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现代企业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与现代企业管理

1998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聚首巴黎时提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孔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当中。古人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对于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来说,能不能也靠《论语》来管理呢?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管理艺术思想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他对现代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纵观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企业,它们的理念中无不蕴含着《论语》的思想理念。所以,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在汲取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的同时,还应从传统思想,特别是集中了孔子思想主要内容的《论语》里寻找源泉。

历史见证——日韩企业崛起

日本企业界学习中国经典具有悠久的传统,而开创这一优秀传统的就是日本工商业与现代化的奠基人,被誊为“日本企业之父”、“日本近代经济的最高指导者”、“日本现代文明的创始者”的涩泽荣一。涩泽荣一是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企业家,他从《论语》中学到了智慧,一生创办了五百家企业,涉及银行、钢铁、造船、矿山、铁道、纺织、造纸等很多行业,是日本第一家银行与股份制公司的创始人。

当然,涩泽荣一对日本现代化最大的贡献不是在工商业,而是为日本发展市场经济与实现日本现代化建立了核心价值观,为日本企业界树立了精神支柱与道德准则。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本《论语与算盘》以指导日本的商人和企业家。他根据孔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思想,他提出了“士魂商才”与“义利合一”的观念,强调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一手拿算盘,一手拿《论语》”。他呼吁日本人都应该“一手拿算盘——从事工商经济活动,一手拿《论语》——恪守与人为善,取财有道的道德法则”。

对于涩泽荣一而言,《论语》就是他的《圣经》,就是他从事管理的经营宝典,他曾满怀崇敬地说,“《论语》我实践了,证明了!它实现了我的梦,是我成功的法则。实践《论语》,就能实现理想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论语》是成功者与管理者的必读书。”

每当遇到任何管理难题,涩泽荣一就会像遇到生字就查字典一样地翻阅与研究《论语》:“公司要经营好,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没有人才,公司必然失败。因此,我在银行和各种公司的经营中,为了成功,不得不考虑人在经营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论语》就是这个规范与准则的标准,遇到问题从《论语》中找答案,是绝对不会错的。”

涩泽荣一为日本的现代化

进程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法则——不以牺
牲日本民族文化作为代价实现日本现代化,而自涩泽荣一以后,日本的企业几乎家无一例外都遵循它的管理思路,他们不仅在《论语》中找到了适合自己本民族发展的管理模式,而且实现了人生的自我升华。

原钟纺会长伊滕淳认为《论语》既是一本人生教科书,同时又是一本无法替代的经营谋略经典。原经团连会长土光敏夫也是一位实践了《论语》的财界伟人,他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源于《大学》)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在经营管理中锐意进取和创新,而在生活中却坚持《论语》关于“节用而爱人”的教导,生活异常俭朴。

曾担任日商会长统治了日本财界相当时期的永野重雄、原石川岛播磨重工业的社长生方泰二、建设业巨头清水建设的第二代掌门人清水喜助、水泥业巨头原秩文水泥会长诸井度等等许多工商业巨子都受过涩泽荣一的言传身教,以“论语、算盘相济”理论为指导,从《论语》中汲取经营智慧,开创了经营管理的骄人业绩,极大的推动了明治以后日本工业的近代化、现代化。

丰田、索尼、佳能、松下等“世界500强”无一例外地都沿用了这一模式。日本东芝公司总经理土光敏夫,丰田公司创始人丰田佐吉、丰田喜一郎,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等人都喜欢都《论语》,丰田喜一郎还将“天地人知仁勇”用作自己的座右铭。日立公司创始人小平浪平把儒家的“和”、“诚”列为社训。日立化成公司总经理横山亮次说:“日本人的终身就业制和年功序列制是礼的思想的体现,企业内工会是和为贵思想的体现。”三菱综合研究所的中岛正树称“中庸之道”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住友生命的会长新井正明以“其身正,不令而行”为座右铭,住友的总理事小仓恒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建立事业的头一个条件,也即尽本分、尽责任。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家要仁爱惠众,生产出象自来水一样多而便宜的产品以回报社会。

日本企业“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深谙儒家思想,在管理方面主张“仁者爱人”的理念,认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1929年,日本受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影响,许多企业被迫降薪甚至大量裁员。经济不景气也导致松下库存积压,主管们提出了“生产减半,工人也减半”的建议。但是,卧病多时的松下幸之助坚持:“生产自即日起减半,但一个工人也不能解雇。”员工们被号召去推销公司产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公司库存终于销售一空,慢慢渡过了难关。

在日本之外,“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也

从日本企业的成功得到启发,很多企业家都深谙《论语》,三星、LG、现代等一
起造就了韩国经济在80年代的起飞。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韩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韩国境内,称雄的则是三星企业集团。因为在韩国境内的所有领域,任何一个集团和个人,都没有象三星集团那样取得了世界性的突出成果。
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喆董事长自幼酷爱学习,深受儒教思想的熏陶,后又留学日本,就读于旱稻田大学,与日本企业有密切联系,这使他吸收了东方儒家学说的精华。同时,由于美国这样的西方强国与韩国有着特殊的关系,这又使他惜鉴了美国式的开放型经营方式。

从最初的员工四十人到二十万,从1936年注册资金2000美元到1997年营业额961亿美元,李秉喆在几十年内便将三星打造成了世界级的企业。

文化断层——中国企业隐患所在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儒家思想曾被人形象的概括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日韩等世界级企业的崛起,无不证明了《论语》等传统文化典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反观中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向世界敞开门,各种思想理念纷至踏来,而对于初试茅庐的中国企业界来说,“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历史断层已经让他们忘记了中国的企业文化应该如何塑造,而是全盘接受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当然,这些企业中大部分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的各种隐患也随之孕育,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见利忘义”。

没有人能想到,我们曾经无比信赖的中国一线的企业如三鹿、蒙牛、伊利、光明能够全面涉黑,被温总理称“没良心”的“不良企业”。“毒奶粉”事件,恰恰说明了我国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道德缺失,其根源就在于传统文化的断代,孔老夫子的思想没有得到传承,《论语》没有得到社会的全面重视。

其实,企业的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因为任何管理方式都要通过具体的人才能发挥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非常有效的某种管理模式或方法往往并不能有效地适用于其他所有的国家和企业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每个国家的文化和每个企业的人员素质、思维、习惯等不一样。所以,全盘接受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出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而能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支撑的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瑞敏和金志国便深受教诲。

时至今日,很多人提到海尔

首先想到的便是那句“海尔——真诚到永远!”当然,张瑞敏也是这么做的。1985年,当时还是青岛市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
敏把400多台库存冰箱进行检查,发现76台存在缺陷。他宣布全部砸掉。这一壮举震惊业界,也唤醒了中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

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啤酒品牌,十多年间并购了50多家企业,而其之所以成功,用金志国的话来说,就是“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正是这种“和为贵”的思想理念,使青岛啤酒在资产的组合、市场的整合、文化的融合中都表现的游刃有余,最终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像张瑞敏和金志国这样,能够在“文化断层”的年代坚持用儒家思想发展企业理念是比较少见的,他们成功了。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家从来就没读过什么《论语》,他们也成功了,但他们有的只是昙花一现,更有甚者最后身陷囹圄,黄光裕便是其中之一,这里不再细说。

寻本溯源——《论语》的管理思想

《论语》中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曾对中外一些大企业家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现代企业在汲取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的同时,还应从传统思想,特别是集中了孔子思想主要内容的《论语》里寻找源泉。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论语》中的“以人为本”、“以和为贵”、 “诚实守信”等思想均是现代企业家,特别是尚处于“文化断层”中而不知所措的企业家应该反复研习的管理典籍。

一、“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的核心

企业管理是关于人的管理,这与“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在《论语》中,实现“以人为本”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第一,以仁爱人,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仁者,爱人”,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贯穿整部《论语》。“人”是管理活动的核心,企业家应把员工看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对于现代企业家来说,要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解决好如何对待员工,并依靠员工办好企业这个根本。

第二,见利思义,维护员工的利益,确保用户的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企业家来说,这是既是一种使命感,也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企业家最终的归宿不是如何积累更多的财富,而是如何为更多的人造福,他们当中很多人最终的归宿是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等都是这样。所以,要使企业不断发展,就不能只考虑个人和企业的利益,还要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员工的利益,保证客户

的利益,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三,以德服人,上行下效。《论语》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这说明
孔子并不反对“法制”,但更主张以仁德来管理,以礼教来整治。对于企业家来说,自己是员工的领导,也是榜样,而在企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榜样正,则企业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企业才能长久永续发展。《论语》中强调要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尤其要求领导者自己首先要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几段话非常精妙地指出了身为领导的企业家的德行是多么重要。

二、“以和为贵”——企业旺盛的法宝

《论语》中倡导“礼之用,和为贵”。这一思想被现代很多大企业运用于企业扩张过程中的资源整合当中,并做到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在一个群体中,个人担当不同的角色,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一方面是需要引进各种人才,这些人秉性各异;另一方面是要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开拓新的市场,不免要走兼并或强强联合的道路。面对这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随时遇到的变化和问题,对于企业家来说,秉持“以和为贵”就显得非常重要。企业领导者一定要做到和气待人,不仅要是自己企业保持一团和气,还要再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建立一个良性的企业圈子,与合作伙伴甚至是竞争对手做到“和气生财”,即便是他们彼此在企业理念或产品服务方面有很大分歧,但是主要做到有礼有节,企业一定会取得长足发展。

日本企业就是从中悟到了这个真谛,他们许多企业所以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个重要经验,正是把这种“和”的团队精神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在企业中形成一种链条式互助循环关系,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一个企业能否一团和气是同企业是否具有生命力画等号的,正如人们所说的“团结就是力量”、“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一样。企业家应不断增强亲和力,并实现企业与外部各方面的和谐,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诚实守信”——企业生存的基石

诚实守信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孔子伦理思想的基本要义。孔子指出,“民无信不立”。没有民众的信任,组织都难以长期生

存下去;同时,管理者自身也要做到诚实无欺,“信则民任焉”。在《论语》中,孔子反复强调“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所以,历代儒商都挂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牌子,作
为其经营信条,像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浙江的浙商等,他们的足迹之所以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诚信的原则。

诚信是企业领导者的生命所在,是一个企业的立业之本,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利器。没有了诚信,也就谈不上竞争力。现代企业家要重视“诚信”这个金字招牌,要让它成为企业永不枯竭的财源。

但由于文化的断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追求所谓的财富积累,“背信弃义”,甚至不顾子孙后代的利益,“毒奶粉”事件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
综上,对于现代企业家来说,《论语》不仅是一部提高个人修养的文化典籍,而且蕴含着无限的管理哲学,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那些企业家还在迷茫中徘徊,那么不妨拿《论语》读上一读,很有可能便会开启智慧,柳暗花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