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ppt课件
8.实验室常用标准磨口玻璃仪器上的数字代表什么 含义?
表明规格,若有两个数字,则表示磨口大端 的直径/磨口的高度。
9.使用标准磨口仪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a.保持口塞清洁;b.保证磨砂接口的密合性,避免磨面 的相互磨损;c.装配时不宜用力过猛;d.用后立即拆卸 洗净;e.装拆时不得硬性装拆;f.磨口套管合磨塞尽量 保持配套。
30.在什么情况下要采用冷却?
1、反应要在低温下进行;2、沸点很低的有机物;3、要 加速结晶析出;4、高度真空蒸馏装置。
精选编辑ppt
15
31.常用的冷却剂有哪些?它们分别可以冷到多 少度?
水、冰-水混合物、冰-盐混合物、干冰、液氮。
32.有机物的干燥方法有几种?化学干燥剂的干 燥原理有哪两类?
物理干燥和化学干燥两种。
值。
精选编辑ppt
23
精选编辑ppt
24
精选编辑ppt
25
精选编辑ppt
26
精选编辑ppt
27
答:安装有电动搅拌器的反应装置,除按一般玻璃仪器 的安装
要求外,还要求:
1.搅拌棒必须与桌面垂直。
2.搅拌棒与玻璃管或液封管的配合应松紧适当,密 封严密。
3.搅拌棒距烧瓶底应保持5mm上的距离。
4.安装完成后应用手转动搅拌棒看是否有阻力;搅 拌棒下端是否与烧瓶底、温度计等相碰。如相碰应调整 好以后再接通电源,使搅拌正常转动。
注意保护活塞和盖子,各个漏斗直接液不要相互调 换,用后一定要在活塞和盖子的磨砂口间垫上纸片。
15.常用的冷凝管有多少种?如何使用和保管?
冷凝管分为直形冷凝管、空气冷凝管、球形冷凝管 和蛇形冷凝管。安装使用时应夹稳防止翻倒,洗刷时要 用特制的长毛刷,不用时直立晾干。
1.实验一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三 实验室的环境保护与公共道德
③蒸馏,反应剩下残渣,处理后的不能用的废酸,碱液,废有机 液体尽量存于专门的回收桶,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 ④做实验过程中每个人要保持自己实验台面干净整洁,得到老师 允许后才离开。 ⑤全班实验完毕,必须留人打扫卫生,其职责包括:打扫干净所 有台面、地面、检查水、电、窗、门是否关闭,垃圾桶的垃圾清 除掉,待老师检查许可后,打扫卫生人员方可离开实验室。
防止事故的一些正规操作:
7 减压蒸馏时,除克氏蒸馏头和冷凝管外,蒸馏的容器和接受 容器,必须是耐压的圆底烧瓶或梨形瓶,再厚的锥形瓶也不能 用于减压蒸馏。 8 抽滤瓶,分液漏斗和量桶不是耐热的容器,一般不能用于直 接加热或盛放太热的液体。
二 做实验时的安全
9 从加热液体的角度,无论是反应还是单纯加热,下列热 源的安全系数依次降低。
26
脸上的防护镜被击落
27
斑斑血迹
28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 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 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 使玻璃封管爆炸。
29
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
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 室里进行 。
30
二 做实验时的安全
保证安全的必须措施:
33
二 做实验时的安全
4 、万一发生事故时的紧急处理 4.1 如果万一不小心发生被割伤,烫伤等小型事故,应赶
快告诉老师,做初步的处理(如包扎,冷却,洗涤等)后,到医院 请大夫医治。
4.2 如果自己的实验突然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大呼小叫, 更不可悄悄自己逃走。而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石棉布,湿布 等物品将火源盖灭,或拍打,用沙子压灭,不可乱用水浇。必要 时由老师使用灭火器。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深圳大学材料学院(2012)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第一章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1.1实验须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验证有机化学中所学的理论,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工作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
安全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求要求。
在实验前,学生必须阅读本书第一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了解实验室的安全及一些常用仪器设备。
在进行每个实验以前还必须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写好实验预习报告,知道所用药品和试剂的毒性和其它性质,牢记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安排好当天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应养成细心观察和及时记录的良好习惯,凡实验所用物料的质量、体积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和温度等所有数据,都应立即如实地填写在记录本中。
记录本应顺序编号,不得撕页缺号。
实验完成后,应计算产率。
然后将记录本和盛有产物、贴好标签的样品瓶交给教师核查。
实验台面应该经常保持清洁和干燥,不是立即要用的仪器,应保存在实验柜内。
需要放在台面上待用的仪器,也应放得整齐有序。
使用过的仪器应及时洗净。
所有废弃的固体和滤纸等应丢入废物缸内,绝不能丢入水槽或下水道,以免堵塞。
有异臭或有毒物质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为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培养良好的实验室作风,学生必须遵守下列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实验中应保持安静和遵守积序。
实验进行时思想要集中,操作耍认真,不得擅自离开,要安排好时间,按时结束。
实验结束后,记录本须经教师签字。
3.遵从教师的指导,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发生意外事故时,要镇静,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4.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时做到桌面、地面、水柑、仪器四净。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ppt
将待分离的物质加到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顶端,通过洗脱剂的洗脱作用使各组分 在柱内分离的色谱方法。
CHAPTER 03
有机化学实验实践操作
烷烃的性质与合成
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的熔点、沸点、溶解 度等。
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稳定性、氧化反应 、卤化反应等。
烷烃的合成
烷烃可以通过烃类的热裂 解、催化裂解等方法合成 。
结晶与重结晶
结晶
通过冷却或蒸发使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析出固体晶体的过程 。
重结晶
将晶体溶解在溶剂中,通过加热蒸发溶剂或加入其他溶剂使 溶液再次达到饱和状态,再析出晶体的过程。
薄层色谱与柱色谱
薄层色谱
将固定相涂布在玻璃板或塑料板上,形成薄层,然后将待分离的物质点在薄层的 一端,通过展开剂的移动使各组分在薄层上分离的色谱方法。
烯烃的性质与合成
1 2
烯烃的物理性质
烯烃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烯烃的化学性质
烯烃的双键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3
烯烃的合成
烯烃可以通过烃类的热裂解、催化裂解等方法合 成。
芳香烃的性质与合成
芳香烃的物理性质
芳香烃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芳香烃的化学性质
芳香烃的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芳香烃的合成
实验操作规范
遵循正确的操作顺序和规 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实验台,并 按照规定处理废弃物。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蒸馏装置
用于分离和提纯有机化 合物,包括蒸馏烧瓶、
冷凝器、接收器等。
分液漏斗
用于分离两种不混溶的 液体,如水和有机溶剂
。
滴定管
用于测量溶液的浓度和 体积。
数据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结构、合成方法和应用的学科。
下面是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1.键合理论: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其分子内的键有着密切关系。
有机化学中常见的键有共价键、极性键和离子键。
2.碳骨架: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骨架。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碳骨架可分为直链、分支链、环状和杂环等几种不同的类型。
3.功能团: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团是指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结构单元。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功能团有羟基、醇基、酮基、酯基、羧基等。
4.反应类型: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加成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5.反应机理:有机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通过反应机理来描述。
常见的反应机理包括亲核取代反应机理、亲电取代反应机理、酸碱催化反应机理等。
6.按键性质分类:根据碳原子上的官能团的不同,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饱和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
饱和化合物中的碳碳键都是单键,而不饱和化合物中的碳碳键可以是双键或者三键。
7.合成方法:有机化学中的合成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常见的合成方法有酸催化、碱催化、取代反应、缩合反应等。
8.离子性和共价性:有机化合物既有离子性也有共价性。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键为共价键,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常常具有离子性质。
9.异构体:同一种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异构体。
异构体可以分为构造异构体、空间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等几种类型。
10.应用领域:有机化学在药物、农药、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机合成和有机反应研究的进展为新药的发现和农药的合成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以上是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学习和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
有机化学是一个广阔而深奥的学科,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掌握和应用。
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一、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方法(取代反应、消去反应):1、实验步骤:2、通常用“加NaOH水溶液,加热,加足量稀硝酸,再加AgNO3溶液,若为白色沉淀,卤原子为氯;若浅黄色沉淀,卤原子为溴;若黄色沉淀,卤原子为碘”。
3、卤代烃中只有卤原子,并无卤离子,而AgNO3只能与X-产全AgX沉淀,故必须使卤代烃中的—X转变为X-,再根据AgX沉淀的颜色与质量来确定卤烃中卤原子的种类和数目,4、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须加入稀硝酸酸化中和掉混合液中的碱液,并且验证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5、用酸性KMnO4溶液验证消去反应产物乙烯时,要注意先通入水中除去乙醇,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也可用溴水直接检验(则不用先通入水中)。
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制取原理:C2H5OH 浓硫酸CH2=CH2↑+H2O2341:3;②向乙醇中注入浓硫酸;边慢注入,边搅拌;③温度计水银球插到液面以下;④反应温度要迅速升高到170℃;⑤该实验中会产生副产物SO2,故检验乙烯时,一定先用碱液除去SO2,再通入KMnO4或溴水。
⑥混合液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5.本反应可能发生的副反应:C2H5-OH+ HO-C2H5浓硫酸C2H5OC2H5+H2OC+2H2SO4(浓) CO2↑+2SO2↑+ 2H2O三、乙酸乙酯的制备注意事项:1、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和乙酸的混合液(浓硫酸不能最先加入);2、低温加热小心均匀的进行,以防乙酸、乙醇的大量挥发和液体剧烈沸腾;3、导气管末端不要插入饱和Na2CO3液体中,防液体倒吸。
浓硫酸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4、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主要优点:①吸收乙酸,便于闻于乙酸乙酯的香味②溶解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分层,观察乙酸乙酯。
5、本反应的副反应:C2H5-OH+ HO-C2H5浓硫酸C2H5-O-C2H5+H2OC+2H2SO4(浓) CO2↑+2SO2↑+ 2H2O四、醛基的检验(以乙醛为例)A:银镜反应1、银氨溶液配制方法:(1)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 2%的AgNO3溶液;(2)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加入2%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
有机化学的基础入门
有机化学的基础入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的科学。
有机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命的基础,也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有机物的命名规则、结构和性质、反应类型等内容。
一、有机物的命名规则有机物的命名规则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它能够准确地描述有机物的结构和组成。
有机物的命名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碳原子数目:根据碳原子数目,有机物可以分为甲烷、乙烷、丙烷等。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只含有一个碳原子。
2. 功能基团:有机物中的功能基团是决定其性质和反应类型的关键。
常见的功能基团有羟基、羰基、羧基等。
3. 取代基:有机物中的取代基是指取代了氢原子的基团。
取代基的位置和种类可以通过编号和前缀来表示。
二、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的结构是由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和取代基的位置决定的。
有机物的结构可以通过分子式、结构式和分子模型来表示。
1. 分子式:分子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有机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目。
例如,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2. 结构式:结构式是用线条和点表示有机物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和取代基的位置。
例如,甲烷的结构式为H-C-H。
3. 分子模型:分子模型是用球和棍表示有机物的三维结构。
分子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有机物的结构。
有机物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例如,醇类化合物由于含有羟基,具有溶解性好、沸点高等性质;醛类化合物由于含有羰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等性质。
三、有机反应的类型有机反应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它描述了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过程。
有机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有机物的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
例如,烯烃与卤代烷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类化合物。
2.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的两个官能团之间的化学键断裂,生成双键或三键。
例如,醇类化合物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烯烃。
3.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的一个官能团被另一个官能团取代。
01第一章: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基础介绍B2
绪论一、研究有机物的过程:1、提纯结晶、蒸馏、升华、萃取、层析等2、分析元素分析、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物理方法包括: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ray、电子衍射等2014-5-151二、高等有机化学(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主要论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环境效应等2、有机反应机理了解有机反应的本质,对反应结果进行解释和预测。
目前已经发现的活性中间体物种:自由基、碳负离子、碳正离子、离子游离基、卡宾、芳炔、内鎓盐等以及非碳活性中心的有机中间体。
2014-5-1522第一章: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基础介绍第一节:补充知识2014-5-153从下面几组数据中找找规律:(CH3)3C COOH CH3CH2COOH CH3COOH H COOH pKa 5.50 4.84 4.76 3.77I CH2COOH Br CH2COOH Cl CH2COOH F CH2COOH pKa 3.18 2.90 2.86 2.59CH3CH2CH2COOH Cl CH2CH2CH2COOH CH3CH Cl CH2COOH CH3CH2CH Cl COOH pKa 4.82 4.52 4.06 2.80+I 效应:(CH3)3C -> (CH3)2CH- > CH3CH2-> CH3--I 效应:F> Cl > Br> I2014-5-1552014-5-156诱导效应可以静电诱导方式沿着分子链由近及远地传递下去,在分子链上不会出现正负交替现象。
而且随着距离增加,诱导效应明显减弱。
一些脂肪酸和取代羧酸的pK a 值2014-5-157●饱和一元羧酸分子中,烃基上氢原子被X -、-OH 、 -NO 2等基团取代后,产生的吸电子作用,对羧基产生-I 效应,降低了羰基碳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使得负电荷更为分散而稳定,所以酸性增强。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安全知识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安全知识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因为它涉及到许多化学品以及实验室设备的使用。
因此,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
安全是最重要的。
在实验室中,安全是第一位的。
要确保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安全地进行实验。
因此,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了解实验室中的紧急情况处理方法,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需要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规程。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品,这些化学品有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需要了解每种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规程,如如何正确使用吸气滤器、如何正确倒出液体等。
再者,需要使用适当的实验室设备。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需要使用许多实验室设备,如加热器、加热板、热水浴等。
这些设备需要正确地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了解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规程。
需要正确使用实验室的通风设备。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需要使用许多化学品,这些化学品会释放出有害气体。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确保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能够正确地使用,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需要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会产生许多废弃物,如化学品容器、试管、滤纸等。
这些废弃物需要正确地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废弃物。
总的来说,有机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非常重要。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程、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规程、适当的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规程、实验室的通风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法。
只有做好这些安全措施,才能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C2H5OH,CH3COONa C2H5OC2H5,C2H5OH(微量)
↓CaCl2干燥,蒸馏
C2H5OC2H5
产率计算
回答问题及讨论
1)为什么不采用回馏装置?
因为该实验为可逆反应,采用蒸馏蒸出产物(醚和水)可推移平衡,有利正反应进行。
2)温度计和滴液漏斗为什么要深入液面下?
因为要测量反应液的温度,故必须把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另外反应时容器内压力较大,滴液漏斗颈如不插入液面以下,会造成液体(乙醇)滴不下来的现象。因此建议以后用衡压漏斗。
2)熟悉低沸点有机化合物的洗涤、蒸馏及其注意的问题。
反应原理
主反应:
副反应:
物理常数
名称
分子量
性状
d420
m.p./℃
b.p./℃
n020
溶解度
水 乙醇 乙醚
乙醚
74.12
无色液体
0.7138
-116.2
34.51
1.3526
微溶 ∞ ∞
乙醇
46.07
无色液体
0.7898
-117.3
78.5
1.3611
3)为什么在开始时乙醇-浓硫酸混合液温度超过乙醇沸点而乙醇却蒸不出来?
因为此时乙醇和浓硫酸已形成酸式硫酸酯。
讨论:
1)本实验控制好温度很关键,如温度低于130℃则不易成醚,高于160℃易生成烯。
2)控制滴加乙醇的量等于蒸出乙醚的量最为合适,否则乙醇滴得过快反应来不及进行就将被蒸出,乙醇滴得过慢则延长反应时间。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
其它( 产量或产率)
做什么
各种试剂的用量
做的每一件事
偶然发生的事
1.4.2实验报告
有机合成(实验及基本技能)
第一章有机合成实验综合介绍1.1 有机合成实验室的一般注意事项1.进入实验室应穿实验服,不得穿拖鞋、短裤等裸露皮肤的服装。
不得将食物、饮品带入实验室。
2.进入实验室应了解实验室的环境,如防火工具、安全喷淋水头、煤气阀、电气开关的位置等。
一般情况一个实验室至少有两个人同时做实验。
3.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听从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指导。
按实验课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4.应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保持桌面和仪器的整洁,应使水槽保持干净。
废纸和废屑应投入废纸箱内。
废酸和废碱液应小心地倒入废液缸内。
废化学品应倒入指定的回收瓶中。
5.对公用仪器和工具要加以爱护,应在指定地点使用并保持整洁。
对公用药品不能任意挪动。
要保持药品架的整洁。
实验时,应爱护仪器和节约药品。
6.对测试仪器、仪表等要先阅读说明书,了解其原理及操作方法后再操作。
7.实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岗位。
8.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时,应把桌上的水、电和煤气开关关闭。
1.2 有机合成实验室的安全知识1.防火一旦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移走易燃物。
然后,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和火势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扑救。
有机物着火通常不用水进行扑救,因为一般有机物不溶于水或遇水可发生更强烈的反应而引起更大的事故。
小火可用湿布或石棉布盖熄,火势较大时,应采用灭火器扑救。
2.防爆常压操作时,不能在密闭体系内进行加热或反应,要经常检查反应装置是否被堵塞。
如发现堵塞应停止加热或反应,将堵塞排除后再继续加热或反应。
减压蒸馏时,不能用平底烧瓶、锥形瓶、薄壁试管等不耐压容器作为接受瓶或反应瓶。
无论是常压蒸馏还是减压蒸馏,均不能将液体蒸干,以免局部过热或产生过氧化物而发生爆炸。
3.防中毒如发生中毒现象,应让中毒者及时离开现场,到通风好的地方,严重者应及时送往医院。
4.防灼伤皮肤接触了高温、低温或腐蚀性物质后均可能被灼伤。
为避免灼伤,在接触这些物质时,最好戴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
大一有机化学知识点
大一有机化学知识点第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大一有机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IUPAC命名法和常用名命名法。
IUPAC命名法是国际通用的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它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官能团等特征进行命名。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结构式、分子式、简略式等方式进行表示。
其中,结构式包括线性结构式、平面结构式、立体结构式等。
3. 键的种类和性质: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键包括共价键、极性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这些键不同的性质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性。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和构象1. 碳碳单键和双键:碳碳单键是由共用两个电子形成的,通常是自由旋转的。
碳碳双键是由共用四个电子形成的,具有限制旋转的性质。
2. 构象和立体异构体:构象是指分子中键的取向不同,但化学键的关系不变。
立体异构体是指分子或离子空间取向不同,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第三章:有机官能团和化学性质1. 碳氢键和卤素代表:碳氢键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常见的键,参与了大部分有机反应。
卤素代表是取代了碳氢键的卤素原子,常见的有卤代烃类化合物。
2. 加成反应和消除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结合形成一个新分子的过程。
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的两个原子或基团结合脱离形成两个新分子的过程。
3. 氧、氮和硫的官能团:氧、氮、硫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元素,它们能够赋予有机化合物不同的性质和反应性。
第四章:有机反应与合成1. 反应类型:有机反应可以分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等多种类型。
2. 化学反应机理:有机反应的机理包括酸碱催化、亲电进攻、亲核进攻、自由基反应等多种机制,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选择不同的机理。
3. 合成路线和合成策略: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通过合理设计反应序列和选择适当的合成策略,可以高效地合成目标化合物。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1.1 有机化学实验目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归纳、撰写报告等多方面的重要环节。
是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农学、园艺、牧艺、制药工程及冶金、地质、轻工、食品等专业一年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其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操作技术,有机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认识、实验测定、鉴别,有机物的制备、提取和分离等。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1.使课堂中讲授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得到验证、巩固、充实和提高,并适当地扩大知识面。
有机化学实验不仅能使理论知识形象化,并且能说明这些理论和规律在应用时的条件、范围和方法,较全面地反映化学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培养学生正确掌握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能以小规模正确地进行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分离和鉴定制备的产品的能力;了解红外光谱等仪器的使用。
只有正确的操作,才能出准确的数据和结果,而后者又是正确结论的主要依据。
3.培养能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初步会查阅文献的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联系课堂讲授的知识,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认真地处理数据并概括现象,从中得出结论。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科学工作态度是指实事求是的作风,忠实于所观察到的客观现象。
如果发现实验现象与理论不符合时,应检查操作是否正确或所应用的理论是否合适等。
科学工作习惯是指设计科学、安排合理、操作正确、观察细致、分析准确及推断合乎逻辑等,这些都是做好实验的必要条件。
1.2 实验学习方法要很好地完成实验任务,达到上述实验目的,除了应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外,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化学实验课一般有以下三个环节:1.重视课前预习:只有经过认真的课前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与要求,理解实验原理,弄清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设计好记录数据格式,写出简洁扼要的预习报告(对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写出设计方案),然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地进行各项操作。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详细描述
聚合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种重要反应类型, 涉及小分子单体通过聚合作用形成高分子化 合物的过程。聚合反应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 进行分类,如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在聚合 反应中,单体分子通过聚合形成长链高分子, 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和化学键的重新组合。
05
有机化学实验实例分析
烷烃的性质实验
烷烃的稳定性
将有机化学实验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如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推动科学 技术的发展。
通过合成和制备新的有机化合物,为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物质基础。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实验前充分准备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在实验前应充分了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 和注意事项,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仪器。
有机化学反应通常需要特定的温度、压力 、浓度等条件,应严格控制这些条件以确 保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性。
混合与分离技术
混合
了解各种混合方式,如搅拌、振摇等,以及混合时应注意的事项,如混合顺序、 混合速度等。
分离
掌握各种分离技术,如蒸馏、萃取、重结晶等,以及分离时应注意的事项,如 分离温度、分离时间等。
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实验记录
养成及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良好习惯,包括实验日期、实验步骤、实验数据 等。
烷烃在常温下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 应,但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催化 剂存在下,烷烃可以发生裂解、异构 化等反应。
烷烃的沸点
烷烃的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 高,这是由于烷烃分子之间的范德华 力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强。
烯烃的性质实验
烯烃的加成反应
烯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如与氢气、卤素、卤化氢等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和 卤代烃。
烯烃的聚合反应
在特定条件下,烯烃可以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合物。
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有机化学基本原理和反应机制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实验方法和技巧、实验安全及实验报告的撰写。
一、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1.实验室规则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前,要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和安全规定。
熟悉实验室环境,了解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安全。
2.实验室安全有机化学实验中,安全至关重要。
了解实验室安全常识,掌握灭火器、洗眼器等应急设施的使用方法,熟悉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实验仪器和设备有机化学实验需要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如烧杯、试管、蒸馏装置、回流装置等。
了解这些仪器的性能、用途和操作方法,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4.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包括搅拌、加热、冷却、过滤、蒸馏、回流等。
掌握这些基本操作,可以提高实验效率,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有机化学实验方法和技巧1.实验方案设计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前,需要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所需仪器和试剂等。
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2.试剂选择与处理有机化学实验中,合理选择试剂至关重要。
了解各种有机试剂的性质、用途和毒性,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剂。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试剂的储存、取用和处理,避免浪费和污染。
3.反应条件的控制有机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的控制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掌握温度、时间、浓度、催化剂等反应条件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实验成功率。
4.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如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沉淀等。
及时记录实验现象,为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提供依据。
5.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计算产率、熔点、沸点等数据,评价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有机化学 第一章 第1章 绪 论
第1章绪论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人类对有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的认识,最初主要基于实用的目的。
例如,用谷物酿酒和食醋;从植物中提取染料、香料和药物等。
到18世纪末,已经得到了一系列纯粹的化合物,例如酒石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等。
这些从动植物来源得到的化合物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但与当时从矿物来源得到的化合物相比,则有明显的区别。
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曾认为这些化合物是由动植物有机体内的“生命力”影响而形成的,故有别于从没有生命的矿物中得到的化合物。
将前者称为有机化合物,后者称为无机化合物。
“生命力”学说曾一度阻碍了有机化学的发展,尤其是减缓了有机合成的前进步伐。
给予“生命力”学说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是1928年德国年轻的化学家乌勒(Friedrich Wöhler,1802~1882)首次从无机化合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化合物尿素,这也是有机合成的开端。
NH4OCN-→NH2CONH2氰酸铵尿素尿素的人工合成,突破了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绝对界限,不仅动摇了“生命力”学说的基础,开创了有机合成的道路,而且启迪了人们的哲学思想,有助于生命科学的发展。
德国化学家拜尔(Adolf von Beyer,1835~1917)与他人合作,1870年首次合成了靛蓝。
由于他对靛蓝及其衍生物的深入研究而荣获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
与此同时,人们又合成了大量的有机化合物。
至此,“生命力”学说彻底破产了。
此后,人们还合成了成千上万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染料、药品、香料、炸药等有机物。
在一个“老的自然界”旁,再放上一个远远超过它的“新的自然界”。
这也是为什么要将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单独作为一个化学分支的原因之一。
因此,有机化学是直到18世纪末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在19世纪初期,由于测定物质组成的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在测定许多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时发现,它们都含有碳,是碳的化合物。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实验知识点汇总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实验知识点汇总实验1:蒸馏实验:蒸馏:利用互溶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一般相差30℃以上)进行分离提纯的一种方法。
实验室蒸馏石油1. 石油为什么说是混合物?蒸馏出的各种馏分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石油中含多种烷烃、环烷烃,因而它是混合物。
蒸馏出的各种馏分也还是混合物,因为蒸馏是物理变化。
2. 在原油中加几片碎瓷片或碎玻璃片,其作用如何?防暴沸。
3. 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和作用如何?插在蒸馏烧瓶支管口的略下部位,用以测定蒸汽的温度。
4. 蒸馏装置由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名称如何?中间的冷凝装置中冷却水的水流方向如何?四部分:蒸馏烧瓶、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
冷却水从下端的进水口进入,从上端的出水口流出。
5.收集到的直馏汽油能否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否使溴水褪色?为何?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能使溴水因萃取而褪色,因为蒸馏是物理变化,蒸馏出的各种馏分仍是各种烷烃、环烷烃组成的。
实验2: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溶剂中,从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萃取剂有苯、乙醚、二氯甲烷、CCl4等萃取剂的选择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不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③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分液:常用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实验3:煤的干馏1.为何要隔绝空气?干馏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煤的干馏和木材的干馏各可得哪些物质?有空气氧存在,煤将燃烧。
干馏是化学变化,煤的干馏可得焦炭、焦炉气、煤焦油、粗氨水;木材的干馏可得木煤气、木炭、木焦油2. 点燃收集到的气体,有何现象?取少许直试管中凝结的液体,滴入到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有何现象,为什么?此气体能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因为此液体是粗氨水,溶有氨,在水中电离呈碱性。
实验4:制溴苯、硝基苯的实验一、制溴苯1. 反应方程式2. 装置中长导管的作用如何?导气兼冷凝,冷凝溴和苯(回流原理)3.所加铁粉的作用如何?催化剂(严格地讲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4. 导管末端产生的白雾的成分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怎样吸收和检验?锥形瓶中,导管为何不能伸入液面下?白雾是氢溴酸小液滴,由于HBr极易溶于水而形成。
有机化学实验的知识
有机化学实验的知识有机化学实验的知识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但是又有一些危险的学科。
下面是不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有机化学实验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有机化学实验的知识【1】(一)烃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烃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副反应:2CH3CH2OHC2H5OH + 6H2SO4(浓)CH2=CH2↑ + H2OCH3CH2OCH2CH3 + H2O 6SO2↑+ 2CO2↑+ 9H2O (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1.1 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实验室守则有机实验室与其它化学实验室相比可能是更危险更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因为有机化学实验所用药品一般都是易燃易爆、有毒或强腐蚀性的,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着火、爆炸、烧伤、烫伤、冻伤或中毒等事故。
另外,碎裂的玻璃器皿、煤气或电器设备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事故,所以在实验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有机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实验室守则,进行有机实验时必须遵守如下规则:1. 进入实验室前,充分预习好实验内容,开始实验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写出预习报告。
2. 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安静,实验过程中不能擅自离开岗位。
3. 实验前应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存在破损、漏气、漏电等不安全因素,实验中应注意观察现象,如发现异常,应立即中断实验。
4. 处理有毒或有强刺激性气体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5. 减压操作或处理爆炸性物质及强腐蚀性物质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应使用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设备。
6. 公用仪器及药品用后立即归还原处。
节约用水、电、煤气及药品。
药品及实验后的产品不能随意丢弃以免酿成事故。
7. 严禁在实验室内吃食物、吸烟,实验后要洗手。
1.2 事故的预防及急救措施1. 防止火灾及急救措施防火的基本原则是使火源远离有机试剂,并尽可能减少有机物挥发到空气中。
如果已经着火,很小面积的着火可用湿抹布、石棉布或用砂土盖住即可,大面积着火应用灭火器扑灭。
2. 使用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炔等要打开室内排风装置且严禁明火及防止一切火星发生。
3. 常压操作时整套装置应有一处与大气相通,切不可形成封闭体系,以免因体系内压太大而使反应物冲出或玻璃仪器炸裂。
减压蒸馏时,蒸馏瓶和接收瓶应用梨形或圆形、茄形烧瓶,以免平底瓶因其受压不均而炸裂。
4. 处理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及其它有剧毒的药品时要带橡皮手套;不要用敞口容器存放有毒的药品。
5. 处理危险性化合物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对于久置后会产生易爆物质的过氧化物,应预先处理后方可使用6. 使用电器前应检查是否漏电或其它不正常现象,不可用湿手接触电插头。
不慎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7. 实验室应备有急救箱,箱内常备如下药品和工具:医用70%乙醇、2%醋酸、1%硼酸、3~5%碳酸氢钠、红药水、甘油、烫伤膏、消炎粉、硼酸软膏、创可贴;医用剪刀、镊子、洗眼杯、消毒棉、纱布、胶布、绷带、棉签等,发生事故时如伤情较轻按以下方法处理:(1)割伤:清洗伤口后涂上红药水或创可贴,用绷带扎住。
(2)烫伤:不要用水冲洗,可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
(3)试剂烧伤酸:量少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最后再用水洗,然后涂上硼酸软膏(或氧化锌软膏);量大时,必须用洁净的柔软物质迅速将酸擦去,再按照酸量少时的办法处理。
碱: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后,用2%的醋酸水溶液洗,最后再水洗。
若为钠灼伤,用镊子将钠移走后,再按照碱灼伤时相同办法处理。
溴: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酒精擦至创面处无溴液时为止,然后涂上甘油。
(4)试剂溅入眼内:任何试剂溅入眼内,都要先用大量水冲洗,直至眼睑内没有为止;如溅入眼中的是玻璃,则应仔细地用镊子小心地把玻璃夹出,然后再水洗,严重的经初步处理后要送医院。
(5)中毒:毒品溅入口中若无咽下者立即吐出,再用大量水冲洗口腔;如已吞下,应根据毒物性质给以解毒剂。
腐蚀性毒物:对于强酸或强碱,应先饮大量水,然后分别服用氢氧化铝、鸡蛋白、醋或酸果汁,最后用牛奶灌住,不要吃呕吐剂。
刺激性神经性毒物:先饮牛奶或鸡蛋白,再食用约30g硫酸镁溶于一杯水中的溶液催吐,在进行初步处理后,伤情较重者要送医院。
1.3 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1.3.1 实验预习实验预习认真与否,常常是实验做得是否成功、收获大小的关键之一。
应当做到不了解一个实验的目的和操作原理以前不进行实验。
因此,要求每个学生都应准备一个实验记录本,在充分预习好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写出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1)实验题目(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反应方程式(包括主要副反应)(4)主要试剂、主、副产物的物理常数(5)实验装置图(6)实验操作、现象和结果记录表。
(7)对反应操作时间上的合理安排。
1.3.2 实验记录进行实验时不仅要做到操作认真、观察仔细,而且要积极思考,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如变色、沉淀、气泡等)和测得的各种数据(如熔程、沸程、加热温度等)如实地及时记录于记录本中,不允许做回忆笔记。
合成反应要记录产物的外观、物理状态和产量。
记录要做到简明扼要,字迹清楚。
实验结束后,将记录本交指导教师签字,并上交产物。
1.3.3 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是完成实验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
通过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整理实验结果,可以把从实验中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对今后的工作和科研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1. 合成实验报告的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合成原理、分离原理)(3)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4)仪器及药品规格、用量(5)实验装置图(6)实验步骤及反应现象(7)产率计算(8)回答问题及讨论。
2. 下面是乙醚的制备实验报告,可供参考。
乙醚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催化下乙醇分子间脱水制备乙醚的原理。
2. 掌握低沸点化合物的蒸馏操作。
二、实验原理1. 合成原理低级伯醇在酸性脱水剂催化下,共热生成单醚。
主反应:副反应:2. 粗产物分离纯化原理三、物理常数名称 分子量 性状 密度 熔点 沸点(℃) (℃) 乙醇 46.07 无色液体 0.7898 -117.3 78.5 ∞ ∞ ∞乙醚 74.12 无色液体 0.7138 -116.2 34.51 微溶 ∞ ∞乙酸 60.05 无色液体 1.0492 16.6 117.9 ∞ ∞ ∞四、仪器与药品1. 仪器及规格三颈瓶:100mL ;滴液漏斗:60mL ;分液漏斗:125mL ;直型冷凝管:20mL ;圆底烧溶 解 度 水 乙醇 乙醚CH 2=CH 2H 2O CH 3CH 2+CH 3COOH CH 3CH 2OH CH 3CH 2OH H 2SO CH 3CH 2OCH 2CH 3H 2O 2++HO C 2H 5OH ,CH 3COONa (少)H 2O H 2SO 3H 2SO 4C C ,2C 252525(微量)C H OC H ,(微量)CH 3COOH H 2SO 3H 2SO 4H 2O C 2H 5OC 2H 5C 2H 5OH ,,,,,避免洗NaOH ,CaCl 2(3)洗醇瓶:50mL;接引管。
2. 药品规格及用量所用药品皆为分析纯,用量如下:乙醇(95%):37.5mL(29.6g,0.61mol);浓硫酸:12.5mL;饱和氯化钠溶液:7.5mL;饱和氯化钙溶液:7.5mL;5%氢氧化钠:7.5mL五、实验装置图图1–5 乙醚制备装置六、实验步骤及现象实验步骤现象备注1. 用量筒取12.5mL 95%乙醇于三颈瓶中溶液无色2. 边摇边缓慢加入12.5mL浓H2SO4。
瓶内有少许白烟,瓶壁很热3. 取25mL95%乙醇于滴液漏斗中,按图温度迅速上升,溶液迅速变装好仪器。
加入1~2粒沸石,石棉网直火黄,瓶内有大量白烟(SO3)加热,使温度迅速升到140℃。
4. 由滴液漏斗慢慢滴加乙醇使与蒸馏液有馏份蒸出,温度保持流出速度相等,大约每秒1滴,保持温不变(141℃)度在135~145℃之间。
5. 乙醇加完,继续加热至160℃,停火。
温度上升,不再有馏份6. 馏出液转入125mL分液漏斗中,加振荡后静置分层,上层澄7.5mL 5%NaOH溶液洗一次清。
分出下层,弃去用7.5mL饱和NaCl洗涤有机层上层、下层都澄清用7.5mL 饱和CaCl 2洗涤有机层 上层澄清、下层浑浊7. 分出下层,将醚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100mL 锥形瓶中,加约2g 无水 溶液无色澄清氯化钙,塞上塞子,并不时振荡,放置20min8. 将产物过滤到50mL 圆底烧瓶中, 温度计读数34℃时,有用热水浴(50~60℃)加热蒸馏, 馏份馏出,至37℃时温收集33~38℃馏份。
度不再上升。
9. 产物外观、质量 无色澄清液,8.2g七、产率计算实际产量产率 = ×100%理论产量理论产量 =产率 = 八、回答问题及讨论1. 为什么不采用回流装置?答:因为该实验为可逆反应,采用蒸出产物(醚和水)可推移平衡,有利正反应进行。
2. 温度计和滴液漏斗为什么要插入液面下?答:因为要测量反应液的温度,故必须把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
另外,反应时容器内压力较大,滴液漏斗颈如不插入液面以下,会使液体(乙醇)滴不下来。
因此建议以后用恒压滴液漏斗。
3. 为什么在开始时乙醇—浓硫酸混合液温度超过乙醇沸点而乙醇却蒸不出来?答:因为此时乙醇和浓硫酸已形成酸式硫酸酯。
讨论:1. 本实验控制好温度很关键,如低于130℃则不宜成醚,高于160℃易生成烯。
2. 控制滴加乙醇的量等于蒸出乙醚的量最为合适,否则乙醇滴得过快反应来不及进行就将被蒸出,乙醇滴得过慢则延长反应时间。
3. 乙醚沸点低,故接收器放在冷水浴中以减少挥发损失,其支管接上橡皮管通入水槽或窗外,是防止乙醚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极限,以保证安全。
4. 本实验开始时将H 2SO 4往乙醇里加时,由于未充分冷却且加入速度太快,溶液颜色变黄(甚至变黑)说明有副反应发生。
在粗产品洗涤时分层处受外界光线影响看不清,加之放液快了些,当发现时已有少量醚随水层放出。
为回收这部分醚,将分出的水层放入另一分液漏斗中静止,但很长时间都没发现醚层出现,这可能是由于醚量少而溶解在水层中,另外也可能挥发掉了。
由于上述补救办法没有成功,故计算产率偏低。
今后在使用分液漏斗时,放液要慢,观察要仔细。
22.636.3%8.2100%=246.0772.1222.60.789395%37.5=(g)第二章 有 机 实 验实验一 苯甲酸合成实验目的1. 了解甲苯氧化法制备苯甲酸的原理,2. 复习回流、减压过滤和重结晶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烷基苯在高锰酸钾的氧化下生成苯甲酸。
药品甲苯:3.5mL (6.1g ,0.033mol ) 高锰酸钾:10.4g (0.053mol ) 浓盐酸;亚硫酸氢钠或者:甲苯:1.0mL (0.9g ,0.0094mol ) 高锰酸钾:2.0g (0.0106mol ) 浓盐酸;亚硫酸氢钠实验步骤在50mL 园底烧瓶中加入2.0g 高锰酸钾和28mL 水,摇匀,尽量使之溶解。
加2粒沸石,安装冷凝管,小火加热至沸。
从冷凝管上端滴加1.0mL 甲苯,整个加料过程约需10min ,继续煮沸,直到回流液不再有明显油珠(约50min )。
如果反应混合物显较深的紫色,加入少量亚硫酸氢钠,振摇使紫色褪去后,再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约5~10mL )洗涤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