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合集下载

诗词曲名词术语释解释

诗词曲名词术语释解释

诗词曲名词术语释解释本文是关于诗词曲名词术语释解释,感谢您的阅读!【温柔敦厚】最早记载于《礼记・经解》。

“温柔敦厚,诗教也”。

这是儒家的诗歌理论的核心思想。

认为诗歌有着教化作用,能使人们的思想行为符合于特定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这种理论长期影响着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论和创作,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诗六义】专指《诗经》的“六义”。

最早记载于・《周礼・春官》,汉代《毛诗序》中明确提出:“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对于“六义”的解释,有着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唐代孔颖达提出了“三体”“三法”的说法,也就是将“六义”分为两组,“风”“雅”“颂”这三者是指体裁,“赋”“比”“光”这三者是作法。

【变风变雅】最早记载于汉代《毛诗序》。

它是和风、雅相对而言的。

风、雅,是太平盛世的产物,而当国政变乱之世,就形成变风、变雅。

这种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乐”和“政”通、“诗”和“政”通的思想基础上的。

【讽喻】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一种手法。

诗人对于不合理的事物,满怀愤慨,但不正面直言,而是微词托意。

《毛诗序》中所说“风,风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就诗人主观方面来考察的。

从容观作用角度来看,讽喻,是指不用“直言”,而能使为政者知晓错误而改过。

《毛诗序》中说:“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这样,主客观都要求这样的创作手法。

【缘情】最早记载于晋代陆机《文赋》。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作者将“诗”“赋”明确分界。

强调指出“缘情”是诗歌的本质特征。

所谓“缘情”,就是指诗歌必须深刻、细微而又生动的抒发情感。

这种思想发展了传统的“诗言志”的理论。

【应感】最早记载于晋代陆机《文赋》。

“若夫应感受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这是指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中的灵感问题。

他主要是依据先秦老庄等主张的“心物感应”的理论,运用到文艺创作领域。

【声调声调,划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并将这划分运用到诗歌格律中。

古代诗歌鉴赏(了解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了解常用名词术语)
水田园诗鉴赏
意象特点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 村景物以及隐居的生活情趣为主, 常见意象有山水、田园、草木、
花鸟、渔樵、农事等。
情感表达
这类诗歌往往表达对大自然的热 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以及归隐后的闲适与宁静。同时, 也常寄寓诗人的社会理想和人生
态度。
表现手法
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
古代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 《诗经》中的风、雅、颂等篇章。
宋代及以后
宋代及以后的诗歌在继承唐代诗歌的基础 上,更加注重理性和思辨,同时也涌现出 了苏轼、辛弃疾等杰出的诗人。
汉代
汉代出现了乐府诗,以民间歌谣为基础, 经过文人加工而形成的一种诗歌体裁。
唐代
唐代是古代诗歌的巅峰时期,出现了李白 、杜甫、白居易等伟大的诗人,他们的作 品代表了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排比
指诗歌中相同或相似的句式、结构的有规律排列。排比的运用能够形成诗歌的气 势美和节奏美,增强诗歌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比喻与拟人
比喻
指诗歌中通过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 以便更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比喻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能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
指诗歌中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类 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作。拟人的运用 能够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 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 名诗人,他的田园诗以 自然为题材,表达了诗 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 向往。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 主义诗人,他的《将进 酒》、《庐山谣》等作 品气势磅礴、意境开阔 ,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 高成就。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 主义诗人,他的《春望 》、《兵车行》等作品 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 人民疾苦,表达了诗人 深沉的爱国情怀。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业术语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业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专业术语——评价主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劲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分析手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典故、对比……——侧面描写对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语言特点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行尽相(态)诗情画意……——议论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语言风格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明白、词藻华丽、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明快、沉郁顿挫、苍凉(杜甫)、雄健、雄泻……清新、自然、普素:如山水田园诗豪放俊逸:如李白诗沉郁顿挫:如杜甫诗俊伟奔腾、雄浑豪迈:如边塞诗委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如用典诗和咏史怀古平实、直白:如白居易——思想内容忧国忧伤、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离愁别绪、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者悲秋、忆友怀旧、相知相思、杀敌报国、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诗歌结构作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浑然无成——行文技巧虚实相生、水乳交融——诗歌情感惜别之情、黍离之情、思想之情、怀故之情、讽喻之情、报国之情、咏景之情、恋友之情、对国家惜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一般分为六类:借景抒情、咏史怀古、伤春惜别、山水田园、托物言志、边塞诗——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起:借景抒情、营造氛围、塑造背景、衬托人物品质、以景衬静、奠定情感基调、渲染气氛等作用。

——描写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静衬动。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古代名词解释

古代名词解释

元代部分:1.散曲:渊源于民间,盛行于元代,别于剧曲的“新诗体”,合乐;有散套与小令两种。

诗、词、散曲有一定的承接关系。

2.词牌:填词用的曲调名。

不同的“词”,以词牌区分,对句,字数,声调有限制。

有些词牌,一调数名;也有同名异调。

3.科范:元杂剧中术语,是对演员作出动作、表现效果的提示语。

4.套数:是散曲中相对于小令一种大型体式,与诸宫调有渊源关系,是由多种曲调连贯而成的整套曲子。

又名“套曲”、“散套”。

5.话本:说话人的底本。

说话是起于隋唐的一种说故事的行当,有类现代的说书。

“话”:故事。

是白话小说的源头。

6.入话:是“话本”与“说话”引入“正话”的部分,大多是相类的小故事,也有诗词等。

7.诗话:中国诗学史上,诗人、文人读诗时评点、分析而发展而来的理论概括。

8.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

流行于宋元南方的相对于北方杂剧的戏曲。

其曲调来自宋人词调与里巷歌谣;篇幅较长,场次结构为“出”;演唱比杂剧灵活,可合唱、对唱、接唱;“科”曰“介”。

后发展为明清传奇。

9.元末四大南戏:柯丹邱《荆钗记》;民间作品《刘知远白兔记》;徐田臣《杀狗记》;施惠《拜月亭》。

10.元曲四大家:指元代最有代表性的四位曲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

四大家的说法是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提出来的。

11.套曲:套曲是由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又称散套、套数,或与小令相对而言而称大令,一般都有尾声。

明清部分:1.《郁离子》是刘基寓言体散文的代表,内容深奥复杂,风格以讥刺讽喻为主。

徐一夔说:“郁离子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固曰《郁离子》”。

《郁离子》吸收先秦诸子寓言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的风格,吸收柳宗元寓言锋利简洁的特点,既短小精悍,活泼犀利,又古朴闳深,余味曲包,在虚实相间里,寓丰富的哲理于形象的描绘之中。

2.台阁体是自洪武后期至正统、景泰年间体现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的一诗文创作风格。

古代诗歌鉴赏思维导图(高效识记术语+明确考什么)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提分专用(术语+专练)

古代诗歌鉴赏思维导图(高效识记术语+明确考什么)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提分专用(术语+专练)
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贬谪失意
闺怨宫怨
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 白居易《琵琶行》
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屈原《离骚》
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苏轼《定风波》
闲适隐逸
山水田园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
意境
花鸟缠绵——明丽鲜艳的美 云雷奋发——热烈崇高的美
弦泉幽咽——悲凉凄清的美 雪月空明——和平静穆的美
事物
外在特征,内在品质,生长环境,生活习性
技巧
(略) 动(热烈 繁华 喧闹 生机 绚丽)静(恬静 宁静 幽静 静谧)
悲(清冷 凄凉 萧瑟 幽远) 壮(壮阔 壮丽 空旷 雄浑)美(优美 明丽 雅致 清新)
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作用】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这是一首贺婚诗。诗中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果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美满的婚姻,表达对女子出嫁的纯真美好的祝愿。
衬托
正衬指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比喻,塑造出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想象
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想过程。【作用】创造意境,形象鲜明,拓展内容,深化主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选择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诗歌鉴赏常用词语、术语暨意象评价诗歌内容的词语:咏物抒怀、怀古之作、思乡思亲、爱国颂歌、游子生涯、山水田园、军旅生活、乡土气息、城市风貌,爱国热情、忠贞爱情、青春颂歌、校园生活等。

评价诗歌主旨(主题)的词语:咏物言志、怀古伤今、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羁旅生活、深化主旨、意味深长、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含蓄蕴藉、富有哲理、画龙点睛等。

评价诗歌意境的词语: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等。

评价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激愤、沉痛、悲愤、哀伤、伤感、忧愁、寂寞、孤独、烦闷、憎恨、厌恶、不满,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思念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评价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凝练、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评价诗歌结构特点的词语: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自出机杼、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颇具匠心、新颖奇特、浑然天成、层层铺垫、巧埋伏笔、层次分明、曲折有致、复沓手法等。

评价诗歌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淳朴、自然等。

评价诗歌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比兴、对偶、对比、借代、烘托(衬托:正衬、反衬)、象征等等。

评价诗歌总体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写作特点)的语词: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类比象征、夸张衬托、烘托渲染、起兴寄托、状物移情、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对比突出、虚实相生、以动写静、想象联想、粗笔勾勒、浓墨重彩、诗情画意、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明贬实褒、抑扬结合、移步换形、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言志等。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6.婉约派:指有晚唐五代宋初一路继承,以吟风弄月,闲情逸致,男欢女爱为题材,风格委婉、轻柔、圆润的词派。

以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为代表。

婉约派:宋词一大流派。

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詅。

婉约,即婉转含蓄。

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

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

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7.兴四大诗人:是进入南宋以后,从江西诗派得氛围中冲决而起,取得重大创作成就得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以陆游为代表。

书上的解释:陈与义、吕本中去世以后,一批出生于靖康前后的诗人登上诗坛。

他们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们具有完全不同于苏轼、黄庭坚的创作环境。

而且他们自少就感受到诗坛风气的转变,所以比陈、吕等前辈更富有独创精神,最终以全新的艺术风貌取代了江西诗派在诗坛上的主流地位。

这些诗人中以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人最为著名,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8.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其诗内师心源,外师造化,要求师法自然,感悟自然,想象新颖清新,语言活泼,风格诙谐幽默,自成一体,人称“诚斋体”。

由江西入,不由江西出,是“诚斋体”得以成立的前提。

“诚斋体”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善于敏锐地发现与迅速地把握自然万物和日常生活中常人难以发现的或容易忽视的富有情趣与美感的景象。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意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悟与体验,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趣。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一、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充满了深厚的历史意义和艺术魅力。

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以下是一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术语。

1. 诗经:又称《国风》,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收录了来自不同诸侯国家的诗歌,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宝贵资料。

2. 五言绝句:指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首诗由四行组成,每行五个字,形式简洁,内容丰富,是唐诗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

3. 七言绝句:指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首诗由四行组成,每行七个字,有比五言绝句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是宋诗时期的主要诗体之一。

4. 神话:是古代人们创造的关于神灵和英雄的故事,用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起源,是古代文学中富含幻想和神秘色彩的重要形式。

5. 历史剧: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戏剧形式展现出人物的形象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叙事和戏剧冲突的双重特点。

6. 传记: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以实事为基础,以记载人物生平和事迹为主要内容,对于了解历史人物和社会背景具有重要价值。

7. 讽刺: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讽刺、嘲笑等方式,以幽默的方式批评或揭露社会中的不良现象或个人的缺点。

8. 对联:是古代文学中传统的艺术形式,由上下两行对称、相对呼应的诗句组成,形式简练、意境丰富,是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9. 古文:指古代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诗词、散文和史书等文体,是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10. 辞章: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多用于讴歌、赞美英雄、宣扬美德,形式短小精悍,寓意深远。

11. 饮食文化:反映古代饮食习俗和文化传统的文学表达形式,通过描述食物、菜肴和饮品等来表达人们对美食的欣赏和追求。

12. 戏剧: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寓教于乐,使观众在欣赏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13. 叙事: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详细的描写和情节的展开,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和转折点表现出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诗词格律术语集锦

诗词格律术语集锦

诗词格律术语集锦【诗】- 一种文学体裁。

上古即有之,后世渐有演变。

一般具有短句、押韵等特点。

【词】- 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起于南朝,兴于隋唐,盛于两宋。

词最初专为演唱而作,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

词有特定字、句和音、韵的要求(即格律),每种格律对应一个词牌,有相应的词牌名。

【音】- 指声调高低而言。

古汉语音调可分“平”、“上”、“去”、“入”四声。

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韵】- 指发声时的尾音,大致等于现代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

在用韵的文学作品中具有相同或相类尾音的一组字参差交替出现,能使得朗读作品时具有连贯和谐的美感。

用韵是诗词的主要特点之一。

【平仄】- 声律专名。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平仄。

【四声】- 即古代汉语平、上、去、入四声。

平声平道莫低昂,平声包括阴平(对应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的一声)和阳平(对应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的二声);上声高呼猛烈强,上声对应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的三声,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对应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四声,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在现代汉语拼音中未保留,但很多地方方言依然保留了入声的发音。

【押韵】- 亦称“合辙”、“压韵”。

作诗词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

旧因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

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格律】- 对诗词字、句、音、韵的格式化描述。

【词牌】- 即词的体例,包括词牌名和该词牌的格律。

【词谱】- 收集整理词牌的书籍。

例如白香词谱、钦定词谱等。

【韵书】- 将文字依照音韵归类整理,划分平仄和韵部,以便作诗填词参考的书籍。

如《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华新韵》等。

【乐府】- 本指古代音乐官署。

“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清单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清单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清单一、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

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

2、描述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清丽柔美杏花,春雨,江南。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柔波漾漾,小荷初露芳容;芳草萋萋,风来一道碧痕。

花丛蝶飞,柳间莺啼;洲中白鹭宿,梁上双燕栖。

日迟迟,云漫漫,波渺渺,柳依依。

细雨如丝,润造化之万物;和风似缕,绽人间之百花。

轻舟短棹,笑语骊歌。

娇容玉面,映芙蓉之妖艳;素手纤指,采莲子之清圆。

总此情景,是谓清丽柔美。

(2)凄迷朦胧(迷离恍惚、扑朔迷离、凄厉萧索、寂静迷蒙)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烟笼寒水,云漫长空。

问斜阳,斜阳不语;望天际,数点寒鸦。

水边蒹葭苍苍,堤上烟柳茫茫。

雾里看花,花影摇曳实可爱;水中望月;月华浮动自堪怜。

风雨凄凄,似鸿蒙之再现;烟雾蒙蒙,如混沌之未开。

两行鸿雁,望长天之凄唳;一叶孤舟,凌万顷之茫然。

月朦胧,鸟朦胧,凄凄落照,纷纷残红。

总此情景,谓之凄迷朦胧。

(3)莽苍苍凉胡马,秋风,塞北。

长河奔流水中水,彤云翻滚天外天。

大漠平沙,绝人世之踪迹;夕阳落日,照洪荒之孤烟。

秋风萧萧扫落叶,冬雪皑皑压冷川。

水色苍茫,月光清寒,树秃草枯,夜色阑珊。

鸟飞已尽,兽藏深山。

寂寥江山,有孤舟蓑翁,垂钓水边。

总此情景,谓之莽苍苍凉。

(4)幽深绵邈(凄清悠远、幽渺、清幽、幽远、幽美邈远、深邃高远)青山隐隐,众鸟飞尽;绿水迢迢,一帆远行。

古代汉语 名词解释大全

古代汉语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1、词头附加在词前,只表示词性的一种词的构成部分,它没有词汇意义。

2、词尾附加在词后,只表示词性的一种词的构成部分,它没有词汇意义。

3、阴声韵音韵学术语。

凡韵母没有韵尾,或有韵尾而韵尾是元音的韵部,叫阴声韵。

4、阳声韵音韵学术语。

凡韵母以鼻辅音-m、-n、-ŋ收尾的韵部,叫做阳声韵。

5、旁转音韵学术语。

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阴声韵和阴声韵、阳声韵和阳声韵、入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

6、舌头音音韵学术语。

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舌尖中音”中的塞音和鼻音。

三十六字母中的舌头音是“端透定泥”。

7、对转音韵学术语。

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

对转有“阴阳对转”、“阳入对转”、“阴入对转”之分。

8、《经典释文》简称《释文》,唐陆德明著。

它汇集了唐代以前各家给先秦13部经书所做的注释,是我国早期别具风格的音义总集之一。

先秦古籍中的注音,一般都摘自《经典释文》。

9、如字训诂学术语。

指的是某个字按照它常见的读音来读,而且要用本义。

这一般是相对于变读或改字而言的。

10、五音传统音韵学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对三十六字母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类别。

包括喉、舌、齿、唇、牙。

11、律诗近体诗的一种,全诗一般共八句。

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分别简称“五律”、“七律”。

也有句数超过八句的,称作排律。

12、传注释术语,这种注解方式主要注解古书中的字句或大义。

“传”有“传述”之义,把古书的大义传述后人。

13、读曰注释术语,主要用来作注音的术语,这个术语一定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注释时,既注音,又释义。

14、叶韵语音是发展变化的。

《诗经》中本来押韵的字,到了六朝以后,人们念起来感到有的不押韵了。

但当时的人并不了解古今语音变化的情况,为了使这些显得不押韵的诗句念起来能够押韵,有的人就按照现实读音来改变《诗经》韵字的读音,以求得语音上的和谐,这就是“叶韵”。

叶韵是指一种错误的注音方式。

15、反切古代字典辞书用得最多的一种注音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花落人亡、忽逝的金戈、铁马,都是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意味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诗歌鉴赏名词术语:1.典型意象: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典型的,它们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意义或象征。

例如,花落人亡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2.抒情:古代诗歌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触,通过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抒情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3.修辞手法:修辞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象征、拟人等。

4.韵律:古代诗歌通常有一定的韵律规律,通过押韵和平仄的组合,使诗歌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常见的韵律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5.意境:古代诗歌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进入到诗歌所表达的境界中。

6.隐喻:诗歌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使诗歌更加富有隐含和深度。

7.意象:意象是一种具体而鲜明的形象,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出一种抽象的意义。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很美丽,富有感染力。

8.对偶:对偶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相互对应的部分放在一起,以呼应和强调其中的重要内容。

古代诗歌中的这些名词术语,共同构成了诗歌的魅力和风格。

通过对这些名词术语的理解和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鉴赏古代诗歌的美。

在古代诗歌的鉴赏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等相关的常用名词术语。

1. 壮丽与壮观:古代诗歌往往以壮丽与壮观的景象为题材,通过以山水画卷等形象来描绘自然景色的壮丽美丽之处,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壮丽和壮观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述大自然的磅礴和辽阔,展示出作者对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2. 忧伤与哀怨:古代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痛苦时,常常使用忧伤与哀怨的情感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痛苦。

解释名词:①孤平拗救②破读③三十六字母④出韵⑤双调⑥借对⑦词牌⑧近体诗⑨一字豆⑩重唇音①绝句②排律

解释名词:①孤平拗救②破读③三十六字母④出韵⑤双调⑥借对⑦词牌⑧近体诗⑨一字豆⑩重唇音①绝句②排律

解释名词:①孤平拗救②破读③三十六字母④出韵⑤双调⑥借对⑦词牌⑧近体诗⑨一字豆⑩重唇音①绝句②排律以下是对所给名词的解释:1.孤平拗救:孤平拗救是古代音韵学家所讨论和分类的音韵规律。

它指的是同一个声母在不同的韵母下的读音变化。

其中,“孤”表示声母不变,“平”表示声调平仄不变,“拗”表示声调升高或降低,“救”表示声调上升或失去声调。

2.破读:破读是指在音韵学中,对于古代诗词中出现正常读音以外的特殊读音或不按常规发音的读音进行解释的一种方法。

破读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出现难解的音韵问题,需要通过分析音韵变化或上下文推测来解读。

3.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是指古代音韵学中用于记录汉字的声音的符号。

它由三十六个单个字母或字母组合组成,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三十六字母是研究古代音韵和古韵发音的重要工具和标记。

4.出韵:出韵是指古代韵书中文辞或古体诗里出现的韵母,特指指示诗句末尾字用于韵脚部分的韵母。

5.双调:双调是古代诗词中指的两个相邻字的声调相同的现象。

在平仄古体诗中,双调是有一定的限制和规定的,譬如连续两个平声或仄声在一句中的排列。

6.借对:借对是指古代诗词中的押韵现象。

当两个字的韵母部分不同,但字音相近,能够产生视听上的押韵效果时,称为借对。

7.词牌:词牌是指古代词曲中特定的曲调和格律形式。

不同的词牌有各自的词牌名和固定的曲调格律,词人在创作词曲时需要按照相应的词牌要求来写作。

8.近体诗:近体诗是一种文体形式,是对传统古体诗的一种扩展和变异。

它与古体诗在格律上相似,但对于句法、体裁和题材都有更灵活的要求。

近体诗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形式上也更加灵活,是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

9.一字豆:一字豆是指古代诗词中一个字为一个音、只在一种韵部出现的词。

在古代词曲创作中,一字豆常用于增加音乐美和节奏感。

10.重唇音:重唇音是语音学中的术语,表示发音时嘴唇闭合较紧密的音。

在汉语中,有一些声母(如“m”、“p”、“b”)属于重唇音。

(全)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术语集释

(全)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术语集释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术语集释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来说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一)鉴赏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即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即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人等。

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5.对偶(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的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6.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如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怀古》:“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一、基础术语⒈韵律:诗歌的音韵规律,包括平仄、押韵等。

⒉音律:诗歌的声韵美感,包括音节长度、重音位置等。

⒊格律:诗歌的结构规律,如古体诗的平仄、律诗的韵脚等。

⒋押韵:诗句中的韵脚相同或相近。

⒌内韵:一句诗中部分字的韵脚相同。

⒍晚韵:韵脚延续到句末的押韵。

⒎切韵:韵脚发音以声母和韵母的连接点为准。

二、平仄⒈平声:平声韵脚,读音平坦。

⒉仄声:仄声韵脚,读音平抑。

⒊平平仄仄:古体诗中的四个声调分布方式。

⒋仄仄平平:古体诗中的四个声调分布方式,与平平仄仄相反。

三、韵脚⒈单韵:诗句中只有一个韵脚。

⒉双韵:诗句中有两个相同的韵脚。

⒊近韵:含义或音的相似的韵脚。

⒋省韵:部分字的韵脚相同。

⒌弃用韵:不再使用的韵脚。

四、格律⒈绝句:四句构成的独立完整诗篇。

⒉律诗:五言或七言律诗,按照特定格律创作。

⒊词:以抒发感情为目的的短篇抒情诗。

五、修辞手法⒈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指代另一个事物。

⒉拟人: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征。

⒊借代:用事物的一部分来代指整体。

⒋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

⒌对偶:在一句或数句中使用相对的表达方式。

六、常用诗体与名词⒈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⒉宋词:以其深情浅唱、贴近百姓的特点而闻名。

⒊律诗:以五言或七言为主要形式的诗歌。

⒋七绝:七言绝句,每首四句。

⒌四行诗:四句构成的诗歌。

⒍构词法:词汇构建的规则和原则。

附件:⒈《古代诗歌常用词汇手册》⒉《现代诗歌审评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版权:著作权法规定的享有对作品的复制、发行、展示、表演等权利。

⒉侵权: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复制、修改等其它权利人享有的作品。

⒊知识产权:知识的创造者享有的法律权益。

⒋违约金:合同中规定违约行为的赔偿金额。

⒌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品不受未经授权的使用和侵权行为的损害。

诗歌术语

诗歌术语

一、表达方式二、修辞手法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侧面描写: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xìng):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诗情画意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议论类: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洗炼: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文章结构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行文技巧类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它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

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诗歌鉴赏专用术语语言(一)风格1、激越高亢: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豪放派,其他象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象征)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借古讽今)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议论类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洗炼: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苍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文章结构类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行文技巧类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它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

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一气呵成:琅琅上口。

诗歌鉴赏术语

诗歌鉴赏术语

诗歌鉴赏术语1、修辞方法: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

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

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

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侧面描写: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xìng):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诗情画意
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议论类: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洗炼: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文章结构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它
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
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

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
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语言
(一)风格
1、激越高亢: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豪放派,其他象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2、清婉(新)秀丽: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婉约派,其他象山水田园诗人。

3、语言绮丽(重视修饰,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其他象婉约派中反映儿女情长的诗作。

4、语言平易(浅显易懂,口语化,但含义隽永) 如李绅《悯农二首》
(二)特点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1、清新自然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王维的山水诗
2、平淡质朴选用确切的词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绚丽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渲染气氛,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李商隐的诗。

4、明快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含蓄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耐人寻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6、简洁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诗。

表达技巧
(一)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二)方法技巧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2、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晦的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8、细节真实准确传神9、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思想情感
(一) 忧国伤时
1、反映社会的黑暗: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林升《题临安邸》
3、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
4、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二)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曹操《龟虽寿》《从军行》王昌龄
2、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3、山河沦丧的痛苦:文天祥《过零丁洋》陆游《示儿》
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三)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
4、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李白《子夜吴歌》
(四)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
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姜夔《扬州慢》、李白《越中览古》、刘禹锡《石头城》
3、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贾生》韦庄《台城》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梦令》李清照
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五)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3、坦陈心志的告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诗歌名家风格特色
隋唐五代
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
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流丽坦畅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
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晴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
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幽静谐和李商隐幽婉典丽
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
宋金
梅尧臣朴素平淡陈师道雄劲幽邃苏舜卿轩昂奔放欧阳修清新疏畅
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
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范成大清新妩媚杨万里浏亮晓畅
周邦彦富丽精工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
辛弃疾沉郁豪放文天祥沉郁悲壮
元·明·清
萨都剌清丽俊爽王冕纯朴自然马致远清隽流畅关汉卿泼辣清新
张养浩警辟深远睢景臣新奇辛辣于谦朴直浅近顾炎武苍劲沉郁
王士祯含蓄清远袁枚空灵浮坦朱彝尊清新疏淡纳兰性德抑郁婉约
龚自珍清奇瑰丽郑燮刚劲清新黄遵宪浅俗新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