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路径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机制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过程。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科技成果转化对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机制,以期提供对高校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参考。

路径一:技术交流与转让技术交流与转让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高校可以通过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合作伙伴建立联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与转让。

这种方式能够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提高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科技展览、技术交流会等方式,向相关企业、机构宣传科技成果,并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同时,高校可以与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技术转让工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业,并通过版权、专利等方式保护科技成果的合法权益。

此外,高校还可以积极参与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科技园建设,利用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让。

路径二: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产学研结合,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将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

高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并设立联合实验室、共同研究中心等机构,加强产学研的对接与交流。

通过产学研结合,高校可以利用企业的生产工艺、市场渠道等资源,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

路径三: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支持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高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支持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政策支持等资源,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高校可以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器,提供创业场地、投资支持等优惠条件,吸引创新创业团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业。

同时,高校还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基金,为科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风险。

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技术成果脱离市场需求
高校专利成果转化需要专业的技术、市场和管理人才,但目前高校缺乏这些方面的专业人才,难以提供有效的转化服务。
缺乏专业的转化人才
政策制约
目前,我国高校的专利成果转化受到政策制约,如专利法、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不够完善,难以有效保护高校专利成果的权益。
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制约因素
观念制约
一些高校和科研人员对专利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市场观念和商业化意识,难以主动推动专利成果的转化。
社会声誉激励机制
03
通过表彰、奖励等方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当事人的社会声誉和职业发展前景。
1
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推动机制
2
3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和推动高校专利成果转化。
政府政策引导
高校应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专利技术的产业化。
校方主动介入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量。
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策略的制定
市场导向
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为依据,选择具有市场前景的专利成果进行转化。
技术创新
鼓励技术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专利成果转化。
资源整合
01
整合校内外资源,包括技术、人才、资金等,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专利成果转化。
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策略的实施步骤
建立合作
02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拥有丰富的专利成果资源
VS
研究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重点探讨影响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转化机制和政策措施等方面。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内在规律和实际运作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与方法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指将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可以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应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难题,需要探索途径和对策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顺利进行。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难题和问题1.成果转化渠道有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渠道相对有限,主要依靠学术论文发表、科研项目立项和成果转让等方式,容易受限于学术界和科研机构的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

2.专利使用难:科技成果的专利使用问题是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难题之一。

专利费用高昂、专利侵权行为增多、专利授权周期长等问题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3.市场需求不明确:高校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不明确,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困难。

科研院所或者院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时,需要对相关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4.人才培养不合理: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的问题也是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瓶颈。

许多高校仍然以论文发表数量为指标评价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忽视了成果转移转化的意义和价值。

1.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加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直接应用和转化。

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研发项目,实现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2.科技成果展览交流:组织举办科技成果展览交流会,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平台,吸引政府、企业等相关机构的关注和合作。

通过展览交流活动,加强高校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寻找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合作伙伴。

3.专利权交易:建立专利权交易市场,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并为其提供便捷快速的专利转让途径。

通过专利权交易市场,提高专利价值和交易效率,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创业孵化器:积极推动高校创业孵化器的建设,并鼓励科研人员和学生参与创业项目。

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创新研究

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创新研究

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创新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

它指的是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变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新产品、新技术或新服务,以促进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度不可避免。

因为,科技创新与商业创新存在巨大的差异。

科技本身是以发掘和提炼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商业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标。

这就需要我们探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以及如何进行创新研究。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1. 资源整合机制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

在这个机制中,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进行合作,形成资源整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政府在这个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创投基金等手段,促进各方资源的汇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条件。

2. 技术转移机制科技成果的转化不能离开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是指将一项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或从研究领域转移到市场领域的过程。

技术转移的核心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确保知识产权的完整性,技术转移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企业在这个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从科研机构中获取技术储备,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

而科研机构也可以通过技术转移获得经济收益,起到双赢的效果。

3. 创新型企业孵化机制创新型企业孵化是为刚刚起步的创新型企业提供辅导和支持的过程。

这个机制主要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组成,为企业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型企业孵化机制可以使新兴企业获得更宽广的视野和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

二、创新研究的实践1. 发掘潜在需求发掘潜在需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

因为一项科技成果只有满足了市场需求,才能形成商业价值。

因此,在进行创新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竞争对手等手段,了解市场的需求动态,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好准备。

2. 源头研究源头研究是创新研究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对高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对专利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对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等。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路径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路径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路径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科技创新,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

然而,这些成果大多数还停留在实验室里,无法真正地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社会的遗憾。

因此,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已成为当前国内科技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其产业化路径应当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

它的转化和产业化的成功,离不开三个主要的环节:产学研协同、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以及市场营销等运作环节的协调。

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探讨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路径。

一、产学研协同产学研协同是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前提,只有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的优势,才能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产业。

产学研的合作可以促进科技成果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市场的可行性。

因为高校通常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而企业则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销售渠道,双方可以互补优势,协同发展。

实现产学研协同需要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和管理机制。

高校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与企业沟通合作,促进与行业的深入交流,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指导相关科技研究和成果产业化应用的方向。

同时,作为研究机构,高校需要保证研究成果的鉴定、评估和技术转让等相关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二、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高校可以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来保护研究成果的创新和技术成果,保证创新成果能够被顺利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知识产权不只是专利、商标、著作权等,还包括了科技成果及其服务对象、管理和研究方法、规章制度、商业模式等。

保护知识产权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评估、鉴定、运用和转化。

同时高校要对知识产权进行深入发掘,例如进行专利申请,并尽可能的将应用实际难度降低,方便实际应用。

三、市场营销等运作环节的协调在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实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市场需求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高校需要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掌握市场变化动态,提高市场情报工作质量和市场预测能力。

中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也成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然而,高校的专利技术转化却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高校专利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一、中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现状目前,中国高校的专利创造和申请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其转化率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同时,虽然有一定的科技成果,但是大部分专利技术并未得到充分的应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是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创新能力一些高校在推动创新方面缺乏行动能力和组织规划能力,无法发挥创新潜力和推进创新成果实现“化学反应”。

2. 专利权意识淡薄一些高校在专利权意识的强化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固有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也受到了影响,加剧了专利技术转化滞后的现象。

3. 缺乏市场营销能力高校在专利技术转化转化过程中,在市场营销方面缺乏水平,往往没有制定较为详尽的市场营销策略,缺乏有力的销售渠道。

二、中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对策为了提高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成功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专利技术转化体系。

1. 增加创新能力针对高校创新能力不足这一问题,应该深入推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强化行动能力和组织规划能力,激发创新潜能。

2. 加强专利权意识针对高校专利权意识淡薄的问题,应该制定规范的知识产权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遵循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保护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共同创造和使用的知识和技术。

同时,鼓励高校师生积极申请专利,并为申请专利的师生提供一定的资助和指导,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3. 提高市场营销能力针对高校营销方面缺乏水平的问题,应该提高高校营销的内部质量。

及时公布专利技术信息,有效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建立专门的市场推广部门,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关注高校研究成果,并最大程度地发挥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4. 建立专利技术转化平台高校应积极参与建立专业的转化平台,建立高校与企业对接机制,有效的整合资源,提高专利技术的转化率。

浅析我国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我国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我国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专利转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着转化率低、缺乏有效的市场开发和推广等问题。

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创新意识不足、技术转移渠道不畅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政府应当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措施,如设立专项资金、简化审批流程等。

加强校企合作也是提高专利转化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总结现状与对策的基础上,本文展望了未来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的发展,希望在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有效提升我国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的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关键词】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现状分析,问题,原因,对策建议,政府支持,校企合作,总结,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逐渐得到培养和提升。

与此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的难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的现状与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可以更好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转化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的现状,挖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学生专利转化提供有效的推动和支持。

1.2 目的和意义在我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潮的背景下,专利转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对于大学生而言,专利转化不仅能够将他们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利益,还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

深入研究我国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的现状与对策,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加强高校学生专利转化还能够为校园创新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研究我国高校学生专利转化的现状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校专利转化生产之途径和方法的实证研究

高校专利转化生产之途径和方法的实证研究

高校专利转化生产之途径和方法的实证研究摘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的主要阵地,在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各种途径与方法的运用,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高校专利转化生产之途径和方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简要分析当前高校专利以及专利转化方面的相关概念,概述当前高校专利转化生产途径的重要性,从多方面探讨高校专利转化生产之途径和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更好地促进高校专利转化的最好效果。

关键词:高校专利;转化生产;途径;方法;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004-02高校专利转化不仅仅是指专利技术转化的具体形态,同时还包括各方面的系统要求,既有政府、企业、高校、技术中介机构等多个主体,同时还受到市场环境等法律、经济、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要从高校专利技术的技术研发、技术生产、技术转移、技术产业化等多个阶段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适合高校专利转化生产之途径和方法。

一、简述高校专利的相关概念1.专利技术的整体认知。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专利技术被定为是指被处于有效期内的专利所保护的技术。

根据我国专利法对专利的分类,主要是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所保护的技术。

大家通常所说的,有宽泛外延的专利技术一词是把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都包括在内的。

本人也有4项专利申请专利四项:一是太阳能小夜灯,申请号zl201120382867.x;2012.06.13;1/1。

二是尺子笔,申请号zl201120113660.2;2012.01.25;1/2。

三是更换杯口式水杯,申请号zl201120113673.x;2011.12.14;2/2。

四是自施液式洗衣刷,申请号zl201120113667.4;2011.12.28;1/2。

2.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具体含义。

在实际开发中,应用高校专利技术,将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途径和方法,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因此,是一种技术创新,并实现高校专利技术的商品化和应用效果,主要是以实现成果为导向,融入市场的应用技术,进行后续的实验、开发和运用,并逐步推广,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发展新型产业结构等等。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和策略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和策略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和策略一、机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是指高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包括了专利申请、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资金支持等一系列工作。

1、专利申请专利是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校可以通过自主申请专利,或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专利交由企业来申请,以便更好地实现产业化。

2、技术转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另一个途径是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可以采取技术许可、技术转让等方式,将高校的研究成果转移到企业中,促进科技与产业相结合。

3、人才培养人才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核心。

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优势,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并使之投入产业发展。

4、科研合作科研合作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校可以与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各方优势来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

5、资金支持资金支持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

高校可以通过向政府申请科研资金来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的各项工作。

同时,高校也可以与企业、投资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引入资金来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

二、策略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包括下列四个方面:1、加强科研成果的保护科研成果保护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

高校需要建立专利保护体系,针对科研成果进行保护。

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创新技术或商业模式来保护科研成果。

这样可以避免科研成果被侵权,从而更好地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2、注重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高校可以与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科技研发,以更好地实现产业化。

同时,高校也可以将人才、技术和资金等优势引入企业,促进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3、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高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

高校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并使之投入产业发展。

促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策略研究

促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策略研究

促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策略研究杨晓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北京100040)摘要:我国的专利申请总量逐年快速攀升,而转化实施状况却普遍不佳,专利技术转让、许可使用和产业化的比率依然较低。

促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是一项长期工作,它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合力,建立起长效机制,规划远景目标,分阶段、分步骤的逐步推行,并长期坚持,奠定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推动我国专利技术产出与转化实施的良性循环发展。

关键词:科研院所 专利技术 成果转化 策略近年来,我国政府努力推动创新,政府的创新激励政策和措施正在形成一个更好的创新环境。

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及个人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激励政策的指引下,创新的热情高涨,专利申请工作成效显著,专利申请总量逐年攀升。

2003年至2009年,我国专利总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6.1%,而最为接近的美国专利总量的年均增长率只有5.5%;预计到2011年底,我国年度专利申请数量将超过日本和美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专利申请量的逐年快速递增,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状况逐渐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位徘徊,大量优秀的专利技术处于长期闲置和浪费状态,专利权人缺乏有效渠道展示和推广其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急需专利技术的企业缺乏有效途径获得专利、缺乏可靠平台获取专利交易的专业服务。

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彼此缺乏信任,成为供需双方难以达成直接交易的重要原因。

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下统称“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专利申请总量也呈逐年迅速增长态势,但是,科研院所专利技术的市场针对性差、自身转化能力弱等问题普遍存在,已成为制约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

笔者长期跟踪科研院所专利技术动态,对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也有一些研究和思考,下文将从科研院所专利技术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入手,提出促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策略建议。

促进成果转化的对策和建议

促进成果转化的对策和建议

促进成果转化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成果转化的对策和建议:1.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了鼓励研究人员积极参与成果转化,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奖励和回报,如专利授权费、转化收益分成等,以激励研究人员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护研究人员的创新成果,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3. 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成果转化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政府可以加大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发展壮大。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技术评估、市场分析、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帮助研究人员将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4. 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合作,各方可以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加速成果转化的进程。

5.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投资等金融服务。

同时,可以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成果转化领域。

6. 培养成果转化专业人才:成果转化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专业人才。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7.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为成果转化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

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成果转化的国际化进程。

通过以上对策和建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成果转化,加速科技创新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与模式的研究与应用研究与实践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与模式的研究与应用研究与实践

ABCD
科技成果成熟度
评价科技成果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反映 其转移转化的潜力。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益
评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
评价方法选择
定性评价
采用专家评审、调查问卷等方法,对科技成 果的创新性、成熟度、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定 性评价。
定量评价
运用统计分析、数学建模等方法,对科技成果的转 移转化效益进行定量评价,如经济效益可以用财务 指标来衡量。
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结论与展望
07
研究结论总结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多元化:研究 发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路径包括 技术转让、合作研发、产学研合作、 科技创业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在实 践中互为补充,形成了多元化的转移 转化体系。
不同模式适用条件各异:不同的科技 成果转移转化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条件 和环境。例如,技术转让模式适用于 技术成熟度高、市场需求明确的成果 ;合作研发模式适用于技术难度较大 、需要跨领域协作的成果;产学研合 作模式适用于需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 资源的成果;科技创业模式适用于具 有创新性和市场潜力的初创企业。
01
技术转移服务
科技中介机构通过技术交易、技术许可 等方式,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和转 化。
02
03
融资与投资服务
科技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和投资 服务,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
政府引导和推动实践
政策引导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科 技成果转化。
资金扶持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科技 成果转化。源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03
路径研究
自主研发路径
自主研发
企业利用自身研发能力,通过不断试验、改进, 最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高校专利转化率提升的途径研究

高校专利转化率提升的途径研究

高校专利转化率提升的途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是科研成果的主要生产单位,而专利转化率作为衡量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当前高校专利转化率普遍偏低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

高校科研人员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和商业化思维,导致科研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

当前的专利转化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的转化途径和渠道,限制了专利的商业化价值。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有效的合作平台和机制,制约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深入研究高校专利转化率提升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有效的路径和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校专利转化率提升的途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来源之一,提升高校专利转化率可以有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通过提升专利转化率,高校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有利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发展与科研需求的对接,实现科技成果的最大化利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发挥。

研究高校专利转化率提升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可以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更深入有效的指导,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推动高校科研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提升高校专利转化率的途径,以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专利转化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的关键因素,寻找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提高高校专利的转化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促进高校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通过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为未来高校专利转化率提升的路径和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做出贡献。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优化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优化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优化研究我根据您给出的任务名称,进行了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优化的研究。

以下是我的研究成果。

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高校需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评价与筛选工作。

科技成果的质量和市场需求的匹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

高校可以建立一套评价指标,对科技成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筛选出具有较高可转化性和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

例如,可以从技术利用价值、市场需求、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只有符合一定标准的科技成果才能进入后续的转化过程。

其次,高校需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与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多个专业之间的协同努力。

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负责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该机构可以组织专家评审、市场调研、技术转让、专利申请等环节,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顺利进行。

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等方式,打破学院之间的壁垒,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高校需要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与沟通。

高校和产业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双方,密切的合作与沟通能够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

高校可以与企业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共同开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另外,高校还可以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市场需求,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有益信息。

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模式将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双方的合作与共赢,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此外,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优化的研究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策支持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力度,为高校提供良好的转化环境和条件。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支持,保障高校科技成果的合法权益,鼓励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模式与路径的探索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模式与路径的探索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模式与路径的探索研究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高校因地制宜地选择转型路径和交易形式,对于提高转型效率、实现转型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意愿、科技成果的价值以及教师的行为决策,本文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进行了细化,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模式;路径;研究1引言科技成果转化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受到政府、行业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存在重大障碍。

但在实践中,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诸多障碍,长期政策取向偏差和制度机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针对这些障碍,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都是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环节进行政策分析,而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针对性分析研究相对较少。

随着转化规模的扩大和科技成果数量的增加,转化模式受到自身特点的影响,如价值识别、转化难度、市场可及性、可专利性等。

在模式划分中,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选择。

基于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科技成果的类型将其广泛实施的转化模式分为四类,并进一步归纳出每种模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具体不足,随后,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从而为政府部门和高校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导模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所涉及的成果类型主要是指专利和技术秘密。

专利可以分为低价值专利和明星专利,其中明星专利必须考虑教师行为决策对转化路径的影响。

根据科技成果的类型和教师的行为决策,因地制宜地规划合适的转化路径和交易形式,对于提高转化效率、实现转化价值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转化模式可分为四种:重大突破、技术超级市场、技术秘密转移和体外循环。

高校和教师的科技成果成熟度、转化价值、转化能力和意愿对主导模式的影响如图1所示。

第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意愿和能力对模式选择起主导作用。

如果意愿和能力不强,高校就会忽视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应用体外循环。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方法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方法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方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校研究所及其学生的科技成果也越来越多。

然而,这些成果往往无法通过转化为商业收益,因此,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当今社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三种机制和方法:技术转让、技术创新与创业、科技成果投资。

1. 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是指高校将其成果转化为能够让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的专利,许可证和技术。

对于高校来说,技术转让是一种低风险的方法,因为该方法不需要高校自己承担商业化的风险。

高校可以将专利或技术转让给已经建立了自己品牌的公司或组织,以获取一定的收益。

此外,技术转让还有助于提高技术的普及度,进而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2. 技术创新与创业技术创新与创业是指利用高校的技术创新及其人才优势,创立具有核心技术的公司。

这些公司以高校的专利和在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研发和创新,制造独特的产品或提供服务。

这种方法可以让高校收益更多,但同时也更加风险,因为公司要承担商业化的风险。

此外,由于技术创业需要创始人有一定的商业素质,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高校技术成果都适合这个模式。

3. 科技成果投资科技成果投资是高校与投资公司合作,将技术成果投资到市场中去,以实现技术的商业化收益。

与第一种技术转让机制相比,科技成果投资机制更加具有风险,但同时收益也更大,可以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科技成果投资也有助于提高投资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在实际中的选择在实际选择机制和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首先,高校应该在成果的产出之前思考如何实现成果的商业价值。

其次,高校应该根据成果的性质和商业化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机制或方法。

如果高校认为自己能够做好科技创新和创业,可以选择技术创新与创业这种更具风险,但同时也更有收益的模式。

如果高校科技成果具有更广泛的市场前景,则可以考虑科技成果投资。

在选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方法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避免“半路出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策略分析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策略分析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策略分析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如何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业和应用,成为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焦点。

本文将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和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技术许可技术许可指的是高校将自己的技术成果授权给其他企业或机构使用,通过对知识产权进行规划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技术的使用权和价值,从而获得相应的技术转让费和专利费用,成为高校实现经济收益的一种方式。

2.技术合作开发技术合作开发是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另一条路径,在这种模式下,高校通常与企业或机构合作,一起研发并进行生产和销售。

在整个过程中,双方会共同分担研发成本和风险,同时也共享收益,为企业获得新技术和产品,为高校带来经济利益。

3.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另一条重要路径。

一些高校鼓励学生和教师创业,支持他们将科研成果变成实际的产品或服务。

随着创业氛围的逐渐浓厚,越来越多的高校成为孵化器,支持科技创业团队,帮助他们获得财务支持和市场资源。

4.科技成果转移和转换科技成果转移和转换是高校解决复杂技术难题和精细化创新产业化的另一条较为成熟的途径。

针对各类复杂技术难题,高校会建设科技成果转移和转换中心,在这里,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与企业合作转移研发成果,搭建科技实验室,加快转换成为产品或者技术服务产品。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策略分析如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以下是几个方向:1.完善科技成果管理体系高校应该完善科技成果管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创新和发明,推动标准化管理。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对科技成果的评估和鉴定,该成果是否具有市场价值,是否需要更多的研究等。

2.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需要企业、政府和高校共同参与,相互协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选择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选择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选择研究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既承担着基础科学研究的任务,也肩负着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责任。

科技成果转化指的是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使之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选择研究,有利于探索有效的转化模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高校是科技成果创新的重要场所和智力源泉,但目前大量科研成果仍处于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化的中间环节,缺乏转化渠道和解决途径。

这种情况将导致科技成果在社会上的应用和推广能力有限,导致高校的科技成果瓶颈和难点问题。

因此,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选择对于解决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瓶颈”问题非常重要。

研究可以揭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同转化路径的优缺点,为高校选择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路径提供政策建议和指导,促进高校创新能力和经济贡献的提升。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由于高校科技成果的长期研究和探索,人员、场地、资金等成本太高,难以完全实现“走出象牙塔”。

其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产权保护和市场化等复杂环节,缺少专业人才和合理机制,往往会增加转化风险和成本。

最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识和制度存在缺陷,尤其是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没有充分发挥激励创新的作用,形成了科研与成果转化不匹配的局面。

以上因素共同导致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质量。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选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的科技成果类型和市场需求灵活运用,形成多元化的转化路径。

常见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包括:(一)科研院所直接运作科研院所直接运作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路径。

在这种路径下,科研院所作为成果所有者,直接选择合适的推广机构或市场进行开发和销售。

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途径及模式

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途径及模式

1102019.08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和主要阵地,一直走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

截至2018年7月中旬,国内高校作为申请人的申请量达227万件,有效(即处于授权有效状态)案件量为70.3万件,占总申请量的31%。

但是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6年中国专利调查数据报告》,我国高校有效专利实施率为12.1%,远低于企业60%以上的实施率;高校有效专利产业化率仅3.3%,更是远低于全国46.0%的平均水平;从专利许可和转让数据来看,我国高校专利许可率仅为3.3%,低于全国8.1%的平均水平;我国高校专利转让率仅为1.9%,同样低于全国5.4%的平均水平。

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有效专利权的保有量巨大,但目前现存大量的专利尚未转移转化,高校优秀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将势必提升行业的创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主要途径以及主要转化模式。

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途径目前,已有的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主要途径是采用对专利进行拍卖、在企业对专利感兴趣后通过第三方评估达成一致、通过政府部门的平台进行交易,采用自我孵化的模式以实现专利的市场化。

专利拍卖。

专利拍卖作为非传统的技术交易模式,专利拍卖是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市场实践,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专利拍卖这一行为使得专利作为商品公布于买卖双方面前,而中介机构作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促成专利转化。

它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卖方公开专利信息和估价,竞买人之间公开竞价,第三方提供包括专利有效性和权利归属等尽职调查的信息,有助于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交易市场;拍卖简化了专利交易的过程,拍卖公司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对拟拍卖的专利进行推介,吸引感兴趣的买家,并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会等沟通方式使买家更详细了解即将拍卖的专利,降低了卖家的市场推广费用。

同时将专利权竞买合同等法律文件进行提前公示,准买家只需在现场竞价中胜出即可签署合同,办理付款和权利转移手续,基本不存在传统的谈判过程;公开竞价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经过竞价能够发掘并实现专利的潜在价值,对于卖家正确评估并确定专利的价格是非常有利的;由于参与竞拍的买家在登记时都交纳了保证金,并签署了一系列的文件来证明其有完成交易的财务实力,所以可以有效降低交易失败的风险;通过远程竞标、代理竞标、电话竞标等匿名机制来保护竞买人身份的机密性,可以打消潜在买家的顾虑,因为专利购买行为本身会暴露其专利组合中缺乏竞争力的短板和缺陷,足以构成一个有价值的竞争情报。

专利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路径

专利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路径

专利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路径专利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通过专利技术的保护和应用,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参与方,需要科学家、企业和政府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本文将探讨专利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路径,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挑战。

一、专利技术转化的价值和意义专利技术转化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专利技术转化可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提高社会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专利技术转化可以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增长。

再次,专利技术转化可以增加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收入来源,激励他们继续进行创新研究。

综上所述,专利技术转化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福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专利技术转化的路径和环节专利技术转化的路径和环节可以分为科研成果申请专利、技术评估与转让、技术孵化与商业化、市场推广与应用等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科研成果申请专利是专利技术转化的起点。

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关注技术创新点,及时申请专利,确保技术成果的独立性和保护性。

通过专利的授权,科研人员可以享受到技术转化所带来的经济收益。

其次,技术评估与转让是专利技术转化的重要环节。

科研成果一旦获得专利保护,需要进行技术评估,包括评估技术的市场潜力、商业价值和可行性等。

评估结果将决定技术的转让方式,可以选择技术交易、专利许可等形式。

技术转让需要科研机构、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确保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接下来是技术孵化与商业化阶段。

在技术转让过程中,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设立技术孵化基地,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

此外,科研机构还可以与投资机构合作,共同成立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为科研人员提供创业资金和创新资源,进一步推动专利技术的商业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 2017年 第9期(总第563期)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171Occupation Education 【职业教育】未来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竞争,专利制度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科技与经济发展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专利转化实施是专利工作的核心,专利必须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产生效益,才能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力量的主力军,担负对科技成果实施专利保护并使之产业化、市场化的重任,而这个环节恰恰是高校的薄弱环节。

目前,高校专利技术开发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高校专利技术开发较少以市场为导向,通常高校的战略导向、任务导向、个人利益导向等因素对专利技术开发的影响很大,而这使其开发出的专利技术很多都脱离市场,以致高校专利成果的转化率低下。

一、影响高校专利技术转化市场导向的因素影响高校专利技术转化市场导向的因素,主要包括高校管理层因素、科研人员的研发价值取向因素、高校专利管理机制因素等。

1.高校管理层因素高校管理层是高校专利工作的决策者,负责制定高校的专利战略规划,他们的重视程度将会影响高校专利工作的动向。

高校管理层因素主要包括对高校专利技术开发市场导向的重视程度、风险规避态度及行动的一致性等三个方面。

高校的专利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经过小试、中试等过程,耗资大、风险高、时间长,作为非营利性组织,高校缺少充足的科研资金,无法建立一定规模的实验基地,同时缺乏完善的销售体系。

因此,不能很好地将专利技术转化成利润,使许多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专利技术被迫“半途而废”。

2.科研人员的价值取向因素高校的专利申请受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的影响,通常是为了科研业绩考核、评职称,申请的专利与市场需求脱节,真正具有应用价值的专利很少,专利成果缺乏转化实施的条件,难以被市场接受,导致专利技术的市场化水平低。

3.高校专利管理机制因素高校的专利通常由科研处管理,一般没有设置独立的专利管理机构。

专利管理工作多数为科研处管理人员兼任,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专利管理的制度不完善,由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行政化设置,导致市场调查和成果推广的效率远远不及中介机构。

高校的专利技术评价激励机制重视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忽略了专利的转化和实施,专利的市场化应用水平很低。

而且科研人员调动、缺少资金支持,导致教师无力持续缴纳年费等,造成专利技术失效现象严重。

二、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市场导向专利技术需要经过生产、加工、制造等过程才能转化为产品。

高校通常通过专利转让、实施许可、专利质押、作价入股等方式来销售专利技术,并不是作为市场的主体来进行营利性活动。

因此,只有高校在专利技术开发中以市场导向理论为指导,产出的专利技术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从源头上解决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率低、失效专利多等问题,从而提高专利技术的市场绩效,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三、促进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策略1.高层管理者的有效领导高层管理者应积极倡导高校专利市场导向,关注技术的市场状况,并致力于专利技术实施。

同时,也要有一定的风险承担意识,鼓励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在专利技术研发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从而提高专利技术研发的市场导向水平。

2.校内部门紧密协作高校专利技术开发的市场导向不仅是专利技术研发人员和专利管理人员的任务,还需要高校各个部门(或各个学院)的共同努力。

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专利管理机构,负责与专利技术开发工作有关的各个部门(专利管理部门、技术研发部、法律部、财务部、人事部、教务处以及校办产业等)或各学院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将有利于高校专利技术开发所需市场信息的获取、传播、应用,以及对技术的市场信息作出积极的反馈。

所以,高校的各个部门(或各个学院)之间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合作,合理处理和解决冲突,以此提高其跨部门协作能力。

3.健全专利管理机制专利工作开展得好坏与专利的管理工作息息相关。

(下转第174页)收稿日期:2017-03-06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促进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路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SCG316)阶段性研究成果;浙江省公益计划项目“彩色夜视图像融合的目标探测概率特性研究”(项目编号:2017C35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璟(1979-),女,浙江宁波人,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科技管理、数据挖掘。

促进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路径机制研究徐 璟(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摘 要:高校的专利研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专利转化实施率低、有效专利少、存在大量失效专利,主要是由于高校专利研发脱离市场导向造成的。

本文主要分析影响高校专利技术市场化导向的因素,并提出完善高校专利市场导向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专利技术;成果转化;高校中图分类号:G647;G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7)09-0171-023下 2017年 第9期(总第563期)【职业教育】 Occupation Education业课程总量适中,能保证学生们的实践时间非常充足;学校配备了专门的实践实验室(或者是校外的实习基地)且条件和数量都比较理想。

(2)从老师角度来说:老师注重实践教学,且非常认真负责;老师能积极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而且效果比较理想;老师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科研内容,并要积极完善教学方式;指导老师对企业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考核强调实践的过程以及实践的效果,不能只凭借报告来判定。

(3)从企业角度来说:实习企业非常注重学生们的作用,并要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实习任务;企业能保证为学生们提供详细的指导,而且还要保证严格管理。

3.实行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第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实行院系对接的工作模式。

从整体上来说,院对接主要包括教务处的实践科室和财务部门,实践科室主要职责包括依照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来安排每个学期需要布置下去的实践教学任务;总结实践教学的主要信息,同时针对实践教学进展情况进行随时随地的监控。

财务部分的主要职责则是严格监督以及详细审核各个专业需要花费的实习经费去向。

系对接指的则是系教研室,它的主要职责包括:对专业安排的实践教学计划,依照上级单位所安排的教学任务进行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安排,并保证经费预算工作的落实和完善。

第二,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院系对接。

其中,院对接主要包括教务中心当中的教学质量科室以及院督导办。

教务中教学质量科室的主要职责为:明确详细的教学质量监督计划,同时要保证落实和执行;搜集实践学习的检查结果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展开教学评估和修改计划等。

院督导办的主要职责则是与教务处相互配合,展开教学质量的检查工作。

系对接主要涵盖系教研室、学工办以及教学办:系教研室主要职责为严格依照教务处所提出的相关要求予以教学质量自查,同时汇总并上报;系教学办主要的职责是上报给各个教研室当中的自查信息;系学工办的主要职责是与教学办相互配合,并协助其更好地完成教学检查的相关工作,汇总学生们的信息并及时上报。

三、结语从整体上来说,对工商管理教育而言,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它和高校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所以,无论是高校教育人员或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都需要对此高度重视。

实践教学不但需要在软件条件以及硬件条件上予以全力支持,同时还需要配备成熟的监督机制,让学校、老师和招聘企业都能处在学生和督导监控的范围中,保证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1]范太胜.基于大质量观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以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为例[J].福建质量管理,2014(Z2).[2]李端.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水泥,2016(9).[3]李文瑛,王俊.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强化实践教学探讨[J].蚌埠学院学报,2015(2).[4]刘军峰,王爱莲.工商管理大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Modern Management,2015(4).[5]张庆华,罗玲,彭旭.高校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监督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3(27).[6]王晓华,尤阳阳,尤宜宜.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现代营销旬刊,2015(6).(责任编辑:陈丽敏)(上接第171页)首先,需要明确高校专利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能,推进相关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

制定有利于高校专利技术开发市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赋予科研人员对研发成果的自主权,减少繁杂的行政审批、备案环节;改革无形资产定价机制,允许通过挂牌交易、协议定价、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改革无形资产转移转化的分配机制,给予科技人员的奖励部分计入工资总额,但不计入绩效总额;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在传统申请量、授权量的考核指标基础上,将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交额纳入评价体系;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允许科技人员采取适当形式离岗或在岗转化科技成果、创新创业。

其次,需要根据专利管理职能规范高校专利管理机构的设置。

最后,需要加强专利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专利管理工作需要专利代理人、精通学科领域的技术人员等专业人才。

高校可以加强现有专利管理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的业务培训,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提高业务素质。

同时,也可以引进技术经纪人等专业人才,强化专利人员队伍,完善高校的专利管理体系。

4.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专利成果转化首先,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为政产学研一体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要引导产学研合作方向,不断完善政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以体制创新带动科技创新。

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器,出台扶持政策,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研究平台,使高校专利技术研发在体制上获得保障。

其次,学校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产学研的合力作用,提高高校专利技术的实用性。

如果专利技术要转移到生产中,就要充分考虑该专利的实用性。

专利申请阶段,审查员只是预计专利将在产业中能够制造或使用的可能性,但并不是所有专利都能应用于生产。

因此,学校应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在专利申请阶段就应考虑专利的实用性,建立知识产权专家库、宏观调控专利的创造、储备、实施各个环节,以提高将来的实施可能性。

最后,加强科研中介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培育一支了解市场、懂专业、会管理的技术经纪人队伍。

四、结语高校从领导层面倡导高校专利市场导向,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专利管理机制,加强专利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和各类平台,充分发挥科研中介在专利转化过程中的服务作用,必将有效提高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

参考文献:[1]吕金秀.高校专利技术开发的市场导向影响因素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12.[2]郑艳梅,于冰.高校专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0(9):90-91.[3]徐棣枫,周元,邱奎霖.高校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江苏高校专利工作为视角[J].科技与经济,2010(4):50-54.[4]周春明,常运琼.地方高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12):67-70.(责任编辑:陈丽敏)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1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