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说明文阅读练习(带答案)
初二说明文阅读练习(带答案)
初二说明文阅读练习(带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16题。
(8分)当今世界,光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军事、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其中光学技术成果在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技术发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解油烟——让生命远离伤害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厨房油烟具有不容忽视的危害性。
为了减少油烟污染,人们发明了抽油烟机,但它仅能收集部分油烟,不能降解有害油烟成分,而且清洗抽油烟机的清洗液排入下水道,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光解油烟净化器的问世则改变了这种局面。
净化器以特制灯管发出的高能紫外线把油烟分子降解为微小的油脂分子,这些油脂分子一部分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与氧反应形成微量固态粉末,它们一并被风带走,从而达到清除油脂的目的。
此外,高能紫外线还能把异味分子降解为没有气味的物质,也可以杀灭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因此可以高效去除油烟中的异味和杀死细菌。
净化器具有的①、②和杀菌作用,降低了油烟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③——让室内空气更清爽净化室内空气的方法很多,其中光触媒空气净化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光触媒实际就是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其外表能发生氧化还原回响反映。
光触媒主要身分为一种纳米级的二氧化钛活性材料。
这类活性材料喷涂于墙面之后可形成一层薄膜,经由过程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发生光催化作用,从而产生活性氧和氢氧基,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举行降解,并能分解微生物释放出来的毒素,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防霉、自净等功用。
光触媒空气净化法终究的回响反映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有害物资,不会产生二次净化。
在净化过程中光触媒本身也不会发生变化和损耗,因而具有持续作用的优势。
光学防虫——让农作物免受虫害植物生长灯——④阳光对于植物的意义,主要是经由过程光协作用来实现的。
植物对光的喜好是有选择性的,非凡波段的光能够促进植物的发展。
科研人员据此研发了非凡的植物发展灯,用人工方法模拟对植物有促进作用的最佳光谱,增加对植物的照射,促进其发展,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课外阅读训练(一)(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3000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1983年5月11日,距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
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
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
“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
这个“摇篮”中约有2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X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 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 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 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4. 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5. 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指的是什么?6. 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课外阅读训练(一)(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3000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年。
彗星的尾5月11篮”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X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4.5.6.色。
④为什么站得高看得远呢?原来光是按直线传播的,地球表面是个球面,由观察点对球面做条切线,切线下面所对应的弧长就是所能看到的距离。
所以离地越高,看得也就越远。
⑤人们在揭示了白色的奥秘之后又不断地对单色光进行研究,终于在1960年制成激光器而产生了激光。
激光是一种频带很窄的单色光,是用特殊物质受激光辐射产生的。
激光比白光的能量容易集中,它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进行激光通信。
激光通信的优点是用小天线便可产生窄波束,光的方向集中,比探照灯要强许多倍,如同一个神枪手可瞄准5公里之外苍蝇的眼睛,激光通信的另一优点是通信容量大,一个激光通信线路,可同时供一万多对用户打电话。
直接1.2.3.说明文写作也讲求详略。
激光的产生属于___________写,激光的重要用途、激光的优点是属于___________写。
详略写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顺序中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docx
例 1.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①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 2000 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仍很流行。
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布等为原料。
②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
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来。
③第二步上蜡。
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62℃— 66℃,用采描绘线条最佳。
第二种是石蜡,熔点50℃— 58℃,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
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
在上蜡前,先要熔蜡。
蜡熔化后,就可以上蜡了。
上蜡就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
④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抹相应的颜色。
⑤染色后,就该裂纹了。
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
⑥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
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
⑦最后是烘干。
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
1.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 _____________。
2. 对本文说明顺序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空间顺序)B. 工艺流程顺序C.由主到次的顺序3.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4.简答本文在写作上的两个主要特点。
5. 短文可分两部分,划分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 /⑦B.①②③ / 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 /⑤⑥⑦D.① /②③④⑤⑥⑦解析:这则材料共拟制五道题。
两道客观题,三道主观题,试题涉及的知识较为全面,有说明的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写作特点和文章结构等。
应答时,可采取三步走:一、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
二、根据题干要求,捕捉提取信息。
三、回顾说明知识,揣摩答案。
参考答案: 1. 制作过程; 2. B; 3. 分类别、列数据; 4. 说明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平实、准确; 5. D例 2. 阅读选文,完成1— 6 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 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 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专题训练5篇带答案
4. (2020·江苏镇江市·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3D生物打印新突破尚凯元①最近,以色列特维拉夫大学的科研人员使用人体组织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3D打印心脏,给需要通过“换心”来延续生命的晚期心衰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②自上世纪60年代前后的首例肾脏和心脏移植手术相继成功以来,器官移植的临床技术日臻完善,手术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在很多国家,器官等待者和捐献者的数量相差很大。
即便有幸等到合适的器官并成功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也仍然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
多年来,实现器官的完全“复制”,成了医学界的梦想。
③2010年,全球首台生物打印机使用培养的人体细胞制造出首例血管,使得3D打印人体器官成为可能。
2013年,一位心脏病专家完成了第一颗3D打印“心脏”,不仅外观与患者心脏高度吻合,还能够怦怦跳动。
不过,这个用塑料制成的“心脏”,仅可用于研究手术方案。
确切地说,它只是一个“心脏模型”。
④最新打印出来的这颗3D心脏不仅有细胞、心室和心房,还有着纵横交错的血管。
本次打印所用的“墨水”,源于患者体内提取的脂肪组织。
其中,分离出的细胞在经过编辑之后成为诱导多能干细胞,之后又分化出构成心脏主体的心肌细胞和构成血管的内皮细胞。
分离出的非细胞成分则被转化为了“个性化凝胶”,它如同盖房子的“水泥”,能够固定细胞的位置,并起到细胞外基质的作用,促进这些“小砖头”发育生长,建立连接,最终重组为功能器官。
由于打印“原料”来自患者自身,因此不用担心排异反应的发生。
⑤不过,这颗3D心脏目前仅具备收缩功能,研究人员还需通过进一步的培养,“教”会心脏细胞协同工作以实现泵血功能,之后再进行动物移植实验。
距离真正应用于人类心脏移植,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除了心肌细胞和血管之外,心脏还包括成纤维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等,如何调和不同种类细胞的生长环境尚有待研究。
此外,由于心脏扫描技术和打印机的分辨率有限,目前..还不能打印出心脏中的所有血管。
初二说明文阅读练习
说明文阅读练习一、海洋垃圾(14分)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的首选办法是焚烧发电。
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发电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以防止泄漏。
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接着继续埋置垃圾。
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
最后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选自2011年4月20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作者张田勘)【相关链接】材料一目前,我国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
初二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说明⽂阅读题及答案 说明⽂,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给⼈以知识的⽂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获得有关的知识。
下⾯是⼩编为你们准备的初⼆说明⽂阅读题及答案三篇,希望能帮助你们。
初⼆说明⽂阅读题及答案1:位次的讲究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番思量,⽐如舅母王夫⼈处,黛⽟“就只向东边的椅⼦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坐在右边第⼀张椅⼦上,黛⽟也⼗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这个问题,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差踏错,让⼈笑话。
在古代,中国⼈⾮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先,我们要弄明⽩的是,南、北、东、西四个⽅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
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
“堂”⼀般不住⼈,只举⾏孝⾏⼤礼的地⽅,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
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常说:“南⾯称帝”。
⽽“室”⼀般为长⽅形,东西长⽽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活动时,⼀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与⽼师杨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杨荣的尊敬,就安排杨荣坐在靠西边,⾯朝东的位置,后来,⼈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此叫复杂了。
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宴饮以左为尊,⽤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有“以相如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例如⾚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
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以后,⼜再次变为“左”尊,⾃此“左尊右卑”⼀直延续到今天。
初二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二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下面是小编为你们准备的初二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三篇,希望能帮助你们。
初二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位次的讲究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
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
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
“堂”一般不住人,只举行孝行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
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
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与老师杨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杨荣的尊敬,就安排杨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此叫复杂了。
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
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1:腰围上的中国①和大多数学者不同,英国通亚咨询公司的创办人和着席研究员研究中国的工具是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测量的是中国人的腰围。
根据他的跟踪测量,他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已经从1985年的63.5厘米增长至76.2厘米。
在短短的27年的时间里,中国男人的腰围粗了20%。
更令人震惊地是,其中40~50岁的男性的平均腰围已经达到了86.2厘米。
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人越来越胖了。
②其实,早在2002年,我国就有2亿人超重,其中大约6000万人肥胖。
这个庞大群体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黑洞:仅2003年,我国成人可归因于超重或肥胖所带来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就高达211亿元。
③“仅仅在20多年前,即使在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人们仍在努力填饱肚子,现在他们却在拼命减肥。
”与弗伦奇共同完成著作《富态:腰围改变中国》的一位作者马修middot;格莱博表示:“肥胖问题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炸弹。
”④从杨柳细腰到大腹便便,中国人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口的超重率增长了近40%,肥胖率增长了近100%。
⑤“啤酒肚”所体现的腹内积聚脂肪,即所谓的中心性肥胖,更容易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中心性肥胖将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的危险更高,目前中国的肥胖人群中,八成以上存在这种肥胖类型。
在中国,中心性肥胖是指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
按照这个标准,本世纪初,我国35~74岁成年男性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16.1%,女性患病率为37.6%。
换句话说,我国已有近4000万名男性和9000万名女性处于危险之中。
心脑血管研究专家介绍,肥胖很容易引起血压高、血脂高和血糖高,这“三高”会造成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里的斑锈迹。
这些“锈迹”脱落下来,就容易造成血管破裂。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课外阅读训练〔一〕〔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3000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模糊和X风采的局部。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犹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觉彗星轨道以来,发觉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1983年5月11日,距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觉1600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联想万千。
彗星究竟诞生哪里,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究的课题。
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觉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
“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
这个“摇篮〞中约有2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漂亮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觉彗星能释放X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X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打算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 文中第—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 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 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4. 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顾?5. 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指的是什么?6. 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阅读练习题一、课内现代文阅读阅读《中国石拱桥》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②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对选文主要内容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说明了赵州桥非常雄伟。
B.选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C.选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D.选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2.下面关于赵州桥小拱设计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减轻桥身重量B.便于车马上下C.使桥身更美观D.增加桥洞过水量3.下面三句引自文中的话角度各不相同,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作者说“赵州桥非常雄伟”。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八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9篇)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八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9篇)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一生物学问、现象与人类亲密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根底学问把握较好,已具备肯定的试验力量,大局部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深厚。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进展:学问:1)熟悉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亲密的联系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问。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依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像程度来进展的。
力量:1)增加动手力量和试验设计力量。
2)培育学生的实践力量:如进展“饲养和观看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育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熟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观点。
2)熟悉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进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
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提倡探究性学习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4、改良教法,加强课堂教学(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学问、力量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根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
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表达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进展的需要,特殊要留意力量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展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正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意从学生生活阅历动身,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学问的发生和进展,培育学生不断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力量,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进展的学生活动。
(完整版)八年级的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docx
(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 3000 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 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 1983 年 5 月11 日,距地球只有 500 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 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
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
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
“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
这个“摇篮”中约有 2 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 10—500 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 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 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 X 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课外阅读训练(一)(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3000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1983年5月11日,距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
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
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
“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
这个“摇篮”中约有2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X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 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 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 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4. 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5. 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指的是什么6. 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一、阅读《大地的震动》,完成7-10题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
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
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
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
据测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20千米。
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
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
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
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
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
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课外阅读训练(一)(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3000 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 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1983 年 5 月11 日,距地球只有500 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 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
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
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 。
“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
这个“摇篮”中约有 2 亿个彗星“婴儿” ,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 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 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X 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 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 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 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4. 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5. 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指的是什么?6. 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初二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
初二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做好每一份练习题,对学习是有帮助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二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初二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一)①苗乡俗语说: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
当你行走在苗乡时,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集市,还是在石板铺路的村寨,都会有三三两两的苗家阿雅(妇女)、黛帕(少女)穿着由五彩的花边和闪亮的银饰镶成的民族盛装映入你的眼帘,让你感受到苗族银饰悠久、神奇、精美的文化魅力。
②苗族人酷爱银饰,不管在哪里生息繁衍,服饰(特别是银饰)都会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苗族的银饰文化得到一脉相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苗族金银神话的诠释。
苗家人一生中用银处极多,尤其女性更胜,主要有三项。
一是青年男女定情,男方要送女方银镯、耳环等饰品做信物,而在正式出嫁时,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银两则不能成婚。
二是日常家珍饰银、存银又是苗家富有的象征。
日常生活中,用银子来馈赠也是常事。
为求“长命富贵,驱鬼避邪”,苗人从少年乃至中年,在手、脚、耳等处均系上适量的祀保银钏。
三是给老年人祝寿或送终都离不开银子或银饰物。
总之,“以银为结,以银为彩,以银为荣,以银为贵”,成为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③由于苗族在国内外散居很广,其银饰的品种也纷繁多样,主要有银雀凤冠、银牌耳环、银项链、银手镯、银脚环等等。
在结构上有对称式、均衡式、连接式和放射式。
图案则多为龙凤花鸟等动植物形象构成,造型生动,玲珑精美。
④从古迄今,苗族银饰的工艺水平从粗糙不断走向精美。
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奇葩,都是由银饰工匠们手工制作的,工艺方法铸炼、捶打、编结、刻花、雕纹等。
制作流程大抵经过吹烧、锻打、镶嵌、擦洗、抛光五道工序。
苗族银匠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在造型设计上也堪称高手,他们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并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在细节、局部的刻画上推陈出新。
经过银匠精心设计和加工,件件银饰各具其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16题。
(8分)当今世界,光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军事、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其中光学技术成果在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技术发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解油烟——让生命远离伤害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厨房油烟具有不容忽视的危害性。
为了减少油烟污染,人们发明了抽油烟机,但它仅能收集部分油烟,不能降解有害油烟成分,而且清洗抽油烟机的清洗液排入下水道,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光解油烟净化器的问世则改变了这种局面。
净化器以特制灯管发出的高能紫外线把油烟分子降解为微小的油脂分子,这些油脂分子一部分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与氧反应形成微量固态粉末,它们一并被风带走,从而达到清除油脂的目的。
此外,高能紫外线还能把异味分子降解为没有气味的物质,也可以杀灭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因此可以高效去除油烟中的异味和杀死降低了油烟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让室内空气更清新净化室内空气的方法很多,其中光触媒空气净化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光触媒实际就是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其表面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光触媒主要成分为一种纳米级的二氧化钛活性材料。
这种活性材料喷涂于墙面之后可形成一层薄膜,通过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发生光催化作用,从而产生活性氧和氢氧基,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降解,并能分解微生物释放出来的毒素,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防霉、自净等功能。
光触媒空气净化法最终的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害物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在净化过程中光触媒本身也不会发生变化和损耗,因此具有持续作用的优势。
光学防虫——让农作物免受虫害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业生产环节要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因此需要大力推广物理杀虫技术。
灯光诱虫技术是成本最低、用工最少、副作用最小、效果最好的物理防治方法。
它利用生物的趋光性诱集并消灭害虫。
不同种类的昆虫对不同波段光谱的敏感性不同,如黄光对蚜虫具有较强的诱集力,紫外光对数百种害虫有较强的诱集力。
实验证明,在安装了这种新型光源装置的卷心菜种植区内,卷心菜的受害率仅为1/7;而在未安装的种植区内,几乎100%的卷心菜都受到了害虫的侵害。
阳光对于植物的意义,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的。
植物对光的喜好是有选择性的,特殊波段的光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科研人员据此研发了特殊的植物生长灯,用人工方法模拟对植物有促进作用的最佳光谱,增加对植物的照射,促进其生长,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他们用农用钠灯为草莓施“光学肥料”,延长了大棚草莓的光合作用时间,缩短了生长周期,提高了30%左右的产量,同时增加了草莓的甜度,改善了草莓的色泽。
使用绿色高效的“光肥”,是生态农业的一项新举措。
光学技术不仅用于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领域还会更加广泛。
14.根据文意,在横线①②两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降低了油烟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15.阅读文章,将横线③④两处的小标题补充完整。
(2分)答:16.在学校课外实践活动中,生物小组的同学准备建一个植物栽培室。
作为光学科技小组的一员,请你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从充分利用光学技术的角度为植物栽培室的筹建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建议的理由。
(4分)答:示例:建议采用灯光诱虫技术。
因为此技术能诱集并消灭害虫,保障植物的质量安全,而且是成本最低、用工最少、副作用最小、效果最好的物理防治方法。
建议安装植物生长灯。
这种装置通过模拟对植物有促进作用的最佳光谱,增加对植物的照射,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传统肥料的使用,实现生态农业。
(共4分。
从“光学防虫”“植物生长灯”“光触媒”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回答,每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答案:14.①去油(或“清除油脂”)②除味(或“消除异味”)(共2分。
共2空,每空1分)15.示例:③光触媒(或“光催化剂”)④让植物更茁壮生长(共2分。
共2个小题,每题1分)16.示例:建议采用灯光诱虫技术。
因为此技术能诱集并消灭害虫,保障植物的质量安全,而且是成本最低、用工最少、副作用最小、效果最好的物理防治方法。
建议安装植物生长灯,通过模拟对植物有促进作用的最佳光谱,增加对植物的照射,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传统肥料的使用,实现生态农业。
(共4分。
从“光学防虫”“植物生长灯”“光触媒”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回答,每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10-12题。
(8分)【材料一】门,闻也,从二户,象形。
门的繁体字写作“門”,是两“户”相合,所以门是双扇的, 户是单扇的。
门,以其“入必由之,出必由之”的特性而成为我国建筑中最活跃的因素。
受礼制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从周代起,便按建筑所有者的社会地位来规范其规模和形制。
对于标识居住者等级地位的“门”,古时的典章制度对油漆颜色、铺首兽面、门环用材、门钉数量等都有详尽的规范,仅从住宅的大门便可知道居住者的等级地位, 故有“门户之别”的说法。
例如,门的油漆颜色是很有讲究的,有红色、绿色和黑色。
红色一向被认为是正色、吉庆之色,正因为如此,红色也被赋予了高贵等级的意义。
它和门上的门钉、铺首一起共同组成一幅封建礼制的图像,凡皇室宫殿的大门都是红门、金钉、金铺首。
除色彩装饰外,门的数量也是等级划分的手段之一。
门的数量在城市设计,宫廷建筑群的设计中,均有严格的等级,唐代《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个城门可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县城门只开一个门洞。
《周礼·考工记》通过“三室居中,左祖右社,面朝背市,五门、三朝、六寝”的空间设计,以壮丽威严的空间处理,反映了传统宫廷的空间等级秩序。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 门还可以是建筑主体以外的构筑物, 如阙、牌坊等, 它们归属于“门”类, 但其功能已不在于“进出”, 属礼仪崇尚的独立的标志性建筑。
例如,“阙”是中国古代城门、宫殿或者陵园的一种标志性建筑。
它不仅是宫殿的重要装饰物,而且是国家颁布政教法令的地方。
根据汉代制度,阙有单阙、二出阙、三出阙之分。
三出阙,一般耸立在帝王居住的宫廷大门前面,象征天下独尊之意。
【材料二】中国古代将一个家庭的家风称为“门风”,将一个家族的资望称作“门望”;“豪门”“寒门”的概念也由此产生,至今还流传有“光耀门楣”“书香门第”“门户之见”等成语,“门”这个建筑构件就成了家庭的显著标志。
“门”最基本的功能是开关,人们把具有这种功能的某些抽象事物,也用与“门”有关的词语来表示,例如“心门”“国门”。
打开自己的心门,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有别于自己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学,有所成;打开国门,广泛地和别国进行交流,才能不断创新发展。
10.下面是两幅古城门的图片,根据【材料一】的相关信息,推断其所属古城的等级。
(2分)图一图二图一:①图二:②11.西汉时,汉宣帝重臣霍光的墓前修建了三出阙,遭到了人们的非议。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说说其受非议的原因。
(2分)“三出阙”一般耸立在帝王居住的宫廷大门前面,有天下独尊之意。
//霍光不是帝王,墓前却修建了三出阙,是越级的表现,因此受到非议。
从文中提取出的信息+自己的简单分析1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你对“门”有了哪些认识。
(4分)答案:10.①都城②县城(共2分。
共2空,每空1分)11.示例:“三出阙”一般耸立在帝王居住的宫廷大门前面,有天下独尊之意。
霍光不是帝王,墓前却修建了三出阙,是越级的表现,因此受到非议。
(共2分。
意思对即可)12.从“建筑构件”“等级秩序”“家庭标志”“词语发展”四个方面来回答,意思对即可。
(共4分。
共4点,每点1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1 -14题。
(共10分)【材料一】里约奥运会上,被称为“飞鱼”的菲尔普斯在4x100米自由泳的接力比赛中获得了他在里约的第一枚金牌。
伴随着菲尔普斯一起走红的还有他肩膀处的黑紫色印记——拔火罐之后留下的痕迹。
一夜之间,火罐真的“火”了。
国外各大媒体也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个伴随着里约奥运会选手的中国元素。
其实,拔罐,并非中国独有。
拔罐疗法在欧洲医学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
欧洲最早的拔罐疗法记载出自希腊。
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在大约公元前 400 年时,放血和拔罐已被埃及人广泛使用,医生们在划破患者身体后,利用罐的吸拔来放血,或者单独采用拔罐的方式治病。
那时,拔罐被用来缓解头痛,恢复食欲并促进消化。
中世纪的阿拉伯医生们十分①(推崇推举)拔罐疗法,后来又传播到了意大利。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疗法最终传遍了整个欧洲。
19 世纪初,各种各样制作精巧的改良玻璃罐应运而生,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拔罐并亲身体验它的功效。
拔罐疗法在现代西方医学属于补充替代疗法的一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医学专家和主流医学界的医师们发表文章关注罐疗。
随着学科的交叉渗透,更有一些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从自己专业的视角来探讨和研究拔罐,这是十分可喜的,也是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
【材料二】中医的拔罐疗法,古称“角法”,在我国历史悠久。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利用牲畜的角(牛角、羊角等)磨成有孔的筒状,刺激痈疽后,以角吸出脓血,这便是最早的拔罐疗法。
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我国现在最古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
史料记载,汉代已应用火罐治病。
公元281至361年间,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以制成罐状的兽角拔脓血治疗疮疡的记载。
至唐代,又有用“竹罐”治疗疾病的记载。
至宋代,《苏沈良方》记载了用火筒法治疗久咳的方法。
明代《济急仙方》、《外科正宗》等书均有角法的记载。
到了清代,拔罐疗法已相当普及,治疗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宽且疗效显著。
今天,拔罐疗法得到不断改进与提高,光拔罐疗法的罐具种类就②(眼花缭乱多种多样),磁疗罐、红外线罐、激光罐等现代装置应运而生;操作方式由单纯的拔罐,发展为走罐、闪罐、按摩拔罐;罐型、排气方法也从单一拔罐法发展到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在临床应用方面,更由单纯的吸脓排血,发展为治疗包括内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等的上百种疾病,成为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材料一】的①处和【材料二】的②处,应填写的词语分别是和。
(2分)1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的内容有哪些?(3分)答案示例:拔罐疗法历史悠久,功效显著,不断得到拓展创新。
(3分)13.依据下面的“链接材料”,对【材料二】中与“链接材料”相关的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3分)【链接材料】今江右及闽中皆有火罐,系窑户烧售。
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
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
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
患者但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顷,火力尽则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
风寒尽出,不必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