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学名词解释:

1.红骨髓:是指参与造血的骨髓,有着活跃的造血功能,因含有大量的造

血细胞而呈红色。

2.黄骨髓:骨髓中的造血细胞被脂肪细胞替代成为黄骨髓。

3.髓外造血:正常情况下,出生2 个月后的婴儿,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

脾,淋巴结等不能再造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

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某些恶性贫血时,这些组织可

重新恢复造血功能。

4.造血微环境:造血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5.造血:是指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

6.造血干细胞:是指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中含

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的类似小淋巴细胞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7.细胞化学染色:是细胞学和化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科学,是以细胞形态

学为基础,结合运用化学反应的原理对血细胞内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的

方法。

8.普鲁士蓝反应:细胞内外铁与亚铁氰化钾反应,形成亚铁氰化钾蓝色沉

淀。

9.铁粒幼红细胞:是指胞质中出现蓝色铁颗粒的幼红细胞,根据蓝色颗粒

的多少及细胞,分为I 型,II 型及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10.环形铁粒幼红细胞:是指幼红细胞胞质内含铁颗粒6个以上,并环绕细胞核排列超过核周径2/3 以上者。

11.贫血:是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应年龄,性别

和地域组人群参考值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

12.溶血性贫血; 是指由于某些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所致的一类贫血。

13.血管内溶血:红细胞内在缺陷或外在溶血因素所致,红细胞在血管内被直接破坏,血红蛋白进入血浆,临床以血红蛋白症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遗传性多见。

14.血管外溶血: 红细胞内在缺陷或外在溶血因素所致,红细胞不能在血管内被直接破坏而是被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破坏,血红蛋白不直接释放进入血浆而是通过色素代谢变成胆红素,临床以高胆红素症和肝、脾大为主要特征,后天获得者少见。

15.纤溶系统:是将沉积在血管内外的纤溶蛋白溶解,起到修复、祛除和防止血管内外由于纤溶蛋白沉着引起的阻塞作用。

16.纤溶蛋白降解产物(FDP:纤溶酶对纤维蛋白和纤溶蛋白原裂解产物。

17.D-二聚体:是胶联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纤维蛋白降解物,它既可反映凝血酶的生成,又可表现纤溶酶的活化,作为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指标之一。

18.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级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紫癜、黏膜及器官出血。

19.血管性血友病(vwd):是由于基因的先天性合成与表达缺陷而导致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数量或/ 质量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2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过多,造成外周

血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2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组由于血液内凝血机制被弥漫性激活,体内凝血酶和纤溶酶共存,以出血、血栓及微循环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综合征。

简答题:

1.正常骨髓象应具备以下特征:(1 )有核细胞增生活跃。(2)

各系、各阶段细胞所占有核细胞的比例在正常参考范围内。(3)各系、各阶段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4)无特殊病理细胞及

血液寄生虫。

2.贫血诊断应包括三个重要阶段:(1)确定有无贫血。(2)贫血的程

度及类型。(3)查明贫血的原因或原发病。

3.白血病临床表现:(1 )贫血:脸色苍白、疲乏、多汗等(2)

出血。(3)发热(4)浸润: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骨髓和关节疼痛、皮肤和黏膜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绿色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