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末专题训练说明文阅读

合集下载

语文初中八年级下说明文阅读专项

语文初中八年级下说明文阅读专项

一、说明文的概念及分类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解说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及阐明事理的实用性文体。

2.说明文的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①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构造、种类等。

例如《中国石拱桥》以中国石拱桥为说明对象,《苏州园林》以苏州园林为说明对象。

②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道理或内部规律。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文。

《恐龙无处不有》由恐龙无处不有证明“板块构造”理论。

《被压扁的沙子》由被压扁的沙子排除火山说,证明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大雁归来》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记录大雁归来过程中的种种细节。

《时间的脚印》解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岩石仿佛是原始的“钟表”,留下了历史的遗迹,无声地讲述着自然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

(2)按语言风格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①平实说明文:一般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

②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或科学小品文、知识小品文)。

常常用比较形象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

例如《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一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是某一具体事物或某一类事物。

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标题就是说明对象。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是某种现象的原因、某种事物内在的规律、某个深刻的道理等。

如《大自然的语言》说明对象是物候、物候学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2.特征: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抓住事物特征就是要把说明对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地方通过不同的说明方法予以具体说明。

专题11:说明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解析版)

专题11:说明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解析版)

专题11 说明文阅读(一)(2021·吉林白山·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细菌和病毒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

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

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

整个家当也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

如果拿人来比喻,细菌最不济的起码也有一条裤子,有只讨饭碗和打狗棒。

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肚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

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会坏得那样猖獗?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

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

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

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他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

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

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

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

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

专题12 说明文阅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专题12 说明文阅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12 说明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便捷的同时,人们常不无担忧地问: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吗?它会不会像《黑客帝国》中的矩阵一样,成为人类的统治者?②人工智能(简称AI )的传说可以追溯至古埃及,真正崭露头角则是在20世纪。

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们提出了AI 这个概念,试图模拟和拓展人类的智能并应用于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

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1962年,第一台搬运机器人诞生;1965年,第一台具有声光“感觉”的机器人诞生;1966年,第一台聊天机器人诞生……机器人成了人工智能的代表。

其实工厂里的智能机器、家庭中的智能家电、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等都是人工智能的杰作。

③AI 真的具有智能吗?毫无疑问,计算机可以进行计算,它的所有智能都建立在计算这种功能之上。

就拿战胜人类的围棋高手AlphaGo 来说吧,AlphaGo 存贮了很多棋谱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每一步棋输赢的概率,知道最有可能获胜的下一步棋。

它没有创造出前人没有过的下法,也没有战胜对手的主观愿望,可是它的每一步棋都是高手的真传,这样的优势积累起来足以令人类的个体望尘莫及。

④人工智能据说也可以写诗,只要给它足够数量的文字资料作为语料库,再通过编程让它从语料库里选择一些文字按照一定的原则排列组合,就变成了一首诗。

乍一看,这些诗像模像样、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细细推敲就觉得不伦不类,无法承载人类的情感与理性。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工智能的诗作流传,可见在创造性的领域,人工智能想追上人类还遥遥无期。

⑤为了让人工智能变得更聪明,计算机科学家不断向脑科学取经。

如果把大脑的信息处理比喻成一个黑箱,有信号的输入,有信号的输出,输入和输出之间是神经网络的信号传递。

计算机矩阵破解了这个黑箱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用矩阵中的点来模拟神经元的发放频率,用矩阵中的线(公式)来模拟神经元的整合规律。

计算机矩阵看似庞大复杂,其实远比人类大脑简单和单调。

专题14 说明文阅读-备战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真题汇编(部编版)(原卷版)

专题14  说明文阅读-备战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真题汇编(部编版)(原卷版)

专题14 说明文阅读(原卷版)1.(北京市平谷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探寻5000年前的紫禁城——良渚古城》,完成下面小题。

探寻5000年前的紫禁城——良渚古城单霁翔①良渚的考古发现不仅实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类对于“文明”的定义,把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推进到了5000年前。

②考古学中如何区分文明与文化?在考古中,同一时间段的不同地区拥有一些特殊的共同点,如使用同样的工具,具有相同的制造技术等,我们把它称为同一种文化。

一种文化往往按考古工作中最初发现它的地点来定名,比如河姆渡文化、林家滩文化、龙山文化。

在文化的基础上,还需要一些元素,证明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了。

比如,过去国际上有学者认为,文明需要有城市、金属(如青铜器)、文字“三要素”,但实际上不同的文明形成应该有自己的标准。

如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它揭示出的灿烂文化,远远比“三要素”更丰富。

③良渚古城遗址,对于文明的补充诠释之一就是功能多样的水利工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良渚水利工程的评语中说“它改写了世界水利工程史”。

良渚水利工程修建于距今5000-4700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比“大禹治水”的传说还早1000年。

④良渚古城的外围水利系统主要包括、和。

它的功能首先是防洪,借助自然山体,通过高坝围成一个水库区域,下雨时起到积水的作用。

如果雨量过大,积水漫过高坝,高坝外围的低坝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阻止大水蔓延古城。

低坝外还有长堤,能进一步防止水患。

5000年前的先民们既没有精密的勘测仪器,也没有大型的施工设备,却能通过科学的选择与设计,创造出如此巧妙的水利工程,古老的智慧可见一斑。

⑤防洪以外,当然还要实现对自然水资源的利用。

良渚人的主食是稻米,考古学家在莫角山东坡发现了大量碳化稻米,估计为1.3万千克,堪称“国家粮仓”。

据考,良渚人开掘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河道,把生活区和稻田区隔开。

19说明文阅读(能力训练)八年级语文下册(原卷版+解析)

19说明文阅读(能力训练)八年级语文下册(原卷版+解析)

19 说明文阅读(一)(2022春·湖北襄阳·八年级期末)阅读说明文,完成各题。

为什么全世界都迷恋冰墩墩①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难求”,连摩纳哥亲王都想多要一个,因为带一个回去不好给龙风胎交代。

没有人能抵挡冰墩墩的魅力,亲王的孩子也是一样。

日本记者连体育资讯都不播报了,改为播报冰墩墩的资讯,“花滑的情报没有,但是我有冰墩墩。

”火爆程度让冰墩墩上线即售罄,不少人甚至彻夜排队只为一墩。

冰墩墩彻底火了,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流。

②为了实现“墩自由”,网友们还打起了设计者的“主意”。

设计者:“很抱歉,我们什么也没有。

”冰墩墩为什么能让全世界都如此上头?其实,冰墩墩最初的灵感只是冰糖葫芦。

但由于食物无法承载国家形象,所以选择了熊猫作为容纳物。

③于是带壳的大熊猫出现了,由于头部边缘还有一圈象征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所以某种角度看上去,还有点像一只漏了馅的芝麻汤圆。

不得不说,这形象物选得真是太对了。

毕竟,看到圆滚滚的熊猫谁不想摸两把。

对大熊猫,全世界有一大批爱慕者。

这种圆滚滚似乎天生就让人喜爱,谁会拒绝一个胖胖萌萌、特别黏人的吃货呢?④为什么熊猫可以戳中我们的萌点?外形上,黑黑的眼圈为它增加了乖巧感,没有黑眼圈的熊猫会让人感到它的脸隐藏了一丝兽性与杀意,失却了萌感。

黑白配色使它有一种不一样的气质,白中有黑,黑中有白。

这似乎与中国的太极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低调匀称的黑白色与中国人无论在审美还是性情上,都有着很高的契合感。

⑤另一种说法是,人类的审美以“趋近己类为贵”为一大特征。

“审美活动一旦打开,审查与被审查便不会对等。

”熊猫的外表与人类的五官区分有着类似的地方。

因而更容易受到人类的喜爱。

笨拙的动作,夸张的躯体,整体以圆润构成的轮廓……⑥外在形象使得熊猫从一开始就能够让人对其降低戒备,甚至让人觉得有种别样的亲和力与吸引力。

憨态可掬,撒娇卖萌,像极了小时候的人类。

⑦作为当代一种代表“萌”的特殊符号,可爱天真、单纯无邪拥有萌感的熊猫可以轻易地冲破人们的心理防线,打破文化壁垒,走向世界。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1:腰围上的中国①和大多数学者不同,英国通亚咨询公司的创办人和着席研究员研究中国的工具是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测量的是中国人的腰围。

根据他的跟踪测量,他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已经从1985年的63.5厘米增长至76.2厘米。

在短短的27年的时间里,中国男人的腰围粗了20%。

更令人震惊地是,其中40~50岁的男性的平均腰围已经达到了86.2厘米。

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人越来越胖了。

②其实,早在2002年,我国就有2亿人超重,其中大约6000万人肥胖。

这个庞大群体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黑洞:仅2003年,我国成人可归因于超重或肥胖所带来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就高达211亿元。

③“仅仅在20多年前,即使在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人们仍在努力填饱肚子,现在他们却在拼命减肥。

”与弗伦奇共同完成著作《富态:腰围改变中国》的一位作者马修middot;格莱博表示:“肥胖问题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炸弹。

”④从杨柳细腰到大腹便便,中国人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口的超重率增长了近40%,肥胖率增长了近100%。

⑤“啤酒肚”所体现的腹内积聚脂肪,即所谓的中心性肥胖,更容易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中心性肥胖将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的危险更高,目前中国的肥胖人群中,八成以上存在这种肥胖类型。

在中国,中心性肥胖是指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

按照这个标准,本世纪初,我国35~74岁成年男性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16.1%,女性患病率为37.6%。

换句话说,我国已有近4000万名男性和9000万名女性处于危险之中。

心脑血管研究专家介绍,肥胖很容易引起血压高、血脂高和血糖高,这“三高”会造成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里的斑锈迹。

这些“锈迹”脱落下来,就容易造成血管破裂。

专题16 非连续性文本(说明文)阅读【知识梳理+达标检测】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16 非连续性文本(说明文)阅读【知识梳理+达标检测】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

(概括),然后再说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接下来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解说(具体)。 ②先总说后分说。《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 点,然后从四个主要角度和三个次要角度加以分说。 ③从现象到本质。《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发现恐
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的理论就采用了从现
象到本质的顺序。
递进式 并列式 承接式
事理说明文多采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多用于逻辑顺序的说明文。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 说明文。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
一、知识考点梳理
类别
时密性 (修饰限制 性词语)
关联词语
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 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 言准确的特点。举例:《中国石拱桥》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 ,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 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一句 ,准确地使用“不但……而且……”这一组关联词,层次清楚 地说明了这种设计的优越性。同时递进的句式进一步突出了“ 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这一实用效果。
一、知识考点梳理
角度
特征
知识点4 说明文语言
作用
修辞的使用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举例:《大雁归来》 中“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 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大雁描写得生动 形象。
生动形象性
使用记叙、描写(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举例:《大自然 的语言》第一段用“苏醒”“萌发”“次第开放”“孕育果实 表达方式的使用 ”“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描写四季景色 ,生动地说明了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八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9篇)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八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9篇)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八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9篇)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一生物学问、现象与人类亲密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根底学问把握较好,已具备肯定的试验力量,大局部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深厚。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进展:学问:1)熟悉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亲密的联系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问。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依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像程度来进展的。

力量:1)增加动手力量和试验设计力量。

2)培育学生的实践力量:如进展“饲养和观看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育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熟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观点。

2)熟悉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进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

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提倡探究性学习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4、改良教法,加强课堂教学(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学问、力量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根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

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表达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进展的需要,特殊要留意力量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展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正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意从学生生活阅历动身,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学问的发生和进展,培育学生不断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力量,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进展的学生活动。

(完整版)八年级的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docx

(完整版)八年级的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docx

(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 3000 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 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 1983 年 5 月11 日,距地球只有 500 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 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

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

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

“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

这个“摇篮”中约有 2 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 10—500 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 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 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 X 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一、阅读《大地的震动》,完成7-10题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

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

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

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

据测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20千米。

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

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

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

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

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

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指出这篇文章的说明类型:这是一篇性说明文。

答案:说明文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两类。

(事物性说明文主要说明事物的特点;事理性说明文主要阐明事物的原理)2、指出文章的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事物或xx的原理(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写答案时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xx事理”、“xx 的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内容一般可以从题目中获取。

3、指出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空间顺序——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等;时间顺序----常有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常用来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介绍工作程序等。

如果没有表示时间、空间顺序的词语常常是逻辑顺序。

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等。

如、2013——1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分)答:13.逻辑顺序(1分)先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很常见,(1分)再说明肌肉已忆“不假思索”的原理,(1分)最后说明肌肉记忆“形成后很难遗忘”的特点。

(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分析规范答题要点:根据题目要求,或分析文中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或分析段中句与句的关系,从而从中提取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要归纳要点,分点作答。

4、指出说明文的结构形式。

说明文的结构形式通常为三种: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5、辨识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常用说明方法有10种,答题套路如下:①.举例子:通过具体事例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通过划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通过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把XX同YY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 答题模式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 答题模式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模式与练习题汇编一、品味说明文语言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1)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一项。

(2)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别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3)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1)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对于结构复杂的句子,可以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义。

(2)内涵较丰富的句子。

对于内涵较丰富的句子,应该依照“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整体解析。

(3)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

这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阐明主旨,有的承上启下。

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既要注意它在段中、篇中的位置,又要看清其来龙去脉。

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生动形象性二、随堂练习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自动驾驶塑造未来①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Futuramao。

此后,科技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基础研究。

作为人工智能最具商业价值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产业广受热捧,发展迅速。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会是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在推动人类交通革命的同时,也必将塑造城市的未来。

②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

2016年,日本发布《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允许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

2017年,德国通过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并于同年提出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

我国在2017年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练习题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冠状病毒知多少彭茜①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

此前,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

那么,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②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

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③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

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④病毒命名很有门道。

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

2015年,世卫组织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中提到,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

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co 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⑤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

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⑥目前,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专题15:说明文阅读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教师版)含答案

专题15:说明文阅读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教师版)含答案

专题15 说明文阅读(一)阅读《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完成下面小题。

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戴口罩是必不可少的防护措施。

科学合理地使用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

首先,我们需掌握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分为三层,最外层是阻水层,中间是过滤层,内层是吸湿层。

吸湿层可以吸收口鼻呼出的潮湿气体,保持口罩干燥。

如果将口罩戴反,口鼻呼出的气体不能被有效吸收,口罩容易潮湿,就失去了防护作用。

因此,佩戴口罩时要注意分清口罩的外侧和内侧,浅色面为内侧,深色面为外侧。

戴口罩时还要分清口罩的上、下两端。

在口罩的一端有内嵌的金属条鼻夹,在戴口罩时要将鼻夹贴在鼻梁上,根据自身鼻梁的位置,用手指施加外力进行调整,并将口罩拉开,使口罩遮严口鼻、下巴,避免口罩和面部有缝隙。

戴口罩要注意保持卫生。

口罩佩戴前应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佩戴时不要接触口罩内侧,以免污染口罩。

口罩外侧会沾染细菌、病毒,摘除口罩时用手摘下耳挂,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并及时洗手。

其次,还要注意使用口罩的时长,使用次数。

口罩有使用期限,一般情況下,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使用2—4小时就需更换,低风险暴露人员可酌情考虑。

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延长口罩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

医用标准的防护口罩均有使用期限,口罩要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

非医务人员佩戴的口罩,可以据情反复多次使用。

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在洁净、透气的纸袋中。

口罩要单独存放,不要接触别人用过的口罩。

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要及时更换。

第三,还要注意废弃口罩处理。

要丢弃的口罩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可能存在感染风险,不可随意丢弃。

不同人群应该按照自身健康状况等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免让废弃口罩成为二次污染源。

不存在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风险的,可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进行处理,在处理完口罩后要及时洗手。

1. 阅读全文,选出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A. 佩戴口罩时要注意分清口罩的外侧和内侧,浅色面为内侧,深色面为外侧。

专题10说明文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2

专题10说明文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2

专题10说明文阅读(原卷版)一、(2022春·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竺可桢①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②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③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④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⑤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初中说明文阅读】初二语文期末考试阅读理解说明文习题

【初中说明文阅读】初二语文期末考试阅读理解说明文习题

【初中说明文阅读】初二语文期末考试阅读理解说明文习题初二语文期末考试阅读理解说明文习题共生:双赢的生存智慧①一提起生物进化,映入人们脑海的多半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

在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中,唯有战胜对手的幸运儿才能赢得大自然的青睐,拿到参加下一场物种角力的入场券。

然而,大自然并不只是沿着单一的路线前行,”合则双赢,争则俱败”,体现互助与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

② 从表面上看,共生关系只是残酷竞争中存在的权宜之计,是特定条件下的巧合。

然而,生物学研究结果发现,这种生存策略也是大自然的选择,是另一种进化路径——共生进化的产物。

它提供了共生双方都无法生产的物质,并带来了双方都无法生产的效率。

③共生的形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它存在于各层次、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

海葵虾,顾名思义,对美丽的海葵(腔肠动物)情有独钟,它总是夹着海葵浪迹于海底世界。

一遇危险,自有长着含毒触角的海葵出面摆平。

这样一来,海葵虾可以放心觅食,不必为安全多费心机;而生性慵懒、喜静不喜动的海葵只要从共生伙伴的食物中分一杯羹就足以果腹。

④ 动物之间的共生现象是这样的,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共生现象并不罕见。

一只生活在墨西哥的蚂蚁在刺槐的中空树干上筑巢,享受刺槐叶柄分泌的富含糖分的汁液。

作为回报,蚂蚁对植物的安全负责。

一旦刺槐的敌人——食叶昆虫及其幼虫和食草动物——靠近,愤怒的蚁群就会蜂拥而至,与入侵者战斗至死,直到他们被赶走。

此外,蚂蚁还可以清除对刺槐构成威胁的寄生植物。

当这些植物靠近时,蚂蚁会上前咬掉它们的藤蔓和花蕾。

⑤高等植物与真菌的共生早已为人类所熟知。

在这种共生关系中,真菌的菌丝体长在植物的根部,吸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植物则可以从真菌的分解物中吸取养料。

⑥ 事实上,在生物世界发展的早期,不确定和不平衡的因素充斥着物种,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出高度的对抗性。

对抗越激烈,对自身乃至生物世界的损害就越大。

这不仅破坏了生物体之间的平衡,也给生态发展带来了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卷说明文阅读《人与那种动物气味相投?》人是高级动物,那么,人的气味与哪种动物最相似?有人会说,这问题很简单,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自然与猴子的气味最相似。

真是这样的吗?现在正确答案似乎是,人与鸟类才是气味相投。

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最喜欢叮咬的鸟类迁徙之后,它们就开始叮咬人类了。

现在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为了找到叮咬对象,蚊子需要感知温度、二氧化碳、湿度和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

蚊子的种类不同,所利用的线索也不同。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昆虫学家沃尔特?利尔和蔡纽拉伯丁?赛德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引诱了致倦库蚊,这种蚊子有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南方库蚊”。

南方库蚊尽管不是唯一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种,但却是这种病毒的主要携带者。

西尼罗热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疾病,1 9 9 9年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广泛地传播开来。

西尼罗病毒主要是给鸟类种群造成了灾难,但是当人类被蚊子咬过以后,也会感染病毒。

症状从发烧、头痛到昏迷、瘫痪等,各不相同。

2008年,美国有44名病人死于这种病毒。

利尔和赛德选择了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16个人,从这些人的前臂提取了气味混合物,然后对混合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与此同时,他们对来自鸽子和小鸡的气味混合物也进行了分析,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

结果发现,在人类气味中占主导地位的4种成分中,有一种叫做壬醛,不知何故,这种成分在鸽子和小鸡的气味采样中也占有很高的浓度。

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

紧接着,研究人员测试了蚊子嗅觉受体(或称为嗅觉感受器)中的神经细胞对壬醛是否有反应。

结果他们发现,在蚊子的1300个嗅觉感受器中,这种化合物能够激发半数以上的嗅觉感受器发生强烈的反应。

这说明壬醛分子掌控着蚊子的行为。

最后,两位科学家对蚊子是否会真正为壬醛所吸引进行了测试。

在诱捕蚊子的装置中添加了壬醛之后,南方库蚊的捕捉量增加了约50%。

利尔说,这些发现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西尼罗热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鸟类传播到人类。

这些发现还具有切合实际的用途。

结合某些设计上的改进,壬醛或许会使蚊子诱捕器变得非常高效,可以成为与蚊子作斗争的新武器。

以上结果表明,人类与鸟类的气味比较相投。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二期,有删改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A.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B.1999年,这种疾病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广泛地传播开来。

C.2008年,美国有44名病人死于这种病毒感染的疾病。

D.结合某些设计上的改进,壬醛或许会使蚊子诱捕器变得非常高效,可以成为与蚊子作斗争的新武器。

10.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准确的一项是A.时间顺序B.因果顺序C.逻辑顺序D.空间顺序11.根据文意,下列与蚊子相关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在诱捕蚊子的装置中添加了壬醛之后,南方库蚊的捕捉量增加了约50﹪,这种装置将大有市场。

B.不同种类的蚊子叮咬人根据的是:温度、二氧化碳、湿度和某种特定的挥发性物质。

C.被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子叮咬之后,人会感染病毒,产生发烧、头痛、瘫痪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死亡。

D.科学家研究人类和鸟类气味是否相投的目的,是为了弄清蚊子传播西尼罗热的原因。

12.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南方库蚊是西尼罗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这种病毒给人类造成了灭绝性的灾难。

B.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气味中有占主导地位的4种成分,其中有一种叫壬醛。

C.经测试,在蚊子的嗅觉感应器中的1300个神经细胞有半数以上对壬醛有强烈的反应。

D.西尼罗病毒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原因是它们都有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壬醛。

广西南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你的体重,它们决定》①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节食、锻炼、遗传基因。

道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就会越胖。

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第四个因素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尽管它们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你的肠内细菌。

②它们的学名是:肠道微生物群落。

这群微小细菌以上千亿兆的数量居住在人类的肠道中,它们很大部分的成员是厌氧菌——可以在缺氧的情况下存活。

③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换言之,它们能够调节人的体重。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平衡与否,是决定人体肥胖或苗条的关键。

因此,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④通过对老鼠的研究表明,体型肥大者和体型消瘦者的肠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

肥胖老鼠体内的厚壁茵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

在体重正常的老鼠体内,情况则正好相反。

人体内的茵群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其中90%都属于两大类菌群———厚壁类群和拟杆菌。

厚壁菌类群能够导致肥胖,而拟杆菌能够分解人体本身无法消化的多糖如纤维素等,它们在向人体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为自己和肠道中的其他细菌获得食物。

⑤人类的日常食谱是如何影响肠道菌类的数量和种类的?研究人员用不同种类的食谱喂养老鼠,其中一种是典型的西方食谱,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

“享用”西式大餐后的小老鼠们往往体重增加:其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

而另一组喂食低脂低糖的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拟杆菌较多,这些小老鼠大多体重下降。

⑥目前还不能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之间谁为因谁为果,但是上述研究的发现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你的体质是否容易肥胖。

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内细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更好地消化新食物从而改变体重。

以小老鼠为例,把长期食用低脂的小老鼠食谱变成高脂的西式饮食,那么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这些小老鼠肠道内的厚壁菌数量会大幅增加。

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厚壁菌对肠道吸收的影响往往被科研人员所忽视。

⑦这个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最终对茵类进行标示,从而撰写出影响身体肥瘦类型的肠道菌类食谱。

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所摄取的卡路里进行检测或控制。

(作者:林恩,摘自《青年丈摘》2010年第8期,有改动) 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A.身体肥瘦类型B.遗传基因 C.肠道微生物群落D.日常食谱10.对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分类别B.分类别作比较 C.列数字下定义D.作比较打比方1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导致人体肥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遗传基因的影响下,吃得越多,动得越少,人就容易肥胖。

B.肠道微生物的种类趋于平衡状态时,人就容易肥胖。

C. 人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高得多时,人就容易肥胖。

D.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若长时间食用,人就容易肥胖。

12.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B.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作用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

C.实验表明,体重增加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而拟杆菌较多。

体重下降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

D.研究结果已经能够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谁为因谁为果。

(六)《低碳生活处处可为》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

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

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

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

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

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

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

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

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冯云有删改)7.下列说法与“低碳生活"无关的一项是A.低碳生活指的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B.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

C.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

D.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

9.对文章第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 B.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C.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 D.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1 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后,语意变化不大的一项是A.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

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B.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

C.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