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小故事_历史故事
封建社会的趣闻
![封建社会的趣闻](https://img.taocdn.com/s3/m/c230977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d.png)
封建社会的趣闻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存在许多有趣的故事和趣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封建社会的趣闻吧!一、奇特的礼仪规定在封建社会,官员们必须遵守严格的礼仪规定。
有一次,一位王爷在参加宴会时,突然感到肚子不舒服,他想去上个厕所。
但是根据礼仪规定,王爷不能在宴会上随意离席,只能一直忍着。
结果,他一直坐着,最后居然尿湿了自己的裤子。
这个故事成了当地人传颂的笑话,让人啼笑皆非。
二、荒唐的爱情故事在封建社会,爱情受到很多限制,许多人的婚姻都是由父母或者长辈安排的。
但是,也有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
有一对年轻人相爱,但是女方的家人不同意他们在一起。
于是,他们决定私奔。
他们藏在一个大箱子里,让人们抬着箱子离开女方的家。
结果,他们在箱子里待了一天一夜,最后被人发现,闹出了很大的笑话。
三、封建迷信现象在封建社会,迷信现象非常盛行。
有一次,有人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一个大坑,准备建房子。
结果,有人告诉他,坑里有鬼,不能建房子。
于是,他们决定把坑填上,不再建房子了。
这个故事让人忍俊不禁,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人们对迷信的盲从。
四、奇特的燃放仪式在封建社会,一些地方会举办一些奇特的燃放仪式。
有一次,一个村庄举办了一场燃放烟花的活动。
大家都非常兴奋,纷纷赶来观看。
结果,当烟花点燃时,却发现是一群鸟飞了出来,根本没有烟花。
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让众人大笑不止。
五、滑稽的官员行为封建社会中的官员们有时也会闹出一些滑稽的笑话。
有一次,一位官员在出巡时,看到路上有一块大石头,他觉得很碍眼,就下令将其挪开。
结果,众人发现,原来那块石头是一只乌龟!官员的愚蠢行为引发了众人的哄笑。
六、荒诞的科举考试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
但有时候,科举考试也会出现一些荒诞的情况。
有一次,一位考生在答题时,他的笔突然断了。
他急忙找人借笔,却发现场上没有人有笔。
于是,他只能用嘴里的口红继续写。
这个场景让人哭笑不得,也成了考场上的传奇。
搞笑有趣的真实的历史小故事
![搞笑有趣的真实的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83464d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d.png)
搞笑有趣的真实的历史小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趣闻和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忍俊不禁。
这些真实的历史小故事,以其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过去时期的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幽默感。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搞笑的历史小故事,感受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
故事一:狮子吓尿了亚历山大大帝追溯到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大帝年轻时,他是个勇敢而自信的战士。
据说,有一次他遭遇了一只巨大的狮子,亚历山大并没有退缩,反而毫不畏惧地向狮子扑去。
然而,当他靠近时,这只狮子却吓尿了。
这一幕让人捧腹大笑。
原来,这只狮子曾被人驯服并作为富人的宠物,习惯了充满威严的生活。
然而,当它看到亚历山大靠近时,它感到非常吃惊,因为亚历山大充满无畏的勇气,它忍不住尿了出来。
亚历山大看到这一幕,赞叹着狮子的胆怯,同时也被逗乐了。
这个搞笑的历史小故事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流传至今。
故事二:拆桥进退两难在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将领庞培遭遇了一个尴尬的情境。
他的军队在北非的底层海峡附近遭到追击,他们必须赶紧逃离。
然而,敌人在他们前进的路线上破坏了一座重要的石桥。
庞培面对着两个选择:要么与敌人作战,要么无路可逃。
但他聪明地在这个关键时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下令部队开始拆桥,并命令士兵们只拆一块石头。
当敌人追击时,他们被这个看似荒谬的行为迷惑了,由于他们无法理解依靠一块石头修桥需要多长时间,他们不敢轻率行动。
最终,庞培的军队顺利逃脱,这个搞笑的小故事成为了军事战略中的经典之一。
故事三:卖西瓜救国王在18世纪,印度的一位富商Shivkar Bapuji Talpade发明了一种能够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器。
在他试图展示这一创新的飞行器时,他遇到了一个需求迫切的问题:他需要找到一位有影响力的人来观看他的试飞。
于是,他转向了当时的泰国国王,希望他能提供帮助。
为了吸引国王的注意力,他让民众在泰国广场玩起了一个奇特的游戏。
他购买了一些最大最甜美的西瓜,然后,他将西瓜放在一个箱子里,然后组织了一个比赛,要求参与者在一定时间内吞下整个西瓜。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a33f54a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8.png)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衷探讨和传颂的话题,其中既有悲壮的故事,也有轻松幽默的趣闻。
下面就来分享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让我们一起领略历史的魅力。
1. 鬼谷子与迟到的学生相传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学生必须准时出席上课,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有一次,一个学生迟到了,他匆忙赶到鬼谷子的门前,却发现门上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不在家”,学生大惊失色,以为鬼谷子已经出走,于是跪在门前苦等。
结果过了半天,鬼谷子走回来了,看到学生跪在门前,笑着说:“你晚到了,我已经出去追寻天地间的奥秘了。
”2. 屈原投江与龙王相助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因忠于国家,被贬配到远方。
有一天,他在汨罗江投江自尽,龙王见状,派遣蛟龙将他救了上来,并护送他离开。
这便是“屈原投江,龙王相助”的典故。
3. 刘备三顾茅庐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这一段佳话被传颂至今,展现了刘备对人才的珍视和诸葛亮才华横溢的风采。
4. 秦兵马俑的发现1974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兵马俑陵被发现,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奇迹,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5. 拔舌自缚的郑和郑和是明朝的航海家,他曾在航行途中遇到险情,为保全船员安全,郑和决定拔舌自缚,这一举动展现了郑和对船员的保护之情。
6. 华盛顿的樱桃树之谎据说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被发现偷吃樱桃,他害怕被父母责罚,便编造了一个说辞。
这个故事引发了后人对于华盛顿诚实品德的深入探讨。
7. 《元宵节的前一天》描绘了元宵节欢乐的场景《元宵节的前一天》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庆典的热闹氛围和人们的快乐心情。
8. 孔子与须陀树孔子曾在须陀树下讲学,他的弟子子贡问他:“须陀树为何这么大?”孔子答曰:“因为有礼。
”这段典故讲述了礼仪的重要性。
9. 独行蛮荒的司马迁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严酷的监禁下仍能独行蛮荒,著有《史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文献。
真实有趣的中国历史故事
![真实有趣的中国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623f7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8.png)
真实有趣的中国历史故事1、历史上最成功的海盗:一个中国女人一位名叫郑石氏的中国妇女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海盗船长,在鼎盛时期,她指挥了1800多艘海盗船和大约八万名士兵,这位郑石氏以海盗女王而闻名。
2、纸张最初用于包装,而不是用于书写纸是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发明的,人们将其用于包装甚至是厕纸。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才开始将其用于写作。
3、清康熙曾被雷电劈中清朝的康熙帝统治了中国长达61年之,他是清朝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然而,在康熙的统治时期,有一次他差点遇到了天劫。
根据《康熙实录》记载,康熙经常在夏天到外面游玩,有一次他在嘉定龙池岸边,突然电闪雷鸣,一道巨大的闪电劈中了他的身体。
但奇迹的是,康熙并没有受伤。
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人们谈论康熙的一大趣闻。
然而,现代科学认为,当康熙被雷电劈中时,他可能是躲在了庇护所里。
由于康熙当时穿的龙袍深色而且有很多装饰,很难看到他是否真的被劈中了。
4、唐太宗和寺庙的香炉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帝王。
他曾肆掠全国的地盘,统治范围达到了盛唐时期的顶峰。
在他的治下,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唐太宗生性谦虚,甚至连寺庙中的金银香炉也不放过,声称“金银是岁财,宁用其物,何必极忌。
”于是,他要求寺庙换上普通的陶炉。
但这些普通陶炉短时间内就如雪片一般消失。
经过查看发现,这些炉子被某些人藏起来,因为唐太宗的名声太大了,许多人想要与之合影留念,以便向他的后代展示。
按照古代的传统,朝廷需要提供给皇帝的餐具、炊具、器具等必需银器。
于是那些炉子被制成银器,官员们自己用来炖汤、煮饭。
5、文景之争中的耿夫人汉朝的文景之争是中国历史上受到关注的一件事。
文景之争起因是汉武帝去世后,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即汉昭帝。
昭帝非常温和,但是他的嫡母霍光为了掌握实际上的权力,把他的母亲窦太后流放到了远离京城的地方。
而昭帝年幼,很快就因病而死,他的舅舅刘贺被推为新帝。
在英子之(即昭帝生父)的探险中,刘贺没有被承认,他的嫡母耿夫人乘机反击。
古代历史趣闻故事
![古代历史趣闻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d48b9f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4.png)
古代历史趣闻故事纵观历史传承,每一历史事迹无一不是通过历史故事源远流长,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历史趣闻故事。
古代历史趣闻故事1:晏子举贤晏婴,字平仲,是齐国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龙口市一带的人。
他曾经侍奉过齐灵公、齐庄公和齐景公三任国君,因为生活节俭,勤于政事,秉公执法,善于用人而名扬诸侯各国,很受百姓的爱戴。
尤其是当上丞相之后,更是每顿饭不吃两样肉,家里人都不穿丝绸做的衣服。
越石父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当时正处于押禁中。
有一次,晏婴外出,正好在路上遇到了越石父,就用一匹马为赎金,把他赎了出来。
回到家里之后,晏婴没有和越石父打招呼,直接进入内室,顾自休息去了。
越石父在外边等了很久,也不见晏婴,他非常失望,便请求离去。
晏婴感到奇怪,赶紧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从内室走出来。
他叹息着说:“看来我晏婴还是不够仁慈啊!我刚刚把您解救出来,您这么快就要离开我了。
”越石父说:“并非如此。
我听人说,君子因为自己的人不能了解自己而委屈,要是自己的人能了解自己,他们就会心情舒畅。
这话说得好啊!我被押禁的时候,别人不了解我,而您能把我从厄运当中解救出来,说明您已经了解了我。
可是我不理解,您既然了解我,为什么不以礼相待,而长地把我丢在室外呢?这样的话,我还不如回去的好。
”晏婴听了越石父的话,十分惭愧,赶紧向他道歉。
晏婴觉得越石父如此开诚布公,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才,马上请他进入内室,待为上宾,后来又让他担任了要职。
因为晏婴是齐国的丞相,所以,他乘坐的马车非常豪华。
有一次,晏婴的马车从街市过,那马车夫的妻子恰好看见了自己的丈夫撑起马车漂亮的大车盖,打马的鞭子甩得“啪啪”直响,脸上的神态十分得意,好像这马车不是晏婴的,而是他自己的一样。
马车夫回家之后,他的妻子对他说:“你以后不要为丞相驾车了。
”马车夫听了,十分奇怪,说:“能为丞相驾车,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啊,为什么要放弃呢?”妻子说:“丞相身高不足六尺,却成为齐国的丞相,名声遍布天下。
历史搞笑小故事
![历史搞笑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0be81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6.png)
历史搞笑小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隐藏着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
这些历史搞笑小故事或有趣的事件,带给我们欢乐和轻松的时刻。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丝欢乐。
一、拒绝白象的礼物在古代的东南亚国家泰国,有个国王非常喜欢拥有特殊颜色的大象。
有一天,他听说邻国送来一头非常罕见的白色大象作为礼物。
可是,这头大象实在太过特别,不管是驯象师还是其他人,都不知道如何照料及处理白色大象的问题。
国王为了避免照料不善导致美丽的白象丧命,决定将其遣返。
这一举动令许多人哭笑不得,觉得这是个搞笑又荒唐的历史故事。
二、普鲁士国王的古怪法令18世纪,普鲁士的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颁布了一项古怪的法令。
他命令人们必须使用一种特制的“硬盖贝雷帽”,这顶帽子必须是硬的,并且帽檐长度和帽顶高度都要符合严格的尺寸标准。
违反此法令的人将会受到罚款或者牢狱之灾。
当然,这个法令实施后引起了许多嘲笑和不满,因为这样奇特的法规实在过于荒谬。
三、拯救巴黎的胡须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了一项禁止拥有胡须的法令。
当时,胡须被认为是贵族身份和特权的象征,是对现存社会秩序的一种嘲讽。
据说,当时许多人为了逃避被处以罚款或者监禁,在半夜或凌晨悄悄地剃掉胡须。
这个法令让整个巴黎一片欢笑,人们以各种方式来嘲笑这个看似小题大做的政策。
四、普鲁士国王和马桶故事在历史上,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也被称为“托管者国王”。
有一天,他经过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时,感到肚子不舒服,急需上厕所。
然而,镇上的居民告诉国王他们没有供国王上厕所的场所。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非常生气,他下令征用当地镇民的马桶,并剥夺了他们使用厕所的权利。
这个搞笑的历史事件被广泛传颂,让人哭笑不得。
五、拙劣的藏匿地点在历史上,有一位名叫弗朗茨·雷查的瑞士人,他企图抢劫一家银行。
然而,他选择了一个并不明智的藏匿地点,藏在银行的衣柜里。
银行的一名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了他,并报警将其擒获。
世说新语历史轶事古代名人的言行趣闻录
![世说新语历史轶事古代名人的言行趣闻录](https://img.taocdn.com/s3/m/d954845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0.png)
世说新语历史轶事古代名人的言行趣闻录世说新语是一部汇集了古代名人的言行趣闻的文献,记录了历史上许多重要人物的动人故事和智慧言论。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以及那些杰出人物的智慧和风采。
以下是一些世说新语中的历史轶事,带我们一起走进古人的世界。
轶事一:曹操的孝心据载,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一手创建了强大的曹魏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
然而,在世说新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曹操。
在一次曹操的母亲逝世后,他深感自己对母亲的孝道不够,于是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还亲自主持灵车行进。
当时,曹操正身穿孝服,手持火把,扶灵车上山,亲手埋葬了母亲。
这件事让人们对曹操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孝心和仁爱之情。
轶事二:刘备的仁德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君主之一。
在世说新语中,有许多关于刘备仁德的轶事。
有一次,徐庶,刘备的重要谋士,听说刘备要杀死他的亲兄弟刘表。
徐庶深知刘表性格仁厚,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他主动找到刘备,并试图说服他放过刘表。
尽管徐庶的话语让刘备下定决心杀死刘表,但当他见到刘表时,却被刘表的仁德所感动,最终决定放过他。
这个轶事清晰地展示了刘备对仁德的坚守和他重视人情的一面。
轶事三:诸葛亮的智慧诸葛亮是蜀汉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而闻名于世。
世说新语中的一则轶事展现了他的智慧。
据说,有一次,刘备和诸葛亮一起打猎。
刘备兴致勃勃地追逐一只鹿,但始终未能捕获。
这时,诸葛亮看到了一只鸽子停在一株树上,他便沉思片刻,然后解释了这只鹿的行踪。
他说,鹿生性胆小,因此在遇到危险时,会抬起头来注视所在方向,以便随时逃跑。
而那只鸽子停在树上,引起了鹿的注意,所以它一直在同一个地方逗留。
基于这个推断,诸葛亮成功地预测了鹿的行踪,并将信息告诉了刘备。
这个小故事生动地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观察力。
古代名人趣闻和故事
![古代名人趣闻和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2f614f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f.png)
古代名人趣闻和故事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哪个阶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记忆中,故事都是传承历史的重要媒介,是陈述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
那么古代的名人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古代名人趣闻和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代名人趣闻和故事篇一:袒腹东床王羲之的书法「铁画银钩」,流传千古,而他一生的趣闻轶事,也脍炙人口.有一次,大官郗鉴到王导丞相家中,想在王丞相的子侄里挑一位当女婿.消息传来,一群二十来岁的男孩子无不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的,希望能被选上.只有王羲之毫不在意,躺在靠东边地床上,衣衫不整,露出肚皮吃东西.郗鉴看了,反而觉得这个年轻人洒脱自然又有气度,就决定把女儿嫁给他.这就是「袒腹东床」「东床快婿」典故的由来.古代名人趣闻和故事篇二:朱元璋与柿树据《燕京时餐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贫,经常挨饿.有一天,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走到一个村庄,看到一棵柿树正熟,就摘下了一些果子美餐一顿.后来,他当了皇帝,忘不了柿树的功劳,还念念不忘植树造林,于是下令有五亩至十亩地的人,要种柿、桃、枣;还下令安徽凤阳、滁县等地百姓每户种两株柿树,不种者要罚.从此,安徽等地广种柿树.古代名人趣闻和故事篇三:左宗棠与左公柳清末名将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下令军队在河西走廊的六百多里沿途种柳二十六万株,人称“左公柳”,至今仍为西北人民所称道.清人杨昌溪曾写诗赞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古代名人趣闻和故事篇四:董奉与杏林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乐善好施.董奉隐居庐山期间,为贫苦百姓看病,从来不取分文,只要求病人病愈后按病情轻重,在他住所前后种杏树,重病者栽五株,轻病者栽一株.几年光阴,他的房前屋后竟有十万余株杏树.每当杏熟,董奉用来换谷米救济贫民,人们称这片杏林为“董仙杏林”,后人遂以“誉满杏林”称颂医家.古代名人趣闻和故事篇五:诸葛亮与桑树为建立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亮,在病危时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上写道:“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他把自己栽种的八百株桑树作为子女生活费的来源,为子女生活作长久安排.一代名相,两袖清风,死后留给子孙的唯有自己栽种的桑树,令人不胜感慨.古代名人趣闻和故事篇六:饮食癖好百千态在饮食上,名人各有癖好。
中国历史十大趣事
![中国历史十大趣事](https://img.taocdn.com/s3/m/59cf47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8.png)
中国历史中的十大趣事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有趣的事件和趣闻。
以下是中国历史中的十大趣事。
1. 神奇的长生不老药: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人都追求长生不老的秘方。
例如,居住在东汉时期的仙人张衡传说发明了“仙药”,说是可以令人长生不老。
2.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发生在长江边。
曹操率领大军与刘备、孙权联手对抗。
通过火烧连营等策略,刘备和孙权取得了胜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战役。
3. 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部著名神话故事,讲述了白素贞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被多次改编成戏剧、电影和电视剧等作品。
4. 开通丝绸之路: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东西文化和贸易交流的丝绸之路,为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往带来了重要影响。
5. 诸葛亮的空城计: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用了空城计来应对魏国的进攻。
敌人看到城内无人,以为有埋伏,最终败退。
6.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宋朝时期梁山泊上的一群英雄豪杰的故事。
其中包括了108位好汉的传奇经历。
7. 北京故宫的珍宝:北京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保存了丰富的明清王朝的文物和珍宝。
其中包括紫禁城、太和殿、乾清宫等。
8. 五岳游览:五岳指的是中国五大名山,分别是华山、嵩山、泰山、恒山和衡山。
这些山都具有深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9. 唐朝盛世:唐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盛世”。
唐太宗、文成公主、李白、杜甫等文化名人的存在为这个时期增添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10. 长城的宏伟: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
它曾经是保护中国免受外敌入侵的重要防线,也是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之一。
这些趣事和历史事件都体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索。
历史趣闻小故事_历史故事
![历史趣闻小故事_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ecffbe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1.png)
历史趣闻小故事_历史故事据说,历史是一本永远无法关闭的大书,里面写满了各种精彩的故事。
其中,有些故事或许并不那么重要,但却颇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些关于历史的趣闻小故事吧。
一、发明遥控器的黑历史遥控器现在已经成为了现代家庭娱乐的标配之一,它能够让你足不出户,随心所欲地遥控电视、空调、音响等设备。
然而,你知道吗?最初的遥控器是由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发明的。
这位女士名叫Eugenia Huang,她在1955年左右研发了一个叫"Flash-Matic"的遥控器,这个遥控器通过发射光线来控制电视机的开关和音量。
她的发明得到了当时所有电视机制造商的关注,但由于它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最终没有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为什么会有安全隐患呢?因为"Flash-Matic"的光线信号会被其他设备所干扰,导致电视机被误操作。
更甚者,这个遥控器的操作也会被阳光和灯光影响,这意味着你如果想使用它,必须关掉所有房间的灯光。
幸运的是,后来一个叫做Robert Adler的发明家改进了这个遥控器,将光线信号改为了无线电信号,大大提高了遥控器的安全性和灵敏度。
他后来发明的遥控器成为了早期遥控器的标准成果,也为遥控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红楼梦中那个惊人的小插曲《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中的每一位人物都有着丰富的人物性格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然而,你或许会惊奇地发现,《红楼梦》中还出现过一位来自另一个小说的角色。
这位小说中的角色就是"假托福",他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二十六回中。
在这个插曲中,假托福虚言瞒骗,最终被当局逮捕。
这个故事的情节暗讽了当时流行的文学作品《托福会议》中的黑幕和骗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曹雪芹对社会和人性的剖析和批评。
三、通往罗马的圣智达门罗马帝国时期,圣智达门是一座连接罗马和希腊的大型桥梁,横跨着阿德里亚海,全长约130公里。
历史奇闻异事小故事100字
![历史奇闻异事小故事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a4756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0.png)
历史奇闻异事小故事100字
历史上的奇闻异事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
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防止刺客行刺,下令收缴天下所有的兵器,铸成十二个巨大的铜人,立在咸阳宫前。
2.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好马,每天早晚亲自饲养。
有一天,不小心跌入马坑中,左右侍从怎么也拉不出来。
太宗感叹道:“造化弄人,今日我已知天命。
”
3. 汉武帝时,有位书生名叫司马相如,因文章写得好被皇帝赏识,便被封为郎官。
后来属国南夷派使臣到长安进贡并表示愿意与汉朝交好,汉武帝就派司马相如前往属国安抚。
在属国,司马相如见到了自己曾倾心已久的美女卓文君,便化装成商人与其私奔。
这些故事都是历史上的奇闻异事,读来让人惊叹不已。
历史有趣小故事
![历史有趣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7fe3d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4.png)
历史有趣小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小故事,它们或让人啼笑皆非,或令人深思。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几个历史上的有趣小故事。
一、弗拉德三世的“恶勒”15世纪的东欧,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弗拉德三世,也被称为“鲜血伯爵”。
弗拉德三世是瓦拉几亚亲王,他对待敌人极其残忍。
传说他为惩罚敌人,经常将他们钉在长长的木桩上,“恶勒”成了他的一种专利刑罚。
然而,弗拉德三世对待敌人的残忍程度曾经让一位奥斯曼帝国的大臣受宠若惊。
这位大臣见到弗拉德三世并没被处死,反而受到礼遇,非常惊讶。
于是他出言相问,弗拉德三世回答:“因为你配不上我的恶勒。
”二、华盛顿的木偶计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是美军的一位指挥官,在和英军的战斗中,他采用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战术,被称为“木偶计”。
华盛顿利用战争中常有的守军固定在一个地方,然后在夜晚利用易服、虚张声势等手段,将部分军队悄悄带离,然后再从另一侧出击,制造敌方困惑,增大攻击成功的几率。
这个计策被英军称为“木偶计”,因为他们觉得华盛顿就像一个操纵木偶的人,让敌人起舞。
三、马其顿王国的贱民统治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帝国后,他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包括了许多各式各样的人民。
为了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亚历山大采取了一种有趣的方式。
亚历山大创造了一个层级制度,将人民分为贱民和高级贱民。
贱民没有选举权、婚姻和财产权等基本权益,而高级贱民拥有更多特权。
这种统治方式既能维系统一,又能让人民心甘情愿地为帝国效力,而统治者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统治。
四、路易七世和空的货物法国国王路易七世是历史上一个特别古怪的君主。
相传有一次他遇到了一辆拉着空车的商队,商人们告诉他,这车里装满了最好的货物。
路易七世对此深信不疑,他只是没有看见货物而已。
因此,他付出了很大的财力和精力,购买了一辆又一辆空车,以显示他的财富和权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追求的并不是实质的东西,而是表面的虚荣。
中国历史趣闻轶事
![中国历史趣闻轶事](https://img.taocdn.com/s3/m/1139ac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0.png)
中国历史趣闻轶事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充满了许多有趣的轶事和故事。
这些历史趣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也给人们带来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为你带来一些有趣的中国历史趣闻轶事。
一、黄鹤楼的趣事黄鹤楼是中国武汉著名的古建筑,以其优美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在黄鹤楼的三楼平台上,有一个被称为“飞云亭”的小建筑。
相传,明代文学家杨基在黄鹤楼游玩时,因为写作时缺乏灵感,他在这个小楼里安顿下来。
一天早晨,他看见窗外的云彩飘忽不定,于是灵感突发,写下了“登黄鹤楼”的名句。
由于这个小楼给文学家带来了创作灵感,所以人们将它称为“飞云亭”,并将其视为文学的源泉和灵感的发源地。
二、胭脂扣的来历胭脂扣是中国古代妇女用于系扣服装的一种装饰品。
它通常是由玛瑙或者珍珠等宝石制成,非常精致华丽。
相传,在唐朝唐玄宗时期,一位名叫杨贵妃的美女在赏梅时不小心将自己的胭脂盒掉落在了水中。
几个月后,一位渔民在捕鱼时,意外地拉起一个胭脂盒,盒中还有一包胭脂扣。
这个胭脂盒和胭脂扣非常精美,杨贵妃得知后非常高兴,于是将它们作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在宫廷中广为流传。
后来,胭脂扣成为了女性装饰品的代名词,深受女性青睐。
三、古代科举考试的滑稽故事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
参加科举考试需要经过多轮的筛选和考试,最终取得功名成为一方官员。
然而,科举考试也有一些滑稽的故事。
据说,明代时有一位学者参加科举考试,他在考场上遇到了一个难题。
他思考良久却无法作答,于是他决定将答案写在腿上,然后悄悄地解开裤子,准备偷看。
不料他忘记了穿袜子,导致答案直接暴露在众人眼前。
这一幕让其他考生和监考官哭笑不得,而这位学者也因此成为了科举考试的一个奇闻。
四、故宫夜间的灯光秀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
白天,故宫门庭若市,游客络绎不绝。
然而,夜晚的故宫也有着别样的魅力。
每天晚上,故宫的灯光秀会开始。
这个灯光秀将故宫的建筑和雕塑照亮,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景象。
中国历史趣闻轶事
![中国历史趣闻轶事](https://img.taocdn.com/s3/m/d43d2d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4.png)
中国历史趣闻轶事
中国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轶事。
以下是一个关于韩信的历史趣闻:
汉十一年春,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威名赫赫的大将韩信在长乐宫被斩。
罪名是谋反。
之前,他就因为这个被夺爵削封,从统辖两淮一带八十八城的楚王贬为不过拥有几千个农户的淮阴侯。
时在汉六年十月。
不过,前一次谋反虚实难辨,这一次却是板上钉钉,证据确凿。
当时汉高祖刘邦正带领大军忙于平定钜鹿太守陈豨的反叛,朝内空虚。
韩信见时机来到,暗中给陈豨送信,打算里应外合,一举颠覆刘氏王朝。
这些历史趣闻轶事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也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历史历史趣闻
![历史历史趣闻](https://img.taocdn.com/s3/m/100263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f.png)
历史历史趣闻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历史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和勇气,也可以发现一些令人惊讶的趣闻轶事。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历史中的趣闻,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一、古埃及的开脑验尸法古埃及人对于生死有着独特的认知和处理方式。
在他们的葬礼仪式中,有一种开脑验尸法,用以了解死者的死因。
具体做法是先用一把锋利的石刀将死者的鼻腔打通,再将特制的铁钩插入鼻腔,用以搅动和捣碎脑部,最后取出脑浆。
这个过程听起来非常恐怖,但在当时被视为一种尊贵的荣耀。
二、巴黎圣殿的邪恶女魔法师在十四世纪的巴黎圣殿,曾经出现一位被誉为女魔法师的黑暗角色——凯瑟琳·德拉巴尔。
她被认为是一位诡异的预言家,人们相信她能与恶魔对话并拥有超自然能力。
她聚集了一群追随者,进行一系列邪恶的活动,甚至被指控杀害了多名儿童。
最终,她被审判并被宣判处以火刑。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朱迪刑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出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刑罚,即朱迪刑。
这种刑罚的执行者被称为“朱迪客”,他们是一群专职的剖腹者。
所谓朱迪刑,就是将有罪的犯人的腹部剖开,然后把他们的内脏掏出,让犯人看着自己的内脏被掏出来,以此形成一种极度恐惧和警示的效果。
四、宝塔山事件的谜团宝塔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一座备受景区游客喜爱的佛教圣地,但这里也发生过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
1994年,一名游客在宝塔山参观时,突然消失不见。
经过大规模搜索后,发现他的手机和相机都在。
更令人奇怪的是,多年后在宝塔山的一处岩洞中发现了他的尸骨。
迄今为止,关于宝塔山事件的真相仍然是一个谜团。
五、雅典斯巴达战争中的木马计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古希腊城邦在公元前5世纪时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
其中,雅典人以木马计成功攻陷了斯巴达城。
根据传说,雅典人精心制作了一座巨大的木马,并藏匿了士兵在其中,然后将木马留在斯巴达城下,自己撤退。
斯巴达人看到木马后,误以为这是雅典人向他们臣服的象征,将木马带进城中。
历史趣闻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历史趣闻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三计打草惊蛇](https://img.taocdn.com/s3/m/907e76b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4.png)
历史趣闻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三计打草惊蛇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十六计犹如璀璨的明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打草把藏在草里的蛇惊动了。
这一计的核心在于通过试探性的行动,来发现隐藏的敌人或者问题,从而避免盲目行动导致的损失。
先来讲一个古代的故事,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这一计的妙处。
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叫王鲁的县令。
他贪婪成性,贪污受贿,鱼肉百姓。
当地的百姓对他是敢怒不敢言。
有一天,朝廷派了一位官员下来巡查,要检查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廉政情况。
王鲁心里很是害怕,生怕自己的罪行被揭露。
这个时候,他手下的一些小吏们也都人心惶惶,担心会受到牵连。
其中有一个小吏,偷偷地给王鲁写了一封密信,信中详细地讲述了他们平日里的一些不法行为,并且提醒王鲁要早做准备,想办法应对这次巡查。
王鲁看完这封信后,更加惊恐不安。
他在回信中写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意思是说,你虽然只是打草,但是已经把我这条蛇给惊动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鲁因为自己的罪行被他人的举动所惊动,提前陷入了恐慌之中。
打草惊蛇这一计在战争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说,在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大军进攻张绣。
张绣的实力相对较弱,他深知正面交锋很难取胜。
于是,张绣决定采用打草惊蛇之计。
他先派出一小股部队,在曹操大军的周边进行骚扰。
这支部队时不时地袭击曹操的粮草运输队伍,或者在曹操的营地附近制造一些小的混乱。
曹操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些小骚扰放在心上,认为只是张绣的小股部队在捣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骚扰越来越频繁,曹操的军队开始变得疲惫不堪,士气也受到了影响。
此时,张绣看准时机,率领主力部队突然发动攻击。
曹操的军队因为之前被频繁的骚扰所影响,此时已经失去了应有的警惕和战斗力,结果被张绣打得大败。
在现代的商业竞争中,打草惊蛇之计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说,一家新的公司想要进入某个已经被垄断的市场。
他们可能不会一开始就大规模地投入资金和资源,而是先进行一些小规模的试点项目或者市场调研。
历史人物趣闻趣事
![历史人物趣闻趣事](https://img.taocdn.com/s3/m/ea409e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2.png)
历史人物趣闻趣事
历史人物趣闻趣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 王安石中年丧妻,后来续娶了一个妾叫姣娘。
姣娘年方十八,出身名门,长得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 古时候有种小妖,名字叫“祟”,黑身白手,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一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疯疯癫癫的傻子了。
- 唐时有一将军权龙襄,性情急躁,不学无术。
他不懂“忌日”是什么意思,手下人告诉他,父母去世后,要告假在家,独坐房中不能出门。
- 宋真宗时期,一个叫范玲孙的中了榜首,宰相便立马将女儿嫁给了他;宋神宗时期,一个叫蔡卞的中了进士,王安石让其火速娶了自己的女儿。
古代文人趣闻故事
![古代文人趣闻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302d0f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7.png)
古代文人趣闻故事故事是历史传承的主要途径,故事取材于历史,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文人趣闻故事。
古代文人趣闻故事1:孟母断机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就逃回了家。
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
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
”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而成为“亚圣”。
古代文人趣闻故事2: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
历史趣闻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历史趣闻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三计打草惊蛇](https://img.taocdn.com/s3/m/47b2ff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d.png)
历史趣闻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三计打草惊蛇在三十六计中,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策略的计谋。
这一计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巧妙的运用。
“打草惊蛇”这个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打草的时候惊动了藏在草丛中的蛇。
但在军事和谋略的范畴中,它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和用途。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打草惊蛇”的案例。
在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大军征讨张绣。
张绣依据贾诩的计谋,先假装投降,然后等待时机反击。
曹操这边,因为初战告捷,心生骄傲,放松了警惕。
就在这时,曹操的谋士荀彧发现了张绣军队的一些异常举动,比如频繁调动兵马、加强军备等。
荀彧建议曹操要小心防备,可能张绣有反意。
但曹操并未在意,认为这只是张绣正常的军事调整。
然而,张绣正是利用曹操的这种麻痹心理,突然发动攻击,曹操措手不及,大败而归。
在这个例子中,荀彧的提醒就是“打草”,而张绣的反击则是被惊动的“蛇”。
那么,“打草惊蛇”这一计在实际运用中,究竟有着怎样的策略和技巧呢?首先,“打草”的方式和时机至关重要。
“打草”不能过于明显和直接,否则容易让对方察觉你的意图,从而做好充分的防备。
比如在侦查敌情时,要巧妙地进行,不能让敌人发现你的侦察行动,否则就会打草惊蛇,让敌人有所警觉。
同时,“打草”的时机也要把握好。
如果过早地“打草”,可能敌人还没有做好准备,无法达到惊动他们的效果;如果过晚,可能敌人已经完成了部署,你再去“打草”就为时已晚。
其次,要善于观察和分析“蛇”的反应。
当你“打草”之后,要密切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
他们是加强了防备,还是改变了战略部署?是选择了主动出击,还是继续潜伏等待?通过对这些反应的分析,可以判断出对方的实力、意图和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再者,“打草惊蛇”也可以作为一种试探性的策略。
当你对敌人的情况不太了解时,可以通过一些小规模的、看似无意的行动来“打草”,观察敌人的反应,从而获取更多的情报,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
然而,“打草惊蛇”这一计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趣闻小故事
不仅仅是我们现在会有一些搞笑的小故事,历史长河上都有一些趣闻小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历史趣闻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趣闻小故事篇一
19世纪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访华时,曾会晤辜鸿铭,名为请教孔孟学说,却语含讥诮:“先生留学欧美,精通西学,难道还不知之教能行于数千年前,而不能行于当今吗?”辜鸿铭微微一笑,道:“孔子的思想,就好比加减乘除,几千年前是三三得九,几千年后依然是三三得九。
贵国如果没有孔子之教,焉能有今日?”不待对方发话,他又接着说,“不过,阁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三三得九也有不正确之处。
比如说,我们向洋人借款,三三得九却七折八扣变成了三三得七。
还钱时,三三得九却连本带利还了十一!嘿,我真是落伍得很!”一席话说得伊藤博文哑口无言。
五四运动时,辜鸿铭虽然是保皇党,却要与同进退。
他说:“现在的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一个是我。
我不跟他同进退,中国的好人不就要陷入孤掌难鸣的绝境吗?”而他的解释是:“蔡先生点了翰林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而我自从跟张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这种人哪儿有第三个?”
历史趣闻小故事篇二
陈独秀被关进南京老虎桥监狱后,他潜心研究文字学。
江苏南通有一位姓程的老先生,也是研究文字学的,因慕陈独秀之名,特地来监狱看他。
两人一见如故,互道钦佩,交换著作、文稿。
然后,两人推心置腹,侃侃而谈。
起初,双方都心平气和,各抒己见。
突然,两人为了一个“父”字的解释,热烈争论起来,闹得面红耳赤,互斥浅薄。
两人都高声大叫,拍桌对骂,几乎动武。
陈独秀说:“‘父’字明明是画着一个人,以手执杖,指挥人家行事。
”而那位程老先生说:“‘父’字明明是捧着一盆火,教人炊饭。
”
陈独秀说你不通,程老先生也说你浅薄,两人谁也不服谁。
同狱室的濮德志好不容易把他俩劝开了,并说:“学术讨论应该心平气和,不应发火。
”又随口诌出几句打油诗:
一曰执杖一曰火,二翁不该动肝火; 你不通来我不通,究竟谁人是浅薄。
若非有我小濮在,遭殃不只是板桌;异日争论平心气,幸勿动怒敲脑壳。
程老先生听了这首打油诗,笑了;陈独秀则嬉骂道:“你这小鬼是浅薄,我要敲你的脑壳。
”濮德志笑着说:“我岂止浅薄,对于你们这一行,我简直无知。
”
历史趣闻小故事篇三
乾隆皇帝五十大寿时,和珅送了两只玉桶作为寿礼。
每只玉桶都是用整块蓝田玉制成,晶莹剔透,毫无瑕疵。
乾隆看了龙颜大悦。
内务府总管趁机进言道:“万岁爷每天喝的水都是用普通的木桶从城外玉泉山运来的。
有了这两只玉桶,何不调两名太监专门为万岁用玉桶担水,以保我皇龙体康健,福寿延年?”乾隆听了更加高兴,令内务府总管立时安排,同时重赏了和珅。
和珅禁不住颇为得意,一旁的纪晓岚把烟袋伸过来,一口烟呛得和珅透不过气来:“和大人,真是煞费苦心啊!”
从此只苦了两名小太监,每天天不亮就得出城,从玉泉山下担水回皇宫。
两只玉桶装满了水原本也不太重,可是远路无轻载,两名小太监也没干过什么重活,自觉得苦不堪言。
两人商量,想个什么办法,脱离这份苦差。
这一天,和珅进宫,两名小太监见和珅满面春风,心情不错,两人使了个眼色,上前求他给两人换个差使。
和珅摸了摸油亮的脑门,道:“你二人的差使乃内务府所派,万岁爷亲准,怎能轻易撤换?你们要是想使这差事变轻,只有去求纪晓岚纪大烟袋。
”两名小太监作难道:“只恐纪大人不为小的做主。
”和珅微微一笑,招呼小太监上前,附在耳边如此这般嘱咐了几句,两名小太监先是惊疑不定,继而欢天喜地地去了。
这一天,纪晓岚又喝得酩酊大醉,坐在宫门外,烟杆拿在手里,却怎么也送不到嘴里。
两名小太监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把两只玉桶放在地上,一边帮纪晓岚递烟,一边帮着
捶腿捏肩。
纪大人此时醉眼蒙眬:“你们两个今儿这么孝顺,是不是有求于我?”两名小太监赔着小心道:“满朝上下都说纪大人胆量最大,最看不惯和大人巴结献媚皇上,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如果纪大人今天敢把和大人献给皇上的玉桶给摔碎一只,我们就信了。
”纪晓岚听了这话,想也没想,拾起一只玉桶,“啪”的一声就给摔碎了。
两名小太监倒吓了一跳,赶紧去禀告和珅。
和珅即刻去见皇上:“纪晓岚胆大包天,借酒装疯,把奴才献给主子的玉桶给摔碎了一只,此罪不可轻饶!”乾隆一听,也气坏了,立刻命人去召纪晓岚。
纪晓岚酒尚未醒:“参见皇上,不知召微臣何事?”乾隆一见纪晓岚的样子,气更大了:“好个胆大妄为的纪晓岚!朕来问你,为何要摔碎朕的玉桶?”纪晓岚一听,酒吓醒了一半,却也并不惊慌。
“启奏万岁,臣摔碎了一只玉桶,是为了万岁着想。
”乾隆被气得有点哭笑不得:“你摔碎玉桶居然是为了朕着想,你倒说说看,你是怎么为朕着想的?”一旁的和珅趁机火上浇油:“万岁,纪晓岚不知悔改,还在胡搅蛮缠,罪在不赦。
”乾隆点头:“你今天如说不出理由,朕必定从重治罪。
”纪晓岚道:“臣启万岁,微臣摔碎此桶,并非酒后失德,实是为我主万岁的江山社稷着想。
万岁明鉴,从古至今,江山只能一统(桶),哪里能有二统(桶)?如有二桶(统),岂不是说我主万岁的江山要落入他人之手?”乾隆听了这话,也觉得颇为有理。
和珅正待说话,纪晓岚抢先接着说道,“我想和大人献玉桶的时候,也绝无此意。
”乾隆尚未发话,和珅已吓得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万岁明鉴,奴才献玉桶时绝不曾有此想法。
奴才对主子忠心耿耿,苍天可鉴。
求万岁明察!”纪晓岚看着匍匐在地的和珅:“我想和大人这也是无心之失。
正因为此,我才假借醉酒之际摔碎一只桶,以保我大清江山千秋一统(桶),也想帮和大人弥补一下这个无心之失。
不知和大人意下如何?”和珅连连答道:“摔得好,摔得对!奴才也愿我主千秋万代江山一统(桶)。
奴才若早先想到这一点,一定会在纪大人之前摔了此桶。
”纪晓岚对乾隆道:“万岁,不知者不罪,您就饶了和大人这次吧。
”
和珅也连声道:“求万岁开恩。
”乾隆挥了挥手:“行了行了,这件事就这样,都下去吧。
”和珅站起身,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同纪
晓岚一起往外走,低声说道:“老纪,行,真有你的。
”纪晓岚微微一笑:“和大人,您也不赖。
”
此后,两名小太监就用余下的那一只玉桶从玉泉山抬水,比起原先的挑水轻省多了。
可一长,两人还是觉得苦:若是没有了这只玉桶,那不就更省事了吗?一天,两人把这话对和大人说了,求和珅出主意。
和珅转了转眼珠:“你们俩怎么这么傻?这事求我不行,还得去求纪大人。
还记得上次怎么教你们的吗?”两名小太监心领神会地走了。
这天,纪晓岚又喝多了,两名小太监借机上前,一边小心服侍,一边旧话重提:“纪大人的胆量我们上次可算是见识了。
可如果纪大人敢把剩下的这只玉桶给摔了,那才是真正的有胆气,让人佩服。
”纪晓岚暗想:“这两个小子真没安好心。
上次撺掇自己摔了一只桶,差点获罪,这次又来了。
得给点苦头让他们尝尝。
”心里这样想,嘴里却说:“这有何难?”提起那只桶,“啪”的一声,又给摔碎了。
两名小太监赶紧又去禀告和大人。
和珅高兴了,这下看你还有什么说的。
立刻去见皇上告纪晓岚的状:“上次纪晓岚借酒装疯,摔碎了您的玉桶,还在万岁面前强词夺理,恐吓奴才,这次纪晓岚恶习重犯,又在酒后摔碎了剩下的那只玉桶。
他明知道我主江山只能一统(桶),还借故摔碎,实在是居心不善,其罪可诛。
”乾隆听了也生气,令人马上把纪晓岚找来问话,纪晓岚就在宫外等着呢。
乾隆见了纪晓岚大发雷霆:“上次你摔碎一只桶,朕饶过了你,你不思悔改,又把剩下的桶给摔了,是何道理?”纪晓岚不慌不忙,答道:“臣正要来启奏万岁,臣为了万岁江山社稷着想,摔碎了这只玉桶。
”乾隆听了气得都快说不出话了,一旁的和珅厉声喝道:“纪晓岚,上次你摔碎玉桶,狡辩说是为我主万岁江山一统(桶),这次你又摔了一只,难道我主的江山一统(桶)也不统了吗?你到底是何居心,速速招来,我主定会饶你不死。
”纪晓岚转脸问他:“请问和大人,为何我一摔,这玉桶就碎了?”和珅心想:纪晓岚该不是吓糊涂了吧。
“废话!玉乃娇贵脆弱之物,如何禁得起你摔?”“是啊。
这江山如若同这玉桶一般,不堪一击,怎能牢固长久?从来都说江山铁统,才能千秋万代相传。
微臣正是为万岁的江山着想,摔了这不堪一击的
玉桶,请万岁另铸一只坚固厚实的铁桶,由那两名小太监合抬,以示我大清铁统(桶)江山,千秋永固,我想和大人也一定和我一样,希望我主江山犹如铁统(桶),而不似玉桶那般弱不禁风吧?”和珅冲着纪晓岚直翻白眼,嘴里却不能不应:“奴才当然愿我主万岁江山铁统。
纪大人所言,正是奴才心中所想。
”乾隆看着他,又好气又好笑:“既然如此,就按纪爱卿所奏,马上另铸一只铁桶。
此事交由你去办。
”“喳!”和珅答应着,和纪晓岚一起告退。
纪元晓岚笑对和珅道:“和大人,那只铁桶一定要铸结实了,要是再让人摔碎了,其罪非小啊。
”
只苦了那两名小太监,从此之后,每日得用那只厚重无比的大铁桶来抬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