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店前中学2013届高三(8)(9)班历史三轮复习————选择题150题考前练(上)(2013年5月28日)
安徽省岳西县店前中学2013届高三(8)(9)延伸参考阅读
安徽省岳西县店前中学2013届高三(8)(9)延伸参考阅读(摘录整理:王焰明)方法指导——看书与解题(一)1、看书时要把握联系:高中历史的特点,是注重前因后果,注重分析知识的相关性,而反对孤立的知识点背记。
其实,出题的过程,就是建立新的联系的过程;做题的过程,就是剖析联系的过程。
看书时把握联系,主要有两个步骤:第一,纵横结合。
一方面要注重纵的联系(时间联系),另一方面重视横的联系(比如地域联系)。
特别注意因果联系,这是所有联系的核心。
第二,编织网络。
纵横结合,经纬交错,就成为知识网。
2、分清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原因。
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等,一般按照先经济、后政治的顺序思考和确定。
在引起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根本原因属于主要原因。
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
一般指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主观原因——主观与客观是相对而言的。
主观原因是指在引起历史事件或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诸原因中,与历史事件或现象与所在的区域、阶级、阶层、团体、个人关系最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客观原因——是指主观原因之外的原因。
如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因抗战发生在中国,因此中国方面的因素为主观原因(包括阶级、党派、个人因素),中国以外的因素为客观原因。
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
另,试题中“最主要的原因”一般等同于“根本原因”。
引起某些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主要原因并不止一个,在回答非选择题的主要原因时,一般要从几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思想等)分析。
2009年以来安徽省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
安徽省岳西县店前中学2013届高三(8)(9)2009—2012年安徽省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王焰明选编于2012-12-17)1、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2、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3、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郑板桥4、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2清革命色彩的是5、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其主要原因是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6、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7、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8、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日心说 B.进化论C.量子论 D.相对论9、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岳西县店前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店前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第33题14分。
31.
(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
(4分)
(2)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
(4分)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2分)
(3)职能:跪受(奏)笔录,将皇帝的旨意传达到中央各部门或地方大臣去执行(2分)
说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2分)
32.
(1)全体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讨论决定城邦事务;陪审法庭公正执法;国家为公职人员和参与城邦政治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4分)(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享有民主人数太少,外国公民和外邦移民没有民主权利。
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4分)(3)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比较开明,享有一定的公民权。
(2分)(4)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建立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基础之上的。
(2分)
33.
(1)1787年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英国《权利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4分)
(2)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4分)
(3)不同点:英国国王是虚君(或虚位元首),王权受到议会限制;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巨大,议会受皇帝控制。
(4分)(4)选举制和议会立法。
(2分)(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一)岳西县店前中学2020届高一(3)(6)班历史选择题50题练之一(第1、2课)
岳西县店前中学2020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一(第1、2课)(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计100分)时间:45分钟选编:王焰明1.(2019·黄石高一检测)“药祖”神农(右图)在中国上古传说的帝王中,地位显赫,其主要原因是( D )A.创制并推广铁犁B.使用大镰收获C.推广牛耕技术D.创制耒耜,教民耕作[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相关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传说的“帝王”中,神农氏有显赫的地位。
“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业的先行者创制耒耜,教民耕作,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铁犁在神农氏时期还没有出现,排除;B项错误,神农氏时期还没有大镰(铁农具范畴),排除;C项错误,推广牛耕技术是在汉代,排除。
故选D项。
2.“春初砍山,众木尽噘。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
”上述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耜耕 D.耦犁解析:由材料中信息“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可知这种耕作方式的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
这是一种典型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故选A项。
答案:A3.(2019·威海高一期中)史书记载:“汤有旱灾……教民粪种,负水浇稼。
”材料最能说明商朝时( B )A.掌握了原始灌溉技术B.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C.奴隶遭受沉重的压迫D.农业生产已使用粪肥[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商朝时,人们在种植作物时已知道应对旱灾、进行施肥和灌溉,B项较为全面。
故选B项。
4.(2019·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C )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耒耕耜耕[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并被长期沿用,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C项正确。
岳西店前中学-新课标高二(7)(9)历史(必修三)期末小测试
岳西店前中学-新课标高二(7)(9)历史(必修三)期末小测试岳西店前中学 新课标高二(7)(9)历史(必修三)期末小测试2008年12月22日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 ②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2、1851年在英国伦敦博览会上,人们可能看到下列哪些展品 ①电灯 ②蒸汽机 ③发电机 ④纺织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I 号发射成功 C.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D. “远望”I 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 4、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 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5、对“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A.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 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C. 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D. 文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6、以下各项体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的有 ①大量增加教育投资 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③制定《义务教育法》 ④启动了“希望工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7.下列关于《人间喜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 B .其中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 C .是一部描绘人民战争的英雄诗史D .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8.戏剧《等待戈多》是哪一流派的开山之作 A .古典主义流派 B .荒诞派 C .浪漫主义流派 D .批判现实主义流派 9.绘画大师毕加索是以下哪一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 A .印象派 B .新印象派 C .现代派D .写实派10、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的是: A .莫奈 B .马奈 C .梵高 D .塞尚11、德意志的哪位音乐家是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被誉为“乐圣”?A .舒伯特B .贝多芬C .莫扎特D .李斯特 12、影视之所以被称为普遍的大众媒体,是因为其能够 ①传播资讯 ②娱乐大众 ③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 ④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这种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
岳西县店前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终试卷
岳西县店前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终试卷命题:王焰明审题:储昭贤(2014·1·5)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得分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依据的角度是 A.社会经济形态 B.地方行政组织 C.专制集权的程度 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2、汉景帝时,窦太后欲立皇后兄王信为侯,景帝和丞相周亚夫以高祖刘邦“非有功,不得侯”之约予以拒绝。
此记载反映景帝时面临的最突出的政治问题是 A.汉朝实行以功封侯制度 B.西汉王侯威胁中央 C.西汉初期丞相位高权重 D.汉窦太后垂帘听政3.《孟子》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
这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礼乐制度崩溃 C .宗法制的影响 D.人本思想盛行4.(2013·辽宁五校联考)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将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以强化王权B.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5.电影《通天帝国》讲述了武则天时期修建通天浮屠塔背后的故事。
在当时,唐朝中央机构中关于修建浮屠塔的运作程序应该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6.(2013·江苏单科)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7.(2013·安徽五校质检)“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
岳西店前中学高三(1)(2)(4) 历史必修一第一轮复习:单元一 第3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地方财赋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____掌握 制钱谷 宋初强化中央集权——军事上,收兵权归中央,充实禁军;行 政上,由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地方财政由中央 掌控。 (3)结果: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________的局面,有效 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逐渐形成了 ________ 、冗兵和 ________ 的局面,为北 宋埋下了________的祸根。 答案: (3)①藩镇割据 ②冗官 冗费 积贫积弱
•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相反,它 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 拟诏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 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
三省六部制下的“分权与制衡” 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与“分权制衡”,与西方 近现代的三权分立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的出现是古代中国中央 官制成熟的标志。
考纲扫描
单元一 第2讲第3课(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官制
一、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1) 背景:汉初长时间内实行 _________ 、封国并存,有时 ________与朝廷对抗。——汉初: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 (2)措施: ①汉景帝:平定“________”。 ②汉武帝:汉武帝颁布“ ________”,并设刺史监察地方。 (3)结果:解决了王国问题,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宋代:二府三司制 • 宋代设立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行政。 • 枢密院掌管军政。 • 三司(度支、盐铁、户部)掌管财政。 作用: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 中国古代加强专制集权的最主要措施是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或地方权力,), 使其相互节制,最终集权于中央或者皇 帝, • 但是这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异常庞大, 从而使财政负担过重,引发了一系列问 题。
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二)岳西县店前中学2020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
岳西县店前中学2020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计100分选编:王焰明)测试时间:2020年3月15日下午3:00-3;451.(2019·鹤壁高一检测)“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对“商人”产生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D )A.社会分工扩大,商朝时商业活动出现B.商国重商抑农,他国重农抑商C.“工商食官”使工商业空前繁荣D.商亡后,臣民四处迁徙,依靠买卖为生[解析]D 商朝人之所以善于经商,主要是因为商亡后,臣民四处迁徙,以经商为主要生存方式,故选D项;A项错误,商业活动在商朝初步发展,不是出现;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与题干无关。
2.(2019·保定高一期末)据《易经》记载,神农氏(炎帝)时期,曾在“日中设市”,“聚天下之货”,使各“交易而退”。
材料所载( )A.为商业研究提供了准确资料B.对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C.侧面反映出商业的悠久历史D.说明当时长途贩运比较发达解析:选C。
《易经》中记载的神农氏时期的商业活动侧面反映了商业的悠久历史,故选C。
《易经》记载多为神话传说,无法为商业研究提供准确资料,无法推动商业发展,也无法说明长途贩运的发达,A、B、D项错误。
3.(2019·兰州高一检测)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曾祖父)无泽为汉市长。
”由此可见,司马迁曾祖父从事的应是( A )A.商业贸易管理B.军政事务管理C.行政机构管理D.文化典籍管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识记能力。
汉代市长是城市中负责商业管理的官员,故选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汉代市长的具体职能。
4.(2019·蚌埠高一期末)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商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经常面临着威胁。
唐朝时商人为降低财产安全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经营货款存放于柜坊B.通过邸店借贷货款C.求助于政府开办的市舶使D.通过十三行转运货款解析:选A。
1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附答案)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时间:2013.5.28 9:00-11:30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等与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一无言及矣……不待始皇之变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这段文字可以用来论证A.秦王赢政统一中国B.春秋时宗法制度崩溃C.秦制非一时一人之功D.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25.《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的用意是A.消除地方割据对朝廷的威胁B.改革官制C.调节皇权与相权冲突的问题D.强化皇权26.美国科学家亨利·奥古斯特·罗兰曾经告诫美国科学界说:“如果我们只注意科学的应用,必定会阻止它的发展。
那么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退化成像中国人那样(明清时期),他们几代人在科学上没有取得进展,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而根本不去探讨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生产方式阻碍了科技创新B.科举制度阻碍科技发展C.中国人不注重理性思维D.闭关锁国的政策和环境27.有学者认为科举制“造就了大批地方乡绅,他们实际上成为基层地方治理的中坚。
岳西县店前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次段考试卷(必修三第一、二单元)
岳西县店前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段考试卷(必修三第一、二单元)选编:王焰明审题:储昭贤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2014年江苏高考)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2.(2014年山东高考)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3.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4.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并存问题。
早在1988年,全世界75位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历史学科高考答题注意事项 ——岳西县店前中学2016届高三(1)(5)(7)班 考前参考阅读
历史学科高考答题注意事项——岳西县店前中学2016届高三(1)(5)(7)班考前参考阅读王焰明由于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是拼在一起的一份试卷,所以文综考试答题时务必把握好时间分布,保证做到无空白未答之题,因而就要兼顾好三科的答题时间(平均各科50分钟左右)、兼顾好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答题时间(根据平时的训练做到心中有数)、兼顾好难易题的答题时间(不要纠缠于难题、不要犹豫于简单题)。
在此基础上,再来谈谈历史科答题时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仅供参考。
解答历史选择题时,要认真审题,包括题干、设问和备选项,切实弄清 (如时间、空间、程度等限制性条件,作答必须符合所有限制性条件;对有些有难度的题目,正向难以判断时,不要过分纠缠,需要及时变换思维方式,反向排除;对于备选项中出现了拿捏不准的选项,则从其它几个确定的选项入手,其它几个确定的选项是应排除的选项,则拿捏不准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选项;其它几个确定的选项有符合要求的选项,则拿捏不准的选项就是错误选项。
其它方面在此不再多言,另附原《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及例题分析》于后,以供参考。
解答历史非选择题时,首先,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认真审准题目,包括认真审读题目的设问和认真读懂材料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紧扣题目设问中的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设问中要求答什么,即审中心词,又叫找“题眼”,要做到“准”和“全”,要弄清题目中的诸如原因(为什么)、内容(措施)、目的、本质、意义、影响、认识(启示)等中心词。
二是明确设问中要求怎样答,即审限制词,要弄清诸如题目中的时间、空间、角度等事关答案重点的确定、内容要点取舍的限制词,要弄清诸如题目中的“指出、说明、评价、概括、分析”等答题方式的限制词和“根据(依据)、结合、联系、综合”等有关答题依据的限制词。
三是明确设问中要求答多少。
做到了以上三个明确才是后面进一步审读材料及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的前提。
岳西县店前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店前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命题:王焰明审题:储昭贤(2013·11·5)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得分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礼仪制2.公元前 782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了:①幽王荒淫无道②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③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④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A.①②③B. 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
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4.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其根本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附属国的界限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5.《史记•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
……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6.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都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④为防止分封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7.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一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
安徽省岳西县店前中学2014-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 历史
岳西县店前中学2022--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第三次段考试卷(必修三)选编:王焰明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
“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
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把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
这表明A.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才智结晶 D.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答案】C考点:察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
从材料的表述中可知“卦”、“卜”的含义都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渐渐形成了“八卦”。
所谓八卦,应当是在地之八方测量结果的记录。
故应选C。
2.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答案】B考点:百家争鸣。
本题考查对基础学问的再认、再现力量。
春秋战国时期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维护君主专制,为君主争霸出谋划策的学派是法家。
所以答案选B。
3.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答案】C考点: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依据材料,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将儒家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坚固结合起来。
选择50题练之七)岳西县店前中学2020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七(第13、14课)
岳西县店前中学2020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七(第13、14课)(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计100分选编:王焰明)测试时间:2020年4月19日下午3:00-3;451.1979年4月,广东省领导向中央汇报:“我们省委讨论过……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
”“先走一步”是指实行(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C.包产到户 D.对外开放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这些经济特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客观条件是( )①靠近港澳,华侨多②靠近沿海,交通便利③资源比较丰富④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3.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
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4.深圳是中国第一座标界“昨天与今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崭新城市。
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深圳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B.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深圳开始C.国家鼓励深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D.深圳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5.下列是某道题的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依据提示,判断该城市是( )A.上海 B.厦门C.广州 D.汕头6.这是一个骚动而热烈的年份,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
“我们都下海吧”,所有的年轻或不太年轻的人们都在用这样的词汇互相试探和鼓励。
上述“中国公司元年”最可能是( )A.1980年 B.1984年C.1987年 D.1993年7.实行对外开放是当今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设立( )A.沿海开放城市 B.经济特区C.沿海经济开放区 D.特别行政区8.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点—线—面”的发展,其中“面”指的是(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经济技术开发区9.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西县店前中学2013届高三(8)(9)班历史三轮复习————选择题150题考前练(上)(2013年5月28日)王焰明选编1.《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
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2、《诗经·大田》中说:“有渰萋萋,兴雨祈祈。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与这一诗句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土地公有制瓦解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井田制遭到破坏3.《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该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权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血缘纽带是权力分配的依据4、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
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
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A.分封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5、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
你认为: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史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 C.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6.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墨子 D. 荀子7.“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持该观点的诸子百家学派应该是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8.《论语·季氏》有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对此最正确的理解是 A 孔子认为商周时期才是真正的“天下有道”既礼乐昌明 B 孔子认为春秋时期是“天下无道”既诸侯、士大夫执国命 C 孔子认为社会动荡不安是因为礼崩乐坏亟需恢复礼乐制度 D 孔子认为贵族世传愈加短暂就是因为天子衰微陪臣当道9.很多成语典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奇货可居、唇亡齿寒、毛遂自荐、朝秦暮楚、百家争鸣等。
这些成语典故反映出当时A.经济大发展B.政治大动荡C.文化大繁荣D.社会大变革10、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
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
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形成B、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C、监察制度建立D、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11.“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一学说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B.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书中说“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曲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儒学实际上吸收了 A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 B 法家中央集权思想C 战国阴阳五行思想 D 周公礼乐制度文化13.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14.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等共130篇,其中他把孔子写入“世家”而把韩非子写入“列传”,其背景是A.孔子出身诸侯贵族B.韩非子思想在当时被统治者抛弃C.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D.韩非子出生晚于孔子15.《汉书》分析某一政策“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该政策的作用是A.稳定西周政治秩序B.削弱周天子权威C.加强中央集权D.扩大诸侯王权力16、史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个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都提升为王。
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B.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实力C.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发展梁国实D.皇帝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17. 西汉时,一大夫随武帝外出打猎,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
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
”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
董仲舒的断案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 B.“心即理也” C.“致良知” D.“以仁入法”18.“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乱。
”下列观点中,与该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B.“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C.“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危”D.“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19.学者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指出:“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A.分工明确,相互牵制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相权三分,独立施政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20.“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21.《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
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
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篇章。
请问这一时期黄河安流的原因最可能是:A.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D.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22、武则天晚年为立太子一事而犹豫不决(侄儿武承嗣还是儿子李显),狄仁杰劝说她:“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
”武则天感悟,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立庐陵王李显为皇嗣,唐祚得以维系。
这一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哪一特点?A.专制主义B.皇权至上C.家天下D.中央集权23.史学家何炳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写道,“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明太祖)祭祖时以天下《赋役黄册》与鱼肉果蔬并陈。
”这主要表明了古代中国A.天下为公B.儒法并施c.以农为本D.家国一体24.王安石变法后,一些地方出现了“商贾为之不行,通都会邑,至有寂寞之叹,非独商贾之患也,而上下均受其弊”。
这主要是因为:A市易法造成了市场萧条B 均输法刺激了商业发展C免役法破坏了市场秩序D青苗法打击了商人利益25.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 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C 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D 唐宋文人喜爱旧文化26、唐代高僧把“孝”说成是贯穿古今的根本大道,并以慈悲比附仁道,以戒律比附修身等。
这说明: A. 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B. 佛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C. 儒佛两家的道德观原本是相同的 D.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日趋中国本土化27.宋神宗时,打算将一名转运使处死,宰相蔡确反对,理由是“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
神宗沉吟良久后说:“可与刺面,(发)配远恶处。
”门下侍郎惇以“士可杀,不可辱”的理由反对,最后神宗只得作罢。
(宋代侯延庆:《退斋笔录》)从材料可以看出①宋代君弱臣强,君主专制逐渐削弱②政策有稳定性和延续性③理学思想影响士大夫人格追求④君权与相权良性互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8.“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
”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29.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A.国家政策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C.元朝的高压统治D.科考功名的需要30.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31.明清之际,耶稣会士籍历算、地理、火炮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利用当时中国弥漫的哪一种学术思潮?A.程朱理学B.阳明心学C.经世致用之学D.考据学32.有学者对某位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橫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释、道,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最多。
”这位思想家是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康有为33.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34.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5. 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