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成因及干预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问题与解决措施探析

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问题与解决措施探析

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问题与解决措施探析一、手机成瘾问题分析手机成瘾是指个体对使用手机过度依赖,无法自拔的一种行为。

大专生在课堂上手机成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社交需求:现代社会,手机成为了人们联系社交的重要工具。

很多大专生对手机成瘾是因为手机上有大量社交软件,可以与朋友交流、分享生活。

2. 信息获取:大学生课业繁重,很多学生会因为课堂上的疑问而频繁使用手机进行查找资料,解答问题。

3. 消遣娱乐:手机上有各种各样的游戏、视频、音乐等吸引人的应用,很多大专生会因为玩手机游戏而过度沉迷。

以上这些因素,使得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问题较为严重。

而手机成瘾不仅会对大专生的学习成绩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无法顺利进行。

解决大专生课堂上手机成瘾问题势在必行。

二、解决措施探析1. 增强自我意识大专生在课堂上应该增强自我意识,认识到手机成瘾对自己学习的负面影响。

学生应该时刻牢记来到课堂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课堂上应该全神贯注地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并且明确自己是独立个体,不受手机控制,要学会自我约束,保持较高的抵制诱惑的意识。

2. 建立制度规范学校和老师应该建立相关的制度规范,对大专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进行限制。

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公告、报纸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倡导大家在课堂上不使用手机,或将手机设置静音状态。

老师也可以在上课之前和上课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宣传,让大家认识到手机对学习的危害。

3. 利用科技手段学校和老师可以利用科技手段限制大专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可以通过安装信号屏蔽器,在特定时间段屏蔽手机信号,让学生无法使用手机上网。

也可以在学校内设立手机使用区域,让学生知道在该区域内可以自由使用手机,而在课堂上需要将手机静音,以此来减少手机的使用。

4. 提供替代选择大专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功能多样性,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

学校和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替代选择,比如在课堂上提供专门的电子设备供学生查询资料、提供学校内定制的学习资讯平台,让大专生在满足信息获取的需求的同时不需要使用手机。

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机制及干预探讨

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机制及干预探讨

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机制及干预探讨近年来,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手机的使用已成为他们日常学习、交往、消费等方面的重要工具。

然而,长时间的手机使用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手机依赖已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的机制及干预方法,并建议相应对策以减少或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机制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发生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社交需求大学生作为社交活跃的群体,手机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与朋友和社交圈保持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常常依赖手机来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分享生活点滴和交流感受,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手机成为了大家保持联系的重要渠道。

因此,手机在满足大学生社交需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2. 兴奋需求一些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着强烈的兴奋感,他们常常沉迷于手机游戏或社交应用等,以此获取兴奋感。

这类大学生往往在手机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给自己带来深刻的依赖感,变得难以自拔。

3. 安全感需求对于一些感到焦虑和孤独的大学生而言,手机可以给予他们一种安全感,使他们感到不再孤单。

这些大学生往往将自己固定在手机上,以此来减轻心理压力和寂寞感,这种行为会导致他们的手机依赖。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危害大学生长时间的手机使用以及手机依赖的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身体健康问题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会给大学生眼睛和颈部带来损害,如眼睛疲劳、颈部疼痛等。

一些学生长时间地闲置在手机上,缺乏运动和户外活动。

这些久坐的习惯会导致肥胖等身体健康问题。

2. 心理健康问题手机依赖会导致大学生的网瘾,甚至导致沉迷于虚拟世界。

这样的行为会让大学生的心理变得疲惫、沮丧、焦虑等,进一步影响其学习和工作能力。

3. 学业成绩下降手机依赖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成绩。

长时间地将自己与手机联络在一起,导致学生无法专注于学习,进而影响到课程的掌握和提高成绩。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进一步分析发现,手机使用频率与社交焦虑、抑郁情绪无明显相关关系。
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对策的效果
干预措施介绍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相关变量关系,我们提出了一系 列干预对策,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和社会支持等。
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通过对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对比分析, 发现干预措施对减轻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具有积极作用,同 时也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
响身体健康。
结论
01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普遍存在,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
02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对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心
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
03
机制,为预防和干预提供更多有效的依据。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样本较小,可能存在抽样 误差。
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加强沟通,引导孩 子合理使用手机。
学校教育
学校可以加强课堂管理,限制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同时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活动,增加学生课 余时间的乐趣。
THA对 策研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与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日益严重,影响学业、健 康和心理。
2
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潜在的负 面影响。
3
探讨手机依赖的成因和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 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其健康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长应关注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手机普及率的增加,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逐渐受到社会关注。

手机成瘾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给个人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手机成瘾是一种相对新兴的问题,其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还有待深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背后可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如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社交压力过大、心理依赖等。

这些心理机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深入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对于有效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分析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并探究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认识并克服手机成瘾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目前,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日益严重,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找出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教育机构和家庭提供更科学的策略,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成瘾的困扰,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社交生活中去。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为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分析手机成瘾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为突出。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游戏的诱惑:大学生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游戏中的虚拟世界让他们能够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和困扰。

2. 社交焦虑: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中可能感到不安和自卑,手机成瘾可以让他们通过社交软件获取虚拟的认可和关注。

3. 缺乏自律能力: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我控制和延迟满足的能力较弱,容易沉溺于手机带来的快感。

4. 孤独感和寂寞感: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时,可能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手机成瘾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一种途径。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分析与主动干预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分析与主动干预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分析与主动干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日益凸显。

手机成瘾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心理危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主动干预措施,以期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成瘾。

1. 成瘾原因大学生手机成瘾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1)互联网成瘾:互联网的便捷和多样性让大学生易于沉迷无法自拔。

(2)社交焦虑:大学生社交压力大,手机成为他们减轻焦虑的一种方式。

(3)学习压力:大学学习任务繁重,手机成为他们逃避学习的工具。

(4)情感寄托:大学生在手机中找到了情感寄托和满足,难以自拔。

2. 心理问题大学生手机成瘾会导致以下心理问题:(1)注意力涣散: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大脑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2)自我封闭:过度沉迷手机,导致大学生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产生自我封闭的心态。

(3)焦虑抑郁:手机成瘾会加重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4)社交问题:手机成瘾让大学生无法正常进行面对面的社交,导致社交能力下降。

二、主动干预措施1. 增强自律意识大学生应该增强自律意识,合理规划手机使用时间,避免过度沉迷手机。

可以制定手机使用时间表,限制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长,保证充足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2. 培养兴趣爱好大学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减少手机使用时间,例如参加体育运动、参加社团活动、阅读书籍等。

培养兴趣爱好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还可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3. 加强亲友交流大学生应该加强与亲友的交流,不要将手机作为唯一的交流工具。

可以通过参加亲友聚会、进行电话或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加强与亲友的感情交流,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4. 寻求心理辅导对于已经陷入手机成瘾的大学生,可以寻求心理辅导的帮助。

可以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等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帮助他们摆脱手机成瘾。

5. 家长及学校的关注与干预家长和学校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存在手机成瘾问题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的普遍使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日益突出。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分析主要包括心理因素、社交因素和生活需要等方面。

这些原因导致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象逐渐严重化,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对策,包括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重构社会环境和推动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理性化。

下面将从原因分析和对策提出几点建议。

1.心理因素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长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比较强烈,手机作为信息获取和社交交流的工具,可以满足大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

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也会导致大学生对手机依赖,通过手机来逃避现实和情感宣泄。

2.社交因素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社交交流的主要工具,通过手机可以轻松地进行社交网络的拓展、信息的分享和情感的交流。

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通过手机进行,这也增加了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3.生活需要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包括学习、娱乐、购物等方方面面。

大学生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和服务,从而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这也加剧了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1.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需要通过相关的学习和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手机使用习惯。

大学生也需要意识到手机依赖对自身学习和生活的负面影响,主动寻求帮助,采取相应的行动进行改变。

2.重构社会环境学校和家庭是大学生主要的社会环境,需要通过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来重构社会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手机依赖问题的引导,推动学生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和行为规范;家庭可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3.推动手机使用的理性化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不能简单地抵制和排斥。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分析与主动干预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分析与主动干预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分析与主动干预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大学生已经形成了对手机的依赖,并产生了一定的成瘾心理。

手机成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对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心理危机进行分析,并采取主动干预措施。

1.1 心理依赖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可能会对手机产生心理依赖,无法离开手机一刻。

即便没有特别的事情需要处理,他们也会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看一看。

这种心理依赖会导致大学生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感到焦虑、烦躁甚至恐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1.2 沉迷于虚拟世界手机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虚拟世界,包括社交媒体、游戏、短视频等。

一些大学生可能会沉迷于这些虚拟世界中,忽视了真实生活中的重要事务,比如学习、社交、健康等方面,导致心理和身体健康受损。

1.3 自我认同困惑在虚拟世界中,大学生可能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对自我的认同产生困惑。

一些大学生会长时间地与陌生人聊天,通过网络塑造自己的形象,而忽略了现实中真正重要的事物。

1.4 情感依赖手机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大学生情感表达和沟通的工具,尤其在异地恋情况下,手机成了大学生维系感情的主要方式。

过度依赖手机来维系感情可能会导致情感的虚假和空洞,对恋爱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二、主动干预措施2.1 宣传教育学校和家庭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手机成瘾的心理危机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手机成瘾的危害和影响,培养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

2.2 管理控制学校可以采取管理措施,限制大学生在学习时间和晚上的使用时间,并设置手机使用规定,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2.3 开展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远离手机,投入到更加有意义的事物中,如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等。

2.4 心理辅导对于已经对手机产生心理依赖的大学生,学校可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克服心理障碍。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依赖手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手机成瘾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对策。

我们将首先分析手机成瘾的定义及其在大学生中的表现,明确手机成瘾行为的特征。

接着,我们将从多个维度探讨手机成瘾的成因,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结合现有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对策,旨在帮助大学生合理控制手机使用,避免手机成瘾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期望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我们也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手机使用环境。

二、手机成瘾行为的定义及诊断标准手机成瘾行为,也被称作“手机依赖症”或“手机过度使用”,指的是个体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这种行为表现为对手机的强烈渴求和冲动控制障碍,甚至在无法使用手机或担心手机丢失、电量耗尽等情况下,会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反应。

诊断标准上,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国际公认的标准,如美国心理协会(APA)提出的行为成瘾模型,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失控性:用户无法控制自己的手机使用行为,尽管他们知道这样做可能会带来问题。

渴求性:用户强烈渴望使用手机,甚至愿意牺牲其他重要的活动或责任来满足这种需求。

耐受性:用户需要不断增加手机使用的时间或频率,以获得相同的满足感。

戒断反应:当用户无法使用手机时,会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情绪反应。

冲突性:手机使用行为会导致用户与家人、朋友或同事发生冲突,或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

如果个体在手机使用上符合上述五个标准中的三个或更多,那么就可以初步判断其存在手机成瘾行为。

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对策浅议

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对策浅议

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对策浅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同时也是大学生娱乐和社交的平台。

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和沉迷,给他们的学习和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分析1.手机成瘾现象日益突出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强大,不少大学生已经形成了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他们长时间地盯着手机屏幕,无法自拔,甚至在课堂上也玩手机,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甚至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

2.手机与学习、社交紧密结合大学生在手机上不仅进行学习,还进行社交和娱乐,比如玩游戏、看视频、浏览社交网络等,使得手机成为了无处不在的“伴侣”,离开手机就感觉不安和焦虑。

3.手机依赖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会导致大学生学习效率下降,眼睛疲劳、颈椎疼痛、睡眠质量下降等现象也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

二、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对策1.加强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意识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手机依赖意识教育宣传活动、举办相关讲座等形式,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手机依赖的危害性和必要性,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机。

2.建立学习、社交等方面的有效制度学校可以建立一些学习、社交等方面的有效制度,比如规定在课堂上不能使用手机、限制晚上使用手机的时间等,通过制度的设计来减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3.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学校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体育运动、文艺表演等,吸引大学生参与使他们不再把手机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从而有效缓解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素质,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培养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5.引导大学生适度使用手机学校可以制定一些关于手机使用的指导方针,引导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注意适度,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依赖手机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机制及干预探讨

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机制及干预探讨

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机制及干预探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学习、交友、娱乐还是社交,手机都成为了大学生们的重要工具之一。

然而,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便利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手机依赖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的机制,并针对其干预措施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发生机制1. 社交网络的影响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们对于手机的依赖也越来越高。

在社交网络上,大学生们可以轻松地和其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些交流和分享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大学生们将手机当作了一种社交工具,而不仅仅是通讯工具。

这种依赖于社交网络的心理因素成为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的一个重要机制。

2. 游戏的影响现如今,在手机应用中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们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一些大学生在迷恋游戏的过程中,疏于学习,导致成绩下降,这就是手机游戏依赖的一种表现。

在游戏中,大学生们可以获得成就感、刺激感和快乐感,在短时间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

游戏成为了他们的寄托之所,也成为了造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主要机制之一。

3. 紧迫性思维的影响大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及时反馈和及时回复。

当大学生无法及时回复信息时,就会感到不安和焦虑。

再加上社交网络和娱乐应用程序的存在,大学生们习惯性地出入手机,像查看微信、qq信息等,形成了紧迫性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使得大学生从人的需求角度看待手机,从而形成了对手机的依赖。

二、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措施1. 规定手机使用时间针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学校和家长可以规定手机使用时间。

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专注于学习,增强学生的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手机应用对大学生的心理依赖。

2. 适量开展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大学生们摆脱手机依赖的好方式,可以增强大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增强体质,提高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手机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手机依赖也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的学业、身心健康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及干预对策。

一、成因1. 社交需求大学生处于一个社交密集的环境中,他们需要与老师、同学、朋友等人保持联系。

手机和社交应用程序使得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与人联系,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情绪。

2. 娱乐习惯现代手机拥有众多娱乐功能,如博客、新闻、音乐、游戏等,可以方便地让大学生体验各种刺激和快乐。

然而,这种娱乐依赖也容易让他们成为手机的奴隶。

3. 社交压力在社交媒体上,大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个人魅力等等,而这也正是所谓的“社交虚荣”。

他们会因为害怕失去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形象而不断地刷手机、发送消息、上传内容等等。

二、干预对策1. 强化意识教育通过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他们认识到手机使用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积极措施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2. 规划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和休闲时间计划,让大学生理性规划自己的活动时间,以减少浪费在手机上的时间。

3.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通过主题分享、社区服务等方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交、体育、文艺等多样化的活动,以缓解他们因压力而依赖手机的现象。

4. 发挥家庭、老师等其他支持资源的优势家庭、老师等社会支持资源可以从多角度发挥作用。

家庭可以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关怀和陪伴,让大学生不再寄希望于手机来获得情感支持。

而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明确表达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警醒和关注,鼓励大学生适当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做到学习和娱乐两不误。

综上所述,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交、娱乐、社交压力三方面是比较主要的。

对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对策,需要通过强化意识教育、规划时间安排、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发挥其他支持资源等方式,来引导大学生理性使用手机,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便捷性的增加,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日益严重,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研究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的分析1.心理需求满足机制大学生手机成瘾背后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心理需求满足机制、自我调控机制和社会认同机制。

首先是心理需求满足机制。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日益增强,而智能手机作为信息获取最便捷的工具之一,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需求。

手机还可以满足社交、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使得大学生愈发地依赖手机。

2.自我调控机制其次是自我调控机制。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处于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成长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需要进行调控。

而手机中的游戏、社交媒体等功能往往会激发大学生寻求新鲜刺激的心理需求,使得他们容易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

3.社会认同机制最后是社会认同机制。

由于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手机使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难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手机成瘾的心理。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学生更容易受到来自社交媒体的虚假信息和社会焦虑的影响,从而沉迷于手机中无法自拔。

1. 教育心理健康知识为了防止大学生沉迷手机,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手机成瘾的危害,并学会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

教育机构还可以开设相关课程,邀请心理学专家给学生讲解手机成瘾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2. 合理规划手机使用时间学校可以制定手机使用管理制度,限制学生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手机。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体育锻炼、学习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以减少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

3.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教育机构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对手机使用进行自我管理。

学生可以利用手机设置时间提醒、锁屏密码等方式,限制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和频率。

《2024年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范文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篇一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与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然而,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带来的成瘾问题也逐渐显现。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及其他相关因素,并就这一问题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

二、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一)问题背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智能手机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这种依赖往往表现为难以控制使用时长、过度使用、对手机的焦虑反应等,进而引发成瘾行为。

这种成瘾的冲动性主要是由于个体的自我控制力较弱和智能手机所带来的快感等因素造成的。

(二)影响研究大学生在长时间的低头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往往会减少与其他人的交往与社交活动,进而影响到其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及学习生活等方面。

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也会使学生的作息时间混乱,甚至导致身体健康问题。

三、其他相关因素(一)心理因素个体在心理上对于手机的依赖,与个人的人格特质、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

如一些具有内向、焦虑等心理特征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二)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会对大学生的智能手机使用产生影响。

例如,家庭缺乏关注、学校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加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四、成瘾干预对策研究(一)家庭教育干预家庭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同时,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制定合理的使用时间。

(二)学校教育干预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减少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手机使用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智能手机成瘾的危害及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三)社会干预措施政府应加强监管,规范手机生产商和运营商的行为,防止过度宣传和诱导青少年过度使用智能手机。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要方式之一。

随之而来的手机成瘾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大学生手机成瘾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来应对这一问题。

1. 社交需求满足手机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社交工具,他们可以通过手机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交流。

各种社交软件也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地参与社交活动,这种便利和快捷使得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手机。

2. 实时反馈的满足在使用手机时,大学生能够获得即时的反馈,这种即时满足能够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从而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会让大学生对手机使用产生依赖,进而导致手机成瘾。

3. 个人情感调节手机可以成为大学生情感调节的一种手段,他们可以通过手机来排解压力、寻找安慰和抒发情感。

长期以来,手机成为了大学生情感调节的重要途径,导致他们对手机产生了依赖。

二、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1. 学习成绩下降大学生手机成瘾会使他们沉迷于手机,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也会对视力造成严重的伤害,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

2. 社交关系变差手机成瘾会让大学生对现实社交关系产生疏远感,他们更愿意与手机进行互动,而忽略了身边的朋友和家人。

长此以往,手机成瘾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手机成瘾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他们会出现抑郁、孤独、焦虑等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教育策略研究1. 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学校和家长应该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控制能力,让他们学会控制手机使用的时间和频率,培养他们对手机的理性认知和使用习惯。

2. 增加线下社交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线下社交活动,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真实的社交,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对现实社交关系的重视。

大学生手游成瘾的原因与干预策略分析

大学生手游成瘾的原因与干预策略分析

大学生手游成瘾的原因与干预策略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游成为大学生们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

然而,越来越多的学生陷入了手游成瘾的困扰中,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大学生手游成瘾的原因以及干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大学生手游成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交需求。

大学生处于一个社交群体中,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寻找认同感和归属感。

手游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交平台,他们可以通过游戏与其他玩家互动、交流,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第二,逃避现实。

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各种挑战,手游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游戏世界中,他们可以摆脱现实中的困扰和压力,在虚拟的游戏环境中体验到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第三,追求成就感。

手游通常设有各种成就系统,如提升等级、收集道具等,给玩家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就普遍较难获得,而手游则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单的获得成就的途径。

第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自制力和自控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容易被手游中广告、奖励等激励因素所吸引,无法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游戏时间和频率。

面对大学生手游成瘾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干预策略来帮助他们摆脱成瘾的困扰。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干预策略:第一,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会等形式,向大学生普及手游成瘾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提高大家的风险意识。

同时,教育他们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工作和休闲的平衡。

第二,建立良好的监管机制。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一起合作,制定游戏时间限制和监管措施。

学校可以加强对电脑室和宿舍的管理,设置游戏时间限制和监控系统。

家庭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制定明确的游戏时间和规则,并定期检查和监督。

第三,提供多元化的娱乐选择。

为了减少大学生对手游的依赖,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种类的娱乐选择,如运动、社团活动、音乐、艺术等。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和成瘾现象。

这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有必要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以帮助他们摆脱手机成瘾的困扰。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1. 社交焦虑大学生处于一个社交较为频繁的阶段,他们对于社交关系的需求较为迫切。

由于社交技能的不足以及对于社交能力的不自信,大学生可能会选择通过手机来进行社交,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社交焦虑。

这种手机作为社交工具的使用习惯逐渐演变成了手机成瘾行为。

2. 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阶段,他们往往缺乏对自己行为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当手机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后,他们很难控制自己对手机的使用,特别是在焦虑、无聊、孤独等负面情绪的驱使下,更容易产生手机成瘾的行为。

3. 心理依赖大学生往往对手机产生了一种心理依赖,他们习惯性地依赖手机来获得信息、消遣和娱乐,甚至把手机当做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来对待。

一旦失去了手机,他们可能会因为无法获取信息和社交而产生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反应。

4. 奖赏机制手机中的应用程序和游戏往往采用了奖赏机制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

当大学生不断地通过手机应用获得奖赏时,他们的大脑会释放多巴胺等激素,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进而导致手机成瘾的行为。

1. 提供社交训练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提供社交训练,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交技能和自信心,减轻社交焦虑,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可以通过开展社交活动、组织团队合作和沟通培训等方式来帮助大学生改善社交技能,并鼓励他们掌握更多的社交方式。

2. 培养自控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自控力训练课程等方式来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

高校生智能手机成瘾的激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探究引言自智能手机的问世以来,其成为了现代高校生生活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智能手机使用引起的成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生智能手机成瘾的激动性及其他相关因素,并提出一些成瘾干预的对策。

激动性成瘾激动性成瘾是指人们在无法抑止自己行为的欲望下,通过迅速满足行为来获得快感。

高校生智能手机成瘾的激动性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满足感:智能手机成瘾者往往期望马上获得信息、社交媒体的消息更新等。

这种快速满足感让他们逐渐陷入依靠并无法自拔。

2. 社交压力:高校生在平时生活中需要频繁地与同龄人进行社交,智能手机成为了维系这种社交的工具。

无法离开智能手机意味着无法参与到身边的社交活动中去,这一压力加剧了智能手机成瘾的激动性。

3. 数字化生活:现代高校生的生活逐渐依靠于智能手机,从进修到娱乐,几乎全部生活方面都与手机休戚与共。

这种数字化生活让高校生无法割舍与智能手机的干系,从而增加智能手机成瘾的激动性。

其他相关因素除了激动性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与高校生智能手机成瘾相关的因素:1. 自我控制能力:探究显示,低自我控制能力的高校生更容易成为智能手机成瘾的受害者。

自我控制能力差的人往往无法抵挡智能手机诱惑,长时间使用手机。

2. 孤独感:高校生面临着许多转变和压力,适应新环境和建立新社交干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那些感到孤独的高校生来说,智能手机成为了避开现实并获得安慰的手段,使他们更容易陷入成瘾。

3. 心理健康问题:高校生智能手机成瘾的进步与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有密切干系。

例如,焦虑、抑郁等情感问题会加剧对智能手机的依靠程度,往往导致成瘾。

成瘾干预对策为了援助高校生摆脱智能手机成瘾,推出以下一些干预对策:1.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高校生可以通过参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培训和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控制欲望和行为的能力。

例如,进修专注力训练、心理调整等技巧。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程度的提高,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问题逐渐突显,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智能手机成瘾不仅对大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带来了困扰。

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成瘾干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冲动性是智能手机成瘾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表现为对手机过度依赖,无法抑制的使用欲望和频繁的使用行为。

这种行为与个体的冲动性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与智能手机成瘾存在关联的冲动性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是情感冲动,即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来逃避或缓解负面情绪;二是认知冲动,即受智能手机使用相关信息或应用的诱惑所驱使的冲动;三是行为冲动,即出现频繁使用智能手机的冲动,即使明确意识到这种行为对自己有害。

因此,了解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是制定成瘾干预对策的重要基础。

除了冲动性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相关因素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起到了推动作用。

首先,个人特质是影响智能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研究发现,性格特质中的外向性、神经质、人际关系需要和自尊与控制需求与智能手机成瘾存在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个人的心理特征在智能手机成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次,家庭和环境因素也对智能手机成瘾产生影响。

例如,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态度以及同伴群体的智能手机使用水平都与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有关。

此外,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智能手机成瘾提供了温床,因为大学生通常通过智能手机来参与社交网络,获取社交信息以及展示自我。

这些因素通过不同途径加剧了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和成瘾。

针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成瘾干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向大学生普及智能手机成瘾的危害,帮助他们提高对成瘾行为的认知。

其次,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鼓励参与体育运动和其他社交活动,有效减少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技术的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同时,也催生了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的出现。

手机成瘾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与生活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因此,研究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势在必行。

1.奖励机制大学生在玩手机时,通常会有一定的收获,例如通过游戏成功通关、完成任务等,会得到一定的奖励,这种奖励可以让他们获得快乐感和成就感,进而加强他们对手机使用的依赖性。

2.情感依赖手机成瘾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大学生的情感依赖有关。

现在很多大学生存在学习、生活中的情感空虚,找不到情感寄托点,而手机可以提供一种短暂的寄托,帮助大学生缓解情感上的焦虑感。

3.压力缓解大学生在应对学业、个人生活等方面时,常常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手机成瘾则成为他们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因为手机可以提供一种放松、逃避的方式,使大学生暂时忘却自我面对的问题,缓解精神压力。

二、教育策略1.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例如规定时间使用,避免使用手机带到床上,也可以拓展孩子兴趣,培养他们的多种兴趣爱好,让他们形成对手机的合理和科学的认识。

2.学校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科普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手机成瘾的危害与影响,提高学生防范手机成瘾的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学生手机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例如,在教室内规定不能使用手机等措施。

3.个人自我管理大学生也要有自我管理意识,遵守规定、合理规划时间、学会分配时间、切勿过度使用手机。

正视个人情感问题,尝试寻求更加积极的解决方法,如与他人分享,沟通交友等方式来对个人情感问题进行缓解三、总结大学生是年轻人群体中最易出现手机成瘾的人群之一,应引起家庭、学校、个人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个人自我管理的方式,共同努力培养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为其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通讯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操作越来越简单,当代大学生对手机的需求也越发强烈。

由于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少大学生都有手机成瘾的现象。

对于这一现象,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干预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策略
手机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随着近几年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国际已有学者对手机成瘾这一行为做出界定。

国内,韩登亮、齐志斐和图斌斌、章俊龙等人大致认为手机成瘾即为因过度使用依赖手机而导致心理生理上的不健康行为。

也有研究者将手机成瘾的标准定义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手机的滥用,所谓滥用就是无论是否有使用需求都频繁地看手机;其次是因为使用手机过于频繁而导致其工作、生活和学习受到影响;最后,如果手机不在身边或是遇到不能使用手机的场合,身体或心理上会出现不适反应。

国际上普遍认为手机成瘾实际上是一种技术成瘾。

本次研究对象为高校在校大学生。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必须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方式,才能在未来对社会做出贡献。

可是部分大学生已有手机成瘾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课业学习和人际交往,因此,对大学生手机成瘾进行干预引导有着重要意义,这就需要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做出干预策略,才能帮助大学生克服手机成瘾。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及其影响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思维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有比较强的接受能力,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

而现如今,智能手机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操作越来越便捷,并且其价格也能为大学生群体所接受。

加之通讯技术的更新完善,通过智能手机能够快速地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这些都使得大学生越来越普遍地使用智能手机。

为更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及成瘾现状,我们制定了一套调查问卷,累计向某一高校大学生发放了800份调查问卷,回收683份,有效回收率为85.4%,样本覆盖了某高职院校所有年级的学生。

整理分析所回收的问卷可以发现,所有被调查的学生均使用智能手机,对于手机功能使用最多的是社交、游戏机上网功能。

35.2%的学生使用时间超过3个小时,可见被调查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较长,有手机成瘾现象。

(二)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
大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可以为其学习、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是若发展到手机成瘾的地步,无疑会对其生理、心理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另外,由于手机使用性能的便捷,手机成瘾越来越有超越网络成瘾的趋势。

手机成瘾不但耽误大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业甚至不能按时毕业。

并且还会在这个过程中扭曲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他们产生逃避现实的心理,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

临床研究表明,长时间低头注视手机屏幕会出现眼睛干涩瘙痒、视线模糊、视力下降、心悸气短等生理现象,严重者会出现手脚发麻、头晕等症状。

因此,必须对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手机成瘾的成因
(一)主观原因
1.对所学的知识不感兴趣
不少大学生在结束高中高压力的学习生活后,潜意识里对学习已经有了厌倦心理,希望进入大学生活后,可以尽情地享受大学自由快乐的生活氛围,加之大学生大多都是脱离父母的,缺少了父母的督促,容易放纵自己。

另外,大学里部分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有些理论甚至难以理解,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所以他们就不会勉强自己去钻研。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情绪。

于是,就在课堂上用手机浏览网页、玩手机游戏来消磨课堂时间,最后
导致手机成瘾。

2.对未来没有规划
在中学时代,学习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升学。

到了大学,由于没有了升学压力,生活也就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压力和动力。

对未来没有规划,就会放任自己整日无所事事,逐渐沉迷于手机娱乐。

3.从众心理
在心理学上,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体在外界人群的影响下,使自己的认识、判断表现出符合大多数人看法的行为方式。

研究表明,每个人在社会群体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从众心理,这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喜欢追求时尚,当大家都认可或者喜欢的事物流行时,就会被认为是一种时尚,从而会不自觉地追求这种时尚。

(二)客观原因
1.信息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最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逐渐向智能化、便捷化发展,手机市场更是日新月异。

计算机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的密切结合使得移动设备也飞速更新,随之而来的是智能手机价格的降低,从刚开始的至少两三千一部到现在几百块钱一部。

价格降低就更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尤其是学生群体。

据统计,到2010年,手机的销售额在移动设备中已占据第一位。

2.大学生学业考核模式不合理
现如今,许多高校的教育已逐渐从刚开始的精英教育转变为普及教育,对学生的管理也放宽许多。

平时,只要学生按时上课,在课堂上没有明显的违纪行为,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较高的平时成绩。

另外,为了让学生的成绩看起来还过得去,大多课程的考核都相对简单。

大多数学生只要在考试之前的一周用心复习都可以过关。

这样,学生的综合成绩大多没有问题。

因为没有了挂科的顾虑,学生在课堂上也就不会太用心或者强迫自己跟着老师的节奏,更不用说在课后花更多的时间复习或者预习接下来的课程。

久而久之,大学生们就会产生“轻松也是大学,劳累也是大学,还不如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轻松的生活方式”的想法。

这也为大学生沉迷手机提供了时间,同时在思想上得到安慰。

3.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我们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思想转型期。

来自世界各地、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时刻都在发生着激荡和冲击,而这些变革更是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互联网上的各种社交或者娱乐平台,大家可以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可以表达在现实生活中不能随意发表的言论,这种绝对的自由让很多人沉迷。

对于大学生这样喜欢新鲜事物、热爱刺激的群体来说,这样的网络有着极大的魅力,智能手机正好为大学生提供了最为简洁的载体。

总之,造成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因素有很多,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有来自客观的因素,也有大学生主观上的问题。

因此要解决当代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问题,也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三、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策略
在面对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时,首先要有这样一个意识,那就是智能手机为当今时代做出了很大贡献,它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多的便利,不能只看到手机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只要合理地管理与引导,手机是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帮助的。

(一)适当的文化方向引导
从事学生工作的教职员工要关注学生对手机的真正需求,尝试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思想成形的关键时期。

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对大学这样一个轻松自
由的学习生活氛围是满怀憧憬的。

校园里任何形式的文化对于他们都是充满吸引力的,因此,要营造校园的主流文化并让学生参与到这种文化中。

引导其培养自律意识,使其有自我锻炼、自我文化素质提高的意识。

同时,要增强大学生对当今手机文化中不健康信息的抵御能力。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生沉迷手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校园文化的贫乏,或者说校园活动的趣味性不够。

学校要注重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并且要注意开展的方式方法,老旧的活动方式已经越来越不为大学生所接受,更谈不上吸引。

因此,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

可以先征集学生的建议,再组织相应的活动。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其中,与此同时,校园文化也就伴随着一系列校园活动自然形成。

(三)增强课业压力
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完成自己的学业,学校对学生课业成绩的压力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分配在学习上的精力。

如果提高对学业的考核要求,使得他们学生不能轻轻松松就得到学分,使得他们完成学业有一定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他们投入学习的时间就会自然增多,这样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沉迷手机。

四、结束语
对于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学校和大学生本人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否则,长时间沉迷手机网络,不但会耽误大学生的学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甚至会给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学生本身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认真完成学业,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