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岳公园生态保护规划

合集下载

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050525

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05052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长沙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如对本规划进行调整修改,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规程序进行。

第二条本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一个县级市(浏阳市)、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总面积11819.5平方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榔梨镇,望城县的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第三条划定市域重要绿色空间的保护范围,明确要突出体现的自然地域风貌特色。

重点表现长沙山、水、洲、城相融相彰的基本构架,创造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绿地应合理安排、均匀分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充分结合。

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使物种的多样性通过科学的物种规划与安排来促进和提高。

注重植物景观的塑造和树种选择,绿化建设应该与实际发展相结合,合理安排近、远期开发建设的内容和进度,最大程度达到城市绿地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目的。

本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其中分近、远两期,近期为2003年~2008年,远期为2009年~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文件)●《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年)●《园林城市指标》(2000年)●《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年)●《关于印发〈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建设部城建[2000]106号文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务院[2001]20号令)●《湖南省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0年)●《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长沙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长沙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相关修建性详细规划。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5号重点提案答复的函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5号重点提案答复的函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5号重点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1.09•【字号】厦府办督函〔2021〕9号•【施行日期】2021.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5号重点提案答复的函厦府办督函〔2021〕9号市政协人资环农委员会,张尚清、陈章志等委员: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你们分别提出的《全面推进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建设和恢复红树林生态功能的建议》(第20215013号)、《关于推广种植市树凤凰木进一步提升厦门高颜值城市品质的建议》(第20212036号)、《关于规划建设白鹭主题湿地公园的建议》(第20212049号)等3件提案,经市政协提案委同意,并案为第5号重点提案:《关于推进高颜值生态花园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重点提案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一、《全面推进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建设和恢复红树林生态功能的建议》(第20215013号)办理情况(一)工作背景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指出:“保护珍稀动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

厦门市海岸线长达254公里,滩涂广阔,适宜红树林生长。

然而,由于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市海岸红树林面积大幅锐减。

因此,建议中提出的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推进新建一批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完善监测体系、加快科普宣传教育、完善红树林保护修复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等建议契合我市实际,与中央部委文件精神一致,对我市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二)工作进展我市历年来高度重视红树林的保护的建设工作:1999年4月市市政园林局下属单位市筼筜湖保护中心联合厦门大学开展了红树林恢复种植,试种的两种红树植物--秋茄和木榄均顺利成活。

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

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

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目录第1 章规划编制背景与城市绿化发展分析 (1)1.1规划编制背景 (1)1.1.1编制工作背景 (1)1.1.2新形势的要求 (1)1.1.3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1)1.2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1)1.3 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 (2)1.3.1 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 (2)1.3.2 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 (3)1.3.3 城市绿地的美化功能 (3)1.4 国内外城市绿化目前发展情况 (3)1.4.1 国外城市绿化目前发展情况 (3)1.4.2 国内城市绿地目前发展情况 (4)1.5 国内外城市绿化未来发展趋势 (4)1.5.1 生态化趋势 (4)1.5.2 区域一体化趋势 (4)1.5.3 与景观建设相结合 (4)1.5.4 与慢行系统相结合 (4)1.5.5 与防灾体系相结合 (5)第2 章概况及现状分析 (5)2.1 城市概况 (5)2.1.1 自然地理条件 (5)2.1.2 社会经济条件 (5)2.1.3 环境质量现状 (6)2.1.4 城市建设概况 (6)2.2 城市绿地现状 (7)2.2.1 公园绿地 (7)2.2.2 生产绿地 (7)2.2.3 防护绿地 (7)2.2.4附属绿地 (7)2.2.5 其他绿地 (8)2.3建设园林城市的必要性、优势与制约因素 (8)2.3.1 建设园林城市的必要性 (8)2.3.2 建设园林城市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8)第3 章规划总则 (9)3.1 规划编制的意义 (9)3.2 规划依据 (9)3.2.1 法律法规依据 (9)3.2.2 相关规划依据 (9)3.3 规划范围 (9)3.3.1 市域 (10)3.3.2 中心城区 (10)3.4 规划期限 (10)3.5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0)3.5.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 (10)3.5.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 (10)3.5.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 (10)3.6 规划策略 (10)3.6.1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10)3.6.2维护和恢复乐清河道的形态 (11)3.6.3实现雨水的可持续管理 (11)3.6.4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 (11)3.6.5形成具有乐清特色的文化廊道 (11)3.6.6利用农业景观、绿带溶解城市 (11)第4 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11)4.1 规划目标 (11)4.1.1 2020 年目标 (11)4.1.2 2030 年目标 (12)4.2 规划指标 (12)4.2.1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12)4.2.2 浙江省园林城市标准 (12)4.2.3 规划指标的确定 (13)第5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13)5.1 目的与意义 (13)5.2 总体结构 (13)5.3 分项规划内容 (14)5.4 区域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14)5.5 湿地系统保护规划 (14)5.5.1湿地体系 (14)5.5.2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 (14)5.6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保护规划 (14)5.6.1 风景名胜区 (14)5.6.2 森林公园 (15)5.7 市域绿道规划 (15)5.7.1 市域绿道规划结构 (15)5.7.2 市域绿道网规划 (16)第6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 (17)6.1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17)6.2 市区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17)第七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17)7.1 公园绿地(G1)规划 (18)7.1.1综合公园规划 (19)7.1.2 社区公园规划 (20)7.1.3 专类公园规划 (20)7.1.4带状公园绿地规划 (21)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7.1.5 街旁绿地规划 (22)7.1.6 服务半径 (22)7.2生产绿地(G2)规划 (23)7.3防护绿地(G3)规划 (23)7.3.1规划依据 (23)7.3.2规划原则 (23)7.3.3 规划目标 (23)7.3.4 规划内容 (23)7.4附属绿地(G4)规划 (24)7.4.1单位附属绿地 (24)7.4.2居住区绿地 (24)7.4.3道路附属绿地 (24)7.5 其他绿地(G5)规划 (26)7.5.1 规划原则 (26)7.5.2 规划内容和指标 (26)第八章绿道规划 (27)8.1绿道意义与作用 (27)8.2 规划目标与原则 (27)8.2.1 规划目标 (27)8.2.2 规划原则 (27)8.3 规划布局与特色 (27)8.3.1 规划布局 (27)8.3.2 规划特色 (27)8.4 建设指引 (28)第九章城市绿线规划 (28)9.1绿线定义 (28)9.2绿线控制原则 (29)9.2.1权威性和严肃性 (29)9.2.2 可操作性 (29)9.2.3 特色性 (29)9.2.4 系统性 (29)9.3 乐清绿地布局与结构 (29)9.3.1 总体布局与结构 (29)9.3.2 公园绿地(G1)绿线划定 (29)9.3.3 生产绿地(G2)绿线划定 (31)9.3.4 防护绿地(G3)绿线划定 (31)9.3.5 附属绿地(G4)绿线划定 (31)9.3.6 其他绿地(G5)绿线划定 (31)第十章防灾避灾绿地规划 (32)10.1 防灾避灾绿地的作用 (32)10.1.1 城市绿地主要防御的灾害类型 (32)10.1.2 城市绿地在防灾避灾中的作用 (32)10.2 防灾避灾绿地规划 (32)10.2.1 防灾避灾据点规划 (32)10.2.1.1 一级避灾点 (32)10.2.1.2 二级避灾点 (32)10.2.2 避灾通道规划 (33)10.2.3 城市救灾通道规划 (33)第十一章树种规划 (33)11.1规划要求 (33)11.2规划原则 (33)11.2.1符合地带森林植被区自然规律 (33)11.2.2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长期考验的外来树种 (33)11.2.3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相结合 (34)11.2.4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34)11.2.5树种选择具备艺术性 (34)11.3植被类型 (34)11.4树种规划 (34)11.4.1 基调树种 (35)11.4.2 骨干树种 (35)11.5市树市花 (37)第十二章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37)12.1生物多样性概述 (37)12.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保护与建设的目标 (37)12.3规划原则 (38)12.4 规划依据 (38)12.4.1乐清市的自然立地条件 (38)12.4.2 地带植被条件 (38)12.5规划内容 (39)12.5.1植物物种多样性规划 (39)12.5.2植物基因多样性规划 (39)12.5.3生态系统多样性规划 (39)12.5.4景观多样性规划 (39)12.5.5编制乐清市园林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39)12.6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39)12.7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 (40)12.7.1以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环境 (40)12.7.2合理利用与保护并重的资源利用政策 (40)12.7.3建立植物多样性就地和迁地保护措施 (40)第十三章古树名木保护 (40)13.1古树名木概念 (40)13.2 乐清市古树名木现状 (40)13.3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41)13.4保护措施 (41)13.4.1古树名木保护范围 (41)13.4.2保护措施 (41)第十四章分期建设规划 (41)14.1分期建议 (41)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14.2近期绿地建设目标和指标 (42)14.3近期建设项目 (42)14.3.1继续推进乐清市综合性公园的建设 (42)14.3.2逐步推进社区级公园建设 (42)14.3.3加快建设风景名胜公园 (42)14.3.4结合河道综合整治,同步建设两侧绿化 (42)14.3.5结合道路整治,同步建设两侧绿化 (42)14.3.6继续实施“绿荫工程”,增种、补种乔木 (42)14.3.7继续推进市区生态风景绿地建设 (42)14.3.8启动市域范围内的生态恢复工程 (42)第十五章实施绿化规划的具体措施 (44)15.1法规性措施 (44)15.2行政性措施 (44)15.3技术性措施 (44)15.4经济性措施 (44)15.5宣传性措施 (44)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 1第1 章 规划编制背景与城市绿化发展分析1.1规划编制背景1.1.1编制工作背景受乐清市市政园林局的委托,浙江林学院园林设计院于2006年10月年编制完成了上一版《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

漳州西湖公园规划方案

漳州西湖公园规划方案

漳州西湖公园规划方案漳州西湖公园位于福建漳州市区中心,占地面积约1000亩。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我市决定对西湖公园进行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和改造。

本文将详细介绍漳州西湖公园规划方案。

一、总体规划思路漳州西湖公园规划总体思路是“生态、文化、休闲、活力”。

以打造和谐、宜人、环保的休闲公园为目标,围绕湖泊景观,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结合城市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休闲区域。

二、周边环境整治首先,对公园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

将破旧的建筑物进行拆除,并重新规划绿化带和步行道,提升周边环境的美观性。

同时,在公园周边增加停车场和公共设施,方便游客的出行和停车。

三、景观构建1.湖泊景观西湖公园以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湖泊生态,将增加湖泊的湿地面积,并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区。

在湖区周边设置步行桥和观景台,供游客观赏湖泊美景。

2.植物景观在公园内部规划大面积的绿化带,引入各类花草树木,增加植物景观的多样性。

同时,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景观的轮换,使公园四季皆有花卉盛开,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

3.文化景观西湖公园将打造具有浓厚地方文化氛围的景观。

在公园内设置仿古建筑、雕塑群等文化元素,展示漳州传统建筑和文化的特色。

同时,配备相关讲解员,向游客介绍漳州的历史和文化。

四、休闲设施建设1.儿童乐园在公园内设置儿童乐园,建设多样化的儿童游乐设施,如蹦床、秋千、滑梯等,让孩子们可以在公园中尽情玩耍,增加家庭出游的乐趣。

2.运动健身区为了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公园内设有运动健身区。

建设多个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以及亲水活动区,供市民进行各类户外运动。

3.休闲广场在公园内设置休闲广场,设置凉亭、石桌椅等设施,供市民休憩。

此外,还建设露天音乐舞台,定期举办音乐会和文艺演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五、环境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公园的生态环境,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严禁乱扔垃圾,设置垃圾收集点,并进行分类处理。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3. 研究范围与方法 (5)二、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7)1. 自然地理条件 (8)2. 生态环境状况 (9)3. 社会经济状况 (10)三、湿地公园建设必要性分析 (11)1. 生态保护与恢复 (12)2. 生物多样性保护 (13)3.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14)4. 土地利用与规划 (16)5. 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 (17)四、湿地公园建设可行性分析 (19)1. 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 (21)2. 技术与人才储备 (22)3. 资金筹措与投资回报 (23)4. 市场需求与营销策略 (24)5. 社会效益与影响评估 (26)五、湿地公园规划与设计 (27)1. 总体规划与布局 (29)2. 功能分区与设施配置 (30)3. 交通组织与游览路线 (31)4. 景观设计与艺术表现 (33)六、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34)1. 建设进度计划与实施安排 (36)2. 资源保护与管理措施 (37)3. 公园运营与维护方案 (38)4. 安全保障与应急预案 (39)七、结论与建议 (41)1. 结论总结 (42)2. 建议与展望 (43)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5)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功能,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场所。

本报告旨在对湿地公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力度。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不足、管理滞后等。

森林公园规划文本(最新)

森林公园规划文本(最新)

目录1 总则 (2)2 术语 (2)3 一般规定 (4)3.1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 (4)3.2 资源评价 (9)3.3 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10)3.4 布局、结构与综合分区 (11)3.5 容量与人口 (12)4 专项规划 (14)4.1保护保育规划 (14)4.1.1 一般规定 (14)4.1.2 生物资源保护规划 (14)4.1.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5)4.1.4 防灾规划 (16)4.1.5安全保障规划 (17)4.2森林景观规划 (17)4.3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7)4.4 游憩规划 (18)4.5 基础工程规划 (22)4.5.1 一般规定 (22)4.5.2 道路交通规划 (22)4.5.3 供电规划 (23)4.5.4 给排水工程规划 (23)4.5.5 供热规划 (24)4.5.6 通信网络工程规划 (24)4.5.7 广播电视规划 (25)4.5.8 燃气规划 (25)4.5.9 医疗救护规划 (25)4.5.10 公共厕所规划 (25)4.6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25)4.7 居民社会经济调控规划 (26)5 分期建设规划 (27)6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27)6.1 投资估算 (27)6.2 效益评价 (28)7 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29)7.1 一般规定 (29)7.2 规划说明书 (29)7.3 规划图纸 (31)7.4 附件 (32)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33)附录B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33)1 总则1.1 规范编制的目的为了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优化资源利用方式,规范开发建设行为,提高总体规划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可参照本规范。

1.3 森林公园的类型(规模、级别)森林公园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森林公园(20km2以下)、中型森林公园(21-100km2)、大型森林公园(101-500km2)、特大型森林公园(500km2以上)。

长沙梅溪湖建筑方案

长沙梅溪湖建筑方案

长沙梅溪湖建筑方案长沙梅溪湖建筑方案:长沙梅溪湖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当前长沙市最大的城市湖泊,也是湖南省湿地保护区重点保护湿地。

此方案旨在保护和提升梅溪湖环境,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生态化、智能化的城市湖区。

一、保护梅溪湖生态环境为了保护梅溪湖的生态环境,我们将建立湖泊保护区,严格限制梅溪湖周边的建设项目,并加强对梅溪湖生态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同时,也将加大湖泊水质的净化工作,采取生态修复的措施,提高梅溪湖的水质,保护和繁育湿地生物资源。

二、打造梅溪湖湿地公园我们将在梅溪湖周边建设湿地公园,整合湿地资源,打造生态景观,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湿地公园内将建设步行道、自行车道等便民设施,同时设置休息区和观景平台,供市民观赏湖泊美景。

在公园中还将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繁育珍稀濒危动植物。

三、建设智慧湖区为了提升梅溪湖的管理水平,我们将建设智慧湖区。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对湖泊水质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控。

通过建设城市湖区数字管理平台,实现湖区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我们还将建设智慧景观灯光系统,打造智慧湖区夜景,提供独特的夜间旅游体验。

四、建设湖畔文化区梅溪湖周边地区将建设湖畔文化区,打造具有湖区特色的文化活动中心。

在文化区内设置文化广场、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此外,也将在湖畔建设休闲住宅区和商业区,为市民提供便利的生活和购物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梅溪湖周边交通建设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前往梅溪湖,我们将加强梅溪湖周边的交通建设。

建设地铁、公交和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

同时,也将修建停车场和停车楼,解决停车难题。

通过良好的交通配套设施,方便市民和游客前往梅溪湖,提升湖区的知名度。

总之,长沙梅溪湖建筑方案的目标是保护和提升梅溪湖的生态环境,打造一个现代化、生态化、智能化的城市湖区。

通过建设湿地公园、智慧湖区和湖畔文化区等,提供便利的生活和娱乐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将梅溪湖打造成为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

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旅游——厦门市仙岳公园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旅游——厦门市仙岳公园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1 仙岳公园区域环境和景观分析
1 . 1 区域 环 境
仙 岳公 园位 于厦 门岛 中西 部 ,由仙 岳 山 、松 柏 山 、仙洞 山 、西廓 山 和马 峰 山等 五座 山峰组 成 ,占 地 面积 2 . 3 3 k m 。东 眺沧 海 ,水 天 一色 ,金 门海域

代 ,起步虽晚 ,但却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自 1 9 8 2 年9 月建立 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 森林公园 ,到 目前为止 ,我 国已建立各级森林公 园 2 5 8 3 多处 ,总面积达 7 2 0多万 h m ,几乎遍布全国 各省市 自治区 ,其 中国家级森林公 园近 3 0 0处 ;各
Ab s t r a 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g i o n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a n d r e s o u r c e c h a r a c t e r o f Xi a n y u e P a r k i n X i a me n C i t y ,a n d g u i d i n g u p o n t h e t h e o r y o f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s y s t e m o f f o r e s t e c o — t o u i r s m a n d t h e s t r a t —
随 着城 市化 进 程 的加快 和 现代 社 会 经 济 活 动 的 加 强 ,带来 住房 紧张 、交 通拥 挤 、资 源 短缺 、环 境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2046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2046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2046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布日期】2024.04.12•【字号】厦城执函〔2024〕31号•【施行日期】2024.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2046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市生态环境局:根据《厦门市政协办公厅关于交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的通知》,我局是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践行双碳战略,全面规划厦门城市光污染防控对策研究的建议”(提案编号第20242046号)的会办单位。

现将我局相关办理情况报送贵局,供汇总研究时参考。

一、提案涉及户外广告设施光污染防控的相关内容1.提案第一点建议:规范光污染监管体系。

涉及户外广告设施光污染监管的内容为:厦门市光污染监管涉及城市夜景照明管理、城市功能照明管理、户外广告设置和玻璃幕墙设计等,从规划建设到落地维护,涉及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市政园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多个相关职能部门。

为提高厦门市光环境管理效率,提升厦门市光环境质量,需梳理各部门职能,建立协作机制,确保光环境问题在规划设计、建设审批、污染治理等各环节的工作形成合力,保障厦门市光环境质量向好发展。

2.提案第三点建议:优化公共光照明设备。

涉及户外广告设施亮度内容为:位于商业区的照明系统,应当对其LED电子显示屏、广告灯箱、霓虹灯等设施的数量、布局、位置等进行合理规划,使用光线柔和的照明工具,做到商业建筑与灯光融合,相互铸就美感;位于居民区的照明系统,要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休息,LED显示屏以及大量广告灯箱等高亮度设备应远离居民区。

二、我局对户外广告设施光污染防控的做法(一)关于提案第一点建议,为提高厦门市光环境管理效率,我局与光环境主管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并梳理自身职责,主要是对户外广告设施(特别是屏显类)照明进行管理。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王东方局长注册规划师刘大全副局长注册规划师徐雪峰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工程师辉助理工程师王进伟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勘测中心助理工程师慧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勘测中心助理工程师项目承接单位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编制人员
主管部门: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土地规划局:
王东方(局长、注册规划师) 刘大全(副局长、注册规划师) 徐雪峰(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工程师) 赵 辉(助理工程师) 王进伟(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勘测中心助理工程师) 柴 慧(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勘测中心助理工程师)
项目承接单位:高级风景园林师)
副 院 长:徐 波(教授)

工:周 曦(教授、博士)
造景总监: 苏雪痕(教授、博导)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长:郭 锋(高级工程师)
主管副院长:杨 琳(高级工程师)

工:王 军(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赵 锋(院长助理、规划设计一所所长、高级风景园林师)
第二章 城市概况及现状绿地分析 ...................................................................................................................................................................5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参编人员: 郭竹梅(风景园林师、硕士) 曾 伟(风景园林师、硕士) 张承明(工程师) 应 欣(助理工程师) 易 敏(助理工程师) 钟继涛(工程师)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参编人员:
李国梁(注册规划师)
何文兵(注册规划师)

铜锣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铜锣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铜锣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铜锣山是我们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
不当,山区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植被减少,土壤侵蚀严重,
野生动物栖息地受到威胁,生态系统失衡。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
们制定了铜锣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旨在恢复山区生态平衡,保护
自然环境。

首先,我们将进行植被恢复工作。

通过人工种植和自然生长相结合
的方式,恢复山区原有的植被覆盖,保护植物多样性,提高土壤保
持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其次,我们将加强土壤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通过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同时,加强山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山区水域生态系统。

此外,我们还将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
保护,保护山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最后,我们将进行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提高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他们采取环保行动,共同参与山
区生态修复工作。

同时,加强对外宣传,向社会公众介绍铜锣山生
态修复实施方案,号召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动,共同保护自然环境。

总之,铜锣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植被恢复、土壤保护、水
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工作,全面恢复
山区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铜锣山的生态环境一定会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成为城市的一道靓
丽风景线。

公园绿地系统调查 ppt课件

公园绿地系统调查 ppt课件

小枧生态湿地公园植物分类表
类 别
名称
观赏特性
生长 状况
类别
银杏
赏叶

紫叶李
赏叶

桂花树
赏花

名称
紫薇 木芙蓉 杜英

栾树

黄葛树
榕树
樟树
杨树
红叶石楠
红花檵木
竹子
珊瑚树
金叶女贞
小叶女贞


茶花
八角金盘
迎春
云南黄馨
苏铁
赏花
观树形 行道树 行道树
观形 赏叶 赏叶 观形 赏叶 赏叶 赏叶 赏花 赏花 赏花 赏花 赏花
游仙区河流为涪江水系,因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流。除与涪城区邻界的 涪江外,境内尚有芙蓉溪,魏刘河、徐东河等大小河流。
城市公园绿地分析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游仙区各类绿地,主要研究小枧湿地公园、东湖公园。
1.4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实地调研法 (小组成员通过四次调研分别对 东湖公园、小枧生态湿地公园、街边绿地、航空家园、三 星村小区进行研究。)、问卷调研法(发放问卷200份,其中 有效问卷186份)调查情况见表1-2、查阅文献法(查阅了 《节约型绿地的生态策略》、《节约型绿地建设特点分 析》、《居住区节约型绿地效益指标》等资料)展开研究。
类 别
名称
观赏特性
广玉兰
赏花
银杏
赏叶
羊蹄甲 观花赏叶
紫叶李
赏叶
槭树
赏叶
合欢
赏花
小叶枸骨 赏叶观果
朴树
经济价值

樱花

蓝花楹
赏花 赏花
榕树
行道树
杨树
行道树

厦门仙岳山景点介绍

厦门仙岳山景点介绍

厦门仙岳山景点介绍仙岳山是一个以佛教为主体,集道、佛、儒于一体的中国古老文化圣地。

山上有众多的古刹庙宇,如金钟寺、千年古刹峰巅寺等等,这些庙宇都是古老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厚重的宗教氛围,也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和宏伟的佛像。

夏日的仙岳山蓝天白云,绿树成荫,清凉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冬季的仙岳山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仿佛置身于仙境。

仙岳山的自然景观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山上有许多世界罕见的奇石,如“人角松”、“龙爪梧桐”、“屏岩瀑布”等等,它们形态各异,奇特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夏季,山上的树林葱郁,花草丛生,呈现出一派繁盛的景象;秋季,山上的树叶变成金黄色,色彩斑斓,景色宛如画卷;冬季,山上白雪皑皑,静谧而美丽。

无论是什么季节,来到仙岳山,都能品味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除了自然景观,仙岳山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山上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物,如唐代的报恩寺、明代的天后宫、清代的钟楼等等,这些历史建筑代表了厦门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底蕴,了解到厦门的历史变迁。

此外,仙岳山还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使仙岳山的文化底蕴更加丰富。

在仙岳山游览的过程中,游客还可以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和休闲娱乐活动。

山上有许多小径和步道,游客可以选择徒步或骑行,欣赏山间的风景;此外,山上还设有一些休闲设施,如茶园、花园等等,游客可以在这里品茶、赏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仙岳山还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山上的美景给摄影爱好者提供了许多绝佳的拍摄机会。

总之,仙岳山凭借其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神秘的宗教色彩,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来到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仙岳山的美景,领略到厦门的历史底蕴,感受到宗教的神秘与虔诚。

无论是追寻历史文化,还是体验大自然之美,仙岳山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目的地。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游览区马尾松林相改造初探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游览区马尾松林相改造初探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游览区马尾松林相改造初探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是国家级森枓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湖南省级生态旅游风景区示范点。

公园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游客休闲观光、科学研究和生态教育的绝佳去处。

马尾松林相一直以来是公园内的一大特色,因此对其进行改造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文将对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林相改造进行初探。

一、马尾松林相概况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的马尾松林相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的山区,主要生长在坡地、峰岭和山脊处。

这一地带具有充足的阳光和优越的土壤条件,适合马尾松的生长。

马尾松是松科松属植物,是一种木质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其树姿高大挺拔,树皮深红色,枝叶繁密,给人以极其壮观、美丽的感受。

马尾松还有较强的抗逆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是一种很好的植被保护种。

对马尾松林相的改造必须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原有的生态特点和环境功能。

二、马尾松林相改造的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的马尾松林相是该地区独特的生态景观,对维持当地生态平衡、保护水源地、减缓水土流失等起到重要作用。

对马尾松林相进行改造,能够进一步强化公园内的植被保护,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和动物,维护地方生态平衡。

2. 提升旅游景观马尾松林相的改造,可以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提升整体的游览体验,为游客创造更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通过合理的景观营造和生态环境调整,增加马尾松林相的观赏性和舒适度,提升公园内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3. 促进科学研究马尾松林相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造不仅可以用于生态旅游和休闲观赏,还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场所和条件。

通过对马尾松林相进行改造,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植被生长规律和生态平衡,还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和实践基础。

马尾松林相改造的初步探索包括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调整。

考虑到马尾松的生长习性和其对环境的要求,可以通过调整土壤、水源、光照等因素,使其更好地适应周边的自然环境。

2011-WS273厦门市仙岳公园仙岳山旅游景区规划编制

2011-WS273厦门市仙岳公园仙岳山旅游景区规划编制
第二章 投标人须知....................................................................................................................................... 4 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 4 一、说明 ..................................................................................................................................................... 8 二、招标文件 ............................................................................................................................................. 9 三、投标文件的编写 ............................................................................................................................... 10 四、投标文件的提交 ............................................................................................................................... 13 五、投标文件的评估和比较 ................................................................................................................... 14 六、定标与签定合同 ............................................................................................................................... 17 七、其他 ................................................................................................................................................... 19

基于人地耦合的湖南仙岳山省级森林公园分区管理策略

基于人地耦合的湖南仙岳山省级森林公园分区管理策略

基于人地耦合的湖南仙岳山省级森林公园分区管理策略张钢林;龙玲【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年(卷),期】2024(51)1【摘要】为探索城市近郊保护地综合保护和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可持续的管理体系,本文以醴陵市城市近郊的湖南仙岳山省级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ASTER GDEM 高程数据(N27E113)对保护地进行空间划分,运用ArcGIS中网络分析、服务区构建、空间分析、重要度评价法分析园内道路、周边构筑物所带来的人类活动对保护地各区域的影响及其差异,评估保护地生态功能的服务可达性;基于人地耦合的视角,在50 m×50 m分辨率水平上,将保护地划分为5个功能区域并制定了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区施行严格封闭管理,森林资源多样性保育区适当进行人为干预保育特色物种,城市森林景观区加强多层、多季相森林景观营造,管理挑战与生境保护区应加强边界管理并划定人为活动影响预警区,有的放矢地开展定期巡视;文化旅游区应适度开发人文、自然景观,促进社区与保护地间的良性循环。

本研究在实现城市近郊保护地与城市社区良性互动的基础上,针对仙岳山省级森林公园各区域空间特征、功能及其与城市的关系提出一套科学、可行的管理策略及实现路径,为城市近郊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73-79)【作者】张钢林;龙玲【作者单位】醴陵市林业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8【相关文献】1.基于ROS的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功能分区研究——以嵩县天池山森林公园为例2.浙江武义壶山省级森林公园功能分区重新定位研究3.湖南平江福寿山省级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策略4.探析城郊型森林公园游憩系统——以湖南昭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5.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森林公园功能分区研究——以江西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娄底博盛生态园保护措施

娄底博盛生态园保护措施

娄底博盛生态园保护措施
娄底博盛生态园是一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和维护该生态园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园方采取了以下措施:
1.生态监测:对生态园内的动植物进行长期监测,了解其数量、种类、分布等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等问题。

2.生态修复:对于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采取适当的恢复和修复措施,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

3.保护宣传:加强对生态园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4.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生态园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访问规范和保护措施,控制游客数量,防止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

5.生态旅游:通过生态旅游方式,引导游客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总体方案

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总体方案

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总体方案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自然景区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以进一步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

而在此背景下,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也迎来了林相改造的总体方案,以提升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游客体验。

本文将就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总体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总体规划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林相改造的总体规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森林资源保护:在林相改造的过程中,要对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

对于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的区域,应采取相应的恢复和修复措施,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2. 林业多功能利用:林相改造的总体方案应充分利用好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性。

除了保护功能,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营造人工林、风景林等特色景观,提供游览、休闲、野营等多样化的服务功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

3. 生态旅游发展:以生态旅游为导向,林相改造的总体方案应注重提升游客体验。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创造出独特的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与自然亲近、休闲度假的体验,同时,还要注重环保理念的引导,鼓励游客参与生态保护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二、具体措施基于以上总体规划,下面将详细介绍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林相改造的具体措施:1. 森林恢复与保护:对于受到破坏的森林区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植物复种等,恢复其生态功能,提升森林的群落结构和植被覆盖率。

同时,应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森林的健康稳定。

2. 林业多功能利用:通过科学的林木配置和布局,将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划分为生态保护区、游憩区等不同功能区域。

生态保护区重点保护原生态林、珍稀濒危植物等,游憩区则以人工景观、观赏植物为主,提供休闲、游览等服务。

在此基础上,还可采取经济林、林木采伐等方式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旅游发展:根据游客需求调查和市场分析,合理规划和设计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旅游线路和景点。

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怀化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怀政办发[2010]21号

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怀化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怀政办发[2010]21号

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怀化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怀化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怀政办发〔2010〕21号)鹤城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怀化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7月8日第三届市人民政府第三十三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八月五日怀化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好中坡森林资源、人文资源、地理资源、风景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湖南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坡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集生态、旅游、科普教育活动为一体的场所。

第三条在中坡国家森林公园内从事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和公园内观光、生产经营、开展科普教育及其他大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中坡国家森林公园。

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具体负责组织本办法的实施。

发改、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城管执法、规划、国土、环保、水利、科技、文化、公安、工商、税务、消防、物价、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做好本办法实施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将中坡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规划,作为基础性、公益性建设项目。

建设和管理资金实行多渠道筹集,接受有关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管理、监督。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市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生态保护和管理等公益性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仙岳公园生态保护规划(文本)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零一五年十一月目录一、总体要求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范围与年限 (1)(三)规划定位 (2)(四)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2)二、生态功能分区与保护规划 (5)(一)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5)(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7)(三)公园绿地保护规划 (8)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9)(一)总体布局 (9)(二)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10)(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活动 (11)(四)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11)(五)提高公园配套基础设施的环保水平 (11)四、生态管理制度建设规划 (13)(一)以生态保护红线为依据,实施红线管理制度 (13)(二)以生态功能分区为依据,明确空间管控要求 (13)(三)以旅游环境容量为依据,创新容量调控管理 (15)五、重点工程 (17)一、总体要求(一)规划背景1995年1月由厦门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办公室委托中国对外建设杭州园林公司编制了《厦门市仙岳公园总体规划》并于当年3月通过评审。

2005年11月,厦门市仙岳公园管理处委托厦门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仙岳公园进行规划修编,形成了《厦门市仙岳公园规划》。

规划自实施以来,对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两轮规划编制至今,已十年有余。

十年来,厦门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仙岳公园及周边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规划与公园的现状情况及实施常有矛盾,政府及公众对公园的建设和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公园周边房地产开发迅速,侵占了公园用地,并对公园周围带的山体完整性、景观及生态环境带了较大的破坏。

此外,近年厦门市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创建工作,仙岳公园地处湖里、思明二区,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使其成为宣扬生态文化的良好载体。

因此,迫切需要对仙岳公园编制专门的生态保护规划,明确公园红线,严格红线管理,划定功能分区,实施分区管控,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景观。

通过生态体系与景观格局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管理制度建设三大规划,进一步优化公园旅游环境,充分挖掘公园生态文化底蕴,完善公园生态管理,从而创造环境优美、特色明显、生态效益显著、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的城市生态公园,提升仙岳公园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支撑作用。

(二)规划范围与年限1、规划范围根据仙岳公园用地范围内地块变动的实际情况,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按照完整性、连续性、独立性、必要性、可行性的原则,确定仙岳公园的规划范围为233.13 hm2。

2、规划年限以2014年为基准年,近期(2015-2020年);远期(2021年-2025年)。

(三)规划定位根据《厦门市仙岳公园规划》(2007年批复),仙岳公园性质确定为:仙岳公园是城市生态圈的重要环节,以山林景观、自然野趣为特色,是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集登高揽胜、休闲游赏、健身相结合的市级公园。

仙岳公园在厦门本岛城市生态系统与绿地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根据仙岳公园的生态现状及环境保护现状,仙岳公园的生态保护规划将突出生态优先的理念,在完善各项必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前提下,重点突出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目的。

其生态保护与发展定位为:——本岛城市生态圈的重要环节;——本岛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节点;——厦门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公共绿地;——厦门国家生态市创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基石和城市绿肺。

(四)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1、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以仙岳公园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以满足市民游憩需求为目标,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景观空间格局和景观元素形态的完善,维护各种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使生态系统得以持续发展。

以恢复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充分利用公园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逐步完善建成特色明显、生态效益显著的城市生态公园,将仙岳公园建成文化、科普、历史、教育基地;为民间、社会参与建设搭建平台,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游人休憩和娱乐需求,为厦门市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为湖里区和思明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一宏伟目标添砖加瓦。

(2)阶段目标近期(2015-2020)——生态修复期:进一步完善公园各项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在生态管理上,落实仙岳公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功能分区,严格红线管理与分区管控,加强违法整治与环境监管,制定公园生态管理与保护制度;在生态建设上,通过林相改造、生态体系与景观格局建设工程,重点修复受破坏山体和受损生态系统。

远期(2020-2025)——辐射提升期:在生态管理方面,科学评估仙岳公园的生态价值与生态地位,实现仙岳公园生态区与本岛城市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在生态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生态体系与景观建设,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工程,挖掘仙岳公园多元的生态文化价值和底蕴,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提升仙岳公园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支撑作用。

2、规划指标(1)指标体系见表5.3-1。

表5.3-1 规划指标体系尚不确定,本指标中的森林覆盖率暂不考虑该片果园用地性质的转化。

3、指标差距分析(1)已达标的指标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率:现状值100%,已达到指标要求。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现状值100%,生活污水已做到集中处理。

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厦门市生态基本控制线划定规划》,目前仙岳公园用地范围已划入厦门市生态红线,指标达标;规划需进一步加强仙岳公园生态红线的保护与管控,避免被城市发展与建设所吞噬。

资源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已执行,达标。

(2)有一定差距、容易达标的指标森林覆盖率:现状森林覆盖率75.97%,规划期内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严格控制其他各项开发建设活动,加强灌草地与疏林地的植被建设,可能达标。

公众对公园生态建设的满意度:根据对仙岳公园的公众参与调查,调查结果为“很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公众比例为88.08%;通过实施本规划提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化建设等多项措施,规划期内达标较容易。

(3)差距较大、达标难度大的指标受损山体修复率:目前仙岳公园由于周边开发建设产生的多处受损山体均未进行生态恢复工作,地表裸露,与规划指标差距较大。

生态保护区林相改造率:目前仙岳公园生态保护区基本未进行林相改造工作,达标难度较大。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仙岳公园目前只建有少量生态科普的宣传标识、标牌与解说牌,需进一步完善生态文化配套设施的建设,达标难度较大。

违法违章建筑拆除率:仙岳公园生态保护最大的矛盾之一为公园内宗教寺庙的违规建设和周边房地产、城中村对公园用地的侵蚀,而一直以来对于此类违法违章建设活动缺乏有效管制和制裁措施,执法也存在较大难度,与规划指标差距较大。

本规划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需严格控制该类开发建设活动。

二、生态功能分区与保护规划(一)生态功能分区规划根据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和方法,结合仙岳公园用地范围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以及公园现状土地利用、建设内容、植被覆盖情况,仙岳公园共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区、生态缓冲区和一般活动区。

表2-1 仙岳公园生态功能分区规划表2-2 各功能分区景观功能特征(1)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面积119.01公顷,占仙岳公园总面积的51.05%,范围主要包括公园内仙洞山、仙岳山中部。

该区域植被覆盖率基本在90%以上,植物群落属次生性、半自然的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植被生长良好,物种组成相对丰富,群落结构较为复杂,构成了山地森林景观的典型特征,是厦门本岛一块重要的生物栖息地和生态节点,是区域范围迁徙和驻留鸟类、小型兽类最主要的隐蔽、栖息及觅食的场所,因此在本规划中将其划定为生态保护区。

生态保护区的主要生态功能为自然山体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仅允许低强度的景观游览活动和必要的景观基础设施建设;除现状已建设的山地步游道、观景亭、观景台及自行车赛道等之外,需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建设,避免人为干扰对森林植被、野生动物及山地景观的进一步破坏。

按照规划确定的旅游环境容量,限制进入该区域的游客人数,减少游客的不良影响。

在保护的同时,对该区域局部受人为影响较大的地形地貌和植被进行积极的恢复、改造和治理,进一步增强山体和植被的自然性,为野生动物提供理想的栖息场所。

(2)生态缓冲区生态缓冲区面积97.98公顷,占仙岳公园总面积的42.03%,范围主要包括马峰山、仙岳山北坡、西坡山体以及仙洞山和松柏山连接处山体,该区域除马峰山中部外,其余山体坡度较为平缓,植被覆盖度约在50%~90%之间。

生态缓冲区的主要功能为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由城市建成区到山体生态保护区的过渡缓冲区。

该区域允许中等强度的游憩活动、生态教育与体验,以及适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应防止大规模建设活动对整体生态体系的破坏。

生态缓冲区主要包括两大区域,第一块区域为马峰山、仙岳山西南坡、仙洞山和松柏山连接处山体,属一般林地区,其中仙岳山西南坡植物群落主要为马尾松、相思混交林,但群落乔木层整体较为稀疏,郁闭度不高,而林下灌木、草本更为发达,覆盖度较高,整体的生态敏感性不高;马峰山植物群落也为马尾松、相思混交林,由于其山体中部坡度较陡,致该地块生态敏感性较高。

第二块区域位于仙岳山北坡和西北坡,现状分布有大面积的龙眼、荔枝、芒果等果树品种,属典型的缓丘农业景观。

该片果园目前的土地权属为周边社区集体用地,未来将逐步收归国有,由仙岳公园管理处统一管辖。

生态缓冲区适宜开展强度较低的游憩活动、生态教育与体验,应防止大规模建设活动对整体生态体系的破坏。

(3)一般活动区一般活动区面积16.14公顷,占仙岳公园总面积的6.92%,范围主要包括仙岳山与仙洞山之间的平坦区域、西门及世纪和平园、世纪和平广场区域、东门及观音寺区域。

一般活动区的主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各类休闲娱乐、集会及宗教祭祀活动的场所,是周边公众休闲活动的主要区域,可容纳强度较高的游憩、娱乐活动。

该区域由于开发建设活动,地表扰动强度相应的会增加,必然会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因此应加强土壤侵蚀控制、水土流失防治以及植被绿化工作,同时应加强游客活动管理,避免森林火灾等生态风险的发生。

一般活动区主要包括宗教活动区与广场活动区两大区域。

宗教活动区包括天竺岩寺、土地庙、观音寺及其周边区域,是为公众提供宗教祭祀活动的场所,可容纳高密度的游客规模和高强度的游客活动,同时也是仙岳公园人为干扰最大的区域。

应加强游客活动管理和森林防火管理工作,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广场活动区主要包括仙岳山文化广场、世纪和平园及公园主要入口的广场区域,建有公园服务管理区和停车场。

广场活动区不仅可为周边公众提供景观游赏、观光休闲及举办各类户外活动的场所,也是公园集信息咨询、交通集散、形象宣传、综合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区域,可满足游客旅游时“食、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为游客提供满意、舒适、便利、安全、快捷的旅游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