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小学阶段国学教育及其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成因
小学阶段国学教育及其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成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其内容包括了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礼仪、音乐、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思想。
在小学阶段,国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观念,使他们早期接受这些传统文化的教育。
然而,当前小学阶段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却很多,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
目前小学阶段国学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缺乏标准的国学课程体系。
目前国学教育主要是在课外活动之中,而这些活动往往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使学生从基础上对国学文化产生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没有合理的课程体系,很难满足学生对国学知识的知识体系化学习和掌握。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系统性和时代感。
国学教育往往侧重于古代文艺、文化和传统道德,不够具有时代感。
很多学生认为国学传统都是过时的东西,与当代社会和生活脱节。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更加简单易懂的方式,将国学知识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教师已成为国学教育发展的瓶颈,缺乏专业的国学教师,使得国学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国学知识、宽广的文化视野和良好的教学经验,能够有效地指导和引导学生接受国学知识。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不同的解读,导致教学的难度和课程设置无法得到充分的优化。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具有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兴趣和需求不同,导致教学难以统一化,难以找到适合各种需求和兴趣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人员受到传统教育思路的影响。
传统的国学教育注重记忆和借鉴古人,往往缺少与现代生活的学科交融,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国学教育标准和评价体系缺乏。
国学教育当前没有相对完备的标准和评价体系,许多学校和教师仍在摸索中,没有相应的标准来维护教育的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
应针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制定一套系统、连续的国学教育体系,将国学文化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历史、文学、哲学、音乐、书画、经典语言等方面。
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写作提纲)
一、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对国学概念认识不清(二)组织者随意性强(三)教师主动参与意识不足,茫然,甚至于拒绝(四)学生不喜欢国学内容,不认可(五)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风气二、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一)主观原因组织者自身能力不足,造成活动目的不明,方向不清(二)客观原因1.国学博大精深2.不良的社会务虚之风的影响3.应试教育的阴影尚存三、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对教师,要解决“什么是国学教育?”,“为什么要进行国学教育?”,“怎样进行国学教育?”等认识问题2.走“专家指导教师参与”的路子,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3.逐步树立务实之风三明市梅列区东安小学包剑雄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在中国原指的是太学、国子监等教育机构。
后来专门指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学问。
章太炎语:“国学者,一国固有之学也”。
国学于十九世纪未、二十世纪初兴起,二十世纪20年开始盛行。
后受文革影响而深受打击,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复起,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大增,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提高,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它(国学)的价值得到中国(包括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认识和认同。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自立之基。
国学教育的重大意义同样在广大中小学校得到重新认识和重视。
因此,许多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都开始实施和推进国学教育。
本人作为普通的一名小学教师,在这种实施和推进国学教育的氛围中,也深深地感受到加强国学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但从本人收集到的信息来看,中小学的国学教育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下面就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对国学概念认识不清许多中小学教师、校长对国学的概念认识比较狭隘,认为国学经典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书籍。
将国学教育仅仅定位在诵读这些经典书籍活动上。
(二)组织者随意性强由于对国学的认识问题和其它原因,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组织者(主要是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国学教育工作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常常是“脚踩西瓜——滑到哪里是哪里”。
小学语文国学课程建设及利用的探究
小学语文国学课程建设及利用的探究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小学语文国学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学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合理构建小学语文国学课程,以及如何利用国学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国学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当前,小学语文国学课程的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目前,许多小学语文国学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主要注重于传统文学的诵读和鉴赏,对于国学经典的深入解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不够充分。
2. 教学内容不够多样化小学语文国学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以古诗文的传诵和古典文学的阅读为主,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和学科知识的结合,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3. 教育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节当前的国学课程教学很难与实际教学结合,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实践机会,且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较为肤浅,难以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小学语文国学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传统文化的全面性与深度性,既要包括古代经典文学、历史人物的传记故事,还要涉及传统艺术、美术和民俗等多个方面。
课程设置的完善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国学课程的兴趣爱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小学语文国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兼顾经典文学的阅读、传统琴棋书画的学习、民间传说的了解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其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小学语文国学课程教育内容应该与实际教学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实践,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国学教育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三、利用国学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1.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心通过国学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和了解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增强维护中华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国学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通过国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孝顺敬老、友爱互助等传统美德,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素养和情感修养的人。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1. 引言1.1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一、课程设置不完善。
目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内容较为单一,缺乏丰富多样性,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教学方法陈旧。
在小学语文国学教育中,教学方法相对陈旧,重视传统的传授和灌输式教学,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评价体系落后。
目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只关注分数,忽视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素质较低,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五、家校合作薄弱。
在小学语文国学教育中,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缺乏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导致学生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以上是目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优化和改进。
1.2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优化策略1. 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计划,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加强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素养。
通过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3. 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联合体系,形成多方合作的教育模式。
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学生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4. 加强课程建设,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国学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5. 注重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2. 正文2.1 当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
国学教育的问题以及策略探讨论文(共4篇)
国学教育的问题以及策略探讨论文(共4篇)第一篇:国学教育的问题引言:国学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国学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从学科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资源等方面探讨国学教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学科设置的问题:目前,国学教育在学校中被认为是一门附加课程,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学习机会。
学科设置的不合理导致了国学教育的边缘化和非主流化。
同时,国学教育的内容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教学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问题:传统的国学教育注重对古籍和经典的研究和思考,但缺乏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国学教育依然以传统的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的环节。
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三、教育资源的问题:由于国学教育的边缘化地位,教育资源的匮乏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对国学教育的需求。
同时,教育环境的营造和资源的引进都面临困难。
四、对策探讨:1. 进一步完善学科设置:国学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的一门主要学科,与其他学科平行,并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
同时,需要加强国学教育的课程研发和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内容的丰富度。
2. 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3.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国学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到国学教育中,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同时,可以通过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教育资源。
4. 学校与家庭合作:家庭也是国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与家庭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可以开展家校合作教研活动,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加强师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结论:国学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科设置、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等方面。
国学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探讨
国学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探讨国学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国学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对国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策略探讨,以促进国学教育的发展和传承。
一、国学教育的现状分析1. 国学教育资源不足国学教育的资源主要包括古籍文献、传统文化课程、名师教学等。
在当今社会,这些资源并不足够充足和有效。
古籍文献的保护和传承依然面临诸多困难,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课程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名师教学的资源也相对稀缺。
这些问题导致国学教育在资源上的不足,影响了国学教育的普及和深入推广。
2. 国学教育观念陈旧在当今社会,一些人对国学教育仍存在着陈旧的认识和观念。
他们认为国学教育是过时的、无用的,不应该成为当今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国学教育在当下社会难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支持,阻碍了国学教育的发展和传承。
3. 学生对国学教育缺乏兴趣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一些学生对国学教育产生了缺乏兴趣的现象。
他们更喜欢接受现代教育,对于传统文化和国学知识缺乏了解和热情。
这种情况使得国学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较为有限,无法形成一种普遍的学习风气和文化氛围。
二、国学教育的策略探讨为了解决国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国学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保护。
首先要加大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和整理力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保存和开放式传播,让更多的人可以方便地获取和利用这些宝贵的古代文献资源。
我们也需要增加一些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和推广,给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国学知识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国学教育意识和兴趣。
还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建立更多的名师国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让名师的教学资源得以更好地共享和利用,为国学教育的培养和普及提供更好的支持。
要改变陈旧的国学教育观念,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国学教育的内涵和教育价值。
我们应该向社会大众传递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国学教育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传递。
小学国学经典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国学经典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有效性和实效性。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教材选择偏离学生实际小学国学经典教学往往偏离了学生实际,过度注重经典文本的解读和背诵,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过于枯燥,难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提升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经典文本。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情感认同和兴趣,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课外阅读、国学经典故事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难以理解和应用小学国学经典教学内容晦涩难懂,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科知识的联系,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经典文本。
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对国学经典失去了兴趣,无法体会其中的价值。
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对策。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将国学经典中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
其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舞蹈、绘画等,将国学经典中的精神内涵体现出来,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理解能力。
三、评价方式单一化小学国学经典教学评价方式重视记忆和背诵,忽视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答案和结果,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评价方式来提升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如口头表达、写作、思维导图等形式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小学国学经典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现实中,许多小学教师对于国学经典的专业素养存在欠缺,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国学经典。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中国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国学是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的重要环节。
当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和改善。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现状1.教育内容单一当前的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内容单一,主要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为主,忽视了其他优秀的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对于国学教育失去兴趣,影响了国学教育的效果。
2.教学方式呆板当前的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教学方式呆板,主要以传统的讲解、背诵为主,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对于国学教育感到枯燥乏味,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互动和趣味性。
3.教材不合理当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教材不够合理,部分内容过于晦涩难懂,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材的选取也过于单一,缺乏突出代表性的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无法全面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师资短缺当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师资短缺,大部分教师缺乏国学知识和文化素养,无法进行深入的国学教育教学,影响了教育质量。
部分教师对于国学教育缺乏热情和创新意识,致使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优化策略1.多元化教育内容优化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第一步是多元化教育内容。
应该在保留传统经典的基础上,加入更多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例如《史记》、《红楼梦》等,注重多角度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国学教育的兴趣。
以上优化策略可以使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摆脱现有的一些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对国学教育的认知和传承。
在实践中,还需要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家庭的配合,共同努力,为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优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国学意识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
浅谈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国学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继承和发扬国学精神是每个炎黄子孙肩负的重要责任。
但是有关国学的定义仍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学的概念给出简单界定,然后就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供学校老师和教育部门参考。
标签:国学国学教育存在问题对策引言我国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华夏文明优秀智慧的结晶,学习并发扬国学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必然使命。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门的不断开放,民众的传统价值观正遭受冲击,拜金思想、未富先奢、人情冷漠等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强烈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
在这种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国学的教化意义被人们重新认知,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顯得尤为必要,新课改以来,国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中小学国学教育中,却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之现状,对中小学国学教育采取行之有效之举措显得尤为必要。
一、什么是国学随着当前“国学热” 的日渐兴起,冷静、客观认识自己的传统,准确定位国学概念尤为重要。
章太炎于上世纪初给”国学”下的定义是“国学即国故,就是本国固有学术的意思”[1]。
张岱年也提出了类似的“国学”定义。
“国学是中国学术的总称。
总起来说,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2]。
当前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国学教育,就是指与上述阐释之国学相关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民族技艺的传承发展。
二、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问题分析近年来,国学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力图用国学经典来重塑中小学学生的人格,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优秀传统,这是一种正确的抉择,但当下中小学的国学教育之乱象,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1.课程选材不尽合理,课程内容安排随意性强目前的教育体系尚未正式纳入国学教育,课程选材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国学教育的问题以及策略探讨论文(共4篇)
国学教育的问题以及策略探讨论文(共4篇)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国学教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国学教育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国学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较低,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其次,国学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此外,国学教育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传承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死板等。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国学教育的发展,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国学教育的问题与原因分析1.国学教育的地位低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国学教育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地位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1)传统文化教育思维方式陈旧,不再适应当下的时代要求。
(2)现代教育侧重个性、自由的培养方式,而传统文化教育过于注重纪律、规矩和固定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3)院校教育结构不合理,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在其中的地位被淡化。
(4)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认同度不高,导致国学教育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
2.国学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国学教育在普及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国学教育教材和教学资源匮乏,另一方面,许多职业学校并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
同时国学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面对新的课程安排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性和结构性挑战和不和谐,也对国学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
3.国学教育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另一个国学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传承和发展问题。
国学教育的传承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传承方式单一:国学教育民间自学渠道较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也难以保证,导致国学知识的传承存在一定的难度。
(2)教学内容过于死板:目前国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大多以古籍、经文、典故等以及注重熟记的与考试相关的学科为主,缺乏针对当代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解决国学教育问题的策略1.提高国学教育地位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实现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是促进国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学教研活动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地学校纷纷开展了国学教研活动。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国学教研活动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其效果和推广。
本文将从问题分析、原因探讨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对国学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一、国学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1. 教研内容单一当前,许多学校的国学教研活动内容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的解读上,忽视了其他国学领域的拓展。
这种单一的内容使得国学教育变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研方法陈旧部分学校的国学教研活动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研成果转化率低虽然国学教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许多学校的教研成果转化率较低。
一方面,教师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学校对教研成果的评估和奖励机制不完善,导致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4. 教研团队建设不足部分学校的国学教研团队建设存在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这导致教研活动难以深入开展,影响了国学教育的质量。
5. 家校合作不紧密国学教研活动需要家校共同参与,但目前家校合作不够紧密。
家长对国学教育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国学教育的效果。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1.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部分教师对国学知识掌握不全面,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导致教研活动难以深入开展。
2. 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力度不够教育行政部门对国学教研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
3. 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领导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国学教研活动缺乏必要的支持。
4. 家长对国学教育的认识不足家长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国学教育只是学习经典,忽视了国学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三、对策建议1. 丰富教研内容,拓展国学教育领域学校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丰富国学教研内容,拓展国学教育领域。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乡村小学国学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乡村小学国学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当前乡村小学国学教育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就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教师素质与教育水平的不足乡村小学国学教育受到教师素质和教育水平的制约。
由于乡村小学的条件有限,教师的教育背景和专业培训相对较弱,导致他们在国学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不足。
这使得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缺乏专业、系统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影响了国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乡村小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对国学的认识和了解,无法感受到其重要性和魅力。
由于家庭条件或者周边环境的限制,许多乡村小学学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国学教育资源和机会,使得他们对国学的兴趣和热情不高。
3.教材和教学资源匮乏4.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乡村小学的国学教育缺乏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效果有限。
缺少针对性的国学教育培训和指导,教师在国学教育方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二、对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现状的对策建议1.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化发展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针对学生学习不积极的问题,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国学教学游戏、国学故事分享会等,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引导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国学教育活动中,提高家庭对国学教育的认可和支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需要加强教材的更新和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资源。
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文化传统资源等多种途径进行国学教育教材的更新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为乡村小学的国学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4.推广创新的国学教育教学方法乡村小学国学教育应推广更加创新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音乐欣赏、手工制作等,丰富国学教育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扫描与修正策略
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扫描与修正策略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小学国学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应该怎样对其进行修正和提升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1.国学教材单一、内容过于简单一些学校的国学教育仅包括《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几种常见熟悉的经典。
这种“了解一点、微薄一分”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国学的精髓,难以体会其中的思想和精神内涵。
2.学习方法单一、缺乏有效引导当前小学国学教育大多呈现出“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统模式。
教师在讲解时侧重于让学生背诵模式,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借鉴人物故事和经典课文来自主分析、自主思考。
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还不够强,课外阅读习惯也较为淡薄,难以自主理解国学经典的思想内涵,对于国学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表面层面,缺乏深度思考,不能从中体现出国学精神的魅力。
二、小学国学教育的修正策略1.拓宽国学教育内容,引入经典书籍在国学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弟子规》、《三字经》等基础知识,还应该拓宽学生国学知识视野,引入《论语》、《孟子》、《大学》等经典书籍。
这样的教育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国学经典思想的独特魅力。
2.注重互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国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问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提高国学教育教学的互动性。
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国学精髓。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多做国学读书笔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国学经典,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笔记总结,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国学知识。
4.将国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国学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观古建筑、描绘传统文化体验表演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与国学相关的现实内容,并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小学语文中,国学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不够现代化、学生接受度不高等。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对小学语文国学教育进行优化。
本文将从现状与问题出发,提出相应优化策略。
一、现状与问题1.教学内容单一传统国学经典作为小学国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教学内容有些缺乏深度和广度,很多学生只会背诵,而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思想。
2.难度过高传统的国学经典文献虽然很有价值,但对于小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难度过高,可能会让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抗拒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以讲解和记忆为主的国学教育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掌握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入更多的互动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优化策略在小学国学教育中,教学内容应该拓宽视野,不仅仅是传统的国学经典文献,还应该涉及到其他知识领域。
可以将一些小说、诗歌、戏剧等作品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现代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和融合。
要想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学经典文献,就需要我们将教学内容针对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作出相应调整。
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段讲解,做到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
同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图像和音频等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小学国学教育中,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戏剧、游戏等形式加强互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另外,还可以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增强知识的拓展和深入理解。
三、总结小学语文国学教育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优化教学策略,拓宽教学内容、降低难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等措施,以提高教育效果和学生接受度,让国学教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1. 引言1.1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可以说是在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小学语文国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目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课程内容重视功利性而忽视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
很多学校过分侧重于灌输学生课本知识,却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这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不足,缺乏对国学的热爱和信仰。
小学国学教育现状分析显示,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虽然有着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但对于国学内容的把握和传授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国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传授国学知识给学生。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虽然有所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以促进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1.2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优化策略1. 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国学知识储备,让教师有能力传授优质的语文和国学教育。
2. 更新教育内容: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3.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强化家校合作: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语文和国学教育发展。
5. 建立评估机制: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对语文和国学教育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质量。
2. 正文2.1 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过分注重考试应试,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阅读能力。
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忽视了语文对于学生人格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很多老师还停留在传统的讲授模式下,缺乏与学生互动和启发思考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小学语文国学教育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语文国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分析现状和提出优化策略来进一步完善。
一、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现状1. 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目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内容繁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以实际生活为依托,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而不是单纯地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灌输。
2.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的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多以讲述、死记硬背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学生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下很难主动参与,难以产生深刻的体会和理解,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自觉行为。
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传统文化讲究礼、义、廉、耻等传统观念,以及内容枯燥乏味,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心中产生了形式不够丰富,内容不够有趣的印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提高国学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应该积极探索创新,制定合理的优化策略。
1. 优化课程设置国学教育应注重结合实际生活,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学科中,构建以名著阅读、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礼仪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从而使传统文化的知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结合,增强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和乐趣。
2. 多样化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式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应该多样化教学方法,如互动、体验、研讨、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建构知识。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传统文化体验课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增进对国学的了解。
3. 强化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学情结。
4. 建立有效评价体系针对国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扫描与修正策略
明确理念、目标
详细描述
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首先需要明确其教育理念和目标 。国学教育的理念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 化自信,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目标的 设定上,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人文素养和 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要注重国学知识技能的培养,如 古诗词的诵读、书法、传统技艺等。
结论三
小学国学教育存在一些教 学上的误区和偏差,需要 加以修正。
建议与展望
建议二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 好,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 方法。
建议四
加强国学教育的科研力度,进 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国学教育 的规律和特点。
建议一
加强国学教育的顶层设计,制 定更为科学和全面的教学计划 和目标。
建议三
加强国学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教 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
国学教育意义
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儿童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国学教育现状及问题
国学教育现状
目前小学国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系统的教学计划、 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国学教育问题
国学教育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重知识轻实践 等问题,同时缺乏与现代教育的有效衔接,导致学生对国学 兴趣不高。
VS
详细描述
目前,小学国学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主要取 决于各学校的理解和实践,缺乏统一的标 准和规范。由于理念和目标不明确,导致 国学教育的方向和方法不尽相同,影响教 育效果。因此,亟需确立统一的国学教育 理念和目标,为小学国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提供方向指引。
教育内容与形式单一
总结词
教育内容与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 性,是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又一问题。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摘要】目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师资队伍不够稳定等。
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要注重课程内容设置,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国学的魅力。
在未来,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促进其全面成长;这种教育模式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也将逐渐显现,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基础。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未来得到更大的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优化策略、问题、地位、提升、质量、师资队伍、课程内容、发展方向、积极影响、前景。
1. 引言1.1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在当今社会,小学语文国学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国学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之中。
在现实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传统的注重死记硬背和填鸭式教育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学生缺乏对语文和国学的真正理解和热爱。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过度依赖讲义和教科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点,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亟待提升。
一些教师缺乏国学知识储备和教学技巧,无法胜任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工作。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现状虽有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和创新探索,才能为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优化提供更加有效的策略和方向。
1.2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优化策略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优化策略包括多方面的措施,旨在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具有国学传承和教育经验的优秀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要注重课程内容设置。
国学教育课程应与小学语文教育相结合,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
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对于健全学生人格、增强爱国精神、培养情操、塑造品德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广州市白云区太和第二小学当前国学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确立目标方向、丰富教学内容、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施等四种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期对国学教育在学校顺利开展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小学国学教育问题策略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对人心灵的陶冶,?四书五经?均乃儒家为医人心而立之方。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学生道德品质修养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中国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为其成人成才奠定坚实的根底。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第二小学作为一所城乡结合学校,一直秉承太和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坚持“以和为根,以雅育才〞的办学理念,以“和雅教育〞为特色开展定位,着力培育通晓国学经典的少年儿童,力图将国学文化精髓发扬光大。
因此,如何在该校深入开展国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小学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启蒙时期,尤其在以进行传统教育为特色的太和第二小学,通过教师讲授传统美德,向学生讲解国学的内涵,将传统文化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手段。
太和第二小学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群较为复杂,家长们的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加之如今互联网盛行,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流行文化〞充满着学生们的生活,更容易助长他们浅薄、急躁、“重名利、轻修养〞的不良品行,局部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已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滋生出自私自利、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因而,让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传统课堂教育侧重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缺失的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太和第二小学目前所推行的国学教育,旨在让学生从小开始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树立坚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让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村小学的国学教育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发展。
我们来看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
在乡村小学,国学教育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和教师资源不足。
由于乡村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可以提供国学教育的教材和教师都不够。
很多乡村小学没有专门的国学教师,由于教师数量不足,他们往往需要兼任多个课程,导致国学教育的时间和精力被压缩。
第二,学生对国学教育的兴趣不高。
由于乡村小学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学生对国学知识的了解和接触较少,对国学教育的兴趣也相对不高。
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学生更容易接触到新鲜有趣的事物,他们对国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可能显得陌生和乏味。
传统的国学教育方式效果不佳。
传统的国学教育方式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从而对国学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面临着教材和教师资源不足、学生对国学教育兴趣不高以及传统教育方式效果不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增加教材和教师资源。
政府可以加大对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材和专业的教师。
可以鼓励城市学校和教育机构派遣教师到乡村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的支教工作,以提高乡村小学的国学教育质量。
第二,创新国学教育方式。
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国学教育内容。
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在线国学课程,让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学习国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加强国学教育宣传和推广。
可以通过举办国学知识竞赛、开展国学文化活动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国学教育的了解和接触,提高学生的兴趣。
可以在乡村小学设立国学教育示范基地,向其他学校推广乡村小学的国学教育经验。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通过增加教材和教师资源、创新教育方式和加强宣传推广等对策,可以促进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国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近年,国学教育被重新提起,力图用国学经典来重塑学生的人格,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优秀传统,这无疑是一种正确的抉择。
但是目前小学国学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课程内容安排随机性强;师资水平限制其发展;对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认识不足;课程开设城乡差别大;对国学教育的开展缺少深入研究及政策支持;要实现小学国学的可持续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明确国学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加强国学教师的师资管理与培训;深化对国学教育价值的认识;关注农村小学的国学教育;政府职能部门应予以重视。
只有这样多效合一,才能实现小学国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国学教育;问题;对策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ise of the Chinese economy in the world,cultural self-confidence has been further development,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education also shows the "Renaissance" state,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course has been opened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but because of its no explicit content,lack of effective operation of lead,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Education said of an aged perso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ot only need the government to provide policy support,at the same time teaching participants should also action,mak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to practice.Keywords: primary school;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educ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前言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在此阶段开展国学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强化民族认同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精神世界的成长奠定基础。
伴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文化自信心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学教育也随之呈现出“复兴”状态,国学课程逐渐在小学阶段被开设,但由于其没有明确的内容指向、缺乏有效的操作引领,使国学教育步履维艰。
一、国学与国学教育“国学”作为汉字词汇,历史上最早是指周代在国都建立的国学管家。
现在已形成了三种国学概念:第一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是1906年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所说:“国学何者?一国所有之学也。
”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术数、方技均包括其中。
第二类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第三类是指以儒学为主要成分所关涉到的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国际国内所提到的“国学”基本是指第三类观点[1]。
与国学相关联的“国学教育”就是要探索如何把传统的“中国学术”有计划地保存和传播下来。
在现代意义上来说,国学教育始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国学教育和研究机构竞相设立”[2]。
无疑,国学教育就是以国学为基本内容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所谓文化就是“当下的思维自觉”,而每一种思维都包含着思维对象、思维方式以及思维背后的价值。
国学教育就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教育,它涵盖了中国思维模式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具体文化内容还是其他文化内容所联想到的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进行国学教育不能忽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继承和超越的统一;国学教育首先要求端正态度,对民族文化要抱持一种“温情和敬意”(钱穆),有文化主体意识。
“所谓文化主体意识就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和发展等”[3]。
同时,又要清醒认识,国学教育不是搞文化复古,重要的是找到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将国学教育纳入现行的学校教育体制内,推进古老文明的现代转型。
二是知识教育与养成教育的统一;在中华文化长河中,出现了一系列代表性、标志性人物和经典著作,通过教育,既要掌握其丰富的思想、知识,同时又要自觉付诸实践,规范行为,转化为现代文明素质。
三是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的统一;制度化教育是指设立教育机构而开展的增进个体知识增长职能提升的活动。
非制度化教育则主要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实践中,做到二者互相配合,相辅相成,达到两者的统一。
二、小学国学教育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国学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阶段。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门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而学习国学,则可以使学生亲近汉字,热爱母语,提升见识、修养品行、了解历史,传承文化。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国学教育的功能,来强调国学教育的重要性,那就是国学教育是培养一个能让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综上来看,小学国学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健全人格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国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如何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二)培养情操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了美学、哲学。
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
诵读古代优秀诗文,同时也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
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三)塑造品德国学素养要从娃娃抓起。
国学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
更重要的是国学能够使孩子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
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
(四)铸造精神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经典大都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通过对大量的国学读物熟读成诵,可以让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童蒙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奠定时期,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诵读吟咏中会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
三、小学国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近年,国学教育被重新提起,力图用国学经典来重塑学生的人格,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优秀传统,这无疑是一种正确的抉择。
然而,纵观当前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却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安排随机性强从学理的角度言,国学教育不仅应该包含传统经典的阅读,还应该包含更为丰富的中华民族的民粹类内容[4]。
但调查中发现,在课程安排和内容的选择上比较随机、随意。
不少学校片面地把国学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一种补充,由语文教师在教学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主要是让学生“读经”,国学课程资源就是“儒家经典”[5]。
有的学校直接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老子》《庄子》等经典原文拿来作为教材使用,表现形式单一,教学手段以机械背诵为主。
这样随意性、零散化地实施国学教育的方式不仅缺乏课程意识,而且很难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传统价值观。
(二)师资水平限制其发展师资是小学国学教育的主导因素,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成败。
就当前小学国学教育实践情况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对于国学经典内容就没有一个深入精辟的理解,更不用谈如何能向学生讲述清楚、塑造学生人格;有的教师甚至将国学中的精华和糟粕混为一体,导致一些糟粕思想迷惑学生。
也有一些教师自己对国学经典内容相当熟悉,却不知该如何向学生传授,甚至有的学校并无专职的国学教师,而通常由语文教师兼任,这样的师资力量一定意义上就限制了国学教育的发展。
(三)对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认识不足制约我国小学国学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国学教育的价值与作用认识不足。
在国学教育校长座谈会上,校长们提出了一些疑惑: 什么是国学,为什么要学国学,怎样学国学。
特别是为什么要学国学,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不仅学生及其家长有,老师校长也有,尤其是校长[6]。
如何认识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 这是困惑的根源所在。
在这种情形下,国学教育能不能走出象牙塔,通过合理的开发和挖掘,在小学阶段得到普及,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最终落实到提高人的素质上,让传统文化的营养滋养人心,值得我们深思。
(四)课程开设城乡差别大从课程开设看,城市学校开设比例远远高于农村学校开设,城市小学普遍开设,农村小学几乎没有涉及。
有研究对石家庄市及下辖农村地区学校的调研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开设国学教育课程的比例为100%,而农村学校的这一比例则只有17.6%[7]。
笔者调查的11所不同地区的城市小学都表示,他们都在进行着国学教育;与城市小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小学的国学教育接近空白,即使涉及国学教育,但也只限于在某些课程内随机进行,比如利用语文课给学生增加少量的古诗背诵,或在体育课上进行跳绳、踢毽子等民间传统游戏。
(五)对国学教育的开展缺少深入研究及政策支持目前的国学教育都是自发的,有关部门在原则上是提倡支持的,但是并没有相应的制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