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诊断肾上腺肿瘤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超诊断肾上腺肿瘤的价值
万刚波;齐锦标;占国珍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彩超诊断的6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部分通过手术治疗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彩超对肾上腺肿瘤定位诊断符合率90.3%,定性诊断符合率76.7%.结论彩超对肾上腺肿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期刊名称】《江西医药》
【年(卷),期】2015(050)011
【总页数】2页(P1294-1295)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彩超
【作者】万刚波;齐锦标;占国珍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超声室,婺源 333200;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超声室,婺源 333200;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超声室,婺源 33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超声显像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倍受临床医师重视,其敏感性、准确性得到不断提高。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超声诊断的肾上腺肿瘤病例,与手术及病理对照,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探讨彩超对肾上腺肿瘤诊断的价值。
1.1 资料本组60例均为我院2010年至2015年经我院彩超诊断为肾上腺肿瘤,
56例在我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60例中,21例为有症状前来诊治者;13例因别的疾病就诊者;26例为健康体检者。
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3至76岁,平均年龄42±0.4岁。
60例患者,彩超和CT均诊断肿瘤来自肾上腺区。
左侧肿瘤35例,右侧25例,56例患者接受住院手术治疗,并以术后病理证实。
1.2 方法所有患者要求空腹检查,取平卧位,对其行腹部冠状切面、前腹壁横切
面及纵切面;俯卧位行背部横切面及纵切面等在肾上腺区多方位扫查。
于右肾上极、肝脏和下腔静脉之间显示右肾上腺或病变;在左肾上极、腹主动脉和脾之间显示左肾上腺或病变,对左侧肾上腺因气体干扰图像显示欠清者,嘱其饮水500ml做透
声窗。
发现肿块后,测量其大小、观察其边缘、内部回声情况、彩色血流特征及其与毗邻关系,并结合临床和其他辅助检查,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
1.3 仪器和设备采用飞浦IU22、GE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3.5MHz。
60例患者,彩超及CT均确定病变位于肾上腺区,除4例有原位癌而确诊为转移
性肿瘤外,其余56例均行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其结果见表1、2。
肾上腺肿瘤分为皮质和髓质肿瘤,皮质肿瘤包括皮质腺瘤和皮质腺癌,髓质肿瘤包括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和节细胞神经瘤。
从功能上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大类,另外还包括转移性肿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等。
肾上腺恶性肿瘤发展快,预后差,危及病人生命需尽早手术治疗[1]。
且恶性肿瘤不宜采用腹腔镜切除[2],而
转移性肿瘤亦不宜手术治疗。
因此,如何提高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是摆在影像诊断面前的一道难题。
目前,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CT、MRI、彩超、放射性核素等几种,各有其优缺点,其中超声除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外,还可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脏器、大血管的解剖关系,腹膜后与腹腔淋巴结有无肿大等,大体判断肿瘤的性质,无需造影药物,无放射损伤,费用低廉,操作方便,可短期内多次进行,为临床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3]。
3.1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肾上腺肿瘤的超声表现对定性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
肾上腺皮质腺瘤体积小,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规整,有包膜,内部呈低回声或等回声,其回声较均匀可能与富含类脂质的泡沫透亮细胞,而血管与纤维较少造成超声反射界面少有关,而且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少。
本组彩超诊断的28例皮质腺瘤,均符合此声像图表现,其中22例得到了手术病理证实。
嗜铬细胞瘤则多表现为不均匀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内部常出现不规则液暗,体积较大,内部血流少。
本组诊断的10例中,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为皮质癌、1例为髓样脂肪瘤。
恶性肿瘤主要为内部回声不均匀或混合性回声,由于肿瘤生长快,体积大,内部血供不足引起坏死,且广泛侵及邻近脏器,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因此可确诊[4],而转移性肿瘤常有原发病灶。
本组确诊的10例肾上腺恶性肿瘤,4例超声因有原发病灶而诊断为转移性肿瘤(3例肺癌转移,1例睾丸癌转移),3例为皮质腺癌,其余分别为皮质腺瘤、髓样脂肪瘤、转移癌各1例。
髓样脂肪瘤表现为高回声,类似肾错构瘤,徐钟慧[5]等报道,高回声是髓样脂肪瘤确诊的重要特征。
本组诊断的12例中,10例得到了病理证实,另2例分别为肾上极错构瘤、后腹膜畸胎瘤。
其余肿瘤因声像图缺乏特异性,故超声诊断较困难。
3.2.1 鉴别诊断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包括定位、定性两方面。
有资料报道,超声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2%,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4%[6],而本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3%和76.7%,可能与笔者对该病的认识、诊断经验及过多顾虑有关。
本组经手术证实,2例为肾上极肿瘤,2例为后腹膜肿瘤,而术前超声和CT均认为肿瘤位于肾上极,因此发现肾上腺肿瘤时,应充分发挥实时超声的优势,右侧应与右肝后下偏内侧向外生长占据肾上腺位置的肝肿瘤进行鉴别,发生在肾上极的肿瘤,从不同角度作肾脏连续扫查,可见肿瘤下界位于肾包膜内,两侧有少部分肾实质包绕,肝肿瘤位于肝包膜内,嘱患者深吸气,若肿瘤与肝包膜表面有摩擦征象为肾上腺肿瘤,反之为肝肿瘤,左侧肾上腺肿瘤应与副脾、胰
尾、肾上极肿瘤鉴别。
3.2.2 定性方面,皮质腺瘤与皮质癌鉴别,体积较大、内部回声不均匀的皮质腺
瘤与体积较小的皮质癌有时声像图相似,而前者边缘、轮廓清楚,后者边缘不规则或分叶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内部以弱回声为主,有时彩色血流有助于鉴别,本组有3例皮质癌诊断为皮质腺瘤,1例皮质腺瘤诊断为皮质癌,可能与笔者对皮质癌的认识和过多顾虑有关。
皮质癌与嗜铬细胞瘤,由于嗜铬细胞瘤内部有出血,坏死、囊性变,回声不均匀,与癌难以鉴别,但其边缘规则,内部血流少,而皮质癌边缘不规则,与周围组织或脏器分界不清,内常有钙化,呈斑点、斑片状强回声,彩超显示内部血流丰富,且嗜铬细胞瘤症状明显,结合生化可以对其进行鉴别。
本组有2例嗜铬细胞瘤误诊为皮质癌,髓样脂肪瘤表现为高回声,内部坏死、有时
误诊为癌。
另外皮质腺瘤与皮质增生需进行鉴别,增生多为双侧、呈半月形低回声,而腺瘤为单侧,呈球形低回声。
总之,彩色多普勒根据肾上腺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彩色血流特征,结合血清检测,对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相关文献】
[1]刘定益,吴瑜璇,周文龙,等.1006例肾上腺肿瘤诊治体会.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2):77-79.
[2]王琳,高振利,刘海涛,等.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评价(附2006例报道).中国内镜杂志,2006,12(5):506-510.
[3]王正滨,李洪枕,李美兰,等.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超声显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0):782.
[4]王恩华,主编.病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88-290.
[5]徐钟慧,姜玉新,李建初,等.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超声诊断.中华超声影像杂志,2005,14(10):761-763.
[6]李国杰.B型超声对肾上腺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中华超声影像杂志,1994,3(2):76.。