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及出路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许多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内容单一,大多集中在中国传统戏剧,缺乏对世界各国戏剧文化的了解和研究。
即便在中国传统戏剧方面,也是围绕着有限的经典戏剧作品展开教学,导致学生对戏剧的了解和认知产生片面性。
2. 缺乏实践操作语文戏剧课程的教学形式大多以讲解和讨论为主,实践操作相对较少。
学生缺乏在真实场景中的实践演练机会,难以获得戏剧表演的实际操作经验,无法真正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3. 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戏剧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有较高要求,目前不少学校在这方面存在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
有的教师在戏剧教学方面拥有较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破解方法1. 丰富教学内容在语文戏剧课程中,应该注重中国传统戏剧与世界各国戏剧文化的比较与研究,让学生在学习中领略世界各国不同的戏剧文化,增强对戏剧多元化的认知。
在中国传统戏剧方面,也应该注重辅助材料的引入,让学生在了解经典作品的融入更多的戏剧元素,拓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加强实践操作语文戏剧课程应该增加实践操作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演练机会。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剧场表演、角色扮演、戏剧创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戏剧的魅力,培养表演技能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戏剧的理解和认知。
3. 提高师资素质学校应该加大对语文戏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在戏剧教学领域的专业素质。
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戏剧教学培训班、讲座、研讨会等,增加教师的戏剧知识和教学技能。
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戏剧教育专家指导教师,提供更多的师资支持和指导。
4. 创新教学手段在语文戏剧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例如播放戏剧视频、分享名家演讲、开展校园戏剧活动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校也可以建立戏剧社团或者戏剧课外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戏剧演出和交流机会,增强学生对戏剧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旨在通过戏剧表演,引导学生认识戏剧艺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戏剧课程缺乏兴趣,课程内容难以吸引学生,以及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等。
本文将针对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学生对戏剧课程缺乏兴趣戏剧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戏剧表演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学生对于戏剧课程缺乏兴趣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被 passived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解戏剧知识,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对戏剧课程的兴趣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引入角色扮演、实施小组表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难以吸引学生另外一个问题是,戏剧课程的内容难以吸引学生。
在传统的戏剧课程中,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解戏剧的历史和技巧,而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计更加有趣、具有挑战性的戏剧表演内容。
可以选取一些时下流行的话题或者校园生活中的故事作为戏剧表演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更好地理解戏剧的魅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戏剧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表演成果往往是根据教师的主观评价来决定的,这样不仅容易造成评价不公平,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比如可以采用同学互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表演,也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的戏剧评委来给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
浅谈中小学戏曲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浅谈中小学戏曲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戏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激发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由于多种原因,当前中小学戏曲教育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改善现状。
一、现状分析
1. 戏曲教育资源不足。
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戏曲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强,缺乏专业的戏曲教学人才。
这些问题导致了戏曲教育课程设置的匮乏和质量不高。
2.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
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戏曲缺乏兴趣,对学习戏曲的积极性不高,这也使得戏曲教育难以开展。
3. 教育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中小学戏曲教育主要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缺乏更多形式的戏曲教育活动,这使得学生难以从中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二、对策建议
2. 拓宽戏曲教育渠道。
学校应该加强与戏曲院团的合作,利用戏曲院团丰富的资源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戏曲教育体验,增加学生对戏曲的认知和兴趣。
3. 创新戏曲教育模式。
学校要探索更多形式的戏曲教育活动,如戏曲表演、戏曲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入了解戏曲艺术,提高学生对戏曲的参与和认知。
4. 加强戏曲教育宣传。
学校应该加强对戏曲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到戏曲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戏曲教育观念。
5. 培养学生对戏曲的文化认同感。
在戏曲教育中,学校要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培养学生对戏曲的热爱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初中语文教学戏剧表演指导(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戏剧表演指导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教学戏剧表演指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戏剧表演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教学方法。
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戏剧表演指导进行探讨。
戏剧表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戏剧表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2.丰富教学手段:戏剧表演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戏剧表演过程中,学生能锻炼自己的表演、协作、创新等能力。
4.强化文本理解:通过表演,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提高语文素养。
戏剧表演的实施步骤1.选材:选择适合戏剧表演的课文,如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结构紧凑的文章。
2.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篇课文进行表演。
3.准备:各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剧本创作、角色分配、道具准备等。
4.排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台词、表情、动作等方面的排练。
5.表演:在课堂上,各小组依次进行戏剧表演,其他学生观看、评价。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总结戏剧表演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戏剧表演的指导策略1.激发学生潜能: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角色特点。
2.注重情感培养: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角色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细化排练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台词、表情、动作等方面的指导,提高表演质量。
4.鼓励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剧本创作和表演过程中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多元评价:教师要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表演效果。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芦花荡》一课为例,进行戏剧表演教学:1.选材: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描写老渔夫与两个女孩的故事片段进行表演。
2.分组: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扮演老渔夫、女孩和大白鱼等角色。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戏剧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艺术修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戏剧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破解,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在高中语文戏剧课程中,教学内容往往过于理论化,注重学生对戏剧的了解和理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表演能力培养。
这样的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使学生难以在实际表演中获得满足感。
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更多的实践性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表演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破解方法:1.设置实践性项目:增加课程中的实践性项目,比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即兴表演、小品表演等活动,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戏剧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对戏剧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更积极地参与戏剧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
二、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高中语文戏剧课程中,教师通常采用讲解、演示和布置作业等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
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欲望。
破解方法:1.创新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采用游戏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缺乏实践机会在高中语文戏剧课程中,学生参与戏剧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实践性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性的学习机会。
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限制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破解方法:1.增加实践性课程:增加戏剧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比如增设实践性课程、学校戏剧社团和剧团等,提供更多的参与戏剧实践的机会。
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实践
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戏剧化教学是一种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戏剧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表达、团队协作、情感体验等多个方面。
一、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的意义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可能较为单调,而戏剧化教学以其生动、有趣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学生在扮演角色、创作剧本等过程中,能够亲身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提高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戏剧化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学会沟通、协调和互相支持,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通过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演绎,学生能够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3、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戏剧是对生活的艺术再现,通过将语文课文改编为戏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这种直观的体验式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文字的表面,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非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适合进行戏剧化教学,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那些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有一定冲突和张力的文本。
例如,《变色龙》《威尼斯商人》《智取生辰纲》等经典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戏剧性,适合改编为戏剧进行教学。
2、引导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在确定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创作剧本。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的补充和拓展,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原作的主旨和风格。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剧本的创作,教师则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3、组织排练与表演剧本创作完成后,学生分组进行排练。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演技巧、台词表达、舞台动作等方面,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在排练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表演,提高对角色的把握能力。
中小学戏剧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3、教学内容片面:教学内容多侧重于表演技巧,忽视戏剧文化背景和内涵, 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学生参与度低:部分学校的学生参与度较低,导致戏剧教育无法充分发 挥作用。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师资培训:教育部门应组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戏剧教育水平, 鼓励教师参加戏剧教育专业进修。
2、规范教材与教学内容:教育部门应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标准,编写规 范的戏剧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全面、深入。同时,应将戏剧文化背景和内涵融 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中小学戏剧教育的现状
目前,中小学戏剧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许多学校并未开设戏剧课程,或者 仅作为选修课,而没有将其纳入必修课程体系。同时,戏剧教育的教学方法也较 为单一,往往只注重表演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的独特 价值和教育意义。此外,戏剧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制约中小学戏剧教育发展的一个 重要因素。
3、教材和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中小学戏剧教育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较为落后,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教 材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教学方法也只注重表演技能的培养,而忽视 了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的独特价值和教育意义。
三、思考和建议
1、提高认识
加强对戏剧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学校和家长对戏剧教育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让人们意识到戏剧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 达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戏剧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戏 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表达力的语言。它能帮助学生提 高语言表达、情感沟通、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深入了解 上海市中小学戏剧教育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实践
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戏剧化教学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方法。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和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的重要性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戏剧化教学,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能够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通过亲身参与戏剧表演,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内涵。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台词,与其他演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再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戏剧化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枯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空间。
二、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1、选择合适的文本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适合改编为戏剧的文本,如《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文本。
2、引导学生改编剧本在选定文本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改编。
在改编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原文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故事进行合理的改编和拓展。
例如,在改编《变色龙》时,学生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使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更加丰满;或者改变故事的结局,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3、组织学生排练表演排练是戏剧化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场景或角色的排练。
在排练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包括台词的表达、动作的设计、舞台的布置等。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排练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如何通过动作和表情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何使舞台的转换更加自然流畅等。
中学戏剧教学情况汇报
中学戏剧教学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戏剧教学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形式,逐渐受到了更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和重视。
戏剧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中学戏剧教学的现状进行汇报,以期引起更多人对中学戏剧教学的重视和关注。
首先,中学戏剧教学的开展情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将戏剧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目前,全国各地的中学都已经开设了戏剧课程,而且一些中学还成立了戏剧社团或者戏剧团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戏剧表演和实践机会。
这些举措为中学戏剧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资源。
其次,中学戏剧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中学戏剧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戏剧基础知识、表演技巧、剧本创作等方面。
教师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戏剧表演和创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同时,教师还会引导学生通过戏剧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再次,中学戏剧教学的成效和问题。
随着戏剧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校对戏剧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和资源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中学戏剧教学的深入开展。
最后,中学戏剧教学的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中学戏剧教学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期待中学戏剧教学能够更加深入学生心灵,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也希望政府、学校和社会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为中学戏剧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综上所述,中学戏剧教学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期待中学戏剧教学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平台。
希望未来中学戏剧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
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下面将针对高中语文戏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破解方案。
很多学生对戏剧艺术缺乏兴趣,认为戏剧是一门无用的功课。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戏剧艺术的认知不够全面,或者是因为之前的戏剧教学没有给他们留下好的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播放经典戏剧片段,带领学生观看和分析,让学生深入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
可以邀请专业的戏剧从业者来讲述自己的戏剧经历,增加学生对戏剧的认知和兴趣。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戏剧演出,让学生亲身体验戏剧的魅力。
部分学校对戏剧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戏剧教学需要一定的场地、道具和技术支持,有些学校条件有限,很难满足这些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积极争取教育资源,争取更多的场地和设备支持。
可以与文化部门合作,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赞助。
可以与其他学校合作,共享戏剧教学资源,互相借用场地和道具。
也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可以采用小剧场教学模式,通过简单的布景和道具,将戏剧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
部分教师对戏剧教学缺乏专业能力。
戏剧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戏剧技能和教学经验,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戏剧培训,缺乏相关的教学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教师培训课程,提供专业的戏剧教育培训。
可以邀请专业的戏剧教师来学校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戏剧教学能力。
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戏剧教育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分享交流,共同提高戏剧教学水平。
戏剧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的戏剧课程评价主要以考试、作业和课堂表演为主,评价过于注重实践表演的成果,忽视戏剧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可以设计戏剧教育综合实践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观众评价、教师评价和自评互评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浅谈中小学戏曲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浅谈中小学戏曲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一、中小学戏曲教育的现状
1. 教师队伍短缺,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中小学戏曲教育的教师队伍相对匮乏,优秀的戏曲教师稀缺。
中小学戏曲教育的教学资源也比较匮乏,例如戏曲教育专用教材、教学设备等相对不足。
2. 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中小学戏曲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内容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中小学戏曲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和活力。
3. 学生参与度低,传承意识淡薄。
相对于其他艺术教育,中小学戏曲教育的学生参与度比较低,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不高。
学生对于戏曲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也较为淡薄,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1. 增加戏曲教师队伍,完善教学资源。
我们应该加大对中小学戏曲教师的招聘和培训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戏曲教育工作。
我们也应该加大对中小学戏曲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设备和教学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2. 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创新。
在中小学戏曲教育的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我们也应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
三、总结
中小学戏曲教育的发展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中小学戏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积极探讨解决对策,促进中小学戏曲教育的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中小学戏曲教育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优秀青少年做出积极贡献。
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实践
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教学效果,戏剧化教学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和尝试的教学方式。
戏剧化教学,顾名思义,是将戏剧的元素和方法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境创设、剧本创作等活动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还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首先,戏剧化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许多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如《雷雨》《茶馆》等,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通过让学生参与戏剧表演,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以及复杂的社会背景。
例如,在表演《雷雨》时,学生需要深入分析周朴园、繁漪等人物的心理,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
这种亲身体验式的学习,比单纯的文本阅读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其次,戏剧化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需要通过语言来展现人物形象,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这就要求他们对台词进行精心打磨,注重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同时,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互动中,他们也能够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再者,戏剧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个成功的戏剧表演需要演员、导演、编剧、道具制作等多个角色的密切配合。
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需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历,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相互促进,还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戏剧化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剧本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原有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和创新,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戏剧化教学呢?教师需要精心选择适合戏剧化教学的文本。
并非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适合进行戏剧表演,教师应该挑选那些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矛盾冲突激烈的作品,如小说、戏剧等。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戏剧表演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戏剧表演活动一、引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戏剧表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戏剧表演活动的意义、实施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戏剧表演活动的意义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戏剧表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戏剧表演需要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呈现故事情节,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戏剧表演需要学生之间的协作和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增强情感体验:戏剧表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感受故事情节中所蕴含的情感。
三、戏剧表演活动的实施过程1.选定剧本: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定合适的剧本。
剧本的选择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同时要符合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2.分组与角色分配: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分配角色。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进行角色分配,以保证每个小组都有表现力强、善于表达的学生。
3.排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教师可给予指导和帮助。
排练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本。
4.表演展示: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展示,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
教师可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出表演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5.总结与反思:表演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总结和反思。
总结本次戏剧表演的经验和成果,反思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戏剧表演活动提供参考。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1.剧本选择要适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避免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剧本。
2.在表演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避免过分夸张或流于形式。
初中戏曲课现状与思考
初中戏曲课现状与思考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
由于戏曲的复杂性和深厚内涵,许多学校在初中阶段都设置了戏曲课程,试图通过传授戏曲知识、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目前初中戏曲课程的现状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戏曲仍存在较大的陌生感和抵触情绪。
本文将从戏曲课程设置的意义、现状以及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戏曲课程设置的意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继承和发扬价值。
通过戏曲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戏曲课程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初中戏曲课程的现状目前初中戏曲课程存在一些问题。
教材和教学内容单一化,很多学校使用的戏曲教材内容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方式单一化,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无法深入学生内心,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认为戏曲是“老古董”,缺乏现代感和时尚感,对戏曲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
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很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够通过表演和演练来增进对戏曲的了解和理解。
为了改进初中戏曲课程的现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教材和教学内容要丰富多样,可以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打造具有现代感和时尚感的戏曲教材和课程,增加戏曲知识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戏曲课程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学校可以加强戏曲文化艺术的推广和宣传,组织戏曲表演、比赛和交流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戏曲的魅力,增加学生对戏曲的了解和认同。
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得到提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戏曲表演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戏曲的理解和领悟。
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实践
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戏剧化教学是一种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方式。
戏剧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详细探讨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的实践策略和意义。
一、戏剧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戏剧化教学并非简单地让学生表演戏剧,而是将戏剧的元素和方法融入语文教学中。
它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创设、对话模仿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
其特点主要包括:一是互动性强,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二是情境性突出,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境和情感;三是综合性高,融合了语言表达、肢体动作、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
二、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的实践策略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非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适合进行戏剧化教学,教师需要精心挑选。
比如,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的小说,富有冲突和情感的诗歌、散文等。
例如《变色龙》这篇小说,通过对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的刻画,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
将其改编为戏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品的主题。
2、引导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在确定教学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改编为剧本。
这一过程既能锻炼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又能促使他们深入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内涵。
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剧本的格式、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对话设计等。
3、组织学生排练和表演排练和表演是戏剧化教学的核心环节。
在排练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揣摩角色,调整表演方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表演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他们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4、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加逼真的戏剧氛围。
例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时,可以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戏剧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三、初中语文戏剧化教学的意义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戏剧化教学以其新颖、有趣的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初中戏曲课现状与思考
初中戏曲课现状与思考一、初中戏曲课的现状初中戏曲课程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现代教育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很多学校对于戏曲这一传统文化的教学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资源投入。
许多学校因为各种原因,对于戏曲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都存在着困难和阻碍。
在教师队伍方面,戏曲教学队伍相对匮乏,很多学校往往难以招聘到专业的戏曲老师,导致戏曲课程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缺乏吸引学生的魅力。
学生对于戏曲课程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很多学生对于戏曲文化了解甚少,导致对于戏曲课程的兴趣和投入有限。
面对目前初中戏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戏曲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思考。
我们需要提高对于戏曲课程的重视和投入,学校应该加大对于戏曲教学的支持和资源投入,鼓励学校开设戏曲课程,并且提升戏曲教学的教学水平。
学校需要加强戏曲教师队伍的建设,招聘专业的戏曲教师,提升戏曲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正优质的戏曲教学资源。
我们需要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和戏曲教学内容,让戏曲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兴趣需求,培养学生对于戏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加强戏曲教学内容营养和吸引力为了加强初中戏曲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我们有必要更加注重戏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我们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开展戏曲教学,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戏曲艺术。
我们可以将戏曲教学内容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通过讲解戏曲艺术的历史渊源、传统技艺和表演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戏曲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可以通过戏曲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戏曲表演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戏曲表演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对于戏曲的认知和兴趣。
四、倡导家庭与社会的参与和支持除了学校和教师的支持之外,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戏曲课程,多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孩子提供参与戏曲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社会应该加大对于戏曲教学的支持和宣传,提升戏曲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帮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接触戏曲文化。
初中戏曲课现状与思考
初中戏曲课现状与思考一、戏曲课程的走向目前初中阶段的戏曲课程,多采用单纯的歌唱教学模式,缺乏对戏曲表演和表演技巧的深入探究和训练。
许多老师在授课时也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对于戏曲的兴趣和理解程度较低。
二、人才培养比例失衡戏曲艺术的传承也会受到影响。
相对于歌唱授课,对于戏曲表演艺术的精讲不够,使得戏曲表演技巧的传承较为薄弱,且演员队伍的培养比例失衡,在未来可能会造成戏曲继承的困境。
三、教学内容的缺失涉及到的历史文化、繁复的乐谱和舞蹈动作都是学生需要长期培养的技能,但有很多高阶的技能应该是由从小学学起,而并非仅仅是初中的阶段就能完全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的缺失,不仅限于培训学生的表演技巧,更涉及到历史文化内涵的讲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对于学生的历史文化课程也将有很大的补益。
四、学生兴趣的缺乏跟很多现代文化形式略有不同,戏曲是一种需要专注、周到的文化形式。
在学生可能会长时间听课、甚至是坐在同一位置上的时候,如何让他们保持兴趣和专注力呢?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兴趣比较,考虑并寻找相近话题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通过多元化的策略讲述文化内涵与历史内容,毕竟戏曲又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我们应该更多地展现戏曲的亮点,传播戏曲的真正精髓。
五、缺乏教学资源一些较为偏远地区存在戏曲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传承戏曲文化不单纯是需要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资源,应该采用最好的教学方式,行之有效地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戏曲教学中来。
由于各种综合原因,戏曲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起初中戏曲课的教育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接触戏曲,并学会欣赏它,甚至可以通过它去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初中戏曲课现状与思考
初中戏曲课现状与思考初中戏曲课一直是学生们认识传统文化、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初中戏曲课在一些地方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本文将对初中戏曲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初中戏曲课在一些地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学校缺乏专业的戏曲教师,导致戏曲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二、学生参与度低。
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年轻人审美观念的变化,一些学生对戏曲课缺乏浓厚的兴趣,无法主动融入到戏曲教学活动中。
三、教学内容陈旧。
以前的戏曲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古典戏曲,而对于一些现代戏曲形式的介绍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初中戏曲课的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应该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支持和培训。
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对戏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让优秀的戏曲教师走进每个学校,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戏曲教育。
我们应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戏曲课的兴趣。
可以组织戏曲演出欣赏、戏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戏曲的魅力,激发出对戏曲的浓厚兴趣。
还应该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对现代戏曲形式的介绍。
在教学中,除了传统古典戏曲外,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新型的戏曲形式,如京剧、越剧、评剧等,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种类的戏曲,扩大他们的审美视野。
我们还可以通过开设一些戏曲兴趣小组或者课外活动课程,让对戏曲感兴趣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学习和实践。
在这些小组或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习戏曲表演技巧、编剧等内容,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初中戏曲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戏曲文化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初中戏曲课的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看到初中戏曲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
初中语文教学戏剧化表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戏剧化表达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教学戏剧化表达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戏剧化表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和应用。
戏剧化表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探讨如何将戏剧化表达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戏剧化表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导入新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戏剧化表达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水浒传》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扮演宋江,为学生讲述梁山好汉的故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角色。
例如,在教授《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扮演孔乙己、丁举人等角色,通过表演的形式,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情景再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戏剧化表达的方式,再现文学作品中的情景。
例如,在教授《背影》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模拟父子分别的场景,通过表演的形式,感受作者的情感。
4. 辩论比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授《岳阳楼记》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就“登岳阳楼是否必要”这一话题展开辩论。
5. 创作表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学课文进行创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在教授《草地上的晚餐》这篇课文后,学生可以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小品,展现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戏剧化表达在教学中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戏剧化表达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戏剧化表达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戏剧化表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通过戏剧化表达,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及出路东莞市塘厦中学李文舒中文摘要根据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戏剧教学的现状以及新课程标准对于戏剧教学的建议,探讨将课内外协调学习及研究性学习运用到戏剧教学中,以提高戏剧教学、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戏剧教学教学现状新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AbstractUnder the current 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as well as the proposal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dramatic teaching, this paper intends to study how to apply coordination and research study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class to dramatic teaching ,with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dramatic teaching and the quality of study.Key words: dramatic teaching, the currency of language teaching,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Research Study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中学语文戏剧教学指的就是对剧本的了解、学习、欣赏,戏剧教学即戏剧剧本教学。
尼采曾经说过:“除戏剧之外,还没有一种艺术可以使阿波罗之沉稳与狄奥尼索斯之狂野获得完美的结合。
”中学语文教材几经改版,但始终保留着戏剧单元的学习,京剧还被列入了音乐教材中,可见人们越来越认同戏剧不可代替的地位,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多。
但由于戏剧融多种艺术于一炉,解读戏剧增加了难度,加上中学语文教学课时的限制,所有的一线语文老师都必须思考和解决授课内容多和课时少这个矛盾,所以戏剧教学既是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难点,又是弱项。
一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翻开中学语文教材,不管是人教版还是粤教版,我们会发现戏剧的学习都集中在一个单元,篇目不多,但却涉及古今中外。
例如入选的有中国现代话剧《雷雨》、《茶馆》、《三块钱国币》;中国传统戏曲《窦娥冤》、《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牡丹亭》里的《闺塾》还有《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外国戏剧有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现代荒诞戏剧《等待戈多》等。
所选篇目都是经典的作品,且篇幅较长,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常以节选的方式出现,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容易出现“长文短教”的现象。
纵观近十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对戏剧作品的考核几乎为零,就算考也只是在文学常识中以识记为主的填空题,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中有一道文学常识的考查题,其中B项的题干为: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马致远的《汉宫秋》。
由此可见,学生只需识记作品名称及其作者即可。
由于高考的影响以及语文教学课时的不断压缩,许多语文老师逐渐淡化了戏剧教学,甚至有教师弃之不教,交由学生课外阅读。
仔细分析一下,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处理戏剧教学时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整体了解剧情及创作背景。
这几乎是每个上戏剧课的老师必选的一项。
课本节选的只是全剧的一小部分,如果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明白全剧剧情,那么对节选部分的阅读理解就可能发生偏离。
(2)分析戏剧冲突及人物台词。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分析戏剧冲突也就成了语文戏剧课堂上的重头戏,教师一般按照戏剧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结构来逐步分析冲突。
在人物台词的处理上,教师一般抓住主角的台词让学生理解,比如《雷雨》中,为什么侍萍要反复强调自己“不是小姐”,“不规矩”,“不贤惠”,“不很守本分”?(3)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
有些老师直接拿一些优秀剧团表演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这样既节省了教师分析剧情的时间,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加入戏剧,学习气氛比单纯看剧本更浓。
(4)进行相关的读写训练。
教师在课堂上会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帮助揣摩人物的心理;在写作方面,教师会布置一篇小作文,让学生续写结局或者是将戏剧改写成小说或记叙文等。
(5)演课本剧。
“粉墨登场乐一回”,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排演教材节选的剧本内容,以加深理解。
以上几种戏剧教学方法都是语文教师常用的,不能一概否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入选语文教材的戏剧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创作时间的久远让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戏剧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方面较小说简单,基本靠台词和动作完成,学生必须对戏剧的潜台词赋予创造性的想象才能读懂。
戏剧与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文学体裁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能够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把戏剧冲突和戏剧台词从戏剧中抽离出来,没有与人物形象连起来,甚至会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依赖于前人的研究而忽略了自己的思考。
从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看,他们受本身文学素养,社会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入选的中国传统戏曲年代久远,入选的外国戏剧则因文化的差距,学生在自行阅读时有一定的困难,更别说能感受戏剧的魅力及其审美内涵。
再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对于学习戏剧没有多大的兴趣,跟着老师的安排看看视频、做做笔记就算。
二中学语文戏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新课程标准中有“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同时新课程标准对于戏剧教学提出了7点建议,反观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从阅读理解层面上来看:(1)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戏剧教学,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戏剧教学的第1点建议是这样说的: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剧本节选部分的课堂教学只是起一个引路的作用,引导学生去阅读欣赏全剧乃至更多的剧本。
由于课时压缩高考压力等方面的原因,教师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戏剧教学,更别说带领学生感受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利用一定的时间简单介绍剧情及作者的创作背景,这让学生有了一种依赖性而没有自主去阅读完整的剧本。
连阅读兴趣都没有培养出来,学生没有完整阅读过作品,又怎么能从这些优秀作品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呢?(2)表演流于形式化。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戏剧教学的第4点建议是这么说的:朗诵剧本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很多教师都会安排一到两节的表演课。
在演课本剧这一点上,我认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能自编自导自演一出戏剧是一种很大的锻炼,但是教师在组织这一项活动时必须考虑付出与收入的成效问题,学生排演课本剧,必须在课外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排练,熟记台词,揣摩人物内心,准备道具、服装,演出时必要的化妆等等,而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堂能否承载这些辛苦,辛苦过后学生真正的收获在哪里?另外大部分由学生改演的戏剧都在玩文字游戏,窜改人物台词,加入一些流行音乐,这样的表演丢失了戏剧原有的高雅审美。
究竟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中的表演课应该怎么上,我想这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二,从鉴赏思考层面上看:在戏剧教学中抓住了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但没有上升到戏剧的审美内涵和艺术特性的高度。
课程标准对于戏剧教学的第2点建议是这么说的: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第3点建议: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戏剧的时候确实注意到了戏剧的人物台词和戏剧冲突,但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将其独立出来,将戏剧等同于其他文体的教学。
而对于戏剧的内涵以及其独特的审美则没有深入学习,不同国别,不同时代的戏剧对比学习更是无人尝试。
课本中节选的中外戏剧都具有各自的代表性,如果能综合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接受多元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第三,从创新发展层面上看:续写和改写训练偏多,对于戏剧评论或者创作剧本较少,几乎没有。
课程标准对于戏剧教学的第3点建议是这么说的: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第5点建议: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第6点建议: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剧本,相互交流。
不能否认,戏剧教学中采用续写和改写训练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一定的创造力,但是意义不大。
戏剧评论的撰写训练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回归文本,这样的思考有根有据,而不是凭空捏造。
若学生能对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更是能拓宽他们的眼界。
这个层面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也是教学的高层次要求,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创新促进其发展。
以上三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从阅读到思考和创作是一个从量到质的变化过程。
但中学语文教学中因为教学课时的限制,很多语文老师对于戏剧教学仅仅停留在第一层面,草草带过,将时间留给高考考核较多的其他的文体教学中。
在戏剧单元的讲授中寻求一种解决课时少课程内容多的教学方法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出路根据戏剧单元课文偏长,内容跨度大等特点,每篇文章都按照上述三个层面逐一训练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可以在这个单元采用课内外协调学习的方法,抓住戏剧的基本鉴赏方法,将戏剧单元的所有课文整合起来讲授,以生为本,将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以这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运转。
在戏剧单元采取这种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 课内外协调学习1、课外自行阅读,理清戏剧情节发展,了解人物关系,戏剧冲突。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戏剧单元放在第三、四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戏剧单元为第三单元。
教师可在学期初或者上个学期末就引导学生自行阅读入选戏剧的完整剧本。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
教师可安排一课时的戏剧入门讲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花费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