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的物态变化
幼儿园自然科学实验:水的奇妙变化
幼儿园自然科学实验:水的奇妙变化幼儿园自然科学实验一直是孩子们学习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
在幼儿园的课堂上,老师们通过实验引导小朋友们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其中,水的奇妙变化是一个常见而又十分有趣的实验主题。
1. 水的三态在幼儿园自然科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观察水的凝固、蒸发和沸腾过程,让他们亲身感受水从液态到固态和气态的转变。
这不仅可以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也有助于他们理解物质的基本状态和性质。
2. 探索浮沉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来探索水的浮沉规律。
让孩子们制作一些简单的浮沉实验器材,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而有些东西却沉到水底,引发孩子们对物理规律的思考和理解。
3. 水的颜色通过调制各种颜料和液体混合,可以让孩子们在实验中观察和探讨水的颜色变化。
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水可以变成各种不同的颜色,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颜色和混合物的兴趣。
4. 总结与回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总结和回顾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水的奇妙变化。
我们也可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5.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自然科学实验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
通过实验,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自然规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别是水的奇妙变化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水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让他们从小树立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幼儿园自然科学实验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水的奇妙变化实验更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通过这样的实验,孩子们可以在玩乐中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相信您对幼儿园自然科学实验和水的奇妙变化实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期待您能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课程标准要求
一、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二、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三、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
教材内容全解
一、水覆盖着地球约 70%的表面,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的文明社会,我们认 识物态变化就是从水开始的。
二、早上经常可以看到荷叶上都有许多露珠,可到中午就不见了,它们去哪了呢? 像这样的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1.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 2.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3.实验探究:酒精灯的使用: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熄 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禁止吹灭;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 即用湿布铺盖。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聚集形成的。 蒸汽机喷出的“白气”是它喷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聚集形成的。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聚集形成的。 5.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海平面上升原因之一就是南极冰山的熔化。 6.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冰柱是雪先熔化成水,水又凝固成晶莹剔透的冰形成的。 7.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寒冷的冬天放久的冰雕也会逐渐变小,是由于冰直接升华变成了水蒸气。 8.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聚集形成的。 雾凇是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的冰晶。 三、水的三种状态 水的三种状态:雪(冰)、雨(水)、水蒸气。
中考考点对接
1.(2012 年莆田)如图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答案】C 【解析】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可以自由运动。 2.(2012 年北京)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 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
(完整版)5.1水的物态变化
课后作业
我国的水资源非常短 缺,人均水量在世界上排 在 110位,已被联合国列 为13个贫水国之一。
请同学们看一看,周 围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并请同学们设计合理的节 水方案。
5.水时从壶嘴里喷出“白气”,形 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C是(
)
A. 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
C.先汽化后液化 化
D.先升华后汽
• 6.牙医在给病人看牙的时候,要 把小镜子先在火上烧一下在放如口 腔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
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小 镜子液化形成小水珠而看不 清。
课后作业
回家后,抽时间帮家长 做一顿饭,亲身体会家长的 辛苦,同时注意观察厨房里 有哪些物态变化,记下来并 与同学们交流。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第五章 物态变化
南极的冰可以 天池的水可以变成
熔化成水。
水蒸气又形成雾。
像这样的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 种状态的现象叫做物态变化。
第1节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水覆盖着地球约70%的表面,没有水就 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的文明社会,我 们认识物态变化就是从水开始的。
雨 露霜雪雹雾
固态 冰 霜 雪 雹 液态 水 雨 露 雾 气态 水蒸气
早上经常可以 看到荷叶上都 有许多露珠, 可到中午就不 见了,它们去 哪了呢?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①、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 ②、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 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实验探究:制造云和雨
1、材料:烧杯、湿沙、酒精灯、冰等 2、观察与思考: (1)、给烧杯加热的过程中,你 在杯口盘子底面看到了什么?
这是__露________现象,如果当空气中 有较多的浮尘,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凝 结在这些浮尘上,液化成__小__水__滴__ 这就是____雾_______现象。
8-5.1 水的物态变化
读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 体,水银遇冷收缩, 直管内水银来不及 退回玻璃泡就在缩 口处 断开,故仍然 通过 指示原来的温度。
缩口
!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凝固是 放热 过程
南极地区是冰的世界,冰的厚度平均 为2000m,年平均气温是-56℃,是地 球上最冷的地方。有趣的是这里降水 量很小,和撒哈拉沙漠差不多,但这 里的空气比北京还要湿润。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升华是 吸热 过程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 雾凇是水蒸气在树枝上遇冷凝华 的小冰晶聚集形成的。 成的冰晶。
“雾凇”
冰雹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水都有哪些形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冰,霜,雪,雹等 水,雨,露,雾 水蒸气
实验:制造云和雨
1、材料:烧杯、湿沙、酒精灯、冰等 2、观察与思考: (1)、给烧杯加热的过程中,你 在杯口盘子底面看到了什么? (2)、烧杯上方出现的朦胧 “白雾”是“水蒸气”吗? (3)、水是怎样“跑”到上边 去的?水“跑”到盘子上的 过程中水的状态有变化吗? 可能是什么变化?
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二要:温度计的玻璃泡侵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三要: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
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常见的温度计
实 验 用 温 度 计
体 温 计
寒 暑 表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体温计
测体温时
水银膨胀 能 缩口升 到直管内。
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历:夏天往地 上泼水后不久水就不见了了;洗完衣 服晾一段时间衣服也就干了……水去 哪里了呢? 物质不仅可以从气态变成液态, 同样也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这样的 物态变化我们叫做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汽化是 吸热 过程
《水的物态变化》教案
《水的物态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
(3)了解地球上的水的循环现象。
(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景。
【教学难点】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引入请同学们观看图片:从宇宙飞船上看,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蓝色的海洋,南极是冰雪覆盖的大陆,蓝色球体的表面飘荡着许多卷曲的的白云。
通过多媒体观看关于水的问题。
了解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地球45忆年的漫长演化中,水扮演了神奇的的角色。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就没有人类的社会文明。
(一)欣赏大自然的关于水的美丽图片(展示大量的自然界有关水的不同存在形式的美丽图片)师:关于水大家想知道的很多,在大自然中,水以各种形态存在着:美丽的云雾,高耸的冰川,流淌在山涧的涓涓溪流,凝聚在荷叶上的闪闪“珍珠”,悬挂在枝条的晶莹的凇挂……这些水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课件中有吉林的雾凇,黄山的雾,早晨的植物上的露珠,冬天的房屋上的冰柱,美丽的雪景,冰雹,涓涓细流,潺潺的流水等图片,并配有优美的诗句或美文。
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学习兴趣高昂。
(二)提出问题雨、雪、冰、霜、露、雾是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的景色,也是大自让向我们讲述的物态变化,你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对此有着许多的猜想和好奇,所以都被这个话题吸引住了,想知道怎么去体验。
二、实验探究:模拟云和雨师:下面让我们亲自体验一下云和雨的形成。
介绍需要的器材:烧杯、湿沙子、酒精灯、盘子、冰。
水循环示意图 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环,才使得地球上的水资源不断更新,维系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同时进 不见的气体,虽然在大气中占的比例很小,但却是造成天气改变中一个必
行着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不断 要的“角色〞,当这些水蒸气上升到较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液化成为小
地塑造_地表形态,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地球世界,那么地球水循环的缘由 水滴,一部分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就共同组成了天
雪: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气温降到 0℃以下,云中的水蒸
速公路以及机场,
气便会凝华成为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不断地聚集在一起,当其所受重力
露:天气较热时,空气比较潮湿,当夜间温度下降时,地面附近空气 足够大时,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
中的水蒸气便会向植物的茎、叶外表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并附着在它们的
第1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到地面,这就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雨,
于雪珠比一般的冰晶重,一旦上升气流较弱时,便马上下落,且外表开始
雾:在夜间,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较低,假如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较 熔化;假如这时它又遇到剧烈的上升气流,又会使上述物理过程重新循环,
第5页共5页
露、霜、雪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
晒的衣服在冒热气;中午,他放学回来,发觉这些衣服变硬了;黄昏,奶
3、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 奶将衣服收到室内,小刚发觉衣服干了:过了一会儿,一小部分没干的地
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许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 方又湿了;第二早晨,小刚又发觉原来湿的又干了,商量一下上述情景中
多,空气中又有较多的浮尘,气温足够低时,水蒸气遇冷便会液化成小水 如此在雪珠外面,不断地裹上一层层“冰衣〞,直到上升气流再也承托不
水的物态变化
水的物态变化
升华
冰
熔化 凝固
水
汽化
水蒸气 液化
凝华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细小的水 滴,造化了这变化莫测的黄山云海
雪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 形成晶莹剔透的冰柱。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升华与凝华现象:
(1)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升华 (2)冬天常见的霜。凝华 (3)章脑丸放在箱里,过一段时间变小 了或变没了。升华
(4)普通灯泡用久后,其玻璃壁 为什么会发黑?灯丝为什么会变细?
水蒸气在松枝上凝华成冰晶, 把松林变成了银色的童话世界
雾
淞
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洒了水的地面会变干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 刚从冰箱拿出的饮 料瓶外壁出现液滴
珍 惜 水 资 源 , 节 约 用 水 。
谢谢指导!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 态的过程。 人类对物态变化的认识是从水开始的。水覆 盖着地球约71%的表面。在地球45亿年的 漫长演化中,水扮演了一个神奇的角色。没 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自然界的生机勃 勃,就没有人类的社会文明。
水的 物 态 变化来自章源中学——张贵良看,早上荷花上有什么?
变化莫测的黄山云海
雾
淞
冰天雪地
晶莹剔透的冰柱
露水
冰山
面对如此神奇的自然景观,你想 知道什么呢?或者说你能提出什么问 题呢?
1、树枝上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是怎样 形成的呢? 2、黄山上的雾是怎样形成的?
水的物态变化
珍惜每一滴水
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 最后一滴水!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几种物态变化?你 能完成这个图表吗? 气态
固态
( (
) )
液态
你会举例或辨认这几种物态变化吗? 学了这节课,同学们还有什么体会?
学生实验:玩冰块
3.做完实验, 把剩余 冰块 放到烧杯中。
1.点燃桌上的蜡 烛,观察蜡烛 燃烧过程中状 态如何改变?
2.燃烧蜡烛时请 在蜡烛底部垫 上一张纸,以 免弄脏课桌。 3.观察到现象后 吹熄蜡烛。
学生实验:燃蜡烛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人类呀!救救我吧!
海平面上升原因之一就是冰山的熔化。
水的化身
巍然屹立的冰川
潺潺流淌的小溪
浩瀚无垠的大海
如烟如缕的云雾
雪
冰清玉洁的白雪
晶莹剔透的雾凇
第五章第一节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成都铁中
韩素雪
物质从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 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固态 冰 液态 水 气态 水蒸气
云
雨
雪
雾
霜
露
1.双手搓冰块, 观察冰块发生 什么变化
2.把化成的水 涂到手背上, 过一会儿,发 现什么现象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 珠聚集形成的。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聚集形成的。
实验:
碘的升华 1、实验过程中,给容
器中的碘加热,会看到 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 出现? 2、通过实验你能得到 什么结论? 3、注意酒精灯必须用 灯帽盖灭。不能用一只 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 灯。
模拟霜的形成. f lv
6.像霜那样,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凝华。
(液化、凝华) 云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 物态变化跨学科实践:地球上的水循环
第5节跨学科实践: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本节首先介绍了多姿多态的水,然后介绍了地球上的水循环,最后通过水循环总结各种各样的物态变化。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是物态变化的最后一节,以水为例,认识各种各样的物态变化,告诉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学完整个章节,根据生活当中的各个现象,对应着学习三种状态之间的六种变化,通过介绍地球上的水循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
2.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水的循环过程。
难点: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过程地的1.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的水汽化形成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雨、雪、冰、雹、露、雾、霜。
一部分水、雪、冰、雹、雾、霜吸热后发生汽化或升华,变成水蒸气,升入到空中,另一部分吸热后熔化为水,重新回到湖泊或大海,或者被土壤或植物吸收,然后经过蒸发重新散发到空气中,完成循环过程。
由此可知,水循环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蒸发、液化或凝华、降水。
2.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续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二:地球上的水循环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到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
教学反思。
水的物态变化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专题课:水的物态变化》教学设计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李颖前期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教科版八上《第五章物态变化》的教学内容属于课标第一主题“物质”中的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是热学的开始章节,是日后学习热学中的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基础,同时本章节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现象教学资源,故而教师应在此章节着力发展学生的最基本的实验能力——观察力。
在本章节有4节教学内容,1、物态变化与温度,2、熔化和凝固,3、汽化和液化,4、地球上的水循环。
而《专题课:水的物态变化》是在本章第4节教学内容中增加的一节现象课前期学生已经认识三种物态和相应的变化以及与物态密切相关的物理量-----温度,然后着重经历熔化、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为了承前启后,本节《水的物态变化》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呈现丰富的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继续完善对水的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的描述,然后让学生通过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体会“辨状态、析过程”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建立水蒸气形成露、霜、冰的物理图景——大气降水的图景,为解释云、雨、雪的形成和建立“水循环”的大图景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二、通过对干冰造雾和干冰降雨等技术的介绍,体验到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技术的密切联系,激发出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二、学习者分析通过前期的学习,初二学生已有固液气的分子结构模型和对简单的光现象解释的能力,但其观察的意识和能力都很差,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较弱;另外,成都的学生缺少对雪、冰柱、雾凇等现象的直观经验,容易出现对物态变化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采取不观察、不思考的学习方式;我校才开始进行思维融入式课堂教学改革,对使用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很不熟练。
那么抓住他们感性认知为主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用现象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问题观察,也可以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问题作为教学起点,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帮助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寻求原因,探究本质,总结规律,从而逐步使他们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发展,促进其学习力的提升。
幼儿园化学教案:通过实验认识水的性质 (2)
幼儿园化学教案:通过实验认识水的性质一、水的基本性质:透明、无色、无味、无臭幼儿园化学教案:通过实验认识水的性质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的性质对我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幼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水的性质,本教案将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实验,帮助幼儿园学生认识水的基本性质。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幼儿们可以亲身感受水的特性,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推理和得出结论。
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3-6岁)化学教学课程。
二、实验材料准备1. 清水2. 透明的容器:如玻璃杯、塑料瓶等3. 不透明的容器:如锡纸、瓷碗等4. 温水和冷水5. 盐和糖三、实验一:水的透明性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幼儿了解水的透明性。
实验步骤:1. 拿取透明的容器,倒入适量的清水。
2. 让幼儿观察容器中的水,问他们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指出水是透明的,能够透过它看到容器的内壁。
实验结果与讨论:幼儿经过实验观察后,会发现水是透明的。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透过水看到其他物体,如容器的内壁。
而不透明的物体则不会透过水。
四、实验二:水的无味、无臭性实验目的:通过嗅觉和味觉的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无味、无臭性。
实验步骤:1. 将一杯水递给每个幼儿。
2. 引导幼儿使用嗅觉和味觉,让他们品尝并嗅闻水的味道。
实验结果与讨论:幼儿经过实验后,会发现水无味无臭。
这意味着水不会给我们带来特殊的味道和气味。
相比之下,某些液体(如果汁)或者物体(如花香)会具有味道或气味。
五、实验三:水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比较水的密度与不同的液体,幼儿能够初步了解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1. 倒满一杯水,并记录水的高度。
2. 倒入另一个杯子中一定量的盐水,比较两杯液体的高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幼儿会发现,虽然两杯液体的体积不同,但它们的高度是一致的。
这是因为水和盐水都具有相似的密度,所以它们在容器中达到了平衡。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初步了解到液体的密度是有差异的,而不同的液体混合时会呈现不同的现象。
科学上册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是指水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出现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1. 固态:当水的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结冰,形成固态水,即冰。
在固态下,水分子排列紧密,振动幅度小,并形成规则的晶体结构。
固态的水分子相对稳定,保持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 液态:当水的温度介于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时,水处于液态。
在液态下,水分子之间有较大的间隔,可以自由运动和滑动。
水分子的热运动导致液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而是适应容器的形状。
3. 气态:当水的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转化为气态,即水蒸气。
在气态下,水分子具有高速的热运动,分子之间的吸引力相对较小,导致水分子能够自由移动和扩散。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凝结成液态或固态。
这三态之间的变化是由温度和压力的改变所引起的。
当温度
升高或压力降低时,固态的冰可以熔化成液态的水;当温度继续升高或压力继续降低时,液态的水可以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
相反地,当温度降低或压力增加时,气态的水蒸气可以凝结成液态或固态的水。
这种相变过程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也是水循环和天气形成的基础。
第五章第一节: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此外,以下两种净化水的方案可以提供给学生作为小实验内容(其中前一个模拟自来水净化过程,后一个模拟饮水机净化过程)。
①在烧杯中加入100mL浑浊的河水(湖水、池水、井水等),然后加入少量明矾粉末,搅拌后静置,观察现象。提示学生思考:将明矾倒入河水中,能使河流变清澈吗?
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总结知识。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第五章第一节: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1.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2.物态变化形式有六种: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到气态的过程。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到液态的过程,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到液态的过程。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到固态的过程,是熔化的相反过程。
三、发展空间
1.“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1)屋顶积雪因吸热而融化为水,顺屋檐下流;下流过程中因周围大气吸热而结冰;这种情况相继发生,形成上粗大、下尖细的冰锥。这种天气现象常发生在我国北方天气晴朗但气温低于0℃的冬季。
(2)将在冰箱中冷却的金属块取出后,由于夏天外界气温偏高,金属块将吸热,使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在其表面液化并聚集为小水滴,擦干后很快又形成,直到金属块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同。
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汽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冰晶在地面或草叶上。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大气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汽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小冰晶(或叫雪花),在降落时互相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霜和雪都是水蒸汽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水的三态变化教案1目标1、会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2、会描绘水沸腾曲线,会从水沸腾曲线确定水的沸点3、了解水汽化的两种方式了解影响水蒸发的因素4、知道汽化和液化过程的能量变化5、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重点难点1、做好水沸腾的学生实验,会描绘水沸腾曲线2、会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教师讲授、实验探索课时建议建议上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设问:1、举例说明水的熔化和凝固?2、水还能变成别的状态吗?(学生回答:能,举例)有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物质有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物质有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教师开始做演示实验:要求 1、水的蒸发2、水的沸腾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只要认识到它们是汽化就可以了,区别能说一点更好)我们今天来研究水汽化方式之一的蒸发,学生看老师演示实验(活动1:把酒精擦在学生的脸上,问学生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教师做13页图1.2.6实验总结:水蒸发时要吸热,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
思考与讨论(学生)夏天你洗衣服后,为了使衣服尽快干,你用什么办法学生回答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举例说明(水变成水蒸气—汽化;露水—液化)学生观察回答是那种物态变化—汽化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和学生总结决定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决定蒸发快慢的因素 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的气流速度(总结后布置作业第一课时结束)学生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并绘制水沸腾曲线沸点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总结水沸腾特点: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吸热温度达到沸点水沸腾条件p; 继续吸热分析水沸腾曲线得到水沸点是100℃,组织学生学习:15页思考与讨论三、小结:1、学习这节课你们有那些收获?2、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四、作业:1、填空:物质有()变成()的现象叫做汽化物质有()变成()的现象叫做液化。
(必做)2、水沸腾化特点:温度(),继续()热温度达到()水沸腾条件继续()(选做)水的三态变化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
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
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现象,既充满奇妙又深刻的原理背后蕴
含着高度的物理知识。
首先我们要了解,水在常温下的物态是液体,而当温度变化时,水的物态会发
生改变。
若继续提升温度,水会逐步变化为气态,这种物态转变过程,叫做蒸发。
而当水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序,又会发生另一种物态转变过程,即水蒸气变成固体状态,叫做凝结。
蒸发和凝结就是水常见的两种物态转变过程。
蒸发和凝结之间还存在一种状态,它叫做气态水,也就是那种朦胧的丝状水雾,即白气。
气态水的产生需要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在温度100 ℃或以上,压力低
于一定的气压时,水的蒸发过程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水蒸气就会被分解为多个水汽分子,形成气态水,即白气。
而在常温下,我们将气态水也称为“蒸汽”,蒸汽可以通过蒸发而不是凝结而形成。
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源于“物理蒸发”的原理,可以认为是物态转变的一
种特殊形式,它的原理主要表现在压力的作用上。
当气压减小到一定的数值,水的蒸发速率将大大减少,从而使水汽凋落下来,造就气态水的产生,故而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由此而得。
水的物态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我们使用洗衣机时,
就是利用水蒸汽来完成服装清洗,其原因,正是蒸汽可以带走污垢;而在医学上,放置在瓶子里的水汽也可以消除病原体,由此可见水的物态变化的重要性及应用性。
从而可以看出,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一个充满奇妙及高难度的过程,它蕴
含着深刻的物理知识,同时又在我们生活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有必要认真学习和探索。
【教案】利用水的物态变化制冷与制热
教案:利用水的物态变化制冷与制热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态变化是制冷和制热的基础。
2.了解水的物态变化及其与热量的关系。
3.了解凝析热和潜热的概念和作用。
4.掌握利用水的物态变化制冷与制热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实际应用。
2.理解凝析热和潜热。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环节1.1.回顾水的物态问:三种物态之间的转变名称是什么?为什么?答:融解:固体→液体;凝固:液体→固体;汽化:液体→气态;液化:气态→液体。
因为水在不同温度下,其分子的运动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物态。
1.2.激发学生热情问:为什么烤一个鸡蛋要把它先放在冰箱里呢?答:因为在把鸡蛋放在冰箱里冷凝之后,蛋壳内形成了真空,这样就可以防止鸡蛋烤裂了。
2.学习环节2.1.深入讲解物态变化我们知道,物质的物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温度上升时,物质的分子将加速运动,原来密集排列的分子将距离增大,物态也会由液体转变成气体,这就是汽化过程。
反之,当温度下降时,分子间的距离又逐渐变小,导致从气态到液态、从液态到固态的过程。
这些过程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与温度有关系。
2.2.讲解水的物态变化和热量关系我们再以水为例子,讲解水的物态变化和热量关系。
在室温下,水为液态,当加热到100℃时,水就可沸腾成为气态。
这时水所需要的热能就用来克服水分子间的互相吸引,使水分子脱离此束缚,成为气体,这种过程就叫做汽化。
而这个过程消耗的热量叫做汽化热。
同理,水从气体状态向液体状态转变,反映的热量叫做液化热,也就是潜热。
2.3.讲解凝析热和潜热的概念和作用我们再来解释一下凝析热和潜热的概念和作用。
凝析热指的是当水气转化成为液态时,释放的热量。
在凝成水滴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排布紧密,而这个过程释放的热量滴点至凝析的热量。
潜热指的则是当物质在在相变的时候,首先消耗的热量,而不是直接提高温度。
比如水的潜热,分为汽化潜热和液化潜热。
这些潜热和凝析热是制冷和制热技术中非常关键的概念。
华东师大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 课件 1.2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与天气现象)
课堂小练
1、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D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冰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课堂小练
2、对以下各种天气现象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露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B. 霜是水凝固而成的 C. 雾是冰升华而形成的 D.雪是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课堂小练
6、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
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
冻坏 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
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 1. 2 水的三态变化(4)
-----水的三态变化与天气现象
一、物态变化
1、熔化与凝固: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 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2、汽化与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为液化(又称凝结)。 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升入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
冰晶形成云。如果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大到不能被上升气流 托住时,就会降落而形成雨或雪。
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悬挂在空中形成雾;水蒸气液化
成小水滴附在地面或植物上形成露;水蒸气总结会在地面 或植物上形成霜。
课堂小练
1、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 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 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 华。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建议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建议
1.本课教学前,教师要尽可能收集一些自然界的云、雾、露、霜、雪、冰等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供学生在课堂上观看,以使他们能获得更丰富的有关水的各种形态的感性认识。
2.本课的教学活动,可视作是对前几课学习的总结,无论是科学认识方面的还是科学探究领域的日标都有所体现。
所以,本课的教学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本单元学习成效的评价过程。
四、评价建议
1.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课的教学过程时刻伴随着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记录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并给予积极的鼓励。
2.本单元的第2课和第7课中的表格填写及对表格数据的整理分析,可作为评价学生认识发展及探究能力水平的重要依据。
3.本单元的过程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建议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探究物态变化与热量关系的兴趣。
(2)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能力。
(3)认识到温度表示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检测到该物体是失去了热量还是得到了热量。
(4)认识到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产生了循环运动。
(5)观察、描述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和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6)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的能力和倾向。
('7 )对“物体不灭、物质是运动的”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火炬实验室·实验说明书
项目
实验现象
按照图所示在组装实验装置,(上科九年级5页,不要温度计)将适量的碎冰 (用铁锤敲碎冰块),放入使试管中,用水浴法加热(缓慢),观察试管内冰 的变化。试管内冰全部变成水后,继续加热,直到烧杯中的水沸腾,用以玻璃 片放在烧杯口处(注意:不要让蒸汽烫伤,玻璃片要大些,用木头夹子夹住), 观察玻璃片生是否有小水珠。将你观察到的现象都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仪器设备
名称 碎块 酒精灯 大烧杯 、烧瓶 试管 铁架台 石棉网 湿沙 盘 小铁锤 火柴 数量 1 1 2 1 1 1 1 1 1 1 各一个 说明
方法步骤
1. 提出问题
从冰箱中取出一块冰观察,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冰被加热时会出现 什么变化?水在自然界中发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你可以提出其它的问题,请写在实验报告上]
火炬实验室·实验说明书
探究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类型 级别 难度 目的 探究型实验 B 适合小学3-5年级。初中做实验 了解水三种状态的变化现象和变化过程,观察、分析、体验水在自然界变化的 过程。
雨、雪、冰、霜是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的景象,也是大自然在向我们讲述 水的物态变化,人类对物态变化的认识是从水开始的。
2. 想法。
3. 设计和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在一只大烧杯里铺一层饱含水分的湿沙,杯口盖上一只盘子, 在盘子里放些冰块。 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烧杯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记录下来。
Work hard. Dream big. Have fun. @TorchLab
安全警示及注意事项
• 按照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操作。 • 玻璃片放在烧杯口时,手不要离杯口太近,以免烫伤!
Work hard. Dream big. Have fun. @TorchLab 2
项目 实验现象
4. 分析和论证
请将你分析的方法及结论写在实验报告上。
5. 评估
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操作中是否有失误,所得结论是否可靠。请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6. 交流与合作
把你的探究过程及结论(包括你自行设计的实验)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征求他们的意 见和建议,并将交流的情况(灵感)记录下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