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房颤的治疗方法
房颤的治疗方法

房颤的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房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房颤治疗方法,希望能为患者提供一些参考。
药物治疗是治疗房颤的常见方法之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可以帮助控制心律失常,减少房颤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此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哌沙班等可以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减少卒中的风险。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着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该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房颤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在心脏内部进行消融,烧灼异常的心脏组织,恢复正常的心律。
此外,心房折叠术和心房起搏器植入术等手术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患者控制房颤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然而,手术治疗对患者身体的负担较大,手术风险也较高,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该谨慎权衡利弊,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心脏射频消融术和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也是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
心脏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在心脏内部进行消融,烧灼异常的心脏组织,恢复正常的心律。
而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则可以通过调节心脏的起搏节律,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心律。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房颤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也需要患者在手术后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房颤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脏射频消融术和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多种选择。
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权衡,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同时,房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应该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诱发房颤的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共同抗击房颤疾病,恢复健康。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射频消融、起搏器和手术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射频消融、起搏器和手术房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目前,除常规的药物疗法之外,射频消融、心脏起搏器植入及外科手术等多种非药物疗法正在兴起。
不同的手术方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禁忌。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的应用。
一、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术可对房颤起到良好的作用,并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射频消融可以破坏心房内折返环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输送至病变部位,从而消除房颤的病灶,从而控制房颤发作,缓解症状。
射频消融术可用于房颤患者,包括: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期房颤及合并预激综合征的房颤。
尤其是在房颤病情较重的情况下,射频消融能快速有效地治疗心房颤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射频消融术具有微创、快速、安全等优点。
与常规外科相比,射频消融术不需要进行胸腔切开,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
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利用先进的导引技术及精准的插管位置,可进一步明确病变位置,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射频消融术的禁忌症包括心脏瓣膜病变、急性心肌炎等。
这些病症可能会对手术造成严重干扰,这种情况会对外科治疗产生极大的影响,并有可能使情况恶化。
有些房颤不适合射频消融术治疗。
比如,有些病人的病情比较复杂,一些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体质比较弱,外科治疗的危险性也比较大;此外,也有一些房颤的病人有其他的疾病,比如部分房颤患者同时存在心脏血管狭窄等其他病变,也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然而,射频消融并不是房颤的唯一疗法,应根据房颤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房颤病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另外,在进行射频消融治疗之前,一定要做好必要的手术准备,比如停止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心电图检查等,这样才能让医生针对不同的病情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二、起搏器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装置,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收缩,从而控制心率。
心律失常和心电图阻断的房颤病人可使用起搏装置进行心律失常的治疗。
房颤治疗方法

房颤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症,主要表现为心跳不规律、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血栓、中风等并发症。
房颤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以下从不同方面详细介绍。
一、药物治疗药物是目前治疗房颤的首选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心血管代谢改善药等。
抗心律失常药可以恢复心律、减轻症状,能够维持正常心律,但也有可能出现药物不耐受、副作用等问题。
抗凝药主要是为了降低血栓的风险,避免发生中风等并发症。
心血管代谢改善药物主要是通过改善心脏代谢情况,预防或减轻房颤症状。
二、电生理治疗电生理治疗是指通过电刺激来改善心律、控制房颤的一种技术。
常用的电生理治疗方法有电复律、心房内除颤、心房解剖治疗等。
其中电复律是一种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的方法,在无法通过药物控制房颤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
心房内除颤是通过心脏导管将电极插入心脏内进行电刺激,以解除心脏内的异位节律。
心房解剖治疗是对房颤患者进行心脏手术,通过切除或隔离心脏内部扰动的部分来纠正心律。
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药物和电生理治疗无效的患者。
手术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传统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是指通过胸骨或肋骨切口进入胸腔进行手术,需要切断心包、心律调节神经、骨骼等,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微创手术是指通过较小的切口进行手术操作,避免了开胸手术所需的长时间恢复。
微创手术中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导引下的心房消融术,即通过导管经食管插入体内,经过超声心动图引导对心房内部进行消融。
四、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房颤主要注重整体调理,包括针灸、中药、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的干预。
针灸作为中医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心脏的节律、引导气血流通来缓解房颤症状。
中药治疗房颤则主要分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等方面,能够调节心脏功能、增强体内能量,减轻房颤症状。
饮食方面建议少吃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钾、镁等元素的食物。
房颤有什么治疗方法

房颤有什么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脏上腔内两个心房的收缩无规律,造成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中风风险。
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每种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房颤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房颤发作频率,并预防血栓形成。
常用的药物有下述几种:- 心律控制药物:如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能够恢复心脏正常的心律。
- 心率控制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CCB等,可以降低心脏的心率,使心脏达到正常范围。
-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哌沙班等,能够抑制血液凝结,预防形成血栓并减少中风的风险。
2.电生理治疗:- 电复律:是通过电击恢复正常的心律,一般适用于急性房颤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 心脏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导到异常的心脏组织,烧灼、摧毁异常的组织,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3.手术治疗:- 迷宫手术(MAZE手术):通过在心房内进行切割或缝合,创造新的传导通道,阻断异常的电信号传导,恢复正常的心律。
- 闭合左心耳术:闭合房颤患者左心耳,阻止血栓形成,减少中风的风险。
4.介入治疗:- 经皮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引导射频能量到达心脏,破坏异常的心脏电信号产生部位,恢复正常的节律。
- 空气球导管封堵左心耳:通过导管将气囊放置于左心耳口,并通过充气封堵左心耳,减少血栓形成和中风风险。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还有一些辅助性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房颤患者管理病情,如:-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及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状况。
- 心率及节律监测:通过定期测量心率、中心静脉压及其他生化指标,了解房颤发作的状况及监测治疗效果。
- 中风预防:根据患者的中风风险评估,如需要,可以进行抗凝治疗或者取栓术,预防中风。
需要指出的是,房颤的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病史、心功能等因素的综合评估。
房颤的治疗办法方案

一、概述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房内快速无规律的颤动,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下降,引发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
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常见疾病。
本文将介绍房颤的治疗办法方案。
二、房颤的治疗原则1. 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2. 改善心室泵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3. 缓解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4. 控制心率,降低心脏负担;5. 长期管理,预防复发。
三、房颤的治疗办法方案1.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的核心,目的是预防血栓形成和降低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等。
(1)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凝血酶原的合成,降低血液凝固性。
但华法林的使用需密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维持最佳的抗凝效果。
对于伴有慢性心力衰竭、瓣膜病、肿瘤等高危因素的房颤患者,建议使用华法林。
(2)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NOACs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无需监测INR等优点。
常用的NOACs有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
适用于不适合使用华法林或对华法林过敏的患者。
2. 控制心率控制心率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减轻心悸、气短等症状,降低心脏负担。
常用的药物有:(1)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通过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担。
(2)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通过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担。
(3)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降低心脏负担。
3. 恢复窦性心律恢复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目标之一,常用的方法有:(1)药物治疗:如普罗帕酮、氟卡尼等,通过抑制心房除极,恢复窦性心律。
(2)电复律:通过心脏电击,使心房内除极同步,恢复窦性心律。
(3)射频消融:通过射频能量破坏心房内的异常传导途径,恢复窦性心律。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在发作时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法对于房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治疗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劣势,以便患者和医生共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首先,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房颤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血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心率和恢复正常心律,减轻房颤症状。
而抗凝血药物可以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如脑卒中。
药物治疗的优势在于方便易行,但缺点是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耐药性和副作用。
其次,电生理治疗是通过导管在心脏内进行射频消融或冷冻治疗,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房颤发作,减少患者症状,并且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来说,电生理治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然而,电生理治疗需要在专业的心脏导管室进行操作,手术风险较大,且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最后,手术治疗是一些严重房颤患者的选择。
常见的手术包括心房消融术和心房封堵术。
心房消融术是通过手术切除或破坏心脏内的异常传导组织,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而心房封堵术则是通过植入封堵器件,阻断心房内的血栓形成,减少脑卒中的风险。
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治房颤,但手术风险较大,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较高,且术后恢复周期较长。
综上所述,针对房颤的治疗方法各有优劣势,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房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帮助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房颤治疗方法能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治疗房颤疾病。
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完整版)

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完整版)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其导致的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事件、心功能不全等严重不良后果,常可危及生命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房颤的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2016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trialfibrillationdevelopedincolla borationwithEACTS》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发表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及近期房颤领域的研究进展,就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进行概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房颤的非药物治疗1.1电复律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房颤,不论房颤时间、类型首选直流电同步电复律。
电复律较药物转复成功率高,患者需镇静或麻醉。
非血流动力学障碍,房颤持续时间不明或超过48小时,目前仍推荐复律前抗凝治疗3周,复律后抗凝4周的“前3后4”抗凝方案。
如果经食道超声(TEE)检查排除左心房血栓,可进行即咳U电复律。
如果TEE检查确诊血栓,应再抗凝进行治疗A3至4周,复查TEE确定血栓消失后再行电复律。
若仍存在血栓,不建议电复律治疗。
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复律的房颤患者,不应因启动抗凝而延误复律时间。
如无禁忌证,应尽早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或NOAC,同时进行复律治疗。
建议I类: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患者(证据级别B);②有症状的持续性或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证据级别B)③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证据级别C)。
na类:电复律前使用胺碘酮、氟卡尼、伊布利特或普罗帕酮增加电复律成功率并预防房颤复发(证据级别B)。
1.2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应在经过充分培训、有经验的中心进行房颤射频消融,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左心房/左心耳血栓是房颤导管消融的绝对禁忌证。
患者年龄、左心房大小、房颤类型、房颤持续时间、有无二尖瓣反流及其程度、有无基础心血管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术者经验等因素均是可影响导管消融的效果。
ESC 2023房颤治疗全面指南

ESC 2023房颤治疗全面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关于房颤治疗的最新指导。
以下
是一些重要内容:
1. 诊断
- 对于怀疑患有房颤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病史收集和身体检查。
- 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是诊断房颤的主要工具。
- 为了评估房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行Holter监测、运动试验等进一步检查。
2. 非药物治疗
- 对于某些患者,非药物治疗可能是合适的选择。
- 心房封堵术和心脏起搏器是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 心房封堵术可以通过手术或介入方式进行。
3. 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是房颤管理的主要方法。
- 针对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房颤,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 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调整。
4. 心脏手术治疗
- 心脏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房颤治疗方法。
- 心脏手术可以通过传统开放手术或微创手术进行。
- 心脏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房颤持续时间较长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5. 其他治疗方法
- 除了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心脏手术治疗外,还有其他一些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 这些方法包括心脏射频消融、激光消融和心脏起搏器等。
- 患者应与医生共同决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请注意,本指南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来确定。
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获取适当的诊断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ESC 2023房颤治疗指南
2. 其他相关学术文章和临床研究。
房颤最佳治疗方法

房颤最佳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心脏不规律地跳动,增加患者患中风、心力衰竭和心脏病的风险。
因此,及时治疗房颤至关重要。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决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房颤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药物治疗是治疗房颤的常见方法之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帮助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节奏。
抗凝血药物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预防中风。
然而,药物治疗并不适合所有患者,有些患者可能对药物有耐受性或者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考虑。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心脏消融术。
这是一种通过导管在心脏内部进行的手术,可以破坏引起心律失常的组织,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心脏消融术通常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恢复较快,但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另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这是一种通过手术在患者的心脏内植入起搏器,以帮助维持心脏的正常跳动。
起搏器可以监测心脏的跳动情况,并在需要时发出电信号来帮助心脏跳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禁忌症的患者。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正在不断发展。
例如,最近一些研究表明,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在治疗房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些新技术可以更精确地破坏引起心律失常的组织,减少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
总的来说,房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决定。
同时,房颤的治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患者需要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以保持心脏的健康。
希望本文能对患者和医生在选择房颤治疗方法时有所帮助。
国际上最先进治房颤方法

国际上最先进治房颤方法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的疾病,患者心脏的心房会出现不规律的快速收缩,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从而增加了患者患中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风险。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患有这种疾病。
因此,治疗房颤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国际上,有许多先进的治疗方法,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国际上最先进的治疗房颤的方法。
首先,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房颤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导管在患者的心脏内进行操作,利用高频电能烧灼心脏内的异常传导组织,从而消除心房内的异位激动灶,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便、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因此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最新的心脏起搏器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房颤。
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调节心脏的节律来防止心房的快速收缩,从而减少房颤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而且,最新的心脏起搏器技术还可以实现心房和心室的同步收缩,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减轻心脏负担,对于一些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尤为适用。
除此之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际上有许多新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这些药物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控制房颤的发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而且,对于一些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药物治疗是一种重要的选择。
总的来说,国际上最先进的治疗房颤的方法主要包括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技术和药物治疗。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治疗房颤的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可以为患有房颤的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选择治疗方法。
房颤最佳治疗方法

房颤最佳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搏动不规律,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引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于患有房颤的患者来说,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医疗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针对房颤的治疗方法也日新月异,本文将就房颤最佳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房颤的常见方法之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帮助控制心率和节律,减少心房颤动的发作。
此外,抗凝血药物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降低卒中的风险。
然而,药物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对药物的耐受性不佳或者存在其他疾病禁忌症,因此需要寻求其他治疗方法。
其次,介入治疗是另一种常见的房颤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介入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导管在心脏内部进行消融,破坏异常的心脏组织,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此外,最近还出现了射频消融术的新技术——冷冻消融术,其疗效也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介入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治疗病变部位,减少心脏组织的损伤,但是手术风险较大,需要患者在手术后进行一定的恢复期。
最后,心脏起搏器和心脏除颤器也是治疗房颤的有效手段。
心脏起搏器能够通过电刺激控制心脏的搏动节律,保持心脏的正常收缩功能。
而心脏除颤器则可以在心脏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进行自动除颤,恢复心脏的正常搏动。
这两种设备的应用为一些无法接受药物治疗或介入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是需要患者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综上所述,针对房颤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心脏起搏器和心脏除颤器等多种选择。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为患有房颤的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恢复健康。
心脏房颤的最佳治疗方法

心脏房颤的最佳治疗方法
心脏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治疗心脏房颤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和消融术。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治疗心脏房颤的方
法之一。
通过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维拉帕米等,可以帮助恢复正常心率,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
2.电复律:电复律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心脏房颤的方法。
通过给
患者施加电击,可以重置心脏的电活动,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电复律可以立即解除房颤,在某些患者中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
3.消融术: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性手术,通过导管在心脏内部进
行操作,以消融或破坏异常的心脏组织,恢复正常的心律。
消融术通常适用于长期存在心脏房颤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手术成功率较高。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改变生活方式也是治疗心脏房颤的重要一环。
患者可以通过戒烟、限制咖啡和酒精的摄入,控制体重,减少压力等方式来减少房颤发作的概率。
最佳的治疗方法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有时可能需要结合使用多种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对于心脏房颤的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和专业医生的指导非常重要,以确保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国际上最先进治房颤方法

国际上最先进治房颤方法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心脏不规律地跳动,增加患者患中风和
心力衰竭的风险。
因此,治疗房颤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国际上,有许多先进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先,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房颤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导管将
射频能量传递到心脏组织,破坏引起心律失常的部位,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其次,最新的心脏起搏器技术也在治疗房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植入心脏
起搏器,可以对心脏的跳动进行调控,从而减少房颤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除此之外,射频导管消融术和激光消融术也是治疗房颤的先进方法。
通过导管
将射频能量或激光能量传递到心脏组织,破坏引起心律失常的部位,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这些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为一些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总的来说,国际上有许多先进的治疗房颤的方法,包括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
器技术、射频导管消融术和激光消融术等。
这些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治疗方法出现,为房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篇一1、治疗原则(1)恢复窦性心律只有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
对于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致的房颤,在祛除病因之后,房颤可能自行消失。
2、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例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或氟卡胺顿服的方法。
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
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
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
常用药物包括:(1)β受体阻滞剂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2)钙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
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3)洋地黄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4)胺碘酮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房颤的症状篇二一、阵发性房颤的症状表现为发作开始比较突然,病人感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及忧虑不安。
治疗房颤的最佳方法

治疗房颤的最佳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房颤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轻度的房颤患者来说,
通过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维持心律的稳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些药物能够帮助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并且减少患者的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房颤患者,尤其是那些伴有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因此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需要谨慎。
其次,心脏消融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
通过导管在心脏内部进行消融,可以破坏引起心房颤动的异常心脏组织,从而恢复心律的正常节律。
这种治疗方法对于那些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无法耐受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心脏消融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房颤患者,而且手术风险较大,需要患者在选择时谨慎考虑。
另外,心房封堵术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植入心房封堵器来阻断心房
内的血栓形成,可以有效预防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等并发症。
这种治疗方法对于那些无法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但是需要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以确保封堵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最后,生活方式调整也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之一。
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房颤的发生和发作,对于一些轻度的房颤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也对于预防房颤的发作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治疗房颤的最佳方法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药物治疗、心脏消融术、心房封堵术和生活方式调整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在选择时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进行评估和决策。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患者,祝愿大家早日康复,健康快乐地生活。
房颤最佳治疗方法

房颤最佳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心脏不规律地跳动,增加患者患中风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房颤至关重要。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以及治疗的风险和益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房颤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房颤的常见方法之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可以帮助控制心律失常,减少心房颤动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阿哌沙班等可以帮助预防血栓形成,降低中风的风险。
然而,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房颤,而且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出血风险增加等。
其次,心脏消融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通过导管在心脏内部进行消融,可以破坏引发心律失常的组织,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心脏消融术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心脏消融术需要在专业的心脏导管室进行,手术风险较高,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和护理。
最后,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以帮助控制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向心脏发送电信号,帮助维持心脏的正常跳动。
对于一些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患者来说,植入心脏起搏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心房颤动的发作。
然而,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综上所述,对于房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心脏消融术和心脏起搏器都是常见的治疗方式,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和医生需要充分沟通,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了解房颤治疗方法,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吃什么药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吃什么药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异常,其特征是心脏的上室部分发生快速而不规则的震颤收缩,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其他部分。
对于房颤的治疗,药物治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房颤的最佳治疗方法以及常用的药物。
治疗目标:房颤的治疗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复律,即恢复窦性心律,将心脏重新恢复到正常的有规律的心跳;二是控制心率,即使心脏保持在较低而有规律的心率下工作,以减少房颤对心脏的负荷和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不良影响。
常用的药物治疗:1.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房颤复律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干扰心脏细胞内电信号的传导,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需要监测心电图和血药浓度,以避免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2. 心率控制药物:对于房颤的控制心率治疗,主要采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数字化治疗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抑制心脏频率,并减少心室与房室传导。
其中,钙拮抗剂常用的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䓬,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和阿罗洛尔,而数字化治疗常用的是地高辛。
这些药物可以用于减慢心室率、控制心律等,从而有效缓解房颤带来的不适症状。
3. 抗凝治疗:房颤患者可能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抗凝治疗也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方面。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NOACs),如达比加群、阿哌沙班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
综合治疗策略:除了药物治疗,房颤的治疗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电复律、射频消融术、心房封堵术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综合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除了治疗,预防也非常重要。
房颤患者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控制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控制这些疾病的发展,从而减少房颤的发生。
2.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房颤的发作与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较大关联,所以房颤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房颤特点及治疗方法

房颤特点及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心脏的上腔房壁因电信号的异常而呈现不协调的、无规律的、高频率的收缩,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降低。
房颤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肺部疾病等等。
房颤会增加心脏病发作、中风发作、心衰等危险,需要及时诊治。
房颤的特点:1. 心跳快速而不规律:房颤时,心脏上腔房的电信号不协调,造成心脏的节律发生了变化,使得心跳速度快且不规律。
2. 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降低:由于心跳不规律,心脏无法正确地泵血,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疲劳、呼吸困难、低血压等症状。
3. 容易导致中风:心脏不规律的时候,会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会随着血液流动到其他部位,如果流入脑血管,容易导致中风。
4. 容易发作:房颤越长越容易发作,甚至成为慢性状态,即使偶尔发作也会对身体造成危险。
房颤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给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控制心律失常。
药物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心律失常程度、年龄、病史等等。
2. 心电复律:将电极贴在患者面部和胸部,通过电流让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该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急性房颤患者,具体方式有药物复律和除颤器复律等。
3. 射频消融:适用于长期患有房颤的患者,通过射频消融术切除心脏不规则发电的血管和组织,使得电信号重新恢复正常节律。
4. 植入式心律管理器: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者药物过敏,可以考虑植入式心律管理器。
该治疗方法通过将心脏电极植入患者体内,通过电流刺激心脏,使其恢复正常节律。
总之,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需要及时诊治。
患者应该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心脏状况,积极预防和治疗房颤,以保证自身健康。
房颤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房颤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心脏不规律地跳动,增加患者发生中风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房颤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房颤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症状:1. 心悸,房颤患者常常感到心跳加快、不规律的跳动,甚至有些人会感到心悸不止。
2. 胸闷,房颤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闷、呼吸急促,甚至出现胸痛的症状。
3. 疲乏,由于心脏跳动不规律,房颤患者可能会感到疲乏、无力,甚至出现头晕、晕厥的情况。
4. 中风,房颤会增加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因为心房颤动会导致血液在心房内凝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会引起中风。
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房颤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血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帮助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而抗凝血药物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减少中风的风险。
2. 电生理治疗,对于部分房颤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无法有效控制心律失常,这时可以考虑进行电生理治疗,包括直流电复律和射频消融术等。
3. 心脏起搏器,对于合并有心脏传导阻滞的房颤患者,可以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帮助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4. 射频消融术,对于部分房颤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射频消融术,通过热能破坏心房内的异常传导组织,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5. 肺静脉隔离术,对于部分房颤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肺静脉隔离术,通过手术或导管介入的方式,隔离引起房颤的异常传导组织,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总结: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患者发生中风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因此,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及时发现症状,积极治疗非常重要。
同时,房颤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可以是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甚至手术治疗。
希望本文对大家对房颤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所了解,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心房颤动抢救记录范文

心房颤动抢救记录范文
心脏房颤又叫心房颤动是一个专门术语它指明了一种特定的心
律失常(心跳异常)的位置和性质。
出现心脏房颤时心脏不像心律正常时那样从上心室向下心室发
送平稳的电信号。
因此心脏就无法像下常时那样高效地输送血液你的父亲可能会感到呼吸短促觉得头晕目眩或四肢乏力感觉就像要昏过
去一样。
如果心脏房颤持续很长时间心脏可能就会无法其自身输送足量的血液从而造成胸部不适。
身体上发生的所有这些令人烦恼的事都会使人感到非常忧虑。
具体的治疗目前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对于持续性房颤首选同步直流电复律这对于没有原发性心脏病的房颤是最好的方法。
只要按照操作常规进行安全系数是很高的。
持续时间越长得房越安全原因是:房颤患者心房内常有血栓形成如果在房颤半月内复律治疗由于血栓
没有机化在复律时很容易脱落有引起的脑肺梗死的危险。
当然只要按常规服用抗凝药也可部分避免。
时间一长血栓机化了脱落栓塞的机会就要少一些。
2药物治疗常用的是洋地黄类倍它洛克普乐帕酮胺碘酮奎尼丁等。
这些药物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自已随意使用都是严格的处方药一定要遵医嘱服用才安全。
药物治疗即使不能转律也可心率减慢只要达到了心室率在80-100/分那就是很满意的效果啦。
再说即使恢复了窦性心律也有再复发的可能。
总之目前对物发性房颤还没有更好的办法。
一些手术治疗方法还没有得到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房颤的治疗方法1.器质性心脏病1风湿性心脏病:约占心房颤动病因的33.7%,以二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多见。
2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心绞痛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5%,陈旧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发生率为3.8%;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发生率为8.2%。
而因胸痛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者,心房颤动发生率为11%。
总之冠心病的发生率是较低的。
3高血压性心脏病:其心房肌的很多小动脉管腔可因内膜增厚而狭窄或完全闭塞,使局部心肌发生缺血性变化及纤维化。
4甲状腺功能亢进:早期心肌有局灶性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病程久者心肌常呈细小局限性纤维化,发生率为5%,多见于40~45岁患者。
青年患者较少见,即使发生也多为阵发性。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当窦房结动脉局灶性肌纤维结构发育不良,胶原结构异常及窦房结周围的变性,特别是窦房结周围变性以及窦性冲动的异常,可促使心房颤动的发生。
6心肌病:各类型的心肌病,常因伴有局灶性的心房肌炎症、变性或纤维化、心房扩大易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其中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常是该病的首发表现,发生率高。
7其他心脏病:如肺源性心脏病发生率为4%~5%,大多为阵发性,呼吸功能改善后发作会减少;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心房颤动皆属于自律性增高的局灶起源性心房颤动;而部分的阵发性及部分持续性及慢性心房颤动为心房内、肺静脉、腔静脉局部微折返机制所致。
2.预激综合征可能是由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旁道不应期很短,一旦建立了折返条件,经旁路的冲动增加,这种冲动又折返进入左心房应激期即能诱发心房颤动。
预激并发房颤的发生率为11.5%~39%。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被认为情况严重,因为旁路没有像房室结那样生理性传导延搁的保护作用,所以经旁道下传的心室率多在180次/min以上,严重影响心脏的排血量。
3.其他疾病1全身浸润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白血病、淀粉样变等。
2肺和全身性感染以及慢性肺功能不全。
3心脏手术和外伤。
4洋地黄中毒、乌头碱类、尼古丁等中毒均可诱发房颤。
5各种心导管操作及经食管电刺激、电复律术中等可直接诱发房颤。
6酗酒和吸烟、情绪激动、过度吸烟、排尿等可直接发生或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诱发房颤。
4.家族性房颤系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方式属AD遗传,多在成年之后发生,呈阵发性,房颤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和终止。
房颤发作症状较轻,多由劳累、精神紧张、感染、疼痛、饮酒、吸烟等诱发,心功能保持正常。
一般预后较好。
5.原因不明健康人发生的特发性房颤,往往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依据。
一治疗1.心房颤动的治疗对策①消除易患因素;②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③预防复发;④控制心室率;⑤预防栓塞并发症。
发作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心室率和转复窦性心律;非发作期窦性心律时的治疗目标是预防或减少心房颤动的发作。
阵发性心房颤动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称为孤立性心房颤动时:休息、镇静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大多数患者均可转复为窦性心律仅少数需用电复律。
反复发作者应考虑射频消融局灶起源点以达到根治目的。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伴有心脏病时,也可采用上述原则。
但是如发生了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需要立即转复为窦性心律。
当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时,必须立即给予复律以防止或逆转肺水肿的发生。
可选择同步直流电复律,首次电击给予100J,第二次和以后的电击给予200J。
如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则可静脉使用毛花苷C西地兰、地高辛、β受体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滞药来控制心室率。
既往主张首选洋地黄,它对休息状态下心室率的控制有效,但对运动时的心室率不能良好控制,起效作用慢。
现主张选用静脉推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因为它们起效快,并能较好地控制运动时心室率。
普鲁卡因胺、奎尼丁、丙吡胺对转复窦性心律有一定疗效。
但不良反应明显,故已很少应用。
伊布利特转复为窦性心律者占31%,但必须在严密监测下应用,它可以急性延长Q-T间期,增加近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
索他洛尔也有明显的转复疗效。
胺碘酮是目前公认的对复律及防止复发有明显疗效的药物。
既往胺碘酮的使用受到限制主要在于它的副作用和过长的半衰期,后者限制了治疗更改的灵活性。
现已证实小剂量的胺碘酮200~300mg/d可以明显地减少不良反应。
为达根治可行射频消融术。
转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加抗凝治疗。
两种方法的长期疗效尚需大规模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持续性心房颤动发作时,如患者能良好地耐受血流动力学障碍,大多数学者不主张重复使用电复律。
如果系反复出现或持续时间更长,这种类型的心房颤动最终将发展成为慢性心房颤动,复律困难。
所以,此时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复发时的心室率。
膜活性抗心律失常药可用来降低复发的频率。
但疗效不能肯定,而且不良反应大。
ⅠA、ⅠC或Ⅲ类药物可预防心房颤动的复发,但是它们的疗效不稳定,而且还需考虑它们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和不良反应。
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用ⅠC类药物。
胺碘酮也有一定的疗效。
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或外科迷宫手术。
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心室率,预防栓塞并发症。
如果慢性心房颤动经药物或电复律治疗可使血流动力学改善则可行复律治疗。
应用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奎尼丁后,可尝试进行电复律。
如在电复律治疗后仍转为慢性心房颤动者,要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可能性则很小。
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应侧重于控制心室率。
根治法导管射频消融术或外科迷宫手术对此类患者有一定疗效。
①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抗凝剂。
②电学治疗:电除颤、人工心脏起搏器、导管射频消融术根治疗法。
③外科手术治疗:外科迷宫手术。
2.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对策为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首选治疗。
房颤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心房电重构,而不易转复,因此复律治疗宜尽早开始。
阵发性心房颤动多能自行转复,如果心室率不快,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能够耐受,可以观察24h。
如24h后仍不能恢复则需进行心律转复。
也有人主张,只要发作即应用药物控制。
超过1年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者,心律转复成功率不高,即使转复也难以维持。
复律治疗前应查明并处理可能存在的诱发或影响因素,如高血压、缺氧、急性心肌缺血或炎症、饮酒、甲状腺功能亢进、胆囊疾病等。
有时当上述因素去除后,心房颤动可能消失。
无上述因素或去除上述因素后,心房颤动仍然存在者则需复律治疗。
对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对其本身的治疗不能代替复律治疗。
以下为临床选药方法。
A.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及有器质性心脏病但非冠心病亦不伴左心室肥厚的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可首选ⅠC类药如普罗帕酮,次选索他洛尔、依布利特ibutilide。
若仍无效,可选用胺碘酮,它也可作为首选。
B.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者:胺碘酮为首选药。
C.冠心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者:应首选胺碘酮,次选索他洛尔。
D.迷走神经介导性心房颤动:选用胺碘酮,或胺碘酮与氟卡尼联合应用,也可用丙吡胺双异丙吡胺。
现阶段我国对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者使用的药物中仍以Ⅰ类抗心律失常药较多,但它可增高这类患者的死亡率,故应引起重视。
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尤其是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应尽量使用胺碘酮、索他洛尔,避免使用ⅠA类奎尼丁和ⅠC类普罗帕酮药物。
对药物复律无效的心房颤动采用电复律术。
此外,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时,往往心室率过快,还可能引起血压降低甚至晕厥如合并预激综合征经旁路快速前传及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应立即电复律。
对于预激综合征经旁路前传的心房颤动或任何引起血压下降的心房颤动,立即施行电复律。
电复律见效快、成功率高。
电复律后需用药物维持窦性心律者在电复律前要进行药物准备,服胺碘酮者最好能在用完负荷量后行电复律,也可使用奎尼丁准备。
拟用胺碘酮转复者,用完负荷量而未复律时也可试用电复律。
此时可继续使用各有效药物的维持量。
但电击复律后首选胺碘酮。
主要针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
偶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不需维持用药以预防发作,例如数月或1年发作1~2次者。
较频繁发作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可以在发作时开始治疗,也可以在发作间歇期开始用药。
判断疗效要看是否有效地预防了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
这是永久性及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主要治疗目标,使心室率维持在60~70次/min,稍活动后不超过90次/min。
钙拮抗药与β受体阻滞药在治疗心房颤动方面优于洋地黄制剂的效果正备受关注。
下列药物可选用:A.其正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对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者尤为适用;B.可与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药或钙拮抗药联合应用,效果较单独使用一种药物的效果更佳。
但要注意调整地高辛、毛花苷C西地兰剂量,避免过量中毒。
危重急症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使用洋地黄治疗无效时,可静注地尔硫卓。
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β受体阻滞药多与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合用。
心房颤动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附壁血栓脱落造成重要器官的栓塞表现,特别是脑栓塞,它是导致心房颤动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对策主要是抗凝治疗。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尤其是经过置换人工瓣膜的患者,应用抗凝剂预防血栓栓塞已无争议。
目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在增加,≥80岁的人群中超过10%。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血栓栓塞并发症较无心房颤动者增高4~5倍。
临床上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发生血栓栓塞者有8个高危因素:A.高血压;B.糖尿病;C.充血性心力衰竭;D.既往有血栓栓塞或一过性脑缺血病史;E.高龄≥75岁尤其是女性;F.冠心病;G.左心房扩大>50mm;H.左心室功能下降左心室缩短率<25%,LVEF≤0.40。
小于60岁的“孤立性心房颤动”指无器质性心脏病出现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脑栓塞年发生率仅0.55%,当合并高危因素≥1个时,栓塞概率成倍增长。
在血栓栓塞并发症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并随年龄增长。
一旦发生,约有半数致死或致残。
抗凝治疗的适应证:A.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心房颤动,只要无禁忌证,都应常规抗凝治疗,尤其具有上述8种高危因素之一者更应尽早抗凝治疗。
B.除非患者无上述高危因素,且年龄小于65岁,属低危病人,可以不常规抗凝治疗。
孤立性心房颤动者的栓塞并发症危险性并不高于一般人群,故也不强调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的选择:经6000余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用抗凝药物对脑栓塞进行一级或二级预防,结果显示华法林降低脑卒中危险率68%,阿司匹林降低危险率21%,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
华法林又确实比阿司匹林有效降低危险率相差40%。
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心脏病学会分别建议:对<65岁、无高危因素的永久性或持续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可用阿司匹林,≥1个高危因素者则用华法林;65~75岁、无高危因素者,仍应首选华法林,也可用阿司匹林;有高危因素者应用华法林;>75岁者,一律用华法林,若不能耐受者则可用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