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_古诗两首(乞巧、嫦娥)—Y (1)
29古诗两首
读背课文29《古诗两首》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课文内容填空1、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月初。
那天是、鹊桥相会的日子。
2、《乞巧》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写的;《嫦娥》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写的读后感:牛朗织女鹊桥相会,美丽嫦娥奔月成仙,这一个个凄美的神话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在人们心间,触动着人们的心弦。
七夕节的浪漫,中秋节的温馨,无不寄托着重情重义的中国人对爱情和亲情的美好向往。
剪不断的连心的血脉,最动人的是丝丝的真情,一个“情”字,是人们永远为之感动和歌咏的主题。
笔记本作业抄写古诗和诗意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意: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想象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情景。
家家户户的女孩子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向织女乞取智巧,数不清的彩线都已经穿完了。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意: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记词语听写词语29《古诗两首》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9-古诗两首(乞巧、嫦娥)
诵读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清明
• ----(唐)杜牧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元日
• ——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石
• • •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3碧霄: 浩瀚无际的青天。
明诗意
七夕今宵看碧霄
今夜是一 年一度的七夕 节,人们都情 不自禁地来到 户外观看碧蓝 的天空。
牵牛织女渡河桥
那长长的 银河间两颗特
别耀眼的星星,
分明是牛郎织 女在鹊桥上相
会了。
家家乞巧望秋月
家家户户 都仰望着秋夜 的月亮,那么 虔诚地向织女 求取智慧和巧 手。
穿尽红丝几万条
[自由朗读]
乞
巧
林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解词语
[正音正字]
乞 ( qǐ ) (乞巧 )
气 ( qì ) (天气 ) 宵 (xiāo) (今宵) 宵:晚上
霄 (xiāo) (碧霄) 霄:天空
[字词理解]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1乞巧: 初七,又名七夕。 2今宵: 这天晚上。
织女爱上了他,并成为了他的妻子, 还给他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一家 过得非常的幸福。
但是,却被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她 派人把织女抓回了天上。牛郎不舍得自己的 妻子,便在家里一头老牛的帮助下,挑着两 个孩子追到了天上。
眼看要追上的时候,王母却拔出发簪, 狠狠的画了一条天河把二人给隔开了,不让 他们见面。
29_古诗两首(乞巧、嫦娥)—Y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pínɡ
屏 烛
风
幕 蜡
zhú
火
xiǎo
知 破
晓 偷
小
tōu
盗
[字词注释]
1 . 云母屏风: 用云母做的屏风。
2 . 长河: 银河、天河。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句诗的意思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 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晨 星就要消失了。
织女日夜的哭泣,感动了一种叫做喜鹊的鸟。于是, 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晚上,无数的喜鹊就会在天河上架 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能够相会。
后来,每年的这一天,人 们都会望着天上祝福他们,并 且女孩子们还会举行各种各样 的活动,不但祈求自己也能像 织女一样心灵手巧,而且还祈 求亲人幸福,表达自己的美好 愿望。
七夕今宵看碧霄
今夜是一 年一度的七夕 节,人们都情 不自禁地来到 户外观看碧蓝 的天空。
牵牛织女渡河桥
那长长的 银河间两颗特
别耀眼的星星,
分明是牛郎织 女在鹊桥上相
会了。
家家乞巧望秋月
家家户户 都仰望着秋夜 的月亮,那么 虔诚地向织女 求取智慧和巧 手。
穿尽红丝几万条
不惜在针 眼里穿了一条
又一条的红丝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 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 美满甜蜜的婚姻和早得子。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
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
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
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 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乞 巧
乞巧节
乞巧节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案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乞巧》和《嫦娥》,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节日文化。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古文的欣赏水平。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二、教学准备1.预先准备好古诗《乞巧》和《嫦娥》的诗文。
2.准备相关的图片或图表,用于辅助讲解。
3.打印教案,分发给学生。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在课堂开始前,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播放节日音乐来热身,引起学生对乞巧节和中秋节的兴趣。
2. 导入课题通过展示古诗《乞巧》的标题,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这个诗的第一印象,并简单了解乞巧节的由来和庆祝方式。
3. 阅读与理解1.学生独立阅读《乞巧》这首古诗,并回答以下问题:–这首诗是描写什么节日的?–诗中的“巧”指的是什么?–诗中提到的“女红”、“金钏”、“罗帷”等都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首诗的整体意境如何?有何感受?2.学生交流讨论答案,并与老师共同解读诗歌的意义。
4. 文学创作1.学生以乞巧为主题,写一首自己原创的小诗。
2.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古诗《乞巧》的意境和表达手法,同时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引入新课《嫦娥》1.老师展示古诗《嫦娥》的标题,并与学生一同推测故事情节。
2.学生独立阅读《嫦娥》这首古诗,并回答以下问题:–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诗中的“广寒宫”和“嫦娥”是什么意思?–诗中的“洁白皓齿”和“清纯无僻”等形容词是为了突出嫦娥的什么特点?–诗中的“清光”和“琼树”有什么象征意义?3.学生交流讨论答案,并与老师共同解读诗歌的意义。
6. 分组朗读和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朗读和表演。
鼓励学生通过声音、动作和情绪的表达,将诗歌形象地展现出来。
7. 总结与展示请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和诵读表演。
四、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课堂总结,包括以下内容: -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对乞巧节和中秋节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 你觉得自己的文学创作有什么亮点和不足之处? - 在朗读和表演环节中,你对其他小组的表现有何评价?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在阅读与理解、文学创作以及朗诵表演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29古诗两首_乞巧
碧霄
星座
2
xiāo
碧 霄
xiāo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后
长安城中月如练, 家家此夜持针线。 (崔颢 )
乞巧歌 乞手巧,乞容貌; 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
z ǐ 乞我姊妹千万年。
乞
xiāo
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 巧 霄 渡
29.古诗两首
qǐ
乞巧
乞 气
29.古诗两首
qǐ
乞巧
林杰,唐代诗人,非常的聪明,六岁的 时候就能写诗,还精通书法棋艺,可惜 他英年早逝,17岁就离开人世。《全唐 诗》仅存其诗两首。
神话故事:《牛郎织女》
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据说,牛郎是南阳城牛 家庄的一个孤儿,依哥嫂过活。嫂子马氏为人刻薄,经常虐待 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条老牛很通灵 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 郎去取织女的衣服,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 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 ,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 于是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 。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 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 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 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 一次。 由于农历的七月七日正当雨季,所以这一天常常下雨, 人们便说这是牛郎织女的眼泪。
qǐ
乞
xiāo
29古诗两首乞巧嫦娥
29古诗乞巧嫦娥29古诗两首乞巧嫦娥古诗两首《乞巧》和《嫦娥》是人教版的精读课文。
也是小学教学的重担课文。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乞巧》原文朝代:唐代作者: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嫦娥》原文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的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
(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练说促背,趣味识记1.教师激趣。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案(通用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乞巧》与《嫦娥》这两首经典古诗。
这两首诗分别出自唐代大诗人林杰和宋代诗人苏轼之手,被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单元。
具体内容包括:1. 《乞巧》:诗中描绘了七夕佳节,女子们纷纷向织女星祈求巧手和美满婚姻的情景。
2. 《嫦娥》:通过描绘嫦娥奔月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二、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分析古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体会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重点:熟读、背诵两首古诗,把握诗意,培养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七夕节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
2. 新课内容学习:a. 朗读《乞巧》和《嫦娥》,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b. 讲解两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c. 逐句解析古诗,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
d.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内容,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分析其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古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乞巧》:a. 作者:林杰b. 意象:织女星、银河、鹊桥、巧手c. 修辞手法:比喻、对仗2. 《嫦娥》:a. 作者:苏轼b. 意象:明月、嫦娥、广寒宫、桂花c. 修辞手法:拟人、夸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乞巧》和《嫦娥》。
b. 分析两首古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 答案:a. 学生需自行完成背诵。
b. 示例:在《乞巧》中,作者通过描绘织女星、银河等意象,表达了女子们对美满婚姻的向往。
在《嫦娥》中,作者通过描绘嫦娥、广寒宫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年级语文教案)第29课古诗两首(乞巧,嫦娥)
第29课古诗两首(乞巧,嫦娥)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理念:《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
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
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
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
而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主要通过读、思、议、想、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进入古诗境界。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教学目标: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结合神话故事和课后资料袋理解第一首古诗《乞巧》。
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花好月圆,二泉映月平沙落雁的音乐带。
2、收集关于《牛郎织女》,《嫦娥奔月》,了解资料袋关于“乞巧节”的介绍。
3、收集关于李商隐的资料。
教学过程:个案部分一、素养训练:《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古诗两首——乞巧完美版
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聪明、善
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 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人们给她织的锦 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 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栩栩如生,她织的花, 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像活了一 样!
29.古诗两首
qǐ
乞巧
执教人:弋江区鲁港小学 叶莉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乞巧-嫦娥-古诗-诗句意思
一、背诵古诗及诗句意思。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一二句:今晚是七月初七,我们早早地来到户外看着碧蓝的天空,因为牛郎织女今晚要在鹊桥相会。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三四句:每家每户都有姑娘在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也不知道穿完了多少条丝线。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一二句: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四句: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因为她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二、默写29课古诗两首。
,。
,。
,。
,。
三、默写诗句意思。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一二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三四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一二句: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四句:。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案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乞巧》和《嫦娥》两首诗的背景、意境及作者情感。
2.掌握两首诗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分析《乞巧》和《嫦娥》两首诗的意象、意境。
2.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默写能力。
三、教学难点1.《乞巧》和《嫦娥》两首诗的意象、意境分析。
2.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乞巧》1.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唐代诗人林杰。
(2)讲解“乞巧”的来历。
2.解读诗歌(1)让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如“乞巧、灵巧、乞巧楼”等。
(3)学生齐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分析诗歌意象(1)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如“牵牛织女、乞巧楼、灵巧”等。
(2)分析这些意象在诗中的意义和作用。
4.理解作者情感(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5.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熟读并背诵《乞巧》。
第二课时:《嫦娥》1.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唐代诗人李商隐。
(2)讲解“嫦娥”的传说。
2.解读诗歌(1)让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如“嫦娥、灵药、长河”等。
(3)学生齐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分析诗歌意象(1)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如“嫦娥、灵药、长河”等。
(2)分析这些意象在诗中的意义和作用。
4.理解作者情感(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5.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熟读并背诵《嫦娥》。
第三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乞巧》和《嫦娥》两首诗的理解。
(2)引导学生探讨古典诗词的美。
2.诗歌创作(1)让学生模仿《乞巧》和《嫦娥》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3.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将创作的诗歌进行修改和完善。
29古诗两首《嫦娥》
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
屏风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你能讲讲诗句的大意吗?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补白 换位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地烛影, 室外,银河已渐渐垂地,晨星也西沉。 我想;此刻地嫦娥应该非常后悔当年偷吃 了灵药吧, 害得自己只能夜夜与碧海青天为伴,无法 排遣孤寂和苦闷。
29 嫦娥
嫦娥奔月
远古天上十个太阳,人们无法生活
后羿射日
后羿取出白色的 箭,一支一支地 向骄横的太阳射 去
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
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 嫦娥。
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长生不死的 灵药,把它交给嫦娥,要她好好保 管,想挑一个吉日两人一块吃 。
一天晚上,嫦娥趁 后羿不在家,从葫 芦里倒出灵药,全 吞下肚子去 ,立 时飘飞升月成仙。
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pínɡ
屏 (屏风) (屏幕) (孔雀开屏)
zhú
烛 (烛影) (蜡烛)
xiǎo
(烛光) (晓月) (偷天换日)
晓 (知晓) (破晓)
tōu
日子久了,嫦娥 独对空月,越来 越想念后羿,可 是他们人各一方, 不能相见,嫦娥 倍感孤独寂寞。
嫦 娥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 长河 嫦娥 碧海
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9古诗两首乞巧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9古诗两首乞巧人教版新课标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①乞巧:现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意思】: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离开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
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繁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比喻〕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
小时分十分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
又精书法棋艺。
卒,年仅十七。
«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官方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官方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假设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官方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假设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碧霄〞指浩瀚无边的青天。
扫尾两句表达的就是牛郎织女的官方故事。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离开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繁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由于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残酷美妙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妙的愿望和丰厚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长篇大论,笼统生动。
可引导先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
人在诗中并没有详细写出各种不同的希望,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先生结合全诗的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现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希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29《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
坐看牵牛织女星。
元日
王安石
寒食
韩翃
hóng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tóng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杜牧
春城无处不飞花, yù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zhūyú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 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
• 银河渐渐疏落,启明星要消失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
• 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乞 巧 霄渡屏
烛 晓 偷
乞求 渡过
碰巧 屏幕
云霄 蜡烛
知晓
偷盗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织女星
牛郎星
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 传说那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 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的女子希望能在这 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乞巧的方式很多。 有的在那天晚上,登上事先搭好的彩楼, 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先穿好的 叫得巧,后穿好的叫输巧。有的在那天中 午的阳光下,放一碗水,把绣花针放在水 上面,根据碗底针影的样子,确定是得巧 还是输巧。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 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
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
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 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29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
作者简介
作家名片:林杰(831—847),唐代诗人,字智周,福建
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 通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 主要作品:《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王 仙君坛》。
作家名片:李商隐(约 813—约858),字义山,是晚唐 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
浓丽,广为传诵。 主要作品:《春日寄怀》 《乐游原》《夜雨寄北》等。
字词学习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巧、渡、烛、晓、偷
乞、霄 屏
乞 qǐ
乙
组词:乞求
乞讨
造句:路边有一个流浪儿在乞讨。
巧 qiǎo
工
组词:巧合
灵巧
造句:我很喜欢玩七巧板。
霄 xiāo
雨
组词:云霄
九霄
造句:当一名飞行员冲上云霄是我的梦想。
渡 dù
氵
组词:渡过
渡口
造句:渡口停靠着一条小船。
屏 píng
尸
组词:屏风
屏幕
造句:弟弟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
烛 zhú
火
组词:蜡烛
烛光
造句:停电了,我们只好点蜡烛。
晓 xiǎo
日
组词:知晓
通晓
造句:公鸡喔喔地叫着欢迎拂晓的到来。
偷 tōu
亻
组词:偷盗
织女日夜的哭泣,感动了一种叫做喜鹊的鸟。 于是,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晚上,无数的喜鹊 就会在天河上架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能够相会。
后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望着天上
祝福他们,并且女孩子们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 活动,不但祈求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而且还祈求亲人幸福,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来,每年的这一天,人 们都会望着天上祝福他们,并 且女孩子们还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各种各样 的活动,不但祈求自己也能像 织女一样心灵手巧,而且还祈 求亲人幸福,表达自己的美好 愿望。
[了解作者]
林杰(831—847)字智周, 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 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 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 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 两首。
穿尽红丝几万条
不惜在针 眼里穿了一条
又一条的红丝
线,还是不厌 其烦。
穿尽红丝千万条
这句里是不是真的写一千条、一 万条呢?
这里是虚指,是说很多很多的意思。
《乞巧》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 牛郎织女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人 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感情朗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寒食
• 春城无处不飞花, • 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 • 轻烟散入五侯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29 . 古 诗 两 首
• 乞巧:乞求一双巧手。
七月七鹊桥会,七夕乞巧女儿节。 “乞巧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
1 . 云母屏风: 用云母做的屏风。
2 . 长河: 银河、天河。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句诗的意思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 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 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句诗的意思是:嫦娥应该是后悔偷吃 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 寂。
了解了诗的大意,你能感受 到嫦娥的心情吗?她此时的心 情怎样呢?
[自由朗读]
乞
巧
林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正音正字]
乞 ( qǐ ) (乞巧 )
气 ( qì ) (天气 ) 宵 (xiāo) (今宵) 宵:晚上
霄 (xiāo) (碧霄) 霄:天空
[字词理解]
1.乞巧: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初七,又名七夕。
但是,却被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她派人把织女 抓回了天上。牛郎不舍得自己的妻子,便在家里一头老牛 的帮助下,挑着两个孩子追到了天上。
眼看要追上的时候,王母却拔出发簪,狠狠的画了 一条天河把二人给隔开了,不让他们见面。
织女日夜的哭泣,感动了一种叫做喜鹊的鸟。于是, 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晚上,无数的喜鹊就会在天河上架 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能够相会。
哪些古诗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呢?
• • • • 元日 清明 寒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
• ----(唐)杜牧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元日
• • • •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乞巧供桌
乞巧手工
乞求
乞巧
霄渡
灵巧
渡船
云霄
李商隐
[了解作者]
李商隐(813—858) 唐代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人。与杜牧齐名,称 “小李杜”。其诗风与 杜甫更为接近。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字词注释]
孤单、寂寞、无尽的思念……
[诗意赏析]
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 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 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在孤寂 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 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 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感情朗读]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渡 屏 烛 偷
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相传在
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这天,牛郎和 织女要在银河鹊桥相会……
传说天上有一位非常美丽, 并且心灵手巧的仙女,她每天 不停的织布,把织的布变成漫 天的云霞,所以大家都叫她织 女。
有一天,她到人间的时候,见到了一位勤劳 善良的男子,名字叫做牛郎。
织女爱上了他,并成为了他的妻子,还给他生了两 个可爱的孩子,他们一家过得非常的幸福。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 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 美满甜蜜的婚姻和早得子。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
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
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
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 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乞 巧
乞巧节
乞巧节
2.今宵:这天晚上。 3.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
七夕今宵看碧霄
今夜是一 年一度的七夕 节,人们都情 不自禁地来到 户外观看碧蓝 的天空。
牵牛织女渡河桥
那长长的 银河间两颗特
别耀眼的星星,
分明是牛郎织 女在鹊桥上相
会了。
家家乞巧望秋月
家家户户 都仰望着秋夜 的月亮,那么 虔诚地向织女 求取智慧和巧 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