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蒙的《红楼梦》研究对文学批评的启示
论王蒙的《红楼梦》分析对文学批评的启示
论王蒙的《红楼梦》分析对文学批评的启示论王蒙的《红楼梦》分析对文学批评的启示摘要:相于职业文学批评家来说,王蒙对红楼梦》的研究点比较散、,但难得的是他结合自己的文学创经验来谈,这就使得他研究接近作者、接近读者,更好体会作者本意。
同时,他的究体会也给中国现在的文学批评一些启示:一是要尊重文学感受在学批评中的作用;二是导人们重新认识点评等传统学批评方式的价值键词:王蒙;红楼;文学批评:启示谈到现在中国文学评的问题和特点时,王蒙认为主要这样几点问题,“一注意宏观不注意微观,喜树立旗帜,笼而统之;二是于进行价值判断,不注意认知判断”“太急于作价值判,急于说他是好还是,但作品到底是怎么回事,作品中哪些是创新的,哪些是借的,哪些是和古今中外不约而,很少有人说。
”这种看法或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但是能否认这样的问题确实存。
王蒙对《红楼梦的感型批评不仅是对红学批评发展的种有益补充,同时也可以予我国文艺理论建设以要启示。
作为一位作家,其作品不真正理解而被做出误判断和定位的情况,王蒙深体会,这种体会也他能尊重和理解其作者。
对于作品的批评不是简单地肯定或者否,而是承认多样性的存在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批态度也值得当代文批评家借鉴。
一、文感受对文学批评的要意义李怡在《失落了文学感的文学理论与文学评》中指出:“我们也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我关于文学的判断也时与文学创作本身渐渐远,我们注意的是当代思想‘超越’具体文学实践意义上西方文化、西方诗学潮流沟通、对话,但忽略了对中文学实际的感受、体验与握。
”我们的文学思想的产生应来自于对于当前文学作品的真切受,离开了对于文学作品的际感受,任何“理论”都能是空洞无物的。
任何价值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都建在对于文学现象的真切体悟上。
在王的评红文字中,有意识地自身创作所带来的感受运用到的批评视野中,他:“创作是作家对生活感受,那么评论呢首先是批评家对作的感受。
正像作家该善于感受(感觉、体验、识)生活一样,评论家也应善于感受(感觉、体验、认识)作。
文学批评视野下的王蒙小说
文学批评视野下的王蒙小说王蒙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之一,其小说作品饱含人性的深度思考和生命的磨砺。
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以来,王蒙一直活跃在文坛,并且多次获得了诸多文学奖项。
本文将通过文学批评视野,探讨王蒙小说的独特之处,以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提纲:一、王蒙小说的写作特点和风格1.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2.运用语言的艺术手法3.注重反思社会问题二、“文化大革命”对王蒙小说的影响1.身临其境的经历2.深入到人性的所在3.对生命的思考三、文化记忆再现的主题1.历史上的“大事”和史诗2.文革时期普通人的生活困难3.人性共同的面向和认识四、王蒙小说的艺术性价值1.人物形象的塑造2.情感的表达和抒发3.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五、王蒙小说的意义和价值1.文学批评视野下的历史评价2.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对文学发展的启示六、王蒙小说中的性别议题1.女性形象的刻画2.爱情与婚姻的探究3.女性生存状态的呈现七、王蒙小说的家国情怀1.对故乡的回忆与怀念2.对祖国的热爱与关注3.民族精神的体现与表达八、中国文学的全球化1.王蒙小说在全球文学市场上的影响2.中西文化对话的跨越3.中文小说在国际上的地位九、文学批评和王蒙小说的关系1.批评视野对王蒙小说的影响2.文学批评在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作用3.批评视角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通过以上几个提纲点,本文将深入王蒙的小说创作中,同时也会探究更多关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问题,为广大读者朋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1.王蒙小说的写作特点和风格提纲一探讨王蒙小说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主要包括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运用语言的艺术手法和注重反思社会问题等方面。
这些特点共同构建了王蒙小说的艺术形式和主题内容,是深入探讨王蒙小说的基础。
2. “文化大革命”对王蒙小说的影响提纲二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对王蒙小说的影响。
王蒙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中生活和写作,他的作品深受这段历史经历的影响。
因此,“文化大革命”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是理解和解析王蒙小说的重要环节。
关于现代小说批评的新声——简析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文学批评史意义
关于现代小说批评的新声——简析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文学批评史意义生活在世之交的我着名学者王圈维,以一篇《红楼梦评论》蜚声于小说批评界的,这篇作品启了我现代文学批的一扇新的大门。
《红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的6月到8月是以连载的形式刊登于《育世界》杂志的7677、78、8l号上,它是《楼梦》研究史上的第一篇比较系统专论。
这篇沦着的最特点就是在于打破我传统的文以载道思想,从探讨人生质的角度出发,融合了西方的学和美学思想,并采用现代的批评文怵进行论征。
因,在我圈的小说批评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一、以讨人生的本质为目的在王维之前的小说评,大多主张“文以载道”“文明道”。
其中的“道”既不在研究文学自身的演发展规律,也不重在表人的自觉独立意识,而重在教化人们成为儒家乃至整个建伦常道德体系中的积极向“善”。
这种功利性的文观念极大的束缚了古代文沦向更的思维层次和更广的审美空展开,史大的缺陷是视了文学作品对具体的人的影响红楼梦评论》打破了这模式,大胆地从人生出发,在哲,美学,以及伦理学等不同领来探讨人生的本质问题。
融汇西方哲学思想从哲学角度看,《红楼梦论》摒弃了中传统的道本想,成熟地引进了西方的哲学思想王维是一位才华横溢,学贯西的学者,由于曾有过留学的经,使他接受了西方先进的哲学思,并日.能够成功地将其融他的作品当中。
王维研究哲学主要目的,是为了答人生的问题,而在诸多的哲学思当中,他选择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学,这与当时中的丰十会状况是紧相关的。
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旧面着的是内忧外患的机局面,列强纷争,政府****,百姓生活于水深热之中。
面对这种状况知识分子中掀起了救亡冈的热潮。
王维认为,要想挽救民族亡,首先应该改变民众的麻木状,要唤醒民众正确认识人生,识生命的本质。
而叔本华的生哲学正是一种可以帮助民众正确认人生的思想。
叔本华哲学是一种对生命满悲观主义的哲学。
本华从根本上说是个生哲学家,他从唯意志和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出发道出人生所特有的悲剧性、诞、虚伪和不幸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把“意志”看作世界的一切。
《2024年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范文
《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篇一一、引言自清代《红楼梦》成书以来,该部小说不仅在国内引发了强烈的关注与争议,且在全球华人圈乃至学术界有着极高的研究热度。
到了20世纪,伴随着文艺思潮的演进和社会变迁,《红楼梦》文学批评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本文将针对这一时期内的《红楼梦》文学批评进行综合的回顾与评述,揭示其特点与演变过程。
二、20世纪初至中期《红楼梦》文学批评在20世纪初至中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学者们开始以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红楼梦》。
这一时期的批评者们不仅关注文本的文学价值,还对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一时期的批评多以实证为主,强调文本的实证性和可证性。
如鲁迅、胡适等学者的研究,多从文献考证、版本源流等方面入手,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中期至后期的文化研究风潮与《红楼梦》文学批评在中期至后期的文学批评中,学者们开始关注《红楼梦》的内在精神和文化价值。
此一时期的社会思潮深刻影响了批评方法的发展,更多的文化研究者从文学之外的社会、哲学、心理学等领域切入研究。
此时期的《红楼梦》文学批评表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四、政治与意识形态对《红楼梦》文学批评的影响在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影响下,《红楼梦》的文学批评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该作品的解读和评价往往受到政治氛围和意识形态的制约。
然而,即便在如此环境下,仍有不少学者坚守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的原则,以更为客观的态度来审视和解读《红楼梦》。
五、当代的《红楼梦》文学批评与新趋势进入当代,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红楼梦》的文学批评呈现出更加多元和开放的特点。
更多的学者开始从跨文化、跨学科的角度来研究这部作品,对其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和全面。
同时,随着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兴起,对《红楼梦》的解读也更加注重其复杂性和多元性。
六、结论总的来说,20世纪的《红楼梦》文学批评经历了从实证到文化研究、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的转变。
给王蒙的红学挑错
给王蒙的红学挑错李悦中国的文化有许多怪诞的现象,例如有那么多研究《论语》的专家,不出来讲《论语》,却让一个学传媒的于丹到处讲《论语》。
例如有那么多红学专家很少出红学新著却让写小说的王蒙扯开嗓子大谈特谈《红楼梦》。
从2005年,王蒙一口气出了《红楼梦启示录》、《话说红楼梦》、《不奴隶,毋宁死》等好几大本子研究红楼的书。
今年还出一本,书名就很狂傲,名曰:《王蒙的红楼梦》,似乎研究《红楼梦》已经成了他王老先生的专利。
由于笔者也爱好《红楼梦》,并写过系列文章《塞外鬼才解读红楼梦》,因此特意拜读过王蒙以上几本大作,实在不敢恭维,今后我要在谈《红楼梦》的文章中写出我对王先生观点的异议。
先说最近的事儿,国庆前,王蒙做客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坊》栏目,大谈《红楼梦》种种所谓谜底,并接受了《山东商报》记者的专访,他谈的也是《红楼梦》之谜。
王先生把本不是谜的事情当成谜来说,还说要“必须对此进行‘密电码’式的处理。
”其实是在误导读者,把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引入难解之谜当中,当一本书都成了谜之后,作者的真正写作目的就被遮蔽了。
王蒙在这次专访中,以为贾宝玉的玉是“《红楼梦》中最大的谜。
”他对记者说:“《红楼梦》给我们留下很多动人的故事,但也留下永远的谜语。
而最大的谜语就是贾宝玉的那块玉。
衔玉而生,恐怕全世界的妇科医院里也找不出这样的案例。
受精卵里不可能有,子宫里也不可能有,产道里也不可能有,究竟它是怎么跑到贾宝玉的嘴里去的呢?”王蒙还说:“每一次读《红楼梦》读到这里,越读越觉得惑人,每次都想较劲,但至今都没有得到一个非常合理,让人满意的结论。
”此惑许多读者都是有的,但王蒙不该有,因为王蒙是写小说出身的。
他应该知道小说的最大特点是“虚构”。
“衔玉而生”是曹雪芹的有意虚构,这种虚构并不是他的独创,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的历史和文学中都有这种“生有异相”的记载,例如《蒙古秘史》上就说成吉思汗出生时右手握着凝固的血块。
王蒙用医学来解读“玉”之来历,当然是不得其解。
瑶琴一曲来熏风——王蒙《红楼梦》研究断想
Vo 1 . 3 3 No . 1 2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S u i h u a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年 l 2 月
De c. 201 3
瑶琴一 曲来熏风
— —
王蒙《 红楼梦》 研 究断想
“ 红学 ” 经历 了百年风雨 , 到如今俨然 是百家 芳 写于五十年代 的《 论红楼梦》 , 更是 代表一个 时
争 鸣的局面 , 红学家及红 学专著层 出不穷 。红学 期学 术水准 的红学专论 。林语 堂有专著《 平心论 的一大 流派—— 小说批 评 派红 学在 其 发展 过程 高鹗》 , 高 阳有 《 红楼一 家言 》 , 张爱 玲 出版过 《 红 中产生 了许 多大家 之作 , 如王 国维 的《 红楼 梦评 楼 梦魇》 ……其 中许多文章都有着小说 批评派红 论》 、 俞平 伯 的《 红楼 梦辨 》 、 蒋 和森 的《 红楼 梦论 学 的色彩 。这些诗人 、 作家 的介入 , 打开 了《 红楼 稿》 、 舒 芜 的《 说 梦 录》 、 王 昆仑的《 红楼梦人物论 》 梦》 的另外 一个世界 , 即艺术创造 的世界 , 使本来 等等 , 成 果甚是丰硕 。而且小说批评 派红学不仅 容 易流 于枯燥 的学 术研究 插上 了艺术 创造 和 艺 红学 家及红学专 著层 出不穷 , 还有许 多知名作家 术感 悟 的翅膀 。王蒙 正是这些作家 中的一 位 , 已 也 或多 或少 地带 有小说 批评 派 的色彩 参 与到红 经 出版 了《 红楼启 示 录》 与《 王蒙 活说红 楼梦 》 两 学 中来 , 发 表 过许 多研 究 《 红楼 梦 》 的专 著或 专 本专 著 , 但 与其他作家不 同的是他是 第一个真正 论 。现代作家沈从 文 、 鲁迅、 巴金 、 茅盾 、 冰心、 张 比较完整地评论百二十 回《 红楼梦》 的小说家 。 他 天冀 等 , 都写过重要 的《 红楼 梦》 文字 。诗人何其 不去索引 、考证或探佚 后 四十 回的发展状 况 , 而
《2024年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范文
《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篇一一、引言自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以来,这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历经多个世纪的发展与传播,特别是进入20世纪,随着学术研究逐渐深化,对于《红楼梦》的文学批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本文旨在梳理和探讨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主要观点及影响。
二、20世纪初至中期的《红楼梦》文学批评在20世纪初至中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文学批评逐渐从传统模式转向现代模式。
对于《红楼梦》的批评也开始从传统的解读转向更为深入的文本分析。
这一时期的批评家们主要关注作品的文学价值、人物塑造、社会背景等方面。
他们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细节,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
此外,对于《红楼梦》的版本研究、作者研究也开始兴起。
三、主要批评观点与学派在20世纪的《红楼梦》文学批评中,出现了多个学派和主要观点。
例如,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文学批评学派,他们从现代文学理论的角度对《红楼梦》进行解读,探讨了作品中的反封建、反传统主题。
此外,还有以胡适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学派,他们注重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进行深入研究。
这些学派和观点的提出,为《红楼梦》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四、重要批评家及其影响在20世纪的《红楼梦》文学批评中,许多重要批评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如茅盾、朱光潜、周汝昌等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茅盾的《〈红楼梦〉的艺术世界》等著作,深入剖析了作品中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朱光潜则从美学角度对《红楼梦》进行解读,探讨了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周汝昌则通过深入考证作者生平及版本流变,为《红楼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些批评家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红楼梦》文学批评的深入发展,也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五、后现代视角下的《红楼梦》文学批评进入20世纪后期,随着后现代理论的兴起,对于《红楼梦》的文学批评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后现代视角下的《红楼梦》文学批评更加注重文本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强调作品中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和非线性叙事等特点。
浅谈王蒙《红楼梦》研究对文学创作的几点启示意义
创作本身的指导意义 。n 于《 对 红楼梦》 这样优秀古典小说 的创
作 方法 , 在评 红 的过 程 中提 到 的一 些 感 悟 、 系创 作 现 实 情 他 联 况 的一些 问题 , 是很 有 实 践指 导 意义 的 。 都 首先 , 王蒙 将作 家 主体 在 文学 创 作 中 的地 位 和作 用 提 高 到
一
个 较 高 的地 位 。 重 作家 主 体 性一 直是 王 蒙在 文 学创 作 和 文 尊
学 批 评 中强 调 的命 题 。他 不仅 重 视批 评 中主体 性 的 重要 作 用 , 同 时也重 视 创 作 中作 家 主体 性 的重 要作 用 。 他所 强 调 的尊 重作
家主体性 , 在笔者看来包括这样两个方面:
理解为那是作者曹雪芹在现实世界中无 法得 到满足 的某种精
神 需求 。 这也 是 为什 么 在大 家对 于某 位作 家 或 者某 种 文 学 现象 大 加 挞伐 之 时 , 蒙却 可 以冷 静 对 待 , 持独 醒 的理 智 或 者 坚 王 保 持 自己 的批 评原 则 为其 发 出公 正 评价 的原 因所 在 , 了 他根 深 除 蒂 固 的辩证 思维 和一 贯 的 宽容 态度 之 外 , 主 要 的 恐 怕是 来 自 最
堕 堂
浅谈王蒙 红 《 楼梦》 研究对文学创作的几点启示意义
。 车淑 萍 , 王娜娜 , 郭卿宇 , 张倩 雯
( 江苏 宿 迁 学 院 , 江 苏 宿 迁 2 30 ) 2 8 0
【 摘
要 】王 蒙 作 为 一 个 作 家 , 红 楼 梦 》 对《 的研 究 主 要 基 于 自 己的 创 作 经验 , 的 着 眼 点 更 贴 近 作 者 , 法 他 看
_红楼梦_王蒙评与清代八家评之比较研究_高淮生
》
《
红 楼 梦 学 刊
红 楼 梦
王 蒙 评 与 清 代 八 家 评 之 比 较 研 究
97
红 楼 梦 学 刊
二 零 零 八 年 第 二 辑
98
再譬如心理分析批评, 刘继保在《红楼梦评点研究》有 专章讨论《红楼梦》评点的诠释方法, 包括拟史批评、比较批 评、心理分析批评等主要方法。王蒙评不仅继承了这些传统 评点方法, 就心理分析批评方法而言也比八家评更具理论色 彩与现代科学意识。王蒙评的心理分析批评更注重从传统文 化心理的根源上认识《红楼梦》所描写的人情事态, 譬如谈 到 贾 蓉 贾 蔷 受 凤 姐 委 托 折 腾 贾 瑞 的 行 为 时 说 :“ 更 颇 有 一 种 寻开心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的一大内容就是借抓奸惩淫来 发泄自己的‘力比多’。中国人对抓奸最有兴趣, 似乎内中有 无穷的乐趣。既然自己的性本能得不到舒畅与满足, 便极其 残酷地取笑折腾别人的性本能。一个过于热心地抓奸惩淫的 人群, 心理上是有病态的。”( P214 第十二回) 谈到王夫人打 骂金钏时评道:“‘平生最恨’ 四字, 表达了王夫人正人君 子、大义凛然的性格。盖封建道德的最敏感最伟大部分在于 反淫防淫, 尤其是防女性之淫。女性防女性, 更甚于男性。王 夫人如此深恶痛绝, 实有她的心理深层依据。自己越是压抑 就越是要压抑别人摧残别人, 这是中国的反性灭性道德的运 转能源和动力保障体系。”( P292 第三十回) 王蒙评对作者 意蕴的深层心理探源明显是受了弗洛伊德理论影响后的理 论自觉, 这一点与八家评是不同的, 清代评点家只是通过对 小说细致地阅读而进行心理分析, 只是有些见解与弗洛伊德 不谋而合, 而且, 在关注与情欲有关情节内容时, 只是注意到 这些情节内容大有深意, 却并没有将深意的实质揭示出来, 因为他们没有将这些情节内容置于传统文化心理的背景上 认识。八家评并未具有王蒙评的现代心理分析的理论自觉, 所以, 刘继保在《红楼梦评点研究》专章讨论清代《红楼梦》 评点家使用心理分析批评方法的例证只能说明王希廉、张新 之 、姚 夑 等 人 注 意 到 了《 红 楼 梦 》中 的 性 描 写 或 对 他 们 自 认 为的性暗示细节加以描述以醒人耳目, 并未如王蒙评那样分
从王蒙的评点看《红楼梦》的小说之道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从王蒙的评点看《红楼梦》的小说之道刘姝懿 河北大学摘 要:王蒙的评点可以看出《红楼梦》的“小说之道”,其主要表现在宿命论、无巧不成书、突破线性结构、于青萍之末见狂风暴雨。
关键词:《红楼梦》;小说之道;宿命论作者简介:刘姝懿,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72-01何谓小说之道?我将这种“道”简单地理解为小说的创作之道,即小说创作的技巧方法方面的问题。
王蒙对《红楼梦》的评点,何西来这样说到:“作为小说家的王蒙,他的评点不仅重视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和人生,注意心得交流和思想的启悟,而且非常关注技巧方法方面的问题。
”[1]一、宿命论曹雪芹从小说一开端便笼罩上了一层宿命论的色彩。
如第一回中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至街前看热闹遇到的一僧一道,那一僧一道看甄士隐抱着英莲,口内念了四句言词:“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果然在元宵佳节甄士隐令家人霍启抱英莲去看花灯时将英莲弄丢。
“作为人们对于自己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的悲哀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受,作为只好如此、败在命运面前的可怜的人类个体的悲哀和知其究里的渴望与幻想,表达为一个故事化、文学化的太虚幻境经历,我们只能为之嗟,为之悲哀,我们读完了这些簿子上的判词只能感到肃穆、畏惧、痛惜,乃至为之惊心动魄。
至于这个幻境是否真实,並不重要,假做真时真亦假。
幻境即使是假的,幻灭感、宿命感、痛苦、遗憾、无能为力而又恋恋难舍的感觉都是真的,比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新闻报道还真。
文学承认客观反映现实,也承认主观感受的现实,即使这种感受从认识论反映的意义上可以判定为不真实也罢。
”[3]在《红楼梦》中有关这种宿命论的描写,增加了小说的艺术容量和深层底蕴,而且也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下去。
二、无巧不成书《红楼梦》并未在一开篇即提起全书中最重要的贾府,最重要的人物贾宝玉,而是从“葫芦庙”旁的乡宦甄士隐和葫芦庙内寄居的穷儒贾雨村开始写起。
《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述评
《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述评引言自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诞生以来,它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的关注。
《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也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批判运动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这一运动进行深入讨论。
什么是《红楼梦》的研究批判运动?《红楼梦》的研究批判运动是一场学术界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运动。
它包括对《红楼梦》的内容、结构、人物等各个方面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评述。
这一运动旨在揭示《红楼梦》背后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含义,以及它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研究批判运动的历史背景《红楼梦》的研究批判运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当时,中国正经历着一连串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
《红楼梦》因其复杂的人物关系、丰富的社会描写和深刻的洞察力而成为研究者们的焦点。
这一运动的兴起也受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正是由于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政治运动,鼓励了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解读。
运动的核心议题研究批判运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议题展开:社会阶层与人物刻画《红楼梦》中的人物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研究者们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行为的分析来探讨作者脚色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
他们关注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相互关系,揭示出社会等级制度对人物行为和命运的影响。
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要视角的小说,对女性形象的描绘自然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贾元春、林黛玉、薛宝钗等女性形象的剖析,研究者们探讨了作者对女性地位、婚姻观念以及性别角色等方面的态度。
作品结构与意象《红楼梦》的结构复杂而庞大,充满了各种寓意和象征。
研究者们通过对作品结构和意象的分析,揭示了作者在构建小说世界中的用心和用意。
他们关注作品中的色彩、音韵、景物等特殊意象,试图挖掘出这些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
运动的影响和价值《红楼梦》的研究批判运动为这部作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通过对《红楼梦》的深度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这部作品本身,还可以揭示出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文学批评视野下的王蒙小说
文学批评视野下的王蒙小说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其小说作品虽然在其创作领域中并不独占鳌头,但在文学批评视野下,其作品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以王蒙小说作品中的“抒情写实”为主线,探讨王蒙小说在文学批评视野下的价值和意义。
一、文学批评视野背景下的王蒙小说二、“抒情写实”是王蒙小说的写作特色三、城市题材与青年表达在王蒙小说中的表现四、以“半抬着头”为例,探究王蒙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五、王蒙小说中的真实与虚构六、以《黄金时代》为例,探讨王蒙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七、城市生存的政治历史痕迹——王蒙小说中的历史意识八、以新旧玩具为例,探讨王蒙小说中的“诗性”九、在“抒情写实”中探究王蒙小说中的精神寄托以上九点将会成为本文探讨的内容,通过细致地分析与论证,将会从多个角度极致解读王蒙小说作品的内涵,展现其在文学批评视野下引人注目的价值与意义。
1. 文学批评视野背景下的王蒙小说在这一部分中,论文可能会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探讨王蒙小说在当代文学格局中的位置和影响力,以及其作品广受赞誉的原因。
可以结合一些文学批评的专业观点,如认为王蒙小说的创作有扎实的历史功底和深厚的思想内涵等。
2. “抒情写实”是王蒙小说的写作特色这部分将会深入挖掘王蒙小说的“抒情写实”写作特色,探究其在小说中的表现方式和含义。
可以通过对王蒙小说中的情感描写、语言质感、人物刻画等细节方面的分析来阐释这一写作特色。
3. 城市题材与青年表达在王蒙小说中的表现这部分将会着重探讨王蒙小说的城市题材与青年表达,从中揭示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变革给个体生命与情感带来的冲击、矛盾及其反应。
可以透过王蒙小说中的城市表象、青年表达等方面,分析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城市/青年文化,以及这些文化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力量。
4. 以“半抬着头”为例,探究王蒙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本部分以王蒙小说中的一位小人物形象——“半抬着头”为例,探究王蒙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
通过这一小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向读者呈现出王蒙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特点和写作面貌,同时也展现出王蒙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独特性思考。
文学批评视角从红楼梦到现代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视角从红楼梦到现代文学批评中国文学批评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文学批评视角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文学批评逐渐崭露头角,拓展了批评视角,为我们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一、红楼梦与传统文学批评视角《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对象。
在红学研究领域中,许多学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解读。
比如,魏源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对书中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小说所蕴含的深刻时代内涵。
而章太炎则从道德和伦理的角度出发,对书中人物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
这些传统文学批评视角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红楼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现代文学批评的新视角随着现代文学的兴起,文学批评视角逐渐多元化,并开始关注更广泛的话题和现象。
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批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情节和人物,而更加注重作品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类的内心体验。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新的文学批评学派逐渐兴起,例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
这些学派以不同的视角和理论工具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拓宽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
三、新时代下的文学批评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文学批评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需求,对于新兴文学形式和文化现象的解读存在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和视角。
例如,对于网络文学和移动阅读的兴起,我们可以借鉴数字人文的研究方式,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互动文学批评不仅仅是对已经存在的作品进行解析和评价,它也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
文学批评家的意见和评价对于作家来说往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他们改进创作技巧和加深作品内涵。
同时,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和启示。
《红楼梦》引发的文学思考
《红楼梦》引发的文学思考《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部长篇小说,更是一部引发人们深思的文学作品。
自问世以来,《红楼梦》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读者,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学的思考。
首先,《红楼梦》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学创作的思考。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细腻的描写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同时也让人们对于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得小说的意境更为丰富多样。
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和人物关系的展示,作者展现了独特的文学才华。
这让人们开始思考,一个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如何创作,如何运用艺术手法来丰富作品的内涵。
其次,《红楼梦》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学主题的思考。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富贵与人情冷暖。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都与封建社会的价值观息息相关,这让人们开始思考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究竟是什么。
是对于封建社会的批判,还是对于人性的思考?是对于人情冷暖的揭示,还是对于人生的思索?《红楼梦》的主题之多,让人们开始思考文学作品的多元性和深度。
此外,《红楼梦》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学价值的思考。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它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更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
这让人们开始思考,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是在其艺术表达的独特性,还是在其对于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思考?《红楼梦》的出现,让人们对于文学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最后,《红楼梦》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学与生活的思考。
作为一部以封建社会为背景的小说,《红楼梦》不仅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更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
这让人们开始思考,文学作品与生活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文学作品是否只是一种艺术表达,还是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红楼梦》的出现,让人们对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关于感受批评论王蒙的文学批评范式
关于感受批评:论王蒙的文学批评范式论文摘要:王蒙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实践相兼相融,其书写视野和致思路径独特而新颖。
作为最为典型的作家批评者的王蒙,他将感受和对话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范式,颠覆了苦大仇深似的学术陈见,彰显出一位优秀的小说理论家和出色的批评家双重角色的智慧和才情,确立了王蒙在中国当代批评史上特有的地位。
论文关键词:感受;批评:王蒙;文学批评;范式在众语喧哗的文学批评界,由于20世纪以来一批精英和大师的崛起,个人风格和多元化批评方法的形成和运用,一个文学批评热闹而有序的批评格局早已形成。
如今,各路批评家的热情未减,他们以新锐的文思和珠玑般的文字,不断创造着这个世界的文学辉煌。
对批评规范的考量,让我们追问诸如什么样的品头评足才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批评话语这样的问题,这最终落实到对于批评形态的把握。
当代学者徐岱将文学批评分为三大类六种形态:作为专家批评的“思潮/个案批评”、作为作家批评的“大师/巧匠批评”、作为行家批评的“传札记批评”。
他从确证批评家的身份出发,将文学思潮和批评文本的六种形态对应于三类批评家身份,从而为文学批评到底怎样进行才异彩纷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他们并不热衷于理论的制造与体系的构筑,而是通过知识积累与研究琢磨而对文学艺术现象有了真正全面深人的掌握。
”…挪在定位文学批评行业中的专家后,当代学者徐岱对作家批评的理解为我们拓开了视野,与专家批评比肩而立的作家批评则是文学批评的另一道风景。
作家批评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作家以其对世事的洞明与人情的练达,对生活的亲近与对人性的洞察构建了人文艺术。
那些似乎带有些许“客串”和“玩票”意味的作家,之所以能够一语中的、切中肯綮,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能够深人细致地体察生活,在深切感悟生活、创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于生活的赤子情怀,守护着新鲜的生命感受。
一位批评家的批评观是其文学观的体现,一位优秀的小说理论家同时也必然是一位出色的批评家。
《王蒙的红楼梦》的读后感
《王蒙的红楼梦》的读后感
《王蒙的红楼梦》的读后感
《王蒙的红楼梦》内容简介:文学巨匠王蒙,兼任《红楼梦》的超级拥趸。
《王蒙的红楼梦》,是王蒙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作讲座的文字增订本,是王蒙几十年阅读研究《红楼梦》的精华集结,共计27讲。
他以饱满的诗一样的语言,赞颂大观园里的“青春万岁”,剖析读者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角色而一同悲欢……王蒙是杰出作家,所以有文学家的激情;王蒙是学者,所以有社会学家的冷静。
由此交织布洒出《红楼梦》一直以来可意会而难说清的悲喜共鸣!
王蒙的红楼梦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很喜欢这个版本,王蒙的点评不能说很到肉很出位,但是中规中距也是符合正常思路的,让我读了之后更好地理解红楼梦。
毕竟对文章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同,评点正好给我一个新的方向思考,对比自己跟别人的看法,获益良多。
王蒙的红楼梦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在论述要善于听取和采纳他人的意见时,《经营未来——商政军界的巨人们是这样思考的》一书中说:“在学术上,一个有成就的学者总是兼收并蓄各个学派的正确观点来建立自己的.理论,而不是敝帚自珍,敝帚自珍实际上是没有融会贯通的表现。
所以有人就曾精辟地指出:‘其实真有学问的人总是通达无碍的,对于拥有群众的各学派教派均能洞达其得失,各给予适当位置,若拒斥于千里之外,只是自小而已,欠通而已’。
”王蒙先生在坚持自己基本观点的同时就做到了这一点。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即使在语言上他也吸收了不少现代的时尚话语,这就使得《王蒙的红楼梦》更具可读性。
作为一个大作家、大学者,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自以为是,不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人好书也好,推荐!。
清代小说《红楼梦》的批评研究:文学性与社会意义的探索
清代小说《红楼梦》的批评研究:文学性与社会意义的探索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对清代小说《红楼梦》进行批评研究,旨在探讨其文学性和社会意义。
通过分析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作品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思潮。
一. 文学性的探索1.1 故事情节分析在《红楼梦》中,故事情节错综复杂,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
从贾宝玉入蓉府到后来与黛玉相识、荣府与宝玉离别再到最终的大观园毁灭,整个故事呈现出一种鲜明而多变的发展轨迹。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道德观。
1.2 文学风格分析《红楼梦》以其细腻华美的文学风格而闻名,这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对古典意境的描绘以及对情感的细腻表达等方面。
作者通过独特的用词和修辞手法,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精致而美妙的虚构世界。
深入剖析其文学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经典之作。
二. 社会意义的探索2.1 男女关系与家庭观念《红楼梦》中展示了丰富复杂的男女关系和家庭观念。
作品中描写了封建社会中男权主导的家族组织结构,也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
通过对作品中不同角色之间相互作用和冲突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当时社会对于性别角色和家庭观念的理解与实践。
2.2 社会阶级与富贵荣华《红楼梦》以贾府和荣府两大豪门为背景,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的贵族家庭生活和宴会场景,反映了阶级差距和富裕阶层的奢靡生活。
通过对作品中不同角色背后的社会地位和领导地位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当时社会中的阶级结构和贵族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结论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著作。
通过本文对《红楼梦》进行批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独特的文学性和丰富多样的社会意义。
这部作品通过精妙细腻的故事情节、华美动人的文学风格以及深入探讨男女关系与家庭观念、社会阶级与富贵荣华等问题,为读者带来了对于封建社会以及人性命运等方面广泛而深刻的思考。
论王蒙的文学批评
论王蒙的文学批评
王春林
【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17)005
【摘要】在新时期的文学批评中,王蒙以其多达二百万字的批评文字构成一个相当显豁的"王蒙现象".王蒙文学批评是作家的艺术感觉与批评家的理性维度有机结合的产物.首先,王蒙拥有一种以"人学"为核心同时又包容了社会、文化与生命这三个层面的开放性文学观.其次,王蒙的文学批评既表现了一种鲜明的问题意识,也体现出了一种敏锐独特的艺术感受能力.第三,王蒙在长期的文学批评实践过程中,既尝试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文学批评形式,同时也形成了一种个性化批评话语风格.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王春林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感受批评:王蒙的文学批评范式 [J], 李家军
2.王蒙的中道原则与文学批评 [J], 蔺春华
3.论王蒙的《红楼梦》研究对文学批评的启示 [J], 车淑萍
4.王蒙文学批评的理性特征 [J], 杨丽贞
5.王蒙文学批评的多元化及其前瞻性 [J], 李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和著作 。读完之后,他 突然悟 出一点东西 来,于 是他就写那么一两句,这种警句式的随笔就变成 了 他 的理论 ” 4 。【 】 像福柯所说 的:“ 我喜欢批评 能进发 出想象的火花 。它不应 该是穿着红袍 的君主 。它应 该挟着风暴和闪 电。 5“ ”【 好批评 家是这样一个人, 】
2 0年 第 1 01 期
重庆三峡掌院 掌报
No 12 1 . .0 0
第2 6卷 ( 2 13期 ) J U N LOF H NG I H E O G SU I E ST O R A O Q NGT R EG R E N V R IY C
V_ . 6No.2 o 2 1 13
好还是坏 ,但作品到底是怎么回事,作 品中有哪些是创新的 , 哪些是借鉴的,哪些是和古今中外不约而同,
很少有人说 。 这种看法或许只是他的一家之言 ,但是不能否认这样 的问题 确实存在 。王蒙对 《 ”Ⅲ 红楼梦》
的感受型批评不仅是对红学批评发展的一种有益补充,同时也可 以给予我 国文艺理论建设以重要启示。
叙述他 的灵魂在杰 作之 间的奇遇 。 6 ”I J 我们 自 反观
地运用 “ 中国化 ”批评方法细读文本 ,以艺术鉴赏 眼光体会作品、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思想 ,并将西 方批评理论渗透 自己的感受式批评 中,强化 了传统 评点的理论品质与时代感。这是他评点 的成就,而 这样的成就让人认识到 以中国传统批评方法来解读
思路和方式。 重视文学 感受在文学批评 中的重 要性对于塑造具有本 民族特 色 的文学批评 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和 意
义。那些备受推崇的西方批评大 家,也并不是只知道 纯理论 的推衍 ,或跟在某个理论家后面复制、转述现
收稿 日期:2 0— 9 0 0 9 0— 5 作者简介:车淑萍 ( 9 2 ,女 ,山东文登人 ,江苏宿迁学院助教 ,硕士。 1 8-)
经典,即使在 当代也 同样可 以产 生巨大 的影响力。
身 ,我们本土的批评传 统就是感悟 ,而当代批评家
们却没有很好地继承, 这恐怕会让那些珍视 “ 感悟 ” 的域外学者百思不解。 王蒙作为作家 ,善于利用创作体会,并将创作 的体会 与所批评的对象( 作家、作 品、理论等) 结合 。
中图分类号:16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 1 5( 0 0 10 7一 2 09 8 2 1 )0— 06 O 3
谈到现在 中国文学批评 的问题和特 点时,王蒙认为主要有这样几点问题 ,“ 一是注意宏观不注意微观 , 喜欢树立旗帜 ,笼而统之 ;二是急于进行价值判断,不注意认知判断, 太对文学批评 的启示
车淑萍
( 江苏宿迁 学院 ,江苏宿迁 230 ) 2 8 0
摘 要 :相对于职业文学批评家来说,王蒙对 ( ( 红楼梦》 的研究点 比较散 碎 ,但难得的是
他结合自己的文学创作经验来谈, 这就使得他的研究接近作者、 接近读者, 更好地体会作者本意。 同时,他 的研 究体会也给中国现在的文学批评界一些启示:一是要尊重文学感受在 文学批评中的 作用;二是 弓导人们重新认 识点评等传 统文学批评方式的价值 。 I 关键词 :王蒙;红楼梦;文学批评 ;启 示
作为一位作家,其作品不被真 正理解而被做出错误判断和定位 的情况 ,王蒙深有体会 ,这种体会也使 他 能尊重和理解其他作者。对 于作 品的批评 ,不是简单地肯定或者 否定 ,而是承认多样 性的存在。这样的
思维方式和批评态度也值得当代文学批评家借鉴。
一
、
文学感受对文学批评的重要意义
李怡在 《 失落 了文学感受 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中指 出: 我们也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 ,即我们关 “ 于文学的判断也同时与文学创作本身渐行渐远 ,我们注意的是当代 思想在 ‘ 超越 ’具体文学实践意义上与 西方文化、西方诗学潮流的沟通 、对话,但忽略 了对 中国文学实际的感受 、体验与把握 。 2 ”【我们 的文学思 】
生活一样 ,评论家也应该善于感 受 ( 感觉 、体验、认识 )作 品。 3 ”【王蒙将这种批评方式 自觉地融入到 自己
的文学批评实践中。当然 ,感受型批评和对文学进行 诗性诠释都不是王蒙个人 的独创 ,他的意义在于将这
两种极其重视文学感受的批评方式运用到 了对 《 红楼梦 》的阐释中去,不能不说是拓宽 了 “ 红学 ”研 究的
重 庆 三 峡 掌 院 掌 报
成的理论,相反,其最初 的理论建构正是从感悟 中 生发出来 的。比如本雅 明, 他读 了无数 的资料 , “ 做 了大量的笔记 ,阅读了大量英文 、法文、德 文的小
王蒙评 中已经 实践了 “ 向内转 ”与 “ 向外转 ”的兼 顾 ,是介于传 统评点与重分析、轻感悟 的理论批评 之 间,即注重理性分析与文学感受相结合 ,有意识
得灵活 自如 。这种感受型批评与 中国传统文 艺批评 方法其实有许多相似之处,是对传统批评方法 的继 承 。而且王蒙也敏锐地意识 到中国文学批评存在 的 忽视文学感受的 问题,他 也有意识地在 自己的评红 文字中对这一倾 向进行 纠正 。可 以说 ,王蒙 的文学
想 的产生应 该来 自于对于当前文学作品的真切感受 ,离开了对于文学作品的实际感受 ,任何 “ 理论 ”都只
能是空洞无物的。任何有价值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都建立在对于文学现象的真切体悟之上。
在王蒙的评红文字 中, 有意识地将 自身创作所 带来的感受运用 到他 的批评视野 中,他说: 创作是作家 “ 对生活的感受 ,那么评论呢 ?首先是批评家对作品的感受 。正像作家应 该善于感受 ( 感觉、体验、认识)
在这里 ,方法和文本全是 “ 旧”的、本土的、传统
的,但是使用这样方法的人具有 的却不仅仅是前人 狭隘的美学观和方法论,这样基 于本 民族传统批评 方法和文学经典 ,又利用 了西方批评方法的思维, 得 出的结论无疑是具有 自主创新性 的。要建立我们
不论谈 《 红楼梦》的小说技巧 ,还是谈理论 问题 , 抑或批评作家、作品,他都将感受批评的方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