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诗四首(归园田居_使至塞上_渡荆门送别_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诗四首(归园田居_使至塞上_渡荆门送别_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道狭草木长②燕然③腊酒浑④鸡豚⑤荆门⑥仍怜故乡水2.解释加粗词。
①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③但使愿无违:④长河落日圆:⑤江入大荒流:⑥云生结海楼:⑦从今若许闲乘月:⑧拄杖无时夜叩门:3.填空。
①《归园田居》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时所写的诗。
②《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他与__________合称“王孟”,是唐代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
③《渡荆门送别》是唐代________主义大诗人________所作,人称他为“________”。
④《游山西村》是________代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所作。
4.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高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对上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C.诗人特别想要去戍“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豪迈中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2.诗歌首句中的“僵”字说明诗人什么样的晚年生活境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他的《示儿》诗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感,你能默写出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1.李白诗《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句转换角度,从故乡水有情写起,北宋柳永词《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也有转换角度写的好处,试作简要说明,说明其妙处。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12《渡荆门送别》同步练习
《渡荆门送别》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填空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
答案:记叙|地点|目的解析:分析:“渡远荆门”交代远渡的地点,“楚国游”写的是此行的目的。
点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解析:分析: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点评: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要仔细分析其作品中所写的内容,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含义。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
这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
“入”字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彩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出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怜”故乡水的原是诗人,却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巧妙的构思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真所谓言有尽而情无穷。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且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和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答案:D解析:分析:D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
点评:本诗写景开阔高远,因此诗风也随之雄健。
4.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州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飞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八年级语文】八年级语文诗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诗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诗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诗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5 c 第30 《诗四首》同步练习
【导读】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景中含情,诗人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带领我们走进那色彩各异的诗境之中。
《归园田居》表现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王维是水田园诗的代表,这首诗写的却是边塞的风光,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的是初次离乡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登岳阳楼》的陈与义,当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时,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四首古诗。
2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
3感受田园生活宁静致远的恬淡旷达,激发灵性,陶冶情操,增加化积累。
【学法指导】
学习这四首诗歌,要结合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熟读成诵,查找。
也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绘画,寻找适合这两首诗歌朗读的背景音乐。
这四首古诗,都通过画面展示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因此可把它们分组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朗读体味诗的语言美,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美,并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通过讨论加深对诗的印象。
【训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晨兴理荒秽(suì),带月荷(hè)锄归。
B萧(xiā)关逢候。
八年级上《诗四首》(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八年级上《诗四首》一、《归园田居》(其三)1 诗中表明诗人身为文人而不会种田,又缺乏经验的诗句是,2 诗中能够表现诗人辛苦劳作的诗句是,3 诗中表现诗人回归大自然,美好愿望实现后的愉悦心情的诗句是,4 诗中描写种豆地点和长势的诗句是,5 诗中诗人描写诗人早出晚归,愉快劳作的诗句是,6 诗中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热爱的诗句是,7 诗中表明作者的劳动态度认真而勤恳的诗句是,8 诗中表明作者因不愿在污浊的世界中失去自我而与黑暗的官场生活决裂的诗句是,9 本诗作者是我国东晋著名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请写出你所喜爱的陶渊明的诗句,并谈一谈你的理解(除本诗外)10 景中凹显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二《使至塞上》1 诗中形容漫漫征程,孤寂艰苦的诗句是,2 诗中描写大漠独特的风光之美的诗句是,3 诗中表现诗人行程遥远、艰难的诗句是,,5 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抒发作者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6 诗中被清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的诗句是,7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塞外壮美景观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8 诗中交待出使地点及目的地的诗句是,9 诗中暗示诗人政治生涯漂浮不定的诗句是,10 诗中最能表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是,11 苏轼评价王维诗说“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请你写出能表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名句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三《渡荆门送别》1 诗中表现诗人对蜀中山水无限眷恋的诗句是,2 诗中描写山水景象的诗句是,。
,3 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游子留恋故乡的诗句是,4 诗中交代作者漫游行踪的诗句是,5 诗中描绘作者离开荆门山后,眼前呈现壮丽景象的诗句是,6 诗中与“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描写手法相似的诗句是,7 请写出我国古代诗句中表现送别之情的连续的两句8 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9 诗中描绘了舟过荆门所见景色的诗句是,四《登岳阳楼》1 诗中交代岳阳楼的地理位置的一句是2 诗中以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的一句是3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江、湖系之,交代岳阳楼的所在的一句是4 全诗中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的一句是5 本诗写景中,远景、近景合而为一的一句是6 描绘了湖面风平浪静,落日缓缓下沉,衬托出傍晚的安宁的一句是7 诗中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的诗句是,8 诗中交代了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的一句是9 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思索,在徘徊,融入了些许惆怅的一句是10 诗中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的诗句是,11 诗中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的诗句是,12 诗中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了叙述其事的诗句是,13 表现诗人顾影自怜和无限悲凉的身世的诗句是14 诗中语意双关,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及诗人的无限悲恨的诗句是,参考答案一《归园田居》(其三)1 诗中表明诗人身为文人而不会种田,又缺乏经验的诗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之《钱塘湖春行》《渡荆门送别》《使至塞上》课堂巩固训练题 (附答案)
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课堂巩固训练题1.《使至塞上》选自。
作者是,字,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朝代)诗人、画家。
世称“王右丞”。
有之称。
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作者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
塞上,边境地区,亦泛指北方长城内外。
2.《渡荆门送别》选自。
作者是 ,字,号,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3.《钱塘湖春行》选自。
作者是,字,晚年号,太原(今属山西)人,(朝代)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
4.钱塘湖,即杭州。
5.字词训练gāo bó xǐ yǐ东( ) ( )暮 ( )( ) dú zhuó mò牛( ) ( )春泥 ( )马蹄dī péng sài白沙( ) 征( ) 汉( )cháng jì dū yān( )河候( ) ( )护 ( )然6.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字词句。
7.诗文背诵/默写。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8.课堂内容训练。
⑴《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⑵“蓬草”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⑶颈联的“直”和"圆”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为什么这两个字用得好?⑷《渡荆门送别》诗中描写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⑸《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⑹《渡荆门送别》的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⑺在《钱塘湖春行》中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⑻在《钱塘湖春行》中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哪一句?⑼《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
作者是王维,字摩诘,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诗人、画家。
世称“王右丞”。
有“诗佛”之称。
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作者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
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同步训练
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同步训练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同步训练内容预览:诗四首·综合能力测试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荒秽()荷锄()候骑()燕然()荆门()帘旌()徙倚()二、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0分)1.荷锄:2.草木长:3.荒秽:4.凭危:5.征蓬:6.长河:7.大荒:8.仍怜:9.夕阳迟:10.徙倚:三、文学常识填空(24分)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
字,世称,本诗作于诗人的第二年,选自《________》。
2.《使至塞上》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____朝著名(派别)诗人,与并称为“王孟”。
本诗选自《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诗人。
字,号,有之称。
本诗选自《________》。
4.《登岳阳楼》的作者是,朝诗人。
字,号。
本诗选自《________》。
四、按要求用原文回答(16分)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渡荆门送别》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
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
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
诗中“,”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五、选择题(每题4,共16)1.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A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
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
八年级语文上册 30《诗四首》同步练习(6) 新人教版
30 诗四首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晨兴理荒秽.(suì)带月荷.锄归(hè)B.道狭草木长.(cháng)都护在燕.然(Yān)C.萧关逢候骑.(jì)帘旌.不动夕阳迟(jīn)D.登临吴蜀横.分地(héng)徙.倚湖山欲暮时(xǐ)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江入大荒..流()(2)长河..落日圆()(3)仍怜.故乡水()(4)帘旌不动夕阳迟.()(5)带月荷.锄归()(6)徙倚..湖山欲暮时()3.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停顿。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4.下面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B.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实际上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C.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D.王维的《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5.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1)《归园田居》(其三)中表现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中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其一)中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1)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唐代田园诗人________,字______。
八年级语文诗四首同步练习
语文:第30课《诗四首》同步练习3一、为下列字注音秽()豚()荆()燕然()二、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使至塞上:2.腊酒浑:3.闲乘月:4.逢候骑:三、文学常识填空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本诗共________首,作于诗人辞官归隐的第二年。
2.《游山西村》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务观,自号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诗人,现存诗________首。
3.《使至塞上》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
本诗选自《________》。
四、按要求用原文回答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诗,回答诗后问题(一)渡荆门山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________________。
2.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渡远荆门外()A.通过B.载运过河C.渡口D.渡船(2)山随平野尽()A.全B.完C.死D.用力完成(3)仍怜故乡水()A.怜悯B.怜惜C.怜爱D.怜恤3.解释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
(1)江入大荒流:(2)月下飞天镜:(3)云生结海楼:(4)仍怜故乡水:4.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
“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诗四首》练习试题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诗四首》练习试题《归园田居》阅读题(请先默写诗句16分)归园田居,。
,。
,。
,。
1.解释下列词语。
(5分)秽()盛()荷()长()但( )2、陶渊明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中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他最喜欢的花是,你能用哪句诗证明,。
(6分)3.诗中体现了农家生活艰辛的一句是,。
(4分)4.体现了全诗主旨的一句是:,。
(4分)5.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6.“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7.全诗通过躬耕夜归这个小小的生活片断,表现了什么深刻的思想?(3分)8.翻译: ①晨兴理荒秽: ②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阅读题(请先默写诗句16分)使至塞上,。
,。
,。
,。
1、解释下列词语。
(6分)单车()长河()候骑()2、《使至塞上》中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4分)3、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
(4分)4、点明了诗人身份的两个词语是、。
(2分)5、诗人自比的两句诗是,。
传达了诗人的心情。
(6分)6、从内容上看,《使至塞上》属于诗。
(2分)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请你从中任意选择一个字进行赏析。
(5分)8、化用古诗名句仿写句子。
(至少要写出两个诗人)(5分)王维的单车点缀了大漠孤烟、边塞落日,陶渊明的那多菊花温暖了宁静幽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
渡荆门送别,。
,。
,。
,。
一.解释下面词语1.大荒()2.月下飞天镜()3.海楼()4.怜()二.重点问题.1.《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主义大诗人所作,人称他为“”。
2.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和此行的。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4."山随平野尽"中"随""入"二字好在哪里?5.品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6. 《渡荆门送别》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写景的又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诗四首》课后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诗四首》课后练习及答案一、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设题意图是养成背诵优秀古诗的良好习惯。
其中的名句尤其要记住。
当堂默写,检查背诵效果。
二、仔细体会这四首诗,回答下列问题1、《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3、《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设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诗的思想和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1题设题重点在于对陶渊明思想的认识,第2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设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对诗中描写的景色作出有个性化的描述。
答案不强求一致。
〖参考答案〗1、这里的“愿”,除了可按课文注释理解外,也可引导学生广泛讨论。
教师不妨把《归园田居》中另外四首诗介绍给学生,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进一步理解本诗。
2、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
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本题意在使学生深入品味这两句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四、试从这几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绘画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意在让学生充分调动联想与想像,以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同步习题
《唐诗五首》测试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2)《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
”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
②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古诗赏析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之感。
(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4.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下列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之情。
(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第二课时1.答案:(1)D(2)①示例:浩瀚无边的沙漠上,一缕孤烟扶摇直上,直插云霄;苍茫暮霭中,滔滔河水绵延千里,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缓缓下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包括:《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一、基础知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2),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3),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2)崔颢《黄鹤楼》中直抒胸臆,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写自己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山的变化的诗句是:,。
(4)(5)《钱塘湖春行》中正面写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湖光水色的诗句是:,。
二、课内阅读【一】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①,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②。
4.列出第二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
(3分)【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颈联中的“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_____________的特点。
6.诗歌前两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三】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诗借景打情,写出诗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
B.首联写诗人乘舟到“荆门外”,交代了诗人的行踪。
C.颔联描写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体现山水的静志美。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使至塞上》同步练习题 附加答案
《使至塞上》同步练习一、请把《使至塞上》默写出来。
使至塞上,。
,。
,。
,。
二、填空1.此诗选自《》,作者, (朝)诗人。
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
”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3.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14—10题.(8分)渡荆门送别①【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晚年过江峡作《旅夜书怀》诗云:“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后人常将此二诗颔联加以比较,或称“李虽壮而杜骨力过之”,或称“未容优劣,二者皆有兴会”。
【注】①渡荆门送别:开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峡初次出蜀,作此诗。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自此以东,地势平坦。
送别,意指江水速自己离别蜀中。
②海楼:海市蜃楼。
14.李白与杜甫,世称,代表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1分)15.请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李诗画线句。
(3分)16. 后人对李、杜诗颔联有两种评价,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
(4分)参考答案:一、“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1.王右丞集笺注王维唐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14-16题(8分)14.李杜(1分)15.要点: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满月映入江水、云霞绚烂多姿的奇丽景象,表达了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和喜悦感。
(3分)16.要点:(1)两诗颔联都写大江和原野,景象雄浑,境界阔大。
(2)李句简练明快,于苍茫中见少年豪迈之气;杜句精严沉郁,于宏阔中见志士垂暮之态。
两人风格各擅胜场。
(4分)古诗《渡荆门送别》阅读参考【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12《渡荆门送别》同步练习
《渡荆门送别》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填空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
答案:记叙|地点|目的解析:分析:“渡远荆门”交代远渡的地点,“楚国游”写的是此行的目的。
点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解析:分析: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点评: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要仔细分析其作品中所写的内容,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含义。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
这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
“入”字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彩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出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怜”故乡水的原是诗人,却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巧妙的构思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真所谓言有尽而情无穷。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且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和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答案:D解析:分析:D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
点评:本诗写景开阔高远,因此诗风也随之雄健。
4.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州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飞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同步练习①《归园田居》选自,共有首,本诗是第首。
作者,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诗前序。
成语就出自他的这篇文章。
②《使至塞上》是作者出使边塞时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苏轼曾评论他的诗,。
③《游山西村》选自,作者,字,号,(朝)著名诗人。
4.填写诗句。
① ,带月荷锄归。
②衣沾不足惜,。
③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④山随平野尽,。
,云生结海楼。
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阅读阅读下列各首古诗,回答诗后问题。
(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6. 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7.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8.体会一下全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二)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诗。
10.本诗首联交代了和。
11.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你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吗?12.找出本诗中的对偶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三)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和此行的。
14.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15.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16.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17.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四)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8.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推移展开叙述。
19.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20. 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21.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5.游山西村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游山西村》同步习题及答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腊酒浑.()鸡豚.()叩.门()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丰年留客足鸡豚.。
()
(2)从今若许闲.乘月。
()
3、填空:
《游山西村》选自,作者,字,号,(朝)著名诗人。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推移展开叙述。
5、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6、“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7、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8、“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hún tún kòu
2、(1)小猪(2)闲游
3、《剑南诗稿》陆游务观放翁南宋
4、游时间
5、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6、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8、①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12《渡荆门送别》 同步练习1
《渡荆门送别》同步练习1渡远荆门外,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
2、具体分析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6、选出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它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图画,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
"入"则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与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答: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诗四首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
村)》同步练习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道狭草木长②燕然③腊酒浑
④鸡豚⑤荆门⑥仍怜故乡水
2.解释加粗词。
①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
③但使愿无违:④长河落日圆:
⑤江入大荒流:⑥云生结海楼:
⑦从今若许闲乘月:⑧拄杖无时夜叩门:
3.填空。
①《归园田居》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时所写的诗。
②《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他与__________合称“王孟”,是唐代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
③《渡荆门送别》是唐代________主义大诗人________所作,人称他为“_ _______”。
④《游山西村》是________代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所作。
4.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对上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C.诗人特别想要去戍“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豪迈中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2.诗歌首句中的“僵”字说明诗人什么样的晚年生活境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他的《示儿》诗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感,你能默写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1.李白诗《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句转换角度,从故乡水有情写起,北宋柳永词《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也有转换角度写的好处,试作简要说明,说明其妙处。
2.将来你也会外出求学,请想像一下你外出求学的心境,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要求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①zhǎng②yān③là④tún⑤jīng⑥lián
2.①清除②扛着③只要④黄河⑤广阔无际的原野⑥海市蜃楼,诗中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⑦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
⑧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3.①归隐山林②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③浪漫李白诗仙④宋
陆游
4.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合理切题即可)
【能力提高】
1.C 2.凄凉悲凉
3.①爱国主义,抗金保卫边疆②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开放探究】
1.换个角度来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显得委婉含蓄,意蕴无穷。
2.场景合理,心境自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