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董岗汪贵茹《司马光》教学设计 .doc
《司马光》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司马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司马光的生平及其对历史的贡献,掌握司马光的代表作品《资治通鉴》的写作特点和意义。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司马光生平及其对历史的贡献。
2. 《资治通鉴》的写作特点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资料展示司马光的生平、代表作品及相关历史背景。
2. 讲授与讨论:通过讲解和提问引导学生探究司马光的思想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前期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包括司马光的生平图片、《资治通鉴》的书籍封面和相关历史背景图片。
2. 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司马光的基本情况。
二、导入1.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司马光的生平图片,介绍司马光的出生背景和主要经历。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司马光对历史有何重要贡献?三、讲解1.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资治通鉴》的书籍封面和相关历史背景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的目的和意义,解释《资治通鉴》作为一部历史著作的特点和价值。
3. 分析《资治通鉴》的写作风格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追求史实真相和慎重选择史料的态度。
四、讨论1. 提问引导:你认为司马光为什么要写《资治通鉴》?它对后世有何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 学生代表发言,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五、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司马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2. 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六、总结1. 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强调司马光的重要性和《资治通鉴》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2. 通过教学总结,引导学生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评价和认识。
七、课堂作业根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撰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表达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设计结束本文共计1022字。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司马光》这篇文章。
(2)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司马光》这篇文章。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司马光》这篇文章。
(2)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对司马光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生僻词汇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深入剖析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阐述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2)挑选学生进行朗读、复述课文,检验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针对教学难点,要适时给予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司马光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1【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 5 个生字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 , 联系上下文 , 理解句子的意思 , 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紧扣重点词句 , 感悟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等方法理解全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诵读《孔融让梨》和《道边李苦》。
一、导入新课,感悟语言。
1、老师说一句话,同学们说意思。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同学们说出老师说的话和现代语言不一样,教师小结 : 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 , 也叫古文。
文言文非常简练,有时一句话就只有一个字,但细细品味,隐藏着很多意思在里面。
学习文言文要会想象,把一个字读成好多字,把一句话读成好多句话。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 ) 。
3、学生齐读课题,师介绍“司马”是复姓。
二、初读课文 , 培养语感。
1.自由朗读课文 , 读准字音 , 读通句子。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 , 一儿登瓮(wèng),足跌(di )没水中。
众皆(ji )弃( qì)去, 光持( chí)石击瓮破之 , 水迸( bèng), 儿得活。
后出示读音易错字:登瓮水迸2.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司马光群儿 / 戏于庭 , 一儿 / 登瓮 , 足跌 / 没水中。
众 / 皆弃去 , 光/ 持石 /击瓮 / 破之 , 水迸 , 儿/ 得活。
3.师生承接读师:群儿 / 戏于庭 ,生:一儿 / 登瓮 ,师:足跌 / 没水中。
生:众 / 皆弃去 ,师:光 / 持石 / 击瓮 / 破之 ,生:水迸 , 儿/ 得活。
《司马光》教案设计
《司马光》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司马光》一、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光》的作者司马光及其作品。
2.掌握《司马光》的基本内容,能够准确复述故事的主线和重点情节。
3.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知能力。
4.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的作者司马光的生平和作品的基本情节。
2.教学难点:理解史书对历史的记录作用,理解司马光以史论治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教材:《司马光》故事书多媒体设备作品阅读辅助材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一些司马光的名句,激发学生对司马光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输入(30分钟)(1)了解司马光及其作品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司马光的生平和作品,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让学生简单了解司马光的家庭背景和对历史学的贡献。
(2)故事梗概及重要情节解读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司马光》的故事梗概,并重点讲解其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
(3)思考问题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促使他们对故事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3.整合(20分钟)(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
(2)组内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理性评价和讨论其他小组的观点。
4.拓展(20分钟)(1)相关知识延伸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与司马光有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如宋太宗赵光义、绍兴靖康之变等,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2)历史人物评价让学生评价司马光的历史贡献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态度和看法,并引导学生能够理性分析和评价。
5.巩固(15分钟)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布置适当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的读后感,让学生总结自己的认知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主要情节:...七、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司马光》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司马光》的背景和作品理解《司马光》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地进行《司马光》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司马光》的文本和相关资料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的练习题教学步骤步骤一:了解《司马光》的背景和作品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学生了解《司马光》的背景和作品。
教师可以使用《司马光》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司马光》的背景和作品。
步骤二:理解《司马光》的主要思想和观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的主要思想和观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司马光》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步骤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阅读《司马光》时的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的练习题,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能力。
步骤四:提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提升写作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在阅读《司马光》时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写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提升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对《司马光》的背景和作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评估,评估学生对《司马光》的背景和作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对《司马光》的主要思想和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评估,评估学生对《司马光》的主要思想和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能力的评估,评估学生在阅读《司马光》时的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能力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的评估,评估学生在阅读《司马光》时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司马光》的改编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司马光》的演讲和辩论,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辩论能力。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一)读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4课《司马光》。
谁来读读课文题目?2.注意,“司马光”的“司”是平舌音,她读得很准。
谁能像她一样再来读一读课题?3.全班齐读。
(二)认识司马光1.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你知道他姓什么,名什么吗?2.说得真完整。
司马和上官、欧阳、端木一样都是复姓。
来,我们再来叫一叫他的名字:第24课司马光。
二、学习新课(一)读通课文1.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开页,端好书,听课文范读。
大家要仔细地听,看看这篇课文听起来跟其他课文一样不一样。
2.听课文范读音频。
(2分钟)3.好听不好听啊?这篇课文听起来感觉一样不一样啊?(指名回答谈感受)(二)了解文言文这篇课文是古时候的人用古文写的文章,它叫文言文(板书),而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是现代人用白话文写的文章,叫白话文(板书)。
(课件出示文言文的特点)。
(三)初读课文1.学习文言文跟白话文一样,首先,要读正确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练习朗读课文,争取把每一个字都读准,老师没有叫大家停下来,你就回去,反反复复地多读几遍,明白了吗?(5分钟)(四)学习生字词、多音字1.好,请大家把书放平,我们可以看到,红色字体的字是这篇课文要求认识的生字,有没有同学能认出来?(指名读)有没有同学能像他这样读?(指名,正音)齐读。
2.在这几个字中,有这样两个字(出示“跌、持”)谁来认一认?3.大家仔细看这两个字的偏旁,你猜这两个字的意思可能和什么有关?(指名回答)她关注了这两个字的部首。
那谁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呢?(指名回答)4.我们来看一下,其实“跌倒”“跌足”“下跌”都是因为失去了对脚的控制,摔倒了!明白了吗?好,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跌”的组词。
(齐读)5.“持”与手部动作有关。
老师组了几个词语,请大家来看一看。
(出示“手持彩旗、持枪”)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你们猜猜这个“持”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拿、握着、抓”就是“持”的意思。
《司马光》的优秀教学设计
《司马光》的优秀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了解《司马光》的作者和作品背景;2.了解《司马光》的主要情节;3.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4.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活动流程1.导入(10分钟)2.前期活动(20分钟)①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成员去讲台上展示自己所阅读的一段《司马光》的情节,并简要介绍情节的背景和影响。
其它组的成员进行评价和提问。
每个组演示时间在2分钟内。
②讲解:教师对《司马光》的背景和主要情节进行简要讲解,以确保全体学生尽快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3.主要活动(30分钟)①分析文中角色:学生重新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角色形象、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方面,通过对角色的分析深入理解全篇作品的内涵。
②小组讨论:每个小组介绍他们所选择的角色,其他组员提问和补充。
4.后期活动(25分钟)①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分配,编写小剧本,进行展示表演。
学生通过表演进一步理解和体验作品的情节和人物。
②观后感:学生观看表演后,写下自己的观后感,包括对角色的理解、对作品的感受和思考等。
5.总结(1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司马光》的理解、感受,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学习古代文化。
三、教学策略1.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分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作精神。
3.问题导向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加深对《司马光》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表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司马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学生观后感的书写,了解他们对《司马光》的情感和思考。
3.通过听取学生对本堂课的评价和建议,了解他们对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和收获。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司马光》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司马光》是一篇描绘古代政治家司马光的传记。
简述司马光的生平和对历史的贡献。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习司马光和他的故事。
1.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司马光的背景。
第二章:文章大意理解2.1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的主线和结构。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
解释文章中的难懂词汇和句子。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2.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章:深入分析文章内容3.1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事件。
分析文章中的描写和表达方式。
3.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描写和事件,理解司马光的品质和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描写对司马光形象的影响。
讨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文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4.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
5.1 教学目标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5.2 教学内容通过提问或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5.3 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案例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6.2 教学内容分析司马光政治生涯中的重要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对司马光政治生涯的影响。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设计《司马光》的教学,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级、学科要求以及教材内容。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司马光》教学设计,供参考: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主要事迹和历史背景。
2.分析司马光的思想和贡献。
3.掌握《资治通鉴》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介绍司马光的生平和历史背景1.引入: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介绍《司马光》这位历史人物的重要性。
2.生平概述:讲解司马光的生平,包括他的出生、成就、主要经历等。
3.历史背景:分析司马光所处的历史时期,包括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司马光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课时:分析司马光的思想和贡献1.引入: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司马光的思想对历史的影响。
2.司马光的思想:分析司马光的主要思想,包括他对历史、政治的看法。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司马光的思想是如何在实践中体现的。
4.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对司马光思想的理解和观点。
第三课时:《资治通鉴》的特点和影响1.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司马光创作的《资治通鉴》对历史研究的贡献。
2.《资治通鉴》的特点:分析《资治通鉴》的写作风格、结构和特点。
3.影响:讲解《资治通鉴》在历史研究中的影响,以及对后人的启示。
4.阅读片段:让学生阅读《资治通鉴》的片段,分析其中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学习任务:1.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司马光的生平和著作。
2.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就司马光的思想或《资治通鉴》的特点撰写一篇短文。
3.小组讨论:设计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深入交流对司马光的看法和理解。
评价方式:1.个人作业:对个人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进行评价。
2.小组展示:对小组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够合理提出观点并展示出对司马光的深入理解。
3.课堂参与: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深度思考的程度。
参考教材:•《中国历史》教科书相关章节•相关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这是一个大致的教学设计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光的生平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2.掌握司马光的代表作《资治通鉴》的写作背景和特点;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司马光的生平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2.《资治通鉴》的写作背景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资治通鉴》的写作背景和特点;2.司马光的思想和学术观点。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2.课堂小组合作学习;3.视频展示。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5分钟)1.引入司马光及其代表作《资治通鉴》,询问学生知道这些人和作品的情况;2.观看介绍司马光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司马光的生平及其贡献(30分钟)1.通过讲述、演示、图片等多种形式,介绍司马光的生平经历和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2.分析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史学观点和态度,并结合具体历史事件进行讨论。
第三步:分析《资治通鉴》的写作背景和特点(20分钟)1.通过展示相关文献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背景;2.分析《资治通鉴》的特点,如通俗易懂、注重立论、贯穿史事、注重史实等。
第四步:小组合作学习(30分钟)1.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则历史事件,运用《资治通鉴》中的叙事方式,展示该事件的全貌;2.各小组展示并进行评议,同学们可以提问、发表意见等。
第五步:总结和扩展(15分钟)1.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推荐相关书籍、电影、纪录片等进行扩展学习。
六、教学资源准备:1.司马光生平及《资治通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与司马光相关的历史事件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司马光的生平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掌握《资治通鉴》的写作背景和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意识得到了培养。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司马光思想和学术观点的时代背景、影响等方面。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司马光》的主要内容,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 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难点:1. 司马光的事迹和贡献的理解。
2. 历史的解读和思考。
教学准备:1. 教材《司马光》2. PPT课件3. 相关历史资料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司马光是谁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司马光》第一部分,了解司马光的生平背景。
三、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包括他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四、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司马光的贡献和影响的看法,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五、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司马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二、深入学习(10分钟)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司马光》第二部分,深入了解司马光的事迹和贡献。
三、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进一步讲解司马光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并引导学生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司马光的贡献和影响的看法,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五、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司马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七、教学反思(教师课后进行)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三、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小组讨论、课后作业、课堂表现评价内容:学生对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的理解程度,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以及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拓展对司马光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才智。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司马光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料。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简介司马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教师点评、指导。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才智。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 课堂练习(1)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
(2)学生互相交流故事,教师点评、指导。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品质。
(2)鼓励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司马光的历史事迹。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编写关于司马光的小故事,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反思内容如下: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何?3. 学生在合作探究环节的表现如何?4. 学生对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品质的理解有何收获?5. 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司马光》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习并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和上下文来推断词义和句意。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司马光》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学习和理解。
2.2 教学难点对文中细节和上下文的推断能力。
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司马光》原文。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词汇和句子练习题。
3.2 教学设施投影仪和幻灯片。
白板和记号笔。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司马光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4.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司马光》原文。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
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3 词汇和句子学习老师讲解并示范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学习。
学生练习使用这些词汇和句子。
4.4 分析和欣赏学生分享对《司马光》的理解和感受。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词汇和句子练习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词汇和句子练习题。
5.2 阅读延伸要求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延伸学习。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讨论。
评估学生对《司马光》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6.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词汇和句子练习题的情况。
评估学生的阅读延伸作业的完成质量。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看法。
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光》的作者司马光及其作品背景知识;2.能够理解《司马光》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司马光的生平和历史背景,以及他的作品《司马光》的创作过程;2.理解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书籍《司马光》;3.课堂小组讨论题目。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司马光的头像和代表性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你们了解司马光吗?他的代表作是什么?2.了解司马光的生平和历史背景(10分钟)给学生展示一幅画面:北宋时期“开封府之变”的局势图,并讲解司马光的生平和历史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司马光》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0分钟)给学生分发《司马光》的读书笔记,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小说及其读书笔记,分析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4.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小组成员作为发言人,讨论以下问题:1)小说中的哪个情节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2)你认为司马光在小说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你对他的评价是什么?3)小说中有哪些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5.展示与评价(15分钟)请每个小组的发言人向全班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评价。
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6.拓展与创造(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创作,可以选择写作、绘画、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7.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讨论和创作,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的读后感,并在下节课上交。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不仅了解了司马光的生平和历史背景,还能够理解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和自主创作,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司马光》教案设计参考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司马光》。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司马光的基本事迹和品德。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如何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对司马光的了解。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司马光为题材进行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和敬意。
(2)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如勇敢、智慧、坚韧等。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司马光》的朗读与背诵。
(2)司马光的基本事迹和品德的理解。
(3)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入分析。
(2)对司马光历史背景的了解。
(3)运用生字词进行写作。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司马光的生活背景。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丰富对司马光的了解。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4. 写作指导法:以司马光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3. 生字词卡片。
4. 作文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司马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2)简要介绍司马光的历史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深入理解课文:(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
(2)教师总结讨论成果,讲解课文背后的意义。
5. 品德教育:(1)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2)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6. 写作练习:(1)以司马光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
《司马光》教案设计.doc
《司马光》教案设计头等舱1:对话介绍,揭示主题小朋友,你认识司马光吗?你对他了解多少,能告诉我们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发言)2年。
(指司马光的头像)老师介绍:司马光在900多年前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
他的姓是司马,他的名是光,司马是一个复姓,他写了《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童年故事的课文。
板书题目:司马光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年。
播放多媒体课件和朗读课文录音。
学生边听边想2年。
问:司马光小时候,课文里说了些什么?(学生总结故事)3年。
学生可以自由阅读课文要求:①阅读正确的发音和句子(2)用新单词画单词并读出来(3)标记文本有几个小节4年。
老师检查阅读情况(1)显示单词,姓名识别读(2)展示盲文,学生交流记忆方法,并“驾驶火车”进行识别和阅读(3)分段阅读课文,集体评论:修改3:精读课文,理解1年。
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读第一节(2)读完这句话你知道些什么?(3)“古代时间”是什么时候?从图中你能看出那是古代吗?(展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片回答)2年。
第二次学习总结:版(1)自我阅读,标有几个字(2)读名字,想想看:他是谁?(3)展示句子并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和一些孩子一起玩他正和一些孩子在花园里玩耍(4)读第二句,读清楚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学生自由阅读)(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阅读)(6)这是什么水箱?看这幅画。
有几个水箱?水箱里有多少水?你在哪里看到的?你能读出水箱里更多的水吗?(学生练习阅读:复习阅读)3年。
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1)此时发生了什么?学生可以自由阅读第三段(2)孩子们是怎么掉进大桶里的?你说的“意外”是什么意思?(3)孩子掉进了水箱。
你赶时间吗?用担忧的语气阅读(学生练习阅读:评价阅读)。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司、庭、登、跌、众、弃、持”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司马光的聪明勇敢,学习他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行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讲述一个紧急情况的小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应对。
(2)引出司马光的故事。
2.新课教学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逐句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司马光的行为和品质。
(3)认识生字,通过认读卡片、组词等方式巩固。
3.巩固练习
(1)讨论: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应该怎么做?
(2)表演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4.课堂总结
(1)回顾课文内容和司马光的品质。
(2)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勇敢和智慧。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司马光》这篇文章。
(2)掌握文中出现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3)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查找和引用相关资料,提高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意。
(2)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能够流畅地朗读和理解《司马光》这篇文章。
2. 掌握文中出现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3. 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 司马光生平事迹的准确把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司马光》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司马光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这位历史人物。
(2)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进行适当讲解和解释。
3. 合作探讨:(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寻找答案。
4. 课堂讲解:(1)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
5. 案例分析:(1)给学生展示一些与司马光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深入理解司马光的贡献和影响。
6. 课堂练习:(1)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
(2)及时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7.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8. 布置作业:(1)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匹配度如何?3.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情况如何?4. 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解决?5. 有哪些教学改进的空间?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进行评价。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司马光》。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和敬意。
(2)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司马光》。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难点:(1)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对司马光贡献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司马光》的文本和翻译。
(2)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和图片。
(3)教学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司马光》。
(2)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司马光的画像和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司马光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司马光》。
(2)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4. 探究学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思考。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司马光》的主要内容和司马光的贡献。
(2)学生进行拓展思考,讨论如何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知识掌握: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司马光的了解程度。
3. 能力培养:评估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西董岗汪贵茹《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概述
《司马光》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
本课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办法。
二、设计理念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跨越式发展的理念。
3、语文学科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四、学情分析
1、学生有初步的识字能力,会用多种方法学习记忆生字词。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拓展材料。
3、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喜欢提问,乐于表达。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跨越式阅读材料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司马光)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
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你们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二、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识字教学
1.出示本课要认的13个生字。
2、小老师领读生字并组词。
3、去掉拼音让学生开火车认读。
4、动手给课文87页生字注音。
5、交流识记方法,归类。
(1)换偏旁:块、救、劲。
(2)猜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同)。
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
(砸)
(3)组词识字:出示课后练习“读读说说”,比赛组词。
四、写字教学
1、出示"我会写"中的六个字。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六个字的规律。
2.师示范,重点指导写好双耳旁。
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
3.书写展示,相互评价。
五、拓展阅读
1、阅读“跨越式阅读材料”45页识字通中的《猜一猜》。
生猜字谜。
2、再读第45、46、47页的短文,遇到刚才在课文中认识的字圈下来多读几遍。
六、小练笔
用我们今天所学生字组词,造句或编字谜。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问答对唱:学生分两小队,老师进行指挥。
先由师唱“什么字竖心旁?谁猜对了谁就走”。
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学接着唱,对答老师“慌字是个竖心旁,我猜对了我就走”,回答完毕回到座位。
2.读一读数量词: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一个小朋友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文,边读文边思考:司马光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挂图,指导看图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
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花园的环境?谁来读读,指名读。
2、这时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句子。
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这时情况怎么样?谁来读?
(2)指导读词:“一不小心”。
读出了危险的语气。
(3)个别读。
3、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用“—”画出有关句子。
自由读4~5节。
4、反馈、交流、讨论。
(1)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
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③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读这句话。
⑤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
(2)司马光表现怎样?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那口缸砸破了。
①理解“没有慌”,指导读词。
②生用记号标出动作的词。
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
③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④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5、结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就在这时候,这个孩子的家长赶来了,跑去找人的小朋友也回来了,还有好多大人也来了,看到眼前的这一切,你知道,这些大人、小朋友会说些什么吗?
6、小结。
7、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拓展阅读
1、阅读资料城中的《比嗓门》《这个徒弟我收下》《路边苦李》和《诸葛亮妙施空城计》。
2、读完接着读《聪明的阿凡提》《机智勇敢的仇尔卡》和《智退敌军》。
说一说你喜欢谁或哪篇短文,为什么?
四、写话练习(二选一)
1、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