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存在和发展的要素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

境。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行政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依赖

1、行政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产生

2、外部环境的需要制约着行政系统及其价值观、目标、规模、结构与行为方式

3、行政系统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都要从外部环境输出

(二)行政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选择与塑造

1、行政系统作为开放系统,必然要从外部环境中接受物质能量信息的投入

2、行政系统不仅选择外部环境,更要设法改善、控制外部环境

总之,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外部环境创造了行政系统,而行政系统反过来又改变了外部环境。

三、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静态)

政府的基本职能主要是指政治职能(维护和巩固国家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济职能(政府管理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职能、社会职能(政府对社会领域中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

四、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一)职能重心的转变:重政治统治职能,轻社会管理职能,重阶级斗争,轻经济建设转变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二)职能关系理顺

1、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2、理顺政企关系

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5、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三)职能方式的转变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

政手段相结合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五、我国的行政组织结构

我国基本上采用直线职能式结构。从纵向看,我国行政组织划分为中央(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内再作划分。从横向看,每级政府内按业务性质平行划分为若干职能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不同,但管辖范围大体相同,地位平等。他们主要对同级政府和首长负责,同时也接受对口的上级职能部门的领导。

六、08年国务院大部制改革

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1、“三权分立”:加入“决策、执行、监督”分立的意图,对“三权”进行厘清、分立归属,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职能相近、业务雷同部门合并或拆减。

2、部门大量合并:将根据政府职能业务的雷同性、共性和重合性合并一些部门,但权力相互监督的部门应该不会融合到一个部门里。

3、彻底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各部门协调困难,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角色定位,彻底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七、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拥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主体)依法行使权力,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等活动(内容)的总称。

八、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制与集中制结合的制度。民主制是指在国家生活中,人民当家作主,有权以不同的合法方式参加对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和法律的讨论,参加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及社会事务的管理。集中制坚持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现合理集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务中央,这是建立全党和全国的正常秩序、实现管理意志统一、行动一致的基本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根本的行政领导制度。我国宪法把民主集中制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确立下来。

内容:1、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守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九、行政首长负责制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具体形式——行政领导负责制。它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的具体形式。它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

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共同负责

个人分工负责制:领导集团内成员为执行集体领导意志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是保证集体领导实现的重要措施。

十、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1.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2.职位分类(我国分为27级)我国公务员法规定,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分为综合管理、专业技术、行政执法类。

3.公务员录用,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4.考核、奖励、纪律与惩戒制度

5.职务升降、任免制度

6.培训、交流、回避制度

7.工资、保险、福利制度

8.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

9.职位聘任

十一、公共预算的基本功能

公共预算包括三种基本功能:控制、计划、管理。

控制功能是指为确保有效实施特定工作任务而对具体人、财、物的控制,所以,它常建立在对预算支出详细分类的基础上。

管理是指确定了组织目标后,项目管理者确保有效地获得和利用资源以实现

组织目标的过程,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它非常关注管理绩效。

计划是指确定组织目标、测算为实现组织目标需要的资源,以及决定怎样获取、使用这些资源等一系列决策过程,主要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十二、公共预算的目标

在宏观层次上,公共预算制度对政策制定构成财政总额约束;在中观层次上,公共预算制度影响以战略重点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和利用;在微观层次上,公共预算制度影响资金使用,进而影响公共服务生产和供给的效率。公共预算最终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确保财政资金的吸取和使用履行对公民的责任,实现财政问责。

1、总额控制:对收支总额的控制,确保日常财政能平稳运行

2、配置效率: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收益

3、运作效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有效率地组织和管理财政交易,防止资金被贪污、挪用和浪费,确保立法机构通过的预算能严格而有效地执行,提高收入和支出管理的效率。

4、财政问责:公共预算应承担的受托责任,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其对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财政问责是建立责任政府的关键,没有预算的政府是看不见的政府,而看不见的政府不可能是负责的政府度。财政问题是国家最大的政治,是关乎国家治理的大问题。

十三、我国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

部门预算改革以来,我国预算审批程序主要是被称为“两上两下”预算程序。

一上:支出部门在收到财政部门的年度预算编制通知后,对部门下一年度收支进行预测,然后报送财政部门。

一下:财政部门收到各部门预算后,有职能处室对各部门预算进行审查,然后将审查意见反馈给各部门。

二上:各部门在财政部门下达控制数内重新编制本部门预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查各部门预算后,汇总编制政府预算。然后,报政府常务会议讨论。财政部门再次修改预算,报同级党委审批。最后,财政部门将政府预算草案报人大常委会初审,人大常委会初审后形成的政府预算在人大会议召开时提交大会审议通过。

二下:人大通过预算后,由财政部门批复给各部门,开始预算执行。

1999年预算改革标志现代公共预算开始在我国建立,其主要目标是建立控制取向的现代公共预算。(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十四、行政信息公开的含义

行政信息公开指政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公共组织主动或根据公众申请公开行政信息,并方便公众获取的各种活动与制度总称。

我国行政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十五、政策过程的五个阶段

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形成、政策决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

十六、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

政府公共关系,特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和合作的管理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