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实验班) 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实验班)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实验班)一、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其中物理部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化学部分和生物部分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透光)、乙(透光)、丙(不透光),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 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得甲瓶中的氧气含量为a mg,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白天光照适宜,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测得乙、丙瓶中的氧气含量分别为b mg和c mg.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A TP的场所是线粒体B.乙瓶中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和O2可在线粒体中被利用C.白天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a﹣c)mgD.白天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b﹣c)mg2.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C.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如图为苯丙氨酸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所致.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失活,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受阻,组织细胞中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积,表现为智力低下、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一个基因可能会影响多个性状表现B.生物的一个性状只受一个基因的控制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D.在婴幼儿时期限制对苯丙氨酸的摄入可缓解患者的病症4.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伴X显性遗传B.Ⅱ4的基因型一定是aaX B Y,Ⅱ2、Ⅱ5一定是杂合子C.Ⅲ2的基因型是AaX B YD.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Ⅲ1与Ⅲ4结婚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5.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研究人员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B.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D.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6.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的①②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③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植物细胞④过程的进行与⑤~⑩过程密切相关,与②过程无关C.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②D.图中②过程O2的释放量小于⑩过程O2的吸收量,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二、解答题7.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______.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④从振荡后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2)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______;3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③从资料可知,二氯二乙胺发生抑制癌细胞作用的时间是癌细胞分裂的______期.8.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R)对黑身(r)、长翅(V)对残翅(v)、细眼(B)对粗眼(b)为显性.图是雄果蝇M(BbVvRRX E Y)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2)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Bb和Vv______(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如果选择残翅粗眼(vvbb)果蝇对M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3)果蝇M与黑身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身果蝇.出现该黑身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Rr,rr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①用该黑身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F1.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为基因突变;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4)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身果蝇8400只,黑身果蝇1600只,F1中r的基因频率为______,Rr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9.玉米籽粒的颜色有紫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味道有甜味和非甜昧两种.某研究所科研人()若第五组实验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则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_____.(2)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有一条异常.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9号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Ttt,且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______造成的.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l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中得到的含异常染色体的植株占______.(3)科研人员将纯合甜昧和纯合非甜味玉米间行种植,如图所示,且雌蕊接受同株和异株花粉的机会相等.请通过分析各行玉米的种子性状,判断甜味和非甜味的显隐性关系.①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则甜味是显性.②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则非甜味是显性.(4)若(3)中非甜昧是显性,现将B行植株的种子发育成的新个体(F1)进行随机交配,则所得种子的甜味与非甜味比例是______.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实验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其中物理部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化学部分和生物部分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透光)、乙(透光)、丙(不透光),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 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得甲瓶中的氧气含量为a mg,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白天光照适宜,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测得乙、丙瓶中的氧气含量分别为b mg和c mg.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A TP的场所是线粒体B.乙瓶中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和O2可在线粒体中被利用C.白天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a﹣c)mgD.白天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b﹣c)mg【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从题中实验设计可以看出,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可作为乙和丙的对照,乙中氧气浓度增加,这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的积累的,即为净光合作用量;由于丙为不透光的玻璃瓶,因此消耗的氧气可代表浮游植物的呼吸消耗.【解答】解: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错误;B、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内进一步分解,不能直接在线粒体中分解,B错误;C、一昼夜,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a﹣c)mg,C错误;D、白天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b﹣c)mg,D正确.故选:D.2.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C.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DNAB、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少时为46个,最多时为92个,因此,n=46个,B正确;C、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目均为92,因此n=46,C错误;D、人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为2或4(后期),因此n=2,D正确.故选:C.3.如图为苯丙氨酸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所致.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失活,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受阻,组织细胞中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积,表现为智力低下、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一个基因可能会影响多个性状表现B.生物的一个性状只受一个基因的控制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D.在婴幼儿时期限制对苯丙氨酸的摄入可缓解患者的病症【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苯丙氨酸与酪氨酸代谢过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图信息解答问题.【解答】解:A、由题知,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会导致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羟化酶失活,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受阻,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积,表现智力低下,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一个基因确实可以影响多个性状表现.A正确;B、由题知,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最终会使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由图知,若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突变同样会使黑色素减少,出现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所以不是一个性状只受一个基因控制.B错误;C、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苯丙氨酸羟化酶失活,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受阻,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积,表现智力低下,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C正确;D、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苯丙氨酸羟化酶失活,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受阻,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积,表现智力低下,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所以如果婴儿期限制对苯丙氨酸的摄入,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积减少,可缓解患者的病症.D正确.故选:B.4.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伴X显性遗传B.Ⅱ4的基因型一定是aaX B Y,Ⅱ2、Ⅱ5一定是杂合子C.Ⅲ2的基因型是AaX B YD.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Ⅲ1与Ⅲ4结婚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析遗传系谱图,Ⅱ﹣5、Ⅱ﹣6患甲病,Ⅲ﹣3不患甲病,因此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1、Ⅱ﹣2不患乙病,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Ⅲ﹣2患乙病,因此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从遗传系谱图推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根据基因型推算相关的遗传概率.【解答】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伴X隐性遗传,A错误;B、Ⅱ﹣1和Ⅱ﹣2不患乙病,生了个患乙病的儿子Ⅲ﹣2,根据无中生有为隐,判断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如果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现符合题意;如果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现也符合题意.因此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Ⅱ﹣4的基因型不一定是aaX B Y,B错误;C、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Ⅱ﹣1、Ⅱ﹣2不患乙病,且由题意可知,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Ⅲ﹣2患乙病,因此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Ⅲ﹣2是既患甲病患又乙病的男性,且其父亲不患甲病,所以Ⅲ﹣2的基因型是AaX b Y,C错误;D、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1的基因型是aaX B X B或aaX B X b.Ⅲ4的基因型是AAX B Y或AaX B Y,Ⅲ1与Ⅲ4结婚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患甲病的概率是1﹣×=,该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D正确.故选:D.5.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研究人员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B.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D.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协助扩散发生的同时,主动运输也在发生.只不过很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就达到饱和;高浓度情况下,需要依赖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提高吸收速率,主要吸收方式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是主动运输方式的3倍.【解答】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葡萄糖浓度极低时GLUT2运输速率为0,所以此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SGLT1和GLUT2的运输速率不同,所以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B正确;C、由题图可知,在一定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既有协助扩散也有主动运输,C正确;D、在较高浓度下,GLUT2的运输速率较大,所以细胞主要依赖协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D错误.故选:D.6.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的①②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③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植物细胞④过程的进行与⑤~⑩过程密切相关,与②过程无关C.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②D.图中②过程O2的释放量小于⑩过程O2的吸收量,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分析图示,①表示细胞渗透作用吸水,②表示光反应阶段,③表示暗反应阶段,④表示吸收矿质元素离子,⑤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⑥⑦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⑧⑨⑩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解答】解:A、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其光合作用发生在光合片层上,A错误;B、植物细胞④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与⑤~⑩呼吸作用过程密切相关,与②光反应过程无关,B正确;C、Mg是合成叶绿素的成分,光反应阶段需要叶绿素吸收光能,若植物缺Mg则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②光反应过程,C正确;D、图中②光反应过程O2的释放量小于⑩有氧呼吸过程O2的吸收量,则净光合作用量<0,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D正确.故选:A.二、解答题7.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生理盐水.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④从振荡后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2)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在“冰箱中”应改为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③从资料可知,二氯二乙胺发生抑制癌细胞作用的时间是癌细胞分裂的间期.【考点】恶性肿瘤的防治.【分析】分析题目可知,癌细胞的增殖应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才可完成,试管静置时,其内的溶液会出现沉淀,吸取培养液时所得每毫升中细胞的数目不准确,因此应摇匀后再吸取.由表中数据可知,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且抑制效果与浓度有关;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解答】解:(1)①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5号试管为对照组,故应加入等量生理盐水.(2)分析题目可知,癌细胞的增殖应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才可完成.(3)①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②从图中试验数据可知,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③分析题意可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因此该物质能够抑制DNA复制,DNA复制发生在癌细胞分裂的间期.故答案为:(1)②等量生理盐水(2)在“冰箱中”应改为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3)①对照单一变量②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③间8.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R)对黑身(r)、长翅(V)对残翅(v)、细眼(B)对粗眼(b)为显性.图是雄果蝇M(BbVvRRX E Y)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红眼细眼,果蝇M与基因型为X E X e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2)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Bb和Vv不遵循(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选择残翅粗眼(vvbb)果蝇对M 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长翅粗眼:残翅细眼=1:1.(3)果蝇M与黑身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身果蝇.出现该黑身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Rr,rr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①用该黑身果蝇与基因型为Rr的果蝇杂交,获得F1.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7:9,则为基因突变;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7:8,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4)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身果蝇8400只,黑身果蝇1600只,F1中r的基因频率为40%,Rr 的基因型频率为48%.【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雄果蝇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体内控制眼形细眼(B )对粗眼(b )的基因和翅形长翅(V )对残翅(v )的基因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3、4上,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v 、bV 连锁遗传; (2)控制眼色红眼(E )对白眼(e )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3)控制体色灰身(R )对黑身(r )的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5、6上,独立遗传.【解答】解:(1)该果蝇是雄性,由于同时含有红眼基因E 和细眼基因R ,因此表现为红眼、细眼.果蝇M 眼色的基因型为X E Y ,由于子代雄性的红眼和白眼均只能来自于母本,想要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则其必须与基因型为X E X e 的个体进行杂交. (2)雄果蝇M 的基因型为BbVvRRX E Y ,由于非等位基因Bb 和Vv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它基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果蝇M 产生配子有:BvRX E 、bVRY 、BvRY 、bVRX E .如果选择残翅粗眼(vvbb )果蝇对M 进行测交,由于果蝇M (BbVv )只能产生Bv 、bV 两种类型的配子,因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长翅粗眼:残翅细眼=1:1.(3)只看体色这一对基因,果蝇M 为RR 与黑身rr 果蝇杂交,后代理论上应全为Rr 的灰身,却出现了一只黑身果蝇,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基因突变,则该黑身果蝇的基因型为rr ,②染色体缺失,则该果蝇的基因型可用r0表示,0表示染色体上缺失该基因,如果选用rr 的个体进行实验,则后代全为rr 或r0的黑身分不清属于哪种情况,故应选择提供的Rr 个体进行实验.Ⅰ.如为基因突变,则亲本为rr ×Rr ,F 1为rr 、Rr ,F 1产生配子R 的概率为,产生r 的概率为,自由交配产生F 2中出现黑身rr 的概率为,灰身为1﹣=,即F 2中灰身:黑身=7:9;Ⅱ.如为染色体缺失,则亲代为r0×Rr ,F 1未出现00缺失死亡个体,F 1自由交配产生F 2,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亲代中基因频率与F 1相同,为R=0=、r=,F 2中出现黑身rr 、r0的概率为,死亡个体00为,则灰身个体为1﹣,即F 2中灰身:黑身=7:8.(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此种群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由F 1中灰身果蝇8400只,黑身果蝇1600只可知:rr 的基因型频率为16%,可推出r=40%,R=60%,Rr=2×40%×60%=48%. 故答案为:(1)红眼细眼 X E X e(2)不遵循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长翅粗眼:残翅细眼=1:1 (3)①Rr ②I 、灰身:黑身=7:9 II 、灰身:黑身=7:8(4)40% 48%9.玉米籽粒的颜色有紫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味道有甜味和非甜昧两种.某研究所科研人。

【全国百强校】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带解析)

【全国百强校】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全国百强校】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59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按照对照试验单一变量原则,丙组中X 的处理方法是用蒸馏水灌胃B .乙组是对照组,设置乙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作用,控制无关变量C .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所以可以用测定耗氧量方法来分析其生理作用D .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中需要碘元素,所以可通过服用放射性来检测甲状腺功能试卷第2页,共10页2、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 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 .杀虫剂的使用是基因pen 发生突变的根本原因C .昆虫发生抗药性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野生型昆虫和pen 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3、埋在土里的种子萌发时,为了防止出土过程与土壤直接接触而造成机械伤害,会形成一种“顶端弯钩”的构造。

如图是外源激素茉莉素、乙烯对“顶端弯钩”形成的影响,MYC2和EIN3是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HLS1基因的表达受到MYC2和EIN3共同影响B .茉莉素通过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C .MYC2可以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HLS1蛋白的合成D .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4、有学者欲研究影响玉米根尖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衡阳市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培养甲型H1N1病毒时,应选用A.无菌的牛肉汤B.含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C.固体培养基D.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活鸡胚2.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固醇类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B.有些脂质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第二性征C.某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D.所有糖类在细胞中的作用都是为细胞供能3. 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如下图A、B、C、D,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4. 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外表的糖蛋白能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B.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蛋白的种类与数量有关C.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蛋白质的运输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使物质的跨膜运输能力下降5.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特殊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对各种物质的出入具有运输作用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能够识别神经递质,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6. 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进行差速离心,分离细胞核与线粒体的正确方法应是A.首先是高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然后是低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B.首先是低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然后是高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C.首先是低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然后是高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D.离心速度不变,线粒体在沉淀物中,细胞核在上清液中7. 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内的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B.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C.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D.蛋白质分子中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打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8.关于人体内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分泌淀粉酶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肌细胞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为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胰岛B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DNA→RNA→蛋白质D.衰老的红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9.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理科实验班) 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理科实验班)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理科实验班)一.本卷共21题,其中第1-8题为物理部分,每题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不得分.第9-15题为化学部分,第16-21题为生物部分,每题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2.研究发现“渐冻症”的病因之一是由于运动神经元中D﹣丝氨酸分解酶基因发生变异,导致D﹣丝氨酸分解酶功能降低,进而使激活神经的D﹣丝氨酸增加并蓄积,破坏了运动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引起肌肉萎缩.以下设想不能起到治疗作用的是()A.植入正常的神经干细胞B.将变异的D﹣丝氨酸分解酶基因替换C.注射能够提高D﹣丝氨酸分解酶活性的药物D.注射药物提高肌肉细胞上神经递质受体的灵敏性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4.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Ⅱ内的开始下降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5.如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⑤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⑦中C.⑤⑥⑦⑧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④占②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6.初级生产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如图显示了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的总量B.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D.为保持原有演替方向,应将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4分)7.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三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研究福寿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1)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和等距取样法.(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关系.(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次生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8.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和(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9.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激素③的名称为,幼年时期缺乏激素②会患上的病症是.(2)在寒冷环境中,图1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相互关系表现为作用.(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当人刚进食一段时间内,c激素的分泌将会,促使血糖含量,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4)由图2可知,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分子进行联系的.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理科实验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卷共21题,其中第1-8题为物理部分,每题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不得分.第9-15题为化学部分,第16-21题为生物部分,每题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机理示意图.患者胸腺肌样细胞能分泌物质a,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抗a抗体能与乙酰胆碱竞争乙酰胆碱受体(AChR),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进而引起重症肌无力.【解答】解:A、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说明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A选项正确;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可被吞噬细胞清除,故B选项错误;C、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只有体液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故C选项正确;D、抗a抗体能与乙酰胆碱竞争乙酰胆碱受体(AChR),从而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故D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重症肌无力为素材,结合发病机理示意图,考查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研究发现“渐冻症”的病因之一是由于运动神经元中D﹣丝氨酸分解酶基因发生变异,导致D﹣丝氨酸分解酶功能降低,进而使激活神经的D﹣丝氨酸增加并蓄积,破坏了运动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引起肌肉萎缩.以下设想不能起到治疗作用的是()A.植入正常的神经干细胞B.将变异的D﹣丝氨酸分解酶基因替换C.注射能够提高D﹣丝氨酸分解酶活性的药物D.注射药物提高肌肉细胞上神经递质受体的灵敏性【考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突变的原因;突触的结构.【分析】“渐冻症”引起肌肉萎缩原因是D﹣丝氨酸分解酶功能降低,使激活神经的D﹣丝氨酸增加并蓄积,破坏了运动神经元的正常功能,起到治疗作用应该从改变该基因或该酶考虑.【解答】解:A、植入正常的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出政策的神经细胞,运动神经元中D﹣丝氨酸分解酶基因正常,进而使D﹣丝氨酸分解酶功能恢复正常,A正确;B、将变异的D﹣丝氨酸分解酶基因替换,正常基因表达的D﹣丝氨酸分解酶功能恢复正常,使运动神经元的恢复正常功能,B正确;C、注射能够提高D﹣丝氨酸分解酶活性的药物,使运动神经元的恢复正常功能,C正确;D、该病与肌肉细胞上神经递质受体无关,所以不能通过注射药物提高肌肉细胞上神经递质受体的灵敏性进行治疗,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的概念、理化性质和作用和内环境稳态的综合性考查,梳理内环境的概念、理化性质和作用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分析解答.【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弥散进入血浆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并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B正确;C、由于人体的调节作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正确;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的场所是细胞,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性质,内环境的作用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对于内环境稳态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4.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Ⅱ内的开始下降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Ⅳ号锥形瓶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为锥形瓶内培养液体体积最少,起始酵母菌数最多,因此最先达到K值;由于有毒物质积累,锥形瓶Ⅳ内的种群数量也最先开始下降.当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若环境适宜种群生存,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适宜,没有环境阻力,则初始阶段时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然后环境阻力慢慢增大,种群开始呈“S”型曲线增长,K值指的是最大环境容纳量,到达K值的时间是由环境阻力的大小决定的.【解答】解:A、由于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A正确;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正确;C、锥形瓶Ⅱ、Ⅳ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Ⅳ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C正确;D、锥形瓶I与Ⅱ、Ⅳ中的培养液体积均不同,锥形瓶I与Ⅱ、Ⅲ中的起始酵母菌的数量不同,锥形瓶Ⅱ与I、Ⅳ中的起始酵母菌数量不同,锥形瓶Ⅱ与I、Ⅲ中的培养液体积不同,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可能相同,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能分析表中数据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5.如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⑤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⑦中C.⑤⑥⑦⑧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④占②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植食动物的摄入能=其同化能+其粪便能.植食动物的同化能的去向主要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和流向分解者.【解答】解:A、植物体内不可利用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呼吸消耗量不包括在可利用部分,A错误;B、由于植食动物粪便是指摄入后未被同化的部分,包含在⑦中,B正确;C、⑤⑥⑦⑧中包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散失的能量,C错误;D、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同化能之比,④不能表示植食动物的同化能,②也不能表示植食动物的同化能,且图示中二者为同一营养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6.初级生产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如图显示了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的总量B.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D.为保持原有演替方向,应将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据图分析,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解答】解: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的总量,A错误;B、据图分析,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B正确;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C正确;D、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可保持原有演替方向,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4分)7.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三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研究福寿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1)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消费者,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捕食关系.(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次生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狐尾草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从题干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福寿螺的密度大小;样方法通常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时常用的有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两种.2、从坐标图中可知,随着福寿螺密度的增大,鸭舌草日均密度增长率下降,说明福寿螺与鸭舌草是捕食关系,进而福寿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3、从图中可知,福寿螺的日均密度增长率不变且大于零,说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水花生在高密度区的日均密度增长率较对照组很低说明曲线S增长.4、在原有土壤被保留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从图中可知狗尾草未受到福寿螺的引入影响,因而将占据主导地位.5、在试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变得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下降.【解答】解:(1)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福寿螺的密度,因变量是几种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福寿螺以水生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据图分析,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增加,鸭舌草的日均增长率越小,属于捕食关系.(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日均增长率为正值,种群数量增加,因此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此时属于次生演替;由数据可知狐尾草的增长率最高,最可能成为优势种群.(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减少,营养结构变得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故答案为:(1)五点取样法(2)消费者捕食(3)大于(4)狐尾草(5)降低【点评】本题考查样方法、生态系统的成分、种间关系、种群数量变化、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A和B(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0%.(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由图甲种群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可知大黄鱼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且b点对应于种群的;由图乙可知A为生产者,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解答】解:(1)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使种群的增长速率维持在最大,故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由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2)海洋鱼类由于食物不同,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牡蛎等,该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为生产者,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A生产者、B分解者;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6÷7.5×106×100%=20%.(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故答案为:(1)b 偏高(2)垂直(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3)A B(注:两空可颠倒)20%(4)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9.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激素③的名称为促甲状腺激素,幼年时期缺乏激素②会患上的病症是呆小症.(2)在寒冷环境中,图1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b(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相互关系表现为协同作用.(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当人刚进食一段时间内,c激素的分泌将会增加,促使血糖含量降低,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4)由图2可知,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进行联系的.【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是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图1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甲状腺激素、③是促甲状腺激素.a为甲状腺激素,b为肾上腺素,c为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图2表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1)激素③作用于甲状腺,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幼年时期缺乏激素②甲状腺激素会患上呆小症.(2)寒冷时,②甲状腺激素和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两种激素协同作用,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当人刚进食一段时间内,c胰岛素的分泌将会增加,促使血糖含量降低,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4)由图2可知,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或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因子)进行联系的.故答案为:(1)促甲状腺激素呆小症(2)b 协同(3)增加降低(4)信号【点评】本题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及体温调节和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24小题,共36分,每题1.5分)1.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磷脂C.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mRNA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肝糖原2.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据图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8B.当pH为8时,图中影响该酶催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D.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不足以证明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3.对植物根尖细胞中某细胞器的某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含有A、T、CG、U五种碱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器有膜B.该细胞器能固定CO2C.该细胞器能产生ATPD.该细胞器能进行能量转换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不可以无限增殖以无限增殖②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③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④细胞的凋亡对于生物体完成个体发育一般是有害的⑤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A.①②⑤B.①③⑤C.③⑤D.③④5.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干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所以当血液中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肝细胞的内质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合成和运输B.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C.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D.可以推测当成人肝细胞AFP的合成增加分裂周期会变长6.选用下列实验材料、试剂或方法,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①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②用H332PQ4验证线粒体是ATP合成的主要场所③用18O供给小球藻证明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途径④用醋酸洋红液对根尖染色,观察并判断细胞有丝分裂的时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下列关于细胞功能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果B.将玉米花粉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开的结构是细胞膜C.精子和卵细胞、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不相同D.由于细胞膜能严格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而能保证生物体的健康8.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生物第三次联考(三模)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生物第三次联考(三模)试题(含解析)
3.某实验小组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将紫色洋葱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ー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曲线可推测实验材料为活细胞 B. 细胞在t1时刻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
C. t2时比t1时液泡体积有所増大 D. 若降低温度,则t1~t2时间段会变长
【详解】由题意知,“分子马达”具有催化ATP水解的作用,A正确;主动运输是耗能过程,需要ATP水解释放能量,因此与分子马达有关,B正确; 蛋白质结构改变,如果功能基团不变,其功能不会改变,C错误; 吸能反应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因此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结合题干信息“分子马达能促使ATP转变为ADP”进行推理、判断,说明“分子马达”有催化ATP水解的作用。
【解析】
【分析】
1、分离真核细胞内 各种细胞器的方法一般是差速离心法。
2、质子泵是离子泵的一种,它们常常是主动运输离子需要的一种载体蛋白,同时兼具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的功能。
3、溶酶体是真核细胞内的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功能是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详解】(1)由于不同细胞器的比重不同,常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
2、部分无机盐离子的具体功能分析:
无机盐
功能
含量异常
I-
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
缺乏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Fe2+
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缺乏时患贫血
Ca2+
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血钙过低时,会出现抽搐现象;血钙过高时,会患肌无力
Mg2+
组成叶绿素 元素之一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②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一定是病毒③埃博拉病毒可在实验室中用液体培养基培养④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⑤病毒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⑤2.在治疗创伤的中药方剂中,雄性羚羊角或犀牛角的用量极少,但是缺少这味药,疗效将大大下降甚至无效.已知动物的角主要是由死亡细胞的角化(变性)蛋白质组成的,则羚羊角等的有效成分最可能是()A.特殊活性蛋白质B.DNAC.微量元素类D.大量元素类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①DNA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②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③溶酶体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但不能将其彻底氧化分解④细胞骨架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网架结构.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因分别是()A.不相同;溶解度不同B.不相同;氨基酸组成的种类不同C.相同;空间结构不同D.相同;组成氨基酸的数量不同5.下列关于生物体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N是组成细胞内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B.淀粉、麦芽糖和乳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C.蛋白质和磷脂是所有细胞中都含有的化合物D.DNA分子中有氢键,RNA分子中没有氢键6.“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形成的蛋白质.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A.核糖体B.内质网C.线粒体D.溶酶体7.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8.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主要有DNA和RNA两类B.核酸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C.RNA是少数细菌的遗传物质D.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9.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有几项()①除了细胞之间形成通道外,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都要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来实现②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红细胞一般要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③用丙酮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水面铺展成单分子层,面积恰为红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④中心体是仅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的细胞器⑤生物膜系统是细胞内所有的膜结构的统称,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薄膜⑥缺氧状态,叶肉细胞产生的一分子CO2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内,穿膜层数是6层⑦电镜下观察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可以看到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⑧RNA聚合酶的合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11.图示正常情况下溶酶体所含物质及其内、外环境的pH值等,下列哪项叙述与溶酶体有关的事实不相符合()A.保持pH值的稳定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B.溶酶体破裂会导致细胞内成分被分解C.能吞噬并杀死某些入侵的病菌或病毒D.其膜上具有特异性转运H+的载体蛋白12.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若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可以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B.酒精在重铬酸钾的作用下由橙色变成灰绿色C.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蓝绿色色带最宽,可判断叶绿素a含量最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渗透出细胞所致13.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1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终的能量来源不同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两者有外膜和内膜,增加膜面积的方式相同15.下列关于ATP叙述正确的是()A.马拉松运动中,骨骼肌内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B.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 TP都需要氧C.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到细胞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D.ATP中的A腺苷,为RNA的基本单位之一16.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小,则越易复原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17.下列对动物体内酶、激素和A TP这三类有机物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三类有机物一定都含有C、H、OB.成年男性体内,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有酶、激素和ATP的参与C.能合成酶的细胞一定都能合成A TPD.酶和ATP均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而激素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18.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也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物膜B.内质网膜能生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在化学组成上完全相同C.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都是单层膜,又在结构上直接联系D.细胞中丙酮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19.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用H2O2作实验底物B.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可用根尖分生区作为实验材料C.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分离,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两个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相同20.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B.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D.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21.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方式表示协助扩散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C.③、④两种方式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④22.如图所示为植物体内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逆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故属于主动运输B.物质B为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且能循环利用C.该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图示中ATP主要来自细胞呼吸,也可来自光合作用的光反应23.钠钾泵是一种转运蛋白,面向细胞质一侧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钠离子结合位点,面向细胞外侧有两个钾离子结合位点.利用ATP供能,实现钠钾离子的逆浓度转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该转运蛋白转运钠钾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转运B.该转运蛋白在转运过程中会发生可逆的形变C.该过程为动作电位的产生积累了离子浓度差D.转运过程不可能造成质膜内外产生电位差24.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 min 再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B.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25.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否产生CO2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B.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低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D.种子库中储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26.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面对其分析错误的是()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的过程需要氧气参与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水27.为研究酵母菌在不同情况下的细胞呼吸,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在装置Ⅰ和装置Ⅱ中加入等量的活性酵母菌和煮沸并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后,把装置置于25℃的环境中进行如图)A.A B.B C.C D.D28.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向甲、乙两气球中分别注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分别注入适量相等的氧气,扎紧气球,分别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实验组,乙是对照组B.30 min后乙烧杯中液面没有变化C.甲烧杯中的液面上升,但上升的速度会发生变化D.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培养液以确认进行的是否是无氧呼吸29.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H218O和C18O2作对比研究光合作用的产物O2的来源B.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时发现其具有暗﹣亮﹣暗三层结构C.用C18O2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为CO2→C3→C5→(CH2O)D.用极细的光束和乳酸菌处理黑暗中的水绵证明叶绿体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30.如图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关系,下列有关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b代表光下植物有机物积累量B.a的大小与外界温度有关C.n点之后植物吸收CO2量不再增加与叶绿体中酶数量有关D.若长期处于光照强度为m的自然环境中,植物仍能正常生长二、简答题31.教材基础知识填空(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脂质分为脂肪、、.(3)胆固醇是构成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的运输;(4)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方法是.(5)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根细胞形成它时所需能量来自(填生理过程).(6)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气氧化为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将合成为糖类.32.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由于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1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4)图2为胰岛B细胞结构模式图(局部).胰岛B细胞通过基因控制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参与此过程的所有具膜的细胞结构有(用图2中序号表示).胰岛素以胞吐方式分泌出胰岛B细胞后,作用于靶细胞,通过促进靶细胞,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5)以上事实主要体现了生物膜在上的统一及联系.33.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1)若图甲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 ] .(2)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b、c运输方式符合图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3)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Na+、K+运输的分别是图中.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所示曲线.34.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温度影响水稻CO2吸收量和呼吸作用产生CO2量的曲线.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温度为30℃时,叶肉细胞内的[H]用于.若CO2浓度降低,叶绿体中[H]合成速率将会(变大、变小、不变).(2)40℃时,CO2的吸收量为0的原因是.(3)当温度达到55℃时,两曲线重合的原因是.(4)在30℃前,实线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的原因是.35.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02浓度对葡萄试管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用40W的白色、红色和黄色灯管做光源,设置不同CO2浓度,处理试管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结果如图,回答问题:(1)光合作用中,催化三碳化合物还原的酶存在于中.(2)据图分析,a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在红光条件下,C02浓度为300ul•L﹣1时,对葡萄试管苗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3)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葡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提出实验思路如下:分别取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带的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4)在温室中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其原因是,一方面农家肥含有无机盐;另一方面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降解时会.三、[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36.柿子经过发酵可制成柿子醋,以下是柿子醋制作的流程:柿果→挑选→去皮→去核→清洗→脱涩处理→切块→压榨→柿汁→灭菌→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灭菌→陈酿→淋醋→过滤→成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压榨后的柿汁加热到80℃保持10〜20分钟的目的是.在制柿子醋时要在(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加醋酸菌.(2)在酒精发酵时,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菌膜中的微生物最可能是.(3)上述流程图中哪一步应提前?,理由是.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②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一定是病毒③埃博拉病毒可在实验室中用液体培养基培养④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⑤病毒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⑤【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解答】解:①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①正确;②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不一定是病毒,有可能是细菌等,②错误;③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用普通液体培养基培养,③错误;④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④正确;⑤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最基本结构层次是细胞,⑤错误;⑥病毒只含有DNA或RNA,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⑥正确.故正确的说法有①④⑥.故选:C2.在治疗创伤的中药方剂中,雄性羚羊角或犀牛角的用量极少,但是缺少这味药,疗效将大大下降甚至无效.已知动物的角主要是由死亡细胞的角化(变性)蛋白质组成的,则羚羊角等的有效成分最可能是()A.特殊活性蛋白质B.DNAC.微量元素类D.大量元素类【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本题是对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概念及无机盐的功能考查,回忆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概念及无机盐的功能,然后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解答】解:A、由题意知,动物的角主要是由死亡细胞的角化(变性)蛋白质组成,不是具有特殊活性的蛋白质,A错误;B、DNA不是羚羊角等的有效成分,B错误;C、由题意知,该成分用量少,作用极大,因此可能是微量元素,C正确;D、由C分析知,D错误.故选:C.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①DNA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②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③溶酶体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但不能将其彻底氧化分解④细胞骨架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网架结构.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1、DNA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五碳糖交替排列,是固定不变的,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由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决定的.2、溶酶体中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但不能将其彻底氧化分解.3、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解答】解:①DNA分子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决定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①错误;②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②错误;③溶酶体内含有大量的水解酶,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但不能将其彻底氧化分解,③正确;④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④错误.故选:A.因分别是()A.不相同;溶解度不同B.不相同;氨基酸组成的种类不同C.相同;空间结构不同D.相同;组成氨基酸的数量不同【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分析】阅读题干和表格可知,本题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先分析表格获取信息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解答】解: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形成的,翻译的模板是mRNA,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则mRNA的碱基序列相同,mRNA是以DNA为模板转录而来的,mRNA 的碱基序列相同,那么DNA的碱基序列也相同;分析表格可知,PrP与PrPsc的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因此控制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相同;PrP与PrPsc的溶解度和致病性不同是由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A、分析题图可知,PrPc与PrPsc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PrPc与PrPsc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不是氨基酸组成的种类不同,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PrPc与PrPsc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组成氨基酸的数量相同,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生物体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N是组成细胞内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B.淀粉、麦芽糖和乳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C.蛋白质和磷脂是所有细胞中都含有的化合物D.DNA分子中有氢键,RNA分子中没有氢键【考点】细胞膜的成分;DNA与RNA的异同;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核酸、蛋白质、磷脂等含有N元素,而糖类、脂肪等不含有N 元素.2、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3、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4、DNA分子和RNA分子中都有氢键.【解答】解:A、组成细胞内的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肪等不含N,A错误;B、淀粉和麦芽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一分子乳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即乳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和半乳糖,B错误;C、所有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C正确;D、DNA分子的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DNA中有氢键,tRNA是RNA的一种,tRNA分子中的部分碱基也可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D错误.故选:C.6.“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形成的蛋白质.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A.核糖体B.内质网C.线粒体D.溶酶体【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内质网是由膜构成的复杂结构,广泛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内质网增多了细胞内膜面积,膜上还附着了多种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内质网主要与蛋白质、脂质的合成有关,还有储存和运输物质的功能.【解答】解:A、核糖体只能合成多肽,但不能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A错误;B、内质网能对多肽进行加工,所以由“‘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可推知“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内质网,B正确;C、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 TP的主要场所,但不能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C错误;D、溶酶体是“消化车间”,不能对多肽进行加工,D错误.故选:B.7.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质检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质检试题

衡阳八中2017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检试卷生物(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三实验班第二次质检试卷,分两卷。

其中共25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糖链是细胞内除蛋白质、核酸之外的另一类大分子物质,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中都有分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糖链是生物体内糖的主要存在形式,如淀粉、糖原都是常见的糖链B.糖链都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根据长度不同,糖链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D.可用斐林试剂在沸水浴情况下检测糖链的存在2.有种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该菌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3.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

研究人员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右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B.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D.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5.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透光)、乙(透光)、丙(不透光),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得甲瓶中的氧气含量为a mg,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白天光照适宜,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测得乙、丙瓶中的氧气含量分别为b mg和c mg.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B.乙瓶中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和O2可在线粒体中被利用C.白天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a﹣c)mgD.白天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b﹣c)mg6.下列表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如果从四种细胞中选择一种用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最好选用A.B. C.D.7.研究影响豌豆幼苗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 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衡阳市八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请注意: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发菜细胞虽具有叶绿素,但是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 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 血红蛋白的形成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D. 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到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2、下面有关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没有物种特异性,而单体构成的多聚体中有部分有物种特异性B. 与糖类相比,脂肪的氧元素比例高C. 在蛋白质、核酸中,N分别主要存在于氨基、碱基中D. 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3、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是从发光水母细胞中分离出来的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据图可推测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B. 该蛋白R基上的氨基有16个C. 该蛋白质至少含O原子126个D. GFP需由高尔基体分泌到胞外4、用卡片构建DNA( )A.最多可构建4B.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C.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1分子磷酸相连D.最多可构建44种不同碱基序列的DNA5、下列关于细胞器描述正确是( )A. 发挥功能时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B. 破坏叶肉细胞的高尔基体可使细胞形成双核细胞C.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质固缩,细胞核增大D. 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6、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B.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C.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D. 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7、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 用黑藻叶片进行试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8、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合理的实验方案是(A.B. ②和④对比,用碘液检测C. 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D. 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9、“厂”形曲线是生物学中极常见的曲线,下图厂形曲线中0点表示横坐标值为零。

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三次联考试卷

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三次联考试卷

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三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鲫鱼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的感觉器官是()A . 体表鳞片B . 鳔C . 侧线D . 头部2. (2分)(2017·临沂) 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的一组是()①草履虫﹣表膜②蚯蚓﹣体壁③缢蛏﹣鳃④鲫鱼﹣鳃⑤青蛙﹣肺和皮肤⑥蝗虫﹣肺⑦家鸽﹣肺和气囊.A . ①②③④⑤B . ①②③④⑦C . ①②④⑤⑥D . ①②④⑥⑦3. (2分)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鱼类()A . 小丑鱼B . 娃娃鱼C . 海马D . 中华鲟4. (2分) (2017七下·洪泽期末) 某生物兴趣小组到淮安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考察,发现一只不知名的小动物,这只小动物被覆羽毛,有角质的喙,前肢变为翼,此动物最可能属于()A . 鱼类B . 哺乳类C . 鸟类5. (2分) (2019八上·五华期末) 为了适应陆地干燥的气候,生活在陆地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A . 蛇的鳞B . 鸟类的龙骨突C . 蝗虫的外骨胳D . 蜥蜴的细鳞6. (2分) (2015八上·云浮期中) 儿童少年时期应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否则易引起脊柱变形,因为这个时期()A . 骨中有机物超过2/3B . 骨中有机物不到1/3C . 骨中有机物约1/3D . 骨中有机物超过1/37. (2分) (2017八上·龙湖期末)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 . 都是生来就有B . 都要生活经验C . 都由环境因素决定D . 都与遗传物质有关8. (2分) (2015八上·黄山期末) 下列有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B . 骨与骨之间通过骨骼肌相连形成骨骼C . 一组骨骼肌既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又能通过舒张将骨复位D . 动物较强的运动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9. (2分)(2017·泰安) 下列关于观察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观察花的结构、草履虫的运动、蚯蚓的形态,都要用到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B . 探究蚂蚁的通讯时,捕获到蚂蚁要先饲养一段时间,实验前让其处于饥饿状态C . 显微镜的目镜、物镜、通光孔在一条直线上,调好反光镜就可以看到明亮的视野D .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的液体分别是清水、碘液10. (2分)(2017·南平模拟) 根据行为的发生,下列与其它动物行为不同的是()A . 猴子骑车B . 老马识途C . 蜘蛛结网D . 鹦鹉学舌11. (2分) (2015八上·九江期末) 下列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①在山洞中居住的蝙蝠群②工蜂喂养蜂王和幼虫③草原上的大批食草动物④爆发蝗灾时的蝗虫群.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12. (2分) (2017八上·澄海期末) 渡渡鸟灭绝后,毛里求斯岛上最珍贵的树﹣﹣大颅榄树就再也没有种子发过芽.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A . 取食其种子,减少其数量B . 产生粪便,供树生长C . 保护大颅榄树不被其他动物伤害D . 取食其果实,消化掉果皮和种子外边的硬壳,有利于种子萌发13. (2分)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A . 防治森林害虫,放飞啄木鸟B . 防治棉蚜,喷洒杀虫剂C . 防治麦蚜,放养七星瓢虫D . 防治田鼠,保护猫头鹰14. (2分) (2019八下·宣城月考) 下列生物具有真正细胞核的是()A . 病毒B . 细菌C . 原核生物D . 原生生物15. (2分)(2017·泰安) 下列关于病毒、细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靠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制造出新病毒B . 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膜又称为荚膜,具有保护作用C . 培养细菌、真菌时不能打开培养皿的盖子,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D . 酵母菌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16. (2分) (2017八上·临洮月考) 下面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A . 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B . 细菌或真菌繁殖后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C . 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D . 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17. (2分)(2017·漳州模拟) 关于发酵食品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使用青霉菌制作馒头B . 使用乳酸菌制作泡菜C . 使用醋酸菌制作米酒D . 使用酵母菌制作酱油18. (2分) (2020七上·市北区期末) 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A . 提高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B . 提高农作物对土壤中肥料的利用C . 提高农作物的蒸腾作用D . 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19. (2分)(2017·济宁) 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农民田间松土的主要目的是防止()A . 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 . 缺少水影响蒸腾作用C . 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 . 缺少二氧化碳影响光合作用20. (2分)(2015·山丹模拟) 2001年,科学家培育出了“超级鼠”,其肌肉质量超过普通鼠4倍,且寿命更长,原因是它们体内多了一份特殊的基因.科学家获得这种超级鼠的方法属于()A . 发酵技术B . 克隆技术C . 组织培养D . 转基因技术21. (2分)青霉素是从下列哪类生物中提取出来的()A . 细菌B . 真菌C . 蘑菇D . 病毒22. (2分) (2019八上·普宁期末)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生物湖南省衡阳市高三10月份月考试题

生物湖南省衡阳市高三10月份月考试题

秘密★启用前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题卷共10页。

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5.时量90分钟,满分9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1.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②染色体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A.菠菜叶肉细胞和草履虫细胞内都含有②③④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共有的是④⑤⑥2.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核酸、酶、果糖、脂肪均含有元素C、H、O、N ②有的酶可从食物中获得,有的酶可在体内转化合成③DNA是高等动物和人类主要的遗传物质④菠菜和蓝藻所含的光合色素种类相同⑤四种核苷酸的特定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⑥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A.①②⑤B.③④⑤C.⑤⑥D.②⑤⑥3.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鉴定中使用50%的酒精目的是提取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B.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C.可用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观察线粒体D.可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4.某些溶剂可以破坏多肽链结合时的非共价相互作用。

用某溶剂处理蛋白质,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成为失去自然构象的松散肽链。

当去掉该溶剂时,蛋白质又可以自发地重新复性成为原来的构象,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变性的蛋白质能够恢复原来的构象B.实验中所用蛋白质的构象只由它的氨基酸序列决定C.无法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蛋白质是否变性D.对变性后的蛋白质进行氨基酸序列测定,无法得到其准确序列5.如图为部分细胞结构及胞外环境示意图,对与之相关的几种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①蛋白使细胞间的黏着性增强,用胰蛋白酶处理可使细胞分散开B.若③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在细胞癌变后含量将增多C.若②蛋白参与跨膜运输,其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D.若④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其有可能是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酶6.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高B.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C.越冬的植物体内结合水比自由水多,从而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D.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核等细胞结构都能产生水7.下列关于抗体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最初发生在游离核糖体或者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B.该过程发生了三次膜的转化,高尔基体起到了交通枢纽的作用C.该过程不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中的S元素来研究D.该过程涉及到四种相关细胞器、三类RNA以及多种酶和能量8.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10月)月考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图甲曲线分析,可以判断经过一昼夜,玻璃罩内的植物有机物的量减少B.假设图乙中代表一个细胞周期,则丙代表分裂期,丁代表G1、乙代表G2C.图丙是用目镜10×、物镜10×组合下看到的细胞图像,若将物镜换为40×后再观察,视野中可看到2个完整的细胞D.据图丁可以判断此状态下A处溶液浓度大于B处溶液浓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促使细胞扩散和无限增殖B.健康人的尿液、胃液、汗液、唾液4种液体样本,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初级精母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其化学成分也不断更新D.乳酸菌、大肠杆菌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但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3.一场“毒黄瓜”引起的疫病开始在德国蔓延并不断扩散至各国,欧洲一时陷入恐慌。

经科学家实验查明,这些黄瓜其实是受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污染”,食用后可引发致命性的溶血性尿毒症,可影响到血液、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

对这种可怕病原体的描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原体为原核细胞,无细胞壁B.EHEC细胞中含有核苷酸种类是8种C.在EHEC细胞的线粒体中可发生有氧呼吸D.实验室中培养EHEC必须用活的动植物细胞4.图1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图2表示细胞呼吸时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情况,图3表是氧气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些植物细胞中可以同时发生图1所示的所有过程B.B.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中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CO2和H2OC.图3中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氧浓度为d时一致D.图3中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5.对下图中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I显现出该植物细胞正处于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的状态B.单位时间内从外界吸收的CO2可代表植物真正进行的光合作用C.图Ⅱ虚线表示酶促反应中提高酶的数量后的变化曲线D.图Ⅱ二条线水平之时代表酶促反应速率最大6.下列据图所作出的说明中,错误的是A.图I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B.葡萄糖进入人红细胞的方式属于图2所示方式C.K+进入红细胞与图3所示运输的方式相同D.图4说明该植物吸收K+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7.右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实验材料,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相关实验(时间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图中代表尿素溶液处理结果的是A.aB.bC.cD.d8.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B.图丁可代表红细胞或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C.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均有影响D.抗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均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9.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A.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B.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Y+2XC.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实际光合作用的先增后减D.恒定在上述14℃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30mg10.阳光穿过上层植物的空隙形成光斑,它会随太阳的运动而移动。

下图为红薯叶在光斑照射前后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点叶肉细胞间隙O2浓度最高B.ab段变化的原因是ADP和NADP+浓度的限制C.光斑移开后一段时间光合作用仍在进行一段时间D.Ⅰ、Ⅱ所指示的阴影面积是相等的11.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最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D.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12.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的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

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13.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DNA均为含3H②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DNA均为含3H,且可能是某雌性动物的细胞③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④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不含3H,则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⑤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A.2项B.3项C.4项D.5项14.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试验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15.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C.乙图中A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16.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即细胞体积增大),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提高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C.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D.细胞凋亡,很多基因活动减弱,不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17.癌细胞被称为“不死的细胞”,研究表明肿瘤组织的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活性均高于正常组织,线粒体功能出现障碍,即使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也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癌细胞比正常细胞的细胞周期更短,RNA的含量更多B.癌细胞比衰老细胞自由水比例高,细胞吸收物质更快C.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分裂一次需要的葡萄糖更少D.癌细胞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通常情况下不会启动18.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

图2为某细胞分裂A.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B.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单体组数目的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C.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D.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19.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

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20.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B.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C.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根据是否产生C02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1.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精巢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精巢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 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B.图l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22.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23.关于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转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人体细胞基质中也可以形成CO2C.运动时肌细胞中的糖原转变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还原氢都来自水中的氢原子2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厌氧呼吸获得能量B. 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tRNA组成D.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25.据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利用成人的皮肤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微型人脑”,该“微型人脑”组织已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

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B.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C.在培育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D.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选择性表达26.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内容27.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用家鸽肝脏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A.细胞甲中染色体组数最多,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B.DNA复制所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乙C.交叉互换会导致细胞丁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不同D.细胞丙和戊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28.将同种黄色鼠(A)和灰色鼠(a)杂交,已知A和a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