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物的特征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课件
6.向日葵的花总是朝向太阳,这个现象表现的生物特征是( B )
A.生物能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生物生活都需要营养 B.生物都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8.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 D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 谢废物
9.判断题:
(1)所有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F )
生物吸入氧气的作用是什么?
有氧呼吸 需要氧气参与
参与呼吸作用,分解
呼吸作用
有机物,释放能量
无氧呼吸 不需要氧气参与
例:微生物发酵
三、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运动员出汗
植物落叶
人和动物排泄的方式: 出汗、排尿、呼气
植物排泄的方式:落叶、通过 叶片上的气孔排出二氧化碳
四、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应激性
生长和 繁殖
呼吸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 细胞构成
排泄
生物
应激 反应
遗传和 变异
营养
拓展
区别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
依据:表现出这一现象的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如由生物引起, 则是生命现象。
铁树开花 食物变质 蜻蜓点水 雨后春笋 潮起潮落 铁块生锈 生石花开黄花
生命现象 非生命现象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C )
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狗的一家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认识生物精华识记一、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观察工具: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

3.观察方法:①确定观察目的进行观察活动前,要先确定自己此次观察活动的观察目的是什么?如:观察某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②明确观察对象观察植物时,注意植物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等。

不要破坏植物。

可利用望远镜、照相机等设备,在不影响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观察。

③做好观察记录要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并从观察的结果中找寻规律。

④交流观察结果注: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对于耗时较长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过程中要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指有生命的物体。

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考点2 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如洋葱的根尖细胞构成根尖;肌细胞和其他细胞构成了肌肉。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通过捕食其他动植物获取有机物。

3.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不是所有生物呼吸时都需要吸入氧气,如少数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的生活不需要氧气,进行无氧呼吸;如鲸时常浮出水面而进行换气。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兔子发现敌害后迅速躲藏;植物的向光生长;草履虫能趋利避害。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如:幼苗能不断长大;虎、狼通过产崽繁殖下一代。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崽,连母十个样7.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排出废物的方式多样,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呼出气体和排汗等方式排出体内废物,绿色植物主要是通过落叶和呼吸等方式排出体内的废物。

第一章认识生物-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第一章认识生物-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考点1:观察法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生物科学的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源于细致的观察。

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例如,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结构采用的方法就是观察法。

观察的方式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①空间顺序:一般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的顺序。

②时间顺序:一般遵循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由开始到结束、由早到晚等顺序。

考点2: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通过捕食其他动植物获取有机物——异养,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排出废物的方式多样,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呼出气体和出汗等方式排出体内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和通过气孔排出二氧化碳等途径排出体内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又称应激性)。

例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猎豹追捕羚羊。

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表现,但只有高等动物和人类才具有,因为反射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

例如,望梅止渴,马戏团的猴子做算术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的生长是指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的繁殖是指生物体能产生新的个体,繁殖后代的行为,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指生物体亲代和子代间的相似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异指生物体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考点1:调查法1.概述: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111个知识点

高中生物111个知识点

高中生物知识点细化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七年级上册生物书仁爱版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书仁爱版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书仁爱版知识总结第一章、认识生命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

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

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斗争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不仅为生产者自身的生长、生殖、以及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也是人和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2)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食物和能量,包括绝大多数动物、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和植物(菟丝子);(3)许多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蚯蚓、秃鹫、屎壳郎)是分解者,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生物与生物圈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特征的实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 生物的共同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3. 生物圈的范围:地球表层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二、细胞与组织1.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负责生命活动的进行。

3. 组织的构成:由相似的细胞聚集形成,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三、绿色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 植物的分类:根据形态和结构特点,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2.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4. 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四、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 动物的分类:根据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动物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3. 动物的生理功能:摄取营养、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

五、微生物的世界1. 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等。

2. 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种类多、分布广泛、繁殖快。

3. 微生物的作用:参与物质循环、制造抗生素、发酵食品等。

六、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双螺旋结构。

3. 生物的进化:物种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不断进化。

七、人体健康与卫生1. 营养与健康: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七上生物知识点归纳2024版

七上生物知识点归纳2024版

七上生物知识点归纳2024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个体由小长大,并且能产生后代。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 生物的归类:- 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 生物圈。

-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例如海洋中不同深度的植物分布不同,浅海处有绿藻,稍深处有褐藻,再深处有红藻,这与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关。

- 温度:大雁南飞是因为北方冬季寒冷,南方温度较高。

- 水:沙漠中靠近水源的地方有较多植物生长,远离水源的地方植物稀少。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如狼吃羊。

- 竞争关系: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 合作关系:蚂蚁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 寄生关系: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

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

难点解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练习试题(解析版)

难点解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练习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综合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人类建造房子破坏植被D.骆驼刺有发达的根系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D.生物能够长大3、牦牛是世界上除人以外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其皮厚、表面积小,适宜保暖;体侧及下部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4、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就是()A.田野中的其他动物B.非生物因素C.A与B的总和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5、“葵花朵朵向太阳”、“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①②B.③①C.④②D.③②6、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A.海洋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7、被称作“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8、承载着“一带一路”美好愿景的中老铁路,沿线地势落差很大,植物分布各具特色。

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这说明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温度C.水分D.空气9、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组成成分,下列可以看作生态系统的是()A.自贡植物园B.草原上所有的动物C.一堆蘑菇 D.河里所有的鱼10、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彼此相关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第一节
教学过程
教后感:
1、你认为要判断是不是生物前,先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2、你能找出驴、马、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1、你认为要判断是不是生物前,先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2、你能找出驴、马、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1、你认为要判断是不是生物前,先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2、你能找出驴、马、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3、你能说出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
4、钟乳石、珊瑚是生物吗?为什么?
3、你能说出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
4、钟乳石、珊瑚是生物吗?为什么?
3、你能说出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
4、钟乳石、珊瑚是生物吗?为什么?
5、你认为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5、你认为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5、你认为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