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统计
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条形统计图》课件
11
10
9 8
涂一个格子表示一个人。
7
6
5
横轴表示尺码
4
3
2
1
0
135及
140
145
150
155 160及160 特体
尺码
135以下
以上
探索新知
课件PPT
想一想:
(1)在上面的统计活动中,你是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 先分小组调查和收集每个同学的校服尺码,填写记录
单;然后对各小组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总,填写统计表。
亚洲 欧洲 非洲 南美洲 北美洲 大洋洲 州别
承办奥运会届数 最多的是欧洲,最少 的是大洋洲。
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 些信息?
学以致用
课件PPT
5、 下表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统计表。 请选一个条形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最喜欢的早餐 人数
牛奶 6
豆浆 12
粥 24
学以致用
人数
课件PPT
牛奶 豆浆 粥 早餐
典题精讲
课件PPT
相隔时间(年)
10 9 8 7 6 5 4 3 2 1 0
美国 法国 英国 苏联 中国 国家
2.各个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相隔的时
间分别是多少? 美国6年,法国8年,英国5年,苏联5年,中国2年。
易错提醒
数量/人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40
145
150
155
160及 160以上
特体
人数
探索新知
人数(人)
课件PPT
描述数据
用统计图表示。 分析数据 作出判断。
全班校服尺码情况统计图
小学二年级下 第八单元 条形统计图
一格表示5个单位 根据数据, 你认为每小格表 作出统计图 示几辆比较合适?
10
5 0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
55 50
可能性最大
45
40
20 分钟后 30 来的第一辆25 车最有可能20 15 是哪一种车?
10
5 0
35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东方百货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星 期 销售量(台) 一 15 二 10 三 20 四 25 五 30 六 50 日 45
(台)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1)哪两天销售量最多? 哪天最少? (2)你还能发现什么?
一分钟各开过 多少辆?
谁有好办法?
准备好了吗?
种 类 辆 数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我们统计了20 分钟了!
种 类 辆 数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50
30
25
10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
(辆)
55 50
45
种类 辆数
40 35 30 25 20 15
50 从图中 你能发 30 现哪些 25 信息? 1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统计复式统计表
体重
207班学生一、二年级体重统计表 205班学生一年级时体重统计表
人
年级
千克 千克 千克以上 体重 20及20 21—25 26—30 31及31 15 28 5 2 一年级 (千克) 千克以下 千克 千克 千克以上 二年级 0 12 24 14
数
20及20 21—25 26—30 209班学生二年级体重统计表31及31
9 2 1 8
第三组 第四组
(1) 第( 一 )组喜欢吃青菜的人最多。 (2) 第三组喜欢( 茄子 )的人最多。 (3)喜欢吃黄瓜的有( 8 )人。
温馨提示: 蔬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 素,对身体好处多多,小朋友们一定 要每天吃蔬菜!
某地区3月份天气情况
某地区5月份天气情况
某地区3,5月份天气情况
千克以下
体重
207班学生一、二年级体重统计表 205班学生一年级时体重统计表
人
年级
千克 千克 千克以上 体重 20及20 21—25 26—30 31及31 15 28 5 2 一年级 (千克) 千克以下 千克 千克 千克以上 二年级 0 12 24 14
数
20及20 21—25 26—30 209班学生二年级体重统计表31及31
千克以下
体重
表名 表头
207班学生一、二年级体重统计表 205班学生一年级时体重统计表
人
年级
横栏目
千克 千克 千克以上 体重 20及20 21—25 26—30 31及31 15 28 5 2 一年级 (千克) 千克以下 千克 千克 千克以上
纵栏目
数
20及20 21—25 26—30 209班学生二年级体重统计表31及31
千克以下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调查家庭成员的身高,计算平均身高,并制作条形统计图展示调查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通过举例、练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核心知识,突破学习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了解一组数据平均值的情况?”(如购物时比较价格、统计成绩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均数的奥秘。
2.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在探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抽象出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3.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学会运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数学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解释数据,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表达与沟通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条形统计图的解读,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与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3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第3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95~100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使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对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情境导入1.出示视频。
师:我们学校开展四项竞赛评比活动,大家一起来看看。
(学生观看录像)师:(出示一位小学生统计的情境)这位干部在做什么呢?生:统计。
师:如果你是这位干部打算用什么方式来汇报九月份的统计结果呢?生1:统计表。
生2:统计图。
师: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它的优势在哪里?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直观清楚、便于比较2.出示例3情境图。
(1)请完成单式条形统计图——城镇人口统计图。
师:这幅统计图的名称是什么?生: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
师:统计了哪些项目?生:统计了这个地区城镇1980、1990、2000和2010年四年的人口情况。
师: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读懂了哪些信息?生:这个地区城镇1980、1990、2000和2010年四年的人口分别是21万人、27万人、35万人、46万人。
师:在这四年中,你觉得哪一年城镇人口最多?哪一年城镇人口最少?生:2010年最多,1980年最少。
(2)请完成单式条形统计图——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图。
师:从这幅统计图上你又看到了哪些信息?生:这个地区乡村1980、1990、2000和2010年四年的人口分别是58万人、54万人、49万人、43万人。
……二、探究新知1.设疑。
师:这位干部给我呈现了两张统计图,我还真能清楚地看出这个地区1980~2010年城镇、乡村人口情况,但如果老师想知道哪一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或最小?老师只看一张图行吗?那该怎么办?(师在投影仪上轮换放上统计图)生:两张图都得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本单元主要学习“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小数阶段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即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平均数是在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与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
把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每份不一定一样多。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就形成一种新的统计图即复式条形统计图。
把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第1课时平均数【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90~92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加深对“平均分”和“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含义和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8支铅笔【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有8支铅笔,要分给四位同学,请大家帮我想一想,怎样分呢?让学生想一想,然后指名发表意见,提出不同的分法。
当有学生提到给每位学生分2支时,教师引导:8支铅笔,分给四位同学,每人分2支,那么这8支铅笔刚好分完,并且每人分得的支数都相同,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每位同学平均分2支铅笔,这里的2就是平均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均数。
(板书课题:平均数)【探究新知】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一样多吗?(不一样多)你能想办法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变成同样多吗?(2)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
九年级下期末复习《第八章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单元试卷含解析
期末复习: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章 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当抛掷多次以后,出现两个反面的成功率大约稳定在( ). A. 25% B. 50% C. 75% D. 100%2.(•兰州)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有n 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有9个黄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子里的球摇匀,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子,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稳定在30%,那么估计盒子中小球的个数n 为( )A. 20B. 24C. 28D. 303.暑假即将来临,小明和小亮每人要从甲、乙、丙三个社区中随机选取一个社区参加综合实践活动,那么小明和小亮选到同一社区参加实践活动的概率为( )A. 12 B. 13 C. 16 D. 19 4.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 抛掷一枚硬币四次,有两次正面朝上B. 打开电视频道,正在播放《十二在线》C. 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十环D. 方程x 2﹣2x ﹣1=0必有实数根 5.要调查下列问题,你认为哪些适合抽样调查( ) ①市场上某种食品的某种添加剂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②检测某地区空气质量③调查全市中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6.书架上有数学书2本,英语书3本,语文书5本,从中任意抽取一本是数学书的概率是( ) A. 110 B. 35 C. 310 D. 157.小慧将今年五月深圳每天的最高气温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五月最高气温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为( )A. 33,30B. 31,30C. 31,31D. 31,33 8.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A. 度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360°B.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C. 掷一次硬币,有国徽的一面向上D. 买一张体育彩票中奖,中50万元9.有2名男生和2名女生,王老师要随机地、两两一对地为他们排座位,一男一女排在一起的概率是( ) A. 14 B. 13 C. 12 D. 2310.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丙、丁四队女演员的人数相同,身高的平均数均为166 cm,且方差分别为=1.5,=2.5,=2.9,=3.3,则这四队女演员的身高最整齐的是( )A. 甲队B. 乙队C. 丙队D. 丁队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1.在30个数据中,最小值为42,最大值为101,若取组距为10,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________组.12.有大小、形状、颜色完全相同的4个乒乓球,每个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将这4个球放入不透明的袋中搅匀,从中随机连续抽取两个(不放回),则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是________.13.某校学生参加体育兴趣小组情况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若参加人数最少的小组有25人,则参加人数最多的小组有________人.14.某口袋中装有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的小球(小球出颜色外完全相同)共60个.通过多次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黄球的频率分别是30%和45%,由此估计口袋中蓝球的数目约为________ 个.15.在用计算器进行模拟实验估计:“5人中至少有2人是同月所生”的概率时,需要让计算器产生1~________ 之间的整数,每5个随机数叫一次实验.16.在三边长均为正整数,且周长为11的所有三角形中(三边分别相等的三角形算作同一个三角形,如边长为2,4,5和5,2,4的三角形算作同一个三角形),任取一个三角形恰为等腰三角形的概率为________ 17.小颖妈妈经营的玩具店某次进了一箱黑白两种颜色的塑料球3000个,为了估计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个,她将箱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箱子中,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后,她发现摸到黑球的频率在0.7附近波动,据此可以估计黑球的个数约是________.18.在一个口袋中有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①,②,③,④,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记录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则两次摸出的小球的标号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19.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时都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该十字路口有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他在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13,遇到黄灯的概率为19,那么他遇到绿灯的概率为________.20.一口袋中有6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除颜色外均相同,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口袋中摇匀.重复上述实验共300次,其中120次摸到红球,则口袋中大约有________个白球.三、解答题(共8题;共60分)21.下列调查方式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请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1)为了了解七(2)班同学穿鞋的尺码,对全班同学做调查;(2)为了了解一批空调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台做调查.22.某学校20名数学教师的年龄(单位:岁)情况如下:29,42,58,37,53,52,49,24,37,46,42,55,40,38,50,26,54,26,44,52.(1)填写下面的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频率19.5~29.529.5~39.539.5~49.549.5~59.5合计(2)画出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23.某农户承包荒山种了44棵苹果树.现在进入第三年收获期.收获时,先随意摘了5棵树上的苹果,称得每棵树摘得的苹果重量如下(单位:千克)35 35 34 39 37(1)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指的是?个体指的是?样本是?样本容量是?(2)试根据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情况,你认为该农户可收获苹果大约多少千克?24.深圳市某校九年级有500名学生,在体育考试前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成绩分别记为A、B、C、D共四个等级,其中A级和B级成绩为“优”,将测试结果绘制成如下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成绩频数条形统计图成绩频数扇形统计图(1)求抽取参加体能测试的学生人数;(2)补全条形统计图;(3)估计该校九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体能测试成绩为“优”的学生共有多少人?(精确到个位)25.小花最近买了三本课外书,分别是《汉语字典》用A表示,《流行杂志》用B表示和《故事大王》用C 表示.班里的同学都很喜欢借阅,在五天内小花做了借书记录如下表:书名代号借阅频数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A 3 2 2 3 4 14B 4 3 3 2 3 15C 1 2 3 2 3 11(1)在表中填写五天内每本书的借阅频数.(2)计算五天内《汉语字典》的借阅频率.26.某校九年级(8)课外活动设置了如图所示的翻牌游戏,每次抽奖翻开一个数字,考虑“第一个人中奖排球”的机会.正面1 2 34 5 67 8 9反面排球钢笔图书铅笔空门书包球拍小刀篮球(1)如果用实验进行估计,但制作翻奖牌没有材料,那么你有什么简便的模拟实验方法?(2)如果不做实验,你能估计“第一个人中奖排球”的机会是多少?27.某学校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决定开设以下体育课外活动项目:A.篮球B.乒乓球C.羽毛球D.足球,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活动项目,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2)请你将条形统计图(2)补充完整;(3)在平时的乒乓球项目训练中,甲、乙、丙、丁四人表现优秀,现决定从这四名同学中任选两名参加乒乓球比赛,求恰好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概率(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解答)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考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解析】【解答】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的情况为:正正,反反,正反,反正,∴出现两个反面的概率为,∴抛掷多次以后,出现两个反面的成功率大约稳定在25%.故选A.【分析】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可能会出现四种情况,而出现两个反面的机会为四分之一.2.【答案】D【考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9n=30%,解得n=30,所以这个不透明的盒子里大约有3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的小球.故选D.【分析】根据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到摸到黄球的概率为30%,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n的值.3.【答案】B【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解析】【解答】解:画树状图得:∵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小明和小亮选到同一社区参加实践活动的有3种情况,∴小明和小亮选到同一社区参加实践活动的概率为:39= 13.故选B.【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小明和小亮选到同一社区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4.【答案】D【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随机事件【解析】【解答】解:A.抛掷一枚硬币四次,有两次正面朝上,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B.打开电视频道,正在播放《十二在线》,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C.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十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D.因为在方程x2﹣2x﹣1=0中△=4﹣4×1×(﹣1)=8>0,故本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抛掷一枚硬币四次,有两次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打开电视频道,正在播放《十二在线》,是随机事件;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十环,是随机事件;由△>0得到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5.【答案】D【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解析】【解答】解:①食品数量较大,不易普查,故适合抽查;②不能进行普查,必须进行抽查;③人数较多,不易普查,故适合抽查.故选D.【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6.【答案】D【考点】概率公式【解析】【解答】解:从中任意抽取一本是数学书的概率= 22+3+5= 15.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概率公式直接计算即可。
二年数学下:《第八单元-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数学下:《第八单元-统计》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二年数学下:第八单元 - 统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如数据的收集、分类和排序。
2. 学生能够使用图表(包括条形图和饼图)来表示数据,并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统计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和分类2. 数据的排序3. 条形图和饼图的制作与解读4. 解决简单的统计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加深对统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讨论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统计现象为例,引出统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新知传授: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数据的收集、分类和排序的方法,以及如何制作和解读条形图和饼图。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人选择一个主题,收集相关数据,制作条形图或饼图,并在全班展示和解释。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统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结果评价:通过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地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应用题训练(试题)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应用题训练1.下面是某地区近五年植树造林情况统计图。
(1)每格代表()公顷。
(2)2017年的造林面积是()公顷,比2018年少()公顷。
(3)2019年的造林面积比2015年的2倍少5公顷。
画出表示2019年造林面积的直条。
(4)近五年一共造林()公顷,平均每年()公顷。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统计表。
(2)哪个等级男女生人数差别较小?(3)从整体看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成绩好?3.希望小学开展了一次劳动技能比赛,四(5)班同学的得分情况如表。
四(5)班参加劳动技能比赛得分统计表(1)把统计表补充完整。
(2)根据统计表,画统计图。
(3)本次劳动技能比赛中,男生和女生得分相差最大的项目是()。
4.下面是张集小学六(3)班第一小组女生的身高统计表.编号1234567身高/厘米142143140154145144168(1)这组女生身高的平均数是多少?中位数呢?(2)你认为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代表这组女生的身高比较合适?5.百货超市第一季度家电销售情况统计表如下图。
一月二月三月冰箱/台275295255空调/台282282298(1)请根据以上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2)百货超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冰箱多少台?6.育才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四(1)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2)如果回收10个易拉罐可以制成2个新易拉罐,四(2)班四个月回收的易拉罐可以制成几个新易拉罐?7.楼房穿衣服了?3月17日,位于山西阳泉市城区的燕竹花园住宅楼外墙被覆盖上了保护膜,施工人员正喷涂气凝胶保温涂层……日前,华阳集团节能服务公司对阳泉市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涉及矿区和城区8个街道办事处、77个小区、300幢既有住宅建筑及4幢既有公共建筑,累计开工面积169.4万平方米。
工程主要采用华阳集团生产的气凝胶产品,此产品能很好地起到保温、隔热效果。
第八单元 第1课时 统计 例1
16~20千克 千克 21~25千克 千克 26~30千克 千克 31及31以上 及 以上
3人 人 11人 人 14人 人 2人 人
仔细观察107页下面的统计图, 页下面的统计图, 仔细观察 页下面的统计图 试着把刚才的2个简单统计表 试着把刚才的 个简单统计表 填在一个表格里, 填在一个表格里,并完成表格 下面的填空。 下面的填空。 分钟汇报填表情况) (3分钟汇报填表情况) 分钟汇报填表情况
0 0
5 3
15 11
9 14
1 2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 你学会了什么,单式统计表和 你学会了什么, 复式统计表的区别在哪里? 复式统计表的区别在哪里?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回顾简单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统计表。 统计表。 2、知道复式统计表的由来。 、知道复式统计表的由来。 3、能把2个简单的统计表合并成一个 、能把 个简单的统计表合并成一个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认真观察老师出示的学生 统计情况,然后把书中106页、 统计情况,然后把书中 页 107页上面的统计表填完。填 页上面的统计表填完。 页上面的统计表填完 完可以在小组交流一下, 完可以在小组交流一下,说说 是怎样填的。 是怎样填的。 (3分钟后汇报交流) 分钟的体 重情况,看数据完成106页的统计表。 页的统计表。 重情况,看数据完成 页的统计表
16~20千克 千克 21~25千克 千克 26~30千克 千克 31及31以上 及 以上
5人 人 15人 人 9人 人 1人 人
下面是光华小学二年级学生现在的体重情 看数据完成107页上面的统计表。 页上面的统计表。 况,看数据完成 页上面的统计表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八单元《统计》(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八单元《统计》(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3.学习如何用图表展示统计数据。
二、教学内容
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统计调查方法
3.统计数据的图表展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 统计调查方法
难点: 1. 统计数据的图表展示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下》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学生:提前布置统计调查任务,准备相关数据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一个统计数据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2. 学习(15分钟)
1.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统计调查的方法。
2.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统计调查,并收集数据。
3. 练习(20分钟)
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调查活动,收集数据,并整理成表格。
4. 总结和讨论(10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整理的数据表格,并讨论如何用图表展示这些数据。
六、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展示数据和图表的方式,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并能独立进行统计调查和数据展示的能力。
七、作业
1.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挑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更深入的统计调查。
八、教学过程评价
本节课主要通过案例引入和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八单元《统计》单元数学教案设计
第八单元《统计》单元數學教案設計标题:《统计》单元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统计概念,如数据、分类、频数、频率等。
2. 学会运用图表(如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来表示数据和分析数据。
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能解释数据结果。
二、教学内容:1. 统计的基本概念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制作和解读统计图表4.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统计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各种统计图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统计知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统计的基本概念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统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如数据、分类、频数、频率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收集一些数据,进行初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第二课时:制作和解读统计图表1. 复习旧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统计概念。
2. 讲解新课:讲解如何制作和解读统计图表,如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统计图表,并解读其含义。
第三课时: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 复习旧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统计图表的知识。
2. 讲解新课:讲解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对一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制作一份统计报告。
六、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 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教学内容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90——P102二、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5、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6、发展统计观念,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单元教学安排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3课时第1课时平均数一、教学内容:平均数P90——P92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平均数)我们是如何求出平均数6的呢?师生交流后明确是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相同数。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二年级数学下:《第八单元-统计(二)》设计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二年级数学下:《第八单元-统计(二)》设计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本文是关于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八单元-统计(二)》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能够根据图表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
b. 能够绘制简单的柱状图。
2. 过程与方法:a. 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b.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c. 通过游戏和实际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态度。
b. 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观察数据,学习如何表示数据(20分钟)a. 让学生观察一些图表,例如表格、条形图等,并讨论它们的含义和用途。
b.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归纳总结一些常见的统计图表的特征和表示方法。
c. 巩固学生对图表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组织数据,并绘制相应的图表。
2. 第二节:学习如何绘制柱状图,进行数据分析(20分钟)a. 通过实例介绍柱状图的表示方法和构图原则。
b. 给学生一些题目,让他们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
c.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绘制的柱状图,互相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第三节:进行游戏和实际活动(20分钟)a.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实际活动,例如学校操场上学生身高的测量和统计、课堂上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的调查等。
b. 让学生自己收集数据,然后根据数据绘制柱状图,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解释。
c. 引导学生从游戏和实际活动中总结归纳出统计数据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归纳总结统计图表的特征和绘制柱状图的方法;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并给出简单的解释。
2. 教学难点:学生绘制柱状图时的构图原则和技巧;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时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科书、图表和绘图工具。
2. 教学媒体:投影仪、电脑和多媒体课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 统计与整理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统计与整理苏教版课程目标1.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2.能够使用图表描述数据;3.能够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教学重点1.数据统计的方法;2.数据整理和加工。
教学难点1.了解数据的特点及其应用;2.了解数据整理和加工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描述图片中的内容;•教师让学生针对刚刚表述的内容进行分类。
2. 教授新知(30分钟)2.1 数据的收集•教师讲解在生活中,数据的收集有很多方法,如通过观察、测量、查阅资料等方式;•教师鼓励学生考虑其他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并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探究。
2.2 数据的整理•教师讲解数据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数据的规律性;•教师出示一张数据表格,要求学生能够辨认出其中的规律。
2.3 图表的使用•教师讲解数据表格的不便之处,引入图表的概念;•教师出示流程图、饼状图、柱形图等图表,并要求学生能够分辨图表的不同,清晰地表达其中包含的信息。
3. 练习与讨论(40分钟)3.1 统计讨论•教师出示两组数据,要求学生能够对这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说出其中的规律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探索数据间的联结,以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
3.2 数据表格练习•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组收集一组数据,并进行统计和整理;•教师对于不同的图表类型进行解释和举例说明,让学生掌握数据整理和图表的使用。
4.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图表化数据的方法;•教师让学生自行总结并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作业1.使用图表展现生活中的一组数据(如家庭成员数、饮食习惯等);2.收集并整理有关家庭垃圾分类的数据,并写下所得结论;3.阅读教材P50-P51,完成本章节课后习题。
2023届中考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统计与概率 第28讲 概率(含答案)
2023届中考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统计与概率第28讲概率一、选择题(共9小题)1. 下列语句描述的事件中,是随机事件的为( )A.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 只手遮天,偷天换日C.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D. 心想事成,万事如意2.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两个黄球和一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随机从中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袋子中,充分摇匀后,再随机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概率是( )A. 49B. 13C. 29D. 193. 现有4张卡片,其中3张卡片正面上的字母是“A”,1张卡片正面上的字母是“B”,它们除此之外完全相同,把这4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从中随机抽取两张卡片,则这两张卡片正面字母相同的概率是( )A. 916B. 34C. 38D. 124. 刘徽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所提出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π,理论上能把π的值计算到任意的精度.割圆术的第一步是求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若在圆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该圆内接正六边形的概率是( )A. 3√34πB. 3√32πC. 12πD. 14π5. 下列事件中,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 )A. 某个数的绝对值大于0B. 某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C. 任意一个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540∘D. 长分别为3,4,6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6. 小亮是一名职业足球队员,根据以往比赛数据统计,小亮进球率为10%,他明天将参加一场比赛,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小亮明天的进球率为10%B. 小亮明天每射球10次必进球1次C. 小亮明天有可能进球D. 小亮明天肯定进球7.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中任选一个汉字,这个字是“绿”的概率为( )A. 310B. 110C. 19D. 188. 如图,任意转动正六边形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大于3的数的概率是( )A. 23B. 16C. 13D. 129. 如图,共有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其中阴影部分的5个小正方形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一部分,现从其余的小正方形中任取一个涂上阴影,能构成这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概率是( )A. 47B. 37C. 27D. 17二、填空题(共6小题)10.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3个白色乒乓球和若干个黄色乒乓球,若从这个袋子里随机摸岀一个乒乓球,恰好是黄球的概率为710,则袋子内共有乒乓球的个数为.11. 某十字路口设有交通信号灯,东西向信号灯的开启规律如下:红灯开启30秒后关闭,紧接着黄灯开启3秒后关闭,再紧接着绿灯开启42秒,按此规律循环下去.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当一辆汽车沿东西方向随机地行驶到该路口时,遇到红灯的概率是.12. 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标着数字2,3,4,5的4个小球,这4个小球的材质、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摸出两个小球,这两个小球上的数字之积大于9的概率为.13. 在−4,−2,1,2四个数中,随机取两个数分別作为函数y=ax2+bx+1中a,b的值,则该二次函数图象恰好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的概率为.14. 如图,这个图案是3世纪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已知AE=3,BE=2,若向正方形ABCD内随意投掷飞镖(每次均落在正方形ABCD 内,且落在正方形ABCD内任何一点的机会均等),则恰好落在正方形EFGH内的概率为.15. 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n个球,它们除了颜色之外其他都没有区别,其中含有3个红球,每次摸球前,将盒中所有的球摇匀,然后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中.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03,那么可以推算出n的值大约是.三、解答题(共4小题)16. 经过校园某路口的行人,可能左转,也可能直行或右转.假设这三种可能性相同,现有小明和小亮两人经过该路口,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两人之中至少有一人直行的概率.17. 某超市在端午节期间开展优惠活动,凡购物者可以通过转动转盘的方式享受折扣优惠,本次活动共有两种方式,方式一:转动转盘甲,指针指向A区域时,所购买物品享受9折优惠、指针指向其它区域无优惠;方式二:同时转动转盘甲和转盘乙,若两个转盘的指针指向每个区域的字母相同,所购买物品享受8折优惠,其它情况无优惠.在每个转盘中,指针指向每个区城的可能性相同(若指针指向分界线,则重新转动转盘).(1)若顾客选择方式一,则享受9折优惠的概率为.(2)若顾客选择方式二,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并求顾客享受8折优惠的概率.18. 为了树立文明乡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某村决定组建村民文体团队,现围绕“你最喜欢的文体活动项目(每人仅限一项)”,在全村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参与调查的村民人数为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扇形统计图中“划龙舟”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若在“广场舞、腰鼓、花鼓戏、划龙舟”这四个项目中任选两项组队参加端午节庆典活动,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恰好选中“花鼓戏、划龙舟”这两个项目的概率.19. 目前“微信”、“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初二数学小组在校内对“你最认可的四大新生事物”进行调查,随机调查了m人(每名学生必选一种且只能从这四种中选择一种)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1)根据图中信息求出m=,n=;(2)请你帮助他们将这两个统计图补全;(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估算全校20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人最认可“微信”这一新生事物?(4)已知A,B两位同学都最认可“微信”,C同学最认可“支付宝”,D同学最认可“网购”.从这四名同学中抽取两名同学,请你通过树状图或表格,求出这两位同学最认可的新生事物不一样的概率.答案1. D2. A3. D4. B5. C【解析】A.某个数的绝对值大于0,是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B.某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是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C.任意一个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540∘,是不可能事件,故此选项正确;D.长分别为3,4,6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是必然事件,故此选项错误.6. C7. B8. D9. A10. 1011. 2512. 2313. 1614. 11315. 10016. 画树状图: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人之中至少有一人直行的结果数为5,.所以P(两人之中至少有一人直行)=5917. (1)14(2)画树状图:由树状图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两个指针指向同一个字母的结果只有2种:(A,A),(B,B),∴P(顾客享受8折优惠)=212=16.18. (1)120【解析】这次参与调查的村民人数为:24÷20%=120(人).(2)喜欢广场舞的人数为:120−24−15−30−9=42(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1所示:(3)扇形统计图中“划龙舟”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0120×360∘=90∘.(4)画树状图如图2所示:一共有12种等可能的情况出现,恰好选中“花鼓戏、划龙舟”这两个项目的有2种可能,故恰好选中“花鼓戏、划龙舟”这两个项目的概率为:16.19. (1)100;35【解析】∵被调查的总人数m=10÷10%=100(人),∴支付宝的人数所占百分比n%=35100×100%=35%,即n=35.(2)网购人数为100×15%=15(人),微信对应的百分比为40100×100%=40%,补全图形如图:(3)估算全校2000名学生中,最认可“微信”这一新生事物的人数为2000×40%=800(人).(4)列表如表: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这两位同学最认可的新生事物不一样的有10种,∴这两位同学最认可的新生事物不一样的概率为1012=56.。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解答题达标练(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解答题达标练1.根据平均气温统计图完成下面的气温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两地平均气温接近的是()季度,平均气温差距最大的是()季度。
(2)一年中,()市的平均气温比较高。
(3)你还得到了什么信息?2.观察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植树棵数最少的是( )年级,成活棵数最多的是( )年级。
(2)六年级植树( )棵,其中有( )棵没有成活。
(3)如果你是校长,你打算表扬( )年级,因为( )。
3.下面是四年级同学参加个性化社团的人数统计。
(1)请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参加航模的女生比参加演讲的男生少()人。
(3)参加()社团的人数最多,参加()社团的人数最少,两个社团相差()人。
(4)如果学校增设一个数学社团,你建议增设什么数学社团?请说出你的理由。
(注:在作答过程中不能有显示本人身份、就读学校及师生的信息。
)4.下面是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和二班在第一学期学校卫生检查评比中所获得的红旗情况。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你认为哪个班的卫生情况好一些?(3)你认为哪个班的卫生情况进步大?5.如图是星心小学课外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图。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少。
(2)参加()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
(3)参加科技小组的男生比女生多()人。
(4)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6.2021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1)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的分析发现,2020年我国()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最大,为()本。
(2)我国9~13周岁少年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2020年比2019年多()本。
(3)2021年一年中你读了()本书,和2020年我国0~17岁未成年人人均阅读10.71本相比,你有什么想法,写一写。
7.下面是希望小学四至六年级近视人数统计图。
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单元整体设计
第八章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整体目标1.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随机变量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成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样本相关系数的统计含义.2.理解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预测.3.了解2x2列联表,理解利用2x2列联表可以检验两个随机变量的独立性.4.运用散点图、相关系数、最小二乘思想、小概率原理、频率估计概率、假设检验基本原理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二、内容与要求2.1内容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八章包括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2x2列联表与独立性检验三部分内容.本章知识结构图如下:成时柞Rcjftg第8.1节,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第8.1.1小节主要是引入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概念,并根据成对样本数据的散点图直观推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案例“一个人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引人相关关系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此类问题的必要性.结合“人体的脂防含量和年龄之间关系”,介绍成对样本数据的散点图,据此直观推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引入正相关、负相关、线性相关三种特殊且重要的相关关系.第8.1.2小节主要是引入样本相关系数的概念.样本相关系数不仅可以反映成对样本数据相关的正负性,而且可以定量地刻画成对样本数据线性相关的程度.通过对散点图无法定量刻画成对样本数据相关程度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引入样本相关系数的必要性.从统计直观出发,先初步建立刻画相关性的数学表达式,再通过逐步优化表达式得到样本相关系数公式,让学生体会样本相关系数定义的合理性,积累数据分析的经验.再对样本相关系数的性质进行讨论,明确样本相关系数的正负性可以反映成对样本数据相关的正负性,样本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刻画成对样本数据线性相关程度的强弱.第8.2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第8.2.1小节主要结合具体案例“儿子身高与父亲身高的关系”,在一次函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随机误差项,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刻画两个数值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讨论了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第&2.2小节主要是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参数,得到经验回归方程,进而根据解释变量的取值预测响应变量的取值.结合案例“儿子身高与父亲身高的关系”,完整呈现了从直现寻找与散点整体接近的直线,到用定量刻画整体接近的程度,最后得到参数估计的数学化过程,让学生体会最小二乘法的思想,积累数据分析的经验.再结合具体案例,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并对结果进行合理解释,解释参数。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反思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统计》教学反思。
在完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统计》教学后,我深感这一内容对学生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反思。
首先,我认识到统计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数据意识和统计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模型,再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决策,让他们体会到统计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
例如,在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时,部分学生容易与条形统计图混淆。
针对这一问题,我通过对比两种统计图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明确折线统计图主要用于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而条形统计图则更侧重于表示数据的多少。
此外,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部分学生对于确定点的位置和连线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为此,我加强了对学生的示范和指导,并鼓励他们多加练习,逐步提高绘图的准确性。
最后,我认为自己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还有待改进。
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时,我可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此外,我还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综上所述,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统计》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学习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统计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平均数、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1、注重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
3、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4、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5、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6、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第1课时平均数教学内容 P90~91.第93页练习二十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师: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二、自主探究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
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14+12+11+15)÷4=52÷4=13(个)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页可以用总数来比)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17(个) =19(个)17<19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汇报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生2: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生3: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不能比较出结果时,可以用两组量的平均数来比较。
四、师生总结收获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板书设计修改意见:1.2.第2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P96—98.及P99页练习二十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两个相关联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认识横向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感受图例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地数据、教学难点: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情境图和统计表)师:读统计表,说说你能读出哪些已知条件。
生: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数分别为21万、27万、35万、46万和58万、54万、49万、43万。
师:根据统计表给出的数据,你能分别完成城镇和乡村人口条形统计图吗?今天我们就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二、自主探究1.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观察教材第95页给出的“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数,一格代表10万人。
师:你能独立把“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展示)师:在补充上面的统计图时,需要注意什么?生:注意横轴上的年份和纵轴上的人口数要对应,另外,画出长条后还要在上方标出数据。
师:自己把“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
学生汇报。
师:补充了上面的两幅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生:条形统计图是用不同长度的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如何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些信息呢?生:如果把上面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就能得到下面这幅条形统计图,在这幅统计图中,右上角表示的就是这幅统计图的图例,其中表示城镇人口,表示乡村人口,在数学上,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试着把这幅统计图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师:在补充时,需要注意什么?生:根据图例画直条,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不同数据,另外还要记得标数。
师:上面的这幅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说说它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同一事件有两种数据,单式条形统计图是一种事件,一种数据。
生2: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要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没有图例。
生3: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直条高度要弄清楚,并且要标上数据。
生4:间隔要均匀。
师:根据上面的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要解答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只需要看颜色是“”的长方形直条就行,通过对比,发现2010年城镇人口最多,是46万,1980年城镇人口最少,是21万。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要解答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只需要看颜色是“”的长方形直条就行,通过对比,发现1980年乡村人口最多,是58万,2010年乡村人口最少,是43万。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要比较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和最少,需要分别计算出每年的城乡人口总数,再比较。
1980年:21+58=79(万) 1990年:27+54=81(万)2000年:35+49=4(万) 2010年:46+43=89(万)79<81<84<89所以,1980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少,2010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通过观察、对比和计算,发现城乡人口总数在逐年增加。
2.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如果把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的表示年份和数量的位置交换一下,即用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得到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比,你发现了什么?生: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制成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师: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生: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类似,不同的是数量在横轴上,年份在纵轴上。
三、探究结果汇报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种直条表示两种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生2: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都能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不同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数据的变化情况。
生3: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写出统计图的名称、横轴、纵轴分别表示的意义;定好单位长度和图例;根据图例画不同的直条表示数据并标数。
四、师生总结收获师:通过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生1:我知道了统计表与统计图可以相互转化,这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生2:我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图例的作用。
生3:复式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之分,这也体现了同一数学知识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生4:我能根据复式条形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五、板书设计修改意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