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_乞巧_嫦娥(添加了精美动画)
《古诗两首_乞巧》ppt课件
作业
1、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 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同学们, 诗中的疑问,你们都解决了吗?那你们能读好这首 诗吗? 2、看见有的同学都已经闭上眼睛,仿佛沉醉于 诗中。我想,他一定是背出来了?你们能背吗?一 起背吧! 3、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生: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光背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积累 下来,和往常一样,打开“古诗积累本”把它记下 来吧!
哪些古诗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呢?
清明 元日 寒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寒食
那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1、“碧霄”是什么样的呢? 2、诗句中的“乞巧”是什么意思? 3、不理解“穿尽红丝几万条”
牛郎织女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来 说一说?
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 牵牛情投意合,心心想印。可是,天条律令 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 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 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 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 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 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家家乞巧望秋月
a、你怎么知道人很多?读出诗句。
– (家家乞巧望秋月)
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 巧,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
– 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
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 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 为什么啊?
古诗两首(乞巧)
乞
巧
林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感情朗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资料袋:
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传 说那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为织 女心灵手巧,人间的女子希望能在这一天向 织女乞取智巧。乞巧的方式很多。有的在那 天晚上,登上事先搭好的彩楼,对着月亮, 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先穿好的叫得巧,后穿 好的叫输巧。有的在那天中午的阳光下,放 一碗水,把绣花针放在水上面,根据碗底针 影的样子,确定是得巧还是输巧。
气 ( qì) (天气 )
正音正字:
宵 (xiāo) 霄 (xiāo)
(今宵) 宵:晚上 (碧霄) 霄:天空
生 字 学 习 ]
乞 (qǐ) (乞巧) 霄 (xiāo) (云霄) 巧 (qiǎo) (巧手)
[
渡 (dù) (渡桥)
乞
巧
霄渡ຫໍສະໝຸດ [ 相 关 知 识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 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 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 织得锦缎又光又亮,光的像 粼粼闪光的河水,亮得比天 上的云霞还亮。人们给她织 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 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织的 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啊!
课 后 作 业
1、背诵古诗。 2、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回忆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 元日 • 清明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年级古诗两首乞巧嫦娥知识点
三年级古诗两首乞巧嫦娥知识点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古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乞巧》和《嫦娥》这两首古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两首古诗的知识点。
《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作者与背景《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的作品。
林杰,字智周,自幼聪慧过人,可惜英年早逝。
这首诗是他描绘七夕节民间乞巧盛况的诗作。
诗句解析“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开篇点明了时间是七夕之夜,人们仰望天空,看到那浩瀚的银河。
传说中,每年的七夕,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
这里的“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描述了家家户户的女子对着秋月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灵巧的手艺。
她们把红丝穿了一条又一条,展现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乞巧”是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女子们在这一天向织女乞求智慧和灵巧。
诗歌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七夕节的乞巧场景,反映了古代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灵巧技艺的追求。
同时,也展现了民间七夕节的热闹氛围。
艺术特色1、想象丰富:诗人通过想象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为乞巧的场景增添了浪漫神秘的色彩。
2、场面描写生动:对家家户户女子乞巧的场面描写细致入微,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那热闹的场景。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与背景《嫦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他的很多诗作都反映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句解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描绘了室内的环境,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银河渐渐西斜,晨星也逐渐隐没。
通过这两句诗,营造出了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人联想到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药,飞到了月宫,从此只能在碧海青天中度过孤独的日子,心中应该充满了悔恨。
这里借嫦娥的孤独悔恨,抒发了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和孤寂之情。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案(通用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乞巧》与《嫦娥》这两首经典古诗。
这两首诗分别出自唐代大诗人林杰和宋代诗人苏轼之手,被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单元。
具体内容包括:1. 《乞巧》:诗中描绘了七夕佳节,女子们纷纷向织女星祈求巧手和美满婚姻的情景。
2. 《嫦娥》:通过描绘嫦娥奔月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二、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分析古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体会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重点:熟读、背诵两首古诗,把握诗意,培养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七夕节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
2. 新课内容学习:a. 朗读《乞巧》和《嫦娥》,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b. 讲解两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c. 逐句解析古诗,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
d.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内容,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分析其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古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乞巧》:a. 作者:林杰b. 意象:织女星、银河、鹊桥、巧手c. 修辞手法:比喻、对仗2. 《嫦娥》:a. 作者:苏轼b. 意象:明月、嫦娥、广寒宫、桂花c. 修辞手法:拟人、夸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乞巧》和《嫦娥》。
b. 分析两首古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 答案:a. 学生需自行完成背诵。
b. 示例:在《乞巧》中,作者通过描绘织女星、银河等意象,表达了女子们对美满婚姻的向往。
在《嫦娥》中,作者通过描绘嫦娥、广寒宫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嫦娥-乞巧- 优秀PPT课件3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该后悔 偷吃了灵药, 眼望着碧海青 天,夜夜心情孤 寂。
深入理解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 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 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 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 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 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 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乞 气
[正音正字]
(xiāo) (今宵) 宵: 晚上; 今宵:今天晚上 (xiāo) (碧霄) 霄:天空;碧霄: 深蓝色的天空
朗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杰所写的。这是一位
精通书法棋艺的诗人,而且非常的聪明, 六岁的时候就能写诗。 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请记住,读书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所以在读的时候, 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 沉”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 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 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 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 “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 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 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 以排遣吧。 “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 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 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 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 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 心灵独白。
想想你们在过六一儿童节时,周围是怎么样
《古诗两首(乞巧)》ppt课件【16页】
《嫦娥》《乞巧》3PPT课件 图文
想想你们在过六一儿童节时,周围是怎么样 的节日景象呢?
那古人在过乞巧节又会是怎么样的节日景象 呢?再读读三、四行。
对月穿针 得巧 输巧
丢针乞巧
庭家 院门
口
嫦娥
嫦 娥 奔 月
远古天上十个太阳,人们无法生活
后羿射日
• 后羿取出白色的 箭,一支一支地 向骄横的太阳射 去
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
以后也许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清风再无你。可也无悔你来过!人生的路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谢谢你来过!往后余生愿安好!感恩相遇,感恩来过……谓夫妻,难在茫茫人海里相遇,易在柴米油盐中疏离。
很多婚姻,似乎都逃脱不过岁月的摧残。 多少夫妻,开始甜蜜幸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走着走着就选择了分开,原因无非是对感情不忠、个性不和,不再相爱。但更多以失败告终的婚姻,并不是原则和底线上出了问题,而是一方忙着工作赚钱,另一方忙着照顾家庭,生活的琐碎耗尽了彼此的激情,夫妻双方在平淡的生活中不再去表达对彼此的爱,以为相互理解,实则渐行渐远。 电影《消防员》中,讲述了一个七年之痒的婚姻故事。一对结婚七年的夫妻,丈夫凯勒是一名消防员,妻子凯瑟琳是医院的公关主任,他们都在各自的职业领域里叱咤风云,婚姻生活却水深火热、破碎不堪。丈夫忍受不了自己每天上班那么辛苦,回家却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还因为不顾家经常被妻子各种埋怨,动辄愤怒地摔门而出,无视妻子为家庭的其他付出;妻子觉得丈夫只关心工作,根本不关心家庭,为此自己经常大吼大叫,无数次崩溃大哭,忽视了丈夫工作中的压力。
2024年古诗两首《乞巧》《嫦娥》精彩教案(通用
2024年古诗两首《乞巧》《嫦娥》精彩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通用版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古诗两首》,具体包括《乞巧》与《嫦娥》两首经典古诗。
详细内容如下:1.《乞巧》:描绘了七夕佳节,女子们向织女星乞求巧手艺的情景,以及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传说。
2.《嫦娥》:讲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和美好愿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乞巧》与《嫦娥》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感悟古诗的韵律美。
2. 领会古诗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寓意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七夕节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朗读:让学生齐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讲解:分析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意象、寓意和情感。
4. 例题讲解:以《乞巧》为例,讲解古诗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嫦娥》分析其中的意象和寓意。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古诗表达的情感,分享讨论成果。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两首古诗。
六、板书设计1. 《乞巧》《嫦娥》2. 内容:《乞巧》:七夕、乞巧、牛郎织女、浪漫传说《嫦娥》:嫦娥奔月、月亮崇拜、美好愿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乞巧》与《嫦娥》。
(2)分析两首古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3)谈谈你对这两首古诗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2. 答案:(1)见教材原文。
(3)答案开放,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乞巧》与《嫦娥》的基本内容,提高了古诗文阅读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
29、《古诗两首 乞巧》ppt课件
[相关知识]
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 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光的 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得比天上的云霞还亮。人们给 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 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啊!她织的花,红似火, 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 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 呢!人们都对织女织的云锦啧啧称奇啊!少女们个个 都羡慕织女的巧手,所以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 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 个节日——乞巧节。
[正音正字]
乞 ( qǐ ) (乞巧 ) (天气 ) (今宵) (碧霄)
气 ( qì)
宵 (xiāo) 霄 (xiāo)
宵:晚上 霄:天空
[字词理解]
1.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初七:又名七夕。
2.今宵:这天晚上。 3.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
[诗句注释]
穿尽红丝千万条
(1)这句里是不是真的写一千条、一 万条呢? 这里是虚指,是说很多很多的意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了解作者] 林杰(831—847)字智周, 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 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 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 卒,年仅十七。《全唐诗》 存其诗两首。
[自由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哪些古诗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呢? 元日 清明 寒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及评析精选9篇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及评析精选9篇《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表现了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9篇《女娲补天》教学实录及评析,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法建议1.课前,让学生找一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阅读。
2.课上,鼓励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思考,和同学讨论,读懂课文。
3.练习感情朗读,在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词语注释山冈:不高的山。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旺盛。
挣扎:用力支撑。
冶炼:用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减少金属中所含的杂质或增加金属中某种成分,炼成所需要的金属。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难过一一难受突然——忽然急忙——连忙立刻——马上寻找——寻觅反义词:快乐——难过熄灭——点燃危险——安全稠一一稀幸福——痛苦多音、多义字句段赏析1.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析“熊熊大火”形容火势非常旺盛;“到处”说明四周水势大。
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人类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有人出手相救。
同时也暗示女娲救人是非常艰难的。
2.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析透过“几天几夜”一词,我们眼前仿佛看到了女娲不分昼夜,在苍茫的宇宙中四处寻觅五彩石的身影,不由使人更加赞叹女娲不畏艰难险阻拯救人类的精神。
品读感悟创造了人类的女娲又一次救了陷入可怕灾难之中的人类,还冒着生命危险把塌下来的一大块补上,重新给人类带来了快乐幸福。
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9《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
坐看牵牛织女星。
元日
王安石
寒食
韩翃
hóng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tóng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杜牧
春城无处不飞花, yù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zhūyú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 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
• 银河渐渐疏落,启明星要消失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
• 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乞 巧 霄渡屏
烛 晓 偷
乞求 渡过
碰巧 屏幕
云霄 蜡烛
知晓
偷盗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织女星
牛郎星
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 传说那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 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的女子希望能在这 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乞巧的方式很多。 有的在那天晚上,登上事先搭好的彩楼, 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先穿好的 叫得巧,后穿好的叫输巧。有的在那天中 午的阳光下,放一碗水,把绣花针放在水 上面,根据碗底针影的样子,确定是得巧 还是输巧。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 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
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
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 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2024年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案(通用
2024年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古诗两首:《乞巧》《嫦娥》》。
具体内容包括《乞巧》一诗中描述的民间习俗,以及《嫦娥》一诗中对月亮的赞美。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十二章第二节,主题为“传统节日与民间习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乞巧》和《嫦娥》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古诗中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以及文化背景。
2. 教学重点:《乞巧》和《嫦娥》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乞巧节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a. 介绍《乞巧》的作者、背景及基本内容。
b. 逐句解析古诗,讲解生僻字词、句式结构。
c. 分析《乞巧》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身处乞巧节,创作一首关于乞巧的诗歌或故事。
4. 例题讲解:《嫦娥》的作者、背景及基本内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嫦娥》中的艺术特色,如修辞手法、意象等。
六、板书设计1. 《乞巧》a. 作者:林杰b. 主题:民间习俗c. 重点字词:牵牛、织女、鹊桥、乞巧2. 《嫦娥》a. 作者:李商隐b. 主题:月亮赞美c. 重点字词:嫦娥、月宫、桂花、玉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乞巧》和《嫦娥》两首古诗。
b. 分别用300字概括两首古诗的主题思想。
c. 分析《乞巧》和《嫦娥》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2. 答案:a. 背诵内容略。
b. 《乞巧》:描绘了民间乞巧节的盛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嫦娥》:通过对月亮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āo xiāo
七夕 牵牛 家家 穿尽
看碧霄, 渡河桥。 望秋月, 几万条。
xiāo
xiāo
宵
宵:夜。 通宵 元宵 宵夜 例 霄:云,天空。 云霄 例 九霄云外
xiāo
碧 霄
碧霄:指浩瀚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青天。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牛郎织女
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聪明、善 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 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人们给她织的锦 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 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栩栩如生,她织的花, 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 像活了一样!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 云母屏风上映着幽 暗的烛影, • 银河渐渐疏落,启 明星要消失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 嫦娥应该后悔偷 吃了灵药, • 眼望着碧海青天, 夜夜心情孤寂。
说说你从诗 中体会到了 什么?
体会到嫦娥孤寂后悔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 俗,就是妇女们在七 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
各种乞巧活动。乞巧
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 穿针引线验巧,做些 小物品赛巧,摆上些 瓜果乞巧,各个地区
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
同,各有趣味。
摆上瓜果乞巧
乞巧歌 乞手巧,乞容貌; 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 乞我姊妹千万年。
zǐ
qǐ
乞 巧 乞 林杰 巧
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嫦娥》,阅读嫦娥、后
羿的故事。
☆ 课后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开个故事会。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xiā xiā o o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穿尽红丝几万条。
碧霄
星座
2
学习古诗的方法
•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会多读几 遍来理解诗的意思; • 我会把诗背下来,或者记在古诗积累本中; • 我会看注释,查字典来理解; • 我会上网查资料或者看课外书; • 我会想去了解诗人和朝代; • 我会向同学、老师、爸爸妈妈请教…..
29.古诗两首
qǐ
乞巧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初七日,又名七夕。
乞 巧 七月七鹊桥会,七夕乞巧女儿节。“乞巧
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 牛郎织女的故事。相传在七月初七,也就
是七夕这天,牛郎和织女要在银河鹊桥相
会……
乞
乞巧 乞讨 巧妙 灵巧
qǐ
乞 今宵 织女 乞巧 红丝
巧
☆ 背诵《乞巧》,阅读牛郎织女的故事。 ☆ 课后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开个故事会。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词解析
• • • • 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 长河:银河。 灵药:仙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单调的生活环境,只能 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