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垃圾焚烧收入中“国补”占比约20%,14省投资规模超2500亿,未来垃圾发电厂大型化将是必然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垃圾焚烧收入中“国补”占比约20%,14
省投资规模超2500亿,未来垃圾发电厂大型
化将是必然趋势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
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由于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故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现代的垃圾焚烧炉皆配有良好的烟尘净化装置,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一、垃圾发电“国补”未取消,应完善发电价格形成机制
1月22日,财政部、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此前备受市场关注的垃圾焚烧发电“国补”退坡在政策文件中并未提及。《意见》明确了垃圾焚烧的“差异性”,指出价格主管部门将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成本变化情况,及时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形成机制。“国补”突然大幅退坡的担忧将缓解。
(一)垃圾焚烧收入中“国补”占比约20%,收费制度建立依然是政策改革方向
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和焚烧两种。卫生填埋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根据垃圾自然降解原理,采用严格的科学管理手段,使垃圾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综合性方法,优点是技术成熟、投资成本低、对垃圾要求低;缺点是占用土地面积较大,且可能发生渗漏,造成二次污染。垃圾焚烧是指将垃圾置于850摄氏度以上高温环境中,使垃圾中的活性成分经过氧化转化成性质稳定的残渣,释放热量并用于供热及发电,优点是能量利用效率高、对环境造成影响小、占地面积小;缺点是初期投资大、技术要求较高。
随着城镇化率水平的提升,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稳步增加。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城镇化率仍有较大的差距。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仅为58.52%,与发达国家普遍80%以上的城镇化率相比,提高空间较大。
伴随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城镇人均产生垃圾量也将随之提升。若按照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人均1.2千克/天的垃圾产生量计算,中国的城镇垃圾量将达到34000万吨/年。若按未来城镇化率达到80%、城镇人均 1.2千克/天的垃圾产生量计算,未来中国城镇垃圾量将达到45000万吨/年。就当前而言,我国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5%,绝对量持续增长。
垃圾发电电价制定机制:根据2012年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均先按其入厂垃圾处理量折算成上网电量(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为280千瓦时)进行结算,并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电价高出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实行两级分摊。其中,当地省级电网负担每千瓦时0.1元,其余部分纳入全国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解决。
吨垃圾处置收入中“国补”占比近2成。根据行业经验来看,一般来说垃圾处置费收入占比为吨垃圾收入的30%,电费收入为垃圾焚烧的主要来源,其中按照火电标杆电价0.375作为假设,国补占比接近20%,如果退坡将对项目盈利产生不小压力。
生物质电价补贴(含垃圾发电)占可再生能源补贴较低,2019年仅为 4.9%。根据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443号建议的答复》披露2016-2019年期间,中央财政共拨付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超3000亿元,其中用于生物发电(含垃圾发电项目)378亿元,占比为12%。而2019年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发布866亿可再生能源补贴分配,生物质补贴仅为4.9%。
退坡尚需收费制度建立,引导垃圾处理费市场化。此次下发的《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价格主管部门将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成本变化情况,及时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形成机制。此外,2019年10月财政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443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提及:针对垃圾发电效率与生态效益欠佳的问题,一方面将保持已有项目的补贴政策,另一方面逐步减少新增项目纳入补贴范围的比例,引导垃圾处理费市场化方式对企业予以支持。
预期垃圾处理费市场化程度将逐步提高,并有望加速推进行业产能整合及利用效率提高。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在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同时,低价竞标、带病运行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前期资金投入不足、补贴面临退坡等问题开始制约行业发展。
我国垃圾发电行业市场规模:垃圾焚烧产能持续增长,十三五规模或达两千亿
《2020-2026年中国垃圾分类处理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投资商机预测报告》显示: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能力(仅包含设定城市)近年来保持了较快增长,截至201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产能达到29.8万吨/日,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012-2017年处于持续高投产状态,其中2012-2016年平均年新增产能约为3.2万吨/日,2017年城市新增垃圾焚烧产能较2012-2016年平均新增产能值提升1万吨/日,达到4.2万吨/日。按照当前趋势及“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产能将达到59万吨/日。
统计数据显示,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2020年产能达到59.1万吨/年,截至2017年底已投运产能为35.2万吨,假设2018-2020年平均每年增加8万吨/年的垃圾发电产能,可于2020年完成目标,综合考虑工程、设备以及运营市场,十三五期间垃圾焚烧总市场规模达到2438亿元。
(二)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行,利好前端付费制度建立
6个重点城市2020年完成垃圾分类工作,相应市场空间将释放。截至2020年1月,46个重点城市均已启动垃圾分类相关工作计划,并已有30个城市正式颁布、实施了垃圾分类有关管理条例。还有16个城市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立法计划或已形成草案。
2019年7月新版《上海市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印发,结合垃圾分类要求保障处理费征收。该《办法》相较于2013年《原办法》新增建立与分类质量相挂钩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要求,明确单位生活垃圾产生量按照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三类分类计量,可按照分类质量,实行差异化收费;并可根据分类考核达标的,下调和上浮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明确凡在上海产生生活垃圾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营者等,均应当缴纳单位生活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