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_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_图文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存在不能一步转化的是()
A. B.
C. D.
2.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
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
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
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
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
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
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A.A B.B C.C D.D
3.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Zn; ②Al=Mg=Zn; ③Al=Mg>Zn; ④Al=Zn>Mg; ⑤Al>Mg=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
A.5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杂质),正确的是()
A.N2(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烧碱(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
C.Cu(CuO):加过量的盐酸溶液并过滤 D.NaHCO3(Na2CO3):高温煅烧
5.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
将滤渣A加入少量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以下对滤渣A的组成成分判断的五种情况,其中合理的有
①Cu ②Fe、Cu ③Zn、Fe ④Zn、Cu ⑤Zn、Fe
、Cu A.②⑤ B.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②⑤
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t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 .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 .2t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甲
7.利用废硫酸制备K 2SO 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流程中CaCO 3可循环使用
B .将CaCO 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
C .M 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 .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 8.取一定质量的CaCO 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 ,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 不饱和溶液。
则加热前碳酸钙的质量为 A .15 g
B .18 g
C .20 g
D .30 g
9.已知A 、B 、C 、D 、E 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 、B 、C 、E 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 与C 、E 与C 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E 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下列叙述错误的
A .上述五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中不包含置换反应
B .D 与水反应生成酸,A 与水反应生成碱
C .可用水除去E 中含有的少量A 杂质
D .B 、D 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互相转化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草木灰(含K 2CO 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能增加肥效
B .用Ba (NO 3)2除去ZnCl 2溶液中的ZnSO 4杂质
C .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Cl 、NH 4NO 3、(NH 4)2SO 4、Na 2SO 4四种无色溶液
D .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Na 2CO 3、K 2SO 4、BaCl 2、HCl 四种无色溶液
11.下列从左到右依次代表ABCD 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 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水稀释
C.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CaO
12.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O CaCO3高温充分煅烧
B KCl溶液CaCl2通入足量的CO2,过滤
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D H2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A.A B.B C.C D.D
1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CaO 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B H2HCl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
C NaOH溶液Ca(OH)2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D KCl溶液Cu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A.A B.B C.C D.D
14.把一定量氧化铜和0.8g氧化镁的混合物投入到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往溶液里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的质量为120 g
B.a的取值范围为0< a<60
C.当a值为60时,b值为4.8 g
D.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7.0 g
1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取d点的固体有2种
16.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Fe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⑴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⑵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据此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FeSO4、BaCl2 B.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KNO3、FeSO4
C.该粉末的组成中可能含有KNO3 D.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KNO3、BaCl2
17.将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 B.滤液中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银
C.滤渣中可能含有银和锌 D.滤渣中一定没有铜
18.分离氯化铁、氯化钠、硫酸钡的固体混合物,得到三种纯净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水、硝酸银、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钠、盐酸
C.水、氢氧化钠、稀硝酸 D.水、氢氧化钾、盐酸
19.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甲乙
①H2SO4溶液NaOH溶液
②HCl溶液大理石
③BaCl2溶液Na2SO4溶液
④H2SO4溶液锌粒
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
A.A B.B C.C D.D
2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NaOH,CuSO4,Na2CO3B.KOH,HNO3,K2CO3
C.Ba(OH)2,CuSO4,CuO D.NaOH,HCl,Ba(NO3)2
22.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CO CO2足量NaOH溶液
B KCl KClO3MnO2,加热
C NaCl Na2CO3过量盐酸,蒸发
D O2H2O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23.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和转化关系。
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可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X、Y、M两两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B.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C.Y可能是稀盐酸
D.N转化为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4.常温下,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少量生石灰,溶液中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5.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A B C D
A.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二、流程题
26.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被称为“一碳化学”,其典型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水蒸气与甲烷“催化重整”可制得合成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① 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丙烯(CH3CH=CH2),同时产生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 在冶炼铁的过程中,合成气的作用是________。
③“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化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由合成气制备乙烯的反应______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这一学科思想。
(3)为了测定“催化重整”所得合成气的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C中主要现象是________。
② 测得装置D和E的质量分别增加9.0g和8.8g,由此推断该合成气中含有未反应的
CH4,且CH4也还原了Fe2O3,请通过计算碳、氢元素的质量比说明理由________。
③ 上述实验方案存在明显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7.用某矿石(主要成分是MgO,含少量的Fe2O3、CuO和SiO2杂质)制取MgO的工艺流程简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的操作是_____。
(2)溶液A一定_____ (填“有”或“没有”)颜色,其中所含质量最小的阳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对应离子Fe3+Cu2+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4.29.1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6.711.1
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固体C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
(4)已知在不同温度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Mg(OH)2,加热温度与固体残留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在上述流程步骤④中,加热的温度至少_____℃以上,图中拐点的x值为_____(取整
数)。
(5)写出步骤①中Fe2O3溶于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6)上面工业流程中不用石灰水代替熟石灰工业意义是:_____(答一条即可)。
28.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
(1)在操作②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___
(2)操作④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什么?___
(3)操作④中若加入的盐酸过量也不会影响精盐的纯度,为什么?___
2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尿素、磷矿粉、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五种化肥样品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的三种物质)。
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三者的后续鉴别,都只取一次样品。
(1)现象X 为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分别是:甲_____(填化学式,下同),乙_。
30.许多制药厂、化工厂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铁泥(主要含Fe,FeO,Fe2O3等物质),若以铁泥为原料制备FeSO4·7H2O,可实现废物利用。
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FeO + H2SO4 === FeSO4+H2O;Fe + Fe2(SO4)3 === 3FeSO4
(1)酸浸过程中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还原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______。
(3)产品在结晶前需要调节pH。
若pH过高需要加入——______进行调节。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根据题意,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物
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变化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
解:A.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可以一步转化,故A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与磷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可以一步转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可以一步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一步转化为碳,故选D。
2.C
解析:C
【解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分析解答;
B. 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安全常识分析解答;
C.根据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分析解答;
D.根据各科学家的发现分析解答。
解:A. 甲醛会与海产品中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危害人体健康,故归纳错误;
B.天然气泄漏拒绝一切产生火花的行为。
拨打电话可能产生火花,故归纳错误;
C. ①塑料在有些方面的使用可以代替金属。
因此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
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归纳正确;
D. 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归纳正确;
故本题选CD。
3.B
解析:B
【解析】解:每24份质量的镁会与73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镁54份质量的铝和219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锌和73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假设金属的质量都是24g,等质量的金属消耗盐酸的质量分别是:
Mg+2HCl=MgCl2+H2↑,
24 73
24g 73g
2Al+6HCl=2AlCl3+3H2↑
54 219
24g 97.3g
Zn+2HCl=ZnCl2+H2↑
65 73
24g 27g
假设盐酸的量大于97.3g时,铝生成的氢气最多,镁生成的氢气次之,锌生成的氢气最少,故②正确;
假设盐酸的量在97.3g和73g时,铝和镁生成的氢气相等,锌生成的氢气最少,故④正
确;
假设盐酸的量在73g 和27g 时,铝大于镁等于锌,故⑥正确;
假设盐酸的质量小于27g 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故③正确.
故选:B .
4.C
解析:C
【解析】A 氮气不可燃不助燃,使氮气中的少量氧气不能与木炭充分接触,不能使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不能除杂;B 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 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溶液,铜不与盐酸反应,过滤后固体只有铜;D 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钠。
选C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5.A
解析:A
【解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硫酸铜反应完全反应后,剩余的锌再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 和滤液。
将滤渣A 加入少量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说明固体中一定有铜、铁,可能有锌。
选A
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6.D
解析:D
【解析】A. 2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g ÷(50g+100g)×100%<50%;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指名温度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C. 2t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析出晶体,乙溶液变为1t ℃饱和溶液;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很小,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甲;选D
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
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
7.C
解析:C
【解析】A 、如果生成物和反应物中都有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一般可循环利用;
B 、把反应物研成粉末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C 、铵态氮肥与碱供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D 、结合实验目的判断。
解:A 、观察上述流程,发现碳酸钙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因此流程中CaCO 3可循环使用。
故正确;
B、将CaCO3研成粉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故正确;
C、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M溶液是(NH4)2SO4溶液,因此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故错误;
D、为了得到较纯的K2SO4晶体,常洗涤反应所得晶体。
故D正确。
8.A
解析:A
【解析】
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g不饱和溶液。
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8g,+200g-208.4g=4.4g。
设剩余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44
x 4.4g
100/x=44/4.4g x=10g
固体中氧化钙的质量为12.8g-10g=2.8g
设分解的碳酸钙质量为y
CaCO3高温CaO+CO2↑
100 56
y 2.8g
100/y=56/2.8g y=5g
所以原碳酸钙的质量为5g+10g=15g 选A
点睛: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9.D
解析:D
【解析】由题意可知,E是氢氧化钙,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C 为酸、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能转化为E,A可能是氧化钙或水,是氧化物;A能与C反应,又C为酸或盐,A为氧化钙,故C为酸,B为盐,B能转化为A,B为碳酸钙,则D为二氧化碳。
解:A.B转化为A是分解反应;A转化为E是化合反应;E和D的反应及D转化为B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其余都是复分解反应。
故说法正确;
B.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A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说法正确;
C.E是氢氧化钙,A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说法正确;
D.B是碳酸钙,D是二氧化碳,B、D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故说法错误。
因此本题选D。
10.C
解析:C
【解析】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钾的溶液呈碱性;氯化铵含铵根属于铵态氮肥;
B. Ba(NO3)2与Zn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锌;
C. NaCl遇Ba(OH)2无明显现象;NH4NO3遇Ba(OH)2加热,只有气体;(NH4)2SO4遇Ba (OH)2加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Na2SO4遇Ba(OH)2只有白色沉淀;
D. 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首先需考虑物质的颜色,然后将鉴别出来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混合,根据现象的不同加以鉴别,若物质都是没有颜色,则让溶液之间两两混合,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加以鉴别。
解:A.草木灰的水溶液成碱性,和铵态氮肥氯化铵一起用会产生NH3,降低肥效,所以不能混合施用。
故错误;
B. Ba(NO3)2与Zn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锌,生成的硝酸锌是新的杂质,故错误;
C. NaCl遇Ba(OH)2无明显现象;NH4NO3遇Ba(OH)2加热,只有气体;(NH4)2SO4遇Ba (OH)2加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Na2SO4遇Ba(OH)2只有白色沉淀;故正确;
D. 氯化钡能与硫酸钾、碳酸钠均产生沉淀,故能与两种物质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钡,不与氯化钡反应的物质为盐酸,向其他两种物质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的为碳酸钠,无现象的为硫酸钾,可以鉴别。
故错误。
因此本题选C。
11.A
解析:A
【解析】A.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碳酸钠后与盐酸反应,在氢氧化钠未被反应完之前不会生成气体; B.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水稀释,随水的加入,溶液的酸性变弱,但始终呈酸性,溶液的pH不会等于或大于7;C.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只改变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D. 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CaO,氧化钙和水反,使溶液中溶质因水减少而析出;反应放出大量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氢氧化钙析出,得高温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冷却时,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恢复到原温后得原温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点睛: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
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2.B
解析:B
【解析】
利用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性质差别,分析除杂方法对混合物组成的影响,判断该方法是否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选出不能达到的选项。
A. 高温充分煅烧CaCO3,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正确;
B. CaCl2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错误;
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C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CO2,正确;
D. HCl气体溶于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正确。
点睛: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13.B
解析:B
【解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 Ca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HCl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分,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 过量的Na2CO3溶液是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
生成的氯化钠是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D
解析:D
【解析】氧化铜、氧化镁和稀硫酸、硫酸铜、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MgO+H2SO4═MgSO4+H2O,CuSO4+2NaOH=Cu(OH)2
↓+Na2SO4,MgSO4+2NaOH=Mg(OH)2↓+Na2SO4,
A、由以上反应关系可知,H2SO4~2NaOH,
设稀硫酸中硫酸质量为x,
H2SO4~2NaOH,
98 80
x 100g×8%
9880
100?8%
x g
x=9.8g,
稀硫酸的质量为9.8g
9.8%
=100g,
该选项说法错误;
B、由以上反应关系可知,MgO~H2SO4,设氧化镁消耗硫酸的质量为y,
MgO~H2SO4,
40 98
40980.8g y
= y=1.96g ,
剩余硫酸质量小于:100g×
9.8%-1.96g=7.84g , 设剩余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最多为z ,
H 2SO 4~2NaOH ,
98 80
7.84g z
98807.84g z
= z=6.4g ,
a 的值小于:6.4g÷8%=80g ,因此a 的取值范围为0<a <80,
该选项说法错误;
C 、当a 值为60时,和硫酸铜、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100g-60g )×8%=3.2g , 设3.2g 氢氧化钠完全和硫酸铜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铜质量为n ,完全和硫酸镁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镁质量为p ,
CuSO 4+2NaOH=Cu (OH )2↓+Na 2SO 4,MgSO 4+2NaOH=Mg (OH )2↓+Na 2SO 4, 80 98 80 58
3.2g n 5.6g p
80983.2g n = 80583.2g p
= n=3.92g ,p=2.32g ,
由计算可知,2.32<b <3.92,因此当a 值为60时,b 值不可能为4.8,该选项说法错误; D 、混合物的质量为7.0g 时,氧化铜质量为:7.0g-0.8g=6.2g ,
设氧化铜消耗硫酸质量为m ,
CuO+H 2SO 4═CuSO 4+H 2O ,
80 98
6.2g m
80986.2g m
= m=7.595g ,
则氧化铜和氧化镁消耗硫酸质量为:7.595g+1.96g=9.555g ,
剩余硫酸质量为:100g×
9.8%-9.555g=0.245g <7.84g , 该选项说法正确。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A、a点硝酸银没有反应完全,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选项A不正确;
B、金属锌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先于硝酸银反应,反应到b点硝酸银反应完全,达到C点时,硝酸铜反应完全,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选项B正确;
C、b~c段固体为银和铜的混合物,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选项C 不正确;
D、金属锌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先于硝酸银反应,反应到b点硝酸银反应完全,达到C点时,硝酸铜反应完全,故d点时固体为3种,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16.C
解析:C
【解析】⑴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无硫酸亚铁,因为硫酸亚铁溶液为绿色;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钙或同时有硫酸钠和氯化钡;或三中物质都有;⑵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说明有碳酸钙、有硫酸钠和氯化钡,碳酸钙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二氧化碳、水,而有气泡冒出;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硝酸;硝酸钾不能确定;所以选C
点睛:氯化银、硫酸钡不溶液硝酸。
17.B
解析:B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锌>氢>铜>银,将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发生反应,待锌完全反应后,铜再与硝酸银发生反应,可见锌的量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向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还含有锌。
解:A、向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还含有锌。
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铜;故A错误;
B、向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还含有锌。
则所得滤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有硝酸银;故B正确;;
C、向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还含有锌。
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锌,故错误;
D、向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还含有锌。
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铜;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将活动性强的金属混合物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中,金属由强到弱依次与盐发生反应,即金属混合物中活动性最弱的金属首先与盐溶液发生反应,依次类推。
18.B
解析:B
【解析】
氯化铁、氯化纳、硫酸钡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得硫酸钡沉淀;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将氢氧化铁沉淀中加入过量盐酸,蒸发结晶得氯化铁固体;将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