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_EDA技术与应用_第一章
EDA课后答案打印版
![EDA课后答案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8e8c33a32d7375a41780b1.png)
红外多路遥控系统单片机红外发射红外接收本文介绍了红外多路遥控系统。
红外多路遥控系统可实现16路的红外开关控制。
以码分制多通道红外遥控为设计的基本思路。
通过键盘及代码生成电路、编码、脉冲调制振荡和红外发射构成红外发射电路。
通过红外接收,解码以及由单片机控制的医码控制电路组成红外接收电路。
1.前言1.1序言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跨入2000年后,红外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红外遥控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业自动化、生产控制过程、采集和处理、通信、红外制导、激光武器、电子对抗、环境监测、红外育种安全防范、家用电器控制及日常生活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国内外研究概况目前国内外都在进行红外的研究开发,已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红外技术的研究开发是自动化控制的主要方向。
它的研究针对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业自动化、生产控制过程、采集和处理、通信、红外制导、激光武器、电子对抗、环境监测、红外育种安全防范、家用电器控制及日常生活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红外研究开发和控制。
1.3主要工作概述针对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可见红外遥控系统是我国未来智能化发展方向。
本课题要设计的红外多路遥控系统,主要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这两部分,本设计依托市面上常见的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元器件,使设计具有传输距离一般、硬件简单、安装方便、价格便宜的优点。
本文所介绍的红外多路遥控系统,是采用码分制多通道红外遥控系统装置。
早期的码分制的脉冲指令编码多采用分离元器件及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编码、译码电路弄得很复杂,可靠性也差。
但随着大规模数字集成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各种大规模专用集成编、译码集成器件的层出不穷,使外围元器件很少,电路简单,功能完善。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方案比较方案一:采用频分制多通道红外遥控发射和接收系统。
频分制的频率编码一般采用频道编码开关,通过改变振荡电路的参数来改变振荡电路的振荡参数和频率。
eda技术实用教程第六版知识点总结
![eda技术实用教程第六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928c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6.png)
eda技术实用教程第六版知识点总结【EDA技术实用教程第六版知识点总结】1. EDA技术概述EDA(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技术是指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的方法,旨在发现数据的结构、特征、规律和异常,从而为后续的建模和分析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EDA技术已经成为数据分析领域的重要工具,被广泛运用在统计学、机器学习、商业智能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EDA技术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2. EDA技术的基本原理EDA技术依托于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模式识别等多种方法,通过观察、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揭示数据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其中,数据可视化是EDA技术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绘制散点图、直方图、箱线图等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趋势和异常点,为数据的深入理解提供了直观的工具。
3. EDA技术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EDA技术可以帮助数据分析人员快速了解数据的特点和问题,发现数据的价值和局限,从而为后续的数据清洗、特征工程、建模和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在金融领域,通过对客户信用评分数据进行EDA分析,可以有效发现信用评分的分布情况、关键影响因素等重要信息,为风险控制和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4. EDA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和数据类型的不断丰富,EDA技术在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处理大规模数据、多源异构数据,如何结合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新技术,将成为EDA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数据隐私和安全的保护也将成为EDA技术重要的议题之一,需要加强相关技术和政策的研究和实践。
结语通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对EDA技术的全面评估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EDA技术在数据分析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可以发现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挑战。
我们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EDA技术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数据分析人员,我深刻认识到EDA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仁爱_EDA技术与应用_第二章
![仁爱_EDA技术与应用_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e01d1722b4daa58da0114a4e.png)
23
用Verilog设计的步骤
include 文件
设计文件
仿真器 编译器
厂家元件 库文件
输入文件: 激励和期望 的输出信号
仿真器
输出文件:激 励和实际输出 的信号
注:虚线表示编译器能检查输入文件的可读性和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允许生成输出文件
24
激励和控 制信号
被测模块
输出响应 和验证
25
测试平台的组成
module block1(a, b, c, d); input a, b, c; output d; wire x; assign d = a | x; assign x = b & (~c );
a bd c
endmodule
11
Verilog模块的结构由在module和endmodule 关键词之间的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变量
3
如何选择数据类型
28
Verilog的四种逻辑值
buf 0 0、低、伪、逻辑低、地、VSS
buf 1 1、高、真、逻辑高、电源、VDD
buf X X、不确定:逻辑冲突无法确定其逻辑值
bufif1 Z HiZ、高阻抗、三态、无驱动源
0
x和X、z和Z不区别大小写。Z有时候也用?代替
29
❖ Verilog HDL中共有19种数据类型,分成常量和变量 ❖ 最基本最常用的3种:
19
空格和注释
Verilog 是一种格式很自由的语言。 ▪ 空格在文本中起一个分离符的作用,别的没有其他用处。 ▪ 单行注释符用 //*********
与C 语言一致 ▪ 多行注释符用 /* ------------------------- */
绪论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5772522b4b73f242336c5f17.png)
下的设计方案中 ;
●系统板设计结束后仍可利用计算机对
片后才能进行实测;
硬件系统进行完整的测试。
EDA
现代电路设计模式
输入1 输入2
可编程 芯片
输出1 输出2
利用EDA EDA软件对芯片进行设计 EDA
EDA
编程下载(Programmer)
EDA
考核方法 认真上课20%; ; 认真上课 实验课操作及报告30%; ; 实验课操作及报告 最后考核50%; ; 最后考核
EDA
EDA 技术概述
EDA
电子技术的发展 信息社会的标志产品是电子产品。 信息社会的标志产品是电子产品。现代电子产 品的性能越来越高,复杂度越来越大, 品的性能越来越高,复杂度越来越大,更新步伐也 越来越快。 越来越快。实现这种进步的主要原因就是微电子技 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前者以微细加工技术为代表, 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前者以微细加工技术为代表, 目前已进入超深亚微米阶段, 目前已进入超深亚微米阶段,可以在几平方厘米的 芯片上集成几千万个晶体管; 芯片上集成几千万个晶体管;后者的核心就是电子 设计自动化EDA(Electronic Design 设计自动化 ( Automatic)技术。 )技术。
EDA
Moore定律
这个论断是在第一块平面集成电路产生4年以后的1965 这个论断是在第一块平面集成电路产生4年以后的1965 年做出的。当时认为这个发展趋势将持续到1975 1975年 年做出的。当时认为这个发展趋势将持续到1975年。事 实上,这个发展规律在目前仍然是正确的。 实上,这个发展规律在目前仍然是正确的。
▲ SoC高效低成本设计技术的成熟 高效低成本设计技术的成熟
EDA讲义
![EDA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c185cb0c77da26925c5b0eb.png)
EDA 讲义
王建波
B、实数(REAL) 类似于数学的实数,或称浮点数,书写要有小数点。 2.0 --10进制实数 535.78 --10进制实数 8#65.6#e+4 --8进制实数 36.5e-4 --10进制实数 C、位(BIT) 通常是表示信号,取值“1”或者“0” D、位矢量(BIT_VECTOR) 用双引号括起来的一组位数据,使用时必须注明位宽度 例如:SIGNAL a:BIT_VECTOR(7 TO 0) 表明是一个8位宽度、高位在前的矢量
EDA 讲义 王建波
2、数据对象
包括常量(CONSTANT)、变量(VARIABLE)、信号 (SIGNAL)和文件(FILE)四种 (1)常量(CONSTANT):在文件中对某常数赋予一个 固定的值。通常在程序开始处赋值,数据类型在说明 语句中说明。其格式为: CONSTANT 常数名:数据类型:=表达式; 例如: CONSTANT VCC:REAL:=5.0; CONSTANT Fbus:BIT_VECTOR:=“1011”; CONSTANT Delay:TIME:10ns; 它的使用范围取决于它定义的位置,可以用于全局、局 部结构体等等。
EDA 讲义
王建波
1、5 可编程模拟PLD
Lattice公司于1992年提出ISP技术并于 1999年11月推出模拟PLD。 主要用于: 1、信号调理 2、信号处理 3、信号转换
EDA 讲义
王建波
1、6 结构化的硬件描述语言HDL
HDL(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EDA 讲义 王建波
1、4 可编程数字ASIC
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定制淹膜 门阵列 标准单元 PLD PLD(PROM、PAL、GAL、EPLD、CPLD、 FPGA等等)
EDA 课件ch01 绪论(打印)
![EDA 课件ch01 绪论(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c3e45216ff00bed5b9f31d4e.png)
《EDA技术及应用》第1章 绪论1.1 EDA技术及其发展• 什么是EDA?• EDA 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
• 由于它是一门刚刚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涉及面广, 内容丰富,理解各异,所以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定 义。
21.1 EDA技术及其发展从EDA技术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来看,可以理解为:EDA技术是以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为设计载体,以硬 件描述语言为系统逻辑描述的主要表达方式,以计算机、大 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软件及实验开发系统为设计工 具,通过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电子 系统到硬件系统的一门新技术。
可以实现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及 优化,逻辑布局布线、逻辑仿真。
完成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 适配编译、逻辑映射、编程下载等工作,最终形成集成电子 系统或专用集成芯片。
31.1 EDA技术及其发展书本上更简单的描述如下: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技术作为现代 电子设计技术的核心,它依赖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在EDA工 具软件平台上,对以硬件描述语言HDL(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为系统逻辑描述手段完成的设计文 件,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 结构综合(布局布线),以及逻辑优化和功能仿真测试,直 至实现既定的电子线路系统功能。
41.1 EDA技术及其发展• EDA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子系统的 设计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程。
• EDA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 – 20世纪80年代的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阶段 – 20世纪90年代是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阶段51.1 EDA技术及其发展• 20世纪70年代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电路 原理图编辑,PCB布局布线,使得设计师从传统高 度重复繁杂的绘图劳动中解脱出来。
EDA技术与应用
![EDA技术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6575f21a37f111f1855b51.png)
(第3版)
江国强 编制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5/2
1
▪ 第1章 EDA技术概述
目
▪ 第2章 ▪ 第3章
EDA工具软件使用方法 VHDL
▪ 第4章 Verilog HDL
录
▪ 第5章 ▪ 第6章
常用EDA工具软件 可编程逻辑器件
▪ 第7章EDA技术的应用
2020/5/2
2
第1章 EDA技术概述
2020/5/2
23
4. 布局和布线
布局和布线工作是在设计检验通过以后由软件自动
完成的,它能以最优的方式对逻辑元件布局,并准确 地实现元件间的布线互连。布局和布线以后,软件会自 动生成布线报告,提供有关设计中各部分资源的使用 情况等信息。
5. 生成编程数据文件(JED文件)
设计处理的最后一步是产生可供器件编程使用的 数据文件。对CPLD来说,是产生熔丝图文件,即 JEDEC文件(电子器件工程联合会制定的标准格式, 简称JED文件);对于FPGA来说,是生成位流数据 文件(Bit-stream Generation)。
2020/5/2
8
第7章 EDA技术的应用
▪ 7.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应用 ▪ 7.2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应用
2020/5/2
9
第1章 EDA技术概述
本章介绍EDA技术的发展、EDA设计流程以及EDA技 术涉及的领域。
1.1 EDA技术及发展
20世纪末,数字电子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提高。在其推动下,数字电子技 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计算机到手机, 从数字电话到数字电视,从家用电器到军用设备,从工业自动 化到航天技术,都尽可能采用数字电子技术。
EDA技术及应用(第三版)章 (2)
![EDA技术及应用(第三版)章 (2)](https://img.taocdn.com/s3/m/50fd15cefad6195f312ba6db.png)
第5章 EDA实验开发系统
(3) 在BL6的监控程序中安排了多达11种形式各异的信息 矢量分布,即“电路重构软配置”。由此可见,虽然GW48系 统从硬件结构上看,是一个完全固定下来的实验系统,但其 功能结构却等同于11套接口迥异的实验系统。
(4) BL3:此模块主要是由一目标芯片适配座以及上面的 CPLD/FPGA目标芯片和编程下载电路构成。通过更换插有不 同型号目标器件的目标板,就能对多种目标芯片进行实验。
(2) 能提供足够的CPLD/FPGA输出信号驱动显示模块, 包括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发光管显示、声响显示等,对于 数码管的显示应具有7段直显、外部译码后显示以及数据动 态扫描显示。
第5章 EDA实验开发系统
(3) 主系统应用了“多任务重配置Reconfiguration”技术, 可通过控制按键随意改变系统的硬件连接结构,以满足不 同实验和开发设计的应用需要。
扬3
扬2
VGA 扬扬扬扬 J6
J4
扬扬扬扬扬
D1
B3 VGA 扬扬扬扬扬扬
B4 RS-232 扬扬扬扬
B8 扬扬扬扬扬扬
RS-232 扬扬扬扬
J8
扬扬扬扬扬
SW10 扬扬扬扬
扬
D9
扬扬扬扬扬扬扬
CLOCK0 扬扬扬 扬扬扬 扬扬扬
扬1
JP1A JP1B
JP1C
扬扬扬扬扬扬
第5章 EDA实验开发系统
Lattice、Xilinx、Altera、Vantis、Atmel和Cypress等世界六大 PLD公司的各种ISP编程下载方式或现场配置的CPLD/FPGA 系列器件进行实验或开发。其主系统板与目标芯片板采用接 插式结构,动态电路结构自动切换工作方式,含可自动切换 的12种实验电路结构模式。
EDA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EDA应用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445af7f4b73f242336c5f8a.png)
《EDA应用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EDA应用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概述了EDA工程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阐述了EDA工具的开发、EDA工具应用于PCB设计、FPGA设计、ASIC设计、SOC设计的方法。
先修课程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二、课程目标1. 了解EDA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 初步熟悉和掌握EDA工程方法,涉及行为描述、SOC设计方法、IP复用、ASIC设计方法、虚拟机、测试平台设计方法、软硬件协同验证等。
3. 掌握VHDL语法基础,以及程序设计方法。
4. 了解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以及专业EDA开发软件的应用。
5. EDA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应特别重视培养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认知。
理解——是指运用已了解的基本原理说明、解释一些现象、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
掌握——是指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对一些较复杂的电子产品进行设计开发。
学会——是指在具体设计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一般情况下,包括实验共安排54学时,其中讲授42学时,实验12学时。
分一学期完(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
有时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
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指导阅读等。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注意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4.可以在多媒体课室上课。
借助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一个动态的、声情并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由多途径获得多方面的信息。
EDA技术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2)
![EDA技术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bbde24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3.png)
EDA技术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2)EDA技术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大全END IF;END PROCESS;PR02:PROCESS(s1)BEGINIF s1=”0” THEN outy<=a1;ELSE outy<=tmp;END IF;END PROCESS;END ARCHITECTURE ONE;END CASE;4-4.下图是一个含有上升沿触发的D触发器的时序电路,试写出此电路的VHDL设计文件。
4-4.答案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MULTI ISPORT(CL:IN STD_LOGIC; --输入选择信号CLK0:IN STD_LOGIC; --输入信号OUT1:OUT STD_LOGIC);--输出端END ENTITY;ARCHITECTURE ONE OF MULTI ISSIGNAL Q : STD_LOGIC;BEGINPR01: PROCESS(CLK0)BEGINIF CLK ‘EVENT AND CLK=’1’THEN Q<=NOT(CL OR Q);ELSEEND IF;END PROCESS;PR02: PROCESS(CLK0)BEGINOUT1<=Q;END PROCESS;END ARCHITECTURE ONE;END PROCESS;4-5.给出1位全减器的VHDL描述。
要求:(1) 首先设计1位半减器,然后用例化语句将它们连接起来,图3-32中h_suber是半减器,diff是输出差,s_out是借位输出,sub_in 是借位输入。
(2) 以1位全减器为基本硬件,构成串行借位的8位减法器,要求用例化语句来完成此项设计(减法运算是 x – y - sun_in = diffr) 4-5.答案底层文件1:or2a.VHD实现或门操作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or2a ISPORT(a,b:IN STD_LOGIC;c:OUT STD_LOGIC);END ENTITY or2a;ARCHITECTURE one OF or2a ISBEGINc <= a OR b;END ARCHITECTURE one;底层文件2:h_subber.VHD实现一位半减器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h_subber ISPORT(x,y:IN STD_LOGIC;diff,s_out::OUT STD_LOGIC);END ENTITY h_subber;ARCHITECTURE ONE OF h_subber ISSIGNAL xyz: 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 BEGINxyz <= x & y;PROCESS(xyz)BEGINCASE xyz ISWHEN "00" => diff<='0';s_out<='0';WHEN "01" => diff<='1';s_out<='1';WHEN "10" => diff<='1';s_out<='0';WHEN "11" => diff<='0';s_out<='0';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END PROCESS;END ARCHITECTURE ONE;顶层文件:f_subber.VHD实现一位全减器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f_subber ISPORT(x,y,sub_in:IN STD_LOGIC;diffr,sub_out:OUT STD_LOGIC);END ENTITY f_subber;ARCHITECTURE ONE OF f_subber IS COMPONENT h_subberdiff,S_out: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COMPONENT or2aPORT(a,b:IN STD_LOGIC;c: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SIGNAL d,e,f: STD_LOGIC;BEGINu1: h_subber PORT MAP(x=>x,y=>y,diff=>d,s_out=>e);u2: h_subber PORT MAP(x=>d,y=>sub_in,diff=>diffr,s_out=>f);u3: or2a PORT MAP(a=>f,b=>e,c=>sub_out);END ARCHITECTURE ONE;END ARCHITECTURE ART;4-6.根据下图,写出顶层文件MX3256.VHD的VHDL设计文件。
EDA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doc
![EDA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cd52ae0dc8d376eeafaa3152.png)
《EDA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编号:40029050英文名称: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EDA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责任教学单位:电子系基础教研室总学时:48学分:3考核形式:考查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修读方式:必修教学目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等3个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可编程器件、EDA开发系统软件、硬件描述语言和电子线路设计与技能训练等各方面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学会应用EDA技术解决一些简单的电子设计问题。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EDA技术概述了解EDA技术的全貌、构成要素及其工程设计过程。
了解传统的电子线路设计与EDA技术的区别及联系,对EDA技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可编程逻辑器件与数字系统的设计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构成、工作原理及CPLD和FPGA的选用。
掌握Altera系列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使用方法。
了解Altera低成本器件FPGA—yclone系列的内部结构,掌握S0PC 技术的设计方法。
了解基于CPLD/FPGA的数字系统设计规则,为掌握EDA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3.EDA数字系统开发软件了解MAX+PLUSII 及QUARTOS II 的特点,掌握在MAX+PLUS II软件及QUARTOS II 软件平台上进行逻辑设计的几种输入方法、掌握设计项目的编译、综合、仿真、适配、器件编程/下载和硬件调试等常规操作技术。
4.硬件描述语言VHDL编程基础了解VHDL的描述风格,掌握VHDL的基本数据类型、基本描述语句、子程序、程序包和库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利用VHDL语言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
5.EDA综合设计综合数熟悉层次化设计与基本设计全过程,初步具备对设计课题的分析能力、编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时分配表:序号章节及名称学时分配学备讲课实验上机1弟一早EDA技术概述222第二章可编程逻辑器件与数字系统的设计663第三章EDA数字系统开发软件616224第四章硬件描述语言VHDL编程基础88165第五章EDA综合设计综合224计242448实验和上机要求(加粗):第1次实验实验的名称:MAX+PLUS II的基本应用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熟悉MAX+PLUS II的安装及基本使用;掌握MAX+PLUS II基本输入法一图形输入工具按钮的使用。
EDA技术及应用教程(秦春斌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EDA技术及应用教程(秦春斌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1a7146e9daef5ef7ba0d3cf9.png)
EDA技术及应用教程(秦春斌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EDA技术及应用教程》由梁勇秦春斌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xx年出版。
以下是要与大家分享的EDA技术及应用教程(秦春斌著),供大家参考!
点击此处下载???EDA技术及应用教程(秦春斌著)课后答案???
书名:EDA技术及应用教程
作者:梁勇秦春斌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xx年10月
ISBN:9787111281993
开本:16开
定价:29.00元
《EDA技术及应用教程》从教学和应用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EDA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特点、可编程逻辑器件、硬件描述语言(VHDL)及常用逻辑单元电路的VHDL编程技术;然后,以EDA应用为目的,通过EDA实例详细介绍了EDA技术的开发过程、开发工具软件QuartusⅡ的使用、EDA设计过程中常见工程问题的处理;最后,介绍了工程中典型的EDA设计实例。
《EDA技术及应用教程》各章节均配有习题及设计实例练习,便于读者学习和教学使用。
《EDA技术及应用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通信、自动化及计算机等专业EDA应用技术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1.C语言程序设计(何钦铭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2.EDA技术及应用教程赵全利秦春斌课后习题答案机械工业出版社
3.EDA技术与VHDL第三版黄继业著课后习题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
EDA技术与应用讲义 课程介绍
![EDA技术与应用讲义 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a38ffae65ce05087632135f.png)
2.
3.
参考书籍
一.
1.
教材:
《EDA技术实用教程》,潘松、黄继业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 目录
二.
主要参考书:
《VHDL 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候伯亨 顾新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 Altera FPGA/CPLD设计(基础篇),EDA先锋工作室 王诚、吴继华等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7月。目录 Altera FPGA/CPLD设计(高级篇),EDA先锋工作室 吴继华、王诚等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7月。目录 《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开发与应用》,赵曙光等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用VHDL设计电子线路》,S.Sjohoim、L.Lindl著, 边计年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一条河,教会你游泳的技
巧,而不是喝水的本领
谢谢同学们的 课堂配合!
The end.
以下内容 是讲义的 有关名词解释和说明的 超连接 可不阅读。
EDA学习网站和论坛(一)
EDA学习网站和论 Aided Drafting (计算机辅助绘图) 的缩写,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演变为 Co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设计) 返回
2. EDA技术就是:
依赖 功能强大的计算机,
在 EDA工具软件 平台上, 用 硬件描述语言(HDL)作为 系统逻辑描述手段 来完成 电子线路设计文件 最终 实现 -> 特定电子线路的硬件(芯片或者电路板)
本课程的EDA概念
学习
如何使用
可编程逻辑器件 进行 电子系统设计
EDA技术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EDA技术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3e96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d.png)
EDA技术与应⽤课后习题答案EDA技术与应⽤课后习题答案⼤全 《EDA技术与应⽤》为普通⾼等教育“⼗⼀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下⾯yjbys⼩编为⼤家提供的是本书的课后习题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家! 主要内容包括:EDA技术;电路设计仿真软件PSpice、Muhisim8的使⽤⽅法;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作原理、分类及应⽤;硬件描述语⾔Verilog HDL的语法要点与设计实例;数字集成软件Quartus n、仿真软件ModelSim、综合软件SynplifyPro等的使⽤⽅法及设计流程;EDA技术综合设计实例。
本书内容全⾯,注重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性,并使⽤⼤量图表说明问题,编写简明精炼、针对性强,设计实例都通过了编译,设计⽂件和参数选择都经过验证,便于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章 1-1 EDA技术与ASIC设计和FPGA开发有什么关系? P3~4 答:利⽤EDA技术进⾏电⼦系统设计的最后⽬标是完成专⽤集成电路ASIC的设计和实现;FPGA和CPLD是实现这⼀途径的主流器件。
FPGA和CPLD通常也被称为可编程专⽤IC,或可编程ASIC。
FPGA和CPLD的应⽤是EDA技术有机融合软硬件电⼦设计技术、SoC(⽚上系统)和ASIC设计,以及对⾃动设计与⾃动实现最典型的诠释。
1-2与软件描述语⾔相⽐,VHDL有什么特点? P6 答:编译器将软件程序翻译成基于某种特定CPU的机器代码,这种代码仅限于这种CPU⽽不能移植,并且机器代码不代表硬件结构,更不能改变CPU的硬件结构,只能被动地为其特定的硬件电路结构所利⽤。
综合器将VHDL程序转化的⽬标是底层的电路结构⽹表⽂件,这种满⾜VHDL设计程序功能描述的电路结构,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硬件环境;具有相对独⽴性。
综合器在将VHDL(硬件描述语⾔)表达的电路功能转化成具体的电路结构⽹表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它不是机械的⼀⼀对应式的“翻译”,⽽是根据设计库、⼯艺库以及预先设置的各类约束条件,选择最优的⽅式完成电路结构的设计。
EDA技术课后参考答案(陈炳权_曾庆立)之欧阳德创编
![EDA技术课后参考答案(陈炳权_曾庆立)之欧阳德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2ed43dffaf45b307e971979f.png)
答案由个人做出,可能有不全或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章1.EDA的英文全称及其中文含义是什么?答:EDA是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其中文含义是“电子设计自动化”。
2.什么叫EDA技术?简述EDA技术的发展历程。
答:EDA技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EDA技术就是以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为设计载体,以硬件描述语言为系统逻辑描述的主要表达方式,以计算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软件及实验开发系统为设计工具,通过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的电子系统到硬件系统的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及优化、逻辑布局布线、逻辑仿真,直至完成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编程下载等工作,最终形成集成电子系统或专用集成芯片的一门新技术,或称为IES/ASIC自动设计技术。
3.简述用EDA技术设计电路的设计流程。
答EDA设计流程包括:设计准备、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设计校验、器件编程、器件测试和设计验证。
4.什么叫”综合”和”网表文件”?答:(A)在电子设计领域中综合的概念可以表示为:将用行为和功能层次表达的电子系统转换为低层次的便于具体实现的模块组合装配的过程。
(1)从自然语言转换到VHDL 语言算法表示,即自然语言综合。
(2)从算法表示转换到寄存器传输级(RegisterTransport Level,RTL),即从行为域到结构域的综合,即行为综合。
(3)从 RTL 级表示转换到逻辑门(包括触发器)的表示,即逻辑综合。
(4)从逻辑门表示转换到版图表示(ASIC 设计),或转换到FPGA 的配置网表文件,可称为版图综合或结构综合。
综合在电子设计自动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B)文件是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的文件,一般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在。
英文为netlist file格式有cdl, spice, aucdl...等5.从使用的角度来讲,EDA技术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几个方面在整个电子系统的设计中分别起什么作用?答: EDA技术的学习主要应掌握4个方面的内容:①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② 硬件描述语言;③ 软件开发工具;④ 实验开发系统。
《EDA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EDA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ad40def6c85ec3a86c2c5cd.png)
《EDA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教师或教学团队中每位教师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课程受欢迎情况;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
)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EDA技术及应用课程名称(英文):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EDA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 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216003315级培养方案周学时:4 总学时:32 学分: 216级培养方案周学时:4 总学时:32 学分: 2 课内实验学时:6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授课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课程简介(课程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课程学习对学生专业成长具有的价值。
课程主要内容及知识结构。
)本课程大纲是根据高等教育要求,为加强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而制定的。
《EDA技术及应用》课程是四年制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任选课之一,是集成电路设计类相关课程的基础,是工科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所修课程中有益而又有用的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抓住一个重点:VHDL的编程;掌握两个工具:FPGA/CPLD开发软件和EDA实验开发系统的使用。
其主要内容包括:EDA技术概述、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VHDL编程基础、常用EDA工具软件操作。
四、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要讲授的核心知识、要训练的关键技能及须形成的综合素养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2)硬件描述语言;3)软件开发工具;4)实验开发系统。
其中,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载体,硬件描述语言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主要表达手段,软件开发工具是利用EDA 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智能化的自动化设计工具,实验开发系统则是利用EDA 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下载工具及硬件验证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70年代,出现可编程阵列逻辑(PAL, Programmable Array Logic) 和 可 编 程 逻 辑 阵 列 (PLA, Programmable Logic Array)
PAL,命名规则PAL16L8-2CJ,包括输入数,输出数, 输出方式,速度,功耗,封装形式,温度
28
FPGA的主要结构(二)
Spartan-II系列
29
FPGA的主要结构(三)
CLB(Configurable Logic Block)是FPGA的主要组 成部分,是实现逻辑函数功能的基本单元。 两种基本结构:基于MUX、基于LUT(目前多使用 4输入LUT结构) 不同厂家称谓不同,Altera称之为“逻辑阵列块” LAB,Xilinx称之谓“可配置逻辑块” CLB。结构 组成上略有不同,但原理概念上是一样的。
掌握Verilog HDL语言的语法知识 掌握FPGA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及实现途径 掌握FPGA设计的硬件描述语言和实现电子系统的 可编程逻辑器件 掌握基本的软件工具使用,“掌握硬件描述语言, 熟悉一种设计工具” 进而掌握更多先进的设计方法和工具,对将来在工 作中应用FPGA技术打下初步的基础。
8
参考资料(四)
书名: 《FPGA应用开发入门与典型 实例(修订版)》 作者:姚远、李辰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 ISBN:9787115227409
9
IC设计工程师的基本素养
10
课程基础
电路设计基础 数字电路设计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11
课程目标
35
作为全球领先的可编程逻辑完整解决方案供应商,其研发、 制造并销售范围广泛的高级集成电路、软件设计工具 (ISE12.3官方发布最高版本)以及作为预定义系统级功能的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客户使用Xilinx及其合作伙伴的 自动化软件和IP核对器件进行编程,从而完成特定的逻辑操 作。 财富杂志2003年“100家最适合工作的企业”排名中, Xilinx名列第四位,并被广泛认为是半导体行业中管理最佳、 财务状况良好的高科技企业。 旧金山编年史也把Xilinx选为硅谷最适合工作的五十家企业 之一。
平时成绩(10%)+上机实验(20%)
2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绪论(2学时) Verilog 基础知识(2学时) Verilog HDL语言中的语句(6学时) Verilog HDL的描述方式(6学时) Verilog HDL电路设计(6学时) ISE开发软件与开发流程(6学时) FPGA仿真工具(6学时) ISE中集成的综合工具 (6学时) FPGA设计实例(上机实验,8学时)
6
参考资料(二)
书名:《Xilinx可编程逻辑 器件的应用与设计》 作者:黄志强、潘天保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 ISBN:9787111212089
7
参考资料(三)
书名: 《Xilinx FPGA/CPLD设 计初级教程》 作者:沈涛、李传志 等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 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 ISBN: 9787560622576
22
FPGA的发展
ASIC的出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系统 的可靠性,减少了产品的物理尺寸。但是ASIC芯 片设计制造周期长,改版投资大,需重新修改设 计和制造,成本和时间大大增加。 硬件工程师希望有一种更灵活的设计方法,根据 需要,在实验室就能设计、更改大规模数字逻辑, 研制自己的ASIC芯片并马上投入使用,并可反复 编程、修改验证,这就是可编程逻辑器件提出的 基本思想。
Platform FPGA
Density
FPGA
CPLD
Volume
37
Spartan系列产品(一)
Spartan系列:侧重于低成本应用,容量中等,可以满足一 般的逻辑设计要求; Spartan-II 系列给用户提供了高性能、丰富的逻辑资源和 充足的特征集,该系列家族中的六大成员其系统门级密度 达到了从15000到200000不等。
Price Power/performance Ease of use CoolCORES 800 to 12800 System Gates Low & Mid Volume 10K High Volume 100K Very High Volume 1M units/year
36
Xilinx产品线
Performance Density Features IBM PowerPC Performance Density Features 40K to 10 Million System Gates Price Ease of use IP Cores MicroBlaze Embedded Soft Core Processor 5K to 1 Million System Gates
27
FPGA的主要结构(一)
FPGA主要结构:
FPGA由可配置逻辑模块CLB(Configutable Logic Blocks)、输 入输出模块IOB(Input/Output Blocks)和互连资源 ICR(Interconnect Capital Resource)以及一个用于存放编程数据 的静态存储器SRAM组成。其中CLB的基本组成单元为 Slice(由查找表和触发器构成的单元)
30
FPGA的主要结构(四)
31
32
33
34
1.3 Xilinx FPGA产品介绍
Xilinx公司成立于1984年,首创了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 (FPGA)这一创新性的技术,并于1985年首次推出商业化产 品。目前Xilinx满足了全世界对FPGA产品一半以上的需求。
传统的半导体公司仅有几百个客户,而Xilinx在全世界有 7500多家客户以及50000多个设计开端,其中包括EMC、 IBM、Nokia、Motorola、Siemens、Sony、Sun Microsystem、 Cisco Systems等等。 总部设于加利福利亚圣何塞市,为NASDAQ上市公司。
PLA
PAL GAL CPLD
PLD
复杂高密度PLD
FPGA
21
1.2 FPGA的特点及基本结构
可编程逻辑器件是ASIC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一种已完成了全部工艺制造、可直接从市场 上购得的产品,用户只要对它编程就可实现所需 要的电路功能.所以称它为可编程ASIC。 电子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FPGA的发展。
12
TJRA
第一章 绪论
1.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集成电路的分类
14
晶体管的发明
1947年12月16日美国贝尔实验室晶体管小组成员Brattain观察 到,流经连接在两根导线间锗晶体后的电流被放大了。 经三位科学家长期合作,代替真空管的晶体管发明了: John Bardeen(理论物理学家,1972年他作为低温超导理论 的创始人之一,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Walter H Brattain(博士,天才的实验家,生在厦门,在贝 尔实验室工作了33年之久,为晶体管的发明作出了杰出 的贡献) Willian Shockley(博士,才华横溢的领导者,发明了结型 晶体管,他支持创建了Intel公司)。 晶体管的发明,宣布了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三位晶体管之父, 因此获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8
Spartan系列产品(二)
Spartan-3A系列FPGA平台对比
系统要求 3A 3AN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3A DSP 是 是 是 多功能嵌入式处理 是 最佳存储架构 低成本安全性 集成Flash存储 单芯片非易失性 高性能DSP性能 增强型电源管理 是 是
3
平时成绩
出勤 情况
上机 实习
课后 作业
平时 成绩
4
课程教材
书名: 《基于FPGA的数字系统设计》 作者:李辉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 ISBN:9787560621333
5
参考资料(一)
书名: 《Xilinx FPGA设计基础》 作者:李云松等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 ISBN:9787560619590
TJRA
EDA技术与应用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信息工程系 陈力颖 liying_chen@
课程内容介绍
1 2 3 4 5 5 课程名称:EDA技术与应用 上课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上课地点:1-405,4-511 上机实验:2-4人/组上机实习 成绩: +闭卷考试(70%)
25
FPGA的历史(三)
20 世纪 80 年 代 , Altera 与 Xilinx 公司 分别 推 出和 FPGA器件 FPGA主要生产厂商:
Altera Xilinx Lattice Actel Cypress
26
FPGA的特点(一)
基于查找表技术 采用FPGA设计ASIC,用户不需要流片,就快速获得芯片 FPGA可作为其他全定制或半定制ASIC电路的中试样片 FPGA内部拥有丰富的触发器和I/O引脚 FPGA是 ASIC 电路中设计周期最短、开发费用最低、风险 最小的器件之一 FPGA采用高速CMOS工艺,功耗低
17
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MOS工艺
CAD概念 出现 FPGA EDA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