
2.资源环境的限制性:表现原因影响矿产资源枯竭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森林植被破坏乱砍滥伐限制人类草原退化过度放牧的生存和发展土地沙漠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大气、水环境恶化工业生产三、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1)概念: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又可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
(2)作用: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资源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3.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和制约因素: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
(3)特点: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18世纪中叶后,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2.人口政策也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就会下降。
(×)4.影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020年3月9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至2019年年末,全市户籍常住人口1 450.43万人,较上年增加2.86万人,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和环境第一节环境及其与人的关系一、人类的环境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生活在地球表层,这个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叫做生物圈。
它的范围大致包括了11公里深的地壳和海洋以及15公里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这里有空气、水、日光、土壤和岩石,为生命活动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物质条件。
在地球漫长发展历史的一定阶段,形成了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形式——生命,又经过了多少亿万年的进化,才发展成包括了人类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生物。
这些生物构成了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和地球的发展一起发展。
在发展中和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即生物从内部经常地调节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同时,生物的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的状态。
特别是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人类在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在日益扩大的范围内改变着自然界。
人类的健康水平直接与其生存的环境质量(quality of environment)有密切关系。
所谓“健康”(health),是指人体对其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两者保持正常的动态平衡;反之,疾病则是人体与环境的正常平衡被破坏所致。
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包括了一切客观存在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的以及社会的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给“环境”的定义是“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的或远期的作用。
”因此,以保证人类健康地生活和生产、预防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为目的的预防医学,必须将研究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规律,充分发挥其有利因素、防止其有害影响,作为自己的一项根本任务。
《卫生学》作为预防医学的一个学科,它所研究的环境主要是包括空气、水、食物、土壤以及其他生物在内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及与之有关的社会因素。
构成这些环境的主要因素是:(一)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生物圈中各种生物(植物、动物等)都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之中生存。
如绿色植物利用日光进行光合作用,从空气、土壤、水中吸取营养物质组成自身成分并贮存了大量能量;动物则依靠绿色植物提供能量和许多营养物质,同样的关系在动物和动物以及人和动物之间也存在着。
生物之间这种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的关系常常是通过食物链这种形式体现的。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由无机界向生物体、由一种生物体向另一种生物体转移的复杂系统,实现了各种化学元素从无机界到有机界,又从有机界到无机界的循环。
人类的食物链可用图1-1表示:某些生物可以成为人类疾病的致病因素或传播媒介。
在人类历史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霍乱、伤寒、鼠疫等传染病曾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许多昆虫和动物在传播某些人类传染病方面也有重要地位。
有些生物可产生毒素,通过一定方式和人类接触也能造成危害,如毒蛇、毒蜂咬伤,误食河豚,接触某些有毒植物等。
(二)化学因素(chemical factor)生物圈中空气、水、土壤等自然条件都是由比较稳定的化学组分构成的,这种相对稳定的环境是保证人类正常活动所必要的条件。
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使空气、土壤、水及食物的化学组成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
如锅炉废气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可使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增高;含汞工业废水污染水源,可使饮水中含汞量达到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浓度;用含镉废水灌溉农田,水稻吸收水中的镉,可使米中含镉量显著增多等。
洪水、地震、大风暴、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也可使局部地区的空气、水、土壤的化学组成发生很大变化。
(三)物理因素(physical factor)地球上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气候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生活和生产环境中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等气象条件的各种变化,阳光中的电磁辐射线以及天然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电离辐射线等物理因素,均与人类生活和健康有密切关系。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环境的某些物理状态同样可能因污染而发生异常改变:如放射性物质的人为污染,可使环境中电离辐射强度增大;微波和激光的应用,可使周围环境出现微波辐射;机器运转和交通运输可以产生噪声和振动,工业冷却水排入江河所造成的热污染等,都可使环境的某些物理状态发生变化。
(四)社会心理因素(social psychic factor)人类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人口、就业、家庭、行为习惯、道德观念和心理状态等,都与人类生活和健康有直接关系。
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传统,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价值观念、文化教育水平、行为习惯和卫生服务质量,也决定了对上述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改造的政策和措施。
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正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反映了这种趋势。
二、人和环境的关系如上所述,人类是地球物质发展历史的产物,人和环境是不可分割地对立统一的整体。
祖国医学一向十分重视人和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黄帝《内经》中说:“人与天地相应”,“天”、“地”是泛指自然界,“相应”表达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祖国医学在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影响下,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的概念,来阐述环境和人体健康之间对立统一的复杂关系,这种思想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人和环境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物质的统一性有人对人体各组织成分的元素含量作了全面分析测定,发现组成人体的60多种元素含量与地壳及海水中这些元素的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图1-2)。
恩格斯说过:“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的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
”①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正是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实现了人和环境的物质统一。
图1-2 人体血液中和地壳中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二)人体结构和功能对环境的适应性人体的各种结构和功能,也是在长期发生历史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图1-3中可以看到从水螅到脊椎动物排泄器官的发展过程,是与它们生存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的。
脊椎动物的祖先是在海水中生活的,它们周围的海水类似细胞外液的含盐浓度,这种特定的环境使水螅的排泄器官极为简单:它们可以自由地“饮”用周围的海水,吸收入循环系统,通过简单地渗透进入组织液、排到体腔中,然后经简单地毛细导管将水及其中溶解的代谢废物直接排放到海水中。
这些毛细导管就是肾的萌芽。
进化到了在淡水中生活的鱼类,周围是比体液渗透压低得多的淡水,为了防止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第277页。
图1-3 动物排泄器官的进化过程吸收大量淡水造成体液的致死性稀释,鱼类发展成一种透水性极低的皮肤,并形成了由许多血管丛和毛细导管连接在一起的功能较为复杂的肾,它可选择性地滤过并排除废物,但不使有价值的大分子物质损失。
为了防止盐类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丢失,后来又发展形成具有再吸收能力的近曲细管,把滤过的但仍有价值的水分、盐类、氨基酸和葡萄糖等又再吸收入血液中。
远曲细管的发展和形成,使肾的结构和功能达到更高的阶段。
数百万年后许多动物从水中移上大陆,体液的保藏成为在这种新环境中维持生存的迫切问题,肾发展到不仅具有滤过功能而且还有分泌功能,可以更有效地排除含氮废物、保存水分及机体需要的各种盐类和其他营养物质。
脊椎动物还改变了氮代谢的方式,以相对不易溶于水的尿酸作为最终产物,后者可以超饱和溶液排泄,更有效地保存了水分。
哺乳动物的肾则更臻完善。
肾发展的历史过程,充分说明了生物体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发展,正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结果。
(三)一切感觉和活动的泉源从生物个体来看,环境既是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的来源,又是一切感觉、反射活动的泉源,也是生物代谢产物和废弃物的净化场所。
如果没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去分解复杂的有机物以供植物利用的话,那么地球上将被动植物遗体所充斥。
人类和生物的活动也逐渐地改变着自然环境;特别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大大地改变了许多物质自然循环的状态。
大量的煤炭和石油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逐年升高。
Woodwell 观察了 1958~1978 年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发现每年平均以 0.8ppm 的速度增加(图1-4)。
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也改变了地壳固有元素的分布状态,如许多深埋地壳内的金属矿藏被开采利用,使其在水及空气、土壤中的图1-4 夏威夷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含量增高。
如Patterson等观察了格陵兰冰雪中铅含量的变化,图1-5中表明1950年的铅含量约为1850年的4倍。
总之,生物与其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是这个统一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整个生态系统在相对地动态平衡中才能发展。
图1-5 格陵兰冰雪中含铅量的变化三、生态平衡地球的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群落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
尽管人类的智慧使自己具备了驾驭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但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是不可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存在的,必须与整个体系的其他环节保持着动态平衡,才可求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如人类通过食物链由植物和动物中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植物从土壤、水中吸取自身需要的物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利用太阳的能量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应自身的需要,也是大部分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当植物、动物个体死亡后,在众多微生物及低等原生动物的参与下,尸体又分解为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又被新的植物吸收利用。
这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连续流动系统叫做生态系统(ecosystem)。
这一系统中的任一环节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以其他环节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
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ecoequilibrium)。
这种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现象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局部范围都是存在的。
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改变,其后果必将首先导致与之关连最密切的某些环节发生变化,进而又引起其他环节甚至整个系统的障碍。
例如,从大系统来讲,地球大气中的 CO2主要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并将之转化成 O2。
如果大量地砍伐林木而使地表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同时又大量消耗石油、煤炭等能源使 CO2产量大幅度上升,则地表大气中CO2浓度将逐年增高。
CO吸收太阳辐射热的能力很强,假如大气中CO2浓度较目前增加两倍,则地球平均气温将增高 3.6℃,这将会造成地球生物圈内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发生重大改变,其后果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
从局部来讲,一条河流的严重污染,直接导致河内水产、河水及灌溉土壤的组成变化,也使与河流有关的畜牧、农耕、渔产养殖以及生活卫生条件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